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五四运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第1页
(810)-五四运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第2页
(810)-五四运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第3页
(810)-五四运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第4页
(810)-五四运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目录爆发的时代和社会历史条件一五四运动的经过二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三首先,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一.爆发的时代和社会历史条件其次,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一.爆发的时代和社会历史条件再次,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一.爆发的时代和社会历史条件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一.爆发的时代和社会历史条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为什么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由此说明了什么?原因:当时中国综合实力仍然很弱;北洋军阀政府仍实行封建统治;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仍有很多特权;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说明: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探讨延伸第一阶段时间5月4日-6月5日中心北京主力青年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方式罢课结果被捕二.五四运动的经过第一阶段时间5月4日-6月5日中心北京主力青年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方式罢课结果被捕二.五四运动的经过第二阶段6月5日-7月初上海无产阶级罢课,罢工,罢市释放,罢免,拒签第一阶段时间5月4日-6月5日中心北京主力青年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方式罢课结果被捕二.五四运动的经过第二阶段6月5日-7月初上海无产阶级罢课,罢工,罢市释放,罢免,拒签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三.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正因为五四运动具备了上述新的历史特点,它也就成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名称性质任务领导阶级群众基础前途指导思想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薄弱资本主义社会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广泛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比较

(1840――1919――1949)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

——胡锦涛《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五四精神

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