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天津市省级优课)-历史教案_第1页
《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天津市省级优课)-历史教案_第2页
《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天津市省级优课)-历史教案_第3页
《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天津市省级优课)-历史教案_第4页
《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天津市省级优课)-历史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八中学辛艳一、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二、教材分析:《宋明理学》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II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三课的教学内容,从春秋到汉朝,讲述儒学由出现到独尊的发展,但魏晋以来的动荡和外来文化的传播,使儒学的独尊地位受到打击和威胁,为重振儒学地位才出现了融合各家思想的理学。鉴于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主线为儒学地位的重建,围绕“危机与挑战、应战与创新、效用与价值”三个部分将本课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三、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经进行了一年多高中历史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基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任务,在课堂中适当增加师生互动、小组讨论、自由发言等活动,但在文化史学习方面还相对薄弱,文言文阅读方面相对欠缺、对于具有哲学内涵的理学的理解和认知相对困难,宜借助典型性的历史材料与形象的图片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比较其异同,全面理解宋明理学的影响。2、联系必修一、必修二以及前两节课的内容,理解理学产生的历史与现实背景,培养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资料、比较归纳、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组织进行探究性学习,总结宋明理学科学之处与不可取之处。(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方面从儒学的发展过程认识到它的自我调节、完善创新、兼收并蓄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批判地看待儒家思想,引导学生感受理学中积极有益的精神价值,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认同感。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流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复习旧知:提出问题既然已经独尊,为何还需重建?回忆前两课的内容,回答问题。为讲解本课线索儒学地位的重建埋下伏笔,让学生对儒学的过程有整体性认识。讲授新课:一、危机与挑战二、应战与创新三、效用与价值:三、陆王心学:情感升华:【课件展示】材料一:南朝梁武帝名萧衍,自幼习儒,一度又信奉道教,经常屈尊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后来梁武帝又舍道释佛,以皇帝之身出家。材料二:(唐高祖)钦定了“老先,次孔,末后释宗”的三教序位。……(唐玄宗时期)科举中还增设“道举”。——徐洪兴《中国学术思潮史•道学思潮》提问: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教师总结儒学受到佛教和道教的挑战,出现危机。过渡:面对危机,儒家积极应战。率先应战韩愈率先应战出示材料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唐宪宗要迎佛骨入宫内供养三日,韩愈听到后写下名文《谏迎佛骨表》,上奏宪宗,极论不应信仰佛教,列举历朝佞佛的皇帝“运祚不长”,“事佛求福,乃更得祸”,以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立场力主皇帝灭佛。结果如何呢?但韩愈没能阻挡宪宗,还险些招致杀身之祸,事后韩愈被贬。从韩愈应战的战况,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即我们还需找出儒学自身的不足——问题把脉:出示材料:儒学传统中,有一个最薄弱与最柔软的地方特别容易受到挑战:他们未能为自己的思想理论找到终极的立足点,而过多地关注处理现世实际问题的伦理、道德与政治的思路。——葛兆光《中国思想史》提问:相对佛教和道教儒学的不足是什么?缺少世界本原和终极目标的论述。过渡:尝试对症下药,给儒学开出重建地位的良方。对症下药:宋明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理学分成两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探究活动:走进中国思想展览馆,发现宋明理学展览区内容空白,请大家尝试为他们布置展板吧!(包含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课件展示】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朱子语类》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朱文公文集》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朱子语类》“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运用几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理学家的思想内涵从而突破重难点:【问题探究】儒学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出现危机和挑战,为何到宋朝时才兴起理学?理学在宋代兴起的条件是什么?(从政治、经济、科技和教育四个方面分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从儒学本身、统治者、人民群众、世界及当今社会五个方面分析儒学的价值。出示相关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在封建社会统治者的倡导下,在理学卫道士的鼓吹下,节妇烈女越来越多。据《休宁县志》记载,清代仅安徽休宁县就有2200多个“节烈”妇女。这些妇女不仅有夫亡不嫁,从一而终的“节妇”,还有丈夫死后,以死尽节的“烈妇”;不仅有未婚夫死不嫁他人的“望门寡”(即“贞女”),还有未出嫁,男方死亡以自杀表明贞节的“烈女”。死了以后那些卫道士的父母还附掌大叫:“死得好,死得好!”——这样的社会是变相的妇女屠宰场。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材料三:南京一位老太在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鉴定后构成8级伤残,医药费花了不少。老太及其家属最后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主动过来搀扶老人的小伙彭宇。老太将彭宇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彭宇案”。法官居然一审判决彭宇给付受害人损失的40%计人民币45876.6元。材料四:深圳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官员廖天野因与父母发生口角而对父母大肆打骂,并把父母赶出家门,让他们流落街头。材料五:广东佛山发生了一起车祸,一辆面包车撞倒两岁女童后逃逸,路人无人伸援手,接着又有一辆车从其身上碾过。前后7分钟内共有18人路过,却没有任何人出手相救或打电话报警,直到第19位——一名拾荒阿婆发现后将其救起。女童奄奄一息,最后因抢救无效死亡,她就是小悦悦。道路监控视频里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司机,在前轮碾压过后,停了一下,又加大油门,用后轮碾压了第二次;然后是3个路人冷漠走过,只看了一眼女童,没有人停下来;接着就是又一辆货柜车从孩子身体上碾过;接着是一个个像什么都没有看到的路人……通过儒学对当今社会影响分析,学生感受到儒学的价值,最后用(美)包弼德《历史上的理学》中的一段话来升华主题:“我相信儒学不仅仅是一个历史课题,它仍旧是让我们思考现今世界状况的思想资源。儒学关于社会制度、政治、经济与文化如何改善人类社会与福祉的看法,对今天的中国仍具意义。同样,理学家对个人的自主性与责任的关注,在今天仍然值得借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排斥佛教,并未使儒学地位获得重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找出儒学的关注点和弱点。学生回答:融合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回答世界的本原和终极目标的论述。结合课本和教师出示的材料完成探究活动。根据材料,学生思考回答以下问题:1、请概括: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2、请概括:什么是“天理”?“理”在哪儿?怎样得到“理”?【合作探究】结合图片和教师的讲解理解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思想主张的内涵,并比较其异同。学生回答问题结合必修一、二知识。学生讨论得出结论1、对儒学本身: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形式来表达,更具哲学化、思辨化。把儒学推向新的高度。2、对统治者:有助于统治者维系专制统治,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对人民群众:一方面、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另一方面、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对世界:学术思想流传海外,在日韩形成“朱子学”。17-18世纪,当时的孟德斯鸠、伏尔泰等许多启蒙思想家都曾研究过朱子学,并从中吸取营养。对当今社会:仍值得借鉴。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史料时证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在合作中实现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引导学生对理学的价值进行辩证统一地判断,培养学生的价值观。结合材料实例分析宋明理学对中国人的个性、道德形成的作用。引导学生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以培养学生探索科学、探索真理的精神。【习题检测】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面临严重挑战的主要原因是①佛教盛行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③儒学本身存在的问题和缺陷④人们不能接受“理学”观念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

①儒家思想是人身修养的重要内容②书院注重对学子个人品德的养成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④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明代王阳明把“理学”发展到“心学”的新阶段,下列哪些是“心学”的内容①“心即理也”②“宇宙便是吾心”③“致良知”④“心外无理、理外无心”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4、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5、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课后作业:查找资料,以《宋明理学地位的变迁》写一篇小论文。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课前准备时,我为了突出教学立意的新颖,起初设计用王阳明人物来串讲本节课,之后觉得不能将思想史讲成人物史,之后看一些资料后,感受到儒学家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又确定用“积极救世”来作为主线,在这样的主旋律下发现对本课的价值观的引领有失偏颇,最后,我吸取教训,更加客观地看待本课内容确定本课的教学主线为——儒学地位的重建。确定本课教学立意后发现本课的内容时间跨度非常大,从魏晋南北朝一直到明朝,理学家的思想主张均是文言文,内涵则涉及哲学思想,面对如此繁杂的内容和抽象的思想主张,我重新整合教材,从学生的认知角度精选材料,并配合图例解释和漫画比较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学生上课的反馈来看,学生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异同的比较这部分内容掌握得还不错。对于理学概念,我从危机与挑战,应战与创新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