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环境景观设计的地域特色园林绿化建设应努力反映地域文化特色以广州芳村区水秀花香系列园林景观建设为例
城市环境景观包括人类美学理想的积累。它是人类和自然双重功能的时空综合体,也是人类通过灵魂和情感选择了解自然、再现自然的结果。一定地域的环境景观,表现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动态交织的物化,反映该地域内自然、社会、人文、技术以及历史、神话传说、社会心理意识形成的群体共同价值。它同自然和文化习俗的演进一样,具有相对稳定的延续性;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的经济文化、技术和社会审美观念对园林景观的形态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环境景观的地域特色又有相对的动态性。随着广州市“三年一中变”城市综合整治工程的进展,芳村区实施了“水秀花香”的景观建设发展战略。全区的园林绿化水平不但在数量取得辉煌成绩,其文化景观特色也逐渐显露,并随着芳村大道绿化带、珠江隧道口绿化广场等系列绿地的建成而引人注目。素有“千年花乡”之美誉的广州市芳村区,具有水网纵横、水域面积大(占行政区域的15.6%)的地理特色。唐代末年,这里已有十分兴盛的花卉种植业。近代,崛起了独树一帜的岭南派盆景,富有显著的地域特色,成为当代城市园林绿化环境景观创作的重要素材。如何巧妙地运用这些极具文化内涵的地方景观素材?我们认为:景观文化内涵的表达应采取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而不应过于抽象,使大众能更多地接受和体会景观的文化精神,从中得到更高层次的享受。以下,笔者重点从近年来参与主持的珠江隧道口绿化广场等项目的设计实践,探讨有关环境建设如何更好地反映地域特色的课题。一、景观造型特色该项目位于珠江隧道芳村出口、花地大道西侧,由南北两部分构成,中间是芳村的交通动脉——芳村大道,总面积5000平方米(北广场3000平方米呈匕首状锐角三角型,南广场2000平方米近乎扇型)。建成于2001年5月的绿化广场是广州市车流进入芳村区的第一个视觉焦点;其周围的建筑通过城市建筑“穿衣戴帽”工程而形成一定的欧陆风格;隧道口绿化广场的建造必须与环境相协调,并代表芳村地域特色和景观品位。我们通过以下设计构思及表现手法力求达到目的:1.北广场采用规则式的广场构图结合自然式的绿化配置,通过较为直观的图案和造型,引起人们对芳村的“水秀花香”等地域特色的联想,体现严谨又活泼轻松的环境气氛。2.由弧型古典柱廊构架作视觉中心,形成充满向心力的空间,着重强调凝聚力;柱廊构架精致的线条和粗细得体的装饰,体现了广场的品位;同时也取得与周围环境的协调。3.色彩斑斓的矩阵花坛,四时花开不断;配以蓝白相间如纵横交错水网的广场铺地,象征着芳村的“水秀花香”。形式简洁明了,易于辨认和接受。4.植物配置上,乔灌木地被相结合组成一个立体的、四时不同、花色各异的绿色空间。春天,高贵的玉堂春和灿烂如锦的杜鹃次第而开,夏秋有龙船花、黄蝉争相斗艳;而四季花开不断的大红花、美人蕉以及黄榕、大叶红草、洋紫苏、红苋草等观叶植物的有序配置,保持了整个环境色彩景观的丰富;竖向上,挺拔又充满张力的尖叶杜英和浓绿、具热带风情的南洋杉,形态独特;高耸而花色火红的木棉,表明景观的地域范围;整齐划一的垂榕柱遮蔽背景的杂乱。5.南广场整个空间可划分为前后两部分,前空间是舒朗活泼的铺地广场,电子荧屏的视野开阔;后空间则是浓荫而安静的小环境,提供了游人休息停留的地方,寓意水乡芳村的广场铺地图案与北广场风格统一。同时,其向心性又保证了主景点——电子荧屏的稳重,绿化配植上运用与北广场相近的植物。前空间以色彩对比为主,玉绣球、龙船花、彩叶草、细叶紫薇等植物气氛热烈,后空间以浓荫和清香为重,大叶榕加上桂花、白蝉,利于安静休息。北绿化广场是一个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特点突出(现代结合古典)疏密有致的立体游憩空间。作为隧道绿化广场的组成部分,南广场则强调了简洁、明快的风格特点,以现代手法体现了芳村的环境品位。广场以大型电子荧屏为构图中心,利用原有大树(大叶榕)结合铺地、坐凳和绿化配置,运用生动流畅的曲线,构成了活泼而不失稳重的、轻松写意的绿色休憩空间,与北广场相呼应。二、特性与设计性相冲突作为芳村的交通动脉——芳村大道的绿化也是芳村环境景观的重要标志;在目前城区道路绿地受限制较大的条件下,以中间分车带为主的道路绿化如何反映地域特色呢?一般是选用植物在平面作一些图案和色彩的对比变化,竖向视觉效果不足。由于大多数视点无法满足观赏平面图案所要求的高度,导致事倍功半;缺乏独特认知标识。而“盆景之地”的历史正为给芳村大道的绿化提供了绝好素材,在我们的建议下,中间分车带每20米左右种植了一株2.5M高,5托以上的大型勒杜鹃盆景;形态独特,充满动感的盆景作为视觉兴趣点,配以平面上的菱型总统美人蕉图案外衬黄榕(或是大叶红草/金露花组合),红黄绿三色互相衬托对比加上丰富的立面造型,还有两侧即将形成绿色长廊的小叶榕行道树,给每位经过该路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无不最直观地感受到环境景观的地域特色。三、芳村的亮点景观“芳村花信”,是第四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芳村区人民政府参展项目,体现了芳村“千年花乡”、“盆景之地”的历史文化,突出“水秀花香”主题,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全园占地面积不到2000M2,如何用少于100万元的投资达到以上目的呢?我们设计了一条南北向偏西约45。、景深长度超过50米的主视线,围绕主视线错落有序地布置了大小十三处景点,而主视线上,由入口到视线终点算起,共有兰花草门、花桥、花海、毓灵桥、花岛、盆景世家六处高低不同、体量各异的景点。丰富的景观层次令人目不暇接,同时所有景点的设置还充分考虑了光影变化的视觉效果,做到了上下午均不会产生太多的逆光现象,有利于游人随时选取自己喜欢的摄影角度。下面,我们顺着游览路线逐一介绍各景点的构思和做法。1.入口大门为兰花草大门,门净高3.18米,主跨8米,采用角钢骨架,外饰钢板,重达一吨多;它的原型是代表芳村花文化的广州花卉博览园的标志性建筑,大门如画框一样,将景区丰富的景观勾勒得一清二楚,加上直径10米的圆形广场,充裕的空间可容纳大量的游人,也体现出芳村人广开门户笑迎四方客的姿态。除了上述景点之外,花溪、涌泉前的红刺林投,盆景世家侧向的旅人蕉,花海中的白花天堂鸟,毓灵桥旁的发财树,这些姿态独特的植物为全园景观增添了亮点,全园共有40多个品种植物。“芳村花信”景区,以精巧的手艺和布局,步移景异的景观序列,向人们展示“千年花乡”的文化底蕴,丰富的花卉景观向人们传递着花的信息,呈现了一个安居乐业、水秀花香的新芳村。从以上三个项目的建设情况来看,它们确实最直观地在体现芳村环境建设的地域和文化特色的同时,提高了环境景观的品位,这些源于现实的乡土的具有独特认知标识的环境景观能给予人以独特的体验,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审美的要求。当然,一个区域的景观特色并非靠三二处亮点的建造就可以形成,它必须是一个点线面齐全的景观系统。按照“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环绕全区的珠江长堤景观路、纵贯芳村的花地河两岸绿化休闲带、以及西部花卉生态保护区都将逐步实施,特别是花卉博览园这些无论占地面积还是景观要素都占主导地位的项目的建成,“水秀花香”的芳村将以其独特的地域和文化特色而焕发出无穷的魅力。13.花地河:如玉带的花地河串起全园的主要景点,也是芳村“水秀”的直观体现,河曲折而水流平缓,河中的漫水坝、睡莲花、以及悠然的游鱼,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更是芳村适宜生活居住的写照。12.花溪:与涌泉相连的是花溪,涌泉为源头,黄色的孔雀草,红紫花的四季秋海棠、长春花构成了绚丽缤纷,色彩流淌的花溪,流入花地河之中。11.涌泉:作为花海的背景之一,弧形单臂石木花架可供游人稍作停留,细赏旱式涌泉的奇妙,旱式涌泉从地下储水室由潜水泵抽水喷出卵石滩,再由卵石的空隙流回储水室,循环回流,连绵不断。10.花船:昔日到芳村花地采购花卉的花贩,多是乘坐小船运到市内去卖,盆景世家北面的水上花船,也许能勾起人们对往事的一丝回忆。9.盆景世家:主视线的收结处是主体建筑——盆景世家,作为中国岭南盆景艺术发祥地之一,芳村盆景艺术在全国具有相当地位,在新中国已授予的三批共28位“中国盆景艺术大师”之中,就有三位来自芳村,他们是陆学明、陆志伟、苏伦,新颖质朴的“盆景世家”展出芳村盆景艺术的珍贵资料,室外的精品均出自“中国盆景艺术大师”陆志伟之手。8.花岛:毓灵桥东北面、花地河之中有一处小岛,岛上盛开的龙船花,枝桠横斜的勒杜鹃盆景以及北端婀娜多姿的垂柳,构成了一幅水乡花境图。7.毓灵桥:连结动静两区的是一座仿古石桥,结构紧密、造型古朴、没有雕刻任何花纹图案、具有明代石桥风格的毓灵桥,有钟灵毓秀之意,是芳村的保护文物和历史景点。今日浓缩于此,加深了游人对芳村历史风物的认识。6.花坞:据史载,芳村早在南汉时期,花地就以盛产素馨茉莉花而名闻天下,《全芳备俎》引宋代《郑松窗诗注》曰:“广州城西九里曰花田,尽栽茉莉及素馨”,可见当年花乡之盛况。如今,花坞中满垅的茉莉花和米兰正是千年花乡的一个缩影,夏秋时节,清香满园,令人心旷神怡,而水边的垂柳和大红花则弥补了香花视觉效果较差的缺点。5.花亭:穿过竹径,两座线条流畅、做工精巧的木结构仿花朵造型的亭子呈现眼前,静坐此处,可闻花坞飘来的清香,可赏婀娜多姿的垂柳,花亭竹径的幽静与花海的开阔热闹刚好形成对比。4.竹径:大门左侧是一片茂密的竹林,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曲径通幽的竹林饱含高风亮节的文化气息,300多丛黄金间碧竹与黄星菊组成了一条人人向往的“黄金之路”。3.花海:景区的中心是满植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岩土工程监测培训课件
- 雾天交通安全教育
- 机械装配图概述
- 实施法律条文精准匹配规则
- 规范图书馆资源定位服务流程
- 绿色建筑评价与认证指南
- 珠宝首饰店货品管理手册
- 高中感恩教育
- 房屋销售中介合同书
- 地籍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时政试题及答案(100题)
- 初二劳技试题及答案下册
- 补全对话10篇(新疆中考真题+中考模拟)(解析版)
- 市场集中度与消费者行为-全面剖析
- 2025-2030中国防火材料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4年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新22J01 工程做法图集
- 2025年中国影像测量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2 Know your body单元备课教案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导论(第2版)》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建筑业10项新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