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期末复习要点_第1页
初一历史期末复习要点_第2页
初一历史期末复习要点_第3页
初一历史期末复习要点_第4页
初一历史期末复习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一、元谋人1.发现的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距今的年代:约170万年3.生产活动:会制造工具和使用天然火4.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二、北京人1.发现的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2.距今的年代: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3.体质特征:北京人头骨低矮,眉骨高耸,嘴部突出,保留着猿的体质特征。4.生产和生活:生产: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以采集和狩猎为主。生活:群居。三、山顶洞人北京周口店1.发现的地点:龙骨山的山顶洞穴2.距今的年代:距今约一点八万年3.体质特征: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4.生产和生活:人工取火,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骨针),懂得爱美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相比有哪些进步?

山顶洞人的面貌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山顶洞人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这从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可以看出来;他们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山顶洞人已经开始佩带装饰品;已经会人工取火。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生活一、什么叫氏族?1.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社会群体,称之为氏族。2.氏族聚落的居民,是同一个祖先的后代。3.最具代表性的是黄河流域的半坡聚落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聚落。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时间:约五六千年前2.地点: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石刀等)4.农耕作物:世界上最早种粟5.原始饲养业:猪狗6.居住:定居生活半地穴式房屋7.原始手工业:彩陶纺线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屋?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挡风雨,又可以取暖。三、河姆渡聚落1.时间:约7千年前2.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河姆渡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耜4.农耕作物: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5.居住:过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会挖掘水井6.原始饲养业:会饲养家畜(猪、狗)7.原始手工业:陶器、玉器和原始乐器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屋呢?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潮湿温热;可防蛇虫猛兽之害,又防潮湿,下面还可以养殖家禽家畜。四、大汶口原始居民1.时间:约四五千前2.地点:黄河流域的山东泰安大汶口3.生产农具:磨制石器,石镰,石锄4.原始手工业:黑陶,白陶5.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的出现

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时间距今约6000多年距今约7000年地点今陕西西安半坡村今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生产生活使用磨制石器,用石斧耕地,种植粟、白菜、芥菜。饲养猪、狗等家畜,打猎、捕鱼。制造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骨耜耕地,种植水稻;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制造黑陶。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会挖掘和使用水井。意义黄河流域氏族聚落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长江流域氏族聚落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一、炎帝,黄帝1.炎帝姓姜(姜子牙的祖先),号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炎帝部落在今陕西岐山。治麻为布,民着衣裳。作五弦琴,以乐为民。制耒耜,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立市廛,首辟市场。削木为弓,以威天下。制作陶器,改善生活。2.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公认的华夏始祖。相传黄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3.仓颉,姓侯刚,号史皇氏。二、战争1.炎黄战蚩尤(1)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传说时代开始)(2)主要人物:炎帝、黄帝、蚩尤(3)主要战役:涿鹿之战(4)结果:黄帝炎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5)影响:炎黄部落组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2.炎黄之战(1)原因:争夺中原地区(2)地点:阪泉之战(3)结果:炎帝战败并归服黄帝(4)影响:形成华夏族3.尧舜禹的“禅让”(1)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丹朱:知子莫若父)(共工:不能成大任)(舜:孝。百事孝为先,从德行入手)(以德为先)(2)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父亲与继母恶毒,象恶毒)(辟局)(3)禹:引,疏导洪水。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禹传子家天下)(4)禅让制:原始社会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没有特权(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回)(制度建设方面:王位世袭制)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一、夏朝1.夏朝的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建立者:禹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标志着我国进入文明时代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1)世袭制特点:a.家族世代继承王位b.兄终弟及或父死子继(衍生出叔死侄继)(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标志:禹死后,启继承父位。“家天下”代替“公天下”3.夏朝的统治巩固统治的措施:政治:修筑城堡和大型宫殿;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经济:经济活动以农耕为主文化:早期文字已经初步形成4.夏朝的灭亡时间:公元前1600年亡国之君:桀灭亡标志:商汤灭夏重要战役:鸣条之战二、商朝1.商朝的建立时间:公元前1600年建立者:汤都城:亳(今商丘)盘庚迁殷殷(今安阳)地位: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2.商朝的统治巩固统治的措施:政治:设置管理各项事务的官员;建立庞大的军队。经济: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畜牧业规模较大;青铜铸造是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雕刻工艺精湛文化:出现了成熟的文字“甲骨文”3.商朝的灭亡时间:公元前1046年亡国之君:纣灭亡标志:武王伐纣重要战役:牧野之战三、西周1.西周的建立时间:公元前1046年建立者:周武王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2.西周的发展全国土地归国王所有,平民和贵族只有使用权,不能转让和买卖。农业:农作物品种增多,已有人工灌溉。手工业:分工较细,原始瓷器制作比较普遍。建筑业:建筑物上开始使用瓦。3.西周的灭亡时间:公元前771年亡国之君:周幽王灭亡标志:犬戎攻破镐京4.东周建立时间:公元前770年建立者:周平王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阳)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一、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2、主要内容:“授民授疆土”3、对象:王族、功臣、前代贵族4、诸侯的义务: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5、分封的依据:血缘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6、分封制的影响:①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②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③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二、贵族、平民和奴隶(笔记)阶级等级构成权力和义务统治阶级贵族:包括诸侯、卿大夫、士拥有各种特权,兼任各级官员,以剥削平民奴隶为生,从事脑力劳动,不从事体力劳动被统治阶级平民:指“众”、“民”、“庶人”、“农夫”等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家庭副业,有人身自由,拥有一些私有财产,是农业和手工业部门的主要劳动者。奴隶:来自战俘、触犯刑法的罪徒等无人身自由,被用于赏赐和买卖,除了被迫作苦役外,有时被杀死,用作祭祀祖先的供品,或为死去的贵族殉葬三、维护统治的工具: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1.军队的作用:①对外征战②对内镇压2、刑法作用:巩固统治秩序3、礼:一整套衣食住行方面必须合乎尊卑等级的身份礼仪规范,并发展成指导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4、礼的实质: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一、春秋五霸——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前476年)“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史记·周本纪》成因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谁势力强大,就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1、齐桓公首霸(1)齐桓公最先称霸的原因:1任用管仲为相,国力大增(管仲相齐);2齐国地近渤海,拥有山海渔盐之利,是东方大国3运用“尊王攘夷”的谋略,提高了齐国的地位;4召集诸侯“葵丘会盟”,确立了霸主地位。(2)齐桓公给我们的启示为成就霸业不记私仇,气度非凡.可谓:行大事者,不拘小节.虚心纳谏,接受贤臣金玉良言.可谓:用人不疑,知人善任.身处乱世,以天下为己任;尊王攘夷,实现个人政治抱负.可谓:名垂千古,流芳百世.2、楚庄王问鼎中原楚庄王未亲政前,终日歌舞升平,韬光养晦,麻痹政敌。可谓: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后楚庄王饮马黄河,雄心勃勃,问鼎中原。可谓:事业有成,功成名就3、晋文公城濮之战晋文公早年流亡在外,颠沛流离,心向祖国。可谓:身在他乡,心怀故国。城濮之战,晋军退兵三舍,晋文公兑现诺言。可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4、宋襄公给我们的启示宋国国力衰微,宋襄公穷兵黩武,谋求霸业。可谓:自不量力,自取灭亡。泓之战,没有把握有利地形和战机,致使宋军惨败。可谓:才疏志广,昏庸愚昧。5、勾践给我们的启示勾践亡国之后,不忘国耻,卧薪尝胆,力图复国。可谓:励精图治,矢志不渝。二、战国七雄公元前475年-前221年1三家分晋晋国分为韩、赵、魏三国和原来秦、楚、燕、齐四国合称战国七雄。2合纵连横•战国时,各国除了使用武力外,还不断采取政治、外交上的攻势。•从地理上看,秦国在西部,其它六国分布在东部,东西为横,南北为纵,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合纵”;秦国利用各国之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连横”。3秦灭六国:(详见13课)4小结春秋战国给我们的启示•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给各路诸侯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舞台。他们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可谓:时势造英雄。•而今,我们更要吸取历史教训,珍惜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抓住有利时机,千方百计地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采用和平的方式妥善的解决好台湾问题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一、经济变革——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1、千耦其耘:2、生产工具的进步:铁农具的使用和推广(回顾农具的发展历程)1)时间:春秋时期2)意义: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3、耕作技术的进步:牛耕的使用和推广1)出现时间:春秋时期推广时间:战国时期4、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1)原因:铁器牛耕的出现、生产力的发展2)生产方式的变化:有“公作”转化成“分地”,个体生产取代了大规模的强制性集体耕作。二、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政治变革)改革背景:1、新兴地主阶级要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2、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现实压力魏国——李悝;楚国——吴起;韩国——申不害;齐国——邹忌三.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1.变法的历史背景第一,铁器、牛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第二,新兴地主阶级要想建立他们的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就必须废除奴隶主贵族的各种特权。第三,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现实压力。(直接原因)2.变法的时间:公元前356年3.变法的人物: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4.变法内容1)经济:奖励生产;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2)军事:奖励军功3)政治: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作用:秦国建立起了封建制度,成为战国后最富强的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6.成功原因以及启示:1)变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2)秦孝公坚定的支持变法。3)商鞅个人的努力。启示:变革要顺应历史大趋势,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照顾方方面面的利益诉求,态度坚决,稳步推进。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一甲骨文1、含义:商周时期,刻在甲骨或兽骨上的占卜文字,称为甲骨文,又称卜辞。2、内容:反映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3、主要发现地:河南安阳小屯村4、特点:基本上是一种象形文字,它又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5、意义: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二、青铜器1、含义: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因为颜色发青,所以叫青铜器。青铜铸造业是商朝的重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2、种类:(1)礼器(2)饮食器。(3)兵器和工具等3、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和青铜立人像。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青铜立人像是商代蜀文化的杰出作品。出现金文(铭文)4、商朝时期青铜器特点种类繁多、工艺高超;制作精良、纹饰华丽;气势宏大、风格多样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一、孔子创立儒家学派1、孔子生平及身份: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2、思想内容及政治主张1)思想:“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2)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3)影响: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正统思想。3、教育教学成就1)兴办私学,广收门徒2)总结了一套较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二、老子1、年代:春秋时期2、创立学派:道家3、著作:《道德经》4、思想:道为本源;对立双方相互转化;小国寡民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推广社会变革商鞅变法奴隶制瓦解各诸侯国的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思想文化空前发展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三、百家争鸣1、原因:1)、生产力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的冲击,也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2)、各国变法需要理论支撑,为百家思想提供了学术市场。3)、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4)、私学的兴办,给各派学说的传播提供了阵地5)自由著述、自由讲学、自由迁徙、自由批评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2、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小说家等。(1)墨子:墨家学派的代表人著作:《墨子》主张:兼爱、非攻(2)孟子:儒家学派代表著作:《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君子之道(3)韩非子:法家的代表人著作:《韩非子》主张:“法治”、中央集权、法术势相结合,进步的历史观。(4)庄子:道家学派代表人著作:《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逍遥人生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一、造福千秋的都江堰1、都江堰的修建时间?战国时期2、都江堰的修建地点?蜀郡岷江流域3、都江堰的修建者?秦国李冰父子4、都江堰的主要组成部分?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5、修建原因:排涝防旱6、都江堰的结构和运作原理(1)、分水鱼嘴:使江水分流(1)外江:分洪(2)内江:灌溉结构和运作原理飞沙堰:泄洪排沙宝瓶口:引水灌溉(2)、经验:“深淘滩,低作堰”(3)、治水特点:重在疏导7、意义(1)分洪减灾、引水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2)设计巧妙科学,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3)两千年被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二、神奇的编钟曾侯乙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套编钟。第13、14课秦朝的兴亡一、秦王扫六合——秦王嬴政统一六国1、秦统一中国前的历史背景:从经济条件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各地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给统一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从民族关系讲,华夏族已经形成一个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且有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能够作为一个核心民族,促进各民族进一步融合。从政治局面来看,因为封建割据及混战不断,人民遭受了难以忍受的痛苦和灾难,人民渴望统一。2、秦能够统一的条件一次改革商鞅变法后,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一种策略采取连横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一场胜仗长平之战后六国无力抗秦一代雄主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3、秦统一的过程前230年灭韩前229年灭赵前226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燕前221年灭齐4、秦统一的疆域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定都咸阳,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5、秦统一的意义(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2)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3)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一)、政治:废分封,立郡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1.至高无上的皇帝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2.中央机构的三公制:设立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3.地方机构的郡县制:废除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分封制,建立起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行政机构。(二)、经济文化方面车同轨,修筑驰道书同文:统一为小篆,后来出现隶书.统一货币: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统一度量衡(三)、军事方面:御匈奴,筑长城;征南越修灵渠.(四)、思想方面:焚书坑儒:加强思想统治;钳制了人民的思想,摧毁了文化。三、秦的灭亡(一)、秦灭亡的原因1、广大农民徭役、兵役负担十分沉重2、国家征收的赋税占农民全年收成的三分之二3、秦朝统治者制定了严酷的刑法4、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二)陈胜吴广起义根本原因:秦的暴政时间:公元前209年地点:大泽乡领导人:陈胜、吴广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建立政权:张楚政权结果:失败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三)、楚汉之争灭秦时间:公元前207年过程:项羽:巨鹿消灭秦的主力刘邦:占领咸阳,推翻秦朝,灭秦(三)楚汉战争时间:前206年—前202年双方:“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目的:为争夺天下而战结果:刘邦胜,建立西汉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1.措施⑴思想文化方面:①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排斥、抑制其他学说,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从此,儒家学说被确立为王朝的正统思想,延续了2000多年。②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教授儒家经典。⑵政治方面:①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从而削弱诸侯国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③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和皇族的不法行为。在地方,设刺史‘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2..影响:汉武帝在位期间能顺应历史潮流,开拓创新,在政治、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西汉王朝实现了大一统,步入鼎盛时期。思想 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 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经济盐铁官营,重农抑商,算缗告缗,均输平准,统一铸币五铢钱.(补充)军事 反击匈奴民族关系 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汉与西域的交流对外交往 开拓丝绸之路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回顾自战国以来匈奴与中央王朝的关系)1.张骞通西域。⑴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年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⑵意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此后,汉朝与西域诸国互派使节,互通商旅。⑶西域都护的设立: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2.丝绸之路

⑴形成:张骞通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丝绸之路”。

⑵路线:从长安(今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是当时横穿欧亚大陆的陆上通道。

⑶作用:“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石榴、葡萄等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1.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⑴发明:西汉前期,人们从“积漂絮成絮片”中得到了启示,发明了纸。

⑵改进: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为原料,制成“蔡侯纸”,不仅降低了造纸成本,而且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

⑶作用: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纸的传播时间与区域看教材)

⑷意义: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2.医学

⑴张仲景:东汉杰出的医学家,他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他在书中全面阑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⑵华佗:汉代著名医学家,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创建了五禽戏.他医术高明,具有救死扶伤的精神,被人们誉为“神医”。3.数学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它的出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第18课昌盛的文化佛教的传入佛教是世界古代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明帝开始兴建佛寺。佛教的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教义:现实人生就是“苦”。痛苦由人自身的贪念等造成。贪念等引起善恶行为,又产生轮回报应。人的今生如果能忍受痛苦,虔诚信佛,来世就能幸福。这种教义要求人们放弃对现实压迫的斗争,是麻醉人民的鸦片。2.道教道教的兴起与东汉末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道教教主--太上老君老子太上老君道教认为生、老、病、死虽是宇宙中不可抗拒的规律,但通过修身养性,可以做到长生不死,得道成仙。精神修炼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服食丹药是另一种重要方法。丹药分外丹和内丹,外丹用炉鼎烧炼矿石药物而成,说服之可令不老不死。内丹就是气功。3.史学

⑴司马迁: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生活在汉武帝时代,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努力,终于编写成《史记》。

⑵《史记》:体裁: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内容:记述了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特点: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地位: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1.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官渡之战

200年 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为曹操统一黄河中下游地区奠定基础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赤壁之战

208年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2.三国鼎立的形成时间 建立者 都城国号220年 曹丕废汉献帝,称皇帝 洛阳 魏221年 刘备称帝 成都 蜀222年 孙权称王 建业 吴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1.人口南迁

⑴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

⑵原因:东汉末年以来,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比较安定。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开始南迁。西晋后期,匈奴等族乘汉族统治集团内乱之机起兵反晋,西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

⑶分布: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人移民到岭南一带。

⑷影响:人口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资金,为南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江南经济的发展

⑴原因①北方人口大量南下,不但为南方补充了大量的劳动人手,而且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