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沉积法制备高100取向多孔lio_第1页
激光沉积法制备高100取向多孔lio_第2页
激光沉积法制备高100取向多孔lio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激光沉积法制备高100取向多孔lio

1金属性导电氧化物薄膜近年来,由于sd、传感器、执行器、铁电存储器和电听能器的应用,铁电膜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这些应用中,为获得高质量的铁电薄膜器件,选择合适电极材料以及合适的制备方法和工艺非常重要,因为电极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铁电薄膜的性能。到目前为止,通常采用Pt或以Pt为基础的金属薄膜作为电极材料(Pt/Ti/SiO2/Si),但由于金属本身的性质会导致一些问题,从而导致器件性能下降。例如Pt薄膜和Si衬底结合不紧密;采用Ti作为粘合层,Pt层和Ti层会相互扩散,二者还会向铁电薄膜扩散,造成界面死层,导致铁电介电性能下降;采用Pt薄膜作为电极的铁电电容器通常会表现出明显的疲劳现象,严重影响电容器寿命。近年来,人们发现用同一类钙钛矿结构金属性氧化物La0.5Sr0.5CoO3、YBa2Cu3O7-x、SrRuO3和LaNiO3等来代替金属作为底电极,可以减少界面扩散,大大增强了铁电薄膜的抗疲劳特性。在这几种金属氧化物薄膜中,LaNiO3是一种赝立方的钙钛矿结构,结构简单,原料价格低廉,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其晶格常数为0.384nm,其(100)面与Si(100)面成对角晶格匹配,失配度仅为0.01%,因此可以在Si衬底上诱导择优取向的LaNiO3薄膜,与传统硅工艺兼容,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它还与大多数钙钛矿铁电材料的晶格常数相近,例如相关文献报道的Ba0.5Sr0.5TiO3(BST)、Pb(Zr0.53-Ti0.47)O3(PZT),(Na0.85K0.15)0.5Bi0.5TiO3及BaTiO3(BTO)、BiFeO3等铁电薄膜采用LaNiO3作底电极,都得到了择优取向的铁电薄膜,而有序化的铁电薄膜往往表现出良好的铁电性能。另外,虽然LaNiO3薄膜是金属性导电氧化物,但JunwooSon,R.Scherwitzl,MasanoriKawai等人通过制备超薄和晶格中缺氧的LaNiO3薄膜,诱导了金属绝缘体相变,这一现象也吸引了众多科研者对LaNiO3薄膜的兴趣。有关制备LaNiO3薄膜底电极材料的报道较多。人们已采用射频磁控溅射(RFSputting)、脉冲激光沉积(PLD)、金属有机物沉积(MOD)、化学溶液分解(CSD)等方法制备了衬底、衬底取向、氧压、温度及退火系列的LaNiO3薄膜。在这些方法中用到的衬底大都是SrTiO3、LaAlO3、MgO,尽管有人在Si(100)衬底上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了LaNiO3,但得到的LaNiO3薄膜晶粒排列杂乱,质量并不是很好,直接影响了在其上面沉积的铁电薄膜的性能。在本文中,利用脉冲激光沉积的方法,通过调控氧分压,直接在Si(100)衬底上获得了具有高结晶度和高(100)择优取向的薄膜,并对LaNiO3薄膜的结构、化学组成、电学等性能进行了相关分析与讨论。2薄膜的制备和晶体结构LaNiO3薄膜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方法(KrF准分子激光束,波长为248nm)在Si(100)衬底上制备。薄膜沉积温度为750℃,激光能量密度为200mJ/cm2,频率为5Hz,靶基距为5cm,沉积氧压从2.5~15Pa变化。薄膜沉积完后原位750℃下退火20min,以使薄膜致密化,充分结晶,提高薄膜质量。直径20mm的LaNiO3靶用传统固相烧结法,La2O3和NiO(纯度为99.99%)以摩尔比1∶1配比,球磨24h使其混合均匀后在850℃下煅烧3h得到LaNiO3粉体,然后在1050℃下烧结4h制备成陶瓷靶材。为了测量薄膜面电阻,Ag电极采用直流溅射法沉积在LaNiO3膜面上,在400℃条件下原位退火30min,以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薄膜的结晶性用X射线衍射仪(BrukeD8Adance,CuKα)在θ~2θ模式下进行测量,扫描速率为0.02°/s,扫描范围为20~60°。薄膜表面和断面形貌用场发射扫描显微镜(ZeissSupra40)观测,薄膜的表面粗糙度用原子力显微镜(SeikoSPA400)进行观测,薄膜室温电阻率采用四探针法测量(AgilentE5273A和Lakeshore340电测仪),薄膜成分的化学计量比用X射线荧光(XRF-1800)进行分析。3不同氧压下n/ni-ro3薄膜的表征图1是LaNiO3薄膜在不同氧压下的XRD图谱。当氧压从2.5增加到7.5Pa时,薄膜逐步表现出(100)择优取向,如以取向因数α(100)=I(100)/I(110)表征择优取向度,氧压为2.5,5Pa时,α(100)分别为2.19和3.66,取向因数随氧压增大,而在7.5Pa时,基本上为纯的(100)择优取向,表明在这个氧压范围内,择优取向随氧压的增加而增加;当氧压高于7.5Pa后,薄膜的择优取向与结晶性又随氧压提高而逐渐变差。这主要有两个原因:(1)Si(100)面(晶格常数为5.73nm)与LaNiO3(100)成45°对角晶格匹配(晶格失配度仅为0.1%);(2)Si(100)面有着最低的表面能,LaNiO3薄膜沿此面容易生长;低氧压时,靶材被激光烧蚀形成的羽辉等离子体与腔体中气氛氧碰撞次数少,到达衬底上的离子或原子数目较多,堆积过快造成离子或原子在Si表面不及有序排列,因此结晶性差且薄膜的择优取向性较差;而适当高氧压有利于(100)择优取向的形成,随着氧压的增大,可有效地抑制(110)峰,并在7.5Pa时薄膜获得最好的择优取向及结晶性;随着氧压的继续增大,能到达衬底的离子或原子数目减少,动能也减小,到达衬底的离子或原子排列松散,造成结晶度下降,当氧压达到15Pa时,薄膜基本呈非晶态。图2是LaNiO3薄膜(100)峰晶格常数和半高宽与沉积氧压的关系。从图2中可以看出,半高宽随着氧压的升高而减小,说明高氧压有利于薄膜晶粒的长大,SEM图像显示的晶粒尺寸也证实了这一点;当氧压为2.5和7.5Pa时,晶格常数较小,小于块体LaNiO3的晶格常数0.384nm。,此时薄膜表现为张应力。从图3SEM图像中可以看出,当氧压为7.5Pa时,晶粒排列致密,尺寸大小均匀,约为30~50nm;当氧压为10Pa时,晶粒虽然有所长大,大的粒径达到100nm,但其均匀性较差,大晶粒间夹杂着很多细小晶粒。图4所示的是氧压为7.5Pa时,LaNiO3薄膜的断面形貌,可以看出其形貌为均一的柱状晶粒,排列整齐且致密,这与文献得到的圆状晶粒是不同的。导电氧化物衬底的平整度对后来集成功能薄膜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图5是氧压为7.5Pa时LaNiO3薄膜的AFM图像,图像揭示了相对平整的表面和均匀的晶粒分布,薄膜粗糙度均方根仅为1.73nm,与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满足作为薄膜底电极的粗糙度要求。图6是用X射线荧光技术测得的不同沉积氧压下LaNiO3薄膜La/Ni元素摩尔比。如图6所示,LaNiO3薄膜La/Ni元素摩尔比随着氧压增大呈现减小的趋势,与M.Detalle等人用磁控溅射方法得到的趋势相反,一般来说,La过量会生成Lan+1NinO3n+1系列三元化合物,但在我们的XRD图中没有出现杂峰。La/Ni偏离化学计量比的原因,可能是二者的溅射效率不同所致。另外,计量比的偏离会导致元素价态的变化,还容易引入氧空位,造成晶格畸变,影响到薄膜的电学性能。氧压为5和7.5Pa时,La/Ni比接近1,因此薄膜具有较好的结晶性;当La/Ni比偏离化学剂量比较大时,如图1所示,薄膜结晶度变差,而且计量比失衡也会影响薄膜结构与化学性质的稳定性。图7是不同氧压下LaNiO3薄膜的电阻率。氧压为7.5Pa时,电阻率为2.03×10-4Ω·cm,尽管与大多数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但数值上仍比金属性电极比如铂的电阻率大一个数量级。一般来说,薄膜中电子的散射机制主要有晶格、晶粒间界、杂质和薄膜的表面。薄膜的结晶性越好,晶粒越大、晶界等缺陷越少,对电子散射作用较小,薄膜的导电性也越好。但氧压为10Pa时,虽然薄膜的平均晶粒尺寸较大,但电阻率却相对较差,这与晶粒大小不均匀(如图3(b)所示),薄膜质量下降有关;氧压为15Pa时,薄膜电阻率突然增大两个数量级,这是由于薄膜是非晶态的原因。图7的插图是氧压为7.5Pa时薄膜的R-T曲线,结果表明LaNiO3薄膜表现为金属导电特性。而有的文献报道了斜率为负的R-T曲线,表明薄膜中的导电机制是半导体传导机制。这主要是由于薄膜中晶格缺氧所致。因为LaNiO3中导带是由Ni的d轨道和O的p轨道交叠而成,缺氧导致了Ni元素价态的变化,从而导致了电荷分布不均匀。4氧压对la/ni比的影响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Si(100)衬底上制备了高(100)择优取向和高结晶度的LaNiO3薄膜,氧压对LaNiO3薄膜的取向和结晶度有很大影响,随着氧压的增大,取向因数α(100)和结晶度逐渐增大,7.5Pa时到达最佳值,氧压继续增大时,取向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