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茶经四之器》中的煮茶之水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1dce98dee75a444f27edb457469027/cd1dce98dee75a444f27edb4574690271.gif)
![谈《茶经四之器》中的煮茶之水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1dce98dee75a444f27edb457469027/cd1dce98dee75a444f27edb4574690272.gif)
![谈《茶经四之器》中的煮茶之水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1dce98dee75a444f27edb457469027/cd1dce98dee75a444f27edb4574690273.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茶经四之器》中的煮茶之水
《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叶的专著。本文的作者陆自唐代以来一直是中国第一个用语言解释茶叶种植、生产、收获和饮食的专家。他被后人称为“茶神”或“茶神”。例如,在唐诗第79卷中,耿虎的连续不断的诗歌《吕山山伯纳》中写道:“在我的一生中,我是一个为绘画而拜访客人而在几代中成为茶神。”。其写作的《茶经》被誉为茶叶界的经典,他所创制的制茶和饮茶的方法,时至今日,其中的一些仍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茶经·四之器》中更是列出了24种煮茶时需用到的器具,有风炉、筥、炭挝、火筴、鍑、交床、夹、纸囊、碾、罗合、则、漉水囊、瓢等5。这些器皿的设计融实用性和创造性于一体,充分体现了《茶经》作者注重实用的同时也注入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吴觉农先生的《茶经述评》对《茶经》的每一章节都进行了详细的译注和述评,不仅对《茶经》晦涩难懂的文字进行了解释,同时也补充了许多珍贵的茶学方面的资料。该书的第四章在《煮茶器皿与茶汤品质的关系》中提到了上述《茶经·四之器》中的漉水囊,该器皿在书中是用作过滤煮茶之水的,并且盛放在绿油囊之中,吴觉农先生指出漉水囊和绿油囊都是禅家之物,陆羽因与禅家往来较密,深知其用途,并且以后的茶书中或诗人的笔下都没有再出现过这一器具。本文拟对吴觉农先生的这一说法进行补充,并说明用漉水囊过滤煮茶之水,并非只是因为饮茶卫生,它与佛教的不杀生有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茶经》作者的佛教思想倾向。一、形成了新的茶方文化《茶经》作者陆羽(约733-804),《全唐文》有传:“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复州竟陵人,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之水滨,畜之。即长,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因为在寺院中成长的经历,以及曾被智积禅师罚做劳役,如煮茶、做杂务等,陆羽对佛家的种茶和饮茶方式非常熟悉,渐渐养成了对茶叶的嗜好。如在《茶经·四之器》中介绍漉水囊时,陆羽称:“漉水囊,若常用者。其格以生铜铸之,以备水湿,无有苔秽腥涩意……林栖谷隐者,或用之竹木……”8由此可见,陆羽将漉水囊视为常用之物,不是经常接触不可能如此熟悉。另外,茶叶的种植和饮茶之风的畅行一直被认为和佛教是息息相关的,“禅茶一味”或“禅茶一体”,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由于饮茶具有“不眠”、“醒睡”的药理功能,如华佗《食论》所言:“苦茶(1)久食,益意思”。佛教徒在坐禅,即进入禅定状态时,需要饮茶来提神,所以饮茶的习惯很快就在寺院中传播开来。据唐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载:“南人好饮茶,北人初多不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师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茶,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浙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陆羽在《茶经》中列举了大量的例子说明我国茶叶的历史悠久,茗饮之风早已有之,但最初的“食茶”是因为茶叶具有祛除疾病的药理方面的作用,如《神农食经》中所载:“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列出“乌啄、桔梗、芫华、款冬、贝母、木檗、蒌、苓草、芍药、桂、漏芦、蜚廉、藿菌、荈诧、白敛、白芷、菖蒲、芒硝、莞椒、茱萸”,其中“荈诧”即指茶,将茶叶作为药物的一种。以及刘琨与兄子南兖州刺史演书,云:“前得安州干茶二斤,桂一斤,姜一斤,吾体中烦闷,恒假真茶,汝可致之。”(《太平御览》卷八六七载)直到《茶经》的完成,才有了一套完整的饮茶器具和程序,使整个煮茶和饮茶的过程具有美的享受。其还在茶叶的饮用方法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使整个饮茶的过程不仅仅只是过去的解渴之用。如认为煮茶不要用太大的锅,“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茶经·六之饮》)。且饮茶须“乘热连饮之”,“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所以说陆羽的《茶经》将饮茶提升到美学的高度,一点也不夸张。饮茶的器具,自陆羽开创以来,到唐末,由于点茶的兴起,省去了许多繁杂的过程,茶具变得简单。正如吴觉农先生所说,以后的茶书确实未再出现漉水囊这一滤水的用具,如宋蔡襄著的《茶录》下篇论器中,就将茶器分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宋徽宗赵佶著《大观茶论》二十篇: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包焙。此外,明张源的《茶录》、明朱权的《茶谱》等书对点茶器具都有记录,也没有出现使用漉水囊的记载。宋元之际的审安老人作《茶具图赞》,对点茶使用的主要的12件茶器列出名、字、号,并附图及赞。分别有:韦鸿胪,即茶焙笼;木待制,即茶槌;石转运,即茶磨;胡员外,即瓢杓;罗枢密,即罗合;宗从事,即茶刷;漆雕秘阁,即盏托;陶宝文,即茶盏;汤提点,即水注;竺副师,即茶筅;司职方,即茶巾。归纳起来以后点茶的主要茶器有:茶炉、汤瓶、砧椎、茶钤、茶碾、茶磨、茶罗、茶匙、茶筅、茶盏等。以上对各朝的茶具进行了简略地介绍,诚如吴觉农先生所说,陆羽之后的茶人确实已无人再提到漉水囊了,在以后的饮茶用具中人们已忘了还有这一器具的存在,至于它的功用是否只是用来过滤煮茶之水,已无人去探明。而只有《茶经》的作者陆羽才知道它的真正的用途,因为陆羽从小有一段在寺院生活的经历,他被智积禅师收养,在寺院中做过各种劳役,对佛教徒的生活较为熟悉,与禅宗之人来往较密。陆羽结交的朋友中,有些就是佛门中人,如著名的诗僧皎然,就是陆羽的“缁素忘年”之交,皎然不仅是当时著名的诗僧,也是一位茶僧,他知茶、爱茶、识茶趣,并且与陆羽常以诗歌酬赠唱和,皎然现存诗作中就有一些写给陆羽的诗,如《寻陆鸿渐不遇》,全诗云:“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全唐诗》第八十五卷)另一位佛门中的友人是狂草僧怀素,陆羽曾为他写过《僧怀素传》(《全唐文》卷四三三)。此外,还有唐僧人道标,陆羽曾写过《与道标书》:“夫日月云霞为天标,山川草木为地标,推能归美为德标,居闲趣寂为道标。”(宋《高僧传》卷十五)另外,陆羽一生的足迹都与寺院有所关联,从智积禅师的龙盖寺到之后的妙喜寺,无不留下了这位茶人的身影,据《吴地志》载:“永定寺,梁天监三年,苏州刺史吴郡顾彦先舍宅置,陆鸿渐书额。”可见,陆羽虽未着僧衣,实则与佛家还有诸多牵连。二、作为“过滤”的感染那么,漉水囊究竟为何物呢?它是佛家六物之一。佛家六物指的是佛制定比丘所必须蓄存的六种器物,有僧伽梨(九条乃至二十五条之大衣)、郁多罗僧(七条之中衣)、安陀会(五条之下衣)、铁多罗(铁钵)、尼师坛(坐具)、漉水囊。而漉水囊就是取水饮用时,过滤水以保护水中虫类性命的器具。如佛经《五分律卷第二十六》所云:“有二比丘共道行,无漉水囊,渴欲饮水,见中有虫,一比丘饮,一比丘不饮而死。饮水比丘往至佛所,以事白佛。佛言:‘彼比丘有惭愧心,乃能守戒而死,从今不听无漉水囊行。’”(《大正新修大藏经22册·律部一》)再如《东大寺戒坛院受戒式》所说:“次堂达等小十师於讲堂前持尺,令看衣钵、座具、计筒、漉水囊等可作之事,依律文教训既毕。”(《大正新修大藏经74册·续诸宗部五》)可见漉水囊对于外出的佛教徒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用具。另外,佛教“五戒”规定佛教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杂阿含经卷第四》所言:“何等戒具足,谓善男子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名戒具足。”(《大正新修大藏经02册·阿含部下》)其将不杀生放在首要的位置,就是要信徒时刻牢记爱惜生命,除了在饮食中戒除荤腥外,对那些活的生物也要加以爱护,连水中浮游的小动物也是如此,当然水中除了肉眼可见的,用漉水囊可以滤去的生物,还有些肉眼无法识别的生物。但是佛教组织在制定律法时,就已能想得如此仔细,不可不谓之周到。上述陆羽的“缁素之交”皎然就有一首诗描写了“漉水囊”,作者还介绍了该器具的用途,正如诗中所说:“还如漉水爱苍生”(“漉”就是“过滤”的意思,见《汉语大词典》),诗全文如下:吴缣楚练何白皙,居士持来遗禅客。禅客能裁漉水囊,不用衣工秉刀尺。先师遗我式无缺,一滤一翻心敢赊。夕望东峰思漱盥,曨曨斜月悬灯纱。徙倚花前漏初断,白猿争啸惊禅伴。玉瓶徐泻赏涓涓,溅著莲衣水珠满。因识仁人为宦情,还如漉水爱苍生。聊歌一曲与君别,莫忘寒泉见底清。(皎然《春夜赋得漉水囊歌,送郑明府》)基于陆羽在寺院成长的经历,他对这些佛教的律法是很了解的。所以他在设计一整套煮茶器具时会想到用漉水囊来过滤煮茶用水,借以滤去水中的小生物,由此看来佛教的“五戒”思想对陆羽还是有影响的。这样,我们现在可以理解为何别的茶人在撰写茶学器具时不用漉水囊,因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在煮水之前过滤,他们不是佛教徒,当然不知道佛家的用物。陆羽尽管少年时不愿出家向佛,以后也未削发明志。但儿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运动器材前台工作总结
- 美术课教学创新策略计划
- 网络行业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全向条码扫描仪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快速部署式负压帐篷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液压驱动气举阀系统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风机叶片运输车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汽车振动台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无塑食品软包涂层纸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紫外波段高光谱成像(HSI)设备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综合物理试题(含答案)
- 导播理论知识培训班课件
- 电厂检修安全培训课件
- 四大名绣课件-高一上学期中华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 起重机械生产单位题库质量安全员
-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试题
- 2023年高考英语考前必练-非谓语动词(含近三年真题及解析)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与案例分享
- 全国职工拔河比赛执行方案
- 冶金厂、轧钢厂工艺流程图
- 《民航服务沟通技巧》教案第15课民航服务人员下行沟通的技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