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复习学案_第1页
《河中石兽》复习学案_第2页
《河中石兽》复习学案_第3页
《河中石兽》复习学案_第4页
《河中石兽》复习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中石兽》复习学案一、文学常识本文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_________。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主持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纲》,在目录学上奉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本文选自《》,是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称广泛。二、重点字词句1.古今异义(1)二石兽并沉焉古义:_______今义:并列(2)阅十余岁古义:_______今义:阅读(3)是非木杮古义:___________今义:判断词,是(4)盖石性坚重古义:________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5)但知其一古义:___今义:表转折,但是,却(6)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古义:_________________今义:与湿相对(7)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一门学科3.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棹数小舟原意为:划船的一种工具,句中意为:_____4.一词多义(1)去eq\b\lc\{(\a\vs4\al\co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______,西蜀之去南海_______))(2)为eq\b\lc\{(\a\vs4\al\co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____,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________))5.重点实词(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干:_______(2)山门圮于河圮:_______(3)尔辈不能究物理尔辈:__________究:_______(4)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求:__________竟:_________(5)曳铁钯曳:________(6)盖石性坚重盖:______________(7)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啮:______(8)遂反溯流逆上矣遂:______(9)然则天下之事然则:_________(10)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湮:_______(11)众服为确论服:______确论:________________(12)是非木杮木杮:________6.虚词意义及使用方法之eq\b\lc\{(\a\vs4\al\co1(闻之笑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岂能为暴涨携之去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激之力___________________))7.重点句子翻译(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2)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3)尔辈不能究物理。(4)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5)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6)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两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三、整体把握1.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说的是一种庙门口的石兽,坍毁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2.故事中重要说出了几位重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办法是如何的?分析某些他们这样认识的因素。(1)寺僧觉得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冲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二分之一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始终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因此应当到上游去找。(4)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理,认为要到下游找,成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必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成果找到了。这阐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3.为什么老河兵的办法是对的?第一种: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第二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无视了流水。第三种:现有理论又有实践,精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互有关系。4.这个故事阐明了一种什么道理?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因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际状况作出判断。5.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讲学家的“笑”,是自觉得懂得“物理”,笑别人不含有这方面的知识。老河兵的“笑”,则是由于富于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臆断。四、中考链接文段一:纪昀《河中石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1)山门圮于河(

)(2)

湮于沙上(

)(3)如是再啮(

)2.指出下面句子中“之”所指代的内容。(2分)(1)一老河兵闻之(

)(2)当求之于上流(

)3.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1分)众服为确论。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3分)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译文:5.联系原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其一”“其二”的具体内容。(3分)答:文段二:纪昀《河中石兽》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⑴一寺临河干()⑵山门圮于河()⑶阅十余岁()⑷但知其一()2.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4分)⑴如是再啮古义:()今义:()⑵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今义:()3.下面句中的“之”使用方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闻之笑曰B.当求之于上流C.一老河兵闻之D.其反激之力4.用当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翻译: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两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翻译:5.这个故事阐明了一种什么道理?(2分)文段三:纪昀《河中石兽》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1)阅十余岁

阅:___

(2)竟不可得

竟:___

2.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诵节奏(用“/”划出一处)。(1分)

山门圮于河

3.翻译下列语句。(4分)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众服为确论。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重要内容及包含的道理。(2分)

5.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对的的办法?(2分)文段四:【甲】纪昀《河中石兽》【乙】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列子》)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求石兽于水中()(2)但知其一()(3)卒逢暴雨()(4)吾于何逃声哉()2.用当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3.“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乙】中能够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知音的语句是:“”;【甲】中“”也可谓老河兵堪称是石兽的“知音”。(2分)4.【甲】【乙】两文在刻画人物形象的办法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3分)《河中石兽》复习学案答案文段一:1.(3分)(1)坍毁(2)埋没(3)咬,这里意为冲激。2.(2分)(1)讲学家所说的话(讲学家所说的道理)(2)石兽3.(1分)众/服为确论。4.(3分)照他(老河兵)说的那样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之外找到了石兽。(采分点:“如”、状语后置句式各1分,译出大意1分)5.(3分)“其一”是指只考虑到石头和沙子的性质(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疏松漂浮)(1分)“其二”指还需考虑到水的冲击会掏空石头下面的沙子,从而让石头翻转,离开原来的位置,朝水流相反的方向移动到上游去。(2分)(照抄原文,理解对的,可酌情给1分)写作评分时应注意:①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下列四项有—项突出者应评为一类卷:A.立意新颖;B.构思巧妙;C.感情诚挚动人:D.语言富有个性②切忌打保险分(及格分)、印象分,要勇于拉开档次,勇于打髙分。③书写分3分。其中,文字规范1分,端正1分,整洁1分。文段二:1.⑴靠近⑵坍毁⑶经历⑷只2.⑴这样判断动词⑵事物的道理物理学3.D4.⑴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⑵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能够根据一点道理就能够主观臆断吗?5.事物的变化是诸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文段三:1.(1)阅:通过,过了(2)竟:终于,终究评分阐明:(2分〉每小题1分。2.山门/圮于河评分阐明:(1分)3.(1)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亊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2)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评分阐明:(4分)毎小题2分,重点词语“尔辈”“物理”漏译或错译扣1分。4.本文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通过及其令人悚讶的结局,并且从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两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评分阐明:(2分)重要内容1分,道理1分,言之成理即可。5.庙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則从实际经验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对的见解。评分阐明:(2分)笫一问1分,笫二问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