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百合花哦,香雪(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3课百合花哦,香雪
课时1讲述“没有故事的故事”,点赞我们喜欢的青年
课时2赏析动人细节,分析微妙的心理
课时3赏析环境之美,分析象征物意义
课时4分析小说主旨和艺术,感悟打动人心的力量
1.作者知识
(1)茹志鹃(1925—1998),生于上海。3岁时丧母,幼年随祖母以做手工活为生。11岁进上海私立普志小学读书,一年后辍学。1938年祖母逝世,曾被送入上海基督会所办的孤儿院。后经补习插班进入浙江武康中学。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先在苏中公学读书,以后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曾任苏中军区前线话剧团演员、组长、分队长、创作组组长等职。此时在《申报》副刊发表作品《生活》。1955年转业到上海,任《文艺月报》编辑。出版小说集《关大妈》《黎明前的故事》。1958年发表短篇小说《百合花》,以细腻的笔触、清新的文风受到茅盾的赞赏,声誉鹊起。1960年起从事专业文学创作,是中国作协会员,出版了小说集《静静的产院》。1977年发表小说《出山》,重新开始创作。对历史现实进行反思,批判极“左”路线的作品《剪辑错了的故事》《草原上的小路》等是其“文革”后的代表作品。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
(2)铁凝,1957年出生,河北赵县人。原姓屈,其父名为屈铁扬,笔名铁扬,她随父亲笔名而叫铁凝。当代著名作家,现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主要著作有《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孕妇和牛》等。
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电影《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和“百花奖”的优秀故事片奖。
2.背景知识
(1)《百合花》相关背景
①关于这篇小说,作者如是说:“我写《百合花》的时候,正是反右派斗争处于紧锣密鼓之际,社会上如此,我家庭也如此。我丈夫王啸平处于岌岌可危之时,我无法救他,只有每天晚上,待孩子睡后,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出现了战争时接触到的种种人。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②《百合花》里的人物、事件,都不是真人真事,也不是依据真人真事来加工的。但是小说里所写的战斗,以及战斗的时间、地点都是真的。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之一,总攻海安战斗的时间,正是一九四六年的八月中秋。那时候,我确实是在总攻团的前线包扎所里做战勤工作。我在包扎所的第一个工作,也正是去借被子。而该小说中对通讯员的描写,则主要取材于我在莱芜战役中和一位通讯员去战斗最前沿的亲身经历。我在确定小通讯员的性格、特点的同时,就出现了一个女性的“我”,来串起整个故事。(摘自茹志鹃《我写〈百合花〉的经过》)
(2)《哦,香雪》相关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封闭已久的国门一下子打开了,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人们尘封的心灵中萌动着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他们渴望走出闭塞,走出传统,走向外面的新世界。《哦,香雪》正是产生于这个时候,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来,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和喜悦。
3.知识链接——诗化小说
诗化小说是法国象征主义运动的一个产物,“五四”时期传入中国,是指“思维发散化、结构散文化、人物形象淡化”的小说类型。诗化小说具有散文和诗的某些特征,自废名开其滥觞,经沈从文扛其大旗,至萧红、汪曾祺等人延其发展,一直延续至今。
情节方面: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往往不将事件作为线索,而将情感、心理作为线索。人物方面:人物形象不是特别鲜明、饱满,文中传递出作者的某种意绪和感悟。环境方面:重自然环境描写,文中常有大段的景物描写,物象也往往具有象征意义。主题方面:表面上美丽、祥和,关系融洽,但深层往往弥漫着苦难和伤痛。
课时1讲述“没有故事的故事”,点赞我们喜欢的青年
学习目标把握情节内容,结合具体情节,赏析人物形象。
活动一概述主要情节,理清情节发展脉络
1.一般的电影都是以跌宕起伏的情节或者大场面打动观众。有人认为这两篇抒情诗一般的小说不适合拍成电影,甚至铁凝都觉得把《哦,香雪》拍成电影是非常艰难和难以想象的,她认为自己的这篇小说讲述的是“没有故事的故事”。但《百合花》还是在1981年被拍成了电影,《哦,香雪》在1990年被拍成了电影,并且都成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佳作。
这两篇小说虽然情节不够跌宕起伏,但是仍然有耐人寻味的“故事”,请大家试着概述这两篇小说的主要情节,理清情节发展脉络。(填写下表作为发言底稿)
篇目情节概括情节脉络
《百合花》
《哦,香雪》
答案
篇目情节概括情节脉络
《百合花》1946年中秋节,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我们”到包扎所后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后来通讯员牺牲,新媳妇用自己的新婚被子送他最后一程。开端:通讯员带路护送。发展:向新媳妇借被子。高潮:通讯员牺牲,新媳妇执意献出新被子。
《哦,香雪》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宁静的山村台儿沟带来波澜,香雪用积攒的四十个鸡蛋换了自己向往已久的塑料铅笔盒。序幕:火车开进台儿沟。开端:姑娘们迎接火车。发展:香雪渴望拥有铅笔盒。高潮:香雪换回铅笔盒。结局:香雪夜归。
活动二梳理有关人物的情节,把握性格特征
2.这两篇小说涉及五位重点人物,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各有神采。请分别讲一讲以下五位角色的具体“故事”情节,谈一谈他们的性格特点。(填写下表作为发言底稿)
人物具体情节(分条列)展现的性格特征(分条列)
“我”
通讯员
新媳妇
香雪
凤娇
答案
人物具体情节(分条列)展现的性格特征(分条列)
“我”(1)接受支援前线包扎所的任务,借被子,在包扎所护理伤员。(2)知道被子的来历后,跟通讯员开玩笑。(1)反映出“我”的勇敢、大方、乐观、善做工作。(2)反映出“我”的善解人意、开朗乐观。
通讯员(1)在枪筒里插几根树枝和野菊花。(2)带路时的沉默、“张皇”“走走停停”,给“我”两个馍馍等细节。(3)借被子失败的情节。(4)英勇牺牲的结局。(1)可以看出他热爱生活,充满朝气。(2)可以看出他羞涩腼腆,关心同志。(3)可以看出他的憨厚朴实、不善言辞。(4)可以看出他的高尚、牺牲精神。
新媳妇(1)借被子时她“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2)到了包扎所,她主动将被子“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3)当卫生员动手要揭掉通讯员身上的百合花被子时,新媳妇“劈手夺过被子”。(4)为通讯员缝衣服。从这些行为中可以看出她的淳朴、善良、纯真、高洁。
香雪(1)香雪的外貌细节。(2)香雪对火车上的顾客“信任地瞧着”,她不会和旅客讨价还价,她始终保持善意的沉默、不与其他女孩彼此嘲弄取笑,她用四十个鸡蛋和女学生交换一个铅笔盒。(3)香雪因为铅笔盒错过下火车,一人走三十里夜路回家。(1)可以看出她的美丽。(2)可以看出她的美好心灵:善良、纯朴、自尊、追求上进。(3)可以看出她的勇敢、执着。
凤娇(1)凤娇关注金圈圈、手表、发卡、纱巾等装饰品的细节。(2)她和“北京话”的对话。(3)她与“北京话”做买卖的情节。(4)她去寻找和迎接香雪,第一个走在前面。(1)可以看出她对物质的渴求,对新生活的纯朴向往。(2)可以看出她的勇敢、泼辣。(3)可以看出她的质朴、善良。(4)可以看出她的善良、重情义。
3.铁凝在谈到她笔下的《哦,香雪》时说:“世上最纯洁、美丽的情感就是少女的梦想。尽管它幼稚、缥缈甚至可笑,尽管它也许是人性中最为软弱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最可宝贵的一种情感,作为美的对象,它可以洗涤人性中那些功利的、自私的、丑陋的部分,至少可以作为这些东西的反衬和对照。我写她们,那是因为我真心地热爱她们,即使是自私、愚昧、落后,也总那么真切,那么感人。”
对比香雪和凤娇性格的不同之处,分析凤娇为什么也是“真切”“感人”的。
答:_________
答案①面对改变,凤娇改变得更加外露,而香雪的变化则显得内敛,表现了她们完全不同的人生目标:凤娇更关注物质生活的改变,这是对台儿沟原始生活状态的写照,因为凤娇代表了真正闭塞在台儿沟的人;而香雪更关注精神层面的追求,因为香雪是她们全村唯一的初中生,她渴求文化,所以她的眼界与关心的事物自然比凤娇高出一些,她代表了最终要走出台儿沟的希望。②她们都想摆脱贫穷的困境,想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她们的人格都是真诚的、真切的、朴实生动的,都值得赞美。
活动三通过“身份设定”和“角色转换”,感受构思的严谨性
4.大家就表格中的“身份设定”和“角色转换”两种设想展开讨论,感受构思的严谨性。
(1)身份设定茹志鹃谈到《百合花》中的那位新媳妇时说:我疯狂地爱上了要有一个新娘子的构思。你觉得能把“新娘子”替换成“大婶”或“大娘”吗?
(2)角色转换如果换成“凤娇”跑进车厢,因与“北京话”磨蹭,贻误时间,最后从西山口下车走回台儿沟,你觉得妥当吗?
答:_________
答案(1)身份设定。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与一个青春年少、尚未涉足爱情的通讯员,二者之间更容易产生一种情感的碰撞和吸引;写新娘子,更能突出“百合花”被子的意义,它是新娘子唯一的嫁妆,寄托着最美好的情感,而这被子最后盖在了通讯员身上,最美好的情感融入了通讯员身上,这样更能展现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所形成的那种纯洁、美好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表现小说的人性之美、诗化之美。
(2)角色转换。每一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在“一分钟”里,香雪和其他姑娘们的兴趣点是不同的,其他姑娘们的兴趣点在发卡、纱巾或尼龙袜上,而香雪的兴趣点则在皮书包、铅笔盒上。香雪这个角色不仅承载着对文明的渴求,更有对知识的追求。一位初中生对知识的渴求乃至贻误时间,更符合人物角色,也更有利于凸显小说人物的人性美。
课时2赏析动人的细节,分析微妙的心理
学习目标1.赏析《百合花》中多处细节描写的作用。2.分析《哦,香雪》中香雪微妙的心理活动。
活动一“动人的细节”背后,是人性之美
“茹志鹃不追求情节曲折而重视细节的运用。在《百合花》的创作中,她十分巧妙地布置细节,或让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内心变化在某一细节的描写中自然展开,或使某些细节前后照应,彼此呼应,或用某一个细节连结全篇。”[金汉、石明辉、汪木兰《新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评(上)》]
下面我们来探究《百合花》中那些“前后照应,彼此呼应”或“连结全篇”的细节。赏析下列三类细节描写。
1.关于步枪筒中的“点缀”
第一次出现在去包扎所的路上:
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第二次出现在“我”目送他走远了:
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赏析作用: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看似信笔写来的几句,却把通讯员那纯朴、自然的情趣表现出来了。在即将发起总攻的时候,在紧张的战斗间歇,这个小战士还有心思把伪装作为装饰,在枪筒上插上树枝和野菊花,这些描写体现了通讯员的青春活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
2.关于“馒头”
第一次出现在通讯员离开包扎所返回团部时:
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挎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
第二次出现在通讯员牺牲后:
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赏析作用: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如果说第一次写这两个“馒头”,是为了表现通讯员的细心和关心他人的品质,激起读者对这个通讯员的喜爱之情,从而为下文失去这么好的战友而悲痛蓄势,那么,第二次出现“馒头”则更使“我”睹物思人,勾起“我”对通讯员的深切思念,想起他的羞涩、憨厚,想起他的天真、活泼,想起他的善良、体贴。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在于好像是无意碰到,其实是有意描写,且字里行间虽没有一字来直接描述自己的感情,却通过这“饱含着战友之情”的两个馒头,深切地表达了“我”内心痛失战友的悲痛之情,“立片言而居要”,产生了“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3.关于衣服肩膀上的“破洞”
衣服肩膀上的“破洞”细节描写,文中一共出现了四次。找出来复述,填写下表。
复述原文作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答案
复述原文作用
第一次借被子时,由于羞涩、慌张,通讯员在接过新媳妇递过来的新被子转身走时,一不小心,衣肩上挂破了个洞,而且高低不肯让新媳妇缝补。这既照应了前文写的通讯员的腼腆、憨厚,又表现了他的执拗。当然,还带有一点儿对新媳妇的愠意。
第二次通讯员离开包扎所返回团部时,“我”看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我”真后悔没给他缝上就让他走,现在,至少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呼应前文,说明这个破洞确实不小,同时也说明“我”一直目送通讯员远去,加上对“我”后悔心情的描写,细腻地渲染了“我”对通讯员的惦念、关怀,并且隐隐约约地暗示了通讯员要出事,为下文写通讯员负伤牺牲埋下了伏笔。
第三次通讯员躺在门板上,新媳妇看见衣肩上的破洞,发出惊叫。这不仅进一步证实了担架队抬回来的这个重伤员确实就是通讯员,而且还说明了他从包扎所回到团部后,一直都无暇顾及这个破洞,并且到最后连这个破洞都没来得及缝补就牺牲了,同时,又表现了通讯员大公无私、一心扑在工作上的高尚品质,使通讯员的形象在读者的心目中愈发高大起来。
第四次新媳妇“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说“不用打针了”,可新媳妇好像什么也没听见,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劝她不要缝了,她却异样地瞟了“我”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这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感情:有对当初让通讯员“受气”的懊悔和内疚,更饱含着对烈士的敬佩和痛悼。文字跌宕起伏,并唤起了读者的种种回忆:借被子,门钩挂破衣服,高低不肯让人缝补……
活动二析微妙的心理,思不一样的青春
4.心理描写可以深入人物的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深化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思想情感;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的共鸣。《哦,香雪》中大量的心理描写使得文章摇曳生姿,找出来几处读一读,品一品,并分析下列几处心理描写。
(1)火车来了,她却缩到最后去了。她有点害怕它那巨大的车头,车头那么雄壮地喷吐着白雾,仿佛一口气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它那撼天动地的轰鸣也叫她感到恐惧。在它跟前,她简直像一棵没根的小草。
赏析:_________
答案表现出香雪的胆怯以及对未知文明的不安和无助,与后文追火车的勇敢行为形成强烈的对比。
(2)绿色的车门就在姑娘们面前沉重地合上了。列车一头扎进黑暗,把她们撇在冰冷的铁轨旁边。很久,她们还能感觉到它那越来越轻的震颤。一切又恢复了寂静,静得叫人惆怅。
赏析:_________
答案表现出现代文明带给姑娘们的强烈冲击。火车离开,仿佛把她们抛弃到原来的单调贫苦之中去,也表现了她们的不甘心。为后文她们在“一分钟”里争分夺秒地做买卖做了铺垫。
(3)不管在路上吵得怎样厉害,分手时大家还是十分友好的,因为一个叫人兴奋的念头又在她们心中升起:明天,火车还要经过,她们还会有一个美妙的一分钟。和它相比,闹点儿小别扭还算回事吗?
赏析:_________
答案表现出现代文明带来的强大的不可抗拒的力量,以及它们带给姑娘们的悄无声息的改变。
(4)姑娘们一阵大笑,不知谁还把凤娇往前一搡,弄得她差点儿撞在他身上。这一来反倒更壮了凤娇的胆。“喂,你们老待在车上不头晕?”她又问。
赏析:_________
答案一方面,语气词“喂”使语气略显强硬,显示出凤娇要通过稍显强势的语气来掩饰自己被同伴捉弄的尴尬,挽回在“北京话”面前的面子的要强心理;另一方面,心存爱慕的少女差点儿撞到“心上人”,内心的娇羞与喜悦难以言表,“喂”也暗含凤娇情窦初开,想要掩藏爱意而故作轻松的心理,进而将凤娇面对乘务员时复杂微妙的少女心思流畅地表现出来。
(5)他的话倒使她感到了委屈,她替凤娇委屈,替台儿沟委屈。
赏析:_________
答案在火车上,香雪无意中得知热情的“北京话”已有爱人,这让香雪感到委屈,“委屈”的背后意蕴深刻。既表明了香雪的自尊自爱,也有对凤娇一厢情愿的怜惜。她不愿意台儿沟和台儿沟的人被人小看。
(6)她站在枕木上,回头望着笔直的铁轨,铁轨在月亮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它冷静地记载着香雪的路程。她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
赏析:_________
答案香雪走完三十里夜路,也完成了心路历程的升华,她收获了很多,有一种幸福、满足和骄傲感。
课时3赏析环境之美,分析象征物意义
学习目标1.赏析《百合花》《哦,香雪》中的环境描写,明确环境渲染对人物塑造的作用。2.分析小说中的象征物。
活动一赏析想象中的“故乡之美”
1.《百合花》中的两次抒情性景物或情境描写非常动人。请朗读并赏析特点和作用。
(1)我朝他宽宽的两肩望了一下,立即在我眼前出现了一片绿雾似的竹海,海中间,一条窄窄的石级山道,盘旋而上。一个肩膀宽宽的小伙儿,肩上垫了一块老蓝布,扛了几枝青竹,竹梢长长的拖在他后面,刮打得石级哗哗作响……这是我多么熟悉的故乡生活啊!
赏析:_________
答案①这段景物描写充满着诗情画意,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②起到了插叙的作用,补充交代了通讯员在家乡当老百姓时的可爱纯真形象;饱含着“我”对故乡生活的热爱;增强了“我”对通讯员的亲切感;含蓄地揭示了通讯员淳朴憨厚的性格和牺牲精神的生活基础。
(2)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茶几,上面供一副香烛,几碟瓜果月饼。孩子们急切地盼那炷香快些焚尽,好早些分摊给月亮娘娘享用过的东西,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月亮堂堂,敲锣买糖……”或是唱着:“月亮嬷嬷,照你照我……”我想到这里,又想起我那个小同乡,那个拖毛竹的小伙儿。
赏析:_________
答案①这段情境描写温暖温馨,充满生活气息。②采用联想和插叙的方式,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文章增添了一种诗情画意的美;与后文战斗情形的紧张形成了对比,舒缓了紧张的气氛;此时的温暖和欢乐跟后文通讯员的死形成对比。
活动二分析“大山”和香雪“三十里夜路”之景
2.分析“大山”和香雪独自一人走“三十里山间夜路”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填写下表。
景物描写特点和作用
它和它的十几户乡亲,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从春到夏,从秋到冬,默默地接受着大山任意给予的温存和粗暴。(1)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2)
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3)
想到这儿,香雪站住了,月光好像也黯淡下来,脚下的枕木变成一片模糊。回去怎么说?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窸窸窣窣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4)
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它发出洪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5)
答案(1)景物拟人化,有象征意义,象征大山的生活闭塞、简单、落后,逆来顺受,与世无争,不懂进取。(2)景物衰败暗黑,表现出香雪一人走夜路的恐惧心理;满月升起,照亮一切,手中闪闪发光的小盒子是知识的象征,表现出香雪内心有了战胜恐惧的力量。(3)景物优美温暖,圣洁美妙。表现出“铅笔盒”带给香雪力量,让她充满憧憬。(4)景物黯淡。香雪想到母亲的辛苦,觉得对不起母亲,内心伤心不安。景物的变化实际上衬托了香雪内心情感的变化。(5)场景震撼。暗指古老的群山终于被现代文明唤醒,与开头相呼应。
活动三分析象征物意义
3.所谓物象,是指具体可感的客观事物。文学作品赋予物象以象征意义,可以使文笔含蓄蕴藉,意味无穷。
讨论研究,分析这两篇小说中的象征物意义。
(1)“百合花”象征义:________________
(2)“铅笔盒”象征义: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百合花”象征着性格美、人性美、人情美。具体体现为通讯员、新媳妇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军民之间、战士之间纯洁、高尚、美好的感情。
(2)“铅笔盒”是文化和知识的象征,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也是一种心愿、追求和自尊的象征。
课时4分析小说主旨和艺术,感悟打动人心的力量
学习目标理解小说主旨,对比小说的叙述视角的选择,以及体现出的“诗化小说”的特点。
活动一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小说主旨的“动人处”
1.作家茅盾说《百合花》“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千余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美国作家称赞《哦,香雪》表达了“一种人类能够共同感受到的东西”。请结合主旨谈一谈这两篇小说最打动人心的原因。
(1)《百合花》:____________
(2)《哦,香雪》:__________
答案(1)《百合花》表现了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圣洁情感,以及普通人的善良、淳朴。正义的战争正是为了保护人的生命,保护和平的生活以及人类美好纯洁的感情。尽管小说没有正面描写战争场面,却以一种别样的方式高扬了正义。美好的人性、温暖的情感和正义的行为正是感动人心的源泉,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
(2)《哦,香雪》通过对香雪等乡村少女的生动描摹,表现了山里姑娘们的纯朴善良和美好的心灵,表达了姑娘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和追求,更表现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这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必然趋势,因此,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都能认同文中传达的精神追求。
活动二两样叙述视角,一样动人心魄
2.《百合花》和《哦,香雪》各自采用不同的叙述视角,却一样成功,它们的选择各有什么好处?
知识补充叙述学中,一般把“谁说故事”“站在什么立足点上说故事”称为叙述视角,可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全知视角”,即叙述者站在局外,不出现在故事中,但对事件的前因后果及人物心理、过去和未来都十分清楚,有时甚至走到前台发表议论、评价人物。“有限视角”,即叙述者为当事人,参与故事发展,我们依赖他的眼睛看世界,靠他的引领进入故事。第一人称叙事真实而有感染力,属于“有限视角”。第二人称叙事有对话效果,便于倾诉强烈的感情;第三人称不受时空的限制,可全景式表现生活,这两者既可以是“全知视角”,也可以是“有限视角”。
(1)《百合花》:____________
(2)《哦,香雪》:___________
答案(1)《百合花》采用第一人称“我”的有限视角叙事。作用:①“我”作为叙事的线索,串联起整个故事,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同时以女性观察的细致,更多地展现细节,增强了情节的生动性,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我”是小说中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内心变化和性格丰富的见证者,通过“我”敏锐的感觉,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突出了人物形象,并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切,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③文中“我”从一个女性的角度来反映战争的残酷,绕开激烈的战斗场面,使小说充满了抒情意味,更能引发读者的想象,凸显小说军民情深的主题。
(2)《哦,香雪》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作者是站在一个“局外人”的位置上来写小说的,她将一个个生活场景加以组合,选取了典型的场景来表现人物。作者选取一个类似于全知全能的叙述角度,把叙述者确立在城市人的位置上,但她又具有敏感的心灵和宽广的胸怀,对那个封闭的小山村,对那一群普普通通的山里少女投来同情、关爱的一瞥,在其看似稚嫩可笑的心理波动中尽显时代思潮的波澜。
活动三感受“诗化小说”的诗美效果
3.作家茅盾评论《百合花》:“它是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作家孙犁评论《哦,香雪》:“今晚安静,在灯下一口气读完了《哦,香雪》,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如一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
这两篇小说读起来感觉在审美取向上追求诗化效果,请结合小说的叙事特点、审美追求、语言风格等方面,谈谈你的阅读体会。
答:_________
答案①这两篇小说都注重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美好的感情。②语言充满诗意美,重视营造氛围,有诗的象征和意境,抒情性强。③在叙事上,这两篇小说虽然都以宏大的时代为背景,《百合花》的故事发生在1946年的解放战争时期,《哦,香雪》以改革开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营企业帮扶行动实施方案
- 上半年课题工作总结
- 旗帜安装施工方案
- 旋喷桩专项施工方案
- 施工物资管理提升课程设计
- 施工安全方案设计
- 施工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 方形级进模课程设计
- 方向电流保护课程设计
- 新闻发布系统课程设计
- 综合楼土建工程施工方案
- 癌痛患者护理查房
- 4.2+在和谐共处中实现人生发展《哲学与人生》(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小小糖果师:制作糖果
- 《宋词选》名家词作解读与鉴赏
- 病案科应用PDCA提高病历归档合格率PDCA质量持续改进案例
- 冷弯机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 GB/Z 43280-2023医学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
- 牛津英语四年级上册4A-M2-Unit-3-The-lion-and-the-mouse优秀信息化教案附反思
- 作文格子稿纸800字-A4打印版
- 个人住房贷款提前还款月供及节省利息EXCEL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