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2020-2021学年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2020-2021学年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2020-2021学年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2020-2021学年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明市西山区2021年小学毕业水平测试六年级语文第一部分识字与写字1.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美观。yāpòyòuzhìtōngxiāokòngzhìzhǒngzhànglǐngyùchèdǐwūyā【答案】压迫幼稚通宵控制

肿胀领域彻底乌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迫、稚、宵、域、彻”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A.灵(líng)感侵(qīng)袭倾(qīng)覆苦刑(xíng)B.笨拙(zhuō)寂(jì)寞比较(jiǎo)模(mó)糊C.沸(fèi)腾僻(pì)静浪(làng)漫瀑(pù)布D.处(chù)境不禁(jìn)间(jiàn)断搅合(hé)【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A.有误,侵袭,读音qīnxí;B.有误,比较,读音bǐjiào;C.选项正确;D.有误,处境,读音chǔjìng。3.选出下列词语中“宁”字的读音与其它不同的一项。()A.息事宁人 B.宁死不屈 C.永无宁日 D.宁静致远【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多音字的辨析。“宁”为多音字,在“息事宁人、永无宁日、宁静致远”中读音为níng;在“宁死不屈”中读音为nìng。4.选出下列每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1)A.万像更新B.司空见贯C.自作自受()(2)A.忠生难忘B.别出心裁C.令人欣服()(3)A.焉知非福B.不以为燃C.废尽口舌()(4)A.前所末有B.喜极而弃C.无独有偶()【答案】①.C②.B③.A④.C【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1)A.万像更新——万象更新;B.司空见贯——司空见惯。(2)A.忠生难忘——终身难忘;C.令人欣服——令人信服。(3)B.不以为燃——不以为然;C.废尽口舌——费尽口舌。(4)A.前所末有——前所未有;B.喜极而弃——喜极而泣。5.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A.目标明码标价 B.重逢重见天日C.执行各执已见 D.名著见微知著【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多义字。“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一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A.“目标”的“标”是指标志;记号。“明码标价”的“标”是指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B.“重逢”和“重见天日”的“重”都是指重新;再。C.“执行”的“执”指依照政策、法令、决议、计划等实行。“各执已见”的“执”指坚持;固执。D.“名著”的“著”指著作。“见微知著”的“执”指明显。6.输入拼音“qià”,可以找到的汉字包括如下两个。请借助资料完成练习。洽:①跟人联系,商量;②谐和;③广博,周遍;④沾湿,浸润。恰:①正巧,刚刚;②合适,适当。(1)《说文解字》对其中一个字是这样描述的:“用心也。从心合声。”你认为这个字是______。(2)根据两个字的解释,选字填空。情投意____________如其分(3)在“恰好”一词中“恰”字的意思是________。(填序号)【答案】①.恰②.洽③.恰④.①【解析】本题考查形近字的辨析。(1)“用心也。从心合声。”是对“恰”字的描述,从心(忄),表示字义跟人的心思、想法有关;合声,像器盖与器身相合,表示与心中想的相合;本义是适当、正好。(2)情投意洽:情感融洽,心意相通。指双方思想感情很融洽。恰如其分: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3)“恰好”的意思是正好;刚好。“恰”字的意思是正巧,刚刚。第二部分阅读与积累语言积累7.按原文填空。(1)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______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______,被微风吹散了,如______,被初阳______了。(《匆匆》)(2)虽与之______,____________。(《学弈》)【答案】①.徘徊②.轻烟③.薄雾④.蒸融⑤.俱学⑥.弗若之矣【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按课文内容填空,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句子出自《匆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句子出自《学弈》: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8.选出下列成语中与学习无关的一项。()A.囊萤映雪 B.凿壁偷光 C.自相矛盾 D.手不释卷【答案】C【解析】考查对成语的理解。囊萤映雪: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比喻贫士苦读的典故。出自《萧淑兰》。凿壁偷光: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西京杂记》。该成语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自相矛盾: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最早出自《韩非子·难一》。该成语比喻行事或言语先后不相应、互相抵触。在句中常用作谓语、定语,不能用于两方以上,只能用于单方自我抵触。手不释卷: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9.选出下列带“月”的诗词句中没有表达思念之情的一项。()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D.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与分析。A项出自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意思是: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表达了作者在万物复苏的春天里触目生情、思念故乡的复杂心情。B项出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意思是: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流露出浓浓的乡愁。C项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是: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表现了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特点。没有表达思念之情。D项出自李白的《静夜思》,意思是: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10.选出下列与“一步登天”表达特点不同的一项。()A.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C.我住的房间只有巴掌大。 D.教室里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A“沙如雪”“月似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意思是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泥丸、细浪”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C“巴掌大”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D“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题干中“一步登天”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故答案为A。11.选出下列关于口语交际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辩论中要抓住漏洞进行反驳。B.说话要根据场合调整自己的音量。C.说服别人时,语言和态度始终要强硬。D.安慰别人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合适的方式。【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C项说法错误。说服别人时,语言和态度不能过于强硬。说服别人时,态度要真诚,除了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外,还外去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说服别人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不要伤害到对方的尊严和面子。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于谦借竹子表达了自己的志向。()A.对 B.错13.劝人多读书,多实践,我们常会用“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样的俗语。()A.对 B.错14.有些外国名著读起来比较难,我们可以先大致了解写作背景。如果能在读书时做一些读书笔记,收获会更大。()A.对 B.错15.在习作中引用名人名言可以增强说服力。()A.对 B.错【答案】12.B13.A14.A15.A【解析】【分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本题叙述错误。“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于谦《石灰吟》,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并不是借竹子表达了自己的志向。【13题详解】本题考查谚语俗语的理解与运用。本题叙述正确。“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到实际使用时才懊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根难。这句话启示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地去翻书。且要理论联系实践,将想法付诸于行动再能做到事到临头不慌不乱。【14题详解】本题考查阅读的策略与方法。本题叙述正确。有些外国名著读起来比较难,我们可以先大致了解写作背景,能帮助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如果能在读书时做一些读书笔记,收获会更大。【15题详解】本题考查习作的方法。本题叙述正确。在习作中引用名人名言可以增强说服力,加强真实性,使文章富有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练,含蓄典雅。看图,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已死的母熊猎人入山,以枪击母熊,中要害,端坐不倒。近视之,熊死,足抱巨石,石下溪中有小熊三,戏于水。所以死而不倒者,正恐①石落伤其子也。猎人感动,遂②终身不复③猎。注释:①[恐]担心。②[遂](suì)于是。③[复]再。16.联系上下文,选出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都正确的一项。(1)中要害()A.zhòng击中B.zhōng中间C.zhōng击中(2)端坐不倒()A.dǎo后退B.dào后退C.dǎo倒下17.选出下列关于文言文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因戏于水:在水中看戏。B.遂终身不复猎:于是此生不再打猎。C.石下溪中有小熊三:石头下面的小溪里有三只小熊。18.选出“近视之”中“之”所指的对象正确的一项。()A.猎人 B.小熊 C.母熊 D.作者19.选出对母熊“死而不倒”的原因描述正确的一项()A.死而不倒,是因为担心石头落下伤害到猎人的孩子。B.死而不倒,是因为担心石头落下伤害到自己的孩子。C.死而不倒,是因为自己的孩子很害怕石头。D.死而不倒,是因为自己很害怕石头。【答案】16.①.A②.C

17.A18.C19.B【解析】【分析】译文:猎人进山打猎,用枪射中了一只母熊,正中要害,母熊却坐着不倒下。猎人走近一看,发现熊已经死了,却还用脚抱着一块大石头,石头下面的小溪中有三只小熊在水中嬉戏。母熊死了还不倒下的原因,正是害怕石头落下伤到它的孩子。猎人非常感动,于是终身不再打猎。【16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字音以及字词解释的能力。(1)中要害:指打中致命的部位。中:击中。可以先排除B,中:作动词,读四声:zhòng,故答案为A。(2)端坐不倒:坐着不倒下。倒:倒下。故答案为C。【1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A因戏于水:在水中嬉戏。参考译文和注释,BC翻译正确,故答案为A。【18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字词的含义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先找到“近视之”所在位置,仔细对比译文,联系上下文可知是猎人走近一看,原因是“正中要害,母熊却坐着不倒下”,故“之”指代的是母熊。【1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原文可找到答案,“所以死而不倒者,正恐石落伤其子也”意思是母熊死了还不倒下的原因,正是害怕石头落下伤到它的孩子。故答案选择B。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COP15春城之约【材料一】COP15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性会议。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召开日期由原定的2021年5月变为2021年10月11日至24日,会议地点在中国昆明。【材料二】昆明作为省会城市,是享誉全球的“世界春城花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昆明南濒滇池,沿湖风光绮丽,在山区有山下花开山上雪、十里不同天的景象,孕育出极其丰富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昆明除了上天恩赐的自然条件以外,在这个边境城市还拥有一批如中科院、高校、科研院所等生物多样性科技大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水平同样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科技创新生态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材料三】COP15会议的召开,扩大了昆明在海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对昆明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机遇。与此同时,能进一步推动昆明“文明城市”的建设、昆明的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提升城市品位。20.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于______在中国昆明召开。21.读材料二,简要写出三条“COP15盛会”选择在云南昆明召开的理由。(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22.读材料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错误的打“×”。(1)“COP15盛会”可以推动昆明经济和旅游业发展。()(2)“COP15盛会”可以推动昆明“文明城市”的建设。()(3)“COP15盛会”可以打大昆明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4)“COP15盛会”可以进一步改善昆明的医疗、教育条件。()23.对照图文,写出你对“COP15会标”的理解,至少两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0.2021年10月11日至24日21.①.昆明作为省会城市,是享誉全球的“世界春城花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②.明南濒滇池,沿湖风光绮丽,在山区有山下花开山上雪、十里不同天的景象,孕育出极其丰富的城市生物多样性。③.昆明除了上天恩赐的自然条件以外,在这个边境城市还拥有一批如中科院、高校、科研院所等生物多样性科技大军。22.①.√②.√③.√④.×23.①.COP15会标以不同元素组成水滴形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各种自然符号,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②.会标右下角的“中国昆明”印记,既表明了本次COP的举办地,也展示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印章文化。【解析】【分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关键信息的提取。由材料一“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召开日期由原定的2021年5月变为2021年10月11日至24日,会议地点在中国昆明。”可知答案。【21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由“昆明作为省会城市,是享誉全球的“世界春城花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昆明南濒滇池,沿湖风光绮丽,在山区有山下花开山上雪、十里不同天的景象,孕育出极其丰富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昆明除了上天恩赐的自然条件以外,在这个边境城市还拥有一批如中科院、高校、科研院所等生物多样性科技大军。”可知,“COP15盛会”选择在云南昆明召开的理由是什么。【22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1)本题叙述正确。由“与此同时,能进一步推动昆明‘文明城市’建设、昆明的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可知。(2)本题叙述正确。由“与此同时,能进一步推动昆明‘文明城市’的建设、昆明的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可知。(3)本题叙述正确。由“COP15会议的召开,扩大了昆明在海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对昆明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机遇。”可知。(4)本题叙述错误。材料三并没有说明“COP15盛会”可以进一步改善昆明的医疗、教育条件。【23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首先要了解“COP15会标”的组成元素,在逐个分析其含义即可。会标设计理念来源于中国的剪纸艺术和印章文化。标志整体形象既充满亲和力、富有记忆点,又紧扣主题,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会标以不同元素组成一滴“水滴”,也是一粒“种子”的形状,“水滴”意味着水是生命之源,是万物之源,“水滴”中包含的身着民族服装的小女孩、大熊猫、孔雀、蝴蝶、梅花、浪花等元素以甲骨文做背景,反映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契合大会主题“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表达出《公约》的2050年愿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球共建生态文明的愿望。会标右下角的“中国昆明”印记,既表明了本次COP的举办地,也展示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印章文化;会标运用甲骨文作为设计背景,由山水林田草、花鸟虫鱼等文字组成。作为中国最早的象形文字,甲骨文从无到有,一步步推动着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进步,向世界讲述东方文明古国的历史和内涵。第四部分口语交际24.口语交际。六年来,老师教给我们许多的知识,同学互帮互助,一起成长。刚入学时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马上我们又将和同学、老师离别。请你为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各写条临别赠言。(均不能出现他们的真实姓名。)致老师:________________致同学: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因为您的一片爱心的灌浇,一番耕耘的辛劳,才会有桃李的绚丽,稻麦的金黄。愿我的谢意化成一束不凋的鲜花,给您的生活带来芬芳。②.同窗几年,你把友谊的种子撒在我心灵上。我将默默地把它带走,精心浇灌、栽培,让它来日开出芳馨的鲜花,愿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本题要求给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各写条临别赠言。临别赠言指的是分别时赠送的一些勉励的话。本题给老师写临别赠言时,可以感谢老师六年来的照顾与栽培,要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还可以为老师送上美好的祝福。给同学写临别赠言时,可将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表达出来,将对同学的美好祝愿表达出来。第五部分习作25.习作。同学们,通过六年的学习,你一定养成了许多良好的学习习惯。请以“好习惯我受益”为题,用事例写清楚哪一个学习习惯帮助你提高了学习效率或学习成绩,请注意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表达出你的真情实感,可以尝试使用学过的名人名言。【答案】

好习惯我受益

按我爸妈的话来说,我从会认字开始,爱看书这个好习惯就陪伴我到现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