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导论
1国际法:国际法重要是国家在其互相交往中形成的,重要调节国家间关系的
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体。
2区域国际法:指只合用于区域性国际关系的国际法。
3规范法学派:这个学派认为一切法律规则不管是国内法规则还是国际法,都属于同一法律体系。在这一法律体系中,法律规范分成多个不同的等级,每一级的规范是上级规范所发明,其效力的根据在于上级规范。而整个法律体系的最上级是国际法规范,它的效力来源于一种最高规范或称原始规范”但是,这个所。谓最高规范或原始规”。的效力的根据是所谓人类的正义感”或“法律良知。
4、格老秀斯学派:这个学派介于自然法学派和实在法学派之间,因此,又称为折衷法学派”。这一之因此称为格老秀斯学派,是由于格老秀斯首先认为自然法是国际效力的根据,另首先女承认回家的同意是国际法部力的根据。
5社会连带法学派:这个学派认为,一切法津的根据在于社会连带关系。国际法效力的根据是“各民族的法律良知”。
6国际法渊源:国际法是一系列调节国际关系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组戒的,这
些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第一次出现的地方,就是国际法的渊源。
7编纂:编纂就是把多个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编成系统化的法典。
81930年国际法编纂会议:1930年,国际法编纂会议在诲牙举办,这是在国联主持下召开的一次国际作法编纂会议会计设立三个委员会分别就三个问题讲行研究。第一委员一会就国籍问题通过了4个文献,即《有关国籍法冲突的苦干问题的公约》、《关干某种无国藉请况的议定书》、《有关无国籍的特别议定书》和《有关双重国籍某种状况下兵役义务的议定书》。第二委员会由于领水宽度问题没能合同,只通过一种《领海法律地位草案》。第三委员会由于对外国人待遇引在国家责任的问题争论较大,没有达成任何合同。
9国际法委员会:国际法委员会是联合国负责编纂国际法的重要机构,根据章程的规定,委员会应代表世界各大文化体系和各重要法系,其委员由各会员国政府提名,由联合国大会选出。
国际法委员会的任务是:1就国际法尚未规定的某些问题或各国实践尚未充足发展成为法律的某些问题草拟公约草案,以增进国际法的进步发展。2?编纂现有国际法,使国际法更加精确地条文化和系统化。
10自动执行公约:所谓自动执行公约或条款是指公约中或公约中的某个条款明白表达或按其性质不需通过国内立法而能够自动生效的公约。
第二章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1国际法基本原则:是那些被各国公认的、含有普遍约束力的、合用于国际法各个领域的、构成国际法的基础的法律原则。
2国家主权:指国家统治的权力,涉及对内的最高权和对外的独立权。对内最高权涉及选择社会政治制度的权利和对境内一切人行使管辖权的权利,对外独立权指独立自主解决国内事务,排除任何外来的侵略和干涉。
3民族自决原则:重要是指在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有自由决定自已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
4不干涉内政原则:是国家在互有关系中,不得以任何借口或任何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也不得以任何手段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5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国家原则:是指各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为侵害任何国家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的目的,或与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之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威胁或武力,不得以威胁或使用武力的行为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办法。
6善意推行国际义务原则:是指一种国家应善意推行《联合国宪章》提出的各项义务,善意推行由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产生的多个义务,善意推行其作为缔约国参加的有效双边或多边国际公约所承当的多个义务。而当其参加的国际合同与《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会员国义务发生抵触时,应优先推行宪章的义务。
第三章国际法的主体
1、单一国:指由若干行政区域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全国只有一种立法机关和一种中央政府,并有一种统一的宪法和国籍,是国际法主体。各行政区域普通没有对外职能,但能够经中央授权在一定范畴内对外事务,但不是国际法主体。
2国际法主体是指含有享有国际法上的权利和承当国际法上的义务的能力的国际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3联邦:是由若干个组员构成的复合国家。有统一的宪法、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统一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籍。联邦的组员各有宪法、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联邦组员的公民也是联邦的公民,直接受联邦政府的领导。联邦政府代表全联邦行使对外职能,联邦组员含有较大独立性但不是国际法主体。
4邦联:是由若干个主权国家根据公约构成的一种国家组合。邦联没有统一的中央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没有统一的国籍。组员是主权国家。各自拥有立法、外交、行政、国防、财政等全部权力,组员公民各有国籍,没有统一的邦联国籍。
5?君合国:又叫身合国,指两个主权国家共戴一种君主而形成一种国家联合,但是两个国家完全独立。身合国的组员是国际法主体,而身合国本身不是国际法主体。
6、政合国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联合于一种君主之下,内政各自独立,对外关系合为一体,以共同统治者的名义进行活动。政合国本身是国际法主体,而政合国的组员国则不是国际法主体。
7附属国是指由于封建统治残存关系或者由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外来压力,对他国居于附属地位,因而只能享有部分主权的国家。这类国家重要有附庸国和被保护国两种。
8被保护国:指根据公约把重要的外交事务交给保护国解决而处在该国的保护之下的国家。是国际法主体,在一定程度内保有其国际地位。
9永久中立国是根据国际承认或国际公约,在对外关系中承当永久中立义务的国家。这类国家含有两个特点:一是自愿承当永久中立义务;二是其永久中立地位由国际公约加以确保。
10国家基本权利和派生权利:基本权利是国家所固有的权利;派生权利是指从国家基本权利中引申出来的权利。前者是由国家主权直接引申出来的,因此,一切主权国家在享有国家的基本权利上是没有差别的。后者则是运用国家主权或行使国家基本权利的成果,因而各国享有的派生权利是不同的。
11自卫权是指国家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它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国家有权使用自己的一切力量,进行国防建设,防备可能来自外国的侵犯;二是指当国家遭到外国的武力攻击时,有权行使单独或集体的自卫。
12绝对豁免和相对豁免原则:根据平等者之间无管辖权这一罗马法概念,但凡国家主权行为和国家财产,就不能在外国法院对其起诉的,这称之为绝对豁免原则。但有些国家在解决国家主权豁免问题的案件时,把国家行为分为商业性行为和行政性行为,后者能够享有豁免,而前者不能享有豁免,这就是所谓有限豁免原则或相对豁免原则。
13构成说。这一学说认为,新国家只有通过承认,才干成为国际法主体;一种新国家,即使完全符合国际法主体的条件,如果未经承认,仍不能获得国际法主体资格。因此承认是构成性的,它含有构成或发明国际法主体的作用。
14宣布说,宣布说认为,国家的成立和它获得国际法主体资格,并不依赖于任何其它国家的承认。承认仅是一种对新国家已经存在这一既存事实的宣布。因此,承认只是一种宣布性行为。
15政府承认是指对新政府的承认,即承认新政府为国家的正式代表,并表明乐意同它发生或继续保持正常关系。
16有效统治根据国际实残,一国承认新政府,是以“有效统治原则为根据的。就是说,新政府必须能在其控制下的领土有效地行使权力的条件下,各国才干予以承认。
17艾斯特拉达主义19墨西哥外长艾斯特拉达发表声明:鉴干予以承认是意味着对外国内政的判断,墨西哥此后只限于继续保持或不保持对外国政府的关系,而不采用承认的形式。这说是是艾斯特拉达主义。
18对交战团体承认,是指在一国发生内战的状况下,其它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利益和尊重为战双方的正当权利,而承认内战中非政府一方为交战团体的行为,在实践中,非政府的交战一方含有下列条件,即可被承认为交战团体:(1)叛乱含有明确的政治目的;(2)叛乱己发展为内战;(3)叛乱组织已控制该国一部分地区,并实施有效的管理;(4)叛乱集团在战斗行动中恪守战争法规。
19国际法上的继承是指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由一种承受者转移给另一种承受者所发生的法律关系。
20国家继承是指由于领土变更的事实而引发一国的权利和义务转移给另一国的法律关系。
21国家生存原则有关国家动产的维承,不是单纯以该动产的地理位置为根据,而是从该动产与否与所涉领土活动有关为根据,与所涉领土的活动有关的国家动产,应转属继承国。这说是所谓所涉领土实际生存原则。
22国家债债务,是指一国对另一国、某一国际组织或任何其它国际法主体所负之任何财政义务。从国家继承的意义上看,债务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整个国家所负的债务,称为国债;另一类是以国家名义承当的而事实上是用于国家领土某一部分的债务,称为地方化债务;尚有一类是由地方当局承当并由该地方当局使用于该地区的债务,称为地方债务。按照国际法,国债和地方化债务,都属于国家债务;地方债务则不属于回家债务的范畴。
第四章国际法上的居民
1引渡:引渡是指一国应外国的请求,把在其境内被外国指控为犯罪或判刑的外国人,移交给请求国审理或处分的一种国际司法协助行为。
2本国国民不引渡原则:根据许多国际公约的规定,引渡罪犯原则上只限于外国人,本国国民普通不予引渡,这叫做本国国民不引渡原则。只有英、美等极少数国家不回绝引渡本国国民。
3双重犯罪原则,又称相似原则,是指被请求引渡人的行为,必须是请求引渡国和被请求引渡国双办法律都认定犯罪并能够起诉的行为。反之,则不能引渡。
4罪名特定原则,又称同一原则,指请求国在将被引渡人引渡回国后,只能以请求引渡时所持罪名进行审判或惩处,不得以不同于引渡罪名的其它罪名进行审判或惩处。
5呵护是指国家对于遭受追诉或迫害而来避难的外国人,准其入境和居留,给以保护,并回绝将他引渡给另一国的行为。这种呵护,也叫领土呵护。
6域外呵护又称外交呵护。指给避难者在驻在国的使馆、领事馆、军舰和商船内以呵护,即呵护国在外国领土上呵护外国人。
7难民:广义上的难民是指因政治追害、战争或自然灾害而被迫离开其本国式其经常居住国而前往别国避难的人,涉及政治难民、战争难民和经济难民,狭义上的难民,仅指政治难民。
8国籍的恢复,又叫国籍的回复,是指丧失了一国国籍的人重新获得该国国籍。
9国籍是指一种人属于某一国家的国民或公民的法律资格,它表明一种人同某一特定国家之间的固定的法律联系。
第五章国家领土
1先占:指对无主地实施有效占领,由此而获得该地的主权。
2时效:指对他国土地的占有,在相称长时期内不受干扰地持续占有而获得其主权。
3割让:指一国根据公约把部分土地的主权转移给他国。割让可能是因赠与或出卖造成的,也能够是因战争公约或不平等公约造成的。从当代国际法的观点看来,由战争和不平等公约造成的割让是违反国际法的。
4添附:指因人工或自然状态变化而增添的新部分。涉及人工添附和自然添附。
5征服:指战争结束后战胜国把战败国灭亡而兼并其领土。战时征服不产生主权转移,征服只有在被征服国已不复存在才构成主权转移。战时征服如在和约中规定领土转移,即构成割让了。
6传统边界限:指一国自古以来始终在该地区行使主权或其国民一向在该地生活和活动而形成的一条传统合用的边界限。
7扇形原则:苏联于1926年提出扇形原则,主张以沿海国两端连接北极顶点的扇形作为沿海国的管辖范畴,对扇形区域享有领土主权。
8国内河流,是指从河源到河口均在一国境内的河流,故亦称为内河。
9界河:国界河流是指流经两国之间、边界限所通过的河流,故亦称界河。如黑龙江、鸟苏里江是中俄商国的界河。
10多国河流,是指通过两个或两上以上国家的河流。
第六章海洋法
1海洋法:就是规定海洋各个海域的法律地位和法律制度并调节各国在其中从事多个活动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体。
2海湾:是明显的水曲,但只有在该水曲面积等于或不不大于横越曲口所划的直线作为直径的半圆形面积时才干称为海湾。
3历史性海湾:是指海湾的沿岸属一种国家,湾口宽度超出两岸领海宽度的总和,但沿岸国根据历史权利而获得承认为其内水的海湾。
4《日内瓦海洋法公约》指联合国第一次海洋法会议于1958年在日内瓦订立的四个公约。即:《领海与毗连区公约》、《公海公约》、《打鱼与养护生物资源公约》、《大陆架公约》。这四个公约只反映了当时几十个国家的规定,随着其后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海洋秩序的变化,这几个公约巴不完全适应现在的需要了。但仍然是四个现行有效的公约。
5领海基线:在正常状况下是沿岸的低潮线,这是一条与海岸绝对早行的线,称为正常基线。
6直线基线:当海岸曲度较大并且小岛密布的时候,正常基线就很难拟定了。因此沿海国便在沿岸选定一定的基点,用直线把基点持续起来形成沿岸的基线,称为直线基线。《领海与毗连公约》和《海洋法公约》都必定沿海国采用直线基线的权利,但划定直线基线时,不应偏离海岸的普通方向并且不能因这种基线而使邻国的领海与公海或与专属经济分辨开。
7区域:国际海底区域,或简称区域,是《海洋法公约》创设的新概念。它是指国家管辖范畴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及其底土。
8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指连接两面公海或专属经济区而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海洋公约》规定在这个海域里,外国船舶有过境通行权,但如果该海峡内有公海或专属经济区部分,或者该海峡是由岛屿与大陆造成而岛屿向海一面有与海峡同样水文条件的航道者,该海峡仍合用无害通过制。
9群岛水域:群岛国用直线把其外缘岛屿连接起来构成其测算领海及其它海域的直线基线。基线所包围的海域称为群岛水域。
10领峡:海峡两岸属于同一国家,峡宽不超出该国领海宽度之两倍,此峡就是该国的领峡,相称于内水。
11大炮射程规则:荷兰法学家宾刻殊克认为陆地上的统治权应以大炮射程的终点为终点。当时大炮射程约3海里。这个主张在18世纪占了优势,被称为大炮射程规则。
12毗连区是在领海以外而又毗连于领海的一种区域,沿海国可在这区域内行使下列事项所必要的管制:
(1)避免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的法律和规章:
(2)惩办在其领土内违犯上述法律和规章的行为。
13专属经济区是《海洋法公约》创设的一种新海域。根据《海洋法公约》的规定,这个海域是在领海之外而邻接于领海,其范畴是不超出从领海基线量起200海里。
14大陆架:《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涉及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根据这条规定,大陆架的法律概念就是从领海底土以外的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廷伸。
15等距离十特殊状况规则:相邻或相向国家之间的大陆架界限,《大陆架公约》第六条提出在双方没有合同而又不存在特殊状况时,应合用等距离中间线拟定有关国家的大陆架界限。这就是所谓等距离+特殊状况”规则。
16公平原则:公平源自英美法体系的衡平法。在国际法上所指的公平就是考虑一切有关的因素调节某种规则所产生的不公平现象方便达成公平的解决。在海洋划界上,国际法院在北海大陆架案中就认为应用公平原则调节不公平的现象,使划界得以公平解决。英法大陆架仲裁案、利比亚一突尼斯大陆架案、利比亚一马耳他大陆架案都是以公平原则解决划界纠纷的案例。
17群岛国:是根据《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岛屿就是四周环海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由苦干岛屿构成一种在北理、经济和政治上亲密联系的实体,称为群岛。在一种或几个群岛上建立起来的国家,称为群岛国。
18公海:是指不涉及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水域在内的全部海域。
19·公海自由:《海洋法公约》规定的公海自由涉及:1)航行自由;2)飞越自由;(3)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4)建造人工岛屿和设施的自由;(5)打鱼自由;(6)科学研究的自由。
20登临权。军舰在公海上发现其它船舶含有下列嫌疑,有行使登临和检查的权力:
a·从事海盗行为;b·从事奴隶贩卖;c·从事未经许可的广播;d·没有国籍;e·虽悬挂一国旗帜或拒不展示旗帜而事实上与军舰属同一国籍。军舰有权登临该船,检查其证件,甚至进行搜索,如证明此嫌疑为无根据,应对该船所受之损失负赔偿责任。
21紧追权。沿海国当局如认为外国船舶违反其法律和规章时,可对该船进行紧追。紧追须在沿海国的内水、群岛水域、领海、毗连区内开始,如外国船舶在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内违反沿海国有关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规章时·也可开始紧追。紧追只有未曾中断,才干在领海和毗连区外继续进行,始终追至公海而加以拿捕甚至击毁。如该船进入其本国领海或第三国领海,紧追应即停止。紧追权可由军舰、军用飞机或其它清晰标志为政府服务并经授权进行紧追的船舶或飞机进行。
22平行开发制就是区域的开发可由公司部与国家和私人同时进行。其作法是:凡含有缔约国国籍或为缔约国国民控制,或由缔约国担保的个人或公司都是有资格的申请者。申请者在向管理局提出开发申请时,须提出两块含有同样经济价值的矿址,并提供该两地的资源数据。管理局将其中一块矿址同意给申请者开发,与申请者订立合同,该矿址称为合同区,另一块矿址则保存给管理局的公司部开发,或由公司部与某个发展中国家合作开发,故称为保存区。
第七章航空法
1《国际航空运输协定》:在1944年芝加哥会议上,部分组员国于订立。本约规定每一缔约国予以其它缔约国的定时航班五项自由”,即不降停而飞越其领土的权利;非运输业务性降停的权利;卸下来自航空机所属国客、货、邮的权利;装载前往航空机所属国客、货、邮的权利;装卸前往来自任何其它缔约国领土的客、货、邮的权利。故此协定也称为五项自由协定。
2《哈瓦那商务航空公约》。1928年美洲国家订立于哈瓦那,该约内容基本上与巴黎航空公约相似。又是增加商业航空的部分条款。该约缔约国如是《国际民用航空》的缔约国,该约应为《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所取代。
第八章外层空间法
《外层空间公约》:全称为《有关各国探索和运用涉及月球和其它天体在内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的公约》,1966年终通过,1976年起生效。是外层空间的基本法,公约全文共17条,内容着重于重申外层空间活动的法律原则和建立外层空间法律制度,故被称为外层空间宪章。
第九章国际环境法
1倾倒是从船舶或航空器或从其它海上人工构造故意地在海上倾倒废物更其它物质的行为,但不涉及在正常操作中的处置废物。
2环境影响评价就是对一项开发或建设项目作出最后决定之前,首先对该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的程度和范畴,进行调查、预测和评定,供决策者作出最后决定。
3国际水道是指其构成部分位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河流、湖泊、运河等水道。
4《世界自然宪章》1982年10月28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宪章》重申了《斯德哥尔摩宣言》的原则并提出几点进一步的规定:1)不得损害地球上的遗传活力,要保障必要的生态环境让多个生命必须维持其足以生存繁衍的数量:2)规定各国把养护自然作为其规划和进行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的构成部分;(3)规定各国把宪章的原则载入其法律中予以执行并提供必要资金、计划和行政机构以实现保护大自然的目的。
第十章公约
1缔约权:指缔结公约的能力,这是国际法主体的行为能力之一。国家是独立的主权者,含有完全的缔约能力。除了国家之外,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和为独立而斗争由的民族都在一定范畴内含有缔约权。回家缔约权的行使是由该国国内法规定的。缔约权只能由国家的中央政府行使,国家的地方或行政单位是没有缔约权的,除非有特别授权。
2全权证书:谓一国主管当局所颁发,指派一人或数人代表该国谈判,认定或认证公约约文,表达该国同意受公约的约束,更完毕有关公约之任何其它行为之文献。
3·草签:公约在正式签字的,能够由谈判代表草签,草签只表明全权代表对公约约文己认证,它不含有法律效力,需待本国政府核准。草签时,中国人只需签姓,外国人签姓的第一种字母。本国政府核准后,若对约文有异意,能够规定重新谈判,不受草签约束。如果谈判国达成合同,草签能够在本国政府核准同意约文后构成正式签字。
4同意:是缔结国的权力机关对其全权代表所订立的公约承认,表达同意承受公约所载之义务的行为。一国对其全权代表己订立的公约,能够同意,也可不同意,国家没有同意公约的义务,也无需承当不同意公约的道德责任,并且国家没有义务向有关国家陈说回绝同意的理由。
5公约的合用范畴:指公约效力所扩及的时间和空间两个范畴。时间范畴是从公约生效到公约效力终止,无溯及力。空间范畴指公约合用的的地区:公约合用于缔结国的全部领土,如公约中含有限制领土合用范畴条款,则不适于有关地区,国家部分领土转移的时侯,公约合用范畴随着发生变化。
6加入:是指没有在公约上签字的国家成为缔约国受公约约束的一种法律行为。加入这一程序被正常运用来扩大公约到那些不曾参加,谈判的国家,使其成为公约的当事国。加入重要是对开放性的多边公约而言,特别是造法性公约。
按照《公约法公约》第十五条规定,以加入表达同意承受公约的拘束能够有下列三种状况:1)公约规定一国能够用加入来表达这种同意;2)另经谈判国合同拟定,某些国家能够用加入表达同意;(3)全体当事国嗣后合同,某些国家能够用加入表达这种同意。
7公约停止施行:是指一种或数个当事国于一定时间内暂停施行公约一部更全部,但公约本身并不因此而终止,必要时,依一定程序能够恢复公约的施行。按《公约法公约》规定,当事国可援引一方违约、情势变迁等为理由,停止施行公约;也能够依公约本身的规定更全体当事国同意停止施行公约。
8公约登记:登记指联合国会员将其所订立之公约在联合国秘书处登记。缔结公约是国家的主权行为,不登记的公约不等于无效,只是未经登记之公约不得在联合国机构上引用。
9公约无效:公约以国际法为准,一切违反国际法的公约都是无效的。《维也纳公约法公约》规定,公约如有下列状况,是无效的公约。(1)缔约者无缔约能力;(?)公约内存在构成接受公约必要根据的错误;(3)谈判时存在欺诈行为4)谈判时代表受贿赂;(5)缔结时一国或其代表受对方强迫;(6)公约与强行法冲突。
10公约终止:公约一旦终上便失去法律效力。终止有下述几个状况:(1)期满;2)执行完毕;(3)解除条件成立{(4)退约;(5)被新约替代;(6)不可能执行;(7)全体缔约国同意终上;(8)一方违约或情势变迁。
第十一章外交和领事关系法
l领事:领事是一国根据与他国的合同,派往他国某一都市或地区执行领事职务,以保护差遣国及其公民和法人在本地的正当权益的人员。
2不受欢迎的人:外交代表的差遣必须取碍接受国同意。如接受国不同意差遣国所提出的使馆馆长和领事馆馆长的人选以及其它外交官或领事人员的任命,可指出其人为不受欢迎的人,以示回绝接受,这种回绝是不用出具理由的。
3国书再递:使馆馆长在接受国期间,因等级升格,如公使升大使,或者差遣国或接受国的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化,如君主国变成共和国,或者发生国家合并或分立时,普通须重新向接受国元首递交国书,这叫做国书再递。
4外交团:是指驻在一国首都的全部使馆馆长构成的团体。广义的外交团,还涉及这些使馆的其它外交人员,甚至涉及外交人员的家眷。
外交团普通设一团长,外交团团长由外交团中档级最高、递交国书最早的使馆馆长担任。外交团的作用重要是礼仪性的。
5外交特权与豁免:是指外交代表机关及其人员在接受国所享有特殊权利和优惠侍遇的总称。外交特权与豁免,重要是予以外交代表机关并外交人员的,但外交机关的其别人员也享有某些特权与豁免。
6领事特权与豁免:领事特权与豁免是指领馆及其人员在接受国所享有的特殊权利和优惠待遇的总称。
第十二章国际人权法
l国际人权法:是国际法主体之间有关规定和保护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广义上的国际人权法,还涉及战争和武装冲突期间保护平民、战斗员以及战争和武装冲突的受难者的原则、规则和制度,这部分法律规范被称为国际人道法。
2人权的国际保护:是指“国家按照国际法,通过公约,承当国际义务,对实现基本人权的某些方面进行合作与确保,并对侵犯这种权利的行为加以避免与惩办。
3《世界人权宣言》: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是战后第一种有关人权问题的专门性国际文献,它第一次在国际范国内系统地提出了基本人权的具体内容,第一次提到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以及人人享有工作权和休息权等对劳动人民有利的内容,并为后来制订国际人权文献奠定了基础。《宣言》即使在实质上并没有摆脱西方资产阶级有关人权的传统观念,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如只强调个人的权利,而无视集体的权利,但其国际影响却是深远的。
4“1503程序”:1970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通过了一种题为有关侵犯人权及基本自由的来文的解决程序的决策,即第1503号决策,规定避免歧视及保护少数小组委员会不用根据公约,在经证明确系一贯和严重地侵害基本人权的情形下即有权受理个人的来文。小组委员会可决定将含有一贯侵犯人权特点的状况提交人权委员会审议。人权委员会能够自行研究并向经社理事会提出报告和建议,也能够在征得有关国家同意的状况下任命一人特设委员会去进行调查。这一程序被称为1503程序。
第十三章国际法律责任
1道歉是从事国际不当行为的主体对受害方造成的非物质的损害予以精神上的赔偿所采用的法律责任形式。在国际法上不能把这种形式只看作是道义上或政治上责任的体现形式。
2国际法不加严禁的行动:所谓国际法不加严禁包含着两种状况:一种是国际法文献明文规定对此种行为不加任何限制,即不加严禁的。另一种是国际法文献对此种行为没有明文规定严禁也没有明文规定允许。
这种行为的特点是:1)其活动都是由国家或实体在其本国领土或控制范畴内从事的,但其危害含有跨国性;2)其活动普通含有潜在的危险性;(3)活动本身都是现行国际法未加严禁的;(4)受害国有权规定加害国予以合理赔偿。
3国际罪行:指违反国际社会根本利益至关紧要的国际义务,以致整个国际社会公认违反该项义务是一种罪行的行为。根据国际法,一国违反下列国际义务的行为,就构成国际罪行:
(1)严重违反对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含有根本重要性的国际义务;(2)严重违反对维护各国人民的自决权利含有根本重要性的国际义务;(3)大规模地严重违反对保护人类含有重要性的国际义务,例如禁上奴隶制度、灭绝种族隔离的义务;(4)严重违反对维护和保全人类环境含有重要性的国际义务,例如严禁大规模污染大气层或海洋的义务。
第十四章国际组织
1集体安全制度:集体安全包含三个内容:第一是严禁在国际关系上使用武力或武力的威肋。第二是允许受到侵略的国家进行单独或集体的自卫。三是授权安全理事会对侵略行为采用强制执行行动。
2安理睬执行行动:安全理事会为了执行其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的决策,能够对侵略者实施武力以外和武力行动两种执行方法,称为安理睬执行行动。应由安理睬在由五个常任理事国参谋总长组织的军事参谋目的协助下进行。
3国际组织: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是国家之间为了解决国际关系中的事务或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根据公约而建立的常设国际组织。
4国际联盟:是根据作为《凡尔赛和约》第一章的《国际联盟盟约》而于191月1日正式成立的世界上第一种普通性政治组织。国际联盟有三个重要机关:大会、行政院和秘书处,19还成立了作为国际联盟司法机关的国际常设法院。总部设在日内瓦。1946年4月,联盟大会通过决策宣布解散,并将其财产移交给联合国。
5完全会员:国际组织的正式参加者,普通参加该组织的全部活动和承受该组织的全部权利和义务。完全会员普通只能是国家。
6部分会员:有些国际组织允许非会员国参加该组织的一种或几个机关的工作,作为那些机关的正式组员,但它们不是该组织的会员国。
7联系会员:有些国际组织接受联系会员。联系会员在该国际组织中只事有有限的权利:出席会议和参加讨论,但没有表决权,也不能在重要机关中任职。它们对组织承当较低的财政义务。
8观察员:大部分国际组织邀请非组员国、民族解放运动、其它政府间或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观察员出席其有关的会议。观察员普通是在每次开会时临时邀请的,但也有常设的。观察员在该组织的有关会议上普通没有发方权也没有表决权。但观察员能够获得会议的全部文献,有时也可提出正式的建议。
9联合国会员国:有创始会员和纳入会员国(非创始会员国)两种。创始会员国指参加旧金山会议或以前曾订立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国家,订立宪章并予以同意,均为创始会员国。这类创始会员国共有51个。其它根据会员条件和按照参加程序加入联合国的国家均为纳入会员国。
10大国一致原则:《宪章》第二十七条规定:安理睬每个理事国有一种票权。表决时,程序性事项以9个理事国的可决票决定;非程序性事项涉及全体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在内的9个理事国的可决票决定。这就是安理睬表决制度上合用的大国一致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只要有一种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议案就不能通过,常任理事国因此就享有否决权。
11双重否决权:安全理事会把表决之事项分为程序事项与非程序事项。当一件事项提交表决方便决定它是属于程序事项还是非程序事项的时候,常任理事国能够行使其否决权。如果决定它是属于非程序事项时,在对这种非程序事项进行表决时,常任理事国还能够行使否决权。就这件事项来说,常任理事国行使了两次否决权,故称为双重否决。
12加权表决制:国际金融组织由于带有股份制的性质,表决权方面也反映了股份制的特点,表决时,会员国除了事有同样的表决票之外还能够就其所认缴份额的大小增加一定的票数,此制度称为加权表决制。
13经社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是联合国组织内负责协调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卫生及其它事务的机关。由54名理事国构成,理事国由联合国大会选举产生,任期3年,每年改选其中三分之一。职权是:1)就国际间有关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卫生及其它事项进行研究及作出报告并向联合国大会、有关的会员国及专门机构提出建议;2)召开有关上述事项的国际会议;(3)协调联合国与专门机构之间的活动。表决时,每个理事国有一票权,决策由过半数的赞成票通过。
14秘书处:是解决联合国日常事务并为联合国其它机关服务的机关。秘书处由秘书长、副秘书长、助理秘书长以及其它行政工作人员构成。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
第十五章和平解放国际争端
1斡旋与调停:是在争端当事国未能以谈判与协调解决争端的状况下由第三方进行干预促使当事国进行谈判并协助其解决争端的一种办法。
2调查与和解:调查与和解(调解)是解决因事实不清而无法解决的争端的一种办法。这个办法普通是由争议双方通过合同成立国际调查委员会和和解委员会进行。
3仲裁协定:当事国为进行仲裁而订立的仲裁协定是仲裁的法律根据。仲裁协定有两种,一种是专门为把争端交付仲裁而订立的仲裁协定,这种仲裁协定亦称为临时仲裁协定。另一种是在普通公约中所包含的仲裁条款。缔约双方商定此后发生的某类争端交付仲裁解决。这种仲裁条款亦称为普通仲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厂房内风机基础施工方案
- 2024年度保鲜库废水处理系统建设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保险合同(具体险种)
- 2024年度网站建设合同范本详解
- 2024年度旅游服务与导游承包合同
- 2024年度农村道路清雪服务承包合同
- 二手电机购销合同范本
- 2024年度购物中心门头施工监理合同
- 门店干股合同范本
- 2024年度大型活动照明设备租赁合同
- 旅游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国企)2025年
-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未来农业律师大赛试题
- 2024年居家养老服务协议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单元(认识时间)认识时间(课件)(共19张课件)
- 与工人签订的安全协议书
- 大学生生涯发展展示
- :第四单元《音诗音画》-《沃尔塔瓦河》 课件
- 亲属赠与股权协议书
- 无菌技术课件
- 九年级第二次教师会议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