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哈代的艺术特色白色和红色苔丝的象征色_第1页
托马斯哈代的艺术特色白色和红色苔丝的象征色_第2页
托马斯哈代的艺术特色白色和红色苔丝的象征色_第3页
托马斯哈代的艺术特色白色和红色苔丝的象征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托马斯哈代的艺术特色白色和红色苔丝的象征色

作为一位在19世纪和20世纪经历过的文学巨人,罗伯特赫尔(撰写了赫尔的一生)创作了15部小说,包括近1000首诗歌和历史史诗《列王》。在其小说创作中,他不仅以制造戏剧性情节而蜚声文坛,而且还是一位“着色”大师。他善于用不同色彩描绘自然,刻画人物并使之与故事情节有机结合,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巧,在《还乡》、《远离尘嚣》等多部“威塞克斯”小说中均有体现。本文拟就《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称《苔丝》)中如何运用色彩刻画女主人公形象作一探讨。一对光和色的关注和《苔丝》的相互关系哈代对欧洲文艺复兴以来六百多年的绘画艺术有着渊博的知识和深刻的理解。这不仅是一个苦苦奋斗的作家对文化的追求、对自我的完善,更重要的是,这一知识和理解使哈代拥有了一双为许多评论家所称道的画家的眼睛。哈代是公认的描绘大自然画卷的高手。他描写景物时如画家作画,令人感到有一种欣赏绘画艺术的享受。他的第二部小说《绿荫下》的副标题就是“荷兰派的写生画”。哈代生来就对光和色所产生的奇迹异常敏感和热爱。他曾回忆说,孩提时,他常坐在家中的楼梯上,等待落日的余辉把楼梯间墙上的褐红色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加深。对光和色的观察和描绘成了哈代毕生的追求。说到哈代对色彩的兴趣,不能不提到英国画家特纳(Turner,1775-1851)。特纳是哈代最喜爱的画家,对他的影响也最为深刻。哈代从29岁开始就一直研究特纳。其小说《一双蓝眼睛》第一次提到了特纳的名字,1874年在其早期最著名的作品《远离尘嚣》中,哈代又一次提到了特纳。“特纳被认为是英国绘画史上最杰出的天才之一,他的风景画是人与自然的史诗。”哈代也曾说,特纳的水彩画是“一片风景加一个人的灵魂”。而这也正是哈代小说最真实的写照。1887年,哈代偕妻子爱玛访问了特纳曾四次造访的意大利。威尼斯丰富的色彩,热那亚明丽的阳光在特纳的画幅里得到了别具一格的体现。同样,这次意大利之行对哈代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他把旅行中对光和色的研究在他创作于1891年的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苔丝》中深刻而细致地反映了出来。《苔丝》至少体现了哈代的两个创作主旨:其一,无论是景物描绘,还是角色刻画,都是“一片风景加一个人的灵魂”紧紧围绕着苔丝;其二,哈代认为小说只是一个印象,而非一场辩论,《苔丝》恰是通过一系列意象实现了这个主旨——清晰鲜明,如在一块不毛之地留下的印迹。而这些意象则主要是由两种颜色来表现的,即红色和白色。作为一个毕生都在尝试着如何用文字更好地表达光和色效果的作家,哈代在《苔丝》中用纯洁的白色和血腥的红色展现了女主人公悲剧的一生。可以说,白色和红色贯穿了苔丝短暂生命中所有重要的时刻。二从中国国情看红房子的贫困《苔丝》讲述的是“一个纯洁的女人”的故事。苔丝,一个屡遭不幸的贫家女,外出工作时,受到富家子弟阿历克的百般引诱,终于被玷污,有了身孕。婴孩夭亡后,她又一次离家充当挤奶女工。在此期间,她遇到了出身牧师家庭的安琪儿,两人相爱了。新婚之夜,苔丝向安琪儿倾诉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本以为可以获得理解和同情,却被自私的安琪儿抛弃。安琪儿的出走迫使苔丝再次出去找工作,结果又遇上了阿历克。在对方苦苦哀求而安琪儿又杳无音信的情况下,两人同居了。然而,安琪儿却从异地返乡,并对自己曾忍心出走表示忏悔。因为苔丝仍真诚地爱着安琪儿,她感到自己的一切不幸皆由阿历克引起。一怒之下,杀死了阿历克,自己也被判处死刑。一个纯洁、美丽、善良的农村姑娘就这样被毁灭了。苔丝第一次出场是在五月节的乡村舞会上,在一群身着白色长袍的妇女中,她特别地引人注目——“她在头发上系了一束红色的带子,在整个白袍队伍中她是唯一有这样鲜明的装饰的人。”1在一片纯白的背景之上,红色是如此地醒目,无辜的红带子成了一个征兆,预示着苔丝悲剧的命运。也就在这一天,她与男主人公擦肩而过,失之交臂,留下了无法弥补的终身遗憾。“一个十全十美的整体的两半并没有在恰到好处的时刻相遇,……而从这种糊里糊涂的蹉跎之中便生出了种种焦虑、失望、恐惧、灾祸和种种离奇的悲欢离合。”苔丝的父亲是个懒散无能、虚荣愚昧且好酒贪杯的小贩。多嘴的牧师带来了所谓贵族家庭历史的消息,苔丝父亲一高兴,多喝了几杯,不能按时到卡斯特桥送货。苔丝只好带了弟弟一起赶马车,没想到“王子”马给弄死了,闯下大祸:“……邮车的尖头车辕像剑一样插进了不幸的王子的胸膛,它的生命的血流正从伤口像泉水一样喷出,咝咝地射在地上。……王子撑持着,站着不动,然后便颓然倒地,瘫成了一堆。”这时,“天空泛出灰白,……篱路露出了白色,苔丝的脸也是白色的,甚至更白。她面前的一大滩血已经泛出凝固时的色彩。”王子马的死,意味着全家断了生计,苔丝不得不再去阿历克家,悲剧的序幕从此拉开。更具象征意味的是,一个熟睡中的女孩在漆黑的路上,突然被惊醒,绝望地想去止住王子身上的血,这无疑是徒劳的,她的身上被染得通红。这预示着苔丝处女贞操的丧失——同样在远离家乡漆黑的路上被野蛮地进入;纯洁的血被释放了,同王子一样,她努力支撑着,直到所有的血流尽。浓缩在这一幕里的是苔丝的一生。从此,纯洁的苔丝更是不断地遭遇红色。当穿着白袍,系着红发带的苔丝走近阿历克家时,她看到“大楼最近才落成,几乎全新,颜色跟门卫室一样,是那种跟长青树鲜明对比的大红。这大厦矗立在周围低调子的色彩里,俨然是一蓬红艳艳的天竺葵。”而系着红带子的苔丝也同周围“低调子的色彩”形成了对照。如果说这座红房子里住着她生命中的“煞星”,那么另一座红房子则是她生命的刽子手。因为苔丝被绞死的监狱正是“一幢红砖的建筑”。红房子成了死亡的象征。当阿历克在这座红房子里强迫苔丝吃下第一颗草莓时,当苔丝的下巴被阿历克硬戴在胸前的玫瑰扎破时,当阿历克抽着闪着红光的雪茄把苔丝包围在“令人麻醉的蓝色烟雾里”时,使人预感到,几个月后发生的令苔丝倍感耻辱的那一幕将不可避免,苔丝在劫难逃。那是个晴朗的九月的一个星期六,“……黄昏以来一直弥漫在低洼处的发光的薄雾掩盖了一切……”在舞会举行的房间里,“泥炭与干草的霉臭的粉屑飘浮飞扬,跟着跳舞的人的汗液和体温混合成了一种植物与人类的尘灰”。这俗世的尘灰和大自然的薄雾形成了那夜独特的氛围。阿历克和他那永远含在嘴里不时闪着红光的雪茄似乎就站在这尘雾的中间。苔丝,“这个敏感得像游丝、洁白得像冰雪一样的女性的躯体”就在这雾夜、在灰白的月光下、在熟睡中被强暴、被玷污。这一夜是她生命的转折点。从此,“一道深不可测的社会鸿沟就把我们的女主人公的品行人格跟当初那个离开母亲的大门到川特里奇来碰碰运气的姑娘分隔了开来。”然而,生活并非总是向苔丝露出它狰狞的面目。她遇见了安琪儿,两人的真诚相爱使苔丝获得了新生。但必须指出的是,在这段苔丝最感幸福的日子里,红色仍然像个幽灵似地追随着她,指向她最终的悲剧结局。“红色的牛,褐色的牛,浓烈的色彩吸收了黄昏的夕阳,而白色的牛却反射着夕阳,即使在她所站立的远处高地上,那白色也耀眼刺目。”“那种菌类在苹果树干上尽管白得像雪,到了皮肤上却被染成红色的污斑,她就像这样走近了克莱尔,一直没有引起他的注意。”“他从前还从来没有见到一个女人的嘴唇和牙齿能使他不断想起伊丽莎白时代的古老比喻:‘含着白雪的玫瑰’的,”“苔丝的一双手插在精纯洁白的奶腐之中像玫瑰花一样地粉红,”“……有想象力的人看到那炭火发出的斑斓红光便能看到末日审判的恐怖景象。那恐怖的光照到克莱尔的脸上和手上,也照到苔丝的脸上和手上,照进了她披散在前额的头发里,照红了头发下细腻的皮肤。”在这一幅幅浓墨重彩的油画中,苔丝穿着洁白的衣服,正一步步地走向死亡。当苔丝被安琪儿抛弃而不得不再次踏上永无止境的旅程后,红色的预兆更生动更强烈了。一天夜里她躲在一片树林里,早晨醒来时她发现:“树下躺着许多锦鸡,华丽的羽毛上有斑斑点点的血迹,有的已经死去,有的翅膀还在微微抽搐,有的瞪眼望着天空,有的还在疾速地扑打,有的还在扭动,有的却拉长了身子。它们全都在痛苦里挣扎扑腾。”这些锦鸡的命运正是苔丝不幸的写照。她不得不忍受直到“承担不了更多的痛苦”。苔丝同它们一样是个被追捕的猎物。不久,苔丝为向安琪儿父母求助进行无谓的跋涉时,她看见“一张带血的纸片不知从哪家买肉之后的垃圾堆里被风吹了起来,在大门外的路上时起时落。它太轻,无法不飘起来;它又太重,无法飞走;几茎枯草也陪着它飘动。”这是作者精心安排的一个细节,具有高度的象征意义。正如这张带血的纸片,她太轻,“无法不飘起来”,不停地走在充满荆棘的路上;她太重,“无法飞走”,但没有一扇大门对她敞开将她接纳。后来,阿历克出现再次向苔丝施加压力,她突然转身用她戴着皮手套的手臂向他打去,“手套打中的地方渗出了血,随着,血便从他嘴里滴到了麦秸上。”厚重的手套,突然的一掌,滴下的鲜血,我们看到了我们所需要看到的一切。小说的结尾大家非常熟悉。当一个受尽欺凌的弱者向社会进行最后的反抗,把刀子插进作恶者的胸膛时,作家把这样一幕呈现在我们面前:“雪白的天花板上出现了一个她(女房东)以前从没有见过的小点”,很快,饼干大小的小点变成巴掌大小,“那东西是红色的。长方形的白色天花板正中添上了这么一滩红色,看上去简直就像是一张硕大无比的红心A。”这白色天花板上的红迹让我们回忆起苔丝出场时的情景,同样是白色背景下的一抹红色。多么惊人的相似啊!鲜红的发带引领着我们穿过苔丝艰难跋涉的一生把我们带到了绞架边。“那众神之首结束了他跟苔丝的游戏。”苔丝也走完了一条冷峻的路,结束了一切不幸和痛苦。“终于可以休息了!”在那逃亡的路上发现的极其宽大有着朱红锦缎帷幔的床上,苔丝找到了她一直渴望的安全与宁静。三基层社会的原因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红色和白色构成了苔丝年青生命中的主色调,一幕幕场景如一幅幅画面,鲜活地跳跃在读者的心头。从色彩学的角度来看,白色一方面无瑕、明快,比喻庄重、纯洁和美丽;但另一方面,白色易遭污染,易受环境影响而改变其色彩倾向,又喻示着苍白无力、脆弱而不堪一击。红色一方面是太阳色,比喻温暖、光明,为人们向往和追求;另一方面红色又是血腥色,给人以危险和不定的感觉。哈代之所以是“着色”高手,正在于他巧妙地运用了白、红两色所具有的双重象征意义,艺术地勾勒出女主人公苔丝的人生画面,深刻地揭示出造成其悲剧的社会根源。苔丝热爱白色,身着白色长袍是那样清纯、庄重、楚楚动人。但她出身贫寒农家,生活在社会底层,是一个弱者,她苦苦地挣扎在阿历克和安琪儿之间,失去了和谐与安宁。在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双重压力下,她无能为力一步步被逼上不归路。白色被污染、被损毁。这个纯洁无瑕的美好形象唤起人们无限的怜爱和同情,她的悲剧是对社会的强烈控诉。——怜悯、恐惧和愤怒是悲剧的功能,而白色的运用在这里起了强化的作用。苔丝总不忘在洁白的衣服上饰以红色发带,表现出她热爱红色,向往光明,追求美好生活的性格特征。但红色又是无可辩驳的凶兆。在那一串凶兆环上,阿历克是凶险的一个,“……在苔丝·杜伯菲尔德天真地看着胸前的玫瑰花时,哪曾想到在那令人麻醉的蓝色烟雾后面坐着的正是她未来的悲剧中的‘煞星’——她年青的生命的光谱中的一道血红色的光。”而名为天使(Angel)被苔丝销魂蚀魄地爱着的安琪儿则为苔丝走向末路推了最无情的一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