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高中2023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开封高中2023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开封高中2023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开封高中2023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开封高中2023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开封高中2023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运动时,人的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导致疾病发生D.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的结果2.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株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基因由b突变为B、d突变为D,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B.突变绝大多数是有害的,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诱变育种需要处理大量材料,因为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D.诱变育种只适用于植物3.图方框内为人体内某组织或器官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中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所携带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穿过5层磷脂双分子层B.b渗入a的量与a渗回b的量相同C.b是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b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饥饿时b中Ⅱ端比Ⅰ端葡萄糖含量高4.下图为孟德尔进行的豌豆杂交实验操作过程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步骤①应在豌豆自然成熟开花时进行B.步骤①、②操作完成后,植株A无需套袋,植株B需要套袋C.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中,由F1得到F2的过程无需进行步骤①②操作D.图中操作体现的杂交组合是含♂高茎×♀矮茎5.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B.一个DNA分子上不同的基因可能突变成等位基因C.叶肉细胞中发生的基因突变不能遗传给下一代D.自然条件下基因突变率很低,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6.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达尔文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单侧光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慢B.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可以透过琼脂片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影响”分布不均匀造成D.温特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7.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一片草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放置了50只鼠笼,捕获了60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点放置了50只鼠笼,捕获了40只鼠,其中已标记的鼠有15只。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对田鼠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可以为治理田鼠提供依据B.该区域内田鼠的数量大约为160只C.土壤中活动能力较强的小动物的丰富度也可以采用此方法进行调查D.若调查时标记物脱落,则容易造成田鼠的实际数量比调查结果偏低8.(10分)眼镜蛇的毒液是神经毒素,这种毒液具有神经-肌肉(神经肌肉的接头相当于突触)传递阻滞作用,引起横纹肌弛缓性瘫痪,可导致呼吸肌麻痹。对这种神经毒液作用机理的推测不合理的是()A.毒液可能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受体,从而阻断神经肌肉传递B.毒液可能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C.毒液可能作用于突触间隙,抑制神经递质的正常分解D.毒液可能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影响突触后膜的兴奋二、非选择题9.(10分)[生物——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请回答:(1)植物微型繁殖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范畴。该技术可以保持品种的________,繁殖种苗的速度______。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说明该叶肉细胞具有该植物的全部_______。(2)把试管苗转接到新的培养基上时,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其原因是避免_______的污染。(3)微型繁殖过程中,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单独使用可诱导试管苗_________,而与________配比适宜时可促进芽的增殖。若要抑制试管苗的生长,促使愈伤组织产生和生长,需要使用的生长调节剂是________(脱落酸、2,4-D)。(4)将某植物试管苗培养在含不同浓度蔗糖的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单株鲜重和光合作用强度变化如图。据图分析,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单株鲜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据图判断,培养基中不含蔗糖时,试管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_______(能、不能)满足自身最佳生长需要。(5)据图推测,若要在诱导试管苗生根的过程中提高其光合作用能力,应___________(降低、增加)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以便提高试管苗的自养能力。10.(14分)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甲~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据图分析回答:(1)图1中,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_____(填序号),能量进入群落的主要途径是______(填序号)。(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图2中B表示_________________。若鼠摄入能量为2.2×109kJ,A中能量为1.6×109kJ,B中能量为1.2×109kJ,狼同化能量为2.4×108kJ,则该生态系统中鼠到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狼和鼠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调节,这也体现出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________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11.(14分)胰高血糖素(Gn)是一种具有升血糖作用的激素,它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为探究这一机制,科研人员开展相关研究。(1)正常人餐后血糖浓度升高,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氧化分解释放大量ATP,阻断ATP敏感型钾离子通道,抑制钾离子外流,使细胞膜内电位逐渐_________,进而打开Ca2+通道,使胞内Ca2+浓度升高,促进胰岛素以__________方式释放到胞外。(2)科研人员分别在不同糖条件下对体外培养的胰岛B细胞实施Gn干预处理,检测其胰岛素释放量,结果如下表。组别处理胰岛素释放量(pg/ml)1无糖+0ng/LGn80.122无糖+1000ng/LGn97.983高糖+0ng/LGn141.354高糖+1000ng/LGn217.28①以上实验结果表明,Gn干预和_________处理均可促进胰岛素分泌;使用Gn干预时,高糖组胰岛素释放量明显高于无糖组,说明Gn对胰岛素分泌的调节对葡萄糖具有_______性。②胰岛B细胞膜上同时存在高度同源的Gn受体和肠促胰素GLP-1的受体,为验证Gn也可通过激活GLP-1受体发挥对胰岛素分泌的促进作用,科研人员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增设一组___________的处理,该组胰岛素分泌量低于第4组,但高于其他组。(3)进一步研究表明,Gn通过GLP-1受体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一系列胞内信号传导实现的,具体信号通路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Gn与GLP-1受体结合后,主要通过____________的路径,在高糖促进胰岛素释放这一原有通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胞内Ca2+浓度,加强胰岛素分泌。(4)结合Gn与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尝试从机体组织细胞能量供应的角度,分析Gn促进胰岛素分泌的生理意义___________。12.下图表示生物的育种过程,A和b为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回答下列问题:(1)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原理是_____,F2获得的优良品种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_____。(2)⑤过程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⑥过程培育出的新品种⑦为_____倍体,是否可育_____(填“是”或“否”)。(3)用过程⑧的方式处理萌发的种子,播种后长出2000多株禾苗,其中只有1株出现与众不同的特性,说明突变具有_____的特点。(4)过程⑨可用_____酶切割DNA分子,该酶特点是_____,作用于_____键,将获得的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并在菌体内表达,生产出的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这一技术原理是哪种变异_____还需要什么工具_____,其得以实现的重要原因是几乎所有生物共用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运动时,人的内环境稳态不会遭到破坏,A错误;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正确;C、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导致疾病发生,C正确;D、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的结果,D正确。故选A。2、C【解析】(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基因突变的特点有: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和不定向性;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低频性);对生物体而言,有的基因突变是有害的,有的是有益的,还有些基因突变既无害也无益。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表现为一个基因可以发生不同的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基因突变的意义是: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2)诱变育种是指利用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盐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详解】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表现为一个基因可以发生不同的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因此一株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基因由b突变为B、d突变为D,不能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错误;B、突变绝大多数是有害的,但也有的基因突变是有益的,所以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C、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所以诱变育种需要处理大量材料,C正确;D、诱变育种除了适用于植物外,还适用于微生物,D错误。故选C。3、C【解析】分析图示,a是组织液,b是血浆,c是淋巴,Ⅰ端是毛细血管动脉端,Ⅱ端是毛细血管静脉端。【详解】A、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携带的O2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需要穿过6层膜(磷脂双分子层),A错误;B、血浆中的成分可以渗入到组织液中,而组织液中的成分大部分渗回到血浆,小部分渗入到淋巴管中,B错误;C、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正确;D、饥饿时,血液流经胰岛组织,血糖浓度会降低,胰高血糖素浓度会升高,D错误。故选C。4、C【解析】1、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2、豌豆的特点:(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题图分析,图中①为去雄操作;②为授粉操作。【详解】A、豌豆是严格的闭花受粉植物,因此,杂交实验中,须在花蕾期(开花前)对母本进行去雄①操作,A错误;B、步骤①、②操作完成后,植株A需套袋,植株B无需套袋,这样可以避免母本接受外来的花粉,B错误;C、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中,由于豌豆是严格的闭花受粉植物,因此经过F1自交获得到F2的过程无需进行步骤①②操作,C正确;D、根据接受去雄操作的是母本,可推测图中操作体现的杂交组合是♂矮茎×♀高茎,D错误。故选C。5、D【解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替换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详解】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错误;B、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等位基因,是由一个DNA分子的同一位点基因突变而来的,B错误;C、叶肉细胞中中发生的基因突变可通过无性繁殖遗传给下一代,C错误;D、自然条件下基因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可以产生新基因,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正确。故选D。6、C【解析】(1)达尔文的实验:①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会向光弯曲生长;②单侧光照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则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③单侧光照射用锡箔罩子罩住尖端的胚芽鞘,则胚芽鞘直立生长;④单侧光照射用锡箔环罩住尖端下面一段的胚芽鞘,胚芽鞘会向光弯曲生长。达尔文通过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2)鲍森·詹森的实验:在胚芽鞘的尖端与尖端下面之间插入琼脂片,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说明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3)拜尔的实验:切去胚芽鞘的尖端,将尖端移至切面的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胚芽鞘向放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该实验说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4)温特的实验:①将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②将空白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结果胚芽鞘不弯曲、不生长。该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详解】A、达尔文根据实验结果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A错误;B、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B错误;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影响”分布不均匀造成的,C正确;D、温特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温特没有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D错误。故选C。7、C【解析】标志重捕法是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对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种群进行粗略估算的一种生物统计方法,是根据自由活动的生物在一定区域内被调查与自然个体数的比例关系对自然个体总数进行数学推断。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60只/总数=15只/40只,可知总数为160只。【详解】A、种群密度是防治或者不防治的依据,因此A正确;B、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60只/总数=15只/40只,可知总数为160只,B正确;C、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该方法只能测数量不能测种类,C错误;D、若调查时标记物脱落,得到的带有标记的个数变少,调查结果会比实际值偏大,D正确。故选C。8、C【解析】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以及突触间隙所构成。突触内神经信号经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动作电位传递到突触前膜,便突触前膜通过胞吐释放神经递质,穿过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或出现超极化)。【详解】A、由题可知,眼镜蛇的毒液是神经毒,具有神经肌肉传导阻滞作用,有可能作用于突后膜的神经递质受体,便神经递质失去与肌肉细胞受体结合的机会,从而影响兴奋在神经细胞核肌肉细胞间的传递,A正确;B、毒液也可能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从而影响兴奋传递给呼吸肌,B正确;C、若毒液作用于突触间隙,抑制神经递质的正常分解,则会引起呼吸肌持续收缩,不会引起呼吸肌麻痹,C错误;D、毒液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影响突触后膜的兴奋,导致呼吸肌麻痹,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9、①.遗传特性②.快③.遗传信息④.微生物⑤.生根⑥.细胞分裂素⑦.2,4-D⑧.逐渐减小⑨.先增加后下降⑩.不能⑪.降低【解析】(1)植物微型繁殖就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属于无性繁殖技术,能保持亲本的优良遗传特性,且繁殖种苗的速度快;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即细胞中具有发育成该物种的全部遗传物质或遗传信息。(2)植物组织培养需要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3)在植物组织培养时,通过调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能影响愈伤组织分化出根或芽.若要抑制试管苗的生长,促使愈伤组织产生和生长,需要使用的生长调节剂是2,4-D。(4)据图分析,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减小,单株鲜重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下降.据图判断,培养基中不含蔗糖时,试管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不能满足自身最佳生长的需要。(5)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减小,所以要在试管苗生根的过程中提高其光合作用能力,应适当降低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以提高试管苗的自养能力。10、(1).②③④(2).①(3).组成成分(4).营养结构(食物链或食物网)(5).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储存在体内的能量)(6).15%(7).(负)反馈调节(8).种间关系(9).食物链(网)【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甲是无机环境、乙是生产者、丙代表消费者,丁代表分解者。①为光合作用,②③为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④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⑤为生产者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的部分。图2中A表示鼠同化的能量,B表示鼠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储存在体内的能量),C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详解】(1)图1中,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②③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和④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能量进入群落的主要途径是①光合作用。(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图2中B表示鼠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若鼠摄入能量为2.2×109kJ,A中能量为1.6×109kJ,B中能量为1.2×109kJ,狼同化能量为2.4×108kJ,则该生态系统中鼠到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4×108)÷(1.6×109)×100%=15%。(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狼和鼠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这也体现出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1、(1)①升高②.胞吐(2)①.高糖②.依赖③.高糖+1000ng/LGn+GLP-1受体拮抗剂(或抗GLP-1受体的抗体或其他使GLP-1受体不能发挥作用的方法)(3)激活G蛋白,进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生成cAMP,促进线粒体释放Ca2+(4)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而胰岛素能加速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使升高的血糖及时被组织细胞摄取并氧化分解,保证机体组织细胞的能量供应。【解析】血糖来源: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脂肪等非糖类物质转化;血糖去向: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可共同调控血糖平衡。【小问1详解】血糖浓度升高后,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氧化分解,阻断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抑制钾离子外流,使细胞膜内电位逐渐升高。胰岛素是大分子蛋白质,是以胞吐的形式出细胞的。【小问2详解】①对比1/3组可知,高糖处理也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对比2/4组可知,使用Gn干预时,高糖组胰岛素释放量明显高于无糖组,说明Gn对胰岛素分泌的调节对葡萄糖具有依赖作用。②为验证Gn也可通过激活GLP-1受体发挥对胰岛素分泌的促进作用,科研人员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增设一组高糖+1000ng/LGn+GLP-1受体拮抗剂(或抗GLP-1受体的抗体或其他使GLP-1受体不能发挥作用的方法)的处理,该组胰岛素分泌量低于第4组,但高于其他组。【小问3详解】从图上看,Gn与GLP-1受体结合后,主要是通过激活G蛋白,进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生成cAMP,促进线粒体释放Ca2+,在高糖促进胰岛素释放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