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第六十四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草甘膦(C3H8NO5P)是一种常见除草剂,下列关于其叙述正确的是()A.该物质由5种元素组成B.该物质属于氧化物C.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8D.草甘膦分子中含有18个原子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黄白色火焰B.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塞:试剂瓶瓶口处有白雾出现C.向氢氧化镁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D.把银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而产生紫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3.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研制出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C15H24O5)而荣获了诺贝尔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中共含有42个原子B.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分子的构成一定不同C.青蒿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D.双氢青蒿素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4.科学研究表明,氯胺(NH2Cl)是一种很好的强消毒剂,用氯胺消毒时,发生的反应为NH2Cl+H2O==X+HClO,其中X的化学式为A.H2 B.NH3 C.N2 D.N2H45.下列除去粗盐中泥沙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取样 B.溶解C.过滤 D.蒸发6.下列各组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是()A.酒精燃烧蜡烛熔化 B.冰雪融化工业制氧C.剩饭变馊高粱酿酒 D.滴水成冰铁锅生锈7.用量筒准确量取15mL水,把水倒出一部分后再观察,量筒内剩余8mL水,可倒出的水却多于7mL,由此可知第二次观察时眼睛是()A.仰视B.俯视C.平视D.无法确定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O B.Si C.Al D.Fe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量取液体 C.称量氯化钠固体 D.滴加液体10.“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为“神舟”飞船的发射做出了卓越贡献.火箭工作中发生的反应为C2H8N2+2R═3N2+4H2O+2CO2,其中R的化学式是()A.NO2 B.N2O4 C.CH4 D.N2O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根据①氮气②氢气③氧气④氦气⑤二氧化碳等物质的性质或用途,将其化学式填在相应的空格上。(1)可以燃烧的气体是___;(2)人类生命活动离不开的气体是___;(3)新鲜的“蛋黄派”袋内被空气含量最多的气体充得鼓鼓的,这种气体是___;(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气体是___;(5)可填充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气体是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青少年过多摄入蛋糕里的人造奶油会产生一种影响身体发育的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为C18H34O2,请计算。(1)C18H34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2)该反式脂肪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3)该反式脂肪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4)141g该反式脂肪酸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g。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青少年应了解防火灭火的科学方法。(1)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这种灭火方法的原理是什么?____(2)若发现房间中燃气泄漏,闻到了燃气逸出的气味,应采取什么安全措施?_____14.在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后,获得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往混合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时,混合溶液pH随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变化曲线大致如图所示。请解释pH变化的原因____(氯化钙溶液显中性)。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______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查阅资料)物质熔点╱℃沸点╱℃燃烧时温度╱℃石蜡50∽70300∽550约600铁15352750约1800钠97.8883约1400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________(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久置的铜制品表面能生成绿色的铜锈[主要成分为Cu2(OH)2CO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铜生锈的条件进行了以下探究。(提出猜想)根据铜锈的组成元素推测,铜生锈可能是铜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反应的结果。(实验设计)兴趣小组同学取打磨光亮的铜丝,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分析)若干天后,发现只有D瓶中的铜丝出现绿色的铜锈,其他瓶中的铜丝均无铜锈出现。(1)实验B、C瓶中所使用的蒸馏水是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_____。(2)C瓶与D瓶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实验结论)由上述四个实验可分析得出,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拓展探究)以锈蚀严重的废铜屑为原料,回收制取纯铜。查阅资料: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Cu2(OH)2CO32CuO+H2O+CO2↑。如图是该兴趣小组设计的两种回收铜的实验方案:(分析评价)(3)步骤Ⅲ、Ⅳ、Ⅴ都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4)步骤Ⅱ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此实验开始时要先通一段时间CO再加热,目的是_____。(5)以上两种方案中,方案二优越于方案一,从环保角度分析其理由是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题分析】A、草甘膦(C3H8NO5P)是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的,故叙述正确;B、草甘膦(C3H8NO5P)是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叙述错误;C、草甘膦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8)=36:8,故叙述错误.D、草甘膦是由草甘膦分子构成的,一个草甘膦分子中含有18个原子,故叙述错误。【题目点拨】理解化学式的意义是解题关键。2、B【解题分析】
A、镁在空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热,没有火焰,故A错误;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故B正确;C、由于氢氧化镁不溶,得不到碱性溶液,所以酚酞不变色,故C错误;D、银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银不如铜活泼,没有明显现象,故D错误。故选B。3、B【解题分析】
A、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共含有42个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化学式可知,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分子的构成一定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C、青蒿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5:22,故选项说法错误。D、双氢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5):(1×24):(16×5)=180:24:80,因此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4、B【解题分析】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2Cl+H2O=X+HClO可知,反应物中氮、氢、氯、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4、1、1,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氮、氢、氯、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1、1、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物质X的化学式为NH3。故选B。【题目点拨】掌握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C【解题分析】
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溶解时,应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C。6、D【解题分析】
A、酒精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蜡烛熔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冰雪融化和工业制氧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剩饭变馊和高粱酿酒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滴水成冰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铁锅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7、B【解题分析】
量筒读数时,眼睛仰视,读数小于实际体积;眼睛俯视,读数大于实际体积。【题目详解】用量筒准确量取15mL水,把水倒出一部分后再观察,量筒内剩余8mL水,可倒出的水却多于7mL,那么剩余的水实际体积小于8mL,第二次读数时应该是读数大于实际体积,所以第二次观察时眼睛是俯视。故选B。【题目点拨】量筒读数时,眼睛仰视,读数偏小;眼睛俯视,读数偏大。8、C【解题分析】
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其中氧元素和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铝元素和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则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选C。9、B【解题分析】
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这样会使酒精灯内的酒精流出,引起燃烧,故A错;B、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正确;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要放在纸片上或玻璃器皿(易腐蚀药品)中称量,故C错;D、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垂悬在试管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故D错。故选B。【题目点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10、B【解题分析】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R═3N2+4H2O+2CO2可知,反应物中碳、氢、氮原子个数分别为2、8、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8、6、8,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R分子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8个氧原子,所以每个R分子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R的化学式为N2O4,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H2O2N2CO2He【解题分析】
(1)氢气具有可燃性,故填:H2(2)氧气能够供给呼吸,人类生命活动离不开氧气;故填:O2(3)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充入食品包装袋内作保护气;故填:N2(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填:CO2(5)可填充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气体是氦气。故填:He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28227:412%17【解题分析】(1)C18H34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8+16×2+34=282;(2)该反式脂肪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12×18):(16×2)=27:4;(3)该反式脂肪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12%(4)141g该反式脂肪酸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141g×34÷282×100%=17g。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关闭阀门,开窗通风【解题分析】(1)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2)若发现房间中燃气泄漏,闻到了燃气逸出的气味,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绝对禁止开灯、使用明火;14、向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pH逐渐增大;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溶液的pH不变;当氯化钙反应完全后,加入的碳酸钠使溶液的碱性增强,pH增大。【解题分析】
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显酸性,向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pH逐渐增大;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溶液的pH不变;当氯化钙反应完后,加入的碳酸钠使溶液的碱性增强,pH增大。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3Fe+2O2Fe3O4气态沸点有木炭在纯氧中燃烧,温度未达到其沸点【解题分析】(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的化学方程式为:;(2)由实验探究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的原因: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题干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气态物质燃烧形成;(3)由表格数据进一步探究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的关系:①分析蜡烛的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发现其燃烧的温度比沸点高,燃烧产生了火焰;②分析铁丝的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发现其燃烧的温度比沸点低,燃烧不产生火焰;③再分析钠的熔点、沸点和燃烧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集体供热安装合同范本
- 维修合同范本价格
- 相邻房屋拆除合同范本
- 劳动节之我是劳动小能手主题宣教课件
- 田地转让合同范本
- 铺路水泥出售合同范本
- 《2025工程监理注册合同》(版)
- 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24 年版)
- 第06讲 分式方程及其应用(2考点+8题型)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
- 2025汽车零部件供应的特许合同
- 《Hadoop大数据平台构建与应用(第2版)微课版》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2025-2030年中国手工纸制造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GB/T 3920-202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 地方特色美食节活动策划
- 2024年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DB32-T 4987-2024 桥梁轻量化监测系统建设规范
- 2025年苏州工业园区国企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空心胶囊规格尺寸及外观质量》(T-CNPPA 3008-2020)
- 景区光伏发电与旅游结合方案
- 金属冶炼(黑色金属铸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近年考试真题(300题)
-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