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北京市昌平区新道临川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c29282f2bbf82ed6f6ef04777529776/fc29282f2bbf82ed6f6ef047775297761.gif)
![2024届北京市昌平区新道临川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c29282f2bbf82ed6f6ef04777529776/fc29282f2bbf82ed6f6ef047775297762.gif)
![2024届北京市昌平区新道临川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c29282f2bbf82ed6f6ef04777529776/fc29282f2bbf82ed6f6ef047775297763.gif)
![2024届北京市昌平区新道临川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c29282f2bbf82ed6f6ef04777529776/fc29282f2bbf82ed6f6ef047775297764.gif)
![2024届北京市昌平区新道临川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c29282f2bbf82ed6f6ef04777529776/fc29282f2bbf82ed6f6ef0477752977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北京市昌平区新道临川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微观模拟图中的○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②均为混合物B.只有③是单质C.①②④是氧化物D.④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成②和⑤2.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B.C. D.3.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2H:两个氢元素B.CO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C.S2-: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D.:一个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4.科学实验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一定的规范。下列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符合规范的是()A.碳酸钙固体 B.氢氧化钠溶液 C.氢气 D.稀盐酸溶液5.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色画《千里江山图》比采用同样颜料的《蒙娜丽莎》早300年,下表是《千里江山图》所用的部分矿物颜料,其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矿物蓝铜矿朱砂赭石砗磲颜色深蓝色大红色暗棕红色或灰黑色白色主要成分2CuCO3·Cu(OH)2HgSFe2O3CaCO3A.蓝铜矿 B.朱砂 C.赭石 D.砗磲6.二氧化氯(ClO2)是城市生活用水的新型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4价 B.+3价 C.+2价 D.+1价7.下列物质的颜色是白色的是A.纯水 B.铜丝 C.食盐 D.硫粉8.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A.胆矾研磨成粉末B.碘受热升华C.加热氧化汞分解D.酒精挥发9.正确书写的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4Fe+3O22Fe2O3 B.2H2+O22H2O2C.CuSO4+2NaOH=Na2SO4+Cu(OH)2↓ D.CaO+H2O=Ca(OH)2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加热铜绿,固体由黑色变成绿色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耀眼的白光,同时生成一种黑色粉末状固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D.加热碳酸氢铵时,白色固体逐渐消失,有刺激性气味11.生活中“低钠盐”“高钙奶”中的“钠”和“钙”是指A.元素 B.单质 C.原子 D.分子12.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的是A.NH3B.NOC.N2OD.N2O51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的成功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验满 B.过滤 C.倾倒液体 D.给液体加热14.《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中华悠久的饮食文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黄瓜切丝B.麦粒研碎C.糯米酿醋D.海水晒盐15.下图为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B.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均为40%C.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乙甲丙D.时用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配制饱和溶液,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关系是丙乙甲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请从上表中查出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2)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填序号;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B质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3)金属Na、Mg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4)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请写出其中一条: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中国科学家姜雪峰当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大使”,下图是硫原子结构示意图(1)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2)图中x的数值是_____(3)硫离子与硫原子的化学性质_____(填“相同”或“不同”)(4)硫离子的符号为_____18.(8分)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图所示实验,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迅速从蒸气中移开,火柴燃着了。请说明火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49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对一瓶敞开的氢氧化钠样品展开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已知信息)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烧碱固体易_____,因此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同时还会发生化学反应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而变质。(活动与探究)小组同学很想知道此瓶敞开的氢氧化钠样品成分(不考虑碳酸氢钠),取此烧碱样品适量放入烧杯中,用蒸馏水配成溶液,进行下面实验。(实验探究1)小四同学取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酚酞试液,观察到酚酞试液变红色。得出氢氧化钠样品已变质。你认为小四同学的结论_____(填“是”或“否”)正确。(实验探究2)小十同学取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出现白色沉淀,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样品已部分变质,样品成分为碳酸钠、氢氧化钠。(反思与评价)请评价小十同学由自己的现象得出的结论:_____。(实验探究3)开始滴加稀盐酸时无明显变化,此时溶液中的阴离子有_____(填离子符号),继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才有气泡产生。根据现象,小组同学推断出样品的成分。(总结归纳)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小组同学反思,在鉴别物质的成分时,为避免产生干扰,要注意鉴别的先后顺序、反应的先后顺序、及所加试剂只能与所验证的物质反应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同时还要考虑所加试剂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题分析】
①由图示可知由两种分子构成,所以由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②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③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④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⑤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④是过氧化氢分解能生成水和氧气,②是水,⑤是氧气。故选D.【点晴】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不同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2、D【解题分析】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的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题目详解】A、由氢气和氯气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由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了盐和水,由两种化合物互换成分,生成了另外两种化合物,并且生成物中有水,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D、由碳酸钙一种物质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选D符合题意。故选D。3、B【解题分析】
A、2H:两个氢原子,故A不正确;B、CO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故B正确;C、S2-:1个硫原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故C不正确;D、: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D不正确。故选B。4、D【解题分析】
A、碳酸钙固体应放于广口瓶内,故A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应放于细口瓶内,故B错误;C、以防氢气漏气,玻璃片磨砂面向下,且集气瓶应倒放在桌面上,故C错误;D、稀盐酸可放于滴瓶内,滴管专用,故D正确。故选D。5、C【解题分析】
A、蓝铜矿主要成分由四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B、朱砂主要成分中不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C、赭石的主要成分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C正确;D、碎磲的主要成分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氧化物的概念可简记为:两元素、氧元素、化合物。6、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已知O的化合价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2)×2=0,解得x=+4,故选A。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7、C【解题分析】
A、纯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选项A不符合题意;B、铜丝是紫红色的金属,选项B不符合题意;C、食盐是白色颗粒状固体,选项C符合题意;D、硫粉是淡黄色固体,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8、C【解题分析】
A、胆矾研磨成粉末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证明分子可分,不符合题意;B、碘受热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证明分子可分,不符合题意;C、加热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在此过程中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汞原子和氧原子,氧原子之间结合成氧分子,汞原子直接聚集成金属汞,能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符合题意;D、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证明分子可分,不符合题意。故选C。【题目点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化学变化是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9、D【解题分析】
A、产物应为四氧化三铁,不符合题意;B、产物应为水,不符合题意;C、不是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D、方程式书写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10、D【解题分析】
A、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则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会变成黑色固体,管壁出现小水珠,故选项说法错误;B、镁条燃烧时,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是结论,不是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加热碳酸氢铵时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白色固体逐渐消失,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1、A【解题分析】生活中的“加碘盐”、“高钙奶”、“含氟牙膏”,“低钠盐”其中的碘、钙、氟、钠指的是元素。故选A。12、C【解题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进行计算。A、氢元素为+1价,故氮元素为-3价;B、氧元素为-2价,故氮元素为+2价;C、氧元素为-2价,故氮元素为+1价;D、氧元素为-2价,故氮元素为+5价。故选C。13、B【解题分析】
A、检验氧气是否已经收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一贴:用少量水润湿的滤纸要紧贴漏斗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绿,三靠:烧杯紧靠玻璃巷、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下端口紧靠烧杯内壁,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在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囗慢慢倒入,该操作中标签未向着手心,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三分之一,防止沸腾溅出,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集气瓶口有要收集的气体,称为集满。检验氧气是否集满,带火星的木条要放在瓶口。14、C【解题分析】A、黄瓜切丝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合题意;B、麦粒研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合题意;C、米酿成醋过程中有醋酸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D、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合题意;故选:C。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15、C【解题分析】
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题目详解】A、比较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必须在同一温度下,故A不正确;B、t2℃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为,故B不正确;C、t3℃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溶解度越大析出晶体越多,则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乙甲丙,故C正确;D、t1℃时,用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配制饱和溶液,由于饱和溶液的浓度未知,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关系无法确定,故D不正确。故选C。【题目点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26.98B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电子层数相等(合理即可)【解题分析】
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是一种稳定结构,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时,达到2个电子也是一种稳定结构。【题目详解】(1)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故填:26.98。(2)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填:B。(3)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金属Na、Mg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故填: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4)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例如电子层数相等,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等。故填:电子层数相等(合理即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68不同【解题分析】
(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电子由里往外依次排布,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填:6;(2)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有16=2+x+6,x=8,故填:8;(3)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化学性质不同;(4)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容易得到2个电子成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因此硫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故硫离子符合为。18、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时,铜管口处的火柴被高温的水蒸气包围,因缺少氧气而不能燃烧;当离开管口时,由于火柴温度已达着火点,又有足够的空气,满足了燃烧的条件,所以能燃烧【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燃烧条件的应用,燃烧的条件(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三片式球阀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度汽车销售市场调研与分析合同
- 2025版商业综合体电梯清洁维护协议
- 2022年江苏高考英语真题及答案-2
- 2025年度健康食堂牛羊肉绿色采购配送协议4篇
- 跨学科合作项目的设计与实践计划
- 关注员工培训效果的分析计划
- 技能拓展与职业转换的路径计划
- 前台文员职业健康与安全计划
- 幼儿园教师的课程安排与活动计划
- 第2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单元综合练习题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 JBT 1472-2023 泵用机械密封 (正式版)
- 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和明码标价法律法规价格欺诈知识
- 2016-2023年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外历史纲要上大事年表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监理计划
- 2022版《义务教育教学新课程标准》解读课件
- 小学二年级(上册)-乘法口诀-练习题-A4直接打印
- 采购行业的swot分析
- 设备采购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振荡指标MACD(波段操作精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