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统计基础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统计基础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统计基础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统计基础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总论一、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2、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所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3、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4、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5、当对品质标志的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6、因为统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统计指标。7、统计指标及其数值可以作为总体。8、所有的统计指标和可变的数量标志都是变量。二、填空题:

1、"统计"一词的含义是、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统计工作的成果,和统计工作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3、标志是说明特征的,分标志和品质标志两种,前者的具体表现是,后者的具体表现是。

4、当我们要研究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时,全部工业企业就构成,而每一个工业企业则是。

5、工人的年龄、工资、工龄属于标志,而工人的性别、民族、工种属于标志。

6、设备台数、工人人数属于变量,而身高、年龄、体重属于变量。7、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综合指标法。8、要了解某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总体单位是。9、性别是标志,标志表现则具体为。10、在人口总体中,总体单位是,"文化程度"是总体单位的标志。三、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表现为:〔A、同质性、广泛性、社会性

B、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

C、同质性、综合性、大量性

2、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使用状况,那么,统计总体为<>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全部工业企业每一台设备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3、某组五名学生的考试得分分别为:60、70、80、85、90,这五个数字是:<>

A、指标B、标志C、变量值D、变量4、要了解某班4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40个学生B、每一个学生的成绩C、每一个学生D、4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5、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为:<>

A、相对数B、绝对数C、平均数

6、某学生某门课考试成绩为80分,则成绩是:<>

A、品质标志B、变量C、变量值D、标志值

7、某店有5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起来除以50,这是:<>

A、对50个变量求平均B、对50个变量值求平均

C、对50个标志求平均D、对50个指标求平均

8、某市全部商店作为总体,每一个商店为总体单位,则该市全部商品零售额是:<>

A、品质标志B、质量指标C、数量指标D、变量值9、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情况,下面哪个是统计指标〔A、该地区所有职工的工资水平B、该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程度C、该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D、该地区职工所从事的工种10、统计工作的过程不包括〔A、统计调查B、统计分布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四、多项选择题:

1、要研究某局所属30个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则:<>

A、总体是某局B、总体是某局所属30个企业C、总体是30个企业全部职工D、总体是30个企业全部职工的工资E、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企业F、总体单位是每一名职工

2、下列指标中哪些是质量指标:<>

A、工人劳动生产率B、设备利用率C、新产品数量

D、单位产品工时消耗量E、废品量F、利润额

3、下列变量中哪些是连续变量:<>

A、身高B、人数C、体重

D、年龄E、设备台数F、企业数

4、以某市工业企业为总体则下列各项中哪些是指标:<>

A、某市某厂职工人数B、全市工业企业总产值C、全市工业企业职工平均工资D、全市工业企业数5、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人口变业率是统计标志D、"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是数量标志E、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的"教师"是标志表现6、国家统计系统的功能或统计的职能是〔A、信息职能B、咨询职能C、监督职能D、决策职能E、协调职能7、在工业普查中〔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8、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A、2009年全国人均总产值B、某台机床使用年限C、某市年供水量D、某地区原煤生产量E、某学员平均成绩第二章统计设计和统计调查一、判断题:

1、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2、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3、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调查方法。

4、调查时间就是进行调查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5、在统计调查中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6、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根据当前的工作重点来确定的。

7、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有科学根据的调查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

8、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标志值较大的单位。二、填空题:

1、统计调查按其组织形式分可分为和。

2、调查表一般有和两种形式。

3、若要调查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调查单位是,填报单位是。

4、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选取的,抽样调查中的样本单位是选取的。

5、通过调查几个主要的产棉区来了解棉花的生长情况,这种调查方法属于调查。

6、人口普查中的调查单位是,填报单位是。

7、抽样调查属于调查,但其调查目的是要达到对特征的认识。

8、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和。三、单项选择题:

1、统计调查是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的〔。A、基础环节B、中间环节C、最终环节D、关键环节

2、调查几个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属于〔。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

3、某市工业企业2009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10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

4、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5、对全市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A、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B、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职工

C、该市全部工业企业D、该市工业企业每一名职工6、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7、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查,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8、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A、作用不同B、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组织方式不同四、多项选择题:1、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A、统计报表B、普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2、下面对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陈述中,正确的是〔A、两者都是非全面调查B、两者选取单位都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C、两者选取单位都按随机原则D、两者选取单位都按非随机原则E、两者都用以推算总体数量特征3、普查是一种〔A、专门组织的调查B、一次性调查C、经常性调查D、非全面调查E、全面调查4、在工业设备普查中〔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C、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5、下列情况下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不一致的是〔A、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工业企业现状调查D、农产量调查E、城市零售商店销售情况调查6、下列情况的统计调查,哪些属于连续性调查〔A、商店的商品库存量B、运输部门的客运周转量C、企业发生的工伤事故次数D、学校年底在校生人数E、某地区年出生人数7、重点调查的特点包括〔A、重点单位的数目占总体单位总数的比重很小B、重点单位可以随着所调查的标志的改变而改变C、其主要目的是要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D、重点单位的标志值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E、有时也可用来推算总体指标值8、典型调查的含义包括〔A、有意识地选择调查单位B、事先对调查对象有所了解C、调查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单位D、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E、为特定的目的专门组织的调查第三章统计整理一、判断题1、通过统计分组,使同一组内的各单位性质相同,不同组的单位性质相异。2、汇总前对调查资料的审核主要包括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系统性和完整性。3、汇总前对调查资料的审核中,及时性是审核的重点。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组数和组距。5、一般地说,统计分组只有一种方法,即按选择分组标志多少的不同分组。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B、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C、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D、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2、下面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A、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B、企业按工业总产值分组C、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D、企业按资金占用额分组3、下面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A、工人按政治面貌分组B、工人按工龄分组C、工人按性别分组D、工人按文化程度分组4、变量数列中各组变量值在决定总体数量大小时所起的作用〔A、与次数或比率大小无关B、与次数或比率大小有关C、与次数大小无关,与比率大小有关D、与次数大小有关与比率大小无关5、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不等于100%6、组距式变量数列的全距等于〔A、最高组的上限与最低组的上限之差B、最高组的下取与最低组的下限之差C、最高组的下限与最低组的上限之差D、最高组的上限与最低组的下限之差7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6,组数为6,为统计运算方便,组距取〔A、9.3B、9C、6D、108、按连续变量分组,第一组为75以下,第二组为75—85,第三组为85—95,第四组为95以上,则数据〔A、75在第一组B、85在第二组C、85在第三组D、95在第三组9、按连续变量分组,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0,已知相邻组的组中值为1750,则末组组中值为〔A、2500B、2250C、2100D、220010、将次数分布数列分为品质分布数列和变量分布数列的依据是〔A、分组的方法B、分组的组限和组距离C、分组的形式D、分组标志的特征三、多项选择题1、对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是因为这些原始资料是〔A、零碎的B、系统的C、分散的D、具体的E、概括的2、统计整理的基本步骤是〔A、确定整理的目的B、设计和编制整理方案C、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D、进行统计分组和汇总E、编制统计表,显示整理结果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A、正确地计算组距和组中值B、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C、按数量标志分组D、运用统计体系分组E、正确划分各组界限4、构成次数分布数列的两要素是〔A、各组名称或各组变量值B、组距C、各组单位数D、组数E、指标数值5、在组距数列中,影响各组次数分布的主要因素在〔A、组数B、变量值的大小C、组限D、总体单位数的多少E、组距6、对连续变量编制次数分布数列〔A、只能用组距式分B、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合C、组距可相等也可不相等D、首尾两组一定得采用开口组限E、首尾两组一定得采用闭口组限四、填空题1、统计整理在整个统计工作中起着的作用,它既是统计调查的,又是统计分析的。2、正确制定是保证统计整理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第一步。3、是统计分组的依据,是划分组别的标准。4、次数分布数列根据分组标志特征的不同,可分为和两种。5、变量数列是分组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数列。6、组限是组距式变量数列中表示的变量值,其中下限是指的变量值,上限是指的变量值。7、划分连续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8、组距式变量数列的组数多少与组距大小成变化。五、计算题1、某班44各学生的统计学原理考试成绩如下:学号考分学号考分学号考分学号考分12345678910117076787871816674706281121314151617181920212265716876728083729394872324252627282930313233936868938772828380848534353637383940414243449554778076496567666966试根据以上资料进行分组汇总,编制反映该班学生学习成绩的统计表。具体要求:〔1按学习成绩分组,分为不及格〔60以下、及格〔60—70、中〔70—80、良〔80—90和优〔90以上五个组。〔2汇总各组学生人数、比率和平均成绩。2、有27名工人看管机器台数如下:5、4、2、4、3、4、3、4、4、2、4、3、4、3、2、6、4、4、2、2、3、4、5、3、2、4、3试编制分配数列。3、某年某市24家工业企业的资料如下:企业编号经济类型企业规模职工人数全年总产值〔万元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国有国有国有国有国有国有集体集体集体国有集体集体集体国有集体国有国有国有集体集体集体集体集体国有中中中小中小小小小中中小小中小小大大小小小小小小3200850024003008001608065120100018004001309002704605600470030028016020014090350011000220020074012035308012002000250942100300220300002800035030020017097100试根据上述资料按经济类型和企业规模进行简单和复合分组,计算各组的企业数、职工人数、和总产值,并编制统计表。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一、判断题:1、总量指标按其说明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2、总量指标按其采用计量单位不同,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标。3、相对指标实际上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所以它们之间必须是同质的。4、由于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所以只有无名数一种表现形式。5、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是计划任务数除以实际完成数来计算的。二、单项选择题:1、总量指标按其说明总体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A、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C、总体总量指标和标志总量指标D、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2、两个有关数值对比,若分母的数值比分子的数值小得多,则常用的相对数形式是〔A、成数B、倍数C、系数D、百分数3、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是〔A、商品销售额B、商品库存额C、职工人数D、商品库存量4、将不同空间条件下同类指标进行对比所得的综合指标称为〔A、动态相对数B、结构相对数C、比例相对数D、比较相对数5、下列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是〔A、工人出勤率B、每百元产值的利税额C、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D、农轻重的比例关系6、结构相对指标是〔A、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B、实际数与计划数之比C、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之比D、甲单位水平与乙单位水平之比7、计划规定商品销售额较去年增长3%,实际增长5%,则商品销售额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A、5%÷3%B、105%÷103%C、3%÷5%D、103%÷105%8、某地区2009年底有1000万人口,零售商店数有5万个,则商业网点密度的正指标为〔A、5个/千人B、0.2千人/个C、200个/人D、0.2个/千人三、多项选择题:1、总量指标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A、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认识的起点B、实行社会管理的依据之一C、没有任何误差的统计指标D、计算相对指标的基础E、计算平均指标的基础2、总量指标按其采用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A、时期指标B、实物指标C、总体总量指标D、劳动量指标E、价值指标3、"商品库存额"属于〔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时期指标D、时点指标E、数量指标4、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A、人口数B、粮食产量C、牲畜存栏数D、油料播种面积E、物资库存量5、相对指标的数值表现形式有〔A、比例数B、无名数C、结构数D、抽样数E、有名数6、检查长期计划执行情况常使用的方法有〔A、平均法B、水平法C、综合法D、累计法E、比例法7、比较相对指标是用于〔A、不同国家、地区和单位之间的比较B、先进水平和后进水平或平均水平的比较C、不同时间状态下的比较D、实际水平与标准水平或平均水平的比较E、不同空间条件下的比较8、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A、人均国民收入B、人口密度C、人均粮食产量D、商品流通费率E、每百元资金实现的利税额四、计算题:1、某企业2008年甲产品的单位成本为800元,计划规定2009年成本降低4.5%,实际降低5%。试计算:〔1甲产品2009年单位成本的计划数与实际数;〔2甲产品2009年降低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指标。2、某企业2008年B产品产量为1000台,计划规定2009年产量增长5%,实际增长6%,试计算:〔12009年B产品产量计划数与实际数;〔22009年B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指标。3、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按五年计划规定最后一年产量应达到100万吨。计划执行情况如下:年份

指标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上半年下半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产量〔万吨7882444523.52424.525252626.527.5试计算:〔1该产品计划完成程度指标;〔2该企业提前多少时间完成了五年计划的指标。4、某企业2005年-2009年计划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2500万元,实际实际执行情况如下表:

年份指标20052006200720082009一季二季三季四季基本建设投资〔万元480508600612120180250150试计算〔1该企业2005年-2009年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完成程度;〔2该企业提前多少时间完成了五年计划规定的指标.5、某厂两个车间生产同一种产品,其产量及成本资料如下:

2008年2009年单位成本〔元产量〔台单位成本〔元产量〔台甲车间乙车间6007001200180060070024001600合计66030006404000要求:〔1计算产量结构相对指标;〔2各车间单位成本不变,而全厂单位成本却下降,原因何在?6、某企业2009年产品销售量计划为上年的108%,2008—2009年动态相对指标为114%,试确定2009年产品销售计划完成程度。7、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了102%,比上期提高了5%,试计算计划规定比上期增长多少?

8、甲、乙两地区的国民收入使用情况如下:

甲地区乙地区2008年2009年2008年2009年国民收入消费积累241.73152.04

89.69284.97193.49

91.48323.69214.41109.28372.20258.15114.05试计算:〔1国民收入的使用构成;〔2两个地区各项指标对比的比较相对数;〔3积累与消费之间对比的比例相对数;〔42009年与2008年各项指标对比的动态相对数第五章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一、判断题:1、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它是总体分布的重要特征值。2、当各组的单位数相等时,各组单位数所占比重相等,权数的作用相等,加权算术平均数就不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3、平均数与次数和的乘积等于变量与次数乘积的总和。4、所有变量值与平均数离差之和为最大。5、各变量值的次数相同时,众数不存在。6、标志变异指标说明变量的集中趋势。7、标准差是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8、标准差的实质与平均差基本相同,也是各个标志值对其算术平均数的平均距离。二、单项选择题:1、平均指标是指同类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A、复杂的总体数量的总和水平B、总体内各单位数量差异程度的相对水平C、可比的总体数量的相对水平D、总体内各单位数量差异抽象化的代表水平2、平均数反映了总体〔A、分布的集中趋势B、分布的离中趋势C、分布的变动趋势D、分布的可比程度3、加权平均数的大小受各组〔A、次数的影响最大B、标志值的影响最大C、权数的影响最大D、标志和次数的共同影响4、在同一变量数列中,当标志值比较大,而次数多时,计算出来的平均数〔A、接近标志值小的一方B、接近标志值大的一方C、接近次数少的一方D、接近哪方无法判断5、标志变异指标说明变量的〔A、变动趋势B、集中趋势C、离中趋势D、一般趋势6、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A、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B、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C、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D、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7、下列标志变异指标中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8、标志变异指标中的标准差是各标志值对算术平均数的〔A、离差平方的平均数B、离差平均数的平方根C、离差平方平均数的平方根D、离差平均数平方的平方根9、已知两个总体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A、平均数大,代表性大B、平均数小,代表性大C、平均数大,代表性小D、以上都对三、多项选择题:1、平均指标的显著特点是〔A、某一数量标志在总体单位之间的数量差异抽象化B、总体指标值的数量差异抽象化C、总体内各单位的品质标志差异抽象化D、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代表值E、异质总体的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抽象化2、简单算术平均数所以简单是因为〔A、所依以计算的资料已分组B、各变量值的次数为1C、各变量值的频率不等D、所依以计算的资料未分组E、各变量值的次数分布不同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A、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C、受各组标志值和次数的共同影响D、不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E、与各组次数分布多少无关4、正确运用平均指标应遵循的原则是〔A、必须注意所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同质性B、必须注意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C、必须注意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D、平均指标要与变异指标结合运用E、必须注意一般与个别相结合,把平均数和典型事例结合起来5、标志变异指标可以说明〔A、分配数列中变量值的离中趋势B、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变动范围C、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离散程度D、总体单位标志值的分布特征E、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集中趋势6、标志变异指标的主要作用是〔A、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B、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节奏性和均衡性C、可以反映总体单位的均匀性和稳定性D、科学地确定必要的抽样单位的因素E、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某总体的变动趋势7、在比较不同企业的同种产品平均质量水平的稳定性时宜采用〔A、全距B、标准差C、递增率D、环比速度E、离散系数8、下列标志变异指标中用有名数表示的是〔A、标准差系数B、全距C、平均差D、标准差E、离散系数四、填空题:1、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它是总体分布的重要特征值。2、各标志值的次数多少对平均数的大小的影响具有的作用,故又称次数为。3、根据平均指标的确定方法和依据资料不同主要有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和中位数。4、所有变量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5、众数和中位数不是根据全部标志值计算的,而是根据确定的。6、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统计数列中以为中心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7、平均差是各标志值对其算术平均数的的平均数。8、某种产品的合格率为95%,废品率为5%,则该种产品的平均合格率为,其标准差为。五、计算题:1、某厂400名工人工资资料如下:按月工资分组〔元职工人数〔人450~550550~650650~750750~850850~950601001406040合计400试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厂职工平均工资和标准差.2、某县去年年粮食产量资料如下:按亩产量分组〔公斤/亩播种面积比重200以下200—250250—400400以上0.050.350.400.20试根据上表资料计算该县粮食作物平均每亩产量。3、某企业360名工人生产某种产品的资料如下:工人按日产量分组〔件工人数七月份八月份20以下20—3030—4040—5050—6060以上30781089042121830721209030合计360360试计算七、八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并简要说明八月份比七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变化的原因。4、某地区抽样调查职工家庭收入资料如下:按平均每人月收入分组〔元职工户数100—200200—300300—400400—500500—600600—700700—800800—9006102030402406020试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职工家庭平均每人月收入,并依下限公式计算确定中位数和众数。5、某工业局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标准差为512天,标准差系数为8.4%。试求该工业局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6、某机械厂铸造车间生产900吨铸件,合格品810吨,试求平均合格率、标准差及标准差系数。7、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共10万件,为了解这批产品的质量,采取不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1000件进行检查,其结果如下:使用寿命〔小时零件数〔件700以下700—800800—900900—10001000—12001200以上106023045019060合计1000根据质量标准,使用寿命800小时及以上者为合格品。试计算平均合格率、标准差及标准差系数。第六章动态数列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四个动态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是〔A、历年招生人数动态数列B、历年增加在校生人数动态数列C、历年在校生人数动态数列D、历年毕业生人数动态数列2、工人劳动生产率动态数列属于〔A、绝对数动态数列B、相对数动态数列C、静态平均数动态数列D、序时平均数动态数列3、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年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A、年年下降B、年年增长C、年年保持不变D、无法做结论4、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A、逐年增加B、逐年减少C、保持不变D、无法做结论5、虽有现象各期的环比增长速度,但无法计算现象的〔A、各期定基增长速度B、各期环比发展速度C、各期发展水平D、平均增长速度6、某地区粮食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2008年为3%,2009年为5%,则2008—2009年该地区粮食产量共增长了〔A、2%B、8%C、8.15%D、15%二、多项选择题:1、一个动态数列的基本要素包括〔A、变量B、次数C、现象所属的时间D、反映现象的统计指标数值E、现象所属的地点2、按统计指标表现的形式看,动态数列可分为如下几种:<>A、总量指标动态数列B、相对指标动态数列C、平均指标动态数列D、时期指标动态数列E、时点指标动态数列3、为保证动态数列中指标各数值的可比性,在编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总体范围应一致B、指标的经济内容应相同C、时期数列的时期长短应一致D、时点数列的间隔必须相等E、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应一致4、相对数动态数列中的相对数,可以是〔A、计划完成相对数B、结构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E、动态相对数5、下列平均指标属于序时平均数的有〔A、平均发展水平B、平均增长量C、平均递减量D、平均发展速度E、平均增长速度三、填空题:1、时期数列的时期,是指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反映现象。2、静态平均数所平均的,是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差异,而序时平均数所平均的是的差异。3、使用年距增长量和年距增长速度分析问题,可排除的影响。4、同一动态数列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5、平均发展速度是现象各期的平均数。四、计算题:1、某自行车车库4月1日有自行车320辆,4月6日调出70辆,4月18日2、某企业2009年定额流动资金占有的统计资料如下:月份1234561012月末定额流动资金〔万元298300354311280290330368注:2008年末定额流动资金为320万元。根据上表资料分别计算该企业定额流动资金上半年平均占有额、下半年平均占有额和全年平均占有额。3、某商店2009年上半年各月销售计划及其计划完成程度如下表:月份123456计划销售额〔万元45.040.046.050.055.060.0计划完成程度〔%104.098.095.0102.0106.0101.0计算该商店2009年上半年平均每月销售计划的完成程度。4、某工厂2009年下半年各月末工人数及其比重资料如下表:月份6789101112月末工人数〔人550580560565600590590工人占全部职工人数的比重〔%80.086.081.080.090.087.085.0计算该厂2009年下半年工人的平均人数及工人占全部职工人数的平均比重。5、某商店有下表资料:月份3456商品销售额〔万元165.0198.0177.0216.9月末销售员人数〔人210240232250根据上表资料计算:〔1第二季度该商店平均每月商品销售额;〔2第二季度平均售货员人数;〔3第二季度平均每名售货员销售额;〔44、5、6各月份的平均每售货员销售额;〔5第二季度平均每月每售货员销售额;6、某水泥厂2004—2009年水泥产量如下表。计算出表中各动态分析指标各年的数值,并填入表内的相应格中。年份200420052006200720082009水泥产量〔万吨58068581990010101160增长量〔万吨逐期—

累计—

发展速度〔%环比—

定基100

增长速度〔%环比—

定基—

增长1%绝对值〔万吨—

7、某地区2008年国民收入12亿元,如果以后平均每年递增8.1%,则经过多少年以后该地区国民收入可达60亿元?8、根据动态分析指标之间的关系,推算出下表空格的数值,并填入表中。

年份产值〔万元与上年比较增长量〔万元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增长1%绝对值〔万元2005

————2006

105.0

1.22007

14.0

2008

15.0

2009170.0

9、根据动态分析指标之间的关系,推算出下表空格的数值,并填入表中。年份20052006200720082009增长速度〔%环比20

25

24定基

50

125

10、某工厂的工业总产值2006年比2005年增长7%,2007年比2006年增长10.5%,2008年比2007年增长7.8%,2009年比2008年增长14.6%;要求以1997年为基期计算2006—2009年该工厂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11、某企业产品的单位成本2006年比2005年降低2%,2007年比2006年降低5%,2008年比2007年降低3%,2009年比2008年降低1.5%,试以2005年为基期,计算2006—2009年该企业单位成本总的降低速度和平均降低速度。第七章统计指数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指数化指标性质不同指数可分为〔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C、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D、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2、综合指数法是计算总指数的〔A、唯一的方法B、最科学的方法C、基本方法之一D、最不理想的方法3、某厂生产费用今年比去年增长50%,产量比去年增长25%,则单位成本比去年上升〔A、25%B、37.5%C、20%D、12.5%4、某机关的职工工资水平今年比去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了〔A、10%B、7.1%C、7%D、11%5、某商店商品销售额报告期和基期相同,报告期商品价格比基期提高了10%,那么报告期商品销售量比基期〔A、提高了10%B、减少了9%C、增长了5%D、上升了11%6、单位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8%,产量增加8%,在这种条件下,生产总费用〔A、增加了B、减少了C、没有变化D、难以确定二、填空题:1、指数从其计算的总体范围来划分,可以分为和两种;指数按其所表明的指标性质不同,分为指数和指数。2、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指数和指数。3、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一般以指标为同度量因素;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一般以指标为同度量因素。4、某种商品的价格今年比去年上涨10%,销售额下降5%,则该商品销售量增减百分比为。三、计算题:1、某市几种主要副食品价格和销售量的资料如下:

基期计算期零售价〔元/公斤销售量〔万吨零售价〔元/公斤销售量〔万吨蔬菜猪肉鲜蛋水产品2.117916.55.004.461.201.152.317.89.218.05.205.521.151.30试计算:〔1各商品零售价的个体指数;〔2四种商品物价总指数;〔3由于每种商品和全部商品价格变动使该市居民增加支出的金额。2、某工业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基期和报告期的产量、单位成本和出厂价格资料如下:产品产量〔件单位成本〔元/件出厂价格〔元/件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AB200050002200600010.56.010.05.512.06.212.56.0试计算:〔1以单位成本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2以出厂价格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3单位成本总指数;〔4出厂价格总指数。3、某商店三种商品销售资料如下:商品名称计量单位销售量价格〔元2008年2009年2008年2009年甲乙丙公斤件袋300200140036020016000.420.300.200.450.360.28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该商店2009年比2008年三种商品销售额的增长情况,并分析其中由于销售量及价格变动的影响。4、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2008年产量分别比2007年增长2%、5%、8%,2007年的产值分别为5000万元,12000万元,24000万元,问2008年三种产品产量比2007年增长多少?由于产量增加而增加的产值是多少?5、某商店销售的三种商品2008年价格分别是2007年的106%、94%、110%,三种商品2008年销售额分别是80000万元,25000万元,14000万元。问三种商品物价总指数是多少?价格变化对销售额影响如何?第八章抽样调查一、判断题:1、抽样推断是利用全体中的一部份进行推断,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误差。1、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是抽样单位数目的多少,与总体被研究标志变异程度大小无关。2、在抽样推断中区间估计可以根据样本资料推断所有的总体标志总量和具有某种属性的总体单位数。3、不知道总体方差或标准差时无法计算抽样误差。4、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对象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5、样本容量指从一个总体中可能抽取的样本个数。6、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的偶然因素而产生的误差,这种误差既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其大小。7、抽样平均误差总是小于抽样极限误差。二、单项选择题:1、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A、用样本指标来推算总体指标B、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C、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D、广泛运用数学方法2、抽样调查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准确性原则B、随机性原则C、可靠性原则D、灵活性原则3、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的指标是〔A、抽样平均误差B、抽样误差系数C、概率度D、抽样极限误差4、抽样误差是指〔A、调查中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B、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D、由于违反了随机抽样原则而产生的误差5、对某单位职工的文化程度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80%的人是高中毕业,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概率为95.45%时,该单位职工中具有高文化程度的比重是〔A、等于78%B、大于84%C、在76%—84%之间D、小于76%6、假定一个拥有一亿人口的大国和百万人口的小国居民年龄变异程度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本国的1%人口计算平均年龄,则平均年龄抽样平均误差〔A、不能确定B、两者相等C、前者比后者大D、前者比后者小7、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的可靠程度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8、对两个工厂工人工资做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调查的工人数一样,两工厂工资方差一样,但第二个工厂工人数多一倍,则抽样平均误差〔A、第一个工厂大B、第二个工厂大C、两个工厂一样大D、不能做结论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其精确程度将〔A、保持不变B、随之扩大C、随之缩小D、无法确定10、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称为〔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11、连续生产的电子管厂,产品质量检验是这样安排的,在一天中,每隔一小时抽取5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是〔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12、根据调查资料,某企业工人生产定额平均完成105%,抽样平均误差为1%,概率为95.45%时,可以确定生产定额平均完成百分比〔A、大于107%B、不大于103%和不小于107%C、在103%—107%之间D、小于103%三、填空题:1、抽样推断主要包括两项内容,即和。2、根据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或标志属性计算的,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称为。统计量是根据的标志值或标志属性计算的综合指标。3、根据抽样方式不同,抽样方法有和两种。4、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主要有: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抽样的组织形式和。5、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的而产生的误差,这种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6、抽样估计的方法有和两种。7、在重复抽样的条件下,抽样平均误差与成反比,与成正比。8、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有、、和等四种。四、计算题:1.某钢铁厂生产某种钢管,现从该厂某月生产的500根产品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根的样本。已知一级品率为60%,试求样本一级品率的抽样平均误差。2.某工厂有1500个工人,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出50个工人作为样本,调查其工资水平,资料如下:月平均工资〔元524534540550560580600660工人数〔人469108643要求:〔1计算样本平均数和抽样平均误差〔2以95.45%的可靠性估计该厂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和工资总额的区间。3.对一批成品按不重复方法抽选200件,其中废品8件,又知道抽样单位数是成品量的1/20。当概率为95.45%时,可否认为这一批产品的废品率不超过5%?4.采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在2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要求:〔1计算样本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2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对该批产品合格品率和合格品数量进行区间估计;〔3如果极限误差为2.31%,则其概率保证程度是多少?5.假定某统计总体有5000个总体单位,其被研究标志的方差为400,若要求抽样极限误差不超过3,概率保证程度为95.45%,试问采用不重复抽样应抽取多少样本单位?6.调查一批机械零件合格率。根据过去的资料,合格品率曾有过99%、97%、和95%三种情况,现在要求误差不超过1%,要求估计的把握程度为95%,问需要抽查多少个零件?7.从某厂生产的一批灯泡中随机重复抽取100只,检查结果是:100只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标准差为15小时。要求:〔1试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该批灯泡平均使用寿命的区间;〔2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将抽样极限误差减少到原来的1/2,应抽取多少只灯泡进行检查?第九章相关与回归分析一、判断题:1、根据结果标志对因素标志的不同反映,可以反现象总体数量上的依存关系划分为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2、正相关指的就是因素标志和结果标志的数量变动方向都是上升的。3、相关系数是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唯一方法。4、只有当相关系数接近于+1时,才能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5、若变量X的值减少时变量Y的值也减少,说明变量X与Y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6、回归系数b和相关系数都可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7、若直线回归方程Y=170-2.5X,则变量X和Y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8、在任何相关条件下,都可以用相关系数说明变量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二、单项选择题:1、当自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完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A、相关关系B、函数关系C、回归关系D、随机关系2、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代表性指标是〔A、估计标准误B、两个变量的协方差C、相关系数D、两个变量的标准差3、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的数值〔A、越小B、越接近于0C、越接近于-1D、越接近于14、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商品销售额和销售量之间存在着〔A、不完全的依存关系B、不完全的随机关系C、完全的随机关系D、完全的依存关系5、下列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A、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9;B、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84;C、平均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4;D、商品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916、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A、都是随机的B、关系是对等的C、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D、都是给定的7、每一吨铸铁成本〔元倚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56+8X,这意味着〔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D、如果废品率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8、某校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习时间的关系进行测定,建立了考试成绩倚学习时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180-5X,该方程明显有错,错误在于〔A、a值的计算有误,b值是对的B、b值的计算有误,a值是对的C、a值和b值的计算都有误D、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搞错了三、填空题:1、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程度分有相关;相关和相关;按相关的方向分有相关和相关;按相关的形式分有相关和相关;按影响因素的多少分有相关和相关。2、完全相关即是相关,其相关系数为。3、相关系数是在相关条件下用来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统计分析指标。4、当变量X值增加,变量Y值也增加,这是相关关系;当变量X值减少,变量Y值也减少,这是相关关系。5、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变量,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6、已知X变量的标准差为2,因变量的标准差为5,两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8,则回归系数为。四、计算题:1、有10个同类企业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年平均价值和工业增加值资料如下:企业编号生产性固定资产价值〔元工业增加值〔万元123456789103189102004094155023141210102212255241019638815913928605151612191624合计65259801根据资料:〔1计算相关系数,说明两变量相关的方向和程度;〔2编制直线回归方程,指出方程参数的经济意义;〔3估计生产性固定资产〔自变量为1100万元时,工业增加值〔因变量的可能值。2、检查五位同学统计学的学习时间与成绩分数如下表所示:学习时数〔小时学习成绩〔分46710134060507090根据资料:〔1建立学习成绩倚学习时间的直线回归方程;〔2计算出学习时数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3、根据某地区历年人均收入〔元与商品销售额〔万元资料计算的有关数据如下:〔X代表人均收入,Y代表销售额N=9∑x=546∑y=260=34362∑xy=16918计算:〔1建立以商品销售额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和含义;〔2若下年人均收入为400元,试推算该年商品销售额。4、某地经回归分析,其每亩地施肥量〔X和每亩粮食产量〔Y的回归方程为:Y=500+10.5X,试解释式中回归系数和经济含义,若每年亩最高施肥量为40斤,最低施肥量为20斤,问每亩粮食产量的范围为多少?5、根据某企业产品销售额〔万元和销售利润率〔%资料计算出如下数据:n=7∑x=1890∑y=31.1=535500=174.15∑xy=9318要求:〔1确定以利润率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2解释式中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习题集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判断题:1错2错3错4对5对6错7错8错二、填空题:1统计工作、统计科学、统计资料、统计资料、统计科学2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3个体单位、数量、数字、文字4总体、总体单位5数量、品质6离散、连续7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8全部产品、每件产品9品质、男女10每个人、品质三、单项选择题:1B2D3C4C5B6B7B8C四、多项选择题:1CF2ABD3ACD4BCD5ABE6ABC7BCE8ACD第二章统计设计和统计调查一、判断题:1错2错3错4错5对6错7错8对二、填空题:1统计报表、专门调查2单一表、一览表3每名职工、每个企业4有意识、随机5重点6每人、每户7非全面、总体数量8经常性调查、一次性调查三、单项选择题:1A2B3B4A5B6D7B8B四、多项选择题:1ABCDE2AB3ABE4BDE5ABD6BCE7BCD8ABCDE第三章统计整理一、判断题:1对2对3错4错5错二、单项选择题:1A2C3B4B5C6D7D8C三、多项选择题:1AC2BCDE3BE4AC5ACDE6ABC四、填空题1、承前启后、继续深化、前提2、整理方案3、标志4、品质数列、变量数列5、按数量标志6、各组界限、每组最小、每组最大7、重叠〔合8、反比五、计算题:1、解:按学习分组学生人数所占比重〔%60分以下60-7070-8080-9090分以上21114125

4.55

25.00

31.82

27.27

11.36合计

44

100.00平均成绩=/=55*2+65*11+75*14+85*12+95*5/44=76.59〔分2、解:按工人看管机器台数分组

工人数23456671121

合计

273、解:简单分组按经济类型分组

企业数

职工人数〔人总产值<万元>国有集体

12

12

28103945

79380

3906

合计

24

32055

83286按企业规模分组企业数职工人数〔人总产值<万元>大中小

2

7

151030018600315558000227402546合计

243205583286复合分组按经济类型分组企业类职工人数〔人总产值〔万元国有大中小集体中小12264121112811010300168001010394518002145793805800020740640390620001906合计243205583286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一、判断题:1、错

2对

3错

4错

5错二、单项选择题:1C2B3A4D5D6C7B8A三、多项选择题:1ABDE2BDE3ADE4ABCDE5BE6BD7ABE8ABCE四、计算题:1解:<1>甲计划数=800*〔1-4.5%=764〔元甲实际数=800*〔1-5%=760〔元

<2>计划完成程度=〔1-5%/<1-4.5%>=99.49%2解:<1>计划数=1000*<1+5%>=1050<台>实际数=1000*〔1+6%=1060<台>

<2>计划完成程度=实际完成数/计划任务数=〔1+6%/<1+5%>*100%=100.95%3解:<1>计划完成程度=实际完成数/计划任务数=<25+26+26.5+27.5>/100=105%<2>该企业计划五年完成此项任务,实际提前约半个月完成。4解:〔1计划完成度=实际数/计划任务数=<480+508+600+612+120+180+250+150>/2500=116%<2>该企业预计五年完成任务,实际用四年零两个季度,导致提前两个季度完成此项指标。5解:〔12000年甲车间=1200/3000*100%=40%乙车间=1800/3000*100%=60%

2001年甲车间=2400/4000*100%=60%乙车间=1800/3000*100%=40%<2>2000年全厂平均单位成本=600*40%+700*60%=660<元>

2001年全厂平均单位成本=600*60%+700*40%=640<元>2000年成本低的所占比重小,2001年成本低的所占比重大,甲车间增产使总量增加,进而使成本降低。6解:计划完成程度=实际数/计划数=114%/108%=105.56%7解:计划完成程度=实际数/计划数=102%8解:<1>2000年:甲:消费所占比重=152/241.73*100%=62.9%;积累所占比重=89.69/241.73*100%=37.1%乙:消费所占比重=214/323.69*100%=66.24%;积累所占比重=109.28/323.69*100%=33.76%2001年;甲:消费所占比重=193.49/284.97*100%=67.90%;积累所占比重=91.48/284.97*100%=32.10%乙;消费所占比重=285.15/372.20*100%=69.36%;积累所占比重=114.05/372.20*100%=30.64%<2>2000年国民收入=241.73/323.69*100%=74.68%;消费=152.04/214.41*100%=70.91%积累=89.69/109.28*100%=82.07%

2001年国民收入=284.97/372.20*100%=76.56%消费=193.49/258.19*100%=74.95%积累=91.48/114.05*100%=80.21%<3>2000年甲地区=89.69/152.04*100%=58.99%乙地区=109.28/214.41*100%=50.97%

2001年甲地区=91.48/193.49*100%=47.28%乙地区=114.05/258.15*100%=44.18%<4>甲2001年与2000年相比国民收入=284.97/241.73*100%=117.89%消费=193.49/152.04*100%=127.26%积累=91.48/89.69*100%=102%乙;国民收入=372.20/323.69*100%=114.99%消费=258.15/214.41*100%=120.40%积累=114.05/109.28*100%=104.36%第五章平均指标和变量指标一、判断题:1对

2错

3对

4错

5对

6错

7对

8对二、单项选择题1D2A3D4B5C6B7A三、多项选择题1AD2BD3ABC4ABCDE5ABCD6ABCD7ABE8BCD四、填空题1集中趋势2权衡、权数3调和平均数、众数4零5位置6平均数、离散程度7离差绝对值895%

、0.2179五、计算题1解:平均工资=/=<500*60+600*100+700*140+800*60+900*40>/<60+100+140+60+40>=680<元>标准差==116.622解:==<175*0.05+225*0.35+325*0.40+475*0.20>/<0.05+0.35+0.40+0.20>=312.5<公斤>3解:=/=<15*30+25*78+35*108+45*90+55*42+65*12>/360=37<件>=/=<15*18+25*30+35*72+45*120+55*90+65*30>/360=44<件>4解:=/=619.5〔元Me〔中位数=<L+/2-Sm-1>/fm*xi=<600+426/2-106>/240*100=644.58M0<众数>=/<f0-f1>+<240-60>*100=652.635解:V=/=/V=512/8.4%=609.526解:P=810/900=90%

===30%

V=/=30%/90%=33.33%7解:P=〔230+450+190+60/1000*100%=93%===25.5%

V=/*100%=25.5%/93%*100%=27.42%第六章动态数列一、单项选择题:1C二、多项选择题:1CD2ABC3ABCE4ABCDE5ABC三、填空题:1的时间长度2指标3季节变动4定基发展速度5环比发展速度四、计算题:1解:=/=〔320*5+250*12+370*8+290*5/<5+12+8+5>=9010/50=300<辆>2解:上半年=[<a/2>+a++a-1+<a/2>=<2998/2+300+354+311+280+290+320/2>]/6=308〔万元下半年=/6=323<万元>全年=上半年/下半年=<308+323>/2=315.5<万元>3解:=/=〔45*1.04+40*0.98+46*0.95+50*1.02+55*1.06+60*1.01/<45+40+46+50+55+60>=101.22%4解:=a1/2+a2++an-1+an/2=〔550/2+580+560+565+600+590+590/2/6=577.5<人>=a1/2+a2++an-1+an/2=<687.5/2+674.42+691.36+706.25+666.67+678.16+694.12/2>/6=684.61人=/=577.5/684.61=84.35%5解:<1>=<198+177+216.9>/3=197.3<万元>〔2=<210/2+240+232+250/2>/3=234<人>

<3><198+177+216.9>/234=2.53<万元/人>

<4>4月=198/〔<210+340>/2

〕=0.88<万元/人>

5月=177/〔<240+232>2〕=0.75<万元/人>6月=216.9/〔<232+250>/2〕=0.9<万元/人><5>2.53/3=0.84<万元>6解:年份200420052006200720082009水泥产量<万吨>58068581990010101160增长量〔万吨逐期―10513481110150累计―105239320430580发展速度<%>环比―118.10119.56109.89112.22114.85定基100118.10141.21155.17174.14200增长速度〔%环比―18.1019.569.8912.2214.85定基―18.1041.2155.1774.14100增长1%绝对值〔万吨―5.806.858.199.0010.10

7

解:a=a*<1+i>

12*〔1+8.1%=60

n=20.98解:年份产值〔万元与上年相比较增长量〔万元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增长1%绝对值<万元>2005120――――20061266.0105.05.01.2200714014.0111.1111.111.26200816121.0115.015.01.42009170.09.0105.595.591.619解:年份20052006200720082009增长速度〔%环比2025252024定基205087.512517910解:总产值增长速度;107%*110.5%*107.8%*114.6%=146.1%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