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第一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1页
2010届高三第一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2页
2010届高三第一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3页
2010届高三第一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4页
2010届高三第一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版权所有@学科网广东梅县高级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命题老师:刘芬梅李琳审核老师:王金祥本试卷共六道大题,24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分别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必须使用黑色笔作答,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考生必须保持答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作文纸交回。请监考老师把答题卷和作文纸分开装订。一.基础知识题(1-4题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休憩修葺雕栏玉砌同仇敌忾B.夙愿星宿追本溯源沧海一粟C.陌路蓦然厉兵秣马拐弯抹角D.参劾涸辙荷枪实弹一丘之貉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暮霭修葺究形尽相一年之季在于春B.熨帖斑斓委屈求全远水不解近渴C.诧异寒暄源远流长智者千虑,必有一失D.昭雪迤逦人才倍出众口铄金,积毁销骨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按部就班作公务员,这对我来说简直就像穿小鞋,整天感到郁闷。两年后,我索性辞了职。B.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的珠光宝气,让人感到十分的庸俗。C.他将影星成龙视为自己的偶像,常常依葫芦画瓢,模仿成龙的武打动作,结果常把自己弄得鼻青脸肿。D.在家里,他爸爸做事可不太“民主”,做什么事情总是先斩后奏,做了以后才让我们知道。(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一些国家著名的足球运动员的成长实践证明,培养足球专门人才需要从娃娃时期就抓起。B.为了防止这次财务大检查不走过场,市审计部门要求各单位在自检中先要严格,发现问题就立即纠正。C.经过技术改造,他们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以前出十窑瓷器需要十天,现在五天就可以了,时间减少了一倍。D.知道一大堆的影星、歌星,却不知道科学院的院士,这能怪孩子们吗?看看我们的媒体每天都在传播些什么吧。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封德彝,名伦,渤海郡人。初,萧荐封德彝于上皇,上皇以为中书令。及上即位,为左仆射,德彝为右仆射。议事已定,德彝数反于上前,由是有隙。时房玄龄、杜如晦新用事,皆疏而亲德彝,不能平,遂上封事论之,辞指寥落,由是忤旨。会与陈叔达忿争于上前,庚辰,叔达皆坐不敬,免官。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封德彝对曰:“前世唯皇子及兄弟乃为王,自余非有大功,无为王者。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御史大夫杜淹奏“诸司文案恐有稽失,请令御史就司检校。”上以问封德彝,对曰:“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果有愆违,御史自应纠举;若遍历诸司,搜括疵,太为烦碎。”淹默然。上问淹:“何故不复论执?”对曰:“天下之务,当尽至公,善则从之,德彝所言,真得大体,臣诚心服,不敢遂非。”上悦曰:“公等各能如是,朕复何忧!”贞观元年六月,辛巳,右仆射密明公封德彝薨。(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德彝数反于上前,由是有隙隔阂(2)B.叔达皆坐不敬,免官因……而定罪C.果有愆违,御史自应纠举差错、差失D.何故不复论执执著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皆疏而亲德彝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B.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C.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所以遣将守关者,备它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天下之务,当尽至公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7.下列对省略句成分的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皇以(封德彝)为中书令B.会(萧)与陈叔达忿争于上前C.(朕)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D.(诸司)果有愆违,御史自应纠举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由于不满萧的独断专横,极力拉拢封德彝,最终使萧得罪了皇上而被免官。B.上皇为了达到强大宗室、威震天下的目的,大事册封他的宗室,无论他们有功还是无功、年长还是年少。C.封德彝认为当时没有值得推举的奇才,所以很长时间没有向太宗推荐人才,结果受到了太宗的批评而惭愧不已。D.御史大夫杜淹之所以不和封德彝争辩该不该派“御史就司检校”的事情,是因为他认为封德彝深得大体,令自己心悦诚服。9.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语段断句。(3分)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2)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①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4分)②德彝所言,真得大体,臣诚心服,不敢遂非。(3分)10.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7分)明发房溪二首(其一)杨万里青天白日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却是松梢霜水落,雨声那得此声清。⑴诗中哪一个字能概括全诗的意境特点?为什么?(3分)(3)⑵这首诗的叙写曲折有致,请作简要分析。(4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6分)(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苏轼《赤壁赋》)⑵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3)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⑷风急天高猿啸哀,。,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一15题。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社会转型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就难免存在道德紊乱的现象。这种议论似乎是在说,今天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的出现是因为道德标准过时了。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自古及今,道德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社会实际中客观存在着一条“道德黄金律”。“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谈到做人的道德,涉及到一个人的修养和待人的态度和方式,在这一点上,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大致相近的基本标准,就是要求人们“待人如己”。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样的基本标准,它的意思与“待人如己”是一样的,说它是“道德黄金律”最早的充满伦理智慧的体现,也并不过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不要对别人施与你不喜欢的别人以此待你的行为。你只要不把你所厌恶的东西让别人来承受,就达到了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许多人并没有达到,因为这些人心中没有“他人”的位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私自利。“自利”一词在单独使用时并不是贬义,它只是表示一种行为特点。人人都具有自利的倾向,而且要有自利的能力。才可以生活。但“自私自利”表示的是“自私”,而“自私”则是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就是在任何情况下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感受、要求和愿望,要求一切都以自己的意愿来体现。自私自利的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设定对自已有利的标准。所以,有时候有人虽知道不能以己所不欲待人,但还是做了对别人不好的事。反之,(4)一个能够经常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来思考问题、善于体谅他人的人,他的行为常常会符合“道德黄金律”的基本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是告诉我们不能做什么,还没有提出能做什么和鼓励做什么。孔子又提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它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起来,构成可普遍化的要求,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讲满足自己的欲求和愿望的时候,也希望并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只要你自已所欲求的,哪怕你还没有满足或实现,也希望别人能实现。当然,它和“先人后已”还是不一样的。“先人后己”是很高的道德标准,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道德的基本标准,体现了“道德黄金律”的第二个层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你不愿自己受到恶待,就不要恶待别人。而“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自己好的同时,也希望他人更好。“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命令人不许做不道德的事情,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人要追求高尚,做一个主动帮助别人的人。12.下列不属于“道德黄金律”的行为的一项是(3分)()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先人后己,无私奉献。C.推已及人,待人如己。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3.下列对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有误的两项是(5分)()()A.要互换位置地考虑问题,自我反省,推己及人。B.不要把自己感到厌恶的东西,再加到别人身上,让别人来承受。C.如果别人对待你的行为让你不满意,那么你就不要再用这种行为对待对方。D.能够经常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来思考问题,不把自己所厌恶的东西让别人来承受。E.不要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中心,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感受和愿望。14.请根据文意,给“道德黄金律”下一个定义。(4分)1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4分)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答题前请在答卷指定括号上填写所选阅读类别序号:(一)为文学类文本阅读,(二)为实用类文本阅读。(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5)普通人的文明和野蛮龙应台没有想到我会亲眼目睹这一幕。台湾南部乡下小镇,半夜十二点,十字路口,一家二十四小时豆浆店。这大概是台湾对中华文化最美好的贡献,三更半夜,你可以随时从幽黑寒冷的巷道走进这温暖明亮的地方,看着平底大锅上锅贴在滋滋煎烧,新鲜的豆浆气息在空气里弥漫,脆脆的油条、松松的烧饼、香得让人受不了的葱油饼,全在眼前。忙碌工作的几个年轻妇人用轻快的语音问客人要吃什么。整个小镇都沉在黑暗中,这简陋的小厅就像个光亮的橱窗,正在展出生活的温煦和甜美。一个穿着拖鞋的客人大踏步进来,显然认出了正在低头喝豆浆的朋友,用力拍了他肩膀,说:“怎样?我们来赌吧。赌你们赢我们六十万票?”喝豆浆的那人抬起头,半认真半玩笑地说:“唉呀,八年都给你们玩光了,还要怎么赌?”穿拖鞋的愣了一秒钟,然后陡然变脸,冲口而出:“你娘!外省的,你们滚回去!”喝豆浆的跳了起来,看见那穿拖鞋的已经抓起凳子,高高举在头上,马上要砸下来的千钧态势。他也红了脸粗了脖子,怒声回说:“谁滚回去?跟你一样缴税,你叫谁滚回去?”穿拖鞋的高举凳子就要冲过来,旁观者死命拉住,他挥舞着凳子大吼:“不是台湾人,给我回去!”那“外省的”——这回我看见了,他也穿着拖鞋,边往外走边用当地的闽南语回头喊:“好啊,台湾人万岁!台湾人万岁!”我一直紧握母亲的手,附在她耳边说:“他们是好朋友,他们只是在闹着玩的。”母亲已经无法明白那两人在说什么:相信了我的解说,只是皱着眉头说,“玩得这么大声,小孩子一样,不像话。”我把油条分成小块,放到热豆浆里浸泡,泡软了,再让她慢慢嚼。回到家,反正睡不着,打开计算机看网上新闻。德国的《明镜》首页报导是这一则:从医生到歌剧演员,从老师到逃学的学生,都曾经是二战时屠杀欧洲犹太人的帮手。约有二十万的普通人参与其中。一个进行多年的研究快要出炉,明确指出,现代社会的国民可以在一个邪恶的政权领导下做出可怕的事。马特纳,一个维也纳来的小警察,1941年在白俄罗斯执行勤务,就参与了枪毙2273名犹太人的任务。他当时给他的妻子写信:“执行第一车的人时,我的手还发抖。到第十车,我就瞄得很准了,很镇定,把枪对准很多很多的女人和小孩,还有很多婴儿。我自己有两个小宝宝在家,可是我想,我的小宝宝要是掉到眼前这批人手里,可能会更惨。”二战后,主流意见认为,这些丧尽天良的事,都是一些特别病态的人,在少数大战犯的领导之下做出的。这样来理解,让人比较宽心,因为,一般善良普通人是不在其中的。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进行的这个大型研究却有重大发现:具体证据显示,起码有20(6)万德国和奥地利的“普通人”是罪行的执行者,不同宗教、不同年龄、不同教育水平的人,都有。天色有一点点灰亮。大武山美丽的棱线若有若无,混在云里淡淡地浮现,滴溜溜的鸟声,流转进窗来。豆浆店的人说,那两个差点打架的人,一个是在市场卖鲜鱼的,一个是中学老师,本来是不错的朋友。可能喝了点酒,也许过两天就和好了也说不定。可是我感觉丝丝的不安。毕竟文明和野蛮的中隔线,薄弱,混沌,而且,一扯就会断。16.第二段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17.文中介绍了一项关于二战时期普通民众参与屠杀的研究,并不厌其详地大量引用其中的材料,这样写有什么用意?(5分)18.联系标题“普通人的文明和野蛮”,说说本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观点?你对作者的观点有什么看法?(6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映秀镇,体育又回来了记者张悦发自四川映秀镇8月8日晚11时,四川映秀再次被震动了。只是这一次“震中”不再是这里,而是在千里之外的鸟巢。这个时候,在刚出场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浩浩荡荡的队伍最前头,在2.26米的代表团旗手姚明身边,一个身高未及姚明胯部、虎头虎脑的孩子毫不怯场地迈着步子,走向全世界的镜头。“我们浩浩跟姚明在一起,他也是旗手!?”陈建惊呆了。这个在镜头中与姚明一起出场的小孩是他的外甥,“5·12”汶川大地震中在映秀小学废墟中救出两个同学的林浩。(7)“这是我们村的福气”大山中的渔子溪村沸腾了,“整个村子都在激动,为映秀为渔子溪出了个小英雄。”陈建说。一大群人激动地跑到村委会附近,大家或者相互拥抱,或者大声欢呼。陈建更是含泪跪在了地上,“这是我们村的福气,浩浩好样的!”这一安排也引起了世界媒体的关注。《华尔街日报》说,“在如此盛大的仪式中,身穿白色T恤和短裤的林浩丝毫不怯场,自然地环视着观众席,冷静地挥舞着手中的旗帜,仿佛参加的不是奥运会开幕式,而是周末郊游,那一份镇定完全不输给任何一个世界冠军。”身材悬殊的两个身影代表着中国的两种高度,这容易让人想起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的话:中国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精神,本质上和奥林匹克精神一脉相承。“奥运开幕了,大家至少有了种寄托”在8月8日那天,映秀镇卖卫星接收“锅盖”设备的一天之内完成了往常一年半载才能有的营业额。“260元一个,光我们渔子溪村的村民就有几十家买了‘锅盖’。”陈建说。映秀镇副镇长李强告诉本报记者,镇上在挖排污管道的时候,把电缆挖断了。但阿坝州电力公司以最快速度出去买了新电缆,拉回来重新装。李强说,重建家园也不可能一两天就好,地震前大家就都盼着奥运了,现在奥运真正来了,我们也希望通过奥运会让他们感受到国家的强大,感受到凝聚力,这样也可以转移地震带来的不能自拔的低落悲伤的情绪。目前在映秀的居民有六千多人,大部分人已搬入活动板房安置。陈建一家就是在奥运开幕前一周搬入板房的。陈建说,“这一段时间脑子昏了”,房子没了,地没了,汶川的工业生产陷入停顿,连打工的机会都没了,“大家都不知道干啥,现在奥运开幕了,大家至少有了种寄托。”中滩堡村的村民也新搬进了活动板房安置点,这里的电视机是广播站发的,每个组一台。开幕式那天,简陋的活动板房中充斥了欢呼声和玩笑声,还有歌唱声。“奏国歌的时候肯定要唱噻,像我这种不唱出声的人,心里也要唱。”体育终于又回来了映秀也有部分居民未能搬入活动板房,但是他们一样可以享受到奥运。搬运石头、固定铁架、平整场地,8月8日午后,铁军高炮团八十多名士兵冒着酷暑赶建了一个可以容纳上千观众的“露天影院”。一些居民在晚上6时便和家人一起到这里等待。他们说:活着就要开开心心地度过。为迎接北京奥运会,铁军高炮团当天还组织全体官兵理发,以“全新”姿态迎接北京奥(8)运会。一名士兵说,支持北京奥运会的最好方式,是多为灾区做实事,尽早重建家园。驻扎在映秀救灾的济南军区“铁军”则在岷江边上浇上水泥,建成一个标准篮球场,这天正在进行军民篮球联谊赛的半决赛,铁军队迎战援建映秀的东莞公安队。这个心碎的地方,此刻,体育终于又回来了。(摘自《南方周末》,有删节。)19.这篇通讯以“8月8日晚11时,四川映秀再次被震动了”开头,说说这样开头的好处。(4分)20.文中的画线句“身材悬殊的两个身影代表着中国的两种高度”,这两种高度分别指什么?二者有什么内在联系?(5分)21.文章结尾说:“这个心碎的地方,此刻,体育终于又回来了。”综观全文,“体育”又回到了“这个心碎的地方”,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深刻含义?(6分)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2.今年10月1日,北京将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聚会游行,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有市民建议,受阅部队中应有“抢险抗灾部队方阵”和“维和部队方阵”,群众游行队伍中应有“志愿者队伍”和“城市外来务工者队伍”。请从上述“方阵”或“队伍”中选择其中的一个,拟写一段现场解说词。要求:突出该方阵或队伍的特征,赞誉其风貌;语言简洁得体。(6分)(9)23.用一句话概括下表的信息,不超过40个字。(6分)美国、前苏联、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的主要技术指标表格水星号船东方号船神舟号飞船起飞质量(T)约1.4约4.77.8座舱最大直径(m)1.82.32.5载入方式弹道式弹道式升力式电源蓄电池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构形座舱、自动舱载入舱、仪器舱附加段、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24.作文:请以“生活中的减法”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800字以上。(10)2010届高三第一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答题卡(090926)选择题(32分)题号123456781213得分答案姓名姓名班级座号考号(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语段断句。(3分)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2)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①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4分)译文:②德彝所言,真得大体,臣诚心服,不敢遂非。(3分)译文:10.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7分)⑴诗中哪一个字能概括全诗的意境特点?为什么?(3分)⑵这首诗的叙写曲折有致,请作简要分析。(4分)11.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6分)

(1),。

(2),。(3),。(4),。14.(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1)选择断句译文诗歌默写1415选考2223作文合计15.(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类别序号()【(一)为文学类文本阅读,(二)为实用类文本阅读】16∕19(4分)17∕20(5分)18∕21(6分)22.(6分)23.(6分)24.作文(60分)(2)高三第一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090926)答案:1、C(A忾kàiB宿xiùD荷hè)2.C(A.究—穷、季-计;B.屈-曲;D.倍-辈)3、C(依葫芦画瓢:照着真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刻板地照着做。A项中的“穿小鞋”比喻暗中玩弄手段,给别人以刁难、打击;B项“珠圆玉润”比喻歌声婉转或文字流畅;这里与语境不符;D项“先斩后奏”比喻对某事先做断然处理,然后再报告,这里对象不符合。)4、D(A、残缺,去掉“从”;B“防止”与“不”否定不当,造成表意不明;C数目减少不能用倍数表示;)5.D(争辩、争执。)6.B(连词,都可以做“来”;A项都作连词用,但前者表转接,后者表顺接;C项前者表目的,译为“是为了”,后者表原因,译为“……的原因”;D项都为助词,前者译为“的”,后者取消句子独立性。)7.C(应为“上皇”。)8.A(文中没有“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由于不满萧的独断专横,极力拉拢封德彝”的意思。)9.⑴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错一处,扣0.5分。)⑵①封给的爵位已经很高了,又多赐给劳力仆役,这恐怕不能把自己的大公无私显示给天下人吧!(“崇”1分,“力”1分,“示”1分,大意1分)②封德彝讲的话深得大体,我心悦诚服,不敢有所非议。(“言”1分,“非”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封德彝,名伦,是渤海郡人。起初,萧向高祖荐举封德彝,高祖任命他为中书令。到了太宗即位,改任萧为尚书左仆射,封德彝为右仆射,二人商定将要上奏的事,到了太宗面前封德彝屡次变易,由此二人之间产生隔阂。当时房玄龄、杜如晦刚当权,均疏远萧而亲近封德彝,萧愤愤不平,于是上密封的奏章理论,辞意凄凉,由此触犯圣意。适逢萧与陈叔达又在太宗面前含怒争辩,庚辰(二十五日),萧、陈叔达皆以对皇上不恭敬的罪名,被罢官免职。高祖想以加强皇室宗族的力量来威镇天下,所以与皇帝同曾祖、同高祖的远房堂兄弟以及他们的儿子,即使童孺幼子均封为王,达数十人。为此,太宗语气和缓地征求群臣的意见:“遍封皇族子弟为王,对天下有利吗?”封德彝回答道:“前世只有皇帝的儿子及兄弟才封为王,其他宗亲如果不是有大功勋,便没有封王的。太上皇亲善厚待皇亲国戚,大肆分封宗室,自东西汉以来都没有如此之多。封给的爵位已经很高,又多赐给劳力仆役,这恐怕不能向天下人显示自己的大公无私吧!”太宗说:“有道理。朕做天子,就是为了养护百姓,怎么可以劳顿百姓来养护自己的宗族呢!”十一月,庚寅(初五),将宗室郡王降格为县公,只有功勋卓著的几位不降。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太宗说:“君子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封德彝羞惭地退下。御史大夫杜淹上奏道:“各部门的公文案卷恐有稽延错漏,请求让御史到各部门检查核对。”太宗征求封德彝的意见,封德彝回答说:“设官定职,各有分工,如果真有错失,御史自当纠察举报。假如让御史到各部门巡视,吹毛求疵,实在是太繁琐。”杜淹默不作声。太宗问杜淹:“你为什么不加争辩呢?”杜淹回答说:“国家的事务,应当务求公正,从善而行。封德彝讲的话深得大体,我心悦诚服,不敢有所非议。”太宗高兴地说:“你们如果都能做到这样,朕还有什么忧虑呢?”贞观元年六月,辛巳(初一),右仆射密明公封德彝去世。10.⑴“清”。(1分)一个“清”字,不但晶莹澄澈,而且还带着泠泠清韵,呈现出清幽澄明的境界。(2分)⑵晴天突然听到雨声,意外转折引起悬念。(1分)诗人却把晴日雨声的谜底在第三句直接挑明,然后又在这基础上,回过头去将“霜水”声与一般的“雨声”作比较,逗出第四句来。(2分)这就使诗意多了一层曲折,诗境也显得更为深邃。(1分)11.(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⑵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3)醉里挑灯看剑

沙场秋点兵⑷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12.B(B项先人后己是很高的道德标准,而不是“道德黄金律”中所说的基本标准.)13.CD(C项“对方”一词不对,应是“别人”。D项是要经常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来思考问题。)(只对一个给2分,选3项的不给分。)14.道德黄金律是自古及今,在社会实际中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遍适应性,涉及到一个人的修养和待人的态度和方式,并需人人都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4分)15.相同点:都是对道德的普遍化的要求,就是要“推己及人”,符合“道德黄金律”的要求。(1分)不同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不要对别人施与你不喜欢的别人以此待你的行为,(1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讲满足自己的欲求和愿望的时候,也希望并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要求和愿望;(1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我们不能做什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提出能做什么和鼓励做什么,体现了“道德黄金律”的更高层次。(1分)16.这是一段环境描写,(1分)交代了下文所写事件的背景,(1分)并以温煦甜美的环境来反衬二人争执的野蛮粗暴。(2分,意思对即可。)17.①以翔实的材料,充分说明二战时期普通民众的确参与了野蛮的屠杀,“主流意见”认为刽子手都是特别病态的人,那是一种自欺欺人,从而使读者对历史真相产生强烈的印象。②和作者亲眼看到的野蛮的一幕相对照,说明作者的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危言耸听,两个朋友之间的争执并不是小事,历史并未过去,野蛮的种子依然潜藏在今天的普通人身上,从而有力地证明了本文的观点,使读者对眼前的一幕加深认识,保持警醒。(第一点2分,第2点3分,加着重号处为主要采分点,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18.①平常很文明的普通人,可能会犯下野蛮的罪行。(2分,意思对即可。照抄结尾句,或照抄文中的“现代社会的国民可以在一个邪恶的政权领导下做出可怕的事”,给1分。)②对作者观点的评价,是一个很开放的问题。评分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赞成或反对,态度是否明确;对作者的赞扬或批评,是否公允、深刻;能否联系现实,提出有力的论据;能否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法。其中第一点1分,后三点不必答全,能把其中一点答好,给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19.①这句话中的“震动”一语双关,把5月的汶川大地震和8月的北京奥运会从时间和空间上联系起来了;②为下文写奥运会为灾区人民带来了精神上的寄托和鼓舞作了铺垫。(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未写出“双关”,“铺垫”,不扣分。)20.一种高度是指体育健儿身上体现出来的中国人民面对竞争急起直追的拼搏精神,一种高度指抗震英雄身上体现出来的中国人民面对灾难不屈不挠的英勇气概。(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二者都体现了自信、乐观,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1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21.(1)①奥运会开幕式上林浩与姚明一起出场,让映秀人以特殊的方式参与了奥运会;②在社会和政府的帮助下,灾区人民又能通过电视观看奥运会了;③解放军帮助灾区修建标准篮球场,让灾区人民能够开展体育活动。(每点2分,答出两点给4分。)(2)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在政府和全社会的帮助下,灾区人民已经走出了大地震的阴影,正在以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重建家园。(2分)22.【技法点拨】“方阵”是什么样?队伍是什么样?这是需要想像的,结合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情况,大胆地创造。而解说呢,就是紧扣所给的对象的特征,进行介绍与说明,达到让人熟知,最终获得深层次认识的目的。既然是解说,那当然语言就不能乏味,虽说是简明,也不能不出彩,可以适当地调用比喻或夸张。我们不妨从“方阵”或“队伍”的阵势、以及仪容入手,有条不紊的展开。【参考答案1】步履坚定,群情激昂,现在向我们迎面走来的是今天参加阅兵式的第一个队伍——一志愿者队伍。他们是由女大学生组成。看,她们步伐坚定,矫健铿锵中踏出飒爽英姿;听,她们口号嘹亮,靓丽自信中奏响壮丽乐章。她们勤学苦练,顽强拼搏,更高、更快、更强是她们的目标,我们坚信,迎接她们的讲是绚丽辉煌的人生。【参考答案2】英姿飒爽,神采飞扬,伴着铿锵的旋律,踏着时代的节奏,喊着嘹亮的口号,正向主席台这边走来的方阵,是维和部队的代表。迎难而上,勇于挑战是他们的作风,心齐志高是他们不变的誓言。从他们脸上,看到的是坚毅,从他们身上,焕发的是青春活力。经过阅兵检验的洗礼,他们一个个都是刚强的战士。不信,听听他们响亮的誓词———23.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与美国、前苏联的第一艘飞船相比,技术上有明显进步。24.【写作点拨】此次月考作文题为“生活中的减法”,作文由话题改为命题,对于习惯了写话题作文的考生增加了审题的难度。从题目来看,是把数学中的计算方法用到生活中,认识生活、理解生活,表明生活态度。在审题过程中,应首先考虑从主观角度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减法。例如减少对名利金钱的追求;减少对物质生活的享受;减轻过重的生活负担;减少繁琐的生活环节等等。还可以从深层次分析减少和增加的辩证关系。例如,减少对子女过分的代劳,可以增强孩子的自理能力,减少对名誉、地位的追求,可以增加淡泊、朴实的生活情趣。如果从客观角度思考,生活中也还存在减法,是一种自然的法则。例如,每个人生命旅程的减少,每件事倒计时的临近,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等等,针对这些生活中的减少,我们如何对待,大有文章可做,也应该视为切题。文体上记叙文、议论文都可以写,关键是要围绕提升生活品位,提高生活质量,丰富生活情趣,享有生活的纯粹高尚等等立意,文意就比较深刻。【例文评析】生活中的减法

夕阳缓缓地坠落,只留下几缕柔弱的余辉依旧映着大地,出去觅食的小鸟也都成群结队的朝自己的巢穴飞去。田间地头一个孤傲的身影被拉得越来越长,他就是靖节先生——陶渊明。此时的陶渊明已经告别了官场,回家过起了躬耕陇亩的生活。现在的他终日与渔樵为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了朝廷的俸禄,但他可以凭自己的劳作获得一日三餐。他舍弃了美酒佳肴,舍弃了舒适的住宅,舍弃了被人服侍的惬意,只能以粗茶淡饭来度日,但是当他面对着简陋的草屋破旧的墙院时,却丝毫没有惋惜与悔恨之情,依旧吟出了“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的诗句。每每回想起自己在官场时的生活,他都倍感悔恨,认为那是在“以心为形役”。他看到了官场的黑暗,看到了官场上相互排挤相互陷害的丑陋行为。当官场的污水向他袭来时,他毅然选择了离开,于是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千古美谈。船在水面上轻轻地飘荡着前进,风轻轻地吹动着他的衣衫,这风不仅吹去了他满身的尘土,吹去了官场带给他的污浊,也吹动着他盼归的心。归途中的他所感受的的是一种超然的洒脱自由与安逸。(3)他依旧在夕阳中矗立,望着眼前纵横的阡陌,闻着炊烟缕缕清香,沐浴着阵阵和煦的微风,他感慨万千。他为自己平淡的生活幸福,为自己减掉了官场的困扰而庆幸。是的,他是幸福的,他是明智的。他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注定他是难以被官场收容的,于是他减去那大山一样的负担,牢笼一样的桎梏。虽然他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出入于官府庭院,却能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仗而耘仔。登东皋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