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不端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_第1页
学术不端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_第2页
学术不端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_第3页
学术不端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_第4页
学术不端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术不端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失范”最初是一个社会学概念,首先由托尔干提出并解释,形成了一套关于社会“失范”的理论体系。所谓“失范”,就是“代表了社会秩序紊乱和道德失衡的反动倾向”,同时,它又意味一种具体的社会事实,或者说一种社会中存在的“反常”状态。本文在此之所以提出“学术失范”概念,就是希望通过借用社会学关于“失范”现象及其社会机理的理论解释,分析学术界目前为人诟病的学术活动中出现的越轨现象,并尽可能从经验研究的角度,对中国学术不端和失范现象予以探索性的解释。一、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学术失范(academicanomie)不等于学术上的越轨行为,但是,两者之间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越轨一般表现为个体性或小范围内群体行为,正如涂尔干对自杀现象的理解,个别的自杀行为虽然构成了一个事件,但并不见得是一个可以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社会事实”。然而,如果我们把在特定的社会时期和特定的场所发生的所有自杀行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社会中自杀比例的变化本身就有可能因为它反映了特定社会的性质如社会结构的变迁,而具有“社会事实”的特征。引申到学术失范与越轨概念间的关系上,我们不妨这样认为,所谓学术失范,就是在学术共同体内,当其成员的学术越轨(academicdeviance)或学术不端(academicmisconduct)行为频繁发生,甚至会引发整个学术共同体内部危机的现象,就称为“学术失范”。在西方学术界或高等教育界,以往关于学术失范问题的研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尽管历史上也出现了一系列学术越轨的事件,但是,因为西方学术制度建构过程具有渐进性,共同体内部相对完善的认可制度和学术伦理规范,特别是较严格的学术成果发表程序和技术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术越轨起到了防范和抑制作用。然而正如有人认为,自从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与研究型大学间亲密结盟关系开始形成后,不仅政治乃至意识形态逐渐开始全面渗透到学术界,而且因为联邦政府越来越意识到基础和应用研究对于国家的显性和潜在价值,开始向大学注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资金。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之下,美国学术界也出现了一些为争取研究项目和应付课题检查而造假,例如编造数据、篡改实验结果和剽窃等现象。由于学术不端或欺骗尚属个别和偶然性事件,再加上人们对学者和科学家的社会形象普遍抱有正面的评价,故而长期以来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但是,20世纪80年代后,鉴于个别重大学术不端行为有可能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学术界逐渐开始强化对学者和科学家的研究伦理,联邦政府甚至开始逐步介入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并针对个别影响重大的事件举行国会听证会。典型的事件如1987年匹兹堡大学儿童精神病学的助理教授布鲁宁(StephenBreuning),被指证有学术造假行为。在他由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NIMH)所资助的研究中,实验数据过于完美,因而受到质疑。由NIMH组成的五人专家小组经过长达两年半的调查,最后证明布鲁宁的造假行为属实。由于布鲁宁的研究涉及精神病药理学,其伪造的结果很有可能给病人带来不可预测的危害,甚至其谬误有可能被主流科学所接受,因此,该事件在学术界乃至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影响。布鲁宁事件显然是一个学术不端或学术越轨的典型案例,该事件在美国学术界虽然并不频繁发生,但正如福克斯(MaryFrankFox)所指出,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15年间,几乎每年都有一个类似的丑闻被披露,且多发生于美国知名的研究型大学中,包括耶鲁、哈佛等。这不仅动摇了人们传统上对科学家的伦理信任和对传统大学的尊崇,更引起了美国政府对学术体制运行的关注,因而从20世纪80年代起,一向偏爱自主管理(self-regulation)的学术界甚至也开始让国会有了监管之意向,并引发了学术界就政治与学术间的关系的纷争。学术界对政府关于学术不端行为审查的抵制,不仅仅在于它对政治介入学术有着先天、直觉性的警惕,包括有可能对学术自由、学术探究无疆域的侵害。而且,在学术界,主流的观点始终认为,学术不端行为尽管时有发生,但它毕竟是个别现象。更何况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主席、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主任等这样的学术界领袖也都认为,学术共同体和大学内部存在一种自我监督的机制,外部介入“根本没有必要”。此外,也是最为至关重要的是,对于学术越轨或学术不端行为,究竟如何来界定和判定,即使是学术界有时候也难以把握。毕竟,诸如简单的剽窃行为尽管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对于数据伪造和实验中的各种条件更改的学术欺骗却并不容易发现,而且调查起来也需要专门人员介入并要重现实验过程,因而颇有难度。所谓学术共同体内部的监管机制,就是强调学者的研究伦理,并具体化为大学内部规范性的政策和制度。正是在联邦政府介入的压力下,从上世纪80年代起,美国的研究型大学纷纷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学者研究行为,强调研究诚信的政策,NSF等国家资助机构也制定了相关的规定。斯丹(NicholasH.Steneck)认为,相对而言,NSF关于学术不端的界定要简单得多,其具体所指就是研究中的篡改(falsification)、捏造(fabrication)和剽窃(plagiarism)等行为(FFP)。然而,在众多研究型大学中,各自界定要远为复杂得多。如有的大学不仅要求学者遵从NSF等机构的规定,而且还把有关机密的不当运用、违反财政制度、报复举报人、不道德的研究实践等,都视为学术不端行为。但是,也正是因为界定过于宽泛,在实践中操作起来也就更加困难。如他所指出,人们都普遍同意有意伪造是不端行为,但是,人们有时也会犯“诚实的错误”,譬如不适当的引用是否就是剽窃?由于现代媒介技术的发展,人们更容易把已发表的文字移到自己的论文中,稍稍放松警惕就有可能落入“剽窃”或“学术欺骗”的陷阱。因此,他认为,没有一种学术不端的概念可以涵盖所有情形,特别是在那些有关科学诚信的灰色地带。斯丹对学术不端概念的理解,其实关涉学者研究中“犯错”的两种可能性原因,一是目的性行为,即明知其错而故意犯错,另外一种是因为没有把握一定的技术规范或者是粗心而引起的“失误”。前者是非不难分辨,难就难在后者,譬如如果实验因为在一个具体细节上不小心导致数据错误是否为不端?引用中对注释的忽略是否为不端?如此等等。因为,毕竟学术研究活动与其他性质的社会工作一样,学术研究也会“犯错”,而且不止如此,因为学术研究过程本身更具有探索性的特点,它有可能更容易在客观上而不是主观意图上出现失误。另外,在关于最为常见的“剽窃”行为上,即使文献工作做得再全面,也难免会有遗漏,也可能会出现个人观点与已有研究重合的现象。这种可理解的错误是否也应该被视为学术不端而受到惩处?总之,在一个学术共同体愈显庞大、学术发表信息获取更加便利的今天,不仅要清晰界定“学术越轨”或“学术不端”的概念委实不易,而且要通过制度设计来防范则更为困难。也许正因为如此,有人在1989年针对来自32个国家学者的调查中发现,调查结果并不支持在科学领域学术不端仅仅是个别现象的观点。最典型的是NSF在上世纪90年代针对科学家的一个调查,20%的科学家表示他们遇到过学术欺骗行为,20%的专业学院院长表示在过去的5年间曾处理过学术不端的案例。这足以表明,即使在美国学术界,学术不端也绝非个别现象。当然,可以肯定的是,具有主观意图的极端例子的确可能不多,然而,由于存在侥幸、或粗疏而造成的各种故意或非故意轻度的学术不端行为却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也难怪在上世纪80年代后,不仅美国重要的政府资助机构如公共卫生服务办公室(PBS)成立研究诚信办公室、NSF成立督察长办公室,而且研究型大学迫于外部压力和所面临的道德危机,也不仅强化了对师生的学术诚信和学术规范教育,而且也纷纷成立了专门的校内委员会来应对外部对研究型大学的信任危机。而这种信任危机其实也表明,随着个别性的学术不端事件的频发,对整个学术共同体更大的威胁、带有集体意义的学术失范虽然还没有成为一种现实,却也初现端倪。否则,就不可能让众多研究型大学为之头疼和如临大敌。二、学术不端行为及其“文化”学术共同体一向就被视为一个由内行人自主管理的特殊场域,这里的场域来自布尔迪厄的概念。所谓场域是指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的特殊圈子,它是相对松散的、非结构性的,场域内部有着与其他场域不同的特殊资本和内部运行逻辑。学术共同体内部最有价值的资本是符号意义的声誉和学术地位。这种声誉来自圈子内部的共同认可,如对个体优先发现权的认定和对其学术产出的信服,其具体表现往往是在权威性的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和发布带有创新意义的成果,如论文和专利,论文为同行引用或专利被采用情况等。由于成果的发表和引用情况直接与个体的地位获得包括在机构中的职位、在专业圈子中的声誉以及在学术资源分配中话语权存在关联,所以在符号资本的竞争中,总难免出现人性缺陷放大、失去约束的情形。因此,真正的问题倒不在于个体性的学术不端事件是否存在,而是学术不端是否会存在扩大化即蔓延为学术失范的现象,进而颠覆默顿传统意义上的所谓学术共同体的内在规范或不妨称之为内在逻辑。一旦学术失范真正成为一种现实,不仅外部介入具有了合法性,而且它还会导致学术共同体的全面危机。因此,了解学术不端的动因,首先从内部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是学术共同体避免自身沦陷并免于外部介入的惟一选择。关于学术不端的动因,哈克特(EdwardJ.Hackett)援引祖克曼(HarrietZuckerman)的观点认为:有关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解释有三个方面,第一种解释与个人的人格缺陷有关,譬如有人可能对于试验结果有追求完美的偏好,在结果有偏差和不如意的情形下,伪造数据以求精致,当然,这种情形仅为个别现象;第二种解释与学术职业的“异化”有关,学术职业原本带有浓厚的个人的创造激情和好奇精神满足色彩,但是,由于它的工作性质愈加带有专业化、乃至碎片化,研究目的也越来越趋于工具化和功利化,研究过程自主性日渐丧失甚至带有机械化色彩。由是,人们研究的旨趣不再是从学术劳动中获得精神满足,而更多地是为满足组织的业绩考核要求,获取丰厚的经济回报、可靠的工作保障和良好的职业前景以及社会地位和声誉。如此,正如产业工人的异化一样,学术工作也失去了它作为“天职”的神圣性,难以唤起人们的热情和“真诚”;第三种解释就与“失范”现象有关。即一旦人们注意到学术不端在学术共同体内部具有一定的广泛性,而且由于个人回报更多与业绩间存在关联,原有的共享价值和规范在这种工作环境中就会失去其约束意义,学术不端行为就很可能会频繁发生。以上三种解释中的后两种显然更为合理,尽管它们的合理性尚待实证意义的检验,但是,它们的确相对符合我们对经验现实的逻辑推断。也就是说,就学术不端的动因而言,它绝非仅仅是越轨者单方面的个人人格原因,而很可能是个体与环境(文化、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就个体而言,学术不端行为的主体其实与现实社会中其他领域中越轨个体的先天性人格特征并无显著差异,其差异主要是后天因素及其工作环境,譬如学术人有其特殊的共守伦理、学术规范(包括技术意义上的)和刚性的制度。但是后天差异并不意味着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机制与其他越轨行为的发生机制有根本的不同,而是具有相似性。即一旦个体与他人所共有的人格缺陷,譬如人的自利性,因为受外部环境的诱惑或者失去外部环境的约束就很有可能被放大,进而导致越轨行为发生。导致范围比较广泛的学术不端行为(即失范)现象的外部环境因素,依据默顿对社会失范现象的解释是“规范(norm)”或共享价值的式微,或者威廉姆斯(R.M.Williams)“人们对行为规范的文化漠然”;詹森(H.M.Johnson)认为是由于有关规范的要件存在模糊性造成的,即人们并不清楚自己的行为究竟是否符合规范;而贝尔则认为“要么是由目标缺席要么是过于强调目标实现”而引起的。但是,正如有人对默顿等过于强调“规范”意义失范解释的批评,传统失范理论其实只是很好解释了在个人获取社会地位环节上的“越轨”现象,或许一个更值得解释的环节是“地位的获致”,即高地位是如何获致的。传统社会失范理论无疑能够对学术界学术不端行为提供很好的解释,如学术规范的模糊性,圈子中或组织内部剧烈的竞争环境对个体所带来的压力,以及为赢得外部资助或符合外部资助要求而导致的心态扭曲等等。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学术界中的学术地位获致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尤其目前的学术精英是如何建立和确立其自身地位的?换言之,如果学术地位的获致本身缺乏清晰的线路,或者存在不合常规的“捷径”,则很可能为后来者的非正常行为提供“路引”。显然,如果以上解释成立,要规范学术不端行为和防范有可能避免的学术失范状态,首要的就是学术研究要有“理想的”规范,这里的规范包括三个层面,一为技术和研究规范,二为学术伦理和道德规范,三是法律规范如知识产权和著作权法等;其二,“理想的”规范不仅要界定清晰,并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其三,要有一个“理想的”环境,即使得人们从事学术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稻粮谋”或追逐功名;其四,要有理想的“榜样”,即学术界精英地位的塑造是建立在普遍主义的实力(merit)至上原则上,而不是特殊主义取向的社会建构的结果。然而难就难在以上四方面似乎注定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因为在现实中要操作起来却极为棘手。譬如关于有违研究规范是否就属于学术不端,美国卫生服务署(PHS)在其学术不端定义中,其中一条就是“或者其他一些严重违背共同体所公认的规范的学术实践”,为此招致了学术界广泛的批评,批评者包括83%的专业协会、包括52%的大学研究机构,12%的学者,100%的美国实验生物学学会成员。因为这一条款过于模糊和宽泛,且把共同体一致同意原则视为刚性标准,更为重要的是即使是诚实的犯错和过失都难辞其咎。更何况,对于什么是共同体一致同意的原则,原本就很难界定。此外,在技术规范上,纯“文本”意义上的剽窃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很多时候人们是无法把握自己的思想是否是“原创”,尤其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而且在一个博客、BBS上的“超文本”无所不在的网络时代,稍不留神就可能“动辄得咎”,因而防不胜防。学术伦理和道德规范的核心是“诚实”原则,然而诚实是一种内在的价值取向,而不是外在事实,我们恐怕很难由外部事实状态来推断个体的内在价值取向;知识产权和著作权保护的优先发表作者的权利,它自产生之日起就具有浓厚的商业主义色彩,而这与学术共同体内部默顿所谓的共享主义本身又存在冲突,除非少数极端情形,譬如,通过造伪旨在谋取经费,大段抄袭而没有标明来源等,其实大多有学术不端倾向的行为,如不标明来源的剽窃往往反映的是行为者的道德自觉和学术作风而很难诉诸法律责任。因为“著作权法保护的是思想的表达形式,而非思想本身”。也正因为如此,即使在西方学术界,例如剽窃,它的定义“来自学术或职业共同体的诚信规范,而不是来自成文法或者判例法”。至于“理想的”环境,在研究体制化和学术职业化的今天,僧多粥少的格局已经注定了学术研究活动不再是一个有闲情逸致人们所把玩的智力游戏,而更像是一个角逐场。正如有人对美国学术界中学术不端的归因:对雄心勃勃的年轻学者而言,他们都面临着争取政府有限经费的压力,“发表还是出局(publishorperish),在更宏大的学术理想和无条件职业晋升之间,任你挑,是惟一还是所有(oneorall)”。当然,恶劣的环境决不能成为学术不端的合理借口,但我们却不能否认它的确是导致学术界中不良人格缺陷放大的环境和制度诱因。最后,就是学术界中的精英地位获致或铸就的“榜样”效应。也正因为学术不端行为界定存在模糊性和高度的复杂性,譬如合作研究中如何根据署名界定各自的贡献大小,学术地位的获致是否有权力或者人脉关系的介入,学术精英的地位获致过程中,其研究成就中是否存留明显或模糊的不端迹象,等等,这些都会对学术界中的后来者提供潜在的负面影响效应。这种效应有可能是一种不妨称作“保护伞”效应,即仿效者明知其不可为而有意为之,因为有“榜样”作为先例可以实现风险规避;更可能是一种非有意的“错误共识效应”(falseconsensuseffect),即在特定的环境中,个体有一种幻觉,深信自己的行为或态度也为其他人所认同。特别是精英的不当行为和态度取向,则更容易强化这种效应。由上观之,对学术界中的学术不端的防范,并不是简单地通过几个惩罚性的条例和法令就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因为它有着极为复杂的社会学意义上的文化、环境和社会心理成因。也正因为如此,美国学术界的基本做法是采取广泛的综合教育、监督、惩治、信息沟通和讨论等形式于一体的方法,如布莱克斯顿(JohnM.Braxton)等人,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学术界开始采取一系列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措施,如“要求在研究生教育中整合进研究伦理课程;在各种专业会议中专门安排(与研究伦理相关的)众多分会和小组讨论;在众多专业期刊中开设(与之相关的)评论;改革一些刊物的编辑政策,要求论文的合作者指认其各自在论文中的贡献和责任;通过大量的专业组织和协会修改或制定针对学术欺骗和学术不端行为的章程;在接受联邦研究资助的研究型大学中,建立一个去监管有关研究伦理科学不端行为申诉的机构小组是强制性的要求;在各种提供研究资助的联邦机构内部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制定处理学术不端申诉的政策和程序、处置学术不端的控告、开展调查和提请或撤销制裁。”然而,即使有了上述举措,要完全防范学术不端行为也依旧步履维艰。首先,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学术不端的界定本身存在极大的模糊性,除非极端情况,几乎不存在一个刚性的尺度和标准;其次,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指控也存在相当的难度,学术不端的界定和指控必须是来自同行。然而,研究表明,大多时候学者并不愿意对其有过错的同事进行指控。而被指控者的机构也往往对此采取消极态度,毕竟一旦被公之于众,无论是被指控者所在的大学、院系、研究机构还是实验室的负责人都会为此感到蒙羞,甚至会影响机构研究资源的获得。三、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方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学术不端现象开始引起国内的关注。起初,人们更多使用“学术腐败”的字眼,所指不仅涵盖了国外通用的学术不端内涵,而且也指涉学术界中的权力滥用、权力和金钱等与学术资本的互换等情形。1994年方舟子创办的“新语丝”网站和20世纪初杨玉圣的“学术批评”网站,对中国学术界众多学术造假和剽窃案例的揭露,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术不端现象开始成为学界的焦点议题。特别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尤其是知名学者的不端行为被频频曝光后,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同时也让人对中国学术共同体内部集体操守表示了怀疑。其实,在严格意义上,学术腐败不等于学术不端,尽管在西方学术界也存在个别权力滥用的情形,但总体上并不严重,学术腐败的概念在中国的出现,应该说多少体现了中国学术界权力缺乏监督的特点。故而,人们把所有学术界非正当的行为都笼统称之为学术腐败,也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在此我们主要还是把学术不端行为严格界定在包括剽窃、数据篡改和捏造等情形中。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主要指涉权力滥用的学术腐败就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事实上,它的危害可能更大,而且与严格意义上的学术不端行为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它们各自对学术共同体的威信和中国学术事业的繁荣都有着致命的危害。近年来尽管有关学术不端事件频频发生,但是,所披露事件仅仅是个别性的,还是冰山之一角?在此我们试图通过一些简单数量方法进行一点探索。第一种方法是,我们尝试以“Google”关键词搜索的方式,从网络媒体关注度的角度来予以大致的观察,并与美国进行数量上的比较研究。所使用的“关键词”在中国大陆地区用“学术腐败”(中国习惯用语)或“学术不端”,在美国则用“academicmisconduct”和“researchmisconduct”,搜索的数据结果见表1。从中不难看出,在中国对于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的关注度远远高于美国,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问题的严重性,当然,媒体关注的“学术腐败”并不完全等同于学术不端。第二种探索方法,来自我们对北京市7所著名高校所做的一个调查问卷中有关数据的分析。其中的一个项目是:“在当前的中国学术界,即使制订再多的学术规范,学术不轨的行为也不能得到遏止”,回答符合为1分,比较符合为2分,有点符合为3分,有点不符合为4分,比较不符合为5分,完全不符合为6分。问卷发放4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3份(包括40份评审人的方便抽样),有关数据见表2、表3。如果说网络媒体的关注反映了学术不端现象在中国学术界的社会影响度,那么,表2、和表3的数据,则不仅反映了学术不端在学术界内部的影响程度,而且也反映了人们对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的难度,或者说在间接意义上反映了学术失范的程度。超过70%(完全符合19%,比较符合26%,有点符合27%)的对学术不端的治理缺乏信心,就足以说明这一点。比较遗憾的是,在我们的问卷中,并没有针对学术不端行为难以遏止的因素设计项目。正如上文所述,学术不端的主要原因还是与学术人所置身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存在密切关联。一个首要的原因来自相对恶化的制度环境,在设计题项“我校的教学和科研的考核,更看重量而不是质”的回答中,有65.5%(完全符合10.8%,比较符合29.6%,有点符合25.1%)的人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认可。很多应答者在附加说明中提出,目前考评的量化方法“急功近利,有拔苗助长倾向,使得教师疲于奔命”、“刊物分级制度没有科学性”(近60%的认为刊物分级制度不合理)、“成果与待遇挂钩”、“SCI论文泡沫化”、“评估和奖励等名目过多”,如此等等。显然,不尽合理的制度和过于剧烈的竞争,很可能是导致人们心态失衡的主因。在缺乏有效的道德和制度约束机制的环境中,少数人就有可能出现铤而走险的不良行为。此外,极少数拥有较高学术地位的人的不端倾向,以及众多学者因为缺乏规范意识而成果中出现的技术性问题,也多少在学术界引发了“保护伞效应”和“错误共识效应”。虽然极端行为带有个别性,但是介于无意识和有意识之间的模糊性不端现象却比较普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频繁曝光的学术不端行为以及其他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腐败”现象,我国政府和大学应该说都予以了比较高度的重视,先后出台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文件,包括《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知识产权规定》、《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惩处学术不端行为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实施细则》等。各大学和研究机构为此也纷纷成立了专门的委员会、并发布相关条例等。如中科院专门出台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其中对学术不端的概念、认定标准、处理程序等都有比较严格的界定。当然这些制度文本的具体效应还有待观察。事实上,要在根本上解决学术不端行为并非易事。毕竟,我们与美国不仅存在同样的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界定及其防范的复杂性和难度,而且由于外部环境尚不尽人意,学术系统内部的竞争(尤其是不良竞争)更为激烈,学术系统内部的规范意识和自主性机制也远未发育成熟(尤其是在尚未或不能与西方学术话语对接和沟通的领域),因此,相对于西方学术界,我们所面临的防范难度更大。外部政策与其说是对越轨行为的一种具体辨别、认定和处理的操作规范,不如说是一种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一种预警和震慑效应,或者说是作为一种对学术不端的外显社会控制手段,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唤起学者的道德和伦理自觉,即所谓内隐的学术诚信原则。然而,学术诚信原则的确立,其实绝非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学者自觉和自律问题,而首先在于如何创设一个有利于学术诚信氛围形成的学术环境。结合美国学术界的经验,在此我们提出如下尤为需要关注的几个基本环节。第一,在政府项目资助管理环节,首先是国家和政府的研究规划在着眼于战略和长远需要的同时,应该兼顾到可能、可行和适当原则,不能仅仅把远景的宏大作为支持的依据。否则,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为获得资源,学术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其结果不言自明。换言之,是制度在诱导人的非诚信行为。第二,摆脱上述尴尬的路径选择是,战略规划项目需要有具体、谨慎和可行的分期目标,在探索性尤其是基础研究领域,应该容许失败,重过程评价而不是把预期目标实现作为惟一的结题依据,学术探究仅允许成功不许失败,不仅不符合学术创新活动和学术人成长的规律,也扭曲了学术人本应具有的坦诚态度,目前学术界频现的并无真正创新意义的“创新点”表述,便是这种有违学者真诚的具体表现。第三,学术资源永远存在稀缺性,因此出现竞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