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动物的采食量
学习并掌握采食量的概念,影响采食量因素及实际生产中调节采食量的措施。
目的要求主演内容:采食是动物摄入营养物质的基本途径采食量是影响动物生产水平的重要因素第一节采食量的概念和意义一、采食量的概念
采食量——指动物在一昼夜(24h)内采食饲料的重量。是衡量动物摄入营养物质数量的尺度,有随意采食量和实际采食量
随意采食量(voluntaryfeedintake,VFI)——单个动物或动物群体在自由接触饲料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采食饲料的重量。是动物的本能。实际采食量——在实际生产中,一定时间内动物实际采食饲料的总量。规定采食量——指动物饲养标准或动物营养需要中所规定的采食量的定额。实际采食量可与随意采食相等,也可不等,强饲时,实际大于随意,一般实际小于或等于随意。饲养标准或动物营养需要量中给出的采食是据动物营养原理和大量动物试验结果而确定的采食量理论值,为动物不同生产阶段平均采食量。不等于实际采食量。二、采食量的衡量
1、用采食饲料的重量表示(24h采食饲料的重量)
2、用能量摄入量表示三、采食量的意义
1、采食量是影响动物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
生产上控制动物采食量的目的:降低增重防止过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保持体型
2、采食量是配制饲料的基础要求:“为能而食”。满足饱和养分需要
3、采食量是合理利用饲料资源的依据
4、采食量是合理组织生产的依据第二节采食量的调节动物采食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包括觅食、识别、定位感知、食入和咀嚼吞咽一系列过程。动物采食量存在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控制。短期调节——每次采食的开始和结束的控制,使动物不会完全禁食和无休止摄食。长期调节——在较长时间内的采食量调节,使动物长期维持能量平衡。动物采食量的调节主要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外周器官(感觉器官、胃肠道、肝等)参与。一、调节采食量的中枢神经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
的作用
CNS是调节采食量的关健,作用是使动物产生饥饿感和饱感,调节食欲的大小,控制采食量。饥饿(hunger)——动物在一段时间内未采食而消化道内容物已排空时的生理状态。采食后会消失。饱(satiety)——动物采食后,消化道已充满食物的生理状态。食欲(appetite)——动物想吃食的欲望,由多种因素影响。2、CNS的部位
CNS位于下丘脑,有饱中枢(VMH):位于下丘脑腹内侧核,是抑制采食中枢。饿中枢(LH):位于下丘脑两侧的外侧区,是刺激摄食中枢。饿中枢是最基本,饱中枢是接受自体各种反馈信号,从而调节采食量。二、调节采食量的其他途径1、化学静态理论或化学调节消化道食糜成分和吸收的成分通过浓度的变化,参与采食的调节,调控的化学因素有:葡萄糖、挥发性脂肪酸、氨基酸、矿物质、脂肪酸、渗透压、PH值、激素等。
血糖浓度的变化控制采食量(血糖稳衡理论),在下丘脑、肝脏等有葡萄糖浓度感受器。(单胃动物)血液中的乙酸和丙酸及瘤胃中的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的变化控制采食量。(反刍动物)激素胆囊收缩素、胃泌素、雌激素等抑制采食,生长素、雄激素等刺激采食。2、物理调节通过胃肠道紧张度、体内温度变化调节采食量。胃肠道紧张度:是重要的物理调节,是确定动物每次采食量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体内温度变化:又称热稳衡理论,动物采食是为了维持机体的正常体温,而停止采食是为了防止体温过高。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体
体温降低采食提高。体内有热敏感受体。3、脂肪衡态理论(Lipostatictheory)(长期调节机制)
动物采食是为了保持体内有一定的脂肪储备,若动物体脂处于亏损状态,动物的采食量趋于提高,以弥补体脂的损失。与体脂(能量)储备相关的物质是作为影响CNS活动的反馈信号,这些反馈信号是调节脂肪组织(胰岛素和肾上腺素)或脂肪自身产生(leptin)的体液因素。胰岛素:促进体内脂肪的贮存,抑制贮存脂肪分解,可提高采食量。肾上腺素能物质:α-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可提高采食量,β-肾上腺素小剂量刺激采食,大剂量抑制采食。
莱普汀(leptin):是一种由167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量为4.5kb的蛋白质,产生于脂肪组织,具激素作用,分泌受控于胰岛素等,是调节脂肪贮备的关键激素。抑制采食量。
采食量的化学调节和物理调节主要参与采食量的短期调节,二者的相对重要程度因动物而异,并存在能量浓度阈值(胃肠道容积成为限制采食因素时的能量浓度)。低能大容积饲料为物理调节,高能低容积易消化饲料为化学调节。脂肪稳衡理论解释采食量的长期调节。CNS色香味质地胃肠道机械受体化学受体血液中肝脏后脑机体脂肪组织肌肉组织采食消化
代谢饲料食糜养分贮备采食量的反馈调节图三、各种动物采食量调节机制异同
1、共同点:均有中枢神经统一控制,但很复杂,受多种机制控制。
2、不同点:猪——化学调节为主,但猪是典型贪食者,过食现象严重,能量平衡和脂肪稳衡机制反应不敏感。禽——化学调节为主,脂肪组织对采食量调节作用不如其他单胃动物。反刍动物——能量浓度低(粗料)物理调节为主,能量浓度高(超过一定阈值,精料)化学调节为主。过食现象不明显。第三节影响采食量的因素一、动物因素1、遗传因素:采食量是一低遗传力性状,可通过选择提高。如猪采食量的遗传力约为0.3,与生长速度(r=0.6)和瘦肉率(r=0.4)的相关较大,在选择生长速度和瘦肉率时也提高采食量,这也是猪易过食的主要原因。不同动物的采食习性和特点不同2、生理阶段:有物理和化学调节3、健康状态:疾病是影响采食量的重要因素4、疲劳程度:过度疲劳,采食下降5、感觉系统:视、嗅、触、味觉对调节食欲有重要作用,影响采食量。但因动物而异,听觉对鱼摄食、味觉对猪采食、视觉对鸡采食影响较大。6、学习:动物对特定饲料天生喜好和厌恶,但可通过对采食经历或人为的训练来改变。二、饲粮因素1、适口性:是饲料或饲粮的滋味、香味和质地特性的总和是动物觅食、定位和采食过程中动物视、嗅、触和昧觉等感觉器官对饲料或饲粮的综合反应。适口性决定饲料被动物接受的程度,通过影响食欲来影响采食量。提高饲粮适口性的措施
(1)、选择适当的原料
(2)、防止饲料氧化酸败
(3)、防止饲料霉变
(4)、添加风味剂2、能量浓度:动物采食的实质是获取能量,“为能而食”。是影响采食量的重要因素。在生产上的重要意义:(1)配制饲粮时具有恰当的能量浓度,并与其他养分保持一定的比例(如能量蛋白比)。(2)通过改变能量浓度实现对采食量的调控,进而调控动物生产性能。3、饲粮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1)蛋白质:过低(影响酶合成)过高(热增耗高)会降低采食量。(2)氨基酸:含量和平衡都会影响采食量,其作用有直接(直接作用于CNS)和间接(通过形成神经递质)作用。4、脂肪:含量高降低采食量5、中性洗涤纤维:6、矿物质和维生素:7、饲料添加剂:抗生素提高、风味剂提高采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际贸易合同样本参考
- Unit 3 My weekend plan Part A Let's talk Let's learn大单元整体说课稿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9 生活离不开规则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 3 《百合花》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说课稿与知识梳理(统编版必修上册)
- Unit 4 My home PB Let's learn (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农民种菜合同范本
- 久久鸭加盟合同范例
- 代理运营项目合同范例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 第五章 三角函数 5.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说课稿 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 13万里一线牵 第二课时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 2025公司开工大吉蛇年起航万象启新模板
- 企业人才招聘与选拔方法论研究
- GB/T 11263-2024热轧H型钢和剖分T型钢
- 2024年江苏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临床执业医师》 考前 押题试卷(一)绝密1
- 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几何图形初步综合与实践设计学校田径运动会比赛场地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 全国网约车出租车驾驶员公共题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 送达地址确认书(诉讼类范本)
- 2021最新整理食物嘌呤含量一览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