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新插图)一年级下册数学 课时2 认识1 元以上的人民币 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新人教版(新插图)一年级下册数学 课时2 认识1 元以上的人民币 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新人教版(新插图)一年级下册数学 课时2 认识1 元以上的人民币 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新人教版(新插图)一年级下册数学 课时2 认识1 元以上的人民币 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新人教版(新插图)一年级下册数学 课时2 认识1 元以上的人民币 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第5单元认识人民币第2课时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教学目标:1.认识生活中常用的5元及5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使学生认识到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主导地位。2.了解各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3.通过进一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理解,体会数的概念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通过进一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加深学生对每种面值人民币的认识。教学难点: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间的兑换关系。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法、讲授法、练习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人民币图片及样币学生准备:人民币样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写出下面的钱数。()元()角()元()角()元()角()分2.填一填。12=()角1角=()分40角=()元5角=()分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面值更大的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二课前检测师布置任务:1.学生自查、互查预习单。2.预习存疑,二次探究。3.通过预习,你收获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行简单的梳理,并让全班同学互相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预习得非常棒!不会的同学也不要灰心,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更深入地探究吧。三探索新知1.教学教材P54例3。出示教材P54例3:出示自学要求:(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3)这些人民币的金额分别是多少?这些人民币的单位是什么?你是如何区分的?[小组讨论交流]生1:这些人民币的金额分别是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生2:这些人民币的单位都是元。生3:可以从数字、文字、颜色等方面来区分人民币。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棒!我们仔细观察书中的人民币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与平时所见的人民币不同,这叫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知识点小结: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人民币都是以“元”为单位的纸币。可以根据纸币上的数字或大写数字来认识,也可以根据纸币的颜色等来认识。[板书]练小试牛刀[教材P54做一做第1题]2.教学教材P54例4。出示教材P54例4:一张可以换5张。一张可以换10张。一张可以换2张。一张可以换5张。师:我们认识了1元以上的人民币,那大家知道大面值人民币之间是怎样兑换的吗?[小组讨论,展示点评]预设:生1:5是由5个一组成的,所以一张5元可以换5张1元。10是由10个一组成的,所以一张10元可以换10张1元。生2:20是由2个十组成的,所以一张20元可以换2张10元。50是由5个十组成的,所以一张50元可以换5张10元。师:同学们分析得特别棒!我再总结一下同学们说的。方法一:利用数的组成进行兑换。几元就可以兑换几个1元。[板书]方法二:利用整十数的组成进行兑换。几十元就可以兑换几个10元。[板书]当然,我们一定要注意:兑换前后总数不能变。师:再来想一想,同学们自由回答。一张可以换10张。一张可以换2张。生:100是由10个十组成的,所以一张100元可以换10张10元。50是由5个十组成的,所以5张10元可以换一张50元。那么10张10元就能换2张50元,所以一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教师小结:大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兑换:大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兑换可以根据数的组成来解决。大面值人民币的数里面含有几个小面值人民币的数,就说明一张大面值人民币能换几张小面值人民币。四当堂检测1.[教材P54做一做第2题]一张可以换5张。一张可以换2张。一张可以换2张。2.我会填。(10元)(5元)(100元)(20元)(50元)3.圈一圈。五课堂总结1.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人民币都是以“元”为单位的纸币。可以根据纸币上的数字或大写数字来认识,也可以根据纸币的颜色等来认识。2.大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兑换:大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兑换可以根据数的组成来解决。大面值人民币的数里面含有几个小面值人民币的数,就说明大面值人民币能换几张小面值人民币。六课后作业1.请完成教材P55~56练习十二第5、6、7题。2.请完成预习单第5单元第3课时。3.请完成相关习题,具体内容见习题课件。板书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人民币都是以“元”为单位的纸币。可以根据纸币上的数字或大写数字来认识,也可以根据纸币的颜色等来认识。方法一:利用数的组成进行兑换。几元就可以兑换几个1元。方法二:利用整十数的组成进行兑换。几十元就可以兑换几个10元。课后反思虽然学生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但是每个人的生活经验都不一样,在完成练习和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与我预计的教学效果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进行教学准备的时候,并没有把教材P54做一做第2题作为一个难点来考虑,但是在练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对于实际操作显得不知所措。同一单位的人民币学生可以通过加法计算或者数的组成的知识很快地解决,而不同单位的人民币的兑换是一个抽象理解的过程,是一个将认识人民币的生活经验系统化的过程,在完成这项练习时,学生需要一个学习、强化的过程,通过反复举例的方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知识逐步内化。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第7单元找规律第2课时数组的排列规律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活动,使学生发现稍复杂的图形、数列与数组的排列规律,并能够根据发现的规律进行推理,确定后续图形或数字的排列方式。2.在发现规律与应用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数学表达能力与推理能力。3.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之美,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探究数列与数组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数列与数组排列规律的一般方法。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法、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不同颜色磁扣数字卡片学生准备:不同颜色的小木棒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我们生活中的规律美吧!课件呈现学生课外收集的利用重复形成规律美的图片。师:这些图片漂亮吗?图片中的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规律的?都是按什么规律来排列的?请你说一说:这些图片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规律就是都有一组重复出现]师:其实规律有很多种,刚才的规律就是都有一组图形或事物重复出现。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找规律,但今天学习的规律要比上节课的规律更复杂一点,你们对今天的学习有信心吗?[板书课题:数组的排列规律]设计意图在新课开始前展示学生收集的图片,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简单梳理与复习,并且通过教师语言的激励,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需求。二课前检测师布置任务:1.学生自查、互查预习单。2.预习存疑,二次探究。3.通过预习,你收获了什么?你还有哪些疑问?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行简单的梳理,并让全班同学互相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预习得非常棒!不会的同学也不要灰心,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更深入地探究吧!三探索新知1.教学教材P87例3。(1)数形对应,感知规律。①说一说:课件呈现例3第(1)小题上面的四组图形:你们能找到这些图形的摆放规律吗?让学生与同伴互相说一说,并请学生代表汇报。②摆一摆:你能利用手中的学具把这几组图形也像这样摆放出来吗?或者利用手中的笔将这几组图形画出来吗?③想一想:先让学生来谈一谈:摆图形与画图形时你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很麻烦?再启发学生:能不能用更简单的方法把这样的规律也表示出来?引导学生利用一一对应的思想,将每组图形相对应的正方形个数用数表示出来。师:如果按这样的规律再往后摆一组图形,应摆几个?为什么?如果让你按这样的规律再来表示出几组,你是愿意摆图形还是写数呢?④比一比:我们今天找到的规律与上一节课找到的规律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发现:原来的排列规律是一组图形或数字的重复,而今天学习的这些图形与数并不是重复出现的,而是依次增加相同的个数]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动态演示与教师的引导,利用图形与数的结合,注重图形与数的一一对应,让学生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能初步抽象出等差数列的一般规律。(2)自主探究,发现规律。课件呈现例3第(1)小题下面的四组图形:①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发现这些图形与数的排列规律?②让学生来说一说自己发现的规律。③比较:这一组图形与数的排列规律与上面的那一组一样吗?④小结:相同点:图形与数并不是重复出现的。不同点:上面一组是依次增加相同的个数,这一组是依次减少相同的个数。⑤简单介绍等差数列:像这样,每相邻两个数后一个数减前一个数(或前一个数减后一个数)的差都一样的数列,叫做等差数列。(3)独立学习,认知规律。①学生独立观察、思考例3第(2)小题,看看哪个同学先找到规律,并把你的发现与同伴说一说。②学生代表汇报,教师配合板书。③比较、归纳:这两组等差数列的变化规律是:都是依次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④让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写出剩余的数,学生再进行简单汇报。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各个环节的层层过渡与递进,学生已经完全能借助方法的迁移,顺利地通过由对图形排列规律的研究过渡到对等差数列的研究,经历了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过程。练小试牛刀[教材P87做一做第1题]2.教学教材P87例4。(1)小组合作,发现规律:课件完整呈现例4。①学生每四人为一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找到的规律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看看哪一组先找到其中的规律,并完成填空。②小组代表汇报:师:两个括号里分别填多少?为什么?③多让几个学生来说一说其中的规律。可能会有:想40+50=90;想90-40=50;想40和50组成90。对于这些发现,教师都要给予鼓励。(2)比较规律,提炼方法。①想一想:这道题每组数的规律与前面的等差数列的规律一样吗?引导学生发现:前面是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差不变,而这道题是每组的三个数之间都有不变的和或差的关系。②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规律虽然不再是通过简单的重复得到的,每组图形、每个数或每组数都在变,但其中一定还隐藏着不变的东西,我们就是先要找到这些不变的东西才能找到规律。我们在找规律时,要善于发现数与数之间的和差关系。(3)应用方法,设计规律。①请你按照这样类似的规律来设计一个数列与数组来考考大家。②学生汇报自己设计的作业,教师板书,与学生一起来找其中的规律。③完成P87做一做第2题。设计意图因为例4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综合性,所以采取合作学习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学习当中去,并且通过分析、比较、归纳与概括,让学生初步理解要在变化中找到不变量,体会所学规律背后的共同规律。四当堂检测1.找规律填数。(1)(2)2.找规律填数,再计算。4+4+4=12 12-4-4-4=05+5+5=15 15-5-5-5=0 3.找规律,接着画出5颗珠子。4.想一想,在空白处应该画什么样的图形?(1)(2)5.找规律,填一填。(1)5,7,9,11,13,15,17。(2)21,31,41,51,61,71,81。(3)12,21,13,31,14,41,15,51,16,61。(4)10,20,30,40,50,60,70。(5)五课堂总结找物体的排列规律:要先观察物体是按照什么特征排列的,如按照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等,再从一端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重复。六课后作业1.请完成教材P89~91练习二十第4、6题。2.请完成预习单第7单元第3课时。3.请完成相关习题,具体内容见习题课件。板书数组的排列规律例3:找规律,填数。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