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镇源网荷共享储能电站项目220kV送出工程环评报告_第1页
天镇源网荷共享储能电站项目220kV送出工程环评报告_第2页
天镇源网荷共享储能电站项目220kV送出工程环评报告_第3页
天镇源网荷共享储能电站项目220kV送出工程环评报告_第4页
天镇源网荷共享储能电站项目220kV送出工程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名称天镇源网荷共享储能电站220kV送出工程项目项目代码2207-140200-89-01-108896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南河堡乡地理坐标储能电站升压站(起点):(114度2分36.021秒,40度22分48.158秒)玉泉220kV变电站(终点114度2分13.851秒,40度23分26.550秒)建设项目行业类别161输变电工程用地面积(m2)/长度(km)永久用地4184临时用地10230线路长度2.2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总投资(万元)1000.0环保投资(万元)38.0环保投资占比(%)3.8施工工期3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否是:专项评价设置情况专项评价类别: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设置原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附录B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格式和要求B.2.1专题评价,应设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规划情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无其他符合性分析1、建设项目“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根据环境保护部《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号)》,要求强化“三线一单”约束作用,建立“三挂钩”机制,“三管齐下”切实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三线一单”中的三线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一清单就是规划环境准入负面清单。(1)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本项目为大容量电能储存技术开发与应用配套的输变电工程,站址及线路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及其他《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中规定的生态保护目标。根据《大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同政发【2021】23号文件,项目位于重点管控单元。管控要求: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加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不断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解决生态环境质量不达标、生态环境风险高等问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严控“两高”企业准入门槛,加快实施城市规划区“两高”企业搬迁,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实施企业绩效分级分类管控,强化联防联控,持续推进清洁取暖散煤各县(区)人民政府、大治理,严防“散乱污”企业反弹,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约束,全面推进现有化工、钢铁、水泥、建材等重污染行业企业逐步退出城市规划区和县城建成区,推动“两高”产能向资源禀赋好、环境承载力强、大气扩散条件优、铁路运输便利的各县(区)人民政府、大区域转移。鼓励化工、水泥、建材等传统产业实施“飞地经济”。桑干河流域加强流域上下游左右岸污染统筹治理,严格入河排污口设置,实施桑干河入河排污总量控制,积极推行流域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厂一网―河”一体化运营模式,大力推进工业废水近零排放和资源化利用,实施城镇生活再生水资源化分质利用。项目为大容量电能储存技术开发与应用配套的输变电工程,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属于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和城镇开发、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不属于上述管控单元中的管控部分。输变电工程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方式为点状间隔式,并且分散在较大的区域内,不会造成区域生态系统组分显著变化,也不会显著削弱其生态功能的发挥。随着项目的建成,永久占用的耕地等采取相应的恢复补偿措施、施工临时用地进行有效复耕等植被恢复后,不会加剧评价区范围内的水土流失。输电线路及间隔扩建工程运行期不排放废气、废水和固废,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很小。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方式为点状间隔式,并且分散在较大的区域内,不会造成区域生态系统组分显著变化,也不会显著削弱其生态功能的发挥。工程在施工其他符合性分析期规范施工,施工结束合理进行植被恢复后,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产生明显不利影响,也不会影响原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施工期通过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临时防护措施和植被恢复措施,随着项目的建成,施工临时用地将进行有效植被恢复,因此不会加剧评价区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因此项目运行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项目建设不违背生态保护红线要求。本项目与大同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位置关系图详见附图6。(2)环境质量底线根据对拟建项目现状监测结果,各监测点位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及噪声均能达到相应标准要求。采取评价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后,项目四周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及噪声均能做到达标排放,项目建设对生态影响较小,对当地环境质量影响较小,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3)资源利用上线项目本身为供电项目,无用电能源消耗,项目的建设可以缓解当地供电压力,提高当地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符合资源利用上线的要求。(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项目为220kV输电线路及间隔扩建工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2021年修改)》中的鼓励类项目“10、电网改造与建设,增量配电网建设”。项目的建设符合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要求。因此,项目建设符合“三线一单”要求。2、本工程选址、选线意见复函表1-1本工程选址选线相关部门意见表序号复函单位复函主要内容采取措施1天镇县人民政府经研究,原则同意该线路路径方案。你单位在项目实施中,要严格按照相关部门对送出线路的建设要求,依法依规办理相关手续。严格按照各部门规定办理相关手续。2大同市生态环境局天镇分局项目拟建设位置位于天镇县玉泉镇赵小堡村、东沙河村,经实地核查和坐标比对,天镇源网荷共享储能电站220kV送出工程项目选址范围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不重叠。/3天镇县自然资源局1、天镇县源网荷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办220kV送出工程,拟选址位置位于赵小堡村南,拟占地面积4.6亩。具体位置以贵公司提供的矢量数据为准。2、该项目拟选址范围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等禁止建设区。3、项目确立后,请按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土地、规划等相关手续,未取得相关手续前,不得开工建设。严格按照要求其他符合性分析表1-1本工程选址选线相关部门意见表序号复函单位复函主要内容采取措施4天镇县水务局1、我局原则同意你公司据此文件开展项目前期工作。该项目选址范围内无重点水利设施重叠情况,根据你单位提供的位置坐标,经审核研究,原则同意该项目报批,施工中必须避让项目区内原有水利设施。2、项目立项后,按照《山西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项目涉及的跨河、穿河、临河工程需办理防洪影响评价报告书;如需取用地下水、地表水应编报《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经审批同意后方可开工建设,水土保持方案未经验收合格不得投入使用。5天镇县林业局该项目用地与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国家I公益林、山西省永久性公益林、I级保护林地、国家II级公益林、II级保护林地、风景名胜区规划范围、山西天镇边城国家沙漠公园、山西天镇米薪关国家沙漠公园范围无重叠情况,林业核查情况如下:核查总面积0.3864公顷,其中耕地0.3684公顷,无立木林地0.0180公顷,同意上报并请尽快办理相关手续。建设单位将按照相关要求办理相关手续。6天镇县人民武装部结合你单位项目选址范围坐标,经实地勘察、坐标比对在拐点坐标范围内未发现军事设施。在施工过程中如若发现军事设施,请你单位及时避让并告知我部。严格按照要求办理。7天镇县文化和旅游局贵公司位于天镇县玉泉镇赵小堡村东南端经西沙河到东沙河村东北端电站的送出线路项目选址范围不涉及地上文物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地下文物遗存情况需请文物考古部门进行考古调查。严格按照要求办理。8天镇县交通运输局根据你单位提供的位置坐标,现场查看并经研究决定,我局原则同意你公司据此文件开展项目前期工作。/9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经我局组织相关单位核查,天镇源网荷共享储能电站220kV送出工程项目用地坐标范围与我局管辖的林地和自然保护地不存在重叠。/大同市长城山林场经核查,天镇源网荷共享储能电站220kV送出工程项目建设用地与大同市长城山林场林地无接壤、重叠,与山西省长城山森林公园范围无接壤、重叠。/玉泉镇人民政府原则同意你公司据此文件开展项目前期工作。项目确立后,请按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土地、规划等相关手续,未取得相关手续前,不得开工建设。严格按照要求办理相其他符合性分析3、水环境(1)地表水项目位于天镇县南河堡乡赵小堡村南,东沙河村北,评价范围不涉及河流等地表水。(2)城镇饮用水源地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函[2009]149号“关于同意县级以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的批复”,天镇县饮用水水源地共有2处,即县城以北1.5km的谷前堡水源地和距县城以西2.4km处的后备水源地。两处水源地分布于天镇断陷盆地洪积倾斜平原区,两水源地沿大同-张家口干线公路以北分布,水源地南侧为南洋河,北靠京包铁路,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拟建项目不在水源地保护范围内。(3)乡镇饮用水源地大同市天镇县有六个乡镇水源地,分别为米薪关镇集中供水水源地、南河堡乡集中供水水源地、川里铺乡集中供水水源地、谷前堡镇集中供水水源地、新平镇集中供水水源地、南高崖乡集中供水水源地。本项目均不在上述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距离本项目较近为南河堡乡集中供水水源地,最近距离约为3.5km。4、项目与《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的符合性分析根据《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选址选线要求,输变电建设项目选址选线应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避让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确实因自然条件等因素限制无法避让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的输电线路,应在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对线路方案进行唯一性论证,并采取无害化方式通过。变电工程在选址时应按终期规模综合考虑进出线走廊规划,避免进出线进入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户内变电工程及规划架空进出线选址选线时,应关注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采取综合措施,减少电磁和声环境影响。同一走廊内的多回输电线路,宜采取同塔多回架设、并行架设等形式,减少新开辟走廊,优化线路走廊间距,降低环境影响。原则上避免在0类声环境功能区建设变电工程。变电工程选址时,应综合考虑减少土地占用、植被砍伐和弃土弃渣等,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输电线路宜避让集中林区,以减少林木砍伐,保护生态环境。本项目站址及线路均符合生态红线管控要求,未涉及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线路选线按照系统规划,进出线均进行通道统一规划,线路可供利用的交通道路较多,尽量绕开了村庄等电磁环境、声环境敏感目标,未进入0类声环境功能区,在线路路径选择时已充分听取各相关部门的意见。因此,项目建设符合《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地理位置项目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南河堡乡赵小堡村南。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见附图1。项目组成及规模1、项目建设内容本工程包括2个单项工程:(1)220kV升压站~玉泉220kV变电站220kV线路工程(2)玉泉22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表2-1工程组成及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项目名称天镇源网荷共享储能电站220kV送出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天镇福光储能有限责任公司电压等级220kV名称项目工程内容备注主体工程220kV升压站~玉泉220kV变电站220kV线路工程新建单回架空线路长度2.2km,共用杆塔8基,导线采用2×JL/G1A-630/45型钢芯铝绞新建玉泉22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在变电站南侧扩建1个220kV间隔,南侧围墙外扩约25m,新征面积3384m2。扩建环保工程危废暂存间(玉泉变电站)新建辅助工程塔基施工区每处塔基区按30m×30m布设,本工程塔基区占地面积为7200m2,其中永久占地800m2,临时占地6400m2。牵张场工程沿线共设牵张场1对,其中张力场55m×25m、牵引场30m×25m,本工程牵张场占地面积为2125m2。施工营地塔基施工活动主要在塔基施工区及其配套的牵张场内进行。项目施工营地依托储能站区范围内施工营地。施工便道工程线路沿线地形均为平地,大部分可利用现有已建道路及田间小路,需修整施工简易道路约500m,宽度2m,本工程施工便道占地面积为1000m2。项目组成及规模2、项目建设规模(1)220kV升压站~玉泉220kV变电站220kV线路工程1)建设规模新建单回架空线路长度2.2km,共用杆塔8基。2)路径方案线路由储能升压站南侧出线后右转,前行至东沙河村北侧右转,跨过大棚,至玉泉220kV变电站西南侧右转,接入玉泉变电站扩建间隔。线路长度为2.2km,线路曲折系数1.69(直线距离1.3m)。地形比例:平地100%。交通条件:平地交通便利。3)工程交叉跨越、障碍物拆迁情况本期新建线路主要交叉跨越:跨越110kV电力线路1次,水泥路3次;跨越10kV线路6处,跨越低压及通讯线10处,跨越土路4处;跨越散坟4座。地形100%为平地。土质主要为50%为普土、55%为坚土。海拔高度900-1100m。4)导线及杆塔①导线:本工程导线采用2×JL/G1A-630/45钢芯铝绞线。②杆塔:本工程新建铁塔8基,其中直线塔3基,耐张塔4基,终端塔1基。表2-2工程杆塔一览表序号名称杆塔型呼称高单位数量1直线塔2C3-ZM230基12C3-ZM339基12C3-ZMK48基12耐张塔2C3-J121基12C3-J430基22C3-DJ48基13终端塔2F4-SDJ48基14合计基8(2)玉泉22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变电站南侧扩建1个220kV间隔,南侧围墙外扩23m,新征面积3384m2。扩建后自北向南间隔排列依次为:谷前堡(旭升)、逯家湾牵I、逯家湾牵II、阳高I、阳高II、响风岭、平城。总平面及现场布置项目永久占地包括输电线路塔基占地、玉泉变电站间隔扩建占地等。现场布置临时占地主要包括对施工便道、牵张场、施工营地等。表2-3永久占地面积汇总序号项目面积(m2)植被类型1线路塔基800耕地、裸土地、农田植被2间隔扩建3384耕地农田植被3合计4184/表2-4临时占地面积汇总序号项目面积(m2)植被类型1塔基施工区6400耕地、裸土地、无植被2牵张场2125耕地农田植被3施工道路耕地农田植被4间隔扩建705耕地农田植被5合计10230//(1)塔基区共新建铁塔8基,每处塔基区按30m×30m布设,本工程塔基区占地面积为7200m2,其中永久占地800m2,临时占地6400m2。(2)牵张场工程沿线共设牵张场1对,其中张力场55m×25m、牵引场30m×25m,本工程牵张场占地面积为2125m2。(3)施工营地塔基施工活动主要在塔基施工区及其配套的牵张场内进行。项目施工营地依托储能站区范围内施工营地。(4)施工便道施工便道为简易道路,为临时占用,施工结束后全部恢复治理、不保留。本工程线路沿线地形均为平地,大部分可利用现有已建道路及田间小路,需修整施工简易道路约500m,宽度2m,本工程施工便道占地面积为1000m2。(5)间隔扩建南侧围墙外扩23m,新征面积3384m2,施工临时占地为扩建围墙外扩5m,临时占地面积为705m2。施工方案1、生产工艺流程简述施工期主要为架空输电线路架设、以及间隔扩建的建设,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输电线路建设过程产生的噪声、扬尘、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及固体废物等。营运期为220kV变电站输电线路的运行,主要污染因子为:220kV输电线路及间隔扩建变电站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噪声。2、施工期工艺流程简述(图示)图2-1新建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流程及产污节点示意图图2-2间隔扩建施工流程及产污节点示意图施工工期:3个月。其他无生态环境现状1、与山西省主体功能区划协调性分析根据《山西省主体功能区划》,本项目位于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该区域是在全国层面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地区。范围包括22个县(市),主体部分为汾河平原农产品主产区(汾渭平原主产区中的山西省部分)。项目为清洁能源类的输变电工程,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属于采矿、选矿、采石等违法、违规行为,不属于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和城镇开发、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输变电工程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方式为点状间隔式,并且分散在较大的区域内,不会造成区域生态系统组分显著变化,也不会显著削弱其生态功能的发挥。随着项目的建成,施工临时用地进行有效复耕等植被恢复后,不会加剧评价区范围内的水土流失。输电线路及间隔扩建工程运行期不排放废气、废水和固废,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很小。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方式为点状间隔式,并且分散在较大的区域内,不会造成区域生态系统组分显著变化,也不会显著削弱其生态功能的发挥。工程在施工期规范施工,施工结束合理进行植被恢复后,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产生明显不利影响,也不会影响原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施工期通过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临时防护措施和植被恢复措施,随着项目的建成,施工临时用地将进行有效植被恢复,因此不会加剧评价区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因此项目运行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山西省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规划目标。本项目与山西省主体功能区划相对位置关系见附图7。2、与山西省生态功能区划协调性分析根据本工程与山西省生态功能区划位置关系图可知,本工程位于农牧业生产类型为主的生态功能区中的ⅠC-2天镇阳高盆地农林牧业及风沙控制生态功能区。(1)主要保护措施1)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综合利用。山地丘陵区要提高水源涵养功能和地表径流滞蓄能力,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盆地应合理控制地下水开采,做到采补平衡,严禁超采,防止出现大面积的地下漏斗和地表塌陷;鼓励建设节水灌溉设施,鼓励推广节水农艺技术,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2)保护基本农田,提高耕地地力,分区域实施耕地环境质量监测和耕地地力监测,加强平原农田防护林网建设,改造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3)发展以农村沼气为主的农村可再生能源,保护自然植被。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有关规定,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的基础生态环境现状上,积极示范推广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和省柴节煤炉(灶)、高效节能吊炕等节能技术,鼓励开展生物质资源的循环可持续利用,减少生物质资源直接燃烧等利用方式,切实解决农村地区生活用能,避免乱砍滥伐,保护自然植被。4)加速盐碱荒滩地的治理和改造,挖掘土地资源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严禁可能导致农业污染,破坏土地环境的经营活动,保护其农业环境。5)有计划引导居民向中心村和集镇集中,积极进行村庄迁并与农田整理,鼓励区内非农土地、闲置土地转为种植业和林果园艺业发展用地,鼓励农田向规模经营大户集中。(2)主要产业发展方向1)农业:调整农业结构。结构调整要向深层次推进,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合理、优化配置资源,突出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的培育和发展,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2)农副产品加工业: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围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基地建设,培育和壮大一批生产规模大,农副产品流通快,市场覆盖广,辐射能力强,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旅游业: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从严控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开发,合理设计旅游线路,确定旅游区的游客容量,使旅游容量与有效保护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旅游设施建设要与自然景观相协调。项目为大容量电能储存技术开发与应用配套的输变电工程,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属于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和城镇开发、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项目的建设不违背其发展方向,工程与山西省生态功能区划相对位置关系见附图8。3、项目建设与生态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根据《天镇县生态功能区划》,项目位于IIB南洋河流域下游与三沙河流域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小区。(1)地理位置该区位于天镇县的中部,包括逯家湾镇南部、张西河乡北部、玉泉镇大部分地区以及南河堡乡大部分地区,和米薪关镇西部。(2)保护措施与发展方向1)保护措施①加大县城规划和建设力度,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城镇绿化体系建设,将县城绿地建设、绿色廊道建设有机结合起来;②落实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复土造田、还林,提高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率及矿山闭坑后复垦和还绿率;对工业企业采用原材料利用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加强对矿业工业产生的选矿废水的处理处置,避免生态环境现状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加强对南洋河流域的保护,对其水体定期监测;③加强对农田周围、乡村以及南洋河两岸的绿化,鼓励交叉种植农作物,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培育土壤肥力,从而减轻土壤污染,④在道路两旁应注意绿化,形成绿色隔离带。2)发展方向加强以县城为中心的生态城镇建设。依托便捷的交通,该区旅游可与北部和南部的旅游结合,发展以县城为中心的旅游产业;鼓励种养结合,减少化肥使用,保持土壤。依托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加大研发创新力度,高效利用矿产资源,提高产品档次,扩大市场,创建绿色企业。项目为大容量电能储存技术开发与应用配套的输变电工程,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属于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和城镇开发、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项目的建设符合天镇县生态功能区划的相关要求。生态功能区划图见附图4。4、项目建设与生态经济区划符合性分析根据《天镇县生态经济区划》,项目位于Ⅱ限制开发区的ⅡB-1天镇中西部和东部农牧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生态经济区。该区域发展方向:(1)禁止:黑龙寺林场、孤峰山水库、沙梁坡汉墓群保护区内禁止任何形式的采矿活动。(2)限制:限制影响自然、人文景观区环境质量的项目建设。(3)鼓励:1)开发汉墓群,脊椎哺乳动物化石群,建设黑龙寺、神头山森林公园等景区,将天镇县旅游业培育成县城经济的增长极。2)加快风能发电厂的企业建设,申报工业旅游景点。3)鼓励开发铁矿资源,优化产业结构。4)推广舍饲圈养和标准化饲养技术,科学养殖。对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体制改革和技术改造,积极开发下游产品。5)在南洋河沿岸及平川区大力种植蔬菜和大豆两大经济作物,壮大农贸市场。项目为大容量电能储存技术开发与应用配套的输变电工程,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属于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和城镇开发、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项目的建设不违背上述生态经济区划发展方向,项目的建设符合天镇县生态经济区划的相关要求。生态经济区划图见附图5。生态环境现状s、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现状调查是生态现状评价、影响预测的基础和依据,为保证调查的内容和指标能准确反映本项目生态调查范围内的生态背景特征,本次评价选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22)附录A中推荐的生态现状调查方法:遥感调查法。(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评价利用卫星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并结合地面实际调查,对间隔扩建变电站四周500m、输电线路两侧外扩300m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调查范围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类型现状特征见下表及附图10。表3-1调查范围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公顷)比例(%)水浇地33.2011.42%旱地173.1759.58%其他园地20.76灌木林地2.770.95%其他林地6.87%其他草地8.422.90%工业用地3.951.36%公路用地7.352.53%沟渠0.450.16%裸土地3.641.25%农村宅基地5.84%合计290.64100.00%(2)植被类型调查与评价利用卫星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并结合地面实际调查,对间隔扩建变电站四周500m、输电线路两侧外扩300m范围内的植被分布现状进行调查。调查范围内自然植被类型包括乔木林、灌草丛、草丛及农田植被等。调查范围区域内的植被类型特征见下表及附图11。生态环境现状表3-2调查范围植被类型统计表植被类型面积(公顷)比例(%)落叶阔叶林6.87%灌草丛2.770.95%农田植被227.1378.15%草丛8.422.90%无植被32.3611.13%合计290.64100.00%(3)土壤侵蚀调查与评价采用遥感数据作为基础数据源,利用3S技术解译制做了调查范围内的土壤侵蚀图,对间隔扩建变电站四周500m、输电线路两侧外扩300m范围内的土壤侵蚀类型进行调查,调查范围区域内的土壤侵蚀类型特征见下表及附图12。表3-3调查范围土壤侵蚀统计表土壤侵蚀类型面积(公顷)比例(%)微度侵蚀22.747.82%轻度侵蚀57.9719.95%中度侵蚀29.1810.04%强烈侵蚀180.7662.19%合计290.64100.00%‘、电磁环境(1)监测单位为了解本项目周围的电磁环境现状,我公司(证书编号180403100601)对本项目周围的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环境进行了现状监测。(2)监测因子工频电场、工频磁场。(3)监测依据《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4)监测方法根据《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4.4”的要求,即1)选在地势平坦、远离树木、没有其他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及广播线路的空地上。2)探头应架设在地面上方1.5m的高度处。3)监测人员与监测仪器探头距离不小于2.5m,监测仪器与固定物体的距离不小于1m。(5)布点原则及监测条件生态环境现状拟建输电线路沿线关注点处、间隔扩建变电站围墙四周,距地面高1.5m以上。表3-4工程工频电磁场监测布点一览表监测因子监测时间及气象条件监测点位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温度:8℃;风速:1.0m/s;湿度:43%;天气:晴高1.5m处(6)监测仪器本项目监测采用的仪器经过国家计量标定,且均在有效期内,详见下表。表3-5项目监测仪器有效期监测仪器名称型号编号计量标定标号有效期电磁辐射分析仪SEM-600/LF-01C-0603G-0603XDdj2020-04180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21.8.31-2022.8.30(7)质量保证1)监测仪器经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检定合格,仪器工作状态良好;2)监测人员经过上岗培训,持有上岗证;3)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要求操作仪器,认真做好记录;4)专人负责质量保证及质量检查工作。(8)监测结果表3-6项目工频电磁场监测结果序号名称监测点位电场强度(V/m)磁感应强度(μT)1220kV升压站~玉泉220kV变电站220kV线路工程拟建线路跨越大棚处2.950.0082拟建线路J5处32.020.0363玉泉22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南侧围墙外5m46.290.0624东侧围墙外5m496.000.2935北侧围墙外5m62.960.0996西侧围墙外5m841.260.317(9)现状质量分析由现状监测结果可知:拟建线路沿线各监测点位工频电场强度为(2.95~32.02)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08~0.036)μT,玉泉220kV变电站周围工频电场强度为(46.29~841.26)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62~0.317)μT,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小于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架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园地、道路等场所,其频率50Hz的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10kV/m的控制限值。生态环境现状7、噪声(1)监测因子等效连续A声级(dB(A))。(2)监测方法1)一般户内: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3.5m外测量,距地面高度1.2m以上。必要时可置于高层建筑上,以扩大监测受声范围。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内: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外,距墙壁或窗户1m处,距地面高度1.2m2)监测时段应在噪声源正常工作条件下测量,分昼、夜两个时段连续进行。(3)监测布点原则拟建输电线路沿线关注点处、拟间隔扩建变电站围墙四周,距地面高1.2m以上。表3-7项目监测布点一览表监测监测时间及气象条件监测点位环境昼间:温度:8℃;风速:1.0m/s;湿度:43%;天气:晴夜间:温度:2℃;风速:1.2m/s;湿度:43%;天气:晴(4)监测仪器表3-8项目监测仪器一览表监测仪器名称型号编号校准证书编号有效期多功能声级计AWA6228A+00318266JDDX202101963/山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2021.5.17-2022.5.16(5)噪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3-9项目噪声监测结果序号名称监测点位昼间(dB(A))夜间(dB(A))1220kV升压站~玉泉220kV变电站220kV线路工程拟建线路跨越大棚处41.239.62拟建线路J5处40.740.03玉泉22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南侧围墙外1m43.842.14东侧围墙外1m43.341.25北侧围墙外1m42.740.56西侧围墙外1m42.040.7生态环境现状(6)现状质量分析由现状监测结果可知:拟建输电线路沿线各监测点位噪声水平昼间在(40.7~41.2)dB(A)之间、夜间在(39.6~40.0)dB(A)之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昼间55dB(A)、夜间45dB(A))要求。玉泉220kV变电站四周声环境昼间为(42.0~43.8)dB(A)之间、夜间为(40.5~42.1)dB(A)之间,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与项关的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1、依托站玉泉220kV变电站(1)变电站周围环境变电站位于大同市天镇县南河堡乡赵小堡村南。变电站四周为农田,种植玉米等作物。(2)现有规模主变2台,容量2×180MVA;220kV出线8回,220kV无备用间隔。(3)前期工程环保措施实施情况原山西省环境保护厅于2014年5月6日以晋环函[2014]474号对《大同天镇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进行了批复。玉泉220kV变电站于2015年4月30日开工建设,变电站并网投运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于2018年组织进行了自主验收,于2018年10月18日出具了《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关于印发运城永济虞乡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26项电网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的通知》晋电建设〔2018〕1109号,完成了该站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4)变电站现有主要环保设施运行情况1)站区给排水站内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巡视人员的日常生活用水,主要污染物为COD、BOD、SS,污水量不超过1m3/d。变电站内生活用水量较小,产生的污水经过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1.0m3/h)处理后,用于站内绿化,不外排。2)事故排油系统玉泉220kV变电站一期工程设置有事故油池(事故油池1座,容积60m3),在事故情况下,事故油通过排油管道集中排至事故油池,事故油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回收处理。现有事故油池运行状态良好。经现场调查,现有事故油池运行正常。根据现场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变电站自运行以来,未发生变压器漏油事故。3)固废收集变电站设有垃圾箱,工作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用塑料垃圾袋密封后,集中在垃圾箱存放,定期清运处理;废蓄电池由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统一回收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与项关的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5)变电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根据监测结果可知玉泉220kV变电站周围工频电场强度为(46.29~841.26)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62~0.317)μT,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小于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控制限值。(详细监测数据见监测报告)2)声环境根据噪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玉泉220kV变电站四周声环境昼间为(42.0~43.8)dB(A)之间、夜间为(40.5~42.1)dB(A)之间,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详细监测数据见监测报告)通过现场调查,变电站站内道路及设备区地面已全部硬化,变电站围墙外为农田,未发现生态破坏痕迹。4)其他通过与建设单位核实,该站自建成试运行以来,未发生相关环保投诉事件。事故油池目前未发生渗漏、开裂等情况,目前变压器未发生漏油事故,事故油池尚未使用过,仍可以满足使用要求。(5)本期工程本期扩建220kV出线间隔1回(至储能升压站),南侧围墙向外扩建23m。本期不新增变电站工作人员,不会增加变电站生活污水产生量。(6)存在问题根据现场调查,该变电站目前未设置危废暂存间,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中标准要求、《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危废暂存间应遵循以下原则: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必须与危险废物相容;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至少为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堆放危险废物的高度应根据地面承载能力确定,设置警示标志等。危废暂存间应为封闭设施,要做好防风、防雨、防晒措施,周围必须设置围墙或其他防护栅栏及警示标志,并设有应急防护措施。危废暂存间需同时设置危险废物警告标志和标签。危废暂存间设置应急防护设施、消防设施,做好火灾的预防工作,编制应急预案。危废暂存间需按照“双人双锁”制度管理。(两把钥匙分别由两个危险废物负责人管理,不得一人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根据现场实际勘察,工程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也无电磁环境影响评价需重点关注的住宅、学校、医院、办公楼、工厂等有公众居住、工作或学习的建筑物。评价标准(1)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施工期间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70dB(A)、夜间55dB(A)。(2)运营期噪声排放标准营运期间隔扩建变电站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输电线路经过的农村地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昼间55dB(A)、夜间45dB(A)。2、工频电磁场根据《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环境中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4kV/m,环境中磁感应强度控制限值为100μT。架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园地、道路等场所,其频率50Hz的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10kV/m,且应给出警示和防护指示标志。其他无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间隔扩建区(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施工产生的扬尘主要来自:1)场地平整、土方开挖等施工活动自身产生的扬尘,施工活动造成地表植被破坏,遇风可产生扬尘。2)易产尘建筑材料(沙子、水泥和石灰等)的堆放、搬运和搅拌会产生二次扬尘。3)建筑材料的运输会产生扬尘。(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污水主要是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氨氮等。(3)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主要噪声源有推土机、挖土机及汽车等。施工机械一般位于露天,是重要的临时性噪声源。(4)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施工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施工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属于一般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可以倾倒在指定地点,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施工建筑垃圾则由施工单位按环卫部门的指导定点倾倒和外运。施工固废均能得到合理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5)施工占地及生态环境影响施工期生态影响主要是由于土地的占用改变该块地的土地利用性质,地表开挖及临时施工占地造成地表植被破坏,由于原地貌土地被扰动,致使深层土地将完全暴露在外,容易造成水土流失。2、输电线路(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由于基础开挖、修筑临时道路、挖填土方,使施工场地的地表和植被遭到破坏,表层土壤裸露,遇风可产生扬尘;另外汽车运输使用临时道路及物料装卸、堆放等环节会产生二次扬尘。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其对环境的影响也将随之消失。(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对地表水的影响:施工过程中主要产生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对于本工程施工,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场地周围的拦挡措施,尽量避免雨季开挖作业。同时要落实文明施工原则,不漫排施工废水。本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就近租用民房,生活污水采用当地已有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不会对水环境构成影响。(3)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噪声主要来源于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以及各牵张场内的牵张机、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绞磨机等设备产生一定的机械噪声。这些噪声源的噪声级分别在79dB(A95dB(A)之间。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值见下表。施工噪声源可近似为点源,可计算出各施工机械的施工场地达标边界距离。Lp=Lp0-20Log(r/r0)-△L式中:Lp-距声源r处声压级,dB(A);Lp0-距声源r0处声压级,dB(A);△L-各种衰减量(除发散衰减量外),dB(A)。室外噪声源△L取为零。计算时,Lp为符合GB12523-2011规定的施工边界噪声限值,Lp0为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值。计算出的各施工机械达标边界距离示见下表。表4-1主要机械设备噪声值及达标距离序号机械设备噪声值(dB(A))达标距离(m)1起重机9056.22挖掘机953搅拌机9056.24装载机44.75打夯机9270.86振捣棒797砂轮锯958空气压缩机9270.8由上表可知,施工边界噪声达标衰减距离最大为100m。本项目设置的临时场地离周围村庄均大于100m,且施工噪声为非持续性噪声,施工时间短,对环境的影响是小范围的、短暂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其对环境的影响也将随之消失。因此施工期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不会对附近村庄居民产生影响。(4)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其中施工垃圾主要为建筑材料边角料、设备包装废弃物,属于一般固体废物,按环卫部门指定地点统一倾倒,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以人均垃圾产生量0.5kg/d计算,最大量为15kg/d。建筑材料边角料、设备包装废弃物多可回收利用,不可利用部分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倾倒。因此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5)生态环境影响1)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分析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根据现场踏勘及收集资料,本工程评价范围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生态敏感目标。本工程对各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临时占地、永久占地、施工活动及工程运行带来的影响。施工活动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后可把环境影响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且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影响随之消失。(2)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本工程输电线路沿线主要为农村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工程施工期占用耕地,不可避免会对农业生态产生一定影响,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工程占地。输电线路平均300m~400m建一基铁塔。在农田中建立铁塔以后,给农业耕作带来不便。施工结束后,除塔基支撑腿外均可恢复耕作,塔基实际占地面积很小,且施工临时占地对农业生态的影响是短期、暂时性的,施工结束后通过表土回填、土地复垦可恢复耕作。线路投运后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小。因此,项目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小。(3)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本工程永久占地为扩建间隔占地及输电线路的塔基占地;临时占地包括施工时建筑材料临时堆放场和牵张场、临时施工道路占地等。塔基除四脚永久占地,塔基下方可恢复植被。本工程临时占地包括施工时建筑材料临时堆放场和牵张场、临时施工道路占地等。本项目评价范围内动植物都是常见的类型。施工活动对地表土壤结构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如尘土、碎石或废物的堆放,人员的践踏都会破坏原来的土壤结构,造成植物生长地的环境改变。由于输电线路走廊宽度较窄,所以清除的植被及影响的植物种类数量极微,对本工程经过地区的生态多样性不会造成影响。综上所述,本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很轻微的;在进行植物恢复措施的时候,应选用乡土物种以利于生态重建和恢复。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项目运行期间无生产废气产生。2、生态环境影响项目运行期间对生态环境没有影响。3、废水输电线路及扩建间隔工程运行期间无废水产生。4、固体废物输电线路及扩建间隔工程运行期间无固体废物产生。5、生态环境影响输电线路及扩建间隔工程运行期间对生态环境没有影响。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6、防沙治沙环境影响分析根据《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落实沙区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通知》(晋林造发〔2020〕30号),大同市天镇县列入防沙治沙范围。在防沙治沙范围从事开发建设活动,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现场踏勘调查结果,本项目所在区域尚未形成沙化。本环评提出以下措施:(1)应加快建设步伐,尽量缩短建设工期。施工方在施工时,土方临时堆场采取表面拍实处理并在表面遮盖防尘网等,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和防沙固沙。(2)加强厂区地面硬化,在厂区四周及其他空闲区域搞好绿化工作,不宜绿化区全部硬化,厂区内不得有裸露地面,防治风蚀、水蚀造成的水土流失。采取以上措施后,可使施工区域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提高,保证施工区内的植被覆盖率,减少风蚀、水蚀造成的土壤沙化,可有效预防项目所在区的土地沙化。7、电磁影响扩建的间隔、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在一定范围会产生一定强度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通过类比预测及模式计算预测,项目运行后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小于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控制限值,线路经过耕地、道路等场地工频电场强度小于10kV/m控制限值。电磁环境影响分析具体内容详见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8、噪声8.1架空线路本工程输电线路运行期噪声主要是220kV架空线路高压线的电晕放电而引起的无规则噪声,但噪声级很小。一般情况下,220kV高压线路下方的噪声水平在40~45dB(A)左右,与交通、工厂、生活等其他噪声源相比要小得多,并常常为背景噪声所淹没,不会对周围的声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对于220kV架空线运行期的噪声分析,本次环评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选取的对象为忻州匡长220kV单回线路。表4-2本项目线路与类比线路对比项目名称本工程220kV单线路工程匡长220kV单回线路线路回数单回单回线路最低弧垂15.48m电压等级220kV220kV架设方式三角架设三角架设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工程线路与类比监测时相比,二者电压等级、架设方式、线路回数相同,线路挂高近似,因此采用忻州匡长220kV单回线路作为类比监测对象是合理的。表4-3忻州匡长220kV单回线路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监测结果序号监测位置距导线弧垂最大处线路中心的地面投影点距离(m)测量值(dB(A))昼间夜间1忻州匡长220kV单回线路53#~54#042.539.12540.539.5341.539.3441.438.352041.639.662541.239.573040.338.983540.839.994041.138.6监测时距地面高度1.2m通过类比,线路运行后产生噪声的贡献值很小,远低于周围环境背景值,运行期间产生的噪声将维持现有水平。8.2间隔扩建(1)设备声源变电站运行噪声主要来自站内变压器的电磁噪声、高压电抗器等电器设备产生的连续电磁性和机械性噪声。本期扩建间隔不增加变压器和高压电抗器等噪声设备,扩建间隔工程的噪声影响范围仅局限于扩建间隔附近区域,故扩建间隔工程带来的声环境变化很小。(2)变电站运行时厂界噪声预测根据噪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玉泉220kV变电站四周声环境昼间为(42.0~43.8)dB(A)之间、夜间为(40.5~42.1)dB(A)之间,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由于本期仅在变电站南侧围墙扩建1个出线间隔,会在阴雨潮湿等天气下产生较低的电弧等噪声,扩建间隔工程的噪声影响范围仅局限于扩建间隔附近区域,故本期扩建间隔不会对周围声环境造成明显不良影响,因此玉泉变电站间隔扩建完成后运行期间厂界四周噪声贡献值依然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选址选线环境合理性分析1、环境制约因素经现场调查,本项目沿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森林公园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确定的制约本项目建设的环境敏感区,亦无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天然林等生态敏感区,本项目线路均符合生态红线管控要求。项目全线不涉及各类饮用水源地保护区,项目全线已避让文物古迹,不涉及文物保护单位。施工中若新发现文物,将及时上报地方文物主管部门,并积极配合做好现场保护工作。通过分析,项目的建设符合山西省主体功能区划、天镇县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经济区划的相关要求。因此本项目线路路径全线无生态环境制约因素。2、环境影响程度本工程线路选线时,按照系统规划,进出线均进行通道统一规划;线路可供利用的交通道路较多,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线路尽量绕开了村庄,减少了对房屋的拆迁。路径沿线主要为农田,无居民集中居住区,不论对生态还是对居民的影响都较小。拟建输电线路沿线现状监测结果,各监测点位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及噪声均能达到相应标准要求。本项目在线路路径选择时已充分听取各相关部门的意见,目前已取得了线路沿线相关部门同意线路经过的原则性意见,与地方其他规划无冲突。通过预测分析结果表明,220kV送出工程运行后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小于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控制限值,线路经过耕地、道路等场地工频电场强度小于10kV/m控制限值。因此,本项目的选址选线合理。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扬尘按照关于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环大气〔2020〕61号)以及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打赢蓝天保卫战2020年决战计划的通知》(晋政办发〔2020〕17号)的要求,强化施工工地扬尘管控,严格执行施工工地动态管理台账制度,严格落实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建设单位应当在工地公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负责人、扬尘监督管理主管部门等信息,确保做到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六个百分之百”。全面实行分段施工,加强交通运输扬尘整治。对施工工地扬尘控制措施及达标要求加以规范,对施工期扬尘采取如下防治措施:(1)施工单位应文明施工,加强和完善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理方案。(2)施工时,应相对集中配制或使用商品混凝土,然后用罐装车运至施工点进行浇筑,避免因混凝土拌制产生扬尘和噪声;此外,对于裸露施工面应定期洒水,减少施工扬尘。(3)车辆运输散体材料和废弃物时,必须密闭、包扎、覆盖,避免沿途漏撒,控制扬尘污染。(4)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的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5)进出施工场地的车辆限制车速,场内道路、堆场在车辆进出时洒水,保持湿润,减少或避免产生扬尘。(6)施工临时中转土方等要合理堆放,可定期洒水进行扬尘控制。施工扬尘在采取了上述环境保护措施后,对附近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不会造成长期影响。2、施工期废水(1)对施工期废水采取如下防治措施1)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施工地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暂行规定》,对施工废水进行妥善处理,严禁施工废水乱排、乱流,做到文明施工。2)对于混凝土养护所需自来水需采用罐车运送,养护方法为先用吸水材料覆盖混凝土,再在吸水材料上洒水,根据吸收和蒸发情况,适时补充。在养护过程中,大部分养护水被混凝土吸收或被蒸发,不会因养护水漫流而污染周围环境。3)混凝土采用商混。施工单位设置简易排水系统,并设置简易沉砂池,使产生的施工废水沉淀处理后回用或用于泼洒抑尘。4)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废水量较小、水质简单,经收集沉淀后可用于洒水抑尘。在做好上述环保措施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污水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3、施工期噪声对施工期噪声采取如下防治措施:(1)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使其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减轻因设备运行状态不佳而造成的噪声污染;对动力机械、设备,加强定期检修、养护。(2)施工现场合理布局,以避免局部声级过高,将施工阶段的噪声减至最小。(3)运输车辆经过沿途居民区附近时限速,减少或杜绝鸣笛。(4)为了保护周围夜间有一个较好的环境,禁止夜间(22:00~次日6:00)施工,确因施工需要及其它特殊原因短期内需在夜间施工,施工前要经有关主管部门的同意,在周围张贴告示,表明施工时段,以取得谅解。4、施工期固体废物对施工期固体废物采取如下防治措施:(1)在工程施工前应做好施工机构及施工人员的环保培训。(2)基础开挖产生的弃方全部用于场地平整,不存在外排土方的问题。(3)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材料边角料、设备包装废弃物等,可回收利用的综合利用,不可回收的按照要求统一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倾倒。(4)明确要求施工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应分别收集堆放,并妥善处理,及时清运或定期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地点妥善处置。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管理措施1)强化施工阶段的环境管理,为了保证环境保护措施得到落实,建设单位应将环境保护内容作为合同条款纳入到合同中,要求施工单位按评价要求科学、合理施工,项目单位定期对工程施工情况进行监督。同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开展工程建设的环境监理工作,确保落实环评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2)加强施工队伍职工环境教育,规范施工人员行为。严禁砍伐、破坏施工带以外的作物和树木,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3)施工前对施工人员广泛宣传动植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增强他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避免对植被进行随意破坏。(2)施工占地措施为减少施工临时道路等临时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求临时场地选择在植被稀疏的地方;加强对现场施工机械、人员进出管理,严格控制交通运输过程对非道路以外区域的影响。施工前对施工道路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厚度0.3m,剥离的表土可堆放于施工生产生活区内空地处,施工结束后及时平整地面,除保留必要的检修通道外,通过人工措施恢复原有植被。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首先拆除施工临建设施,清理场地,把废弃的材料运到指定地点统一处理,对于土壤中夹杂的废石、砖块等需同时清理;其次进行场地平整,使用推土机对场地进行推高填低,做到挖填平衡,最后平整场地,恢复耕地。牵张场临时施工场地要统一规划选址,且尽量接近线路施工现场,减少运输路程。严格划定施工作业带:在施工作业带两侧边界、施工便道等道路工程两侧设置彩旗等设施进行边界标识,严格限制施工作业及车辆、机械通行范围在施工带内施工。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施工占地面积。(3)施工作业措施施工中应执行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操作规范。植被开挖时要将表土和底层土分别堆放,回填时分层反序回填,尽可能保护原有的土壤环境,即将表层比较肥沃的土壤分层剥离,集中堆放。尽可能降低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最快使土壤得以恢复。回填时,还应留足适宜的堆积层,防止因降水、径流造成地表下陷和水土流失。1)基础开挖时,进行表土剥离,将表土和熟化土分开堆放,施工结束后尽快恢复植被。2)施工作业时间尽量在农闲时期进行,避免损毁沿线农作物。合理设置牵引机及电缆线路堆放场地,将生态影响降到最低。3)施工期应尽量避开雨天,并对施工场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对开挖表土等设专门的堆棚或设置围挡,减少水土流失。4)施工后及时清理现场,将施工废弃物运出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5)施工结束后,对塔基临时占地、牵张场等所有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或原地复耕。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环境可接受的范围内。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环境监测(1)环境监测内容本项目环境监测计划以污染源监控性监测为主,项目污染源可由公司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监测时必须保证所有装置稳定运行,并记录操作工况。环境监测计划的制定依据项目内容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切实可行的方案。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率见下表。表5-1环境监测点位、监测项目及监测频率一览表监测点位监测指标监测频次执行排放标准厂界四周线路下方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每年监测一次《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的控制限值厂界四周线路下方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每季度监测一次(昼夜各一次);主要声源设备大修前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B3096-2008)1类标准。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2)监测结果反馈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汇总,上报有关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监测结果如有异常,应及时反馈生产管理部门,查找原因,及时解决。(3)对达标排放的监督公司要加强自身的环境管理工作,确保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达标排放情况,特别在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合格后,仍要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线路,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以利于环保设施的长期有效运行和污染物连续稳定达标排放。2、生态环境恢复管护措施为保证输电线路沿线的生态恢复水平,可由建设单位设立为期2年的管护期,在施工结束后一年后,对生态恢复区进行跟踪观察(每两月一次),建立调查统计档案,对地表裸露区域的具体位置、面积进行统计整理,对地表裸露区域植被成活率低处进行及时补植或补种,对生长不良症状采取增施肥料等相应措施。其他1、施工期环境监理项目在施工期应由建设单位与建筑施工单位签订环保责任合同,由施工单位负责场地环境管理。施工期环境监理表见下表。表5-2施工期环境监理表时段监理重点监理项目监理内容监理时间与频率施工期依法工程建设单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向当地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施工扬尘防治实施方案,并提请排污申报。大气环境质量扬尘施工现场定期洒水;建筑材料及土方的苫盖防尘;垃圾运输车辆的苫盖防尘等。施工期常规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检查纠正。声环境质量禁止夜间施工,合理布局,避免碰撞噪声,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施工期常规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检查纠正。地表水施工废水设置废水收集池,废水收集沉淀后用于施工场地泼洒抑尘。严禁施工废水乱排、乱流。施工期常规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后现场及时检查纠正。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收集沉淀后用于洒水抑尘或排入居住点排水系统。建筑垃圾可回收利用的由废物收购站统一收购处理,不可利用部分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倾倒。施工期常规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后现场及时检查纠正。弃土石方施工产生土石方用于回填。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生态施工场地施工结束及时进行平整,临时占地及时清理、按要求生态恢复。施工期常规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检查纠正。其他2、环境管理线路运行主管单位应设立相应的环境管理部门,配备相应的环保管理人员。本项目不同建设阶段环境管理的工作计划如下表所示。表5-3项目不同建设阶段环境管理工作计划阶段环境管理工作主要内容环境管理机构的职能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管理规定,认真履行、落实各项环保手续,完成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公司提出来的环境要求,对公司内部各项管理计划的执行及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控制,确保环境管理工作真正发挥作用。项目建设前期1.积极配合环评工作所需进行的环境现场调研。2.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上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查。3.针对评价报告对本项目的环境管理和监测要求,建立公司内部必要的环境管理与监测制度。4.根据环评及设计要求,公司应与环保设施提供单位及施工单位签订双向合同,保证环保设施按要求运行。施工阶段1.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施工开始及时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汇报。2.按照环评报告中提出的要求,制定出施工期间各项污染的防治计划,并安排具体人员进行监督,减轻施工阶段对环境的不良影响。3.保证生态恢复工作的同步实施和效果实现。生产运行期1.掌握项目附近的环境特征和重点环境保护目标情况。建立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技术文件,做好记录、建档工作。技术文件包括:污染源的监测记录技术文件;污染控制、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文件;导致严重环境影响事件的分析报告和监测数据资料等,并定期向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报。2.检查设施运行情况,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保证环保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3.对项目运行的有关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技术和政策方面的培训,加强环保宣传工作,增强环保管理的能力,减少运行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具体的环保培训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电磁环境影响的有关知识,声环境质量标准,其他有关的国家和地方的规定。环保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为10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共计38.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8%。表5-4工程环保投资一览表名称项目单位数量投资金额(万元)间隔扩建危废暂存间间18.0线路工程生态恢复补偿的工程费用项1环境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竣工验收--20.0合计38.0万元要素施工期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验收要求环境保护措施验收要求陆生生态临时占地清理、地面恢复、绿化。临时占地清理、地面恢复、绿化。对生态恢复区进行跟踪观察,建立调查统计档案,对未成活植被进行补植。临时占地生态环境完全恢复。水生生态////地表水环境洒水抑尘。洒水抑尘。//地下水及土壤环境////声环境施工机械尽量选用低噪机械设备、优化施工时间,对强噪声机械进行突击作业。施工机械尽量选用低噪机械设备、优化施工时间,对强噪声机械进行突击作业。输电线路合理布置,避让集中居民区,严格控制水平距离和线高。扩建间隔变电站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B12348-2008)2类标准;线路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振动////大气环境施工工地周边要围挡、物料堆放要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六个百分之百”。施工工地周边要围挡、物料堆放要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六个百分之百”。无废气外排无废气外排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定点倾倒;弃土就近回填。建筑垃圾定点倾倒;弃土就近回填。//电磁环境///《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的控制限值要求。环境风险////环境监测//等效A声级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等效A声级每季度监测一次(昼夜各一次)、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每年监测一次。其他////天镇源网荷共享储能电站220kV送出工程项目,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2021年修改)》中的鼓励类项目“电网改造与建设”,符合当地相关发展规划和“三线一单”的要求,项目所在区域电磁环境、声环境质量现状均满足相应标准限值的要求,在严格落实了本次环评中所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工程施工和项目运行对环境的影响较小,能满足国家相应标准的要求,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本项目是可行的。天镇源网荷共享储能电站220kV送出工程项目电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1总则1.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本)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起施行;(3)《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1月1日起施行。(1)《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GB50545-2010);(2)《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4)《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1113-2020)。1.3评价等级、因子、评价范围分类电压等级工程条件评价工作等级交流220kV间隔扩建变电站户内式、地下式三级户外式二级输电线路1、地下电缆2、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5m范围内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架空线。三级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5m范围内有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架空线。二级本工程220kV变电站为户外式,因此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本工程220kV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15m范围内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因此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综合确定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表1.2评价因子评价阶段评价项目现状评价因子预测评价因子运行阶段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表1.3评价范围工程名称电压等级评价项目评价范围间隔扩建工程220kV环境站界外40m线路工程220kV架空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40m区域。2工程概况本工程包括2个单项工程:(1)220kV升压站~玉泉220kV变电站220kV线路工程新建单回架空线路长度2.2km,共用杆塔8基,导线采用2×JL/G1A-630/45型钢芯铝绞线。(2)玉泉22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在变电站南侧扩建1个220kV间隔。3电磁环境现状电磁环境质量现状详见第三章节《环境质量现状》部分。4电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1架空线路电磁环境影响分析(1)计算模式本项目送电线路的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的理论计算分别是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附录C、D推荐的计算模式进行的。1)高压送电线路空间电场强度分布的理论计算①单位长度导线下等效电荷的计算高压送电线上的等效电荷是线电荷,由于高压送电导线半径r远小于架设高度h,因此等效电荷可以认为是在送电导线的几何中心。假设送电线路无限长且平行于地面,地面可视为良导体,利用镜像法计算送电导线上的等效电荷。多导线线路中导线上的等效电荷由下列矩阵方程计算:………………式中:U—各导线对地电压的单列矩阵;Q—各导线上等效电荷的单列矩阵;λ—各导线上的电位系数组成的m阶方阵(m为导线数目);[U]—矩阵可由输电线的电压和相位确定,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以额定电压的1.05倍作为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