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诗词创作的孤独感与漂浮感_第1页
柳氏诗词创作的孤独感与漂浮感_第2页
柳氏诗词创作的孤独感与漂浮感_第3页
柳氏诗词创作的孤独感与漂浮感_第4页
柳氏诗词创作的孤独感与漂浮感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柳氏诗词创作的孤独感与漂浮感

刘汝如,明末清初。现存世诗词集计有二种:《戊寅草》与《湖上草》。《戊寅草》结集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收诗106首,词31首,赋3篇。《湖上草》,收诗35首,刊刻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1996年,浙江图书馆谷辉之编辑、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影印出版了《柳如是诗文集》,除收入上述二集外,又添《附编一》、《附编二》、《附录》,为目前收录柳氏诗文及资料较详的本子。20年代末,梁乙真所撰《清代妇女文学史》设专节介绍柳如是,论其“工诗能书,丰姿奕奕,格调高绝,曾漫游吴越间,词翰倾一时”,又叹其“虽无经文纬武之能,而襟怀傀俄,放诞风流,抑又巾帼之才俊也”。柳氏一生,命运坎坷,早岁即流落风尘,其青楼女子的人生扮相,无疑使她饱受了一般女性所难体会的离乱和伤别,特别是感情上的屡屡受挫,使她对人生、对命运有了非同寻常的理解与感受。故而我们从她的诗词中,感受到的是浓烈的孤独感和飘泊感,同时,还有一股子内含着的超俗脱众的精神气质。“总有明妆谁得伴?凭多红粉不须夸”(P62),这种自标高格、不随俗流的精神,始终贯穿了柳如是一生的创作,从而使得她的诗词作品卓然荦立,显现出独一无二的美学风貌来。而“豪宕自负,有巾帼须眉之论”(P228)的社会姿态,又使其诗词裹挟了不少女性诗人所罕有的风云气象。一、“寒柳”的人生故事在柳如是的作品中,特别是在早期作品中,她常常以杨柳自比,其与杨柳相关的诗作之多,足以令人注目。纯粹的咏杨柳之作,计有《杨白花》、《杨柳二首》、《杨花》、《西河柳花》、《金明池·咏寒柳》、《垂杨碧》等六题共七首,杨柳的意象出现在诗词中,就更加普遍,诸如“留后春风自憔悴,伤心人起异垂柳”(P40)、“青绫蛱蝶字如霜,半锁杨花更麝黄”(P42)、“烟苞蓑柳余晴媚,日蔼江篱落照黄”(P90)、“移得伤心上杨柳,西泠杜宇不曾遮”(P135)、“恨杀杨花已如泪,春风春梦又相吹”(P135)、“丝长偏待春风惜,香暗真疑夜月来”(P195)等等,可谓比比皆是。“年来几度丝千尺,引得丝长易别离”(P61),正是这种青丝柔长、低垂易感、难抵霜风的自然形态,与柳氏的心态相契合,使得她格外注目这种物象,并把自己的身世寓以其中自喻、自况。《金明池·咏寒柳》(P220),可称得上是她自身生存状况的最真实写照。有恨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春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此词大略创作于柳如是二十二三岁,流露出美人迟暮、人生无托凄苦与哀伤。全词构思工巧却不失自然,“烟浪斜阳”里,瑟瑟寒风下的孤柳“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这是写实,在一抹残照下,萧瑟的秋风吹乱纤纤弱柳,枝叶翻飞,仿佛为行人舞。柳又因其随风飘忽不定,而常被诗人用来象征漂泊流离的人生境遇,所以,这一“寒柳”,就既是自然界中真实之寒柳,又是备受人世风雨所摧折的柳姓女子柳如是。这时再看“烟浪斜阳”里,“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说的就是柳氏自身“一种凄凉,十分憔悴”的无奈生活了。柳氏一生,多次遭弃、被逐,与陈子龙可谓两情相好,却又不被世容,无奈离散,种种人生的困顿和不如意,使柳氏对命运有着独到的认识。这一点,在她的诗词中体现得也十分充分。如“空怀神女虚无宅”(P79)一语,一针见血,说破了自家孤落的深层原因。又如《春日我闻室作,呈牧翁》(P192),所道,“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她一生的悲痛、哀伤,无不由于她的青楼烟花的身份定位,“百尺章台撩乱吹”,“怜他飘泊奈他飞”(P577),即使是深爱她的陈子龙,也不得不在世俗面前如此叹惋。她把自己充满酸甜苦辣的青楼生涯,浓缩得如此精炼、深粹:“年年红泪染青溪,春水东风折柳齐”(P134)。“丝长偏待春风惜”(P195),“愿得有力知春风”(P39~40),唯有东风吹拂,择得良婿,柳氏人生方能转折。设身处当时之境地,我们可以想见并能够理解柳氏对命运的哀叹,以及由此而来的深切的飘泊感与孤独感。二、高标独上的文学气质柳氏生性豪宕,狂逸不羁,其反世俗的个性,在古代的女作家中,格外引人注目。恰恰是这种特立独行的个性品质和精神风貌,使得柳氏创作奇气满纸,有志气,才卓然自立,邹漪曾道柳诗“闲情淡致,风度天然,尽洗铅华,独标素质”(P235),可谓中的之语。“怀香老去凭谁惜,独抱奇姿只自知”(P219),柳如是自恃高洁,不喜随俗,即便是“日暮飘零”,孤独无伴,也要“翩翩雁翅独超前”(P79)。她自问:“已近清萍动霏漪,秋藤何傲亦能苍”(P87),在寒霏将至的时候,秋藤如何才能够保持苍劲的品格?“神女生涯倘是梦,何妨风雨照婵娟”(P123),与当年苏小小“油壁车,夕相待”的情态截然不同,她泰然磊落,一腔豪气,既然走上这神女生涯,那么就勇敢地走下去吧,勇敢地去承受这如梦般虚无渺茫的生活。从她的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柳氏的精神气质,是何等清绝与超迈,又是何等不易和坚定,难得柳氏能于这种人格极度遭受贬损的生活里,始终执着于一份不容亵渎和伤害的自尊。从艺术的创作角度看,这种高标独蹈的精神气质,首先体现在立意格调上的不同流俗上。纵观柳氏一生诗词,内有大量高标清绝之意象,如惠兰(紫兰)、晚菊、寒柳、秋藤等,她的作品,由于是发内心深处之真情,所以往往藏蕴着她自身的形象。而作品中意象选取的倾向性,又使得作品在意境的构成上有了侧重,诗人的形象,也就具备了这一意境下的独特的色彩。大量的惠兰(紫兰)、晚菊、寒柳、秋藤等意象的出现,无疑给柳氏的作品涂抹上了一层清绝、坚贞、超尘拔俗的光彩。那种淡淡的幽香,那种春风里独标一格的仪姿,那岁寒中“无人问摇落”,却“自起近丹经”的洁身自好,那“秋藤何傲亦能苍”的自尊自立,一同交合、融汇,遂在我们的头脑中产生出一个高标独蹈的形象,即诗人的形象。柳氏诗词所表现出的独特的品质,首先在这个方面得到体现。“岂无激昂志,忧心乃愈疾。但当恣遨游,顾眄垂清逸”(P28),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柳氏不类寻常闺阁的特质来。其次,柳氏在选字造句上的求新追异,也使她的作品独具特色。有无名氏《神释堂诗话》评述其诗,“《戊寅》一编,遣韵缀词,率不可诘。最佳者如《剑术行》、《懊侬词》诸篇,不经剪裁,初不易上口也。然每遇警策,辄有雷电砰霍,刀戟撞击之势,亦鬟笄之异致也”说的就是这个特点。她的诗词得句往往奇巧,虽是只字片言,亦取新取奇。不仅词清句丽,而且吐奇惊俗,发为奇言警句。如“梦中本是伤心路”、“伤心荡尽春风语”、“桃花得气美人中”、“春日酿成秋日雨”等句,皆清新隽永,堪咏堪诵。不过,柳氏过分使用冷僻幽奇的字眼,逞强使韵,一味地追求僻字险韵,也难免硬语盘空,流露出些许怪桀的味道。三、柳氏的文学成就勿需讳言柳如是红尘中青楼之女子的人生扮相,这个生活在三百年前的古代女子,实在是封建社会里一个身怀奇才异志的下层女性典型。她以天下为己任,有着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夏允彝评价陈子龙为“好奇负气,迈激豪上,意不可一世”,“慨然以天下为务,好言王伯大略”(P759)。柳氏性情与其无不相通,此一点,完全可以拿来,用在她的身上。沈虬在《河东君传》中明确说道,柳氏“豪宕自负,有巾帼须眉之论”(P228)。对政治的如此主动和自觉的投入,在妇女中,特别是在古代妇女中是罕见的。从柳氏的诗词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她关心政治、议论天下的积极态度。早期的《初夏感怀》(P45)豪迈悲苍,即透露出柳氏的“鬟笄异致”来。天地苍茫之间,柳氏与江南士子们一道谈兵说剑,纵论天下大事,莫不慷慨激昂。《于忠肃祠》(P139)、《岳武穆祠》等,皆脱尽红闺脂粉气息,与柳氏伤情诗作的风味大不相同。“遥怜处处烽烟事,长啸无心阁自凭”(P132),忧患之情,一览无余。另外,柳氏以诗酒立世,华席绮宴,送往迎来中,多酬唱赠答作。其赠酬作颇不寻常,与其诗酒唱和,过从相密者,皆谈兵论剑、经世济国之士,如《朱子庄雨中相过》所赠朱子庄,崇祯十年进士,县志所记,其人精勤历治,剔奸戢豪,乃豪气纵横之风流世胄。《赠友人》中之友人,陈寅恪曾考证为孙临。其人任侠,死于抗清,亦英雄。《送曹鉴躬奉使之楚藩二首》所赠曹鉴躬,即曹溶,亦进士。此诗作于其入楚封藩时。一般来说,酬赠诗作的内容往往依据酬赠对象而定。柳氏与这些士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所以除了表现朋友间的情谊之外,更多表达的,还是对英雄意气的激赏与崇仰,对家国兴亡的感慨与忧叹。这着实显示出她不比寻常女子的政治态度。四、柳如之“情”与“奇”关于柳氏作品这种奇绝清拔又婉丽柔媚的独特风貌,其形成原因是多头的。从柳氏的个性来讲,她生性豪宕,风流放诞,丰姿逸丽,翩若惊鸿,不受世俗礼法所拘牵。关于她的性格,史料中多有记载。《河东君小传》中称其“为人短小,结束俏利,性机警,饶胆略。……倜傥好奇,尤放诞……”(P225)徐釻《本事诗注》说她,“轻财好侠,有烈丈夫风”(P119)。沈虬在《河东君传》中则描写柳氏归钱宗伯后,“常衣儒服,飘巾大袖,闲出与四方宾客谈论”(P114),一派士大夫风度,被钱宗伯呼为柳儒士。从这些叙述中,我们不难想见柳氏那种机警、慧黠、无拘无牵,不类闺阁情态的性格特点。从当时的时代文化背景而言,追求人性的解放是晚明士子普遍的思想倾向。阳明心学认为,在人的本性当中,就有良知,常人不过是被私欲蒙蔽了本心,才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所以,道德的修养,不在于学习、培养良知,而在于减去私欲,私欲一去,至善的心之本体就出现了。王阳明的学说,虽还滞留于封建道德伦理的内容内,但突出了人的心灵自由,打破了程朱理学的因袭墨守,表现出一股自由所如、任情纵性的精神,从而为晚明的非理性主义思想启蒙思潮开启了第一关。至泰州学派的左派王学,特别是李卓吾的“童心说”一出,当时的思想界实实在在起了极大的震动,掀起一股“以情反理”的个性解放思潮。汤显祖明确提出情感至上的观点:“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能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以此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相抗衡。这种情至说,实是晚明的时代精神产物。在这样的思想文化潮流下,柳如是的放诞任侠,我们可以说,就不再仅仅是个人的个性问题了,还存在着一个文化的熏染和刺激作用。晚明是一个产生狂人、奇人和怪人的时代,柳氏在其中,当算作一奇人。考察柳如是一生,的确可称之为一奇女子。她的言谈,早在十几岁,就被几社少子举为“不类闺阁语”,其慷慨激昂的情貌,显现出一派“天下兴亡,匹妇有责”的气魄。她的诗,她的词,以及她的文,她的尺牍,又流布于外,无论时人今人,皆承认字字玑珠,句句含香。俗语说,言出必行。柳如是的行,与她的言一样,惊世骇俗。她与江南诸子以“弟”相称,共论天下大事,这在当时及其以前,是绝无仅有的。她穿男子服,神情洒落,置一叶小舟飘往虞山,自系婚姻的红线于当朝国士之足,并于婚后,把酒斗诗,宽服大巾,自由出入钱府,称为“柳夫人”。柳氏遗作曾对其女说,“我来汝家二十五年,从不曾受人之气”(P222),柳氏一生意气,尽在其中。在三百年前的封建社会里,出现这样一个女子,无论如何不能不说其奇。柳氏的奇,无疑为其作品赋予了特别的底蕴。关于柳氏诗词所展示的强烈的社会意识和政治态度,亦有它的时代背景。由于江南政治经济的发展,平民关注国事成为一种风气,顾彩在《桃花扇序》中言,“故国晚年,虽妇人女子,亦知向往东林”,政治气息于社会各阶层普遍弥漫之情状,由此可见。至于柳如是个人的成长,陈寅恪说道:“几社诸名流之宴集于南园,其所为所言,关涉制科业者,实居最少部分。其大部分则为饮酒赋诗,放诞不羁之行动。当时党社名士颇自比于东汉甘陵南北部诸贤。其所谈论研讨者,亦不止于纸上之空文,必更涉及当时政治实际之问题。故几社之组织,自可视为政治小集团。南园之宴集,复是时事之坐谈会也。河东君之加入此集会,非如《儒林外史》之鲁小姐以酷好八股文之故,与待应乡会试诸人共习制科之举业者。其所参预之课业,当为饮酒赋诗。其所发表之议论,自是放言无羁。然则河东君此时之同居南楼及同游南园,不仅为卧子之女腻友,亦应认为几社之女社员也。前引宋让木《秋塘曲序》云:‘坐有校书,新从吴江旧相家,流落人间。凡所叙述,感慨激昂,绝不类闺房语。’可知河东君早岁性情言语,即已不同于寻常闺房少女。其所以如是者,殆萌芽于吴江故相之家。盖河东君夙慧通文,周文岸身旁有关当时政治之闻见,自能窥知涯涘。继经几社名士政论之薰习,其平日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之观念,因成熟于此时也。”(P287~288)这一大段,剖析分缕,细致深刻地指出了柳氏思想演变的轨迹,其诗词所显现的天下纵论、国事感怀、英雄相惜等等,显然都是她这种内在的政治襟怀与精神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