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辨治激素依赖性皮炎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指面部皮肤上的类固醇性皮炎。它是由于长期不适当的外部激素引起的皮炎,属于中医的“阳毒伤口”范畴。病因多为不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或长期应用含有糖皮质激素成分的化妆品,其次受风、湿、热之邪的侵袭,或饮食辛辣刺激之物等诱发或加重。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期,自觉面部皮肤瘙痒、灼热、疼痛、紧绷感,面部皮肤潮红、肿胀,或上覆粟粒样红色丘疹;缓解期,面部轻度瘙痒、紧绷感,皮肤暗红或淡红,脱屑;病久则自觉皮肤干燥、紧绷感,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1内部治理1.1睡眠痛苦,有为反应面部皮肤自觉瘙痒、灼热、疼痛,面部皮肤潮红,肿胀,或上覆粟粒样红色丘疹;常伴有心烦易怒,睡眠不安,小变短赤,大便秘结等症状。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象弦滑或数。辨证:风热蕴结郁于血分治则:祛风止痒,凉血消肿方药:防风9g,蝉蜕6g,生地黄20g,黄芩10g,白茅根30g,赤芍10g,茯苓10g,泽泻15g,白蒺藜10g,薏苡仁30g,淡竹叶6g,甘草6g。1.2少胶凝剂沉细面部轻度瘙痒、紧绷感,皮肤暗红或淡红,脱屑;常伴有眼睛干涩、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缓或沉细。辨证:血热伤津肌肤失养治法:凉血滋阴润燥方药:防风9g,玉竹9g,生地黄15g,黄芩10g,白茅根30g,赤芍10g,知母10g,地骨皮15g,牡丹皮10g,薏苡仁30g,淡竹叶6g,甘草6g。1.3瘀点、瘀斑、细缓自觉皮肤干燥、紧绷感,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暗红经久不退,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细缓。辨证:热毒内蕴气血淤滞治法: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方药:当归10g,赤芍15g,生地黄20g,黄芩10g,白茅根30g,水蛭3g,鸡血藤30g,甘草6g,桑白皮15g,桑叶10g,薏苡仁30g,连翘9g。2外国治理法2.1湿贴土面湿敷法,用单味牡丹皮30g或黄芩30g,水煎取汁200ml,待温度降至35℃左右,湿敷面部30分钟,每日1~2次。涂擦法:取香油或橄榄油100ml,甘草20g或牡丹皮20g浸入油内,浸泡1小时后,文火煎炸至中药变成焦黄色,将药渣取出凉后可涂于面部。2.2面色、面团湿贴湿敷法,用当归30g,牡丹皮30g,黄芩30g,水煎取汁200ml,待温度降至35℃左右,湿敷面部30分钟,每日1~2次。涂擦法:取香油或橄榄油100ml,甘草20g或紫草20g浸入油内,浸泡1小时后,文火煎炸至中药变成焦黄色,将药渣取出凉后可涂于面部;或维生素E乳液外擦。2.3醋香汁的制备湿敷法,用当归30g,牡丹皮30g,黄芩30g,醋香附20g,水煎取汁200ml,待温度降至35℃左右,湿敷面部30分钟,每日1~2次。涂擦法:维生素E乳液外擦或橄榄油外擦。3激素依赖过度皮刘某,女,26岁,2012年10月8日初诊。主诉:面部反复起红斑、丘疹伴瘙痒1年余,潮红、脱屑近3周。1年余前,患者面部起红斑、丘疹,自行购买氟轻松软膏外用,搽后症状好转,此后面部出现皮疹即使用氟轻松,之后又自购皮炎平、艾洛松等使用,用药后症状缓解,停药数天后皮疹复发,且渐加重。近3周来,患者面部皮疹再次增多,出现潮红、上覆散在的粟粒样红色丘疹,外用上述药膏后症状无明显缓解,为求进一步治疗,前来就诊。诊见:颜面部弥漫性潮红伴细碎鳞屑,轻度肿胀,散在粟粒大小红色丘疹,毛细血管扩张明显。患者自觉颜面部皮肤瘙痒、灼热、紧绷感,遇热、风冷加重,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西医诊断:激素依赖性皮炎。中医辨证属毒热之邪外侵皮毛,阻于肌腠,内入营血,热伤血络。治以祛风清热、凉血解毒为主。处方如下:防风10g,浮萍10g,蝉蜕10g,黄芩10g,白茅根30g,赤芍15g,生地黄15g,连翘10g,蒲公英15g,薏苡仁30g,甘草10g。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同时配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3粒,口服,3/日。半月后复诊,患者面部肿胀消退,灼热、紧绷感消失,瘙痒减轻,面部潮红、干燥、脱屑,将上方去除蝉蜕、蒲公英酌加知母10g,地骨皮10g,玉竹10g,继续服上方3后,上述不适基本消失,面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方中防风为风中之润药,防风、浮萍、蝉蜕疏风解表、祛风止痒;黄芩、蒲公英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泻火解毒之功,入肺经而有清肺泻火之效;生地、白茅根、赤芍为清热凉血之品,凉血而不留瘀,清血中伏热而起到凉血消斑的作用;薏苡仁健脾和胃,防止长期服用寒凉药物伤胃;甘草清热解毒,调和猪药。热毒郁久,耗伤阴血,阴伤血燥,肌肤失养而见皮肤干燥、脱屑,故后期给予玉竹、知母、地骨皮滋阴清热而润燥之药物以固之。4中医分级立足于“阳毒算”本病在传统中医医籍中并无记载和阐述,中医学认为,激素乃助阳生热之品,长期外用激素,皮肤屏障功能被破坏,导致卫气不足,卫外失固,腠理不密,则外风易袭,挟其药毒而入营血,药毒之邪日久滞留皮肤,风邪、毒邪郁而化热,浸淫血脉,因此中医属于“阳毒疮”范围。同时,患者因病而情志抑郁,产生心火,心火亢盛则致血热,内外合邪而病情逐渐加重,出现风热或热毒之证。风为阳邪,其性轻扬,火(热)亦为阳邪,其性炎上,故风热之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