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中国当代音乐学_第1页
改革开放与中国当代音乐学_第2页
改革开放与中国当代音乐学_第3页
改革开放与中国当代音乐学_第4页
改革开放与中国当代音乐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革开放与中国当代音乐学

2008年是中国人民留下长期记忆的时期。中华民族的伟大历程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带来了记忆的探索、当前的观察和对未来的思考。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承载中国当代音乐学术发展壮大的30年。为更好地展现和总结30年来中国音乐学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果,探求中国当代音乐学在新世纪的发展路向,由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倡议,中国艺术研究院、江苏省文化厅与南京艺术学院联合主办了“改革开放与中国当代音乐学”高层论坛。这一主题当即引起国内音乐学人的热烈反响,并得到《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人民音乐》等多家国内权威音乐学术期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内权威报纸以及中国音乐学网()的联合襄助。经过认真筹备,2008年12月9日上午,“改革开放与中国当代音乐学”高层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剧场隆重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教育厅、南京艺术学院的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各个年龄层的专家学者五十余人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刘伟冬教授主持,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米如群致开幕词,他在开幕致词中指出: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音乐理论界是一支重要的力量,音乐学是一个成就卓著的领域。30年来,广大音乐理论工作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注意引进国外有益的音乐理论、方法和手段,积极继承中华文化的深厚传统和音乐学先辈的学术遗产,又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及时在新时期音乐生活中提取新命题,总结新经验,发现新问题,进行新阐述,奉献新成果。30年来,随着学术环境的进一步宽松和对外交流的逐步扩大,当代音乐学在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研究、学科建设、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张振涛研究员代为宣读了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的贺信。贺信中说:过去的30年间,广大音乐工作者和音乐学家,突破思想禁锢,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产生了一大批反映出当代学者思想风貌、具有国际学术水平的研究成果。希望中国音乐学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更加科学地探讨音乐学这门古老学科在当代应该发挥的积极建设作用。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指导方针。改革开放30年之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就,就是因为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及相应的文化建设道路。开幕式上,于润洋、赵宋光、樊祖荫、杨燕迪、彭志敏、罗艺峰等分别代表音乐学界以及兄弟艺术院校发表简短祝词。上午10点,学术讨论正式开始。与会代表围绕着“真理标准讨论”与音乐理论界的思想解放、改革开放30年我国音乐学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反思、新世纪新形势与我国音乐理论界的未来发展等议题展开热烈的学术研讨。充分政体到改革开放的促进剂今天,我们已充分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巨大进步,但与会代表在记忆的追索中充分体味到改革开放的来之不易。《中国音乐学》原编辑部主任缪也追问道:为什么我们在建国17年、“文革”10年后才有“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的提出?当时,在两个“凡是”盛行的社会背景下,“改革开放”开启了一次全民思想的大解放,需要我们认真总结。1.实践检验的结论和未来走向30年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对当时人们的思想解放起了巨大作用,直接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因此,本次“论坛”将“真理标准讨论”与音乐理论界的思想解放作为首要论题,并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热切关注。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茅原在发言中说:20世纪70年代末,我们通过真理标准的讨论扫清了思想障碍,迎来了改革开放,因此,改革开放是坚持真理标准讨论的结果。那么,什么是“真理”?在改革开放已取得巨大成果的今天,我们还要不要继续讨论这个问题?他认为,人的认识要符合客观事实。历史在发展,新问题层出不穷,真理问题确实有继续讨论的必要。于是,他对“事实真理”和“理性真理”、“伦理”和“道德”的区别等问题进行了充满哲理性的思辨与分析。他指出,正确的观点如果不被群众所掌握,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今天仍具重要意义。星海音乐学院教授赵宋光在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思想路线进行阐释时提出:“戴着社会主义帽子的教条不要迷信,戴着普世真理面具的教条不要迷信,戴着民族特色招牌的教条也不要迷信。通过实践检验实效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点。”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正是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在实践中前进的结果。中国音乐学这30年所取得的“令人惊讶”的发展变化,是坚持了“实践第一”的理念,中国音乐学未来的发展依然要坚持“实践第一”的理念。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居其宏从“音乐界实用本本主义思潮与改革开放大潮在三次思想解放的强劲互动中几度沉浮起落”的视角,对音乐理论界思想解放的历程进行回顾与反思,剖析了音乐界实用本本主义思潮经历的“延伸与崛起、强势回流与陡然弱化”等复杂遭际,并以大量的事实和生动的分析说明: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一个曾经具有先进性的音乐思潮,由于其代表人物的固步自封和不思进取,在伟大的社会变革面前丧失了对时代的适应性和拥抱艺术的勇气,乃将原有的先进性逐步消弭、某些消极因素日益膨胀,最终异化为一股与改革开放大潮、与新时期音乐艺术多元繁荣格格不入的意识形态,沦落为时代的弃儿,从而完成了自己的悲剧性行程。这一事实,在令人万分痛惜之余,也必然引发后世学者的深思。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积极为音乐界的思想解放鼓与呼,其功不可没。一批来自媒体的专家以其亲身经历回顾了音乐界在改革开放中的变迁。《人民音乐》前任主编张弦在发言中以一个音乐编辑的身份,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音乐》在音乐界的思想解放方面做出的努力,以及在改革开放不同时期所担任的不同角色。她在发言中特别肯定了“回顾与反思”的作用,着重指出,音乐界改革开放的脚步远远滞后于思想、哲学等其他文化领域,有进行再度反思的必要性。《人民音乐》前任副主编于庆新着重介绍了当年《人民音乐》“回顾与反思”栏目的策划、设置过程,以及问题讨论的经过。他以其亲身经历的丰富编辑事例说明了“回顾与反思”过程中,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所经历的艰难历程。《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记者陈原从“记忆”入手,以其亲身感受,回顾了《人民日报》在改革开放30年中,对流行音乐、新潮乐派、摇滚乐等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陈原真情的回忆、流畅的文笔、清晰的谈吐勾起一些当事人的亲切回忆,并给每一位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与会代表的记忆追索与反思中,我们看到音乐界的“改革开放”并非风平浪静。正是在各种思想的激烈交锋与争鸣中,广大音乐家解放思想,完成了一次次超越,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韩锺恩以四个“一”概括了我国当代社会群体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对中国音乐在新时期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意义。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戴嘉枋在提交的论文《震荡与转型———论80年代改革开放前期中的中国音乐》中说:改革开放直接导致中国音乐学人的“音乐观念真正由一元走向了多元,在与创作领域良性互动以及与旧音乐观念的剧烈争鸣、交锋中,彻底地显露了依附于政治的旧音乐观念虚弱、拙劣的本质,并于锤炼过程中初步树立了音乐理论的主体意识和相对独立的学术品格的同时,也拓展了自身的文化视野。”2.中国音乐批评的社会责任感应邀参加这次高层论坛的专家来自国内音乐学界各个学科领域,大多是近30年中国当代音乐学发展的亲历者、参与者和主要建设者。他们在发言中,紧紧围绕自身所从事的学科研究,结合个人体会,对改革开放以来音乐学各学科发展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在当代音乐研究领域,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梁茂春在发言中回顾了中国当代音乐研究30年的发展历程。他以亲历者的身份从“拨乱反正”、中国当代音乐的特点等方面谈到这个领域30年来取得的飞跃发展和众多成果,他将中国当代音乐研究看作是一个完全与改革开放同步的“朝阳学科”,并将本学科的特点概括为四点:时间的短近、历史的复杂、充满了争议、人事的复杂。他同时谈到,当代音乐研究既充满了禁区———涉及到当代人作为局内人在研究中的局限性和优越性,音乐与政治的缠绕带来的历史复杂性,发展历程艰难而崎岖,因此是一个充满风险的领域,更具挑战性,也充满了发展生机。他建议国内各音乐院校、师范院校应当开设当代音乐课程;音乐理论家应当对当代音乐的诸多问题进行认真思考,使这个学科能够更健康地发展。在音乐批评领域,常州工学院副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生乔邦利归纳了“回顾与反思”的历史意义和对当下的启示,将其中影响较大的音乐批评思潮归纳为四种类型:新启蒙主义音乐批评思潮、人本主义音乐批评思潮、后殖民主义音乐批评思潮和基于现代化的音乐批评思潮。认为解放思想是“回顾与反思”的思想渊源,人文关怀是“回顾与反思”的理论品格。此间的音乐批评对音乐创作与传播、音乐学学科建设、音乐界树立科学发展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针对90年代以来音乐批评界的种种弊端,作者呼吁要认真研究这些问题,重建音乐批评的社会责任感。《音乐周报》高级记者傅显舟博士在题为《乐评标准与薪火传承》的发言中谈到,搞好乐评,艺术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作曲家、欣赏者、评论家都有自己的自由。在这里,信仰问题是很重要的,伟大的作品必须要有伟大的信仰支撑。在传统音乐与民族音乐学研究领域,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主编樊祖荫在提交的论文中,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声部民歌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回顾、总结了近30年来我国多声部民歌的研究历程及取得的成绩,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前景,对深化已有成绩提出三点建议:加强与国外多声部民歌的比较研究;加强民间多声部音乐的整体研究;加强与创作、教学相结合的应用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杨民康教授发言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民族音乐学学科理论构建注重与民族学、音乐学结合,与原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研究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音乐研究理论,它们的同异体现在“文本方式”、“研究方法”、“研究模式”、“研究立场”、“规模范围”、“描写方式”、“研究维度”等多个方面。他建议中国音乐民族志研究开辟下述方向的研究课题:“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汉族传统音乐生存状况研究”,“民族杂居区的音乐文化交融状况研究”,“都市社会的多元民族音乐文化研究”,“都市社会的少数民族音乐生存状况研究”,“汉族传统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之间的传播交流状况研究”。在西方音乐史学领域,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蔡良玉在提交的论文和发言中,针对30年来西方音乐研究领域所呈现的突出变化、成就、问题及今后的希望,谈了八方面的内容:西方音乐研究的学科定位从“外国音乐史”到“西方音乐研究”的转变是学科建设中的重要进步;各种方法论的引进使我们对国外研究现状有了进一步了解;“音乐学分析”方法的诞生是我国西方音乐研究的重大成果;对前人专著的思考以及各种新专著的涌现;(5)西方音乐文献翻译在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6)30年来有两大禁区得以突破,即对西方现代音乐和对基督教文化与音乐的关系研究,是思想解放为这一学科领域带来的新成果;(7)中国人如何研究西方音乐的思考进一步深入,体现出国内学者的自觉意识;(8)当前的学风问题和翻译出版问题,希望今后能大力推进跨文化研究,实现求知、理解、对话的崇高理想。在中国音乐史学研究领域,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刘再生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古代音乐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梳理。他提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古代音乐史学进入“后杨荫浏时代”,其显著特色有三:一是涌现了一批老、中、青结合的学者群体;二是中青年学者的研究功力趋向成熟化,研究方法趋于多样化,其中许多学者在史学界起到中流砥柱作用;三是研究成果多数具有厚重的学术分量,体现出独到的学术见解与社会文化价值。他把此时音乐史学学科取得的巨大进步概括为“三个突破、两个亮点、一个期待”。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汪毓和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的发展历程作了简要回顾,对音乐学研究工作的提高和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并希望这次颇具意义的研讨会能够成为一个起点,今后应联合不同领域、不同学会做进一步深入的讨论。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修海林从历史学学科理论出发,结合新时期中国音乐史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分层结构”的问题;并指出,多层开放研究结构的形成,是史学研究趋向完善的标志,推进音乐史学的多层面研究对于学科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冯长春的发言谈到,改革开放后中国音乐学研究取得的成就,“是改革开放国策的确立和音乐界观念更新的结果”。他认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研究观念的更新与实践,是对长期以来“左”的思潮的反拨、不断接近历史真实及对史学人文价值的诉求,但与其他人文学科与艺术学科相比,近现代音乐史学研究仍存在某些滞后和亟待解决之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的进步需要观念更新,也期待更多脚踏实地的践行者。在音乐美学领域,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范晓峰从音乐观念的演变特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三方面,回顾新时期以来音乐美学研究显出的勃勃生机以及多样化、多角度、多论域的观念态势,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外国学术思潮的引进,使音乐美学的本体研究(如音乐存在意义与价值、音乐的本质、音乐存在方式、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开始进入深层思考。学理层面的不断思考和探索,已经显示出音乐美学学科在中国发展的不断成熟与壮大。目前音乐美学在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音乐美学家做进一步思考和探讨。3.音乐与音乐的关系在本次“论坛”上,不少与会代表对音乐传播学、音乐教育学、音乐创作、音乐文化学等新兴学科的快速发展进行了介绍。中国音协原书记处书记冯光钰以《中国音乐传播学与改革开放》为题,梳理了音乐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呼吁学者立足中华文化,有机地吸取传播学的优长之处,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传播学。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秦序研究员从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谈到我国文化价值观的重大变革与发展。他认为,30年来的成果来之不易,当我们面对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时,胸中会涌起“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畅快之感。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管建华在发言中着重谈到,“音乐学院体制”在时下音乐教育中的现状与问题。他从“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分析入手,论及当今音乐学院体制的重构问题。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刘承华着重从“改革开放中的文化格局及其变化”、“音乐中的文化观念及其演变”、“当前的区域化趋势与音乐文化走向”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改革开放与音乐文化观念的演变”。他认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音乐真正进入了自主创新的时代。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田耀农在题为《300年辉煌、100年梦想、30年跨越》的发言中,从“80年代初期的新潮音乐和民族音乐学的大发展”、“80年代后期的流行音乐和音乐美学的大发展”、“90年代的高雅音乐与社会音乐教育的大发展”,以及“新世纪初音乐教育的大改革和大发展”等四个方面,对30年来各类音乐与音乐学科的发展进行了概述。但在自由讨论中,也有代表对作者把1708、1908年作为重要的历史界标提出质疑。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郭克俭的论文《学科概念驱动下的自觉意识———1997~2007年我国(大陆)声乐学术叙事考索》,主要对1997至2007年我国声乐艺术的学科建构、演唱技法、教学理论、声乐史述、美学探讨、嗓音科学等六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予以考察评述。这次“论坛”还邀请了武汉音乐学院院长彭志敏教授、上海音乐学院朱世瑞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庄曜教授等部分作曲家与会,他们分别从创作实践的角度谈了自己对改革开放30年来的感受。朱世瑞从开放给中国音乐创作带来的收益、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创新主体的生存空间与物质基础、当代音乐创作中创新思维的艺术空间与精神基础、当代音乐创作中创新表达的需求空间与社会基础、当代音乐创作中思维转型与创新成果等八个方面详细地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音乐创作中的创新思维;庄曜提交的论文着重谈到数字时代新技术媒体对音乐创作的影响,认为数字技术已经使今天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教育方式、消费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并从音乐创作的学习和教育、音乐技术构成形态、互动行为方式、生产和消费等方面论述了数字技术提出的许多新课题和无限发展空间。从以上对部分与会发言的概要梳理中可以看出,是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使中国音乐学在80年代后进入转型,是改革开放推进了中国音乐学术的发展,也是改革开放促进中国音乐学人反观中国音乐学的百年历程,站在前辈的肩上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改革开放、思想解放是促进中国音乐事业健康发展的直接动因。没有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中国音乐学人很难谈到完成“百年中国音乐学术再研究的历史和学术使命”。重新构想音乐学科建设和文化生活在提交会议的近五十篇论文中,有近四分之一的学者站在学科总体的高度,对当下音乐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就音乐学学科建设提出自己的思考。这些发言几乎不约而同地将重心放在冷静平和的学科反思上,体现出成熟自觉的学科发展意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于润洋在题为《音乐学研究的若干问题思考》中提出,音乐学研究中需要对六对关系范畴进行整合与渗透:第一对是历史和理论的关系。历史不是史料的堆积,需要理论思维,理论的研究绝不能离开历史,成为绝对思辨的理论。第二对是音乐学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关系。音乐学本身是一个多门类的知识系统,它既与其他人文学科有密切联系,又与音乐学子学科之间也存在联系,若想学科发展有所突破,必须努力改变这种现状。第三对是理论立足点和历史—当代的理论资源的关系。不管研究者是否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论支点。第四对是社会—历史阐释与音乐文本的关系。单纯从音乐本体进行技术分析是必要的,从社会内涵进行研究也是必要的,但二者并非相互排斥,彼此割裂,最好是相互融合,这对于音乐学研究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需要长期探索的问题。第五对是音乐文本自身与对它的理解和体验的关系。我们对于一部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无法避免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因而不能看成是唯一正确的而强加于人。第六对关系是思想与表述的关系。他提出音乐学的文字表述应该深入浅出、明晰易懂,既不要流于晦涩,也要避免过度文学性、想象性的描述。最后,他勉励广大学子,音乐学是一项寂寞的事业,没有什么重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但我们之所以要坚持做下去,是因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发展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反杜林论》序言)。赵宋光在对音乐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中提出,音乐学的基本要求是面对事实、寻觅事实,克服盲点、纠正误读。音乐学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有许多分支学科,应如何整合?为此他提出“分支学科群落”的概念,初步设想有七大群落:按照时间序列的音乐史领域(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国内的、国外的、西方的、世界的);空间并列的民族音乐学领域;有关人类自身生产的音乐领域,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治疗学、音乐社会学、音乐传播学;与物质媒体相关的乐器志、乐器分类学、测音数据等;与表演场合相关的建筑声学;等等。并通过具体研究实例指出了各个学科群落有待研究和超越的问题。他指出,音乐学研究的任务应该是弥合缝隙、你我渗透,在各个分支学科之间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缝隙就要立即弥补,这样才能防止四分五裂。他认为,这个整合过程将是比较漫长的,要防止揠苗助长,要顺其自然的发展。他还援引马克思《资本论》中的相关论断,提出“工艺结构学”的概念。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教授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音乐学取得的长足进步概括为“四增”:学科自主意识增强、学科队伍力量增长、学术成果业绩增多、学术影响辐射增大。将学科发展仍然面临的问题总结为:尚不能深度阐释国内当前高度复杂、独特的音乐现实和文化生活;中国当代音乐学引进西学不够,思想贫血,尤其与文、史、哲、美术,甚至电影等学科相比,缺乏对西方深度理论成果的吸收;知识零散化,科目细碎化,越来越缺乏整合和思想共享的可能性,存在意识形态的分裂,相互沟通交流相当少;中国音乐学学统体系面临较大压力,主要原因是研究生扩招发展过快,规模太大,力不从心,已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整个教学和学科体系都存在不合理现象。以上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达成共识,需要深入思考和反复试验。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安国在会上发表了“两点感悟”:感悟一,当前的音乐学研究“与动态展开的、无比丰富、生动的音乐艺术实践相较,音乐学理论研究的社会影响力及实践应用力实际上十分有限”,音乐理论工作者对理论研究的社会期望值过高,缺乏“自知之明”。为此,他建议音乐学研究者摆正所从事的学科位置,切勿认为自己可以“改写历史”、“包打天下”,而应保持平和的研究心态,潜心向各自专业领域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做好自己应该做和所能做的事。而当下学术研究中浮躁心理、学术泡沫、学术抄袭等不良风气的泛滥,导致当下理论研究成果社会公信力大面积降低。感悟二,当前的音乐学研究“对历史延伸、积淀下来的,彼时彼地的音乐学陈说,或当代人从不同视角出发的、此时此地的学术观点,不宜轻率地提出批判和否定,而宜取兼容、互补、并存的立场”,这既与当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形态的多元化相适应,也有利于音乐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魏廷格在题为《中国当代音乐学之缺失与前瞻》的主题发言中,采用他一贯的不断设问方式,对音乐理论研究中的种种缺失展开诘问。他强调音乐学必须在促进创作、表演、欣赏方面起到有力的作用,如果这三方面都做得不好,音乐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他在着重谈到音乐学的责任时提出理念,并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具体现象指出:现在,我们有学术自由,但是当前音乐学界的最大问题就是理念的缺失,强调只有强有力的组织和领导才有可能实施这些理念;音乐研究与实践的脱节对音乐学和音乐实践双方都可能造成伤害。显然,魏先生始终没有改变他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形成的观点,理论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实践,不能指导实践的理论就是无用的。朱世瑞对此深有同感,他认为音乐创作是音乐研究的对象之一,应该密切关注音乐创作,作曲界本身也要注意音乐学界的动态,彼此要有互动。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冯效刚在论文和发言中主要从音乐学学科研究的角度回顾了30年中国音乐学所走过的历程,提出:只有在理清音乐学各学科间的区别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讲清学科之间的互渗互补、渗透融合的关系及其共同的人文学科定位;要重视学科制度的建立和学科生态环境的营造,遏制学术腐败和学术失范现象的发生。他认为,音乐学界近年来对“学术氛围”和“学术规范”的关注,是中国音乐学人“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人文关怀”在新时期的自觉表现。在关注音乐学学科整体发展现状的发言中,有两位专家谈到当下最凸显的学风问题。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戴鹏海以一个老音乐学家的身份,做了题为《改革开放与我》的自由发言,对当前音乐学界存在的种种不正之风和怪现象提出严厉批评。他率真地说自己向来是一个只会说丑话,不会说好话的人。他指出:我们音乐家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部分,知识分子要自重,要做社会的脊梁骨,要做堂堂正正的人。他认为,目前文艺界和理论界最大的问题是人文关怀的失落和道德底线的崩塌。在这种情况下,当务之急是道德重建。尽管他对于当下音乐学学科现状充满忧虑之感,但强调自己会仍然坚持守住脚下的一方土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堂堂正正、言行一致的知识分子和理论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原副主编黄旭东在题为《学风不正、文德下降与学界应取的对策》的发言中,首先充分肯定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音乐理论界在思想解放的进程中“学术研究领域得到空前扩展,一些新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不断问世”。随后,他以近年来音乐学界的一些学术失范行为个案,剖析了学术失范的成因和社会根源,认为学风不正、不讲文德已成为当前音乐界与当代音乐学领域需要关注并且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为遏制当下不良学风,他以24个字向广大音乐学学子提出忠告:刻苦勤奋学习,广泛搜集资料,取精为我所用,求真独立思考。缪也在《理论的拓展与实践的丰盈:音乐学的国家意志和平民立场》的发言中谈到,我们应牢记马克思的“存在决定意识”。我国的音乐学发展并非风平浪静,政治与学术的影响息息相关。音乐学的学科建设处在国家意志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制约之下,我们的事业要在其中找到生存空间,在事业发展的轨道上,健康比和谐更加好。学者应有理性意识、学术意识。过去30年,中国当代音乐学有许多经验需要深入体会,总结经验,反思教训,为学科未来发展指出一条健康之路是众多与会代表的共识,他们围绕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音乐学各学科发展进程中的“得”与“失”,展开了一场历史性的交流与对话。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伍国栋在发言中,开宗明义提到:“人到三十,步入壮年,应当算是进入人生成熟发展期了……不做反思,不总结得失,当有悖于此学科迈入成熟期后继续发扬光大以及对学人赋予的学理期望。”他分别用“三得”(学科建构,系统完善;视野开拓,路径扩展;学术反馈,影响扩大)、“三失”(民族音乐学学科建设进程中出现的一种“世态怪象”———“自大幽灵,驱之不散”;中国民族音乐学理论及方法传承中“高谈阔论”而脱离音乐对象具体研究实践的现象———“理论实践,多现脱节”;中国“民族音乐学”学科自身建构中的忽视本土传统音乐和民族民间音乐研究现象———“迷失本位,自绝血缘”)对这一学科近三十年来在理论及方法传承上的成就与不足进行了评述,并以大量具体的实例鞭辟入里地分析了“三失”的危害,充分展示了他强调民族音乐学研究只有重视本土、本源和本体,才能构建自己的研究特色的学科理念:民族音乐学不是一门纯理论音乐学学科,其基本理论及方法必须要应用于具体民族的具体音乐及其音乐生活观察和研究,才可能体现其相关的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所以这门学科的学术视野和具体操作,既需要有指向具体音乐本体的详尽剖析,也需要有指向具体音乐生活的文化考察,一切从理论到理论的“把玩”或“自恋式”宣扬,只能是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空谈。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毛继增将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解放”分为:“1978年”和“90年代初邓小平南巡时期”两次,并具体分析了两次“思想解放”与民族音乐学的联系。他结合自己50年的学术研究经验,明确提出我国民族音乐学学者在破除个人迷信、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方面需要明确的两个界限:“要把传统文化和封建主义、封建统治、封建思想有所区别”,“应将信仰文化、民俗文化和封建活动、宗教迷信区别开来”。他还提出民族音乐学向田野深入的问题,呼吁民族音乐学者要向19世纪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学习,在田野工作上努力做到“投入、深入和融入”。杭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杜亚雄分析了我国民族音乐学的研究现状,认为田野工作若要得到科学、准确的第一手材料,必须搞清楚与调研对象有关的五个W,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实音乐生活中出现的民间乐种“城市化”、“商业化”、“世俗化”和“流行化”的倾向进行了分析;对民族音乐学界出现的“安乐椅化”、“学府化”、“去音乐化”和“功利化”等不良倾向进行了批评。最后,他对我国民族音乐学研究面对现实、调整工作方法提出四项建议:提倡居住体验法;开展城市民族音乐学研究;建立应用民族音乐学;加强音乐方面的研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韩锺恩在题为《以当代的名义跨入当代———中国音乐美学学科发展》的发言中,首先阐明“当代”的三个意义:当代是一个断层,即作为一个历史时段进行叙事;当代是一个问题,即作为一个理论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当代是一个修辞,即作为一个表述的结构进行陈述。他将中国音乐美学学科建设的当代成就概括为:立足当下,以学科自觉姿态,通过深入挖掘与注重内涵建设,不断寻求与逐渐回归学科原位。之后,又对音乐美学在研究方式、研究对象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未来音乐美学的学科建设必须加强创新意识,努力回归人文原点与人本原位。中国音乐学应注重内涵建设,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由学术泡沫尽快进入学术软着陆。人民音乐出版社期刊中心主任、《音乐研究》常务副主编陈荃有从音乐学术媒体发展的角度谈到近年来音乐理论研究领域的“得”与“失”。他说:自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基本国策以来,音乐界学术类媒体的发展逐步踏入正轨。在梳理、分析了此间中国音乐学术类媒体发展历程后,指出了音乐界学术类媒体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5)他把近年来中国音乐学术期刊的建设和发展现状归结为“一个机遇、两对矛盾、三座障碍”(6)。他认为,我们当下提出加强音乐学术建设,不能忽略了音乐学术期刊的建设。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班丽霞提出,改革开放30年来,国内西方音乐史研究虽然取得很大进展,但尚未达到与西方音乐学界平等对话的程度。导致这一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作为文化他者的客观因素外,我们尚欠缺学科发展必须的素质和能力。如音乐本体分析能力、外文阅读与翻译能力、对作品的感性体验能力,以及基于文化层面的内涵诠释能力,而最后一种能力的缺失已成为制约学科发展的突出瓶颈。若想改变这一现状,除了提高研究者自身的学术自觉外,最根本的方式应该从教育入手,引导和鼓励青年学子扩大学术视野,弥补文化缺失。讨论的内容是热火朝天的论辩与以往学术会议相比,这次论坛的特色除了多学科的交流与对话之外,还体现在一个“论”字上———论坛尽量留出充足的时间给与会代表展开讨论,讨论的主题均出自当日专家的发言,各类热点话题的自由争鸣,使许多话题很快升级为热火朝天的论辩。尽管多数问题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成共识,但通过对话、争论了解他人观点,对于问题的深入思考大有裨益。论坛争论的主要话题有:1.关于中国音乐的地域研究“重写音乐史”的话题主要由两个发言引起。第一个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岩以《关爱与重新审视》为题的发言。他结合自身对陈洪、程懋筠、何安东等音乐家的研究,提出近现代音乐史研究中历史事实与历史人物的评价尺度问题,认为对于音乐家的“关爱”存在不平均现象,应给予民主党派的音乐人士以更多关注。显然,这个话题涉及对近现代音乐史的“重写”问题。第二个是武汉音乐学院教授、《黄钟》副主编田可文在《“重写音乐史”话语中的地域性研究问题》的发言中提出,中国音乐的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保持或绝大部分保持着独特的地域色彩,这种地域性的文化(就国内而言)并未得到音乐史学家太多的重视或说是重视得不够。受“重写音乐史”话题的启发,他认为当前中国音乐史研究更应该关注地域性研究,并将其放入完整的中国音乐史体系中去考虑。这应是当前每个音乐史学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的事情,也是摆在每个音乐史学工作者(尤其是边远地区音乐工作者)面前的课题。2.音乐哲学与实践问题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谢嘉幸在《从书本到实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音乐学面临的第二次转型》的发言中,指出目前部分音乐学家偏爱书本音乐学的倾向。改革开放以来,音乐学逐步摆脱政治运动的左右,从意识形态音乐学中走出来,完成中国音乐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次转型;而当前,我们正面临的是“书本音乐学”的困窘,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面对现在社会音乐生活的诸多现象,音乐学基本处于失语状态,这主要是受制于当下音乐教育体制的僵化和商品化;学科体系的自言自语;从书本到实践———如何面对音乐艺术的实践?如何面向社会文化的实践?如何面向跨文化的实践?对此,于润洋引用马克思的“哲学解释世界,但关键问题是要改变世界”进行回应。他认为,我们不敢说我们的研究可以改变世界,但要以此为目标。目前我们在这方面没有多少话语权,主要原因是我们做得还不够。其实,茅原的与会发言在论及“音乐生态”问题时也谈到这个问题,他强调“音乐学家应该关注现实音乐生活”:只有当社会真正需要的时候,音乐事业才能生存和发展。只有当社会知道它自己的真正需要的时候,它才会认识到应该要求满足这种需要。根本的出路可能在于大力推进普及工作,踏踏实实提高群众的音乐水平。音乐学工作者应该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基层去,到普通学校中去。缪也在发言中也提到,希望音乐学界不能仅停留在方法论层面,还应注意学术成果之后的深加工。学术普及工作也是我们的分内之事,能转化为生产力的情况下要尽量促成这种转化。对此杨燕迪认为,应提高音乐学在三个层面的影响作用:一是针对实践音乐家,为他们提供可靠、可用和可行的智识参照,同时也为音乐学家自己留出充足的发展空间;二是针对普通乐迷;三则针对文化、知识界,达到真正的对话和交流。这和杨燕迪在80年代后期的观点有明显不同。从强调学科自立,反对直接服务于实践,到主动切入音乐实践与音乐生活,但量力而行,强调保留自主空间。一个附属,一个自主。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王安国和杨燕迪在20年前,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上曾经针锋相对,而20年后,二者都在朝对方立场转移,但这种立场的转移更加符合实际。多位专家都对自身和青年学生提出希望:做一个读书人,甘于寂寞,抵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各种不良倾向的诱惑,做好自己的事,承担起自己的责任。3.采集理念先进的理念魏廷格在主题发言中强调,只有强有力的组织和领导才有可能实施这些理念,就像蔡元培、萧友梅曾经所做得那样。魏先生将学科发展寄希望于某位领导的观点,即刻在会议上引发争议,戴鹏海、居其宏和朱世瑞等人均认为,解决学科问题、促进学科建设首先要从自己做起。4.音乐研究的创新杨民康的发言《中国音乐民族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引出“民族音乐学的主体是音乐还是民族”的讨论。杜亚雄谈到美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去音乐化现象;修海林认为学科的最终关注点应该是通过音乐来关注人;赵宋光提出,音乐民族志与民族音乐志的区别在重音,是在第一个音还是在第三音?二者的区别重点在人还是在对象?杜亚雄和杨民康二人的侧重点完全不同———杨民康是研究人,杜亚雄是研究音乐。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罗艺峰教授提出,应该从文明交往论的角度来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