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同步练习4.13张衡传_第1页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4.13张衡传_第2页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4.13张衡传_第3页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4.13张衡传_第4页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4.13张衡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A.璇机(xuán) 骸骨(hái) 河间相(xiànɡ)B.属文(zhǔ) 蟾蜍(chú) 连辟公府(bì)C.逾侈(chǐ) 卷帙(yì) 合契若神(qì)D.伺机(sì) 驿站(yì) 骇人听闻(hài)【解析】“帙”读zhì.【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好交接俗人 交接:与……交往B.连辟公府不就 辟:征召C.辄积年不徙 徙:调动官职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看、视察【解析】“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答案】D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泣孤舟之嫠妇B.吾得兄事之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解析】C项,“羞”与例句用法相同,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A项,“泣”是使动用法,“使……哭泣”;B项,“兄”是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D项,“负”是使动用法,“使……背负”.【答案】C★4。(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7题)下列加点词语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公车特征拜郎中B.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D.不好交接俗人【解析】B项,“不轨”古今义都指违反法纪;A项,“公车”,古义为“官署名",今义为“公家的车”;C项,“方面”,古义为“方向",今义为“相对的或并列的人或事物中的一方或一部分”;D项,“交接”,古义为“结交",今义为“移交和接管”。【答案】B5.下列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D.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解析】A、C、D三项都是状语后置,B项为宾语前置。【答案】B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衡少善属文 属:连缀,引申为写作B.因入京师,观太学 观:察看C.衡乃拟班固《两都》 拟:依照D.累召不应 累:多次,屡次【解析】观:游学。【答案】B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eq\b\lc\{\rc\(\a\vs4\al\co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eq\b\lc\{\rc\(\a\vs4\al\co1(作《二京赋》,因以讽谏,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C.两个“之”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D.两个“之"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解析】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是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一个“以”是连词,“用来",第二个“以”是连词,“因为”.【答案】D8.对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②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③精思傅会,十年乃成④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解析】①因:介词,趁机、乘便.②因:介词,凭借。③乃:副词,才。④乃:副词,就.【答案】D9.下列语句属于表现张衡“科学才能”的一组是()①遂通五经,贯六艺②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③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④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⑤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⑥验之以事,合契若神A.①②⑤ B.③④⑥C.①②④ D.③⑤⑥【解析】①表现张衡勤奋好学;②表现张衡的文学才能;⑤表现张衡的政治才能。应排除这三项,故答案选B项。【答案】B10.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他)却没有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不去就任。(2)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出众超群,多次召(他做官),(他)也不去应召。(3)汉安帝常听说张衡擅长术学,就派公车,特地召请(张衡)任命他为郎中,后又升为太史令。(4)用事实来检验,彼此符合,灵验如神.从已有的书籍文献记录的内容看,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先例。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也,徙平陵。少学《易》,为郡卒史,举贤良,以对策高第,为茂陵令.顷之,御史大夫桑弘羊客诈称御史止传,丞不以时谒,客怒缚丞.相疑其有奸,收捕,案致其罪,论弃客市,茂陵大治。后迁河南太守,禁止奸邪,豪强畏服。会丞相车千秋死,先是千秋子为洛阳武库令,自见失父,而相治郡严,恐久获罪,乃自免去。相使掾追呼之,遂不肯还。相独恨曰:“大将军闻此令去官,必以为我用丞相死不能遇其子。使当世贵人非我,殆矣!”武库令西至长安,大将军霍光果以责过相曰:“幼主新立,以为函谷京师之固,武库精兵所聚,故以丞相弟为关都尉,子为武库令。今河南太守不深惟国家大策,苟见丞相不在而斥逐其子,何浅薄也!”后人有告相贼杀不辜,事下有司。河南卒戍中都官者二三千人,遮大将军,自言愿复留作一年以赎太守罪.河南老弱万余人守关欲入上书,关吏以闻。大将军用武库令事,遂下相廷尉狱。久系逾冬,会赦出。复有诏守茂陵令,迁扬州刺史.考案郡国守相,多所贬退.相与丙吉相善,时吉为光禄大夫,与相书曰:“朝廷已深知弱翁治行,方且大用矣。愿少慎事自重,臧器于身。"相心善其言,为霁威严.居部二岁,征为谏大夫,复为河南太守。(选自《汉书·魏相丙吉传》)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收捕,案致其罪 案:核实B.恐久获罪,乃自免去 恐:惊恐C.使当世贵人非我,殆矣 非:责怪D.相心善其言 善:认为是好的,对的【解析】恐:恐怕、担心。【答案】B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eq\b\lc\{\rc\(\a\vs4\al\co1(丞不以时谒,以勇气闻于诸侯))B。eq\b\lc\{\rc\(\a\vs4\al\co1(苟见丞相不在而斥逐其子,何浅薄也,何以汝为见))C。eq\b\lc\{\rc\(\a\vs4\al\co1(恐久获罪,乃自免去,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eq\b\lc\{\rc\(\a\vs4\al\co1(朝廷已深知弱翁治行,方且大用矣,不出,火且尽))【解析】D项,两个“且”均为副词“将要";A项,“以”分别为介词“按时"和介词“凭借”;B项,“何”分别为副词“多么”和疑问代词“什么”;C项,“乃”分别为副词“于是”和副词“反而”。【答案】D13.下列各项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相年轻时研习《易经》,有才学,在郡中担任小吏,被举荐为贤良;后担任茂陵县令,治政严明,社会一片安定。B.在魏相第一次担任河南太守期间,丞相车千秋去世,其儿子正担任武库县令,因魏相要给他治罪而擅自离职跑了。C.有人诬告河南太守魏相残杀无辜,当地许多吏卒百姓为之申冤;而大将军霍光却因武库令事,给魏相治罪下狱.D.魏相再次担任茂陵县令时,有贬谪之意,情绪低落;好友丙吉劝导他谨慎行事,终会得到朝廷的重用.【解析】武库令考虑到当丞相的父亲刚死,少了支柱,而魏相治政甚严,担心有一天会获罪,故而擅自离职跑了。【答案】B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先是千秋子为洛阳武库令。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考案郡国守相,多所贬退。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此前车千秋的儿子做过洛阳兵器库的长官。(2)朝廷考查郡国的国相们(的情况),(他们)多数被贬谪过。【参考译文】魏相,字弱翁,是济阴定陶人,后来迁徙到平陵。他年轻时学过《易经》,做过郡里的卒史,曾被举荐为贤良,因为对策答问名次在前,做了茂陵县令。不久,御史大夫桑弘羊的宾客(来到茂陵)诈称御史桑弘羊要来客舍了,县丞没有按时去谒见这个宾客,宾客发怒就把县丞捆绑起来。魏相怀疑这个宾客有奸诈,就把他抓了起来,经拷问了解了他的罪行,判决将这个宾客在集市处死,因此茂陵被治理得很好。后来魏相升迁为河南太守,打击坏人恶事,地方上的豪强十分畏服。正巧这时丞相车千秋死了,此前车千秋的儿子做过洛阳兵器库的长官,他看到父亲死了,可是魏相治理郡事十分严格,担心时间长了会受罪责,就自己辞去了官职。魏相派手下的掾追赶想喊他回来,终于不肯回来。魏相自己遗憾地说:“大将军听到这个长官辞职,一定会认为我因为丞相死后而不能礼遇他的儿子.也会使那些当世的权贵们责备我,危险啊!”车千秋这个做武库长官的儿子往西到了长安,大将军霍光果然因此责备魏相说:“年幼的新皇帝刚刚继位,认为函谷关是保卫京师的坚固之地,兵器库是精兵聚集的地方,所以任命丞相的弟弟做函谷关的都尉,任命他的儿子做兵器库的长官。现在河南太守不深切考虑国家大计,只是看到丞相死了就斥逐他的儿子,这是多么浅薄的举动啊!”后来有人告发魏相滥杀无辜,此事下到了主管的官署。河南的卒戍中任都官的有二三千人,阻拦大将军,自我表白说愿意多在军中服役一年来赎河南太守的罪.河南的老弱者有万余人守着函谷关想要进去给皇上上书,函谷关的官吏把这件事报告给了上级。大将军因为武库长官辞职的事,就把魏相交给廷尉治罪.魏相在监狱关了很久,过了冬天,正巧赶上大赦才出狱.又有皇上的诏令让魏相去做茂陵的县令,后来又升迁为扬州刺史。朝廷考查郡国的国相们(的情况),(他们)多数被贬谪过.魏相与丙吉关系很好,这时丙吉是光禄大夫,给魏相的信中说:“朝廷已经非常了解您的成绩与行为,将要起用你了。愿你慎重行事自我尊重,修炼自身的才能。”魏相认为丙吉的话很对,因而把自己的威严收敛起来。任刺史两年后,被朝廷征召为谏大夫,又转为河南太守。四、语言表达15.请阅读下面这则背景材料,按照要求回答问题.目前,中国在科学仪器的研究和制造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对外依赖度过高,应对遏制能力脆弱,失去了科技发展的优先权、主动权.为此中国科学院呼吁国家启动实施“张衡工程",尽快掌握科学仪器的核心技术,促进中国科技自主创新。(1)概括上面这则材料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结合上面的材料并根据最后的总结句,写两个句式一致的句子,为“张衡工程”写一段宣传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智加独行,方能产生独创。【答案】(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