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消息二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课《消息二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第1课《消息二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第1课《消息二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第1课《消息二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消息二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消息二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基本常识,掌握消息的“五要素"和“倒金字塔式”结构,分析消息的特点。

2.理清文章内容、结构层次之间的关系,并体会本文语言短小精悍、情感鲜明的特点。

3.感受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

1.掌握消息的“五要素"和“倒金字塔式”结构,分析消息的特点。

2.理清文章内容、各结构层次之间的关系,并体会本文语言短小精悍、情感鲜明的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科技的发展,让互联网构筑成了一个庞大的视听世界,我们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微博、抖音、淘宝、百度、微信更改变了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谁可以分享他最近了解到的新闻?(畅所欲言)

时光倒流回1949年的春天,那个时候靠什么了解新闻呢?(电报、广播、报纸),1949年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打击。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我们怀着崇敬和激动的心情学习伟大领袖毛泽东亲自撰写的两则报道渡江战役的消息,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

希望通过学习,你们能仿照两则新闻的格式,写一则你最近听说的“消息"。

二、文体知识链接

(1)消息的概念:消息是新闻的一种。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也叫消息,消息是一种报纸文体,指关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

(2)消息的三个特点:传播性、真实性、实效性。

(3)消息的结构一般分为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消息事实,必须简明准确的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

导语: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也是本则消息的报道的价值所在。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承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

背景:是新闻事实发生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

结语:使消息最后一段话和最后一句话。

消息的固定格式---“倒金字塔结构”:由主到次的组织内容,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消息的最前面,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把握重要的信息。

三、任务导学,研读文本

任务一自行朗读,初感入境

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点,指出该新闻的导语和主体部分。

明确:开头“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渡过长江"是导语部分,导语以下是主体部分。

任务二仔细阅读,检索信息

仔细默读课文,勾画出这则消息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明确:时间:二十一日,于二十日午夜开始;

地点:芜湖、安庆之间;人物:三十万人民解放军;

原因:国民党反动派遇到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纷纷溃退;

经过: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

结果:到21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任务三小组合作,情景再现

1、参考课文小字旁批,思考: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迅速告诉同学朋友,你会怎样说?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较完整地告诉同学朋友,你会怎么说?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具体详细地告诉同学朋友,你会怎么说?你的告知的方式和消息的哪些部分相对应?小组合作,说给组内成员听听。

明确:迅速告知: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完整告知: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具体详细告知: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迅速告知---消息标题,完整告知---消息导语,具体详细告知---消息主体。

2.由此,你发现标题、导语、主体三者有什么关系了吗?

明确:标题、导语、主体其实说的是同一件事,但在具体程度上标题最简洁,导语次之,主体则是最详细的。这种特点就是消息文体的倒金字塔结构。让人们在短时间内迅速地捕捉最重要的信息。

任务四品读语言,情感升华

1.自由朗读后说一说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

(抽生朗读,大家评议。)

明确:朗读的感情应该是高亢豪迈、饱含胜利的喜悦以及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强烈赞美。

2.再次默读并圈点勾画,你认为哪些词语最能体现作者的感情倾向?

明确:“英勇的、万船齐放、直取、突破、占领、进击、英雄式的、坚决地、不到二十四小时、即已。”

“英勇的、英雄式的、坚决地"“万船齐放、直取、突破、占领、进击”“不到二十四小时、即已"作者用这些词语想表达什么?作者又是如何描写国民党反动派的呢?

提示:直接且毫不吝啬的赞美解放军英勇善战、进军迅速、所向披靡气势;嘲讽国民党反动派“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运用了对比手法,感情一褒一贬,鲜明强烈。

4.假如你是1949年广播站的一名播音员,你拿到了一手消息,广而告之的使命现在你身上,请你把这则消息读给“当时的人们"听。

(学生pk激情朗读课文。于朗读中品味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

任务五总结内容概括主旨

1.从本文短小精悍,一气呵成的内容里你体会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点拨:本文通过简要报道我军渡江战役胜利的情况,高度赞扬了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渡江战役取得伟大胜利的自豪。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Ppt出示:学生齐读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同学们读的很有气势,仿佛看到了毛主席当年的威风与豪气,其中一句“百万雄师过大江"究竟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发生的一件事呢,我们今天跟着毛主席亲自撰写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走进历史,踏上前线,重温时代的厚重与先辈们的英勇。

背景知识链接

1949年4月20日,全面内战已进入尾声,国民党军队全线溃败,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令全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当夜,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一千余里的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渡江战役开始后,新华社连续发表了毛泽东写的两则新闻《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任务导学,研读文本

任务一自主朗读,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先速读课文,找出这则新闻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明确: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经过:三路大军(中、西、东)横渡长江。

结果:突破长江防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基本渡过长江,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3、默读圈画出这则新闻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理清主体部分的层次并概括层意。

明确: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主体:“二十日夜起……无锡段铁路线"。

第一层(“二十日夜起……已渡过三十万人”):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人数。

第二层(“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西路军渡江的情况,并加以评价。

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无锡段铁路线”):东路军渡江的情况。

任务二图文对照,探究内容

1.根据课文,对照书上的示意图,请你标出三路大军渡江路线,进一步了解三路大军渡江战役的经过。要求对照示意图,复述出渡江战役的大致过程。

根据复述情况完成下表:

渡江江域数量地点时间战况

中路军30万20日夜起的24小时

西路军35万九江--安庆35万大军已渡过2/3

东路军35万21日到22日

2.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叙述?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略写?哪路详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明确: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写。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军抵抗甚为微弱,所以而东路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最后写。中路军略写,西路军写得稍详,东路军写得最详。西路军是因为渡江正在进行中,还有事情要叙述。如“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东路军写得最详,因为它所遇“较为顽强",胜利取得不易,所以写的最详细。

任务三深入文本,品味语言

1.新闻的语言具有准确性、简洁性,请学生在课文中选例分析。

例1:“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去掉括号里的内容行不行?

不行,准确反映了当时的情况,九江并未解放,去掉就成了包括九江在内了。

例2:“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渡至"含义更丰富,有横渡与到达两层意思,富有动感,且文字简洁有力。“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

2.本文语言还鲜明生动、富于感彩,请学生在课文中选例分析。

例1:“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

“不料”充满嘲讽蔑视的语气,嘲讽汤恩伯高估东面防线的巩固程度,低估解放军的战斗力,“不料"一词既可见敌人狼狈,又可见我军神勇,感彩鲜明。

例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