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资本一次性份额存储技术的转变与违法性评价_第1页
注册资本一次性份额存储技术的转变与违法性评价_第2页
注册资本一次性份额存储技术的转变与违法性评价_第3页
注册资本一次性份额存储技术的转变与违法性评价_第4页
注册资本一次性份额存储技术的转变与违法性评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注册资本一次性份额存储技术的转变与违法性评价

虚假商业行为是一种公司犯罪。根据第29条。1993年12月,《税法》(以下简称《税法》)制定的违法性标准颁布。旧《公司法》不仅带有明显的政府管理企业的痕迹,而且当时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公司的运行模式更多地考虑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市场主体的商事法律特征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来。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对1993年的《公司法》作出全面的修订(以下简称修订的《公司法》),在公司设立条款中不仅取消了区分公司经营的最低注册资本额的限定,而且允许公司按照规定的比例在规定的时间内分期缴清出资;在法律责任中改变了公司登记、发起人、股东出资等问题的违法标准和法律责任标准,这必然会引起以公司违法为社会危害性评价标准的公司犯罪认定标准的改变。一、报复法上的责任虚报注册资本行为入罪始于旧《公司法》第十章法律责任第二百零六条、二百零八条的规定:在办理公司登记时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公司的发起人、股东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于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没有规定公司犯罪,因此,在此基础上,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确定了虚报注册资本罪。1997年修订的《刑法》在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中,关于虚报注册资本罪的规定除附加刑罚金的比例变动外,基本上沿用全国人大惩治违反公司犯罪决定的内容。《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关于虚报注册资本罪罪状的描述,是在旧《公司法》注册资本违法性行为规定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犯罪构成也是根据旧《公司法》关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一次性严格法定资本制度形成的,这就给出一个必然的推断,虚报注册资本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评价标准是建立在公司违法的基础之上的,当公司违法行为标准发生变化后,必然会引起刑法中虚报注册资本罪社会危害性评价标准的改变。1.正确理解注册资本的缴纳规定其一,在有限责任公司中区分不同种类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限额,其中,以生产经营、商品批发为主的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50万元,以商业零售为主的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30万元,科技开发、咨询、服务性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0万元。其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人民币1000万元。其三,无论何种类型的公司,注册资本为股东的足额实缴资本,并且须一次性缴纳,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或者土地使用权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股东不按照上述规定的要求足额缴纳所认缴的出资构成违法。而修订的《公司法》对注册资本的法律要求是:第一,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只要求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同时,股东出资不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公司就可以注册成立。第二,除法律、行政法规特别规定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00万元。第三,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缴纳后,其余的注册资本可以在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分期缴清,如果成立的是投资公司还可以放宽到五年内缴清。在缴足前,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上述注册资本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违反上述规定构成违法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公司违法行为在先、后的变化会引起刑事违法性标准的改变公司注册资本制度违法行为的标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着虚报注册资本罪构成犯罪标准的判断。(1)旧《公司法》采用的是资本信用理念,确认的是严格法定资本制度,注册资本就是实收资本,即公司的资本金,它是公司对外承担债务责任的最初财产,因此必须一次性缴纳,公司的注册资本一经确定和登记,不得随意变更,目的在于确保公司注册资本担保的能力,使公司具有一定数量的财产,保证公司的经营与责任承担,以期实现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申请公司登记的人如果虚报注册资本,采用欺诈手段取得公司登记,不仅危害国家对公司的管理秩序,而且可能给债权人造成损害。因此在公司注册登记中,注册资本是公司设立的重要条件。仅就公司设立行为而言,股东的出资只能有合法出资设立和违法出资设立两种状态,对于违法出资设立公司的行为,公司法规定了行政和经济处罚,违法数额巨大或后果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因此,构成虚报注册资本罪的行为虽然表现为刑事违法,但必然带有公司违法性。日本有学者认为,违法性是所有犯罪的成立都不可缺少的要素,违法性的实质是违反国家、社会的伦理规范,给法益造成侵害或者威胁(1)。虚报注册资本行为的刑事违法性和公司违法性都是对国家法律规范的违反,它们具有相同的违法性基础,即公司违法在先,刑事违法在后。公司违法是基础,刑事违法是公司违法行为量的增大,只有当公司违法行为的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才引起质的变化,构成刑事违法。因此,当公司违法行为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引起刑事违法性标准的改变。否则公司犯罪就成为无源之水。(2)修订的《公司法》虽然继续实行法定资本制度,但取消了按照公司类别区分不同最低注册资本限额的规定,改变了旧《公司法》注册资本一次性实缴制度,采取分期缴纳的方式,降低了公司设立的门槛。注册资本形成制度上的变革不仅反映出公司信用基础的转变,而且引起虚报注册资本违法性评价标准的改变。首先,在价值观念上改变了公司信用单纯依赖公司的资本数额的现象,确认资本只是公司得以设立的条件,是公司取得市场准入资格的基础。公司资本是一个静态的范畴,是股东出资的货币表现,并不随着公司经营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它是一个抽象的数额,这个数额与其所代表的实际财产并不存在任何实质的联系(2)。其次,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的分离改变了虚报注册资本行为的法律意义和评价标准。修订的《公司法》关于注册资本分期缴纳的制度将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分离,这意味着在公司注册登记时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可以不一致,在公司资本构成上表现为一部分是实收资本,或最低限额注册资本,另一部分是最终注册资本。根据修订的《公司法》第二十六条和第八十一条的规定,申请公司设立登记时,只要实收资本达到法定的首次出资最低限额即可,此时,最终注册资本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数字和符号,申请注册的资本越大,首次出资需要验资机构验资的实收资本数额就越大,公司设立的难度和风险也就越大。对于申请设立公司的股东代表或委托代理人来说,在法律许可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分离,注册资本可以分期缴纳的情况下,减少注册资本可以减少公司设立的风险和难度,增加或虚报注册资本在不会给公司带来利益的前提下,无助于公司从事营利性为目的的商事行为。因此,在申请公司设立登记时出资人或委托人完全没有必要虚报注册资本。(3)在一次性足额缴纳注册资本的制度下,注册资本就是实收资本,注册资本是公司信用的标志,在没有足够资金的情况下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欺骗公司登记部门,目的是为了逃避足额缴纳,取得公司登记。虚报注册资本行为是对国家公司管理行为的欺诈,妨害的是国家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同时可能造成对债权人利益的损害,因此构成违法。在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分离的制度下,公司登记机关在公司设立登记时,重点审查的是申请公司登记人首次出资额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实收资本是否符合法律要求的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百分之二十的比例,以及实收资本是否到位,以期实现国家对公司进入市场前商事主体资格的审查,有效管理商事主体的市场准入秩序。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分离的制度,降低了投资人设立公司的难度,股东投入申请注册资本百分之二十的比例即可合法设立公司、成为有效的商事主体并开始持续不断的营利行为。因此,在不需要一次性足额缴纳的资本形成制度下,申请公司登记的人根本没有必要冒风险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而且,一次性足额缴纳注册资本制度申请公司登记人虚报的是注册资本,分期缴纳注册资本制度申请公司登记人虚报的注册资本只能是实收资本,它仅是注册资本的一部分,另外百分之八十的注册资本公司法许可处于虚置状态,只有虚报实收资本才能欺骗公司登记部门,取得公司登记。关于虚报实收资本有学者将其概括为三种情况:一是实际上没有实收资本而谎称有实收资本;二是实收资本没有达到法定的首次出资额而谎称达到法定的首次出资额;三是实收资本已达到法定的首次出资额,但为了夸大公司的经济实力而谎称更多的实收资本(3)。实收资本虽然是注册资本的一部分,但毕竟不是刑法原有意义上的一次性足额缴纳的注册资本,其刑事违法性的评价基础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据此,笔者给出以下结论:虚报注册资本行为在《公司法》修订后已经失去了刑事违法性评价的公司制度基础,在新的公司资本形成制度框架内,《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关于虚报注册资本罪罪状的描述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立法意义,应当予以修订或取消。二、申报虚假注册资本构成要件,追诉标准不统一,为公司登记发挥其作用司法实践中,申请公司登记行为只有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其他欺诈手段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虚报注册资本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才能构成犯罪。由于刑法上没有规定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标准,因此,2001年2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以下简称《追诉标准》)对虚报注册资本的行为进行量化,明确规定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一是实缴注册资本不足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有限责任公司虚报数额占法定最低限额的60%以上,股份有限公司虚报数额占法定最低限额的30%以上;二是实缴注册资本达到法定最低限额,但仍虚报注册资本,有限责任公司虚报数额在100万元以上,股份有限公司虚报数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三是虚报注册资本给投资者或者其他债权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四是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因虚报注册资本,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虚报注册资本的;(2)向公司登记主管人员行贿或者注册后进行违法活动的。如果按照修订的《公司法》规定的公司注册资本形成制度,上述追诉标准在司法实践中认定难度极大,甚至无法适用。但是,这个标准仍然是当前有效适用的追诉标准。1.申报注册资本的追诉标准无法适用只要行为人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其他虚假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数额达到上述标准,追诉简便易行。然而,分期缴纳注册资本制度使上述追诉标准的适用非常尴尬。一是分期缴纳注册资本制度允许80%的注册资本在公司登记时虚置,在未来两年或五年内缴纳,原有的虚报注册资本的追诉标准根本就无法适用,因为80%的注册资本依法就不需要缴纳。二是按实缴注册资本的60%计算,达不到《追诉标准》所设定的最低数额标准,无法追诉。修订的《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标准是3万元,以60%计算是1.8万元,股份有限公司虚报注册资本的最低犯罪数额是150万元。如果依照修订的《公司法》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虚报注册资本,其虚报的数额无法达到《追诉标准》设定的犯罪数额要求。另外,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都是《公司法》规定的公司,如按上述标准追究虚报注册资本罪的刑事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犯罪数额是有限责任公司的80多倍,凸显司法的不均衡。2.《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主要为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对虚报注册资本的公司,处以虚报注册资本金额5%以上15%以下的罚款;对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的公司,处以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依照这条规定,定性为情节严重的虚报注册资本行为,法定的处罚是撤销公司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仅对公司法人进行行政处罚。而《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则规定虚报注册资本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除对公司法人判处罚金外,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中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其他严重情节是并列处在一个位次上的概念,具备一种情况就可以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而修订的《公司法》对情节严重的虚报注册资本行为只给予行政处罚,在刑法中对情节严重的虚报注册资本行为给予刑事处罚,显示出部门法律的冲突与不协调,使司法实践中刑法的适用更加困难。3.公司法人长期内未缴注册资本的追诉注册资本数额100万元以上,股份有限公司虚报数额1000万元以上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修订的《公司法》的资本形成制度无法实现追诉的目的。第一,根据修订的《公司法》资本形成制度,一个注册资本为200万元的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出资40万元即可登记注册成功,剩余160万元在公司登记时可以虚置不缴,虚置不缴的注册资本在未来两年内不能追究。而依据《追诉标准》应当追诉,从法律效力角度来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的法律高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制定的规定,因此无法追究。股份有限公司虚报数额1000万元以上的情形亦是如此。第二,公司注册登记成立后,虚置的注册资本应当自公司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