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限制过度包装法规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4b2b589bc8256128aa84c5bf1810af0/e4b2b589bc8256128aa84c5bf1810af01.gif)
![国内外限制过度包装法规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4b2b589bc8256128aa84c5bf1810af0/e4b2b589bc8256128aa84c5bf1810af02.gif)
![国内外限制过度包装法规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4b2b589bc8256128aa84c5bf1810af0/e4b2b589bc8256128aa84c5bf1810af03.gif)
![国内外限制过度包装法规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4b2b589bc8256128aa84c5bf1810af0/e4b2b589bc8256128aa84c5bf1810af04.gif)
![国内外限制过度包装法规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4b2b589bc8256128aa84c5bf1810af0/e4b2b589bc8256128aa84c5bf1810af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我国有关过分包装的有关规定一、限制过分包装的有关法律当人们开始意识到过分包装对于资源的过分浪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的时候,已经是上个世纪末的事情了。于1989年12月26F1起实施的《环保法》即使从法律的层面上强调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部法律并没有有关限制过分包装的有关规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分包装的问题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一系列有关限制过分包装的法律也由此产生。4月1円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标志着我国的固体废物管理事业揭开了新的篇章,该法是在1996年4月1R起正式实施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的基础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12月29R修订通过的,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是我国有关固体废物管理的第一部专门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产品和包装物的设计、制造,应当恪守国家有关清洁生产的规定。国务院原则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经济和技术条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状况以及产品的技术规定,组织制订有关原则,避免过分包装造成环境污染。”显然,该法把焦点放在了过分包装可能会产生的环境污染方面,而非过分包装本身,也就是说,在该法的背景下,过分包装的制造者完全能够肆无忌惮的生产过分包装,只要过分包装产生的环境污染不超出本法的法律界限即可。1月1F1起施行的《循环经济增进法》是-部框架法,该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设计产品包装物应当执行产品包装原则,避免过分包装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由此能够看出,该法仅从包装设计的角度的过分包装进行规制,对于可能产生过分包装的其它生产环节并没有专门规定,因此,该法对于过分包装这一事项并没有作出非常细致全方面的规定,即使从源头上对过分包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但是,从另首先,也为某些投机者制造了钻法律空子的机会,使过分包装在商品市场上仍然存在。自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增进法》是以对清洁生产进行引导、激励和支持保障为重要内容的法律规范,而不是以直接行政控制和制裁性法律规范为主。该法是在1月1円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增进法》的基础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月29円修订通过的。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增进法》从宏观的角度对过分包装这一现象进行了制约。该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公司应当对产品进行合理包装,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分使用和包装性废物的产生。”然而该法有关过分包装的规定过于简朴,缺少具体操作性。通过修订后,自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增进法》对该法第二十条第二款修改为:“公司对产品的包装应当合理,包装的材质、构造和成本应当与内装产品的质量、规格和成本相适应,减少包装性废物的产生,不得进行过分包装。”在过分包装这一问题上,即使新法比旧法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从宏观、笼统的规定改为相对微观、明确的规定,从材质、构造和成本三个方面i全释了过分包装,但是,这一改善相对于种类纷繁的过分包装来说,仍然显得不够具体,使有关执法部门在治理市面上肆意横行的过分包装时,往往根据主观认定,这样也就赋予了执法者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容易滋生腐败。国家发改委在《有关贯彻全国人大常委会清洁生产增进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的报告》中提出:“此后将抓紧完善并出台《限制商品过分包装条例》和《强制回收的包装物目录》”。现在,《限制商品过分包装条例(草案)》已经举办了听证会,但是《限制商品过分包装条例》尚未正式颁布,对于《条例》中的部分条款争议较大。《条例》的制订意义重大,将变化过分包装无标、无法可依的现状,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规范包装行业,对消费者来说能够减少花冤枉钱。二、限制过分包装的有关原则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与过分包装有关的国标,按照实施的时间次序,具体涉及下列几个:第一,9月2H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检疫总局和中国国标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公布的GB19855-《月饼》国家强制性原则。该原则分别于3月29R和4月1H通过两次修改。该原则第九条第三款第一项规定“包装成本应不超出月饼出厂价格的25%”,第九条第三款第二项规定“单粒包装的空位应不超出单粒总容积的35%;单粒包装与外盒包装内壁及单粒包装间的平均距离应不超出2.5cm”。其中,単粒包装是指直接与月饼接触的封闭包装,而外盒包装是指由单粒包装组合而成的月饼销售包装。第二,6月10FI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检疫总局和中国国标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公布并于1月1円开始实施的GB/T19142-《出口商品包装通则》。该原则规定“预包装商品应符合的规定之一为能够证明预留的空隙是必要且适宜的,废弃后能够回收运用或安全解决”。第三,11月13R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检疫总局和中国国标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公布并于5月1日开始实施的GB/T17306-《包装——消费者的需求》。该原则规定“应尽量少地使用包装材料,应优先采用可重复使用、回收运用和/或能生物降解的包装材料”,“包装尺寸与形状应与内装物含量相符,不应使消费者产生误会”,“设计包装之前,应考虑包装成本,避免浪费资源”,“包装应尽量从节省资源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应采用耗能低的制造办法,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全部包装材料应能重复使用、可回收运用或能生物降解”,“应尽量减少附加到商品价格上的包装成本,设计包装时应注意使其运输与C存费用最少,避免过分讲究的包装”,“社会费用方面,在拟定成本时,包装的解决费也应考虑在内”。第四,3月1n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检疫总局和中国国标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公布并于4月1円开始实施的GB23350-《限制商品过分包装规定——食品和化妆品》。该原则提出了限制商品过分包装的基本规定、限量规定和计算办法。其中,对饮料酒、糕点、化妆品、保健食品、茶叶、粮食商品包装的限量规定属强制性条款;在包装层数方面,对于饮料酒、糕点、茶叶、化妆品规定在3层及下列,粮食的包装层数规定在2层下列。在包装空隙率方面规定饮料酒和糕点的包装空隙率在55%下列,化妆品应在50%下列,茶叶在25%下列,粮食则在10%下列;原则还明确出对于未列出的其它食品包装空隙率应不不不大于45%,包装层数应不多于3层;在内装商品净含量方面,原则规定当内装商品净含量等于或不大于30毫升或30克时,能够免去包装空隙率的规定,但包装大小不应超出同类商品净含量30毫升到50毫升或30克到50克的商品包装的规格;当内装商品净含量不不大于30毫升或30克,并等于或不大于50毫升或50克,Pj以放宽包装空隙率的规定,但其最大空隙率不应超60%;并且规定除初始包装之外的全部包装成本的总和不这超出商品销售价格的20%第五,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的规定和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由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定量包装商品工作组起草的JJF1244—《食品和化妆品包装计量检查规则》,重要用于GB23350—《限制商品过分包装规定食品和化妆品》规定的食品和化妆品的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和包装成本和销售价格比率三项限量规定的国家监督检查和检査以及包装空隙率、包装成本和销售价格比率的计算办法。对食品和化妆品销售包装空隙率测定的程序和办法进行了细化,明确了抽样规定,使用测量设备的规定,检查办法、数据解决、成果判断原则等内容。第六,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中国商业联合会提出的《食品包装规范》。该规范规定“饮料、酒、糕点、保健品、休闲食品、茶叶等食品的包装层数以及包装空隙率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以酒类为例,商品销售包装内不必要的空间体积与商品销售包装体积的比率(即包装空隙率)不得超出55%。《食品包装规范》具体规定了食品包装的设计生产原则、标记及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管理。像酒类、饮料、糕点的包装层数都不得超出3层。保健食品的包装空隙率不得超出50%,同时包装层数也必须在3层及下列。茶叶的包装空隙率将不得超出25%,包装层数也必须在3层及下列”。另外,《限制商品过分包装通则》现在已经通过国标审查委员会的审定。《通则》提出了限制商品过分包装的基本规定、限量规定和具体计算办法。其中,对饮料酒、糕点(月饼除外)、化妆品、保健食品、茶叶、粮食等6类商品包装的限量规定属强制性条款。《通则》规定,饮料酒和糕点的空隙率为不大于等于55%,化妆品和保健食品的包装空隙率不得超出50%,茶叶的包装空隙率不得超出25%,粮食的包装空隙率不得超出10%。饮料酒、糕点、化妆品、保健食品、茶叶的包装层数不得超出3层,粮食的包装层数均为3层及下列。其中,包装空隙率是商品销售包装内不必要的空间体积与商品销售包装体积的比率。包装层数是完全包裹产品的层数,不涉及直接与产品接触的初始包装。三、限制过分包装的地方性规定《陕西省循环经济增进条例》于7月22円经陕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12月1円起施行。该条例是首部省级增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标志该省的循环经济工作获得明显的成绩,并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该条例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产品包装物的设计和生产应当符合产品包装技术原则,产品包装材料应当优先选择采用易回收、易拆解、易降解、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的材料,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分使用和包装性废物的产生。国家有关商品包装原则未公布之前,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能够先行制订我省零售商品包装原则。同时,该条例也规定了过分包装的责任,第五十八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商品包装超出国家和我省规定原则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生产者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下列罚款”。四、限制过分包装的有关政策2月15R,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宣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六部门联合发出告知,强调要节省资源、保护环境,反对商品过分包装。8月26円,商务部联合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包装联合会、中国保健协会等五大协会举办“适度包装、节省资源”社会倡议活动,联合倡议:全民行动,抵制商品过分包装。1月23円,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办公厅有关治理商品过分包装工作的告知》国办发〔)5号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充足认识治理商品过分包装的重要意义、抓紧制订完善原则、法规和政策,严禁生产、销售过分包装商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动员全社会抵制过分包装、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检查。9月1円,国务院办公厅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印发《国务院办公厅有关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告知》国办发()47号,其中明确规定要大力推动流通当代化,主动发展绿色低碳流通;引导流通公司展绿色采购,设立节能环保产品专柜;激励消费者购置和使用资源节省和绿色环保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塑料袋的使用,遏制商品过分包装。第二节国外有关过分包装的有关规定我国倡导的简约而不简朴的商品包装新理念,同时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包装价值观。各国普遍激励包装行业主动采用易解决、易回收或消纳的包装材料。一、韩国有关过分包装的有关规定20世纪80年代,商业化的加剧以及对利润的狂热追逐造成韩国的过分包装曾一度非常严重,然而,仅仅不到的时间内,韩国的过分包装现象却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治理效果,涉及包装废弃物在内的生活废弃物总量已减少了约30%。归其因素,重要由下列四点:第一,韩国将过分包装认定为违法行为,经韩国环境公社、生产环境实验研究所和环境检查协会中的一家负责对有关产品的包装空间和包装层次进行检查和检测后,认为超出政府规定的包装比率和层数的,会受了一定数量的罚款,最局罚款为300刀韩兀。第二,采用三重监督体系,充足激发政府、群众和专业机构的监督主动性。如若被检举的过分包装经权威机构承认,那么检举者能够得到一定的经济奖励。第三,政府对在物品包装的表面清晰标示出包装空间的比率、包装材质、包装层数的制造商或进口商进行奖励。第四,韩国于1992年颁布了《废弃物预付金制度》,规定生产公司根据产品包装如金属罐盒、玻璃瓶、纸箱等出库的数量先预付部分资金,根据其对包装废弃物回收运用的比例返还预付金。这一制度沿用至今,将回收包装废弃物的工作强加到公司本身,从一定程度遏制了公司过分包装的投机心理。二、日本有关过分包装的有关规定日本的诸多小商品经常给人包装精美的印象,但是过大或者过于豪华的包装却并不常见。円本相继推出了《再生资源运用增进法》、《包装容器回收法》和《包装新指导》等法律法规,其中,《包装新指导》中规定:尽量缩小包装容器的体积,容器内的空位不应超出容器体积的20%;包装成本不应超出出售价的15%,包装应对的显示产品的价值,以免对消费者产生误导。为了配合该指导的实施,円本百货业协会还成立了专责委员会。另外,円本东京都规定的《商品礼盒包装适宜化纲要》中也规定:包装容器的间隙原则是不可超出整个容器的20%;商品与商品之间的间隙必须在1cm下列;商品与包装箱内壁间隙必须保持在5mm下列;包装费用必须在整个产品价格的15%下列。R本的经济产业省还实施了“包装容器再生法排出克制增进方法”,从包装材料的整体消耗量入手,控制包装逐步缩减。R本经修订的《容器包装循环运使用方法》4月1R生效。新法规定,容器包装材料一年的使用量超出50吨的超市、便利店等零售店铺有义务自主制订削减购物袋和包装纸用量的目的,并向政府报告每年度的削减实绩。三、德国有关过分包装的有关规定德国政府认为:以膨大的包装夸张真实的内装物容量的行为属于欺诈行为,将予以解决。如把纸盒包装里的折叠的单瓦榜纸板衬热安排的极为松他,将纸盒体积扩大,使人产生错觉等等,均属于欺诈性包装。1991年6月,德国颁布了《避免和运用包装废弃物法》,其宗旨是“避免或减少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原则是“生产者责任原则”。也就是说,生产者责任承当废弃物的回收和运用。根据第十二条的规定,要尽量限制包装的数量和体积,适合被包装产品的必要的安全和卫生规定。现在己经4次修改的《包装法》推动德国在包装废弃物管理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种包装废弃物回收再运用系统。四、法国关干过分包装的有关规定发展包装工业的同时重视垃圾环保解决,是法国发展可持续经济、循环经济的一项长久战略。早在1975年,法国根据当时欧洲共同体有关法规制订了本国解决包装垃圾的条例,1992年4月在此基础上出台的新法规规定:包装材料的生产商、销售商以及购置商应共同承当包装材料的回收运用与再加工的责任,因此,制造的包装垃圾越多,对应的承当的垃圾解决的费用也就更多。据统计,法国每年的包装垃圾达500万吨,其中有近52%可回收再运用。五、美国有关过分包装的有关规定美国的政策规定,只要有下列状况均属欺骗性包装:包装内有过多的空位,包装与内容物的高度差别太大,非技术上所需无端夸张包装等等。芙国规定严禁"欺骗性包装",凡包装体积明显超出商品10%,包装费用超出商品30%的,即被视作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商业欺诈"行为。美国《合理包装和标签法案》对商品的包装和包装物上的标签、原则的制订、审查、报告、解决程序有完整的规定。如第1451条“众议院政策”规定:“消费者的知悉真情权对自由市场经济中公平和效率的功效至关重要,商品包装和标签应当能够使消费者获得诸如内容物数量等方面的精确信息。因此,协助消费者和生产者达成上述消费品市场的目的是众议院的政策”。在美国,不仅联邦法律严禁欺骗性包装,各个州还制订了各自的包装方面的法律。例如,加利福尼亚严禁在包装箱中使用不必要的填充物,填充物不能造成包装体积的增加。康涅狄格州规定,商品的包装不能误导消费者对其质量和数量的认识,包装内的商品质量不能低于政府有关部门对该类产品的原则。明尼苏达州仅允许包装在两种状况下能够有所差别:在良好商业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重量误差以及山于不可避免的制造困难造成的饼内容量的误差。新泽西州规定,商品的净重、体积和食品数量等包装内容有变更时,厂家必须在包装明显位置向消费者作出阐明,时间最少6个月。六、巴西巴西近来,实施资源回收计划,加强分类回收。在包装废弃物的回收方面,已位居世界前十之列。巴西都市废弃物回收运用系统由回收员、大回收站、私人卡车回收户、大型回收公司和大型回收(使用)公司构成,政府、非政府组织、协会和社区也加入其中,构成回收价值链,共担责任。政府重视对公众(从小学生即开始)的宣传教育,同时加强必要的法制管理。另外,倡导对回收的废弃物首先“物尽其用”,如回收的旧书拣出,经卫生解决,建立图书馆。回收的旧玩具,凡能修理的,修复后送慈善机构或私立幼儿园。废木材,建木艺工作室,产品送超市出售。巴西尚有一种培训教程,对某些回收员,进行四个月的木工培训,获得证书后,可得到政府小额贷款,开办私人木工公司,从事废弃木材的加工。巴西还发展铝-塑-纸多层复合包装废弃回收新技术,现在该技术已向德国、西班牙等欧盟国家转让。韩国限制过分包装方法值得借鉴发表时间:-10-221:11:52点击:70新华社信息汉城11月16日电(记者张锦芳)韩国政府为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采用了法律、行政和经济等一系列方法,获得了明显成效,非常值得我国在进行有关立法时借鉴和参考。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发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韩国包装材料的过分使用问题曾一度非常严重。多个食品、日用生活用品等的包装日益追求华丽多样,化妆品的包装呈奢侈倾向,运输包装更多地使用瓦楞纸板箱等轻质包装,塑料包装也得到广泛使用。韩国的过分包装是商业化和追逐利润的成果。包装废弃物的快速增加不仅浪费资源,并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1992年,韩国环境部推出了《废弃物预付金制度》,规定生产公司根据产品包装如金属罐盒、玻璃瓶、纸箱等出库的数量先预付部分资金,根据其对包装废弃物回收运用的比例返还预付金。2000年,韩国环境部试行由环保部门与生产公司订立限排合同书的方式,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为推行由生产者负责回收运用废弃物的制度作准备。根据限排合同书,涉及包装材料在内的7种废弃物由生产公司负责回收运用。为此,环境部还筹措了总额为120亿韩元(约合1000万美元)的回收运用基金,并建立了回收运用示范基地。2003年1月,韩国政府正式开始推行《生产者责任再运用制度》。在此制度实施前,生产者和经营者对包装废弃物进行有选择的再运用,即只回收运用易于回收运用的废弃物,将不易回收运用的废弃物作为垃圾进行掩埋或销毁。实施《生产者责任再运用制度》就是将包装废弃物回收运用的责任加在生产者头上,由其负责包装废弃物,如合成树脂包装材料、方便面盒和内包装用塑料托盘等的回收运用。《生产者责任再运用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一、拟定涉及包装材料在内的18种废弃物为生产者负责回收运用的对象;二、带有包装的产品的生产和进口公司,承当一定比例的包装废弃物的回收运用资金(年销售额在10亿韩元下列的生产公司和年进口额在3亿韩元的进口公司除外);三、根据公司的产品出库数量计算出包装废弃物的数量,参考这种产品的市场销售量,拟定该公司义务承当的包装废弃物回收运用量,并且每年由环境部长官以通告形式公布;四、在拟定义务承当包装废弃物回收运用量后,公司采用三种方法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解决,一是建立包装废弃物解决工厂自行解决,二是委托专业回收解决工厂进行解决,三是加入废品解决合作社合作解决并承当各自的解决费用;五、对于没有完毕额定回收运用量的公司,根据其未完毕数量征收相称于从回收到解决所需资金115%至130%的费用;六、对包装材料实现“分类回收标记”,即由生产和进口公司在包装材料(纸盒、纸箱、玻璃瓶、金属罐合、合成树脂等)作分类标记,方便消费者根据标记进行分类排放后回收运用。《生产者责任再运用制度》规定公司回收运用的不仅是包装废弃物,也涉及公司能够直接回收的废旧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电脑、手机等。《生产者责任再运用制度》规定回收运用限量的是指能够回收运用的包装废弃物,不可回收运用的仍按普通垃圾排放(归为垃圾总量排放控制制度范畴)。有些包装材料或包装废弃物,如出口产品包装、运输用包装、漆桶、农药瓶、垃圾袋等,不属于必须回收运用之列。《生产者责任再运用制度》的执行程序是:每年3月底,由公司向政府投资的机构资源公社提交前一年的产品和包装材料出库量;9月底,由环境部长官公布各项包装废弃物回收运用额定总量;11月底,由回收运用合作社或生产公司向资源公社提交包装废弃物额定量执行计划;12月底,资源公社同意回收运用合作社或生产公司的包装废弃物额定量执行计划;第二年,由合作社或生产公司执行废弃物额定量执行计划;第二年3月底,合作社或生产公司向资源公社提交前一年执行回收运用计划成果的报告;资源公社对合作社或生产公司前一年执行包装废弃物的状况进行核查;第二年6月15日之前,资源公社公布前一年未完毕包装废弃物回收运用额定量的合作社或生产公司征收费用的数额;第二年7月5日前,未完毕包装废弃物回收运用额定量的合作社或生产公司向环保特别帐户交付被征收的费用。韩国的包装废弃物在生活废弃物总量中约占37%。为了减少包装废弃物的排放和利于回收运用,韩国政府根据《有关节省资源和增进再运用的法律》第九条的规定,于1993年8月以总理令的形式公布了《有关产品的包装材质、包装办法原则等的规则》。这项规则先后在1995年、1999年和2003年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对包装材料和废弃物排放的规定。同时,韩国政府还公布了有关限制过分包装和减少包装废弃物排放的其它某些行政法令和决定。例如,1995年8月和1996年7月,韩国政府先后公布了《家电产品缓冲用包装材料各年度减量方针》和《用于食品等的合成树脂材质包装材料各年度减量方针》。2003年5月,韩国政府以环境部通告形式公布了《有关合成树脂材质包装减量办法及推行等的规定》。根据上述法律、规则、行政法令和决定,韩国对用塑料材质制作的包装材料采用了严禁使用或减少使用的方法。自1993年9月起严禁将泡沫塑料用作包装材料或制作玩具等,自2001年起严禁将PVC发泡物和经喷涂的PVC材料用于包装,2004年1月起严禁将PVC用于对鸡蛋、油炸食品、汉堡包、三明治等食品的包装。自2003年1月起,对用作鸡蛋、水果和其它农畜水产品托盘以及家用电器防震材料的5种塑料材质包装品实施逐年减量使用方法,每年公布使用量原则,做到逐年减少使用。例如,2003年,规定鸡蛋托、鸡蛋盒必须减少使用35%以上,水果托和农畜水产品盘分别减少使用量15%和10%以上。(注:韩国的鸡蛋用塑料托或塑料盒分装后出售,水果也用塑料托托好装在上有透明塑料的纸盒内出售。)这些减量使用的包装材料分派到生产公司和商业公司执行。自2004年1月起,全方面严禁将发泡材料(EPS)用作音响、影像机、办公用电器等81种包装容积在2万立方厘米下列的产品防震包装。除对包装材料进行限制外,韩国的有关法规重要着眼点是控制过分包装。控制过分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合同风险预警与防范措施协议
- 2025年中国两性霉素B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个人购买门脸房合同范本
- 上海bim合同范本
- 农场自建旅馆合同范本
- 代理退税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高新技术产业公司总经理专项聘用合同
- 养殖竞标合同范本
- 驾校教练车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年陶瓷化工填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QC成果地下室基础抗浮锚杆节点处防水施工方法的创新
- 第一章:公共政策理论模型
- 中药审核处方的内容(二)
- (完整)金正昆商务礼仪答案
- RB/T 101-2013能源管理体系电子信息企业认证要求
- GB/T 10205-2009磷酸一铵、磷酸二铵
- 公司财务制度及流程
-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新商业、新链接、新物流》配套教学课件
- 物联网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
- MDD指令附录一 基本要求检查表2013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