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试卷_第1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试卷_第2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试卷_第3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试卷_第4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精品文档.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原定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种增长主要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单位GDP消耗的资源能源数量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单位资源的产生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是世界上单位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比较贫乏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25%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不平的50%石油人均占有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形势十分严峻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挑战对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何种要求2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其表现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集约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使用效率低资源约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如果继续沿用原有方式将难以维系矿产、土地、森林等资源都难以承受。经济、社会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10分)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是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奋斗目标。解决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必须做到第一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落实“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一系列约束性和预期性指标。第二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第三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第四强化资源管理实行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加强对各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阅读下表中的数据,并回答问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倍数关系年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1)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之差(元)(2)-(1)城乡人均收入之比(城镇/农村)(2)/(1)1985397.6739.1341.51.861990686.31510.2823.92.2019951577.74283.02705.32.7120002253.46280.04026.62.7920012366.46859.64493.22.9020022475.67702.85227.23.1120032622.28472.25850.03.2320042936.49421.66485.23.2120053254.910493.07238.13.2220063587.011759.58172.53.2820074140.013786.09646.03.33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发布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而得。(1)此表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什么问题?(2)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问题的产生?(3)为解决这一存在的问题,你有什么建议?答:(1)该材料说明,自1985年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问题。(2)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②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③教育、卫生投入的城乡差异;④地方政府发展经济中的城市偏向;⑤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发展的比重的下降;⑥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只要答对四点就算全对。)(3)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快城市化的进程;②加大财政支出中用于发展农业的比重;③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④继续深化农村税费制度改革;⑤为进城农民工提供平等竞争的条件;⑥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⑦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只要答对四点就算全对。)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我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我们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这30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摘自《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2002年我国财产的分布情况:人均财产最多的20%的人口拥有59.3%的财产,而人均财产最少的20%的人口则仅有2.80%的财产,两者的比例为21.18∶1。如果以拥有财产最多的10%的人口同拥有财产最少的10%的人口相比,那么,两者拥有的财产比例为60.89∶1。——摘自景天魁:《收入差距与利益协调》(1)谈谈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给我国经济生活带来哪些正面和负面影响与变化。(2)如何正确认识其中的负面影响与负面变化?(3)怎样做才能缓解或消除这些负面的变化?答:(1)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给我国经济生活带来的正面的变化有: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大幅度增加了社会财富,迅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家的综合国力得以迅速提高。负面的变化有:居民在收入和财产占有上出现了差距过大的情况。(2)对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给我国带来的居民在收入和财产占有上差距过大的负面影响与负面变化,应历史地、辩证地加以认识。首先,改革所带来的成绩是主要的、巨大的,不足与成绩相比是次要的,是细小的,且在一定意义上讲是难以避免的。其次,贫富差距扩大既有打破平均主义所带来的合理成分,也有“市场失灵”、权钱交易所带来的不合理的成分;既有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正面效用,也有不利于社会公平、社会稳定的负面作用。最后,政府应加大对贫富差距过大的情况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将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正常的范围之内。(3)①通过建立财产税、遗产税、继承税等对富人的财产进行调节;②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③建立最低工资制度;④加强法治建设,加大对腐败的打击力度。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公社是一个实干的而不是议会式的机构,它既是行政机关,同时也是立法机关。——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材料二人大监督与“一府两院”的工作,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不是相互掣肘,不是唱“对台戏”。人大依法搞好监督,有利于推动“一府两院”改进工作;“一府两院”依法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有利于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我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各国家机关分工不同、职责不同,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各自职权范围内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宪法法律,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不是西方的“三权分立”……要积极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那一套,绝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三权分立”、两院制。——摘自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1)试述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三权分立”制的根本区别。(2)试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原则。答:(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根本不同。所谓“三权分立”,就是把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法院和政府独立行使,同时又相互制约,维持权力均衡。这种制度是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私有制经济基础、资产阶级国家性质、阶级关系和政党制度相适应的,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我国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人民可以统一行使自己的国家权力。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既面临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又要追赶发达国家,更需要集中和效率。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符合我国国情。在国家机构体系中,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合理分工、协调一致地工作,保证了国家统一有效地组织各项事业,保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稳妥;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绝对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要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西方政治文明的积极成果。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有益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社会思潮,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实现文化自身的和谐。——摘自人民网特别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社会的灵魂》材料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石,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迷失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文化自身和谐的关键,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命线”。只有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剔除各种各样的文化糟粕,摈弃愚昧、落后、腐朽的文化沉渣,才能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以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大文化氛围与精神力量。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建设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并引领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既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又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对于文化建设的“灵魂”、“统帅”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理论应用于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找准契合点与切入点,进一步增强其对文化建设的针对性。——摘自付黎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灵魂》材料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摘自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1)结合材料三,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结合材料回答为什么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答:(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2)①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社会思潮,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实现文化自身的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命线”。②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和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和统帅,没有它的主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迷失方向。在文化建设中,只有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③只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不同文明之间的接触在过去常被证明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材料二2005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3次全体会议以151票赞成(共有成员191个)审议通过了保护和发扬各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多样性”公约。公约规定,各国有权制定政策恰当地保护和促进本国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摘自2005年10月18日日本《每日新闻》材料三文化多样性有什么不好?在美国看来,“文化多样性”构成了威胁,拟议的公约不仅赋予各国政府控制文化的权力,而且授权它们采取保护主义措施。这些措施可能会限制美国的音像制品(尤其是好莱坞电影和电视节目)出口,其价值每年高达数百亿美元。然而,世界其他国家并不认为如此。有25个成员国的欧盟认为,公约不会对艺术自由或言论自由构成威胁。——摘自2005年10月12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1)评价美国对“文化多样性”公约所持态度及其实质。(2)结合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认识和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答:(1)美国从在全球推行其文化和价值观的目的出发,同时为了商业利益,违背多数国家的意愿,反对“文化多样性”公约,其实质是文化霸权主义。(2)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时代,各种文明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世界文明发展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发展过程。一方面,文明是多样性的,各种文明形态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都应该得到普遍的尊重和保护;另一方面,各种文明之间又内在地具有统一性。正是这种既多样性又统一性的内在的矛盾推动着文明的进步。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材料二目前,我国的改革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在我国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阶段,我们既要解决过去积淀下来的不和谐问题,又要应对出现的新趋势、新问题。为此,我们必须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进一步化解和妥善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我们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材料三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取得了重要进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努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拥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摘自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2)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哪些?(3)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和主要举措是什么?答:(1)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方面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对改革发展稳定一些重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3)有利条件: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②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日益巩固,我们已经具备了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精神条件;④党领导社会建设的能力不断提高。主要举措:①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②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③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④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⑤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材料二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材料三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编列了2008年度中央财政预算有关民生投入的“清单”:——用于教育的投入由去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1562亿元,增长451%,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9.4%提高到11.83%;——医疗卫生事业安排预算832亿元,比上年增加167亿元,增长25.2%,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5.8%提高到6.3%;——为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投入2762亿元,比上年增加458亿元,增长24.2%,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20.12%提高到20.91%。这些实实在在的投入,使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以至于人们将2008年的中央财政预算称为“民生财政”。(1)为什么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2)为什么说2008年度的中央财政预算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3)2008年度中央财政预算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的?答:(1)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2)坚持科学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从材料可以看出,党中央高度重视现阶段存在的民生问题,政府通过民生财政等措施,对民生问题着力加以解决,保证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3)我国政府有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等基本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2008年中央财政预算投入向民生倾斜,这表明政府正在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来体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邓小平说:“如果采用‘一国两制’的办法,不仅解决了中国的统一,美国利益也不致受损害。”材料二伯恩斯坦和芒罗在《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一书中有如下观点。台湾将是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难题。如果中国进攻台湾,美国除了援救台湾之外别无选择,否则它就有在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其他亚洲友邦中丧失信誉的危险,而救援就意味着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交战。如果台湾人民同意与大陆和平统一,就会使中国得到另一块经济上的大肥肉,即美国第9大贸易伙伴和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地方,这将大大加强中国的经济力量和战略力量。材料三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维护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将义无反顾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1)以上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2)如何理解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关键?答:(1)材料一说明了中国和平解决台湾的基本立场。采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这是一个最能充分照顾各方利益、切实可行的方案,又是一个损失最小、最得人心的方案,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材料二说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两难选择和矛盾心态。对美国而言,台湾问题它是用来遏制中国的一个重要筹码。台湾事态一旦有变,它绝不能袖手旁观。但这要冒与中国交战交恶的危险,也会使自己的利益受损。材料三说明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坚强意志和决心。两岸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2)解决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但由于美国插手,两岸迈向统一的进程中充满艰巨复杂的斗争。对此,我们一方面坚持和平统一的方针,尽量减少可能引起的动荡与冲突,与美国灵活周旋,斗而不破;另一方面,不承诺放弃武力,不允许外国势力为所欲为地染指台湾问题,以期通过两岸人民共同的努力,最终实现祖国统一。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摘自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如何理解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的问题?答:由于各国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不同,世界上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有一种文明、一种社会制度、一种发展模式、一种价值观念。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只有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各个民族、各种文明才能和谐相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得益彰。江泽民同志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世界发展的主体是各国人民,世界的管理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参与。无论是维护世界和平,还是促进共同发展,都要在国际事务中提倡和贯彻民主原则,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任何国家都不能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大家平等协商,集中各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来解决。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遵循邓小平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经济增长迅速,建设成就举世瞩目,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政治和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使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尽管中国的国力比起西方发达国家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崛起,以及它在国际社会中表现出来的坚守原则,不结盟,不当头,不怕压,不信邪的严正态度,不能不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摘自《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求是》2004年第4期材料二中国不仅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积极倡导者,也是忠实实践者。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石。在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中国同165个国家建立和发展了外交关系,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经贸、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同绝大多数邻国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了边界问题,维护了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对亚非拉国家提供了不附加政治条件的经济技术援助,增进了同这些国家的友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达程度的所有国家改善和发展互利合作关系,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所有这些,都是同中国坚定地、真诚地、创造性地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分不开的。——摘自2004年6月28日温家宝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立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1)如何理解中国提出与坚持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促进国际关系发展作出的贡献?(2)如何理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大意义?答:(1)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提供了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正确指导原则;它指明了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它有力地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促进了南北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它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思路。(2)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一政策在我国外交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发展与贯彻实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不断开创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关系,同国际社会一道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2005年底已完成裁军20万的任务。白皮书说,人民解放军着眼有效履行新世界新阶段历史使命,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全面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白皮书介绍,中国于1985年、1997年和2003年,分别宣布裁减军队员额100万、50万和20万。2005年底,中国完成裁军20万任务,军队规模现保持230万。人民解放军朝着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机构精干、指挥灵活、战斗力强的目标迈出了新的步伐。——摘自2006年12月30日《南方日报》材料二1998年夏,中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在这场历史罕见的天灾面前,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最终取得了抗洪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严防死守,确保大堤安全,确保重要城市安全,确保人民生命安全”的指示,命令解放军全力支持抗洪抢险。近30万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火速赶往灾区,同沿江数百万干部群众一起日夜奋战,与洪水展开殊死搏斗。百年不遇的大洪水终于在勇敢的中国人民面前退却了。这场大灾并没有造成大难,没有造成灾民饥饿和疾病流行,也没有造成社会的慌乱和不安。——摘自新闻资料片《中国1998抗洪目击记》(1)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是什么?(2)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变革应沿着什么方向进行?答:(1)中国人民解放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保障,为人民民主专政提供坚强柱石,是现代化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