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钱江三桥北接线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总说明PAGE1/QIANJIANGSANQIAOBEIJIEXINGGAIZAOGONGCHENGCHUBUSHEJIZONGSHUOMING钱江三桥北接线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总说明钱江三桥北接线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总说明PAGE1钱江三桥北接线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总说明第一章概述1.1项目概况及背景钱江三桥北接线又称清江立交,现状为不完全互通立交。立交匝道均为定向匝道,仅布置了三桥对清江路直行、秋涛路直行的两个方向的交通,其余方向均未布设匝道。受现状条件的限制,三桥北岸往清江路方向为双向4车道,秋涛路方向为双向2车道。目前,三桥北岸另有一对平行匝道与富春江路连接,清江路交叉口的转向交通可以通过这对平行匝道提前着地,然后通过富春江路、钱江路等地面道路实现转向。钱江三桥北接线的交通主流向,以西←→东与北←→东方向为主;而地面交叉则以南北流向为主。就目前钱江三桥接线的交通而言,其交通流线是畅通的。但是,由于钱江三桥交通进入清江路后与清泰立交桥的沟通不畅,致使清江路地面交通比较拥堵,虽然采取了清江路~秋涛支路交叉口禁止左转弯的措施后,交通状况有所好转,但是随着钱江三桥交通量及清江路两侧地块出行车辆的逐年递增,清江路交通仍然存在堵塞的隐患。因此,结合秋石快速路的立项建设,对本接线进行必要的改造与合理的交通组织,就可以进一步加强钱江三桥与清江路、清泰立交桥、环城东路、建国路等城市道路的联系,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完善沿线的路网建设,提高路网疏散与调控交通流的能力。1.2编制依据及主要采用规范1.2.1编制依据(1)、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杭州市钱塘江第三大桥工程NY5标竣工图,杭州市政工程总公司,1996.12;(3)、杭州市秋涛路工程(杭海路~婺江路)施工图设计,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4)、杭州市凯旋路工程方案设计;(5)、清泰立交加宽工程施工图设计,杭州市城建设计院1997.4;(6)、“市建委交通建设专家组第一次会议纪要”关于钱江三桥北接线改造的方案意见,2003.5.20;(7)、钱江三桥北接线改造工程方案研究,2003.12;(8)、杭州市秋石快速路工程项目建议书,2005.4;(9)、杭州市秋石快速路工程可行性研究,2005.5;(10)、杭州市钱江三桥北接线改造工程方案设计,2005.8;(11)、相关地形、地质资料。1.2.2主要采用规范及规程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5、《城市道路路基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6、《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7、《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5768-1999)8、《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设计规范》(JGJ50-88)9、《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10、《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1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1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1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1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1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97修订版)16、《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1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97修订版)18、《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PJ018-97)1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20、《城市环境卫生设计设置标准》(CJJ27-89)21、《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2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2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3项目研究过程及范围1.3.1研究过程(1)、2002年1月,根据建设单位杭州市市政公用建设开发公司的要求,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钱江三桥北接线和秋涛路节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2002年8月,专家评审组在金溪山庄评审了《可研报告》,会议基本同意报告内容。(3)、2003年5月,根据杭州市建委的要求,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钱江三桥北接线工程方案设计》。(4)、2003年5月20日,市建委组织了市交通建设专家组进行了《方案设计》评审,明确了该方案总体设计的原则和要求。(5)、2003年12月,根据专家组的意见并结合杭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开发总公司的要求,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交了《钱江三桥北接线工程方案研究》(深化稿)。(6)、2005年4月,结合专家组意见,杭州市前期办、华勘院、杭州城建院联合提交了《杭州市秋石快速路工程项目建议书》。(7)、2005年5月,杭州市前期办、华勘院、杭州城建院联合提交了《杭州市秋石快速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8)、2005年8月,根据杭州市城市建设前期办公室的意见,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交了《杭州市钱江三桥北接线改造工程方案设计》。1.3.2项目范围本次初步设计西起建国路口,东至秋涛路边线,包括清泰立交桥、清泰立交加宽桥、清江路等,全长约1.94km,主要设计内容包括清泰立交桥改造、清泰立交加宽桥、清江路高架、清江路改建等工程内容。1.4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4.1是完善城市路网结构的需要钱江三桥北接线是秋石快速路和钱江三桥、清江路相交的重要节点,从技术角度来说,将现状的不完全互通立交进行合理的改造和交通组织,就能达到进一步完善该区域的路网结构、充分发挥交通资源的目的。1.4.2是城市东扩的需要根据钱江新城的开发速度与强度,钱江新城的交通有相当部分要依赖于钱江三桥北接线、清江路等基础设施。因而,钱江三桥北接线的改造建设对创造一个交通便利的钱江新城关系重大。1.4.3是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秋石快速路是杭城东部的南北向快速路,钱江三桥则是杭金衢、杭甬高速、萧山机场高速的进城咽喉要道,因此必须通过合理地改造三桥北接线才能完成相应的交通组织与分流职能。1.4.4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受钱江三桥北接线沿线、特别是杭海路四季青地块现状交通条件的制约,该区域的城市建设相对较缓慢,若能合理地改善三桥北接线的交通环境,必能带动该区域的全面建设,进而推进整个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5沿线地质情况本工程所处地区的地质资料参考《清泰立交桥加宽(高架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996.10.15》,其具体状况如下(自上而下依次分述):(1)-1杂填土:灰褐色,湿至饱和,稍密-。含瓦砾砖块约25~30%,少量有机质,局部夹大块石。(2)粘质粉土:浅灰、灰黄色,饱和,松散至稍密-。含少量母碎屑、氧化铁。粒径d(mm)0.005~0.075占87%以上。(3)-1砂质粉土夹粉砂:灰黄色,饱和,中密。含少量云母碎屑、氧化铁,夹粉砂薄层。粒径d(mm)0.005~0.075约占67.5%。(3)-2砂质粉土夹粉砂:灰黄、青灰色,饱和,稍密+。含少量云母碎屑、氧化铁,夹粉砂薄层。粒径d(mm)0.25~0.75约占41%,0.005~0.075约占53%。(3)-3砂质粉土夹粉砂:灰色,饱和,稍密。含少量云母碎屑、有机质。(3)-4砂质粉土:灰色,饱和,松散。含少量云母碎屑、有机质。(3)-5砂质粉土夹粉砂:灰色,饱和,中密。含少量云母碎屑、有机质,夹粉砂薄层。粒径d(mm)0.005~0.075约占80.5%。(4)(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含有机质,夹粉土薄层。(7)粘土夹粉土:褐黄色,软塑+。含氧化铁,呈互层状,具水平层理。(8)灰色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含有机腐蚀质、少量植物残体及贝壳碎屑。(10)-1灰色粉质粘土夹粉细砂:灰褐色,流塑。含有机腐蚀质、少量植物残体,夹粉细砂薄层,具水平层理。(10)-2灰色粉质粘土:灰褐色,软塑。含有机腐蚀质、少量植物残体。(11)粉质粘土:褐黄色,局部夹褐色,可塑。含少量氧化铁,夹粉土薄层。(12)-1粉质粘土夹细砂:褐黄色,饱和,中密。含少量氧化铁、少量砾石。(12)-2圆砾:褐黄色,饱和,中密~密实。粒径d(mm)20~10约占30%,10~2约占15.1%,2~0.5约占14%。卵砾一般呈圆形,最大粒径>8厘米,成分以石英砂岩为主。层面埋深32.4~39.7米,层面标高-25.09~-31.72米。(16)-1强风化含钙质粉砂岩:紫红色,矿物大部分已风化,用手易掰碎。(16)-2中等风化含钙质粉砂岩:紫红色,粉砂结构,以粉砂及碎屑为主,碎屑以石英、长石、云母、岩屑为主,岩石呈短柱状,锤击声较清脆,易击碎,系软质岩石。第二章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2.1设计原则钱江三桥北接线作为杭城东部入城口主通道的一部份,应起到快速、及时、高效地疏散该区交通的作用。根据杭州市的城市性质、规模、人口、用地布局等,并结合现状交通分析与远期预测,本项目的设计原则如下:(1)、在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规划、杭州市建委专家意见指导下,以秋涛路施工图、凯旋路工程方案设计、清泰立交加宽工程施工图以及秋石快速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等为依据。(2)、改造方案必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施可行性。(3)、根据近、远期交通量分析,并结合杭州市经济实力情况,按照近、远期相结合的建设原则,力求减少工程量、拆迁量,并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4)、道路与桥梁结构的布局,特别是桥梁横断面布置、桥墩位置,应考虑与周边环境和谐、融洽的要求。(5)、本接线改造应以满足交通需求为基本出发点,综合考虑工程工程造价与社会经济效益,力求做到布置合理、经济适用、美观大方以及可持续发展。(6)、匝道的布置应合理,在满足交通的前提下,要充分发挥效益。(7)、考虑到交通建设具有长期性、超前性的特点,因此设计方案要保留一定的弹性,为城市今后发展留有空间。(8)、对现有桥梁,在稳妥、可靠、安全的原则下,尽可能改造利用,尽力减少废弃。2.2技术标准根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本方案设计标准如下:2.2.1设计指标设计车速是道路几何设计的主要依据,设计车速的大小直接影响通行能力和工程造价,直接关系该路段能否充分发挥使用功能,以及工程投资经济合理与否。因此,参考设计规范及已建成的类似工程,本次设计认为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设计车速为:清江路地面道路:40Km/h匝道:30Km/h清泰立交桥:40Km/h清江路高架桥:50~60Km/h清泰立交加宽桥:40Km/h2.2.2荷载标准:地面道路:标准轴载BZZ-100匝道:城-A(新建);汽-20,挂100(老桥)主桥:城-A(新建);汽-20,挂100(老桥)2.2.3车行道宽度:大小型汽车并行,一条车道为3.5~3.75米。2.2.4线型:表1平纵线形主要控制要素一览表内容单位指标地面道路半径米300匝道半径米80~500主桥半径米200缓和曲线长度米不小于35地面道路最大纵坡%2.5主桥最大纵度%2.5匝道最大纵度%6横坡%1.5%主桥凸曲线最小半径米1200主桥凹曲线最小半径米1000匝道凸曲线最小半径米400匝道凹曲线最小半径米4502.2.5净空高度高架桥面及地面道路净空高度均不小于5.0米;跨铁路桥梁净空不小于6.8米。2.2.6抗震设防标准地震烈度按七度设防,并相应采取构造措施。
第三章设计方案本次设计共提出两个方案,分别为方案一、方案二,与秋石快速路同步实施,不分近远期。3.1方案一本方案为整体改扩建方案,通过增加设施,主动扩大道路系统的通行能力。本方案涉及改造的范围较大,具体内容如下:3.1.1清泰立交加宽桥现状清泰立交加宽桥起于环城东路,跨越杭海路口之后,在距杭海路、清泰街交叉口以东约200米处接地,汇入清江路地面道路系统。该桥为机动车专用桥,全桥主要由三部分主成,即主桥以及两条由环城东路地面接主桥的上、下匝道。主桥横断面布置为0.5米(防撞栏杆)+9.5米(机动车道)+0.5米(防撞栏杆)=10.5米(全宽),机动车道为双向双车道,计算行车速度40公里/时;两条匝道均为单向单车道,宽7米。本方案将其改造为:加宽桥主桥跨越杭海路之后,不向下接地,继续以高架桥形式沿清江路线形向东延伸,与钱江三桥北接线径向相接。现状双向双车道的主桥(环城东路至杭海路段)桥面交通重新组织,桥上车流由东西对向行驶,改为自东向西、即杭海路往环城东路或建国路方向单向行驶,环城东路西侧上行匝道废弃,新建一条单向单车道匝道(L匝道)向西与清泰立交桥平行、紧靠其北侧,在建国路口附近接地。加宽桥向东延伸部分经与新建K匝道(车流方向西→东)合流之后,拓展至18米,桥面车道过渡为双向四车道,在秋涛路口与钱江三桥北接线相接。现状清泰立交加宽桥接清江路地面道路匝道、钱江三桥接清江路地面道路匝道均废弃。3.1.2清泰立交桥清泰立交桥现宽24米,断面为3米(人行道)+18米(机非混行车道)+3(人行道)米,老桥桥面调整为4.25米(非机动车道)+15.5米(机动车道)+4.25米(非机动车道)=24米(全宽),机动车道为双向四车道。因为清泰立交桥两侧都设置了匝道,桥上的非机动车道被夹在老桥与新建匝道之间,为了便于建国路口的交通组织,跨越铁路后,非机动车道下穿L、K匝道后接地。由于取消了人行道,故在K匝道南侧增设人行天桥。3.1.3新建匝道本方案除L匝道外,还将新建四条匝道,与清泰立交加宽桥延伸段相接,构成“树形”交通网络,清泰街-清江路-钱江三桥沿线各方向车流顺畅沟通、快速行驶。(1)、K匝道K匝道起于建国路口,与清泰立交桥起点平行,紧贴其南侧,线形基本与之平行,终点位于杭海路交叉口东侧,汇入清泰立交加宽桥延伸段高架桥。匝道桥宽9.5米,单向双车道。(2)、M匝道M匝道为三桥接线-清江路高架的下行平行匝道,接地位置位于秋涛支路口东侧,主要供来自钱江三桥方向车流与清江路两侧地块的沟通。(3)、N匝道N匝道为三桥接线-清江路高架的上行平行匝道,起坡位置位于秋涛支路口东侧,主要供来自清江路两侧地块的车流与钱江三桥方向沟通。(4)、P匝道P匝道为清江路高架的上行平行匝道,接地位置位于杭海路、秋涛支路之间,主要是方便秋涛路、秋涛支路方向车流与环城东路、建国路方向沟通。M、N、P匝道均为单向单车道匝道,宽7.5米。3.1.4地面道路由于清江路上安排了三条平行匝道,占据了相当的空间,因此清江路地面道路受到较大影响,经综合考虑,设计在高架桥墩两侧设置了机动车双向四车道,以解决地面交通问题。图3.1方案一道路总体布置图3.1.5交通组织按照此方案进行改造后,整个三桥北接线的交通比较流畅,同时清江路~杭海路口、清江路~秋涛支路口为正常的信号灯控制路口。(1)、三桥往市中心的交通可经加宽桥、L匝道分别进入环城东路、建国路分流;通过M匝道,三桥交通进入清江路地面道路,往南的交通也可通过M匝道着地后经秋涛支路右转至秋涛路分流;(2)、市中心往三桥的交通可经K匝道上清江路高架快速到达三桥;杭海路、清江路地块的交通可经N匝道上三桥;(3)、杭海路、清江路地块的交通可经清泰立交桥进入建国路,也可经P匝道上加宽桥进入环城东路、建国路;(4)、清泰立交桥、清江路地面仍然保留机动车双向四车道进行交通组织;(5)、由于市中心往清江路地面的交通可通过清泰立交桥沟通,故清江路高架在清江路不设下地的平行匝道,但在建国路口必须设交通指示牌进行交通指示,使往清江路地面的交通不误驶上K匝道,因为一旦上了K匝道,就只能直接驶上三桥。3.2方案二本方案为局部整治、改扩建方案,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开发现有设施的潜力,增大道路及相关路网的通行能力。本方案涉及改造的范围相对较小,具体内容如下:3.2.1清泰立交加宽桥本方案对清泰立交加宽桥主桥进行改造使其与钱江三桥北接线直接连通,即主桥跨越杭海路之后,废弃原接地匝道,以高架桥形式沿清江路线形向东延伸,双向两车道、宽度10.5米,在秋涛路口与钱江三桥北接线C、D匝道径向相接。3.2.2清泰立交桥清泰立交桥改造同方案一,4.25米(非机动车道)+15.5米(机动车道)+4.25米(非机动车道)=24米,桥南侧增设人行天桥。3.2.3新建匝道三桥接地匝道改造为中间双向两车道抬起形成清江路高架,两则各保留7.5米单向单车道匝道(M、N匝道)在秋涛支路口接地。清江路高架在杭海路、秋涛支路之间增设平行匝道G、H匝道,单向单车道,宽度为7.5米。3.2.4地面道路由于清江路上安排了两条平行匝道,占据了相当的空间,因此清江路地面道路受到较大影响,经综合考虑,设计在高架桥墩两侧设置了机动车双向四车道,以解决地面交通问题。图3.2方案二道路总体布置图3.2.5交通组织按照此方案进行改造后,整个三桥北接线的交通组织如下,(1)、三桥往清江路的交通可经M匝道下地分流,往市中心的交通可经加宽桥进入环城东路;(2)、市中心往三桥的交通可经解放路、环城东路上加宽桥至三桥,杭海路、清江路地块的交通可经N匝道上三桥;(3)、杭海路、清江路地块与建国路地块的之间交通可经清泰立交桥、清江路进行沟通;(4)、杭海路、清江路地块与解放路、环城东路地块的之间交通可经加宽桥、清江路高架及G、H匝道沟通。第四章道路工程4.1平面设计两个方案的平面线型相同,清江路线型基本上按规划中心线设计,全线共有2个折点设置平曲线,平曲线半径均为R=500米。表2清江路道路线元要素表4.2道路纵断面4.2.1方案一(1)、高架桥主要受秋涛路口现状的桥墩、台帽(即NP68X、NP69S)等的影响、纵坡最大达到3.5%;(2)、新建清江路高架路段桥下净空按5米控制,加上箱梁高度、桥面铺装、桥梁横坡等桥面与路面高差在7米左右。清江路高架主要路段设计标高13.5~15.0米。(3)、新建A、B非机动车匝道纵坡基本与清泰立交相关部分相同。(4)、北侧新建L匝道与清泰立交加宽桥相接处纵坡与清泰立交加宽桥相同,由于非机动车道A匝道在距清泰街交叉口约330米处下穿L匝道至最北侧,故此处纵断面设计标高较高。受此影响,L匝道接地处纵坡较大,达4.70%。(5)、南侧新建K匝道大部分路段与L匝道、清泰立交加宽桥相关部分平行,故纵断面也参考L匝道及清泰立交加宽桥相关部分布设,纵坡、设计标高等主要设计指标基本相同。(6)、清泰立交桥由于仅进行桥面改造,故纵向按现状不作调整;(7)、清江路地面道路的竖向设计主要影响因素是两侧地块的标高。4.2.2方案二(1)、高架桥主要受秋涛路口现状的桥墩、台帽(即NP68X、NP69S)等的影响,纵坡最大达到3.5%;(2)、三桥北接线接清江路的上、下匝道因路桥高差大、距离近的限制,纵坡最大达到5.994%;(3)、清泰立交桥由于仅进行桥面改造,故纵向按现状不作调整;(4)、清江路地面道路、秋涛支路等道路的竖向设计主要影响因素是两侧地块的标高。4.3道路横断面4.3.1方案一(1)、已建清泰立交桥:总宽为24米,4.25米非机动车道+15.5米机动车双向四车道+4.25米非机动车道;(2)、已建清泰立交加宽桥:总宽为10.5米,0.5米防撞栏杆+9.5米机动车双向两车道+0.5米防撞栏杆;(3)、新建清江路高架桥:总宽为18米,0.5米防撞栏杆+8.25米机动车道+0.5米防撞栏杆+8.25米机动车道+0.5米防撞栏杆;(4)、新建机动车平行匝道(P、M、N匝道):总宽为7.5米,0.5米防撞栏杆+6.5米机动车单向单车道+0.5米防撞栏杆;(5)、新建机动车单向单车道匝道(L匝道):总宽为7.5米,0.5米防撞栏杆+6.5米机动车单向单车道+0.5米防撞栏杆;(6)、新建机动车单向双车道匝道(K匝道):总宽为9.5米,0.5米防撞栏杆+8.5米机动车单向双车道+0.5米防撞栏杆;(7)、新建非机动车匝道(A、B匝道):总宽为4.25米,0.5米防撞栏杆+3.25米非机动车道+0.5米防撞栏杆;(8)、清江路地面道路(主要路段):由于要布设高架桥桥墩,现状的三块板改造为四块板,具体为:人行道(铺砌至现状建筑边缘)+4.0米非机动车道+2.0米机非分隔带+9.0米机动车道+5.0米中央分隔带+9.0米机动车道+2.0米机非分隔带+4.0米机非分隔带+人行道(铺砌至现状建筑边缘);(9)、清江路地面道路(秋涛路交叉口):由于清江路高架设置上、下匝道部分路段需拓宽,受拆迁限制,故横断面布置为:3米人行道+6.0米机非混行车道+7.5米M匝道+18.0高架桥+7.5米N匝道+6.0米机动车道+4米非机动车、行人混行车道。路段各处横断面见下图:图4.1道路标准横断面一所在位置示意图4.2道路标准横断面一本断面适用于清泰立交西侧桥台处,桩号Q0+100.000~Q0+290.000。图4.3道路标准横断面二、三所在位置示意图4.4道路标准横断面二图4.5道路标准横断面三道路标准横断面二适用于清泰立交西侧桥头处,桩号Q0+290.000~Q0+320.000,道路标准横断面三适用于清泰立交西侧主桥处,桩号Q0+320.000~Q0+520.000。图4.6道路标准横断面四所在位置示意图4.7道路标准横断面四本断面适用于清泰立交东侧主桥处,桩号Q0+700.000~Q1+060.000。图4.8道路标准横断面五所在位置示意图4.9道路标准横断面五本断面适用于清泰立交东侧主桥处,桩号Q0+700.000~Q1+060.000。图4.10道路标准横断面六所在位置示意图4.11道路标准横断面六本断面适用于清泰立交东侧地面处,桩号Q1+100.000~Q1+140.000。图4.12道路标准横断面七、八所在位置示意图4.13道路标准横断面七道路标准横断面七适用于清江路P匝道处,桩号Z1+620.000~Z1+820.000,道路标准横断面八清江路高架一般路段处,桩号Z1+820.000~Z2+040.000。图4.14道路标准横断面八图4.15道路标准横断面九所在位置示意图4.16道路标准横断面九本断面适用于清江路高架秋涛路口处,桩号Z2+060.000~Z2+238.674。4.3.2方案二(1)、清泰立交桥:总宽为24米,4.25米非机动车道+15.5米机动车双向四车道+4.25米非机动车道;(2)、清泰立交加宽桥及高架桥:总宽为10.5米,0.5米防撞栏杆+9.5米机动车双向两车道+0.5米防撞栏杆;(3)清江路地面道路:总宽44米,3米人行道+5.5米非机动车道+2米机非隔离带+9米机动车道+5米中央隔离带(高架桥墩用地)+9米机动车道+2米机非隔离带+5.5米非机动车道+3米人行道;(4)钱江三桥北接线上、下匝道(M、N):总宽7.5米,0.5米防撞栏杆+6.5米机动车单向单车道+0.5米防撞栏杆;图4.17道路标准横断面十所在位置示意图4.18道路标准横断面十本断面适用于清泰街建国路交叉口处,桩号Q0+030.000~Q0+080.000。图4.19道路标准横断面十一图4.20道路标准横断面十一本断面适用于清泰立交跨铁路处,桩号Q0+520.000~Q1+000.000。图4.21道路标准横断面十二所在位置示意本断面适用于清江路G、H匝道处,桩号Z1+540.000~Z1+740.000。图4.22道路标准横断面十二图4.23道路标准横断面十三、十四所在位置示意道路标准横断面十三适用于清江路高架一般路段,桩号Z1+740.000~Z2+040.000,道路标准横断面十四清江路高架秋涛支路路口处,桩号Z2+0.80.000~Z2+160.000。图4.24道路标准横断面十三图4.25道路标准横断面十四图4.26路标准横断面十五所在位置示意图4.27路标准横断面十五本断面适用于与钱江三桥北引桥相接处,桩号Z2+160.000~Z2+238.674。4.4路基工程两个方案相同。路基必须密实、均匀、稳定,要有足够的强度和水稳定性。根据土层分布和土质条件以及本工程所处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成熟的施工经验以及实施的可能性,本着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路基设计考虑采取以下措施:(1)、破除老路面、清除表层老路基并挖至设计道路路基标高;结合管道施工,采用井点排水等有效的降水排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疏干土基;(2)、结合道路竖向设计结果,本工程所经路段主要为低填浅挖路段,因此施工时须按照施工规范要求,严格控制回填土的质量,分层回填、夯实、碾压至路槽底,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30厘米,并控制好碾压时的含水量和压实厚度,严禁使用建筑垃圾或含有机质土回填。(3)、路基土须达到下列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要求:挖方及小于30cm低填方压实度≥95%填方路段30~80cm压实度≥95%其余路段压实度≥93%由于缺少地质报告,故本次未进行详细地基处理设计。待详细地址勘察报告完成后,在下一步设计中进行。4.5路面工程在进行路面结构设计时,考虑到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施工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等优点,并结合杭州地区成熟的施工经验等实际情况,本次设计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按设计年限15年设计,提供两个方案供比选。4.5.1机动车道(1)、推荐方案4cmAC13Ⅰ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SBS沥青改性剂+聚酯纤维5cmAC20Ⅰ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cmAC25Ⅱ型粗粒式沥青混凝土30cm5%水泥稳定碎石30cm塘渣垫层总厚为75厘米。由于清泰街、清江路、钱江三桥等道路均为交通量很大的主干道,交叉口、匝道较多,道路荷载强度很大,车辆启动、制动、加速、减速频率很高。实践证明,沥青混凝土中加入SBS沥青改性剂与聚酯纤维,可以显著增强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延展性等重要技术指标,有效的防御高温车辙与反射裂缝,十分适用于老路改造工程。因此,为防止波浪、拥包、车辙等病害,设计建议上面层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中加入SBS沥青改性剂。考虑本工程属道路改建工程,且处于交通繁忙路段,新老路基搭接不容易处理,为防止反射裂缝的产生,设计建议中面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与下面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之间加铺玻璃纤维土工格栅。但SBS普通沥青的缺点也比较显著,城市道路路面一般为密水型路面,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油石比较高,表面光滑,路面摩阻力较小,雨天路面容易打滑,(2)、比选方案4cmSMA-13型沥青碎石马蹄脂5cmAC20Ⅰ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cmAC25Ⅱ型粗细粒式沥青混凝土30cm5%水泥稳定碎石30cm塘渣垫层总厚为75厘米。SMA为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相对普通沥青混凝土强度高,微观表面较普通沥青混凝土粗糙,对于车轮的附着系数较大,对于行车安全有利。但SMA对于级料石材的质地、形状等都有严格要求,施工工艺也较普通沥青混凝土复杂,因此国内鲜有成功案例。因此,本次设计提出SMA方案供参考。4.5.2非机动车道4cmAC13Ⅰ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7cmAC25Ⅰ型粗粒式沥青混凝土20cm5%水泥稳定碎石25cm塘渣垫层总厚为56厘米。4.5.3人行道6cm彩色人行道砖2cmM10水泥砂浆15cm5%水泥稳定碎石总厚为22厘米。人行道两侧可采用10×20的现浇侧石挡土或利用绿地与现状临街建筑过渡。4.6交通设施本工程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及信号灯设施依据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968-99)等有关规定执行。4.6.1交通标志本工程交通标志设有:警告标志△110cm禁令标志φ110cm指示标志φ110cm导向标志40×80cm标志板材料通常采用铝合金,板厚一般为1.5~3mm,圆形标志板采用卷边加固。标志杆采用钢管材料,涂以灰色,标志板与标志杆联接件和附件均需与本市现有的交通标志相一致,颜色与图案应符合“国标”及本市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并保持良好的互换性能,标志板的支撑应根据所在位置的视线及标志板的结构选用单柱式、双柱式、悬臂式或附着式。4.6.2交通标线本工程交通标线主要包括车道分界线、导向车道线、停止线、人行横道线、导向箭头等。车道分界线:采用白色虚线,线段长2米,间隔4米,线宽0.15米;导向车道线:采用白色虚线,线段长30~50米,并应与停止线相交,线宽0.1~0.15米;停止线:为一白色实线,并应与车道中心线相连,现宽为0.3~0.4米;人行道横线:颜色为白色,在设有人行信号灯的路口为平行式,线条宽0.4米,人行横道宽6~8米;未设有人行信号灯的交叉口,可采用条纹式人行横道线,宽度6米,线条宽0.4米,间隔0.6米;导向箭头:导向箭头长度为5米,颜色为白色。标线材料采用专用标线漆,要求既防滑、又耐磨,清晰可见,便于施工。4.6.3交通信号设施本工程的主要交叉路口均要设置车行与人行信号设施。信号设施主要包括信号灯、信号机、信号灯杆及基础、窨井、通讯管道、电缆等。4.7无障碍设施按照建设部发布的《关于做好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通知》(建规[1998]93号)的要求,在各道路路口均修建缘石坡道,以方便残疾人的通行。本工程可考虑人行道在交叉口、人行横道、街坊路口以及被缘石隔断处均设置方便残疾人使用和通行的缘石坡道,并在人行道中设置盲道。施工及验收按建设部、民政部、残联发布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执行。4.8公交停靠站本工程为杭州市东部的主要入城口,是城市的主通道之一,因此需在路段的适当位置布置公交停靠站。一般每隔500~800米或出交叉口100米左右可设一对公交停靠站,在平面图中本方案在原公交位置设置港湾式停靠站。本设计提供了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的大样设计,其具体设置数量、位置待与交警部门、公交部门等单位协商后确定。4.9挡土墙设计挡土墙形式一般考虑钢筋混凝土与重力式,钢筋混凝土直立式挡土墙重量较轻,体积较小。重力式挡土墙工程量较大,但表面呈现块石加勾缝,与生态环境融合较好。地基承载力要求根据挡土墙的高度确定,当挡土墙高度2.5米时,地基承载力要求80Kpa,当挡土墙高度3.5米时,地基承载力要求100Kpa,当挡土墙高度4.5米时,地基承载力要求120Kpa。天然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要求时,采用地基加固或挡土墙桩基础的形式。挡土墙基底抗倾覆稳定系数大于等于1.5,抗滑动稳定系数大于等于1.3,基底偏心距小于基底宽度1/6。第五章桥梁工程5.1桥梁设计原则桥梁设计应考虑:构筑物使用功能、跨径布置原则、结构形式、造型美观、环保措施、工程造价、养护管理、施工方法进度及施工期间对既有交通管线的干扰等,所以制定以下的通用设计原则,最大限度地满足桥梁设计“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要求,适应桥梁建设的需要:(1)、作为城市重要的标志性的大型现代建筑物,桥梁工程原则上采用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施工条件成熟且经济美观的结构形式。(2)、桥梁结构设计应满足建筑限界、设计年限和功能要求,并结合沿线周围环境、管线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合理选择跨径和结构形式。(3)、结构设计力求加快施工速度,做到技术合理、先进,有利于模数化、标准化、规范化、机械化施工,便于环保、维修、养护,降低工程造价。(4)、起桥高度小于3m,以增加通透性并减缓桥头跳车。(5)、桥梁结构应注意景观效果。在选用结构形式时,要考虑桥位与所处的环境、地形,力求和谐统一、美观大方。(6)、为满足行车舒适性要求,桥面结构应尽可能保持连续,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增大联长,减少伸缩缝,以增加行车舒适性及桥面结构耐久性。(7)、新建桥梁应与衔接的老桥在梁体外型、墩身外形上接近,外观上协调一致。(8)、对现有桥梁,在稳妥、可靠、安全的原则下,尽可能改造利用,尽力减少废弃。5.2桥梁主要技术标准、设计参数(1)、计算行车速度:详见道路工程部分。(2)、荷载等级:城-A级;人群荷载按《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取值。(3)、桥面坡度:桥面纵坡详道路工程各部位设计要求;横坡:主线标准段为双向1.5%,匝道为单向1.5%,超高等详道路工程有关设计,桥梁工程设计符合道路断面坡度控制要求。(4)、桥下净空:地面机动车道5.0m,人行道2.5m,铁路6.8米。(5)、桥涵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一般桥涵1/100。(6)、桥梁设计平均温度20°C,最高温度45°C,最低温度-5°C。(7)、杭州地区地震峰值加速度和基本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6度,设计按7度采取抗震构造设施。5.3方案一本方案不仅将现状的清泰立交加宽桥与钱江三桥相联接,而且还沟通建国路方向与钱江三桥及秋涛路之间的交通。本方案由主线桥、K匝道、L匝道、M匝道、N匝道、P匝道、非机动车匝道、清泰立交加宽人行天桥等部分组成。主线桥将钱江三桥与清泰立交加宽桥相连接,在秋涛支路与杭海路之间设匝道M、N、P匝道将主桥与地面道路相连接。主桥在杭海路路口前通过异型板分出匝道K,匝道K位于清泰立交桥南侧并与其平行,跨越铁路、环城东路后在建国路前接地;对清泰立交加宽桥的西侧匝道进行改造,保留其下匝道,取消原来的上匝道,新设上匝道L,匝道L位于清泰立交桥北侧并与其平行,跨越环城东路后在建国路前落地;在匝道K的南侧设一人行天桥供行人跨越铁路。非机动车从清泰立交跨越铁路与环城东路之后,在K5与K6及L5与L6之间从清泰立交拐到机动车匝道的外侧,设非机动车A、B匝道在建国路前接地。现将各部分桥梁分别介绍如下:5.3.1主线桥主线高架设计起点桩号为1+480.000,终点桩号为2+304.674,主线桥梁全长824.674米。主线起点西接清泰立交加宽桥,1~6号桥墩处现状是原加宽桥的下地桥梁,为5跨20米连续梁,本次设计将该5x20米连续梁废除,对基础部分进行改造利用。1~5号桥墩的上部结构采用20米跨的预应力连续梁,高度1.1米,与原清泰立交加宽桥梁高保持一致,以保证地面辅道的净空。1号桥墩处桥宽为10.5米,8号桥墩处桥宽为27.14米,1号到8号墩之间为现浇变宽异型板,匝道P在8号墩处分出。异型板作为过渡段,悬臂板外挑长度渐变,在与标准段衔接处,应与标准段挑臂长度相一致。中间部分,则根据箱体宽度变化适当增加箱室数量,以保证箱梁顶板受力安全。对于下部结构,1号墩直接利用老桥盖梁,并将单侧垫石加高以满足新建部分高程;2~5号桥墩则将老桥墩盖梁部分凿除,接长墩柱,重新浇筑盖梁后予以利用;6号墩对应原来的桥台,将承台及台身部分凿除,直接在老桥桩基上浇筑承台及墩身、盖梁。3~8号墩间桥梁宽度较大,除在中分带上设墩外,另在侧分带上单侧或双侧增加一个独柱式桥墩。主线8号墩到32号墩桥梁宽度18米,其中8~23号、26~28号墩均采用25米、30米标准跨的等截面连续梁,梁高1.5米。23~26号墩范围,受地下人行通道与地面交叉口同时影响,采用(27.5+40+27.5)米三跨一联变截面连续梁,梁高1.5米~2米。主线桥梁孔径布置具体参见表3。主线标准段箱梁均为单箱双室断面,悬臂外挑3.5米,外腹板斜置,顶板厚25厘米,底板厚22厘米,腹板厚50厘米。采用纵横两向预应力体系。下部结构采用与老桥墩身相似的双柱墩加盖梁形式,柱身为1.5x1.2矩形断面,四角切斜角;柱间净距1.7米;盖梁高1.5米,厚1.2米,宽6米。基础为四根D120厘米钻孔灌注桩。24号、25号墩间箱梁跨度较大,基础改用四根D150厘米钻孔灌注桩。各墩均布置在地面中央分隔带上。图5.1主线桥标准横断面主线在28号墩到35号墩处,现状是三桥的下地引桥,为22米跨的简支桥梁。本次设计因将标高上抬、桥面加宽,需要将该范围的原三桥7跨引桥废除,桩基部分则进行改造利用,因而28号墩到35号墩布置跨径22米的两联预应力连续梁,梁高采用1米,与原三桥引桥梁高保持一致,以保证地面道路秋涛路及清江路调头辅道的净空要求。在主线32号墩处M、N上、下匝道汇入主线桥,该处桥梁总宽为32.75米。35号墩与三桥衔接处总宽为23.45米。32~35号墩间为变宽度异型梁段。33号墩凿除老桥墩身、承台后,在老桥桩基一侧加一根D120桩,重新浇筑承台、墩身、盖梁后予以利用。34号墩则需加两根D80桩。35号桥墩直接利用老桥墩。28~34号墩间由于梁高较小,为保证结构横向受力安全,减小现浇板横向外挑长度,将盖梁宽度适当加大,墩身形式仍与前面一致。28~32号老桥墩由于墩位与新桥错开,只能废弃。至于老桥的预制梁板,由于规范荷载标准及可靠度要求均有了较大变化,且本段桥梁为异型段,预制板难于满足线形变化要求,故废弃。表3高架桥主线跨度及形式墩号桩号分跨桥宽结构形式梁高1-51+480.0-1+5604×2010.5-22.59预应力砼连续箱梁异型段1.105-81+560-1+62020.5+19.5+2022.5-18预应力砼连续箱梁异型段1.58-121+620-7204×25.018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5012-151+720-7953×25.018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5015-191+795-90525+2×30+2518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5019-231+905-2+0054×2518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5023-262+005-2+10027.5+40+27.518变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5-226-282+100-2+1502×2518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5028-3222.674+3×2218预应力砼连续箱梁异型段1.032-353×2232.75-23.4预应力砼连续箱梁异型段1.05.3.2M、N、P匝道:在杭海路与秋涛支路之间增设P匝道,在秋涛路与秋涛支路之间增设M、N上、下匝道。M、N、P匝道均为单向单车道,宽度为7.5米。M、N匝道均为3×22米一联的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梁高1米;P匝道为3x25米一联的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梁高1.5米。三个匝道箱梁均为单箱单室断面,悬臂外挑2.2米,腹板斜置,顶板厚25厘米,底板厚20厘米,腹板厚50厘米,单向预应力体系。下部为独柱墩加墩帽形式,柱身断面为150x90厘米矩形,基础为为两根D100厘米钻孔灌注桩。图5.2L、P匝道桥标准横断面图5.3M、N匝道桥标准横断面5.3.3K匝道K匝道从建国路东侧开始起坡,跨越环城东路与铁路后汇入主线,全线桥宽均为9.5米,采用标准跨径为25米的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梁,局部布置20米~30米跨;为减少施工对铁路的干扰,跨铁路段采用1.5米梁高的钢箱梁,钢箱梁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便于分段吊装拼接。具体分跨如下:表4K匝道桥梁跨度及形式墩号桩号分跨桥宽结构形式梁高K1-K40+062-K0+1623×25.09.5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5K4-K70+162-0+2373×25.09.5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5K7-K100+237-0+30225+2×209.5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50K10-K140+302-0+40925+32+25+259.5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50K14-K170+409-0+49725+38+259.5等截面钢箱梁1.50K17-K210+497-0+58020+23+2×209.5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50K21-K260+580-0+7055×259.5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50K26-K310+705-0+8305×259.5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5031-365×259.5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5036-415×259.5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509.5米宽匝道桥为单箱单室截面,悬臂外挑2.75米,腹板斜置,顶板厚25厘米,底板厚20厘米,腹板厚50厘米,单向预应力体系。下部为独柱墩加墩帽形式,柱身断面为200x90厘米矩形,墩身设装饰槽,基础为两根D120厘米钻孔灌注桩。图5.4K匝道桥标准横断面图5.5K匝道桥钢箱梁横断面钢箱梁为单箱四室断面,悬臂外挑1米,底宽7.5米,梁高1.5米。顶底板均采用24毫米厚钢板,腹板采用20毫米厚钢板。横隔板2米一道,在支点处加密。钢梁采用Q345c制造。钢箱梁下部结构与匝道其他墩相似,只是为保证梁下支座不脱空,将盖梁适当加宽,支座间距拉大到4米。墩身设在铁路两股道间的平台上,与老桥桥墩位置对应,不额外压缩桥下净空。5.3.4L匝道L匝道从建国路东侧开始起坡,跨越环城东路后汇入清泰立交加宽桥,全线桥宽均为7.5米,采用1.5米梁高的予应力砼箱梁。在与清泰立交加宽桥连接处的L13号墩到L15号墩,需对原清泰立交加宽桥作局部改造,即拆除该范围的两跨一联异形板,按照新的设计线形重建,采用1.1米梁高的普通钢筋砼箱梁,桥墩利用原桥墩。为保证老桥墩安全,改造后的异型段构造尺寸尽可能采用原设计,不人为加大结构尺度。L匝道具体分跨如下表:表5L匝道桥梁跨度及形式墩号桩号分跨桥宽结构形式梁高L1-L43×257.5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50L4-L73×257.5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50L7-L102×25+207.5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50L10-L1325+34+217.5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50L13-L1511.91+17.4677.5-10.569等截面普通钢筋砼箱梁1.10匝道箱梁均为单箱单室断面,悬臂外挑2.2米,腹板斜置,顶板厚25厘米,底板厚20厘米,腹板厚50厘米,单向预应力体系。下部为独柱墩加墩帽形式,柱身断面为150x90厘米矩形,基础为两根D100厘米钻孔灌注桩。5.3.5非机动车匝道非机动车通过清泰立交桥跨越铁路与环城东路后,在K5、K6墩及L5、L6墩之间分别从清泰立交拐到K匝道的南侧与L匝道的北侧,单独设两个非机动车A、B匝道。非机动车匝道桥宽4.25米,在从清泰立交拐出,然后与清泰立交平行,采用3跨的曲线连续梁,连续梁的标准跨径为25米。箱梁采用单箱单室断面,悬臂外挑0.825米,腹板斜置,顶板厚20厘米,底板厚20厘米,腹板厚40厘米,钢筋混凝土结构。下部为独柱墩加墩帽形式,柱身断面为120×90厘米矩形,基础为为两根D80厘米钻孔灌注桩。图5.5A、B匝道桥横断面5.3.6清泰立交桥加宽人行天桥在K匝道的南侧设与其平行的过铁路人行天桥,同时跨越贴砂河。人行天桥横断面布置为0.2米(栏杆)+5.6米(人行道)+0.2米(栏杆)=6米。人行天桥主桥采用钢箱梁,主桥跨径布置为(25+38+25)米,单箱三室断面,悬臂外挑0.75米,底宽4.5米,梁高1.5米。顶底板均采用20毫米厚钢板,腹板采用20毫米厚钢板。横隔板2米一道,在支点处加密。东引桥与梯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跨径布置为(20+22)米,西侧梯道为17.2米单跨,均采用实体断面,断面外形与钢箱梁类似。梯道坡度为1:2。人行天桥下部结构采用与匝道类似的形式。5.4方案二本方案将现状清泰立交加宽桥与钱江三桥上、下引线通过高架桥连接,并在现状清泰立交桥南侧新建跨铁路的人行天桥。设计高架起点桩号为1+480.000,终点桩号为2+238.674,主线桥梁全长758.674米。主桥标准断面桥宽为10.5米,在匝道出入口处设渐变段。高架桥主桥西接清泰立交加宽桥,途中跨越秋涛支路,东接钱江三桥北接线。三桥接地匝道改造新建M、N匝道在秋涛支路交叉口之前接地。同时,在杭海路、秋涛支路之间增设平行匝道G、H匝道。主线起点西接清泰立交加宽桥,1~6号桥墩处现状是原加宽桥的下地桥梁,为5x20米一联连续梁,本次设计将该5跨20米连续梁废除,利用原墩台的部分桥墩结构进行加宽改造。1~6号桥墩的上部结构采用20米跨的预应力连续梁,高度采用1.1米,与原清泰立交加宽桥梁高保持一致,以保证地面辅道的净空。1#桥墩处桥宽为10.5米,1号到5号墩之间为异型板,匝道G在4号墩处分出,匝道H在5号墩处分出。对于下部结构,1号墩直接利用老桥盖梁,并将单侧垫石加高以满足新建部分高程。2号桥墩则将老桥墩盖梁部分凿除,接长墩柱,重新浇筑盖梁后予以利用。3号桥墩则将老桥墩盖梁部分凿除,接长墩柱,重新浇筑盖梁后作为中墩予以利用,同时在中墩两侧各增加一根D120桩基接独柱墩,并将三个基础用承台连为一体。4号墩的处理与3号墩类似,不同之处在于仅在G匝道一侧增加一桩一柱。5号墩的处理与2号墩类似,6号墩对应原来的桥台6号墩对应原来的桥台,将承台及台身部分凿除,直接在老桥桩基上浇筑承台及墩身、盖梁。主线5号墩到29号墩桥梁宽度10.5米,其中6~23号、26~28号墩均采用25米、30米标准跨的等截面连续梁,梁高1.5米。23~26号墩范围,受地下人行通道与地面交叉口同时影响,采用(27.5+40+27.5)米三跨一联变截面连续梁,梁高1.5米~2米。主线桥为单箱单室截面,悬臂外挑3.25图5.6主线桥标准横断面米,腹板斜置,顶板厚25厘米,底板厚20厘米,腹板厚50厘米,单向预应力体系。下部为独柱墩加墩帽形式,柱身断面为200×90厘米矩形,基础为两根D120厘米钻孔灌注桩。主线具体跨径组合参见表6。M、N上、下匝道在主线32号墩处汇入主桥,该处桥梁总宽为24.5米。主线在27号墩到31号墩处,现状是三桥的下地引桥,为22米跨的简支桥梁。本次设计在该范围因将标高上抬、桥面加宽,需要将该范围的原三桥4跨引桥废除,利用原墩台的部分桩基进行加宽改造,因而29号墩到31号墩采用跨径22米的预应力连续梁,梁高采用1米,与原三桥引桥梁高保持一致,以保证秋涛路等相关地面道路的净空要求。本联为变宽度异型段。30号墩凿除老桥的盖梁,接长墩身到设计标高;在老桥两墩柱之间打两根D120桩,新设一墩柱。31号桥墩直接利用老桥墩。29~31号墩间由于梁高较小,为保证结构横向受力安全,减小现浇板横向外挑长度,将盖梁宽度适当加大,墩身形式仍与前面一致。27~29号老桥墩废弃。至于老桥的预制梁板,由于规范荷载标准及可靠度要求均有了较大变化,且本段桥梁为异型段,预制板难于满足线形变化要求,故废弃。M、N匝道、G、H匝道均为单向单车道,宽度为7.5米,梁高均为1.5米,构造形式与方案一7.5米宽匝道一致。图5.7M、N、G、H匝道桥标准横断面在清泰立交的南侧设与其平行的过铁路人行天桥。人行天桥横断面布置为0.2米(栏杆)+5.6米(人行道)+0.2米(栏杆)=6米。人行天桥主桥采用钢箱梁,主桥跨径布置为(25+38+25)米,东引桥与梯道采用混凝土梁,跨径布置为(20+22)米,西侧梯道为17.2米单跨。梯道坡度为1:2。主桥及梯道梁高均为1.50米,结构构造同方案一。人行天桥下部结构采用钻孔桩基础。表6桥梁分跨表墩号桩号分跨桥宽结构形式梁高1-51+480.0—1+560.04×20.010.5-22.95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105-101+560.0—1+680.020+4×25.010.5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5010-131+680.0—1+755.03×25.010.5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5013-171+755.0—1+86525+2×30+2510.5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5017-221+865—2+00525+3×30+2510.5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5022-252+005—2+10027.5+40+27.510.5变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5-225-292+100—2+194.67425+25.674+2×2210.5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5029-312×2224.5-21.73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0G1-G62×20+3×257.5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5H1-H520+3×257.5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5M1-M32×227.5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5M1-M3N1-N32×227.5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55.5桥梁附属构造设计5.5.1桥面铺装桥面铺装可以弥补箱梁浇筑的误差、保护箱梁、参与整体受力提高安全储备、主体防水以及桥梁的耐久性使用等,实际上作用非常重要,本工程按三层设计,下层现浇层采用8cm厚C40防水混凝土,在混凝土层顶面喷涂2mm厚无机防水材料,上层采用6cm沥青混凝土铺装层。5.5.2伸缩缝伸缩缝除了温度与受力需要,而且直接影响行车效果,维护更换影响交通也非常不便,所以应确保安装平整和产品质量要求,设计要求采用性能较好的80、100型型钢模数伸缩缝。伸缩缝应满足《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327-2004)标准,两侧采用C50钢纤维砼。联长100m及以上时采用100型,100m以下时采用80型。5.5.3防撞栏杆防撞栏杆常需与桥上绿化相结合,一种采用外挂式绿化,另一种直接种植在护栏顶部的绿化槽内,本次设计提供三种方案供选择。5.5.4桥面排水桥梁因雨水引起而毁坏的很多,裂缝与铁件的耐久性问题也很严重,养护成本高而且非常不便,所以要求主线逐墩双侧设泄水管及PVC落水管,匝道逐墩单侧设置。将雨水引致地面后汇入地面排水系统。5.5.5支座连续梁结构采用GPZ(II)型盆式橡胶支座,与老桥连接处采用与老桥相同的支座。支座安装的平整性要非常注意。支座应满足《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04)标准要求。5.5.6台后搭板台后跳车并且冲坏路桥与伸缩缝等,是一个通病,设计经综合比较,推荐台后设置8米长搭板形式,在高路堤部位采用地基处理和提高回填质量等措施。5.6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确定应尽可能减少对交通的中断和干扰,解决好施工期间三桥与城区间的交通组织问题。桥梁主体采用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满堂支架现浇施工。在环城东路、秋涛路等交叉口位置,应在地面设置临时墩,在临时墩间设置贝雷梁,贝雷梁交上设置满堂支架现浇,在施工期间该路段应暂时限高、限宽通行。如无限高、限宽通行条件,则应在环城东路、秋涛路等交叉口位置考虑钢箱梁,但造价相对较高,后期养护工作较大。在现状清泰立交桥南侧在设与其平行的过铁路人行天桥。由于天桥跨越铁路,要求尽可能不影响铁路交通,故设计采用钢结构。但由于铁路轨道的布置因素,因铁轨范围较大(约48米),采用单跨跨越铁轨难度较大,新建桥梁采用与清泰立交老桥、已建的北侧加宽桥相同的方式,在两股铁轨之间的平台位置设置桥墩,桥墩立柱离铁轨水平净距≥3米。人行桥平行于老清泰立交桥建造,为便于施工,两者采用1米净距。桥梁采用钢箱梁结构,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便于分段吊装拼接。吊装时,吊车需布置在清泰立交桥面上。另外也可以通过在铁路股道之间设临时墩,采用拖拉法或钓鱼法架设钢梁。清江路、清泰立交地处闹市区,人流众多,施工时应注意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另外应注意环境保护工作,做好泥浆收集外运,减少噪音,及时清除建筑垃圾。第六章排水工程6.1概况钱江三桥北接线是钱江三桥连接市区的主要通道之一,沿线分别与钱江路、清江路、秋涛路、秋涛支路、杭海路、凯旋路、环城东路、建国路等城市主次干道平交或立交。本次初步设计西起建国路口,东至秋涛路边线,包括清泰立交桥、清泰立交加宽桥、清江路等,全场1.94km,该设计范围内的道路均为现状道路,地下市政管线有雨、污水管道,通信管道,电力管道,燃气管道,给水管道,在清江路上还有清泰水厂出来的DN600排泥管,接至钱塘江。现状市政管线众多,纵横交错,给钱江三桥北接线改造工程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做好地下市政管线的迁移和移位工作,将为该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6.2设计原则及内容6.2.1设计原则(1)、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2)、尽量利用现状管线,减少工程量、迁移量,降低工程造价。(3)、在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以钱江三桥北岸接线工程施工图,清泰立交桥加宽工程施工图,凯旋路初步设计图,现状实际情况等为依据。6.2.2设计内容本次设计内容为该工程范围内对工程的实施有影响的现状市政管线,重点是清江路上的现状市政管线。6.3管线方案介绍6.3.1方案一钱江三桥北接线改造方案一由于新建清江路高架桥,并增设M、N、P、L、K机动车匝道及A、B非机动车匝道,所以对现状市政管线的影响范围较大,包括清泰街(建国路~杭海路),清江路(杭海路~秋涛路)的市政管线均有不同的移位或迁移,其中对清泰街(除IV-IV断面为跨铁路外)其余断面受到新建桥墩的影响很大,该路段的现状雨、污水管、排泥管、给水管废除,根据新的管位重新敷设,现状通信管、电力管迁移。清江路(杭海路~秋涛路)全线的市政管线影响也很大,该路段的现状雨、污水管,给水管废除,根据新的管位重新敷设,现状通信管、电力管迁移,排泥管由于与新建桥墩冲突,因此也需废除,根据新的管位重新敷设。6.3.2方案二钱江三桥北接线改造方案二对清江路(杭海路~秋涛路)市政管线影响较大,该路段现状雨、污水管废除,由于排泥管在道路中心线北侧4.5~8.0米范围波动,给水管在道路中心线南侧4.0~7.0米范围波动,占用道路断面太宽,影响其他管线的安排,为了管线整体布置的合理,因此也相应将排泥管(除断面XIV-XIV外),给水管废除,根据新的管位重新敷设雨、污水管、排泥管和给水管,现状电力管、燃气管、通信管迁移。6.4雨水工程6.4.1方案一实施钱江三桥北接线改造方案一,清泰街除断面IV-IV断面上跨铁路外,其余截面路段的现状雨水管需废除,因考虑到该路段上、下匝道的影响及路宽为45.5米,在道路两侧各设一条雨水管,I-I截面路段雨水管管位布置在道路中心线南侧11米处,自东向西排入现状雨水井中;III-III断面路段雨水管位布置在道路中心线南侧9.0米处,分别自西向东和由东向西排入城站路现状雨水井中;V-V断面路段雨水管分别布置在道路中心线北侧15.5米和中心线南侧20.5米处,沿途接纳地块内的雨水及路面雨水,两条雨水管由西向东在清泰街桩号1+060处汇合,接入新建雨水检查井Y23中;VI-VI断面雨水管位布置在道路中心线北侧5.0米和中心线南侧4.0米处,分别由西向东接入清江路新建雨水井中;清江路VII-VII断面路段和VIII-VIII断面路段雨水管位布置在道路中心线南北侧各6.0米处,由西向东在华家桥前汇合,排至新开河。IX-IX截面路段雨水管管位布置在道路中心线南北侧18.0米处,分别由西向东接入秋涛路现状雨水井中。6.4.2方案二清江路现状雨水管位于道路中心线北侧1.0~3.0米,随着钱江三桥北接线改造方案二的实施,清江路(桩号1+640~2+020)路段的雨水管需废除,因考虑清江路上人行地道的设计需要,在断面XII-XII将雨水管管位布置在道路中心线南北侧14.8米处,XIII-XIII断面雨水管位布置在道路中心线北侧7.0米和中心线南侧5.0米处,雨水管的管径和标高以现状实际情况为依据,并结合管线综合的需要,对雨水管道重新敷设,沿途将道路两则地块内雨水及路面雨水接入该雨水干管,最后排入新开河。6.4.3管材与管径雨水管管径为D225~D1500,D225~D400采用UPVC管,橡胶圈接口,D500~D1500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橡胶圈接口。6.5污水工程6.5.1方案一实施钱江三桥北接线改造方案一,清泰街(建国路~秋涛路)全线现状污水管需废除,根据新的管位重新敷设。II截面路段污水管管位布置在道路中心线南侧12.5米处,由东向西接入现状污水井中,V-V截面路段污水管管位布置在道路中心线南侧22.0米,VI-VI断面路段污水管位布置在道路中心线南侧6.0米处,VII-VII和VIII-VIII断面路段污水管位布置在道路中心线南侧8.0米处,沿途收集道路两侧地块内的污水,排入华家桥泵站。6.5.2方案二清江路(桩号1+640~1+971)路段污水管位于道路中心线南侧0~3米,随着钱江三桥北接线方案二的实施,该路段的污水管需废除,XII-XII断面污水管管位重新布置在道路中心线南侧16.8米,XIII-XIII断面污水管管位布置在道路中心线南侧7.0米。污水管的管径和标高以现状实际情况为依据,并考虑方便道路两侧地块污水接入方便,对污水管道重新敷设,沿途收集道路两侧地块内的污水,排入华家桥泵站。XIV-XIV断面污水管位布置在道路中心线南侧15.5米处,XV-XV断面污水管位布置在道路中心线南侧16.8米处,分别由西向东接入 秋涛路现状污水井中。6.5.3管材与管径污水管管径为D300~D400,采用UPVC管,橡胶圈接口。6.6排泥工程清江路上有一条清泰水厂至钱塘江DN600压力排泥管,实施方案一,由于排泥管与新设计桥墩相冲突,排泥管全部废除,根据新的管位,V-V断面排泥管布置在道路中心线北侧14.0米处,VI-VI断面排泥管布置在道路中心线南侧3.0米处。清江路VII-VII和VIII-VIII断面排泥管布置在道路中心线北侧4.0米处,IX-IX断面排泥管布置在道路中心线北侧6.0米处。实施方案二,现状排泥管在道路中心线北侧4.5~8.0米处波动,而现有道路可使用的断面宽度有限,影响其他管线的布置,因此除断面XIV-XIV外其余断面排泥管全部需废除,根据新的管位重新布置。清江路XII-XII断面路段的排泥管布置在道路中心线北侧14.8米,XIII-XIII断面排泥管布置在道路中心线北侧5.0米处,XV-XV断面排泥管布置在道路中心线北侧14.3米。排泥管采用DN600球墨铸铁管,橡胶圈接口。6.7管线综合该工程设计范围内的地下市政管线有:给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燃气管道,电力管道,通信管,排泥管。本次设计主要是为了配合钱江三桥北接线改造,根据充分利用现状市政管线,减少工程量,迁移量的原则,对现状市政管线进行合理,适当地改造。6.7.1管位布置的一般规则(1)、除考虑国家规范外,还应将强电管线和弱电管线分开在路两侧摆放,即通信、联通、闭路电视与电力电缆沟分别在道路两侧设置。(2)、事故率较高的管线尽量布置在绿化带和人行道内方便检修。(3)、各种管线尽量顺行,减少穿越交叉路口。(4)、考虑到各专业管线维护管理方便,管线尽量布置在人行道及绿化带下。6.7.2管线竖向交叉一般规则(1)、各种管道不应在垂直方向上重叠敷设。(2)、通常将照明和电力电缆、通信、联通、闭路电视管线放在上层,燃气、给水管走中层,雨水,污水及其他较大管径的重力管线走下层。6.7.3各种管线竖向交叉时处理原则(1)、压力管道让重力管道。(2)、小口径管道让大口径管道。(3)、可弯曲管道让不易弯曲管道。(4)、分支管道让主干管。(5)、设计管道让现状管道。方案一、方案二管位详见管位图。6.8排水结构设计说明本工程根据工艺提供的排水平面图地质资料进行设计[地质资料参考秋涛路(杭海路~飞云江路段),凯旋路、解放路延伸等]地质后设计如下:6.8.1设计依据(1)、排水工艺及道路图纸(2)、现行的规范、规程和规定: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8.2结构设计标准(1)、设计参数a、计算土容重:18KN/m3饱和容重:20KN/m3。b、内摩擦角Ф=20°c、汽载——城A级。(2)、工程材料a、钢材:直径d≤8箍筋为HPB235,fy=210mpa;直径10≤d≤25为HRB335,f=300mpa。b、混凝土:顶板、基础均为C20,垫层为C10,未注明均为C20。c、砖砌体:MU10普通机制砖,M10水泥砂浆砌筑。6.8.3管材、接口及基础D225~D400为UPVC管,承插式橡胶圈接口,采用砂基础;D500~D1500为钢筋混凝土管,承插式橡胶圈接口,135°钢砼基础加素砼垫层。6.8.4检查井、雨水口、雨水出水口检查井采用砖砌检查井,采用MU10普通机制砖,M10水泥砂浆砌筑,钢筋混凝土顶底板,检查井每一侧第一节管子设沉降缝,该节管基础与井底板成一体。雨水口采用MU10普通机制砖,M10水泥砂浆砌筑。雨水出水口:雨水出水口采用浆砌块石砌筑,管道穿墙身时管顶上设C20钢砼过梁,基础为C15毛石混凝土,出水口驳坎长度为10m,出水口处河底用浆砌块石铺砌。河道驳坎采用浆砌块石,基础为C15毛石混凝土。出水口两侧与现状河道挡墙接顺。6.8.5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1)、管道工程为大开挖施工,要做好支护和排水降水措施,防止基底涌土及侧壁塌方。(2)、出土方必须考虑外运或附近堆放,不允许在基坑两侧各5米内堆土。填土应挖净,采用换填墙素土处理。(3)、基沟槽施工期间,应根据沟槽深度,土层状况及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放坡开挖或支护开挖。(4)、槽深度≤3.0米时,宜采用横列板支护开槽施工,沟槽深度>3.0米时,宜采用钢板桩加横撑支护施工,钢板桩长度应根据沟槽深度和工体稳定计算确定。第七章工程概算7.1编制说明(1)、编制概算依据:《钱江三桥北接线改造工程初步设计》。(2)、定额依据:《浙江省市政工程预算定额》(2003版),《浙江省园林工程单位估价表》(1993版)、《浙江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03版)、《浙江省安装工程预算定额》(2003版)、《公路工程预算定额》(1992)。(3)、费率依据:《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取费定额》(2003版)、《浙江省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参考单价》(2003版)。(4)、直接费取费依据:①、人工费按一类24元/工日、二类26元/工日。②、材料费按《杭州市建设工程造价信息》(2005.11)、《浙江省价格信息》(2005.9)。(5)、本次估算投资包括:工程费用概算、项目前期费用概算等内容。
7.2投资概算表7.2.1工程概算汇总表(方案一)表7单位:万元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工程费用备注一工程费用13061.9(一)主体工程12375.3包括路、桥、水及地基处理(二)配套工程686.61景观绿化工程217.32路灯工程375.33交通设施工程76.0高架要有交通监控设施费4环卫设施费18.0包括垃圾箱、果壳箱等5其他其它发生的费用二前期费用83601征地、拆迁费用83602其他其它发生的费用三管线、绿化迁移费用884.41管线迁移费用879.42绿化迁移费用5.03其它其它发生的费用四其它费用1518.61建设单位管理费231.2按杭财基(2004)380文件2前期工作研究71.13勘测设计费571.54三通一平费139.55工程质监费25.16工程监理费139.57交通管理费139.58保险费41.89其它159.5如环评、科研等费用五预备费1191.2六合计25016.0工程概算汇总表(方案二)表8单位:万元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工程费用备注一工程费用6379.3(一)主体工程5598.6包括路、桥、水及地基处理(二)配套工程780.71景观绿化工程127.12路灯工程342.53交通设施工程55.2高架要有交通监控设施费4环卫设施费255.8包括垃圾箱、果壳箱等5其他其它发生的费用二前期费用9534.81征地、拆迁费用9534.82其他其它发生的费用三管线、绿化迁移费用442.41管线迁移费用437.42绿化迁移费用5.03其它其它发生的费用四其它费用806.71建设单位管理费136.1按杭财基(2004)380文件2前期工作研究34.83勘测设计费310.14三通一平费68.25工程质监费12.36工程监理费68.27交通管理费68.28保险费20.59其它88.2如环评、科研等费用五预备费858.2六合计18021.37.2.2工程费用概算表(方案一)表9单位:万元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上报数备注一工程费用13061.9(一)主体工程12375.3(二)配套工程686.61景观绿化工程217.32路灯工程375.33交通设施工程76.0高架要有交通监控设施费4环卫设施费18.0包括垃圾箱、果壳箱等5其他其它发生的费用二管线、绿化迁移费用884.41管线迁移费用879.42绿化迁移费用5.03其它其它发生的费用三其它费用1018.31工程管理费218.3按杭财基(2004)380文件2勘测设计费244.93三通一平费139.54工程质监费25.15工程监理费139.56交通管理费139.57其它111.6四预备费448.9五合计15413.57.2.2工程费用概算表(方案二)表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岳阳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下载什么软件
- 2025私家浴室用品特许经营合同
- 2024年度公共交通设施维修与养护承包合同3篇
- 2024年度人才培训与咨询服务合同5篇
- 2024年教育培训机构在线平台建设合同
- 茶文化产业园租赁联营合同
- 2025标准土地买卖合同范本
- 2024年版:股权转让合同范本(附详细条款)
- 音乐教师招聘协议模板
- 2025印刷品合同样本
- 《玉米合理密植技术》课件
- 科技兴国未来有我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 《不稳定型心绞痛》课件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自媒体宣传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招投标书范本
- 新保密法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2023年民航东北空管局人员招聘考试真题
- 2025(新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5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
- 户外施工移动发电机临时用电方案
- 《雁门太守行》说课稿
- 2024年《工会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