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脾胃学术思想探析_第1页
李振华脾胃学术思想探析_第2页
李振华脾胃学术思想探析_第3页
李振华脾胃学术思想探析_第4页
李振华脾胃学术思想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振华脾胃学术思想探析

李振兴是终身教授,曾任河南省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医医师。曾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现为终身理事,中国中医理论整理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0年被评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9年5月,李振华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国医大师”。60余年来,李老一直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临床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厚,擅长于治疗急性热病,脾胃病及疑难杂病,先后承担了多项科研项目。1982年李振华负责研究的河南省重点科研项目“脾胃气虚本质的研究”,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李振华承担的“七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2005年4月李老作为全国著名名老中医之一,参加“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李振华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课题研究。获河南省中医药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6年12月李老荣获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李振华晚年精心研究脾胃学说,根据《内经》“脾胃为仓廪之官”及脾胃为后天之本、李东垣“善治病者唯在调理脾胃”的学说,和李老多年临床体会,着重于慢性脾胃病的研治。通过多年对慢性脾胃病的研究和临床,提出了系列的脾胃病学术思想与观点。我们有幸作为李老的弟子和学术继承人,通过多年的跟师临证和参加科研工作,体会了李老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与治疗用药特点。现将李振华教授多年来形成的脾胃病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归纳论述如下。1有同重病分,有自然之证,则有“三化”以和胃李振华教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和对脾胃学说的精心研究,提出脾本虚证无实证,胃多实证的学术观点。脾胃位于中焦,脾为胃行其津液,主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气上升,津液得以四布,营养全身;胃气下降,食物得以下行,腑气通利。脾的运化功能全赖脾的阳气作用,饮食劳倦,损伤脾气脾阳,使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则可造成脾虚证;脾胃病日久或它病日久,损伤脾气以至脾阳,亦可形成脾虚证,故脾本虚证无实证。胃主受纳降浊,胃气以降为和,胃属六腑以通为常,以降为和。若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过食生冷寒凉,或嗜食辛辣太过,或恣食肥甘厚味,饮食停滞于胃,或寒凉、积热蕴积于胃;或感受外邪,寒入于胃,热蕴于胃,秽浊之气犯胃,或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它如情志伤肝,肝气不舒,横逆犯胃等,皆可使胃之受纳、和降失职,胃气不降,浊气壅塞,形成胃之实证,故胃多实证。脾虚胃实是脾胃病基本病理特征。李老指出:有人认为水湿阻滞,或湿热蕴结为脾之实证。熟不知脾虚失其健运,才能生湿;湿为有形之邪,湿停则易阻滞气机,气郁化热,才产生湿热蕴结。故湿热蕴结,其本在脾虚,湿热为标实。故水湿停留,湿热蕴结之证,乃本虚标实,实由虚致,虚中之实证,非脾实证。慢性胃病的发作时有偏气滞、湿阻、化热、食滞、血瘀等不同实证,但其病理常为虚实夹杂、虚中之实、实由虚致。故脾胃病脾虚胃实是其基本的病理特征。《素问太阴阳明论》提出:“阳道实,阴道虚”的理论,高度概括了脾胃的病理特点。实则阳明,虚则太阴;阳明即胃,太阴即脾。《伤寒论》亦阐述了阳明病为实,太阴病为虚的理论。后世历代医家无不重视脾胃,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善治病者,唯在调理脾胃”之论。李老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充分认识体会和掌握并实际运用了这一脾胃病的病理特点及规律,提出“脾本虚证,无实证,胃多实证”的学术观点与“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的治疗思想,并自拟治疗脾胃病方剂,如香砂温中汤、沙参养胃汤等,形成了独特的临证用药特点,在《内经》、《伤寒论》、李东垣《脾胃论》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脾胃学说,而成为当今卓有建树的脾胃病大家。2中气健脾、涉及胃李老认为脾失健运和升清,主要责之于脾的功能虚弱即脾气虚甚至阳虚。《黄帝内经素问·厥论》说:“脾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为胃行津液,运化水谷之精微,其功能,主要在于脾气、脾阳。临床见脾失健运,主要是脾气虚,甚则脾阳虚。故脾失健运和升清,主要是脾的功能虚弱即脾气虚甚至阳虚。健脾药物无论是淡渗利湿,芳香化浊燥湿,益气温中化湿,以及大辛大温之药温化寒湿,无不都在助脾气或脾阳。对脾胃病的治疗,李老在临证遣方用药时,根据慢性脾胃病气(阳)虚者占90%以上的临床经验,以香砂六君子汤为基础,参阅历代经方、时方等脾胃病治疗名方化裁,结合多年临床用药的体会,自拟组成了脾、肝、胃同时治疗的李氏香砂温中汤和萎胃方,并根据肝、脾、胃之虚、实、寒、热偏重,随证加减,用于各种慢性脾胃病之脾胃气(阳)虚证,收到了显著疗效。李老治疗脾虚证用药时,健脾常用甘味药物,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夫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故……甘先入脾”;《素问·藏气法时论篇》所云:“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甘补之。”说明甘味药入脾经,有益气健中、补养脾胃之功效。李老指出,甘味药入脾经,有益气健中、补养脾胃的功效,但药性有偏温偏热之别,味甘性温者有补气助阳之功,常用药如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肉、炙甘草、大枣等,适用于以脾胃气虚为主的病证。李老健脾善用白术,且用土炒以增其疗效。认为白术是健脾益气助运化的主药,在健脾药的使用中与党参略有区别。白术与党参皆为健脾的要药,但白术健脾助运,脾失健运,尤其是脾虚生湿者最为适宜。党参偏于益气健脾,脾虚而致气虚神疲、乏力、短气者,用之最宜,既能健脾而又益气,由于其味甘易致中满,阻滞气机,故李老常在脾胃病无胃脘痞闷胀满时用之。偏阳虚寒湿或脾胃虚寒者,又需辛热之品温补脾阳以助运化,如桂枝、吴茱萸、干姜、制附子、肉桂、高良姜、蜀椒等。以此为主用于脾胃气虚、阳虚证收到良效。案1杨某,女,53岁。2005年3月3日初诊。患者间断性胃脘隐痛8年余,每因饮食不调或寒温不适而使病情复发或加重。初诊:胃脘隐痛,喜暖喜按,腹胀纳差,嗳气,身倦乏力,四肢欠温,大便溏薄,日行2~3次,呈慢性病容。经某市中心医院胃镜检查提示:“慢性红斑性胃炎”。曾服多种西药及中药治疗,病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终未痊愈。望之面色萎黄,舌质淡,体胖大,边见齿痕,苔白腻,诊脉沉细。根据脉症,诊断为脾胃虚寒之胃痛(慢性红斑性胃炎)。此为脾胃虚弱,日久不复,致脾阳不足,寒自内生,胃失温养所致。治法:温中健脾,理气和胃。方以李老自拟验方香砂温中汤加减。处方: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5g,橘红10g,半夏10g,木香6g,砂仁8g,厚朴10g,枳壳10g,桂枝5g,干姜6g,炒薏苡仁30g,泽泻12g,柿蒂15g,甘草3g。服药40剂,胃脘隐痛、喜暖喜按、腹胀、嗳气、四肢欠温等症状消失,纳食正常,面色红润,大便成形,此为脾阳回复,脾气健运,纳运复常,故病情得以好转。久病初愈,仍需健脾固护胃气,继服香砂六君子丸以健脾和胃,巩固疗效。本例脾胃虚寒之胃痛,李老治以温中散寒、理气和胃,在香砂六君子汤基础上加减变化而成香砂温中汤,药用香砂六君子汤为基础益气健脾和胃,又重点选用干姜以温中散寒,用辛温之桂枝以振奋脾阳。好转后改服香砂六君子丸善后治疗,巩固疗效,体现了李老治疗用药之特色。3辨治土,辨治“温盛”“湿盛”的方李老治疗脾虚证还常从祛湿着手,认为脾虚生湿,湿浊困脾,进一步影响脾的运化功能。据脾虚轻重或湿化热,祛湿常用淡渗利湿、芳香化湿、苦以燥湿、温化寒湿等法。对于脾虚生湿,以致湿盛为患者,健脾尚需配薏苡仁、茯苓、猪苓、泽泻等渗湿利水之品,使水湿下渗而脾运得健,此即如李老常言:“利湿即所以健脾”。芳香化湿常用砂仁、白蔻仁、佛手、藿香、佩兰等药物,使湿浊得化,脾气自健。至于苦以燥湿,李老认为脾为阴土,喜燥恶湿,《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对脾为湿困者宜用苦燥祛湿之品。但苦味药亦有偏温偏寒之异,味苦性温者多以燥湿浊为主,常用药如苍术、白蔻仁、砂仁、厚朴等,适用于脾湿偏盛者;味苦性寒者则以燥湿清热为主,多用于脾胃湿热蕴结或暑湿伤中之证,常用药如黄连、黄芩、茵陈蒿、栀子等,临床上视证而各有所宜。李老特别指出,对于脾胃病湿热蕴结者,清热不可纯用苦寒,以免苦寒太过伤及脾气。温化寒湿用于脾虚中寒者。脾气虚、阳虚,运化力差,致寒湿中生,治用桂枝、干姜、附子、肉桂及丁香、半夏、茯苓等药物。李老认为,脾病多湿、湿为阴邪而治重温燥,正如《金匮要略》所云:“祛湿当以温药和之”。故治疗脾虚湿盛、湿盛困脾,总宜温燥健脾,白术、茯苓、陈皮、半夏、木香、砂仁、苍术、厚朴等是李老治慢性脾胃病常用的基本药物。并结合湿邪阻滞部位之不同,随证治之:如湿蒙于上,而致眩晕、首重如裹者,在甘温燥湿之药中宜合风药胜湿透窍,如天麻、细辛等;湿滞于中,而致脘闷、纳呆、呕逆者,宜伍芳香化湿、理气行湿之品,如白蔻仁、藿香、佛手等;湿注于下,而致溺短、濡泻、鹜溏者,宜配淡渗之品以渗利,如泽泻、苡仁、猪苓等;湿泛肌表,而致身重肢肿者,在甘温健脾药中宜少佐解表燥湿之品以宣散祛湿,如羌活、独活等。体现了李老健脾用祛湿药的治疗用药特点。4辨证论治“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李老认为,治疗脾胃疾病,并非只从脾胃着眼,而应根据脏腑相关理论,注意从肝调治。因肝的疏泄条达,可有助于脾胃的正常升降功能。无论情志伤肝、木郁乘土,或饮食损伤脾胃,还是脾胃久病虚弱、土壅木郁,均可导致肝脾失调或肝胃不和,脾、胃、肝三者相互影响。临床各种慢性脾胃病证,其病理不可能仅在脾胃,常涉及于肝,故治疗脾胃病时必须辅以疏肝理气之品,“治肝可以安胃”。治疗肝病时,亦必注意健脾和胃。根据病机重在肝、脾、胃之虚、实、寒、热不同而随证施治。李老在研究“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慢性萎缩性胃炎”时根据脾虚、肝郁、胃滞的病理特点,在治法上结论性地提出“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的学术观点。治脾胃疾病必须紧密联系肝,根据“木郁达之”的原则,常选用香附、柴胡、郁金、青皮、枳壳、木香、小茴香、乌药等药物疏肝理气。对于脾胃虚寒之证,在温中健脾药中,注意酌加抑肝之品以防土虚木乘,常用药物如白芍、桂枝、香附、郁金等;对于脾胃气虚下陷之证,“土衰而木无以植”者,治当培土养肝,常选用党参、黄芪、山药、白术、升麻、柴胡等药物。案2王某,男,51岁。2005年3月21日初诊。间断性胃脘痛十余年,每因饮食不调或情志不遂而致病情复发或加重。初诊:胃脘疼痛连及两胁,腹胀,纳差,食后胀甚,嗳气频作,身倦乏力,大便溏薄。望之面色萎黄,呈慢性病容,形体消瘦。经胃镜、胃黏膜组织活检诊断为“浅表—萎缩性胃炎”。曾服多种西药及中药治疗,效果欠佳。察其:舌质淡,体胖大,苔白腻。诊脉弦滑。据脉察症,诊断为脾虚肝郁之胃痛(浅表——萎缩性胃炎)。病机为脾胃虚弱,健运、受纳失职,中焦气机郁滞,土壅木郁。治法:健脾益气,疏肝和胃。方以李老自拟验方香砂温中汤加减。处方: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5g,陈皮10g,半夏10g,木香6g,砂仁8g,厚朴10g,枳壳10g,郁金10g,元胡10g,乌药10g,焦三仙各12g,甘草3g,生姜3片,大枣3枚。上方略为加减,服药70剂,诸症消失,病获痊愈。嘱调理饮食,调畅情志,继服香砂六君子丸2个月以健脾胃之气,善后巩固。本例脾虚肝郁之胃痛,李老治以健脾益气,疏肝和胃法,由于疏肝有助于健脾,故配郁金、枳壳、元胡疏肝解郁以助脾运,尤其郁金、乌药理气解郁和胃之功独擅。诸药合用,脾虚得健,肝郁得疏,胃滞得和,而收佳效,体现了李老治疗用药特点。5和胃和胃,和胃脾胃关系密切,同处中焦,互为表里,功能相连。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有助脾之运化而化生气血;脾主升清,而胃主降浊;脾与胃,纳运互济,升降相因。脾虚失于健运,必将导致胃气壅实;胃实失于和降,亦将导致脾的健运失职,故脾病必涉及到胃,胃病亦必涉及到脾。因其相互影响,因而在治法上,治胃必健脾,健脾必和胃,治胃病须用健脾之药,治脾虚病宜伍和胃之品,以使相辅相成,但须依其病机之重点而随证用药。李老认为,脾气虚弱,影响胃的腐熟消化,极易导致胃滞,形成脾虚挟有胃滞;胃失和降,饮食积滞,又易影响脾的运化。益气健脾而不消胃滞,则胃已积之滞难除;仅消胃滞而不健脾,则脾气益伤,即使胃之积滞暂去,犹有复积之虞。故当脾胃同治,不可单治一方。对于脾虚失其运化兼胃滞者,健脾益气之际常需配伍少量行气和胃之品,如砂仁、木香、陈皮、厚朴、枳壳等,以调畅气机,醒脾和胃,促脾之运,变“守补”为“通补”,即补中寓通,相辅相成。胃病食积内停,治宜消食导滞,但食积日久,则损伤脾气,若单投消导,又易克伐正气,故当伍以健脾补气之品,如党参、白术、茯苓、白扁豆、山药等,消食和胃与健脾益气同施,消补兼顾,但用药关键在于掌握消补之分寸。若虚多实少,当补重于消;实多虚少,则消重于补。李老指出,凡脾胃虚实夹杂之病证,均宜脾胃兼顾,临证消补适当,随证化裁,可得桴鼓之效。由于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故李老调治脾胃及治疗用药常顺其升降。若脾虚气陷致久泻、脱肛、便血、崩漏等,当以升阳举陷为主,但必须在益气健脾的基础上,否则为无源之水,故用药如黄芪、党参、白术、升麻、柴胡等;脾胃内伤,升降失司,清浊相干,浊阴不降而致呕吐、嗳气、呃逆、肠燥便秘、脘腹胀满等,当随证选和胃之品以降浊,如陈皮、半夏、藿杳、砂仁、焦三仙、厚朴、旋复花、代赭石、柿蒂、丁香、刀豆子等。对于顽固的嗳气,还常用大黄炭,以降血中之气。治脾以升为主,调胃以降为要。由于脾升胃降是相对协调为用的,故脾气的升发,有助于胃气的下降;胃气的下降,宜有利于脾气的升发。李老临证治疗脾胃病,调理脾胃,常升降结合,分清病机,根据主次,随证施用。6不同—重视湿热互结湿热缠绵病理是阴阳寒热矛盾交错湿热蕴结,有似脾之实证,但亦为本虚标实,虚以致实。脾虚生湿,湿郁化热。湿热互结,缠绵难愈。治湿当以温药和之,助脾运以化湿。清热宜苦寒燥湿清热。因脾气虚则生湿,湿为阴邪,但阻滞气机又可化热。湿热蕴结,湿为阴邪,热为阳邪,病理阴、阳、寒、热矛盾交错,病难速已。治疗上祛湿当以温药,清热宜用苦寒,但用清热药宜中病即止,过则苦寒损伤脾气脾阳,热减宜及时加入健脾利湿之品,以治其本。同时佐以疏肝理气,气行则湿行,湿去则热无所存。运用这一观点治疗湿热黄疸等多种湿热病证,疗效卓著。案3黄某,48岁,司机。2005年3月29日初诊。患黄疸三月余,因过于劳累,饥饱失调,冲风冒雨而发病。初诊:去年12月初开始出现腹胀、纳差、厌食油腻,周身困乏,至中旬全身出现黄疸,查总胆红素50μmol/L,谷丙转氨酶440U/L,谷草转氨酶:350U/L,乙肝五项示:HbsAg、HbeAb、HbcAb均阳性。入住某市医院治疗50天,服用丹茵合剂(茵陈、大黄、丹参等)、肝泰乐等西药效果不佳而出院。现总胆红素57μmol/L,直接胆红素31.3μmol/L间接胆红素25.7μmol/L,谷丙转氨酶480U/L,谷草转氨酶:400U/L。察其:白睛、面色及肌肤黄染,腹部隆起。舌体稍胖大,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稍黄腻。诊脉濡缓,诊断为黄疸湿重于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机为湿热中阻,肝失疏泄,脾虚湿盛。治法:健脾和胃,化湿清热,理气退黄。方拟茵陈五苓散加减。处方:茵陈蒿12g,白术10g,茯苓15g,泽泻12g,桂枝6g,香附10g,郁金10g,川朴10g,砂仁6g,广木香6g,焦三仙各15g,青皮10g,甘草3g。服32剂,腹胀基本消失,饮食增加,周身较前有力,面黄、小便黄减轻,肝功检查明显好转。说明患者脾气渐旺,胃气渐和,湿热渐化,加气阴双补之太子参,藿香芳香以化中焦之湿。继服21剂,患者身黄、小便黄已退,但食多仍腹胀,下午身感困乏,脾虚仍未恢复。稍事增减,又服30剂,诸症消失,饮食恢复,四肢有力,肝功检查各项正常。已恢复工作。为防复发,嘱继服10剂,每日半剂,以资巩固。本案黄疸治疗遵从“祛湿当以温药和之”及李老提出的“治湿当重健脾”的原则,方以茵陈五苓散加味治之。药用茵陈、郁金疏肝利胆退黄;白术健脾益气祛湿;桂枝辛温助阳,助膀胱气化,化气行水;又因黄疸的消失与小便的通利与否密切相关,小便利则湿邪得以下泄而黄自退,有如《金匮要略》所言:“诸病黄家,但当利其小便”,故以茯苓、泽泻淡渗利湿,通利小便,以助黄疸消退;香附、青皮、川朴、广木香疏肝理气;砂仁、焦三仙理气化湿和胃;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而为健脾温中、祛湿清热、利胆退黄之剂。因湿性重着黏腻,病每多缠绵难愈,不易速去,故见效后当守方治疗,使脾土健旺,湿邪尽祛,则病达痊愈,体现了李老治疗黄疸湿热蕴结证学术思想及治疗用药之特点。7胃痛案胃痛案脾胃疾病见于胃阴虚者,多因热性病包括热性传染病后期,高热伤阴,或胃病过用温燥之品而伤阴,或素体阴虚内热以及其他疾病伤及胃阴。临床常表现为:饥不欲食,少食则饱,胃脘隐痛胀满,有灼热感,口干口苦,消瘦乏力,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舌体瘦小,脉沉细较数。李老指出脾胃病长期出现胃阴虚证属较难治疗,除饮食调养外,在用药上以甘凉轻灵为要。忌用苦寒清热、理气香燥和滋腻之品,以免苦燥伤阴、辛香温燥伤阴和滋腻伤胃。李老认为,理气过于温燥则伤阴,养阴过于滋腻则助湿。故对脾胃阴虚的遣方用药,当药味宜轻,用量宜小,轻灵不蛮补,并据脾胃气阴关系,在养胃阴的基础上酌加理气而不温燥的药物,对于脾胃阴虚症的治疗,收效显著。对胃阴虚的各种胃病,李老常用甘凉柔润之品以滋养胃阴,如北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等,临证多以叶天士的养胃汤为基础,加白芍、知母、花粉、陈皮、鸡内金、焦三仙;气郁胀满者加郁金、乌药,慎用芳香理气过燥之品,以免损伤胃阴;萝卜种亦为李老所常用理气消胀之品,且不伤阴,组成李氏沙参养胃汤。本证如出现舌光无苔,舌质绛红,齿干如枯骨,肌肉消瘦甚至肉脱者,预后多不良。本病治法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云:“胃喜柔润”、“阳明燥土得阴自安”。案4齐某,女46岁,1991年5月9日初诊。间断性胃中灼热疼痛12年。患者于1979年因饮食不当致胃中灼热、疼痛,每遇饮食不调、情志不遂等因素,病情加重。1987年、1990年两次胃镜及病理检查均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现胃中灼热疼痛,吞酸,嗳气,纳呆,食后腹胀,口干乏津,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质暗红,边有瘀斑,苔花剥,脉弦细。中医诊断:胃痛(胃阴亏虚,郁而化火,胃络瘀阻)。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治法:益胃生津,清降胃火佐以活血通络。用李氏沙参养胃汤加减。处方:辽沙参15g,麦冬12g,石斛10g,白芍15g,山楂12g,知母12g,鸡内金10g,花粉12g,丹皮10g,乌梅肉10g,陈皮10g,丹参15g,桃仁10g,甘草3g。上方略事加减,先后四诊服药48剂。至1991年6月30日五诊,精神、饮食均好,二便正常,无特殊不适,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守方继服,以免复发。又经3个月治疗,上方随症略有加减,终使诸症消失。1991年经胃镜复查提示,胃黏膜萎缩消失,病获痊愈。1年后随访,胃痛未复发。患者因饮食不当,热积于胃,耗伤阴液,胃失濡养,失于和降,而致胃脘灼热、疼痛等症。治疗药用辽沙参、麦冬、石斛、白芍、知母、花粉、乌梅养阴清热生津;鸡内金、山楂、陈皮和胃理气;丹皮、丹参、桃仁凉血活血,通络止痛;而且乌梅肉、山楂、白芍,甘草又能酸甘化阴,缓急止痛。沙参养胃汤是李老用于胃阴亏虚症的自拟经验方,若兼肝郁气滞者加郁金、乌药。体现了李老治疗脾胃病胃阴损伤的用药特点。此外,对肝肾阴虚并有脾胃气虚的证治:因脾喜燥恶湿,补肾养阴、滋阴则助湿,易伤脾胃,健脾祛湿用温燥之品,宜加重肝肾阴虚,同时治之,则疗效不显。对此李老主张宜先调理脾胃,则津液生化有源,促使肝肾之阴复。但应用健脾胃之药,宜淡渗轻灵平和,不宜过用芳香温燥之品,以免燥湿伤阴,饮食好转,宜酌加养阴,但不宜过用滋腻,以免腻胃助湿伤脾。运用这一观点,治疗鼓胀肝肾阴虚等病证,常取得疗效。脾统四脏:脾胃病日久,必波及四脏。脾胃位于中州,灌溉四旁。脾胃乃水谷之海,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组织皆依赖脾胃以营养。脾胃健运则四脏皆强健,脾胃虚弱则四脏皆衰弱。脾病影响四脏,可分别出现肝脾、心脾、肺脾、脾肾同病。治疗时除注意健脾和胃、培补中土外,在此基础上,据证以他方治之。临床若见心脾亏虚者,健脾养心,以归脾汤加减:肝脾失调者,疏肝健脾,以逍遥散加减,肝郁化热者用丹栀逍遥散,郁热伤阴者以滋水清肝饮:脾肺气虚者,健脾补肺,培土生金,以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或十全大补汤加减:脾肾阳虚者,健脾温肾,健脾温中合四神丸、真武汤或右归丸加减。随症施治,灵活化裁。脾统四脏,强调了调理脾胃在五脏相关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意义。痰饮水湿的产生关系于脾,即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痰饮水湿可产生诸多病症,如水肿、胀满、咳嗽、痰喘、胸痹、心悸、眩晕、偏瘫以致脏躁、梅核气、肥胖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皆与脾相关。故调理脾胃、健脾祛湿化痰是治疗上述病症的有效方法,为李老临床所常用。8泻热除满,消滞泻补各种慢性脾胃病脾胃气(阳)虚者占90%以上,胃阴不足者不到10%:李老承担了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通过五年300例患者住院治疗总结,1991年经国家卫生部验收,并组织国家级鉴定,其有效率为98.7%,治愈率为32%,属国内外先进水平。又经过十余年的进一步治疗观察,经药物进一步调整,治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经多年临床观察患者,凡服以上中药治疗半年左右者,未发现一例转为胃癌,突破了国外医学者所谓该病胃黏膜不可能逆转修复的论点。又经过国家“十一五”科研项目,进一步治疗观察150例,治愈率显著的提高为74%,有效率为98.3%。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总之,对脾胃病特别是慢性脾胃病的治疗,在用药上,李老总以甘、平、温、轻灵之药性为主,常以甘温淡渗之方药作基础,随证加减。除脾胃虚寒或湿热过盛,对大辛、大热之姜、附,苦寒泻下之硝、黄以及滋阴腻补之品宜慎用和勿过用,以免损伤气阴。对脾胃虚证,亦当注意运用行补、通补的原则,不可大剂峻补、壅补。在补药之中,酌加理气醒脾和胃之品,以调畅气机,使补而不壅,补不滞邪,通不伤正。在用药的剂量上,亦当轻灵为宜,治中宁可再剂,不可重剂。正如名医蒲辅周所言:“中气虚馁,纯进甘温峻补,则壅滞气机,反而增加脾胃负担,甚则壅塞脾之运化,使胃腑更难通降。”亦说明了这一脾虚病理和用药特点。况且,脾胃虚弱,每致气滞、食积、瘀血停留,若大剂壅补,则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