广州珠江口红树林资源及乡土文化调查及宣传项目计划书_第1页
广州珠江口红树林资源及乡土文化调查及宣传项目计划书_第2页
广州珠江口红树林资源及乡土文化调查及宣传项目计划书_第3页
广州珠江口红树林资源及乡土文化调查及宣传项目计划书_第4页
广州珠江口红树林资源及乡土文化调查及宣传项目计划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珠江口红树林资源及乡土文化调查及宣传项目计划书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263338614"一、 项目背景 3HYPERLINK\l”_Toc263338615"二、 项目主题 3四、 项目时间 4HYPERLINK\l”_Toc263338618”五、 项目总预算 4HYPERLINK\l”_Toc263338619”六、 项目内容 4_Toc263338622"九、 机构基本信息 7项目背景红树林是自然分布红树林是自然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通常生长在港湾河口地区的淤泥滩上,是海滩上特有的森林类型,作为独特的海陆边缘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平衡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同时,红树林重要的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历史上,珠江口沿岸的东莞、广州、中山一带曾有成片的原生红树林。红树林和周边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红树林遭受严重的破坏。生活垃圾及工业污水的注入使得大面积的红树林枯死;水体的富营养化,藻类疯长使得红树林窒息而死;填海造堤、围塘养殖等活动,使大量红树林遭砍伐……这一切都使得红树林的数量急剧减少,生存环境受到极大影响,也使珠江口一带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随着时间的迁移,“红树林”在广州人心中渐渐褪去,在大部分广州市民的观念中,广州是一个没有红树林的城市。而少数知道广州拥有红树林的市民,也仅仅只是知道南沙湿地公园那一片稀稀落落的人工林。广州的媒体也鲜有关于红树林的报道。那么,广州是否真的只剩下这小片红树林?广州历史上是否拥有过成片的红树林?广州目前的红树林现状如何?广州市民又与红树林有过怎样的渊源呢?为此我们设计了广州珠江口红树林资源及乡土文化调查及宣传项目。项目主题寻访羊城,找回红树林记忆项目目的广州市珠江入海口沿岸红树林资源调查;挖掘广州文化记忆中的“红树林"印记;面向广州市民关于红树林乡土意识的宣传;为后续的保护、恢复、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基础。项目时间2010年9月1日—--2011年8月31日项目总预算20万元人民币项目内容通过数据库(来源政府)、论文等方式了解有关广州红树林方面的资料,用谷歌地图寻找红树林的疑似区,并整合数据。招募志愿者开展关于红树林知识、入户访谈技巧、绿地图绘制等方面内容的培训。实地考察,找出有红树林的地区.考察内容包括:面积、红树种类、生境、坐标、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等。社区访谈,寻找社区年长居民,了解他们记忆中的红树林,以及和红树林有关的故事。整理数据及资料,编写设计出版物。包括折页、调查报告、图书、展板、主题网页。面向市民的宣传:1。主题展览,计划在广州图书馆举办主题展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红树林乡土意识.2。与电视台、平面媒体合作,针对广大市民进行乡土意识宣传。项目流程时间项目内容主要产出2010.9.1-2010.9.30基础数据资料收集联系政府相关部门,收集有关红树林的信息与资料;收集期刊论文资料;运用谷歌地图,寻找疑似的红树林生长区。整理所有收集的资料,为之后的项目开展奠定基础。参与人员:项目负责1人;志愿者10人(主要以原有的学生志愿者团队为主)。广州市内珠江沿岸红树林分布资料汇编2010.10。1—2010。10.303.志愿者招募及培训招募合作企业员工、学生志愿者及社会志愿者,在广州进行两场志愿者培训.培训以红树林、社区访谈、绿地图绘制等方面的知识为主要内容。参与人员:项目负责人2人/次;协助人员6人/次;培训学员50人/次(合作企业员工、社会志愿者及学生志愿者组成)。项目志愿者50人、其中核心志愿者10人。两次志愿者培训活动、相关照片及媒体报道。2010.11。1-2011.4。302.实地考察及社区访谈通过考察了解当地哪些地点尚存有红树林,并了解面积、生境、坐标、红树种类等数据。同时,深入在周边社区走访年岁较高的居民,了解有关红树林的故事。绘制红树林资源地图。参与人员:项目负责人2人/次;CMCN工作协助人员6人/次;志愿者50人/次(合作企业员工、社会志愿者及学生志愿者组成)。实地考察及社区访谈活动、相关照片及媒体报道;考察数据及访谈报告2011。5.1—2011.6.304.数据及访谈材料整理,出版物编写设计整理实地考察的数据及社区访谈的材料。编写设计相关出版物。筹划“红树林主题展览",设计展板,沟通展览场地。参与人员:项目负责1人;平面设计师2人;协助工作人员2人;志愿者5人。调查报告:《广州红树林资源调查报告》、《广州红树林资源地图》(网络版)、折页:《广州红树林》、乡土出版物:《红树林记忆》,红树林系列主题展板2011.7。1-2011.8.205.针对广州市民进行乡土意识宣传1.拟在广州图书馆举办红树林主题展览。之后在广州五所高校巡展.2.过新闻媒体、网站论坛、微博等方式宣传。参与人员:项目负责1人;CMCN平面设计师1人;协助工作人员2人;志愿者1000人。主题展览7天、5所高校巡展;新闻媒体报道、网络宣传、市民的认知度提高。预计现场受众3000人,通过各类媒体报道有70万人接受宣传.2011。8.20—2011。8.317.撰写项目总结与评估撰写项目总结,开展财务审计,由项目投资及监管方进行评估参与人员:项目负责1人;财务专员1人项目总结,财务审计报告八、项目团队Fresh环保协会红树林保育项目组红树林保育项目组筹备组成立于2006年11月。于2007年1月8日向CMCN(中国红树林保护联盟)提出成为CMCN广东分中心的申请,并于2007年1月28日获得批准,正式成为CMCN广东分中心。项目组依托CMCN的专业优势,联合个高校环保社团和环保NGO,面向广东地区的红树林保护,旨在推动广东地区红树林保护意识的提高,促进广东民间红树林保育工作的发展。项目组致力于广东沿海地区红树林的民间保育与宣教工作,主要在校园内及红树林周边地区开展公共宣传、环境教育和自然体验等活动,如今红树林组暑期实践活动也成为项目组的一大特色活动。经过成员的努力,项目组独立设计和制作出一套红树林宣传展板、南沙红树林宣传小册子、红树林内部学习手册、红树林书签等材料。项目组现有核心成员30人,同时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策划、项目管理经验及广州、珠海、湛江等广东沿海红树林分布区的第一手资料。目前,项目组以红人学院为基础,具体从四个发展方向开展红树林保育工作:复种小组:主要开展对红树林的复种、看护,观察记录活动。目前,我们已经成功地在广州南沙区申请到一块复种地,种植了第一批1000株的秋茄。2010年举办红树林校园育种活动并取得喜人成果.绿地图小组:广东红树林及周边地区红树林林绿地图的设计、制作及绘制。我们已经于08年初成功申请了广州沿海的红树林绿地图制作版权,并于2009年五一期间到珠海淇澳岛绘制了第一份红树林绿地图.2010年湿地使者行动中成功绘制并出版湛江特呈岛绿地图。环境教育小组:面向广州中小学生进行湿地及红树林知识的环教,开展定点学校的常规环境教育课。负责环教教案的编写及乡土教材的开发。与2009年开始录制广播剧并应用于环教课当中。CMCN调查项目小组:致力于广州市珠江沿岸红树林资源及乡土文化调查及宣传项目,旨在通过我们的行动唤醒更多人对红树林的关注,让人们重拾那份遗失的美丽。我们的品牌活动-—红树林暑期项目:红树林暑期实践活动,利用暑期时间在广东红树林周边地区针对当地红树林保护状况开展一系列的调研,宣传,环保教育以及自然体验活动。我们参与了由世界自然基金会主办的2008、2009、2010年的湿地使者行动,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获得08湿地使者行动三等奖、09年湿地使者行动一等奖。九、机构基本信息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莆田绿盟滨海湿地研究中心)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ChinaMangroveConservationNetwork,CMCN)是致力于红树林保育的民间非政府组织。CMCN始于2001年,是一个联合红树林保护区、社区、大中小学、志愿者团体、NGO、相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媒体联盟。目前CMCN在中国东南沿海五省有三十几个比较活跃的分中心和民间合作机构,每周各地都有相关的活动平行开展。CMCN运作以来调动直接参与的志愿者累计已达三千人,目前全国仍有约500名固定志愿者。CMCN的主要工作是:红树林可持续发展教育、社区发展、生态旅游、人工造林、资源调查、合作平台构建、志愿者能力建设、红树林预警机制构建和一些相关的基础科研等。2009年,CMCN正式在民政局注册为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其实体为“莆田绿萌滨海湿地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Fresh环保协会协会网站:HYPERLINK”http:///"\t"_blank”http:///成立时间:1999年6月1日协会宗旨:“普及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文明”协会使命:Freshtheearth,freshthesoul。清吾土,涤吾心协会原则:自愿、无偿、社会服务、宣传环保知识。华南理工大学Fresh环保协会是一个独立的大学生社团,拥有独立的章程,接受共青团华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