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高补班)上学期周练语文试题_第1页
高三(高补班)上学期周练语文试题_第2页
高三(高补班)上学期周练语文试题_第3页
高三(高补班)上学期周练语文试题_第4页
高三(高补班)上学期周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跟帖(tiě)弱冠(guàn)闷葫芦(mēn)若即若离(jí)B.更名(gēng)骠勇(biāo)根状茎(jīng)方枘圆凿(záo)C.蓦然(mò)混浊(hún)电饭煲(bāo)间不容发(jiān)D.绷脸(běng)烘焙(bèi)夹生饭(jiā)经史子集(jīng)【答案】D【解析】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渚清(chǔ)霜鬓(bìng)惘然(wǎnɡ)贻笑大方(yí)B.饿殍(piǎo)逡巡(qūn)曳兵(yè)丢三落四(luò)C.跬步(kuǐ)针砭(biān)经传(zhuàn)度长絜大(duó)D.锦瑟(sè)猿啸(xiào)咨嗟(jiē)良将劲弩(jìn)【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渚清(chǔ)—-zhǔ,霜鬓(bìng)——bìn.B项丢三落四(luò)——là。D项良将劲弩(jìn)——jìng。【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技巧点拨】多音字记忆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多音字应该根据不同字音的意思区分。渚,zhǔ(形声,从水,者声.本义:古水名。渚水)水中小块陆地:洲渚,渚田,鼋头渚(中国江苏省无锡市太湖边的一处著名风景区)。鬓,形声。从髟(Biāo),宾声。”髟”,意思是头发长。”髟"的字多与毛发有关。本义:颊发。两颊两旁近耳的头发)。丢三落四: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落是一个多音字,它有好几种读音,以下为它的所有读音的组词。拼音:luòlàolàluō。落là,1.丢了,漏掉。2.忘了拿。劲jìng〈形>(形声。从力,巠声。本义:强劲有力)。劲jìn〈名〉力量,力气。精神;情绪。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思想之河汩汩向前李泽厚对哲学的最初兴趣,要追溯到12岁那年的一次“精神危机"。那年春天,他看到山花烂漫、春意盎然,却突然感到:“人是要死的,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呢?"这个人生之谜霎时间击中了他,使他倍感困扰与悲观。1950年,李泽厚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大哲学系.虽然身在中国最高学府,他大学时代却主要靠“自学"。那时刚解放,大学里许多课程还未开,冯友兰等哲学教授还在“改造思想”,所以李泽厚没有上过中国哲学史课。李泽厚从大一开始就自己搞研究,有时逃课,有时上课看自己的书.他用老师的借书证借图书馆的线装书,每次借30函,要跑几趟才能全部扛走。有段时间他患病,一些活动不能参加,就把更多时间放在读书和写文章上.他找到一间废弃的屋顶阁楼,在这里做了大量笔记。他回顾说:“我最大缺点之一,是不喜欢问,总是自己摸索,走了许多弯路。”他的第一个研究目标是谭嗣同,本以为很好研究,“当时看谭嗣同,人很重要,书又不多,就投入进去了,结果吃亏了,他因为思想不成熟,现点相互矛盾”。稿子下了很大工夫,写了五遍,直到毕业才完成。多年后一个哈佛博士将其译为英文,十分佩服他分析得那么细.这篇《谭嗣同论》后来收进了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一书,影响很大。虽然承认年轻时“走了许多弯路”,但李泽厚至今认为导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时间、书籍和不断从方法上总结经验”。李泽厚虽然成名早,但因政治表现不突出,成了社科院下放劳动最多的人。“文革"时,在干校只准读“毛选”,李泽厚在行囊里偷偷带了英文版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把“毛选”遮在上面掩护,还偷偷做了几万字的笔记。蛰伏近二十年,1979年3月,34万字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出版了,令许多人大吃一惊。实际上,这不只是一本研究康德的书,通过“批判”,李泽厚在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他将康德与马克思相联系,从中表达了“人类学本体论”的初步构想。在思想大解放的上世纪80年代,此书产生了巨大影响,至今已再版6次。4个月后,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出版,同样引起轰动.上世纪80年代,是李泽厚的著述高峰期。继上述诸书之后,他又出版了《美的历程》《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和《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到80年代末,他完成并出版了《华夏美学》和《美学四讲》。“那时,李泽厚每有新作发表,朋友间都要奔走相告。"时隔30年,易中天仍清晰记得《美的历程》带给他的震撼,“以十几万字的篇幅来完成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高屋建瓴,势如破竹,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巡礼中触摸到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诚非大手笔不能为!”在这之前,美学史的论著基本是教科书式的编年史,只有归纳,没有独创,更谈不上自己的理论体系,除了让人得到些“知识",完全无助于提高审美能力。“当时我也看过好些文学史美术史,不满意。所以这本书,每章每节,我都有些新东西。”《美的历程》让年轻人看到了“原来学问可以这样做":讲哲学,可以不套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争的既定框架;讲文艺,也不一定要套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帽子,完全可以从作品和自己的感受出发。冯发兰先生称赞此书是对中国美学、中国文学以至于中国哲学的精练概括,“一部死的历史,你讲活了”。当时,正有一股自下而上的“美学热"袭来,青年人对美学有一种近乎狂热的兴趣,《美的历程》更成了青年学子的架上之书、枕边之物。1986年,《人民日报》一篇文章标题即为《请听北京街头书书摊小贩吆喝声“李泽厚、弗洛伊德、托夫勒……"》。虽说《美的历程》为李泽厚赢得巨大声望,但他说:“这在我写的书里,第三本也算不上!”在他看来,1988年出版的《华夏美学》更重要,因为叩问美的本体、解开美的哲学之谜,才是他真正的美学抱负!《华夏美学》在“儒道互补"的思路下提出了“儒”所派生的“情本体"美学、“乐感”美学,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美学精神的深度与广度,也为他后面的哲学研究打开了新的通道。1989年,他的另一部重要美学专著《美学四讲》出版,他的美学观点主要集中在这本书中。时隔二十年后,2010年2月,美国最权威的世界性古今文艺理论选集《诺顿理论与批评文选》第二版,收录了李泽厚《美学四讲》“艺术"篇中的第二章“形成层与原始积淀”。这套文集由柏拉图的论著选起,一直选到当代。李泽厚是进入这套一直由西方理论家统治的文论选的第一位中国学人.(节选自《文汇报》,有删改)3.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12岁的一次“精神危机”使李泽厚对人生倍感困扰与悲观,但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机,这可以视为其思想之河的源头。B.文章在介绍李泽厚哲学、美学思想和论著的同时,还借助易中天等人对其论著的高度评价,说明李泽厚远远超过了这些人。C.上世纪80年代是李泽厚的著述高峰期,他相继出版了《华夏美学》《美学四讲》和《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吸引了大量青年学子。D.《华夏美学》一书叩问美的本体、解开美的哲学之谜,表达了李泽厚真正的美学抱负,《美学四讲》集中体现了他的美学观点.E.2010年2月,由西方理论家统治的权威文论选收录了李泽厚的《美学四讲》的部分内容,这足以说明李泽厚的美学研究所达到的高度。4.本文着重讲述了李泽厚学术研究的历程,请简要概括.5.为什么说《美的历程》为李泽厚赢得了巨大声望?请简要分析。6.你对文中“导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时间、书籍和不断从方法上总结经验”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答案】3.DE(答E给3分,答D给2分)4.①大学时开始独立研究,虽走了许多弯路,但其研究成果影响很大。②下放干校劳动时,他克服困难,潜心读书,做了大量笔记,为日后的研究著述奠定了坚实基础。③上世纪70年代,《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出版,李泽厚通过“批判”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紧接着《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出版,引起轰动。④上世纪80年代,《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等美学专著相继出版,为李泽厚赢得了巨大声望,并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美学精神的深度与广度。5.①恰逢“美学热"来袭,《美的历程》生逢其时.②高屋建瓴,系统展示文明古国心灵历史,是对中国美学、中国文学以至于中国哲学的精练概括。③比以往同类著作有创新,给青年人提供更灵活更科学的治学新方法,不仅传授知识,更有利于提升审美能力。6.观点一:我认为李泽厚的观点正确,导师不能对个人成功起决定作用。理由:①李泽厚在大学主要靠自学获得真知,他研究哲学史,却没有上过著名教授的哲学课。②关键是自己的行动.李泽厚总结重要的是“时间、书籍和不断从方法上总结经验"。③而且大学阶段只是人生短暂的一个时期,他后来的辉煌成就都是离开学校离开导师以后才取得的,这更证明导师对一个大家的塑造并不重要.观点二:我不认同这个观点,我认为导师对成功很重要。理由:①李泽厚上大学的时机不够理想,名家教授还在接受思想改造,他没有受教于名家,没有充分感受到名家教诲的力量,否则,他会取得更加巨大的成就;②因为没有老师指导,李泽厚走了许多弯路,他自己也认识到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研究谭嗣同吃亏,投入了过分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有导师教诲在前,他的研究会更加高效。③李泽厚身在北大校园,虽然没有更多直接聆听导师教诲,但大师云集的校园氛围,大师们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他们渊博的学识和包容的胸襟(用老师的图书证借书,能逃课自由搞研究),使与其交游受其熏陶的李泽厚受益匪浅。导师的力量有时是无形的,这对他以后的发展无疑会起到激励指引作用.观点三:我认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师不可缺少,但成功关键取决于学生本身)理由:①对目标明确,意志坚定,自学能力很强的学子来说,导师的作用并不是最重要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意志和能力。②对于更多普通学子来说,导师在治学过程中的引导和纠偏作用不可或缺,他可以指导学生更高效进行研究和学习。③无论对于哪一种人,治学关键环节的指导都可以使他前行的道路更加畅通,都比自己在黑暗中摸索要高效得多.导师对于普通人的作用是雪中送炭,对于杰出人物的作用是锦上添花,作用大小是不同的。【解析】3.【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涉及到文章的细节、结构、传主的品格等,试题命制的错误选项多为无中生有、牵拉因果、传主的品格和所举的事例不对应,张冠李戴等。答题时注意和文章仔细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注意1分选项,1分选项多为绝对、不全面、牵强、似是而非等特征。如本题B项“说明李泽厚远远超过了这些人”错误,引用是为了更好表现传主,增强真实性。4.试题分析:李泽厚的学术研究历程集中在2—9段,其中2.3.4段主要讲他大学期间的学术研究,5.6段主要讲他在干校劳动期间进行的研究,7.8段是他70年代的研究成果,第9段讲他80年代的研究成果。解答此题,先按照时间顺序确定其筛选区间,再将段落的内容概括出来。【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如此题的“学术研究历程”,应该是一些具体做事的方式、言行等.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如本题其中2.3.4段主要讲他大学期间的学术研究,5.6段主要讲他在干校劳动期间进行的研究。5.试题分析:此题的答题区间在10-13段。从第10段易中天的评论中,可以看出,《美的历程》高屋建瓴,系统展示文明古国心灵历史;从第11-12两段冯友兰的评价中可以看出,《美的历程》比以往同类著作有创新,给青年人提供更灵活更科学的治学新方法,不仅传授知识,更有利于提升审美能力;第13段是说《美的历程》生逢其时。【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这仍然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只是要求的高一点,首先对题干要进行分析,分析题干的隐含的意思,实际就是传主拥有行为、思想,明确只一点题目就好答了,到文中找主要的事件,通过事件分析体现传主的什么思想,然后分条作答,注意要对事件记性整合,相同的内容注意合并,各点之间不要相互包含。如本题解答此类归纳概括题,所以先要找到相应的答题区间,然后归纳信息。本题的答题信息有:一、“以十几万字的篇幅来完成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高屋建瓴,势如破竹,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巡礼中触摸到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诚非大手笔不能为!”二、在这之前,美学史的论著基本是教科书式的编年史,只有归纳,没有独创,更谈不上自己的理论体系,除了让人得到些“知识”,完全无助于提高审美能力。“当时我也看过好些文学史美术史,不满意。所以这本书,每章每节,我都有些新东西.”三、当时,正有一股自下而上的“美学热”袭来,青年人对美学有一种近乎狂热的兴趣,《美的历程》更成了青年学子的架上之书、枕边之物。6.【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技巧点拨】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的题目,本题实际上涉及到成功的两个关键因素:内因与外因.导师只是一个外因,而自己才是内因。成功的关键在于内因,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外因的作用。回答本题应从这个角度入手。先提出观点,然后对每个段落进行归类,得出关键词语,一定要结合原文事例作具体的解释.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吾粲字孔休,吴郡乌程人也。吴录曰:粲生数岁,孤城妪见之,谓其母曰:“是儿有卿相之骨."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迁为长史,治有名迹。虽起孤微,与同郡陆逊、卜静等比肩齐声矣.孙权为车骑将军,召为主簿,出为山阴令,还为参军校尉。黄武元年,与吕范、贺齐等俱以舟师拒魏将曹休于洞口。值天大风,诸船绠绁①断绝,漂没著岸,为魏军所获,或覆没沉溺。其大船尚存者,水中生人皆攀缘号呼,他吏士恐船倾没,皆以戈矛撞击不受。粲与黄渊独令船人以承取之,左右以为船重必败。粲曰:“船败,当俱死耳!人穷,奈何弃之?”粲、渊所活者百余人.还,迁会稽太守,召处士谢谭为功曹,谭以疾不诣,粲教曰:“夫应龙以屈伸为神,凤皇以嘉鸣为贵,何必隐形于天外,潜鳞于重渊者哉?"后数往请,谭卒欣然与谋。粲募合人众,拜昭义中郎将,与吕岱讨平山越,入为屯骑校尉、少府,迁太子太傅。赤乌中,遭二宫之变,孙权欲废太子孙和,而立鲁王孙霸,朝中官员各执一方。粲抗言执正,明嫡庶之分,违忤孙权,欲使鲁王霸出驻夏口,遣霸之党人杨竺不得令在都邑.又数以消息语陆逊,逊时驻武昌,连表谏争。由此为霸、竺等所谮害,下狱诛。寿评曰:吾粲遭罹屯蹇,以正丧身,悲夫!(选自《三国志·吴书·吾粲传》,有删改)【注】①绠绁(gěngxiè):绳索。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B.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C.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D.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升迁。如《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B.处士,又名“隐士",唐代习惯称为“高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男子隐居不出仕,讨厌官场的污浊,这是德行很高的人方能做得出的选择。C.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D.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表示年份).“赤乌”是三国时期东吴君主孙权的第四个年号,共计14年。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吾粲幼时就表现不凡,后来被孙河将军赏识,奏请朝廷任命,从而走上仕途。B.吾粲任职后,治理有方,名声政绩毫不逊于同道,后来不断得到任用。C.在会稽太守任上,吾粲能够礼贤下士,“三顾茅庐”,最终请出了隐士谢谭。D.在宫廷斗争中,吾粲“抗言执正",因正直而丧身,陈寿认为这是可悲的。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粲生数岁,孤城妪见之,谓其母曰:“是儿有卿相之骨。”(2)粲曰:“船败,当俱死耳!人穷,奈何弃之?"粲、渊所活者百余人。【答案】7.D8.C9.A10.(1)“我是国家的大臣,不能死在城外,应当与城池共存亡。”又到城中居住。(城池被攻破时),徐石麟身着朝服上吊自杀。(2)(徐石麒)性情乐观随和关爱他人,和人交谈整天也不厌倦.对于那些有才能的低级官吏和贫寒之士,他都不遗余力地加以引荐。【解析】7.【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C项“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错误。【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太子:又称王储、皇储或储君,是中国古代王朝中王位或皇位继承人的称谓。自秦始皇开始,太子不再代称诸侯、外姓王及藩属王的储君;也是从此开始,太子又称皇太子.据史书记载,中国的第一个太子是商朝的太丁(未即位),而第一个皇太子则是嬴胡亥(秦二世)。需要说明的是:太子,一般是帝王之子,但也不一定,特殊情况也有很多。平时需要注意积累。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A项结合文本内容“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可知,在孙河奏请之前,吾粲已为小吏。文本第一节内容“粲生数岁,孤城妪见之,谓其母曰:‘是儿有卿相之骨’”可知,“表现不凡”有误。【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A项结合文本内容“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可知,在孙河奏请之前,吾粲已为小吏。文本第一节内容“粲生数岁,孤城妪见之,谓其母曰:‘是儿有卿相之骨'”可知,“表现不凡"有误.10.【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谓”“是"“败”等词语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参考译文】吾粲,字孔休,吴郡乌程县人.吴书记载说:吾粲生下来才几岁,孤城有位老妇人看见他,对他的母亲说:“这个孩子有卿相的风骨。”孙河任乌程县县长时,吾粲是他手下的小吏,孙河为吾粲的气概感到惊奇。孙河后来做将军,可以自己选拔辖区内的地方官吏,便上表朝廷,奏请吾粲为曲阿县县丞。后升为长史,治理有声名政绩。吾粲虽说出身寒微,却与同郡陆逊、卜静等人地位声望一样高。孙权任车骑将军时,征召吾粲为主簿,外任山阴县县令,后回来在孙权身边任参军校尉。黄武元年,吾粲与吕范、贺齐等人一道率领水军在洞口抵御魏国将领曹休.正好遇到天刮大风,各船的缆绳都被吹断,船只有的漂到岸边,被魏军俘获,有的翻倒沉没。那些还存在的大船,落水未死的兵卒都攀附着船舷大声呼救,船上的其他官兵都怕人多使船倾覆沉没,都用戈矛撞击水中兵卒,不让他们上船。只有吾粲与黄渊让船上的人将落水者拉上船,左右将士认为船只超载定会沉没,吾粲说:“船沉了,我们就应一起去死!别人陷入绝境,怎能抛弃他们呢?”吾粲与黄渊救活的有一百多人。回来后,吾粲升任会稽太守,征召隐士谢谭为功曹,谢谭以身体有病为托词不肯赴任,吾粲开导说:“应龙因为能屈能伸而成为神灵,凤凰因为善于鸣叫而被人所贵重,你为什么一定要隐身藏迹于天外,潜伏鳞甲于深渊呢?”之后屡次前往邀请,谢谭终于愉快地同他谋事。吾粲招募组合人马,被任命为昭义中郎将,与吕岱一起讨伐平定了山越,入朝担任屯骑校尉、少府,升迁为太子太傅。赤乌中,遭遇两宫事变,孙权想废掉太子孙和,然后立鲁王孙霸为太子,朝中官员各自支持一方。吾粲仗义执言,阐明嫡庶之分,违背孙权的想法,要让鲁王孙霸出朝驻守夏口,遣送孙霸同党杨竺不得让他留在京都。吾粲又多次将朝廷纷争的情况告诉陆逊,陆逊当时驻守在武昌,接连上表谏诤。吾粲因此被孙霸、杨竺等人进谗言陷害,被逮捕入狱处死。陈寿评论说:吾粲遭遇厄难,因为正直而丧身,可悲啊!四、默写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将进酒》中感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两句是“,”。(2)李煜《虞美人》中写愁绪连绵不绝的两句是“,”。(3)杜甫《阁夜》中描绘萧瑟冬景的两句是“,”。【答案】(1)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解析】【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如本题“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暮”是傍晚的意思,“天涯霜雪霁寒宵”的“涯"错误率很高,需要注意。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秋雨叹三首(其一)杜甫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①颜色鲜.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注:①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12.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13.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答案】12.对比:秋日风雨中百草的“烂死”与决明的“颜色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或答衬托,以百草烂死衬托决明色泽鲜艳);比喻:把决明的叶与花比喻成“翠羽盖"和“黄金钱”.13.表达了作者对如决明样有高尚情操与人格的君子的欣赏与赞美,对遭受摧残的君子的关爱与担忧,对他们难逃悲剧结局的同情与哀叹。也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徒然白首却无所成就的自伤,面对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无奈而忧虑.【解析】12.【技巧点拨】规范答题: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如本题对比:秋日风雨中百草的“烂死”与决明的“颜色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13.【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对遭受摧残的君子的关爱与担忧,对他们难逃悲剧结局的同情与哀叹.六、语言表达14.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修辞、句式要与示例相同。(6分)向往是思想的折射,灵魂的写照,行动的先导。有的人向往奉献的快乐,于是就淡泊明志,心底无私;有的人向往索取的愉悦,于是就见利忘义,不择手段。因此,向往有好坏之分,是非之别.正可谓“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答案】有的人向往人格的升华,于是就洁身自好,一尘不染有的人向往私欲的满足,于是就贪赃枉法,中饱私囊【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组织答案,要仿照前面的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来写。本题注意“有的人”,思想和行动形成对比,注意句式的要求。【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仿用句式要求按照给定材料的要求、思路和格式进行仿写,这类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往往涉及语法结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语意连贯、风格协调等方面.本题属于嵌入式仿写,①注意仿写的句子在结构上要与原文保持一致.②注意仿写的句子在内容与逻辑关系上要与上下文保持协调。③注意用语特点、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④注意修辞特点.如本题有的人向往私欲的满足,于是就贪赃枉法,中饱私囊。七、作文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