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364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4871e8128bfcb299a30ddaa9a18fb93/b4871e8128bfcb299a30ddaa9a18fb931.gif)
![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364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4871e8128bfcb299a30ddaa9a18fb93/b4871e8128bfcb299a30ddaa9a18fb932.gif)
![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364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4871e8128bfcb299a30ddaa9a18fb93/b4871e8128bfcb299a30ddaa9a18fb933.gif)
![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364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4871e8128bfcb299a30ddaa9a18fb93/b4871e8128bfcb299a30ddaa9a18fb934.gif)
![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364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4871e8128bfcb299a30ddaa9a18fb93/b4871e8128bfcb299a30ddaa9a18fb9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第364练)【基础训练】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杨绛先生曾经在《我是怎样读〈论语〉的?》一文中说——“四书”中我最喜欢《论语》,因为最有趣。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儒家以人伦教化为己任,圣贤是全民之师,绝不把自己与众生隔绝。但从文辞的表达特征来讲,同为儒家经典,《论语》与《孟子》、①相比,传递出的是更加平实温暖的②。如开篇《学而》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日常交往、交友,讲的都是来自百姓日用的生活场景和生活体验,是安身立命、政通人和,同时又是起居行事、待人接物,读来亲和惬意,令人顿生如沐春风之感。正所谓“圣人语人不语神,语常不语怪。”《论语》的文学性特征,是儒家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对两千年来中国人的国民性格具有塑造之功,也对后世文人墨客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影响。每一位认真阅读《论语》的读者,在掩卷之时,脑海中总会呈现出一个个具体的人物形象,也常能体会到一种难以言传的氛围感。这些情形,恰恰是因为《论语》真正体现了③。1.下列句子的引号使用,和材料中画横线句子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A.古代早就流传“嫦娥奔月”的神话,以及“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B.“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C.聂将军收到了来自日本的书信,日本人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D.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现在却静静地坐着。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或许每个文人都有一件自己喜爱的宝贝,虽体小形微,却有着大趣味。此物有一雅名:清玩。明人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记载清玩之物“于世为闲事,于身为长物”。陆游是“蒲痴”,常常到山间捡白石头、接泉水回来养菖蒲。即使在外面喝醉了,很晚才回家,也不忘把菖蒲拿到室外通风,所以他的菖蒲长得节叶坚瘦。他甚至用菖蒲上的露珠来洗眼睛,以明目静心。不仅如此,他更是作诗表达对菖蒲的喜爱:“()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橄榄茶。自是闲人()闲趣,()无心学野僧家。”以物养性,不为物役,是清玩之性,。陶渊明爱菊,在自己的田舍四周种满了山菊,每至重阳,便坐在菊丛中,静静欣赏寒霜中傲然挺立的秋菊。他认为不是他看菊赏菊,。理想幻灭,满怀遗憾和无奈,在他独自叹息时,有爱菊一直陪伴左右。菊虽不能言语,但那份静静的陪伴足以抚慰内心的苦闷。文人清玩,始于遇见,长于陪伴。陪伴是最舒心的安慰,,也让人有底气、有勇气面对失意的人生。4.请选出文中括号里用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寒;煎;逐;原。B.山;煮;足;本。C.寒;煎;足;本。D.山:煮;逐;原。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对雪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注】①本诗作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押送回长安。②书空: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画着字。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和自己沉重的心情;用“独”写出环境的险恶,抒发了诗人的愁苦心情。B.“瓢弃樽无绿”一句,“绿”代指酒,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火光照亮室内的情景,诗人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道出了对温暖的渴求。D.尾联中,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画着字,以此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亲人的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7.诗歌的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三、名篇名句默写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认为,有好的开端的君主诚然多,然而“”之所以会这样,并不在于“难易”发生了变化,而是因为很多君主处于忧虑之中,便竭尽诚意来对人,得志之后,便“”。(2)陆游在《书愤》中,用“,”两句,感叹自己早年立志宏大,气壮如山。(3)“鬓”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人借此表现自己的某种哀怨、愁思、欣喜、期待或抱负,如“,”。【综合训练】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蹲野猪七里老塞他有个习惯,每天傍晚要去村口蹲上一个钟头。什么也不干,只是蹲着,死死地盯着路口。书记经过路口,抱起双手问,钉锤,又来蹲野猪啊?①钉锤面无表情,不看书记也不回话,只瞟一眼那棵老椿树苑。某日,钉锤又蹲在这里。突然,从山里窜出一头野猪,嘭的一声,野猪撞椿树苑上,死了。钉锤捡了野猪回去。女人问,哪来的野猪?捡的。他干巴巴地回道。烧水,烫猪,刮毛,剖肚,清肠,开骨,砍腿,剁头,分肉。一头七八十斤的野猪,他只留了半边猪头、五斤肉,其他的挑镇上卖了。回来时,他给女人买了一身新衣服和一部收音机。他说,给你听听外面的世界。女人说,崽啊,你不去外头打工,天天帮我种田,何苦呢?我又没得工钱给你!每当这时,②钉锤就盯着女人看半天,不说话。有时说,种田,有饭呷,知足哩。书记听了就会接话,婶娘,你有福啊,丢了个亲崽,捡个不要钱的崽,前世肯定是个好人。女人瞪眼回一句,嗯,我这世是坏人!说钉锤是捡来的崽,也不准确。其实是他自己寻来的。那是1995年冬的一个傍晚,当时,钉锤手里拄一根棒棒,打狗用的,背着一个布包,里面包着一把杀猪刀和一条长长的白布。他穿着单薄,冻得浑身打哆嗦,嘴唇都乌青了。他立在门口,一边朝屋里张望一边问,是万刚家吗?女人听见声响就摸出来,是是,你是哪个?我找万刚,他在屋里吗?钉锤哆嗦着问。找刚子啊,这个天杀的一年到头四处游荡,一回来还要打劫我这个半瞎子娘。我卖辣子卖花生的钱都被他摸走了。钉锤没接话,继续张望,浑身颤得更厉害了。小刚娘又问,你是他同事吧,快进屋,外头冻死人哩。钉锤打量着半瞎子,缓缓地把包拉进怀里抱紧,拳头也不自觉地攥紧又松开。他面无表情地咬紧下嘴唇,似乎怕嘴里的话杀出来。他的心跳跟寒风中的枯草一样。良久,他才说,嗯,他讲他过一阵子就回来过年,叫我过来看看你。这一看就是三年。这三年来,小刚从没回过家。有人就讲,肯定是被人贩子骗走了。也有人讲,讲不好是去做传销了。还有人讲,手脚不干净的烂人,被人打死了也难讲。女人也不生气,有时她还跟着骂,天杀的,死在外头更好!当时钉锤只想着住一晚,过阵子再来会小刚。但没想到那晚小刚家失火了,小刚娘和他都差点儿葬身火海。他觉得这场火灾是他带来的,他必须负责。他就留了下来。耕田种地是日常事务。得闲了,他就踩土砖,挖地基,打石头,给小刚娘重新修了两间屋。上梁那天,又出了事,小刚娘被一根椽砸中了腰。他原想等修好屋就回去,毕竟家里还有两位老人。再恨,也要回去。但这事一出,他又走不脱了。他得负责到底。耕田种地,搞建筑,蹲村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人晓得他为什么去村口蹲着。书记的玩笑开了之后,就有了理由:蹲野猪。女人时不时地说,崽,你回去吧。钉锤就说,等小刚回来,我就回去。女人就摇头,似乎知道小刚再也回不来了。女人心想,公安都找不到,你能等到?钉锤还有一个祖传的手艺:杀猪。这个手艺不挣钱,只挣肉。杀一头猪,二斤肉。当天还有好酒好菜招待。他把肉都交给半瞎子,偶尔回家也带一点儿给娘。但,事情就出在这门手艺上。说起这事,钉锤就恨他爹。事并不大。那人就偷了一个西瓜,被他爹抓了个现行,骂了几句。偷瓜贼上来就拳打脚踢。老头儿咽不下这口气,就回屋里摸出杀猪刀。偷瓜贼也不跑,他想狠出名,打算让对方见点儿血,这样以后在十里八乡混就没哪个敢惹了。当时偷瓜贼就夺下刀,一顿乱舞,结果误杀了老头儿的孙女,也就是钉锤唯一的女儿。女人跟钉锤讲,崽啊,你还是回去吧,再讨个婆娘。钉锤不吭声。他不是不想讨,是讨不到。当年,要不是有门手艺在身,他根本讨不到婆娘。但到最后,婆娘还是跑了。如今在外打工的女人都见过世面,个个眼光都高得很,他一个钉锤高,生得又像个田螺样儿,哪个能看上他?女人给钉锤做媒。来一个黄一个。钉锤就讲,你就莫操心哩,我不想害人。第六年,钉锤攒了些钱,就带半瞎子去城里治眼睛。钱花得不少,女人的眼睛还是没治好。女人就讲,崽啊,算哩,瞎了更好,天杀的要是回来,我不想看到他。周围的人看钉锤对半瞎子这么好,就开始猜测,钉锤肯定是半瞎子的私生子。书记动员村里人把荒田荒地重新翻开,种什么都可以,只要不荒,政府有补助。钉锤把荒地包下来种猪血李,荒田种水稻。他说,打工打不得一世,还是要耕田种地,这是祖祖辈辈的事业。书记佩服钉锤能干,帮他挂了一个猪血李生产基地的牌子。有了这个牌子,申请专项款就更容易了。挂牌那天,书记偷偷问他,半瞎子真是你娘吗?③钉锤面如死灰,也不看书记也不答话。书记又问,你到底跟刚子是什么关系?钉锤咬咬牙说,要命的关系。书记并不晓得,钉锤是去找万刚报仇的。他要万刚偿他女儿的命。但他一直在问自己,杀猪你敢,杀人你敢吗?第十一年,半瞎子病逝。闭眼前,她拉着钉锤说,崽啊,刚子有天收他,你千万莫犯错啊。出山那天,万刚仍未现身。钉锤回到自己家,他爹鼻子哼哼:仇没报成,替别人当孝子,真能干啊!④钉锤面无表情,也不回话,拿了户口本就回他的基地去了。(选自《2022年中国小小说精选》)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钉锤初到万刚家时几次哆嗦颤抖,既是因为天气寒冷,也是因为他准备报仇,内心感到快意与激动。B.钉锤对刚子的称呼由一开始的“万刚”变成了后来的“小刚”,这暗示着钉锤复仇心理已悄然发生了变化。C.钉锤最初执意报仇,最后却替仇人当了孝子,这种极致的反差源于钉锤内心的善良不忍,彰显了人性的光辉。D.文章大量运用“崽”“有饭呷”“生得又像个田螺样儿”等方言口语,真实地再现了农村的生活风貌。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①中钉锤面无表情也不说话,原因在于村长的猜测不正确,但他又不愿意也不能告诉村长他蹲守的真实目的。B.句子②中对钉锤的描写体现了他复杂的内心:既想向刚子娘将实情和盘托出,又害怕刚子娘知晓了真相。C.句子③运用比喻的手法写钉锤的表情,说明他怀疑村里人已经得知他来村里的真实目的,内心十分害怕。D.句子④钉锤对爹的责备面无表情也不回话,说明他不认同爹的说法,也说明他此时已做了扎根刚子村庄的决定。3.一个复杂的小说人物总是要面临和处理一些矛盾,请分析钉锤所面临的矛盾。(4分)4.本文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是作者善于讲述故事,试结合文本分析作者是如何讲好故事的。(6分)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郭闾字开先,番禺人。治《书》,三预计偕①,褒然为举首。柳南卢方春柄文衡,得其文,惊异以为乾淳②而后复见此作。登淳祐甲辰进士第,调真阳尉,再调郁林学官,擢知高要县,有政声。秩满,授梅州佥判,改秩宰平江。寻擢监察御史,知无不言,纠正奸邪,不避权要。其所弹击,公论莫不快焉。初,广州置买银场,本与商舟为市,后从而征之。岁久弊滋吏缘为奸征及民户租米民甚苦之。又提举盐司以盐科配民户,价多而盐少,深山穷谷罹其害者不少。二事皆害民之尤者。闾条奏上闻,得旨俱罢,民以为快,作“感恩斋”以报之。汀、赣壮丁往来潮、惠、循、梅境,以贩鬻为事。绍定间,因征榷③激哄,合江闽兵乃克靖乱。朝旨免榷四州盐,职此之由。继又榷之,悍民遂相为盗,闾又奏罢之。又奏选廉恕以宣德意,斥贪缪以幸天下。凡所奏请,无非为国根本虑。迁右正言,首陈听言、容言之道以广上心。又言:“大夫奔竞成习,狂躁成性,营求荐引,直欲一蹴而就班行。至于宽纵盗贼,残暴善良,忍使盗贼感恩,而民负怨!是忍于负国负民,而不忍负盗贼。”时禁廷臣莫得预知边事。乃言:“臣居言责,天下事皆当预闻,况边廷之大者哉!”于是兵粮实数,皆关白谏院。闾自官台谏悉心忧国,形神日耗,循至病革。所言皆军国大事,不及其私。卒年六十六。闾素清洁,家无余财,属纩④之日,几无以敛。上嗟悼之,赠恤特厚。广州人德之,以闾与菊坡、文溪合祠。久废,今列于“仰高祠”。【注】①计偕:举人赴京会试。②乾、淳:宋孝宗乾道、淳熙年间。③榷:税,征税。④属纩:古代的一种丧仪,文中指临终。(选自《郭阊传》,有删改)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岁久A弊滋B吏C缘为奸D征E及民户F租米G民H甚苦之。6.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治,研究,与《大学》“先治其国”中“治”词义不同。B.罹,遭受,与《屈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中“离”词义相同。C.闻,指上报,与蒲松龄《促织》“宰以卓异闻”中“闻”词义不同。D.德,感激,与《季氏将伐颛臾》“则修文德以来之”中“德”词义不同。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郭闾担任监察御史,大胆检举纠正奸诈邪恶的人。他的弹劾抨击让公众一致称快。B.郭阊逐条上奏广州为置买银场征税而让百姓痛苦不堪的事,朝廷为此降旨废除赋税。C.郭阊指责大夫为名利奔走,做忍心对不起国家、百姓,而不忍心对不起盗贼的事。D.郭闾家里非常贫穷,他去世后,几乎无法入殓,只好将他和菊坡、文溪合祠祭祀。8.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绍定间,因征榷激哄,合江闽兵乃克靖乱。(4分)(2)闾自官台谏悉心忧国,形神日耗,循至病革。(4分)9.郭阊作为官员,有哪些优良品质?请根据原文简要概括。(3分)2024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答案与解析(第364练)【基础训练】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分析引号用法的能力。材料中画横线句子引号表直接引用。A.表特定称谓。B.表直接引用。C.表特定称谓。D.表特殊含义。故选B。2.①《大学》《中庸》②生活气息③以“文”化人的力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处,依据前文“同为儒家经典”且同《论语》《孟子》并列的儒家经典著作可知,此处说的应是“四书”,故此处应填“《大学》《中庸》”。第②处,依据后文“讲的都是来自百姓日用的生活场景和生活体验”可知,《论语》传递出的是更接近于生活气息,故此处应填“生活气息”。第③处,依据前文《论语》“对两千年来中国人的国民性格具有塑造之功”可知,此处应填“以‘文’化人的力量”。3.学习、交友、日常交往,讲的都是来自百姓日用的生活场景和生活体验,是起居行事、待人接物,同时又是安身立命、政通人和,读来亲和惬意,令人顿生如沐春风之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依次对应说的是学习、交友和日常交往,故应将“学习、日常交往、交友”改为“学习、交友、日常交往”;二是不合逻辑,应将“起居行事、待人接物”与“安身立命、政通人和”调换位置。故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应改为:学习、交友、日常交往,讲的都是来自百姓日用的生活场景和生活体验,是起居行事、待人接物,同时又是安身立命、政通人和,读来亲和惬意,令人顿生如沐春风之感。4.C(寒,对应“露珠”;“煮”不能反映闲情逸致;足,与后文“野”词性对应;本,和“自”对应。)5.①也是为人之本②而是菊在陪伴他③它不仅让人感到温暖6.C【解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C项,“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错误,“炉存火似红”好像炉中还有火,只是幻觉,写出诗人在战乱下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凄苦。故选C。7.颔联描写了黄昏云乱、风急雪紧的景象;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飞雪的状态,表现自己在战乱中内心的悲凉;呼应诗歌标题对雪,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象和抒发诗人愁苦的感情做铺垫。【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景物特点以及分析其作用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将所给的诗句进行具体描绘,然后具体分析其作用。“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层次分明,第一层通过“乱云低薄暮”一句写出黄昏时分乱云变化;第二层通过“急雪舞回风”写出大风凛冽的现象。这些具体的描绘,属于借景抒情的手法,借助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凄清压抑的氛围,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突出诗人的悲愁与寂寥的情愫,正面扣题目“对雪”,呼应诗歌的标题内容,使得诗歌结构更为完整,为下面抒发具体的情怀做铺垫。8.(1)能克终者盖寡则纵情以傲物(重点字:寡)(2)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重点字:那)(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重点字:鬓)【综合训练】1.A【解析】A.“内心感到快意与激动”错误。由后文“但他一直在问自己,杀猪你敢,杀人你敢吗”可知,他哆嗦颤抖主要是因为紧张害怕。故选:A。2.C【解析】C.“说明他怀疑村里人已经得知他来村里的真实目的,内心十分害怕”分析有误。“面如死灰”体现此刻钉锤内心的痛苦:自己照顾刚子的娘这么多年,已然把刚子的娘当作自己的娘,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是她毕竟又是杀子仇人的娘,书记的疑问刺痛了他原本矛盾复杂的内心。故选:C。3.①复仇与放弃复仇的矛盾。钉锤带着复仇的想法来到刚子的家中,之后发生了一系列变故,使钉锤一直处在复仇还是放弃的矛盾之中,直到最后放下。②从刚子家走还是留的矛盾。当时钉锤只想着住一晚,过阵子再来会小刚。但没想到那晚小刚家失火,他觉得这场火灾是他带来的,他必须负责,他就留下来帮刚子娘种田盖屋。原本准备房子重建好了就离开,但刚子娘被一根椽砸中了腰,他觉得自己要负责到底,于是又留了下来。③在刚子的村庄扎根还是回自己家的矛盾。响应村书记的号召开垦荒田荒地,但世俗的不理解和爹的责骂以及刚子娘的逝去,使他原本可以离开刚子的村庄,但他最终还是选择拿上户口本回到了他的基地。【解析】首先,复仇与放弃复仇的矛盾。钉锤带着复仇的想法来到刚子的家中,之后发生了一系列变故,如文中写道“他面无表情地咬紧下嘴唇,似乎怕嘴里的话杀出来。他的心跳跟寒风中的枯草一样。良久,他才说,嗯,他讲他过一阵子就回来过年,叫我过来看看你”“书记并不晓得,钉锤是去找万刚报仇的。他要万刚偿他女儿的命。但他一直在问自己,杀猪你敢,杀人你敢吗”,这些思想斗争使钉锤一直处在复仇还是放弃的矛盾之中,直到最后放下,“拿了户口本就回他的基地去了”。其次,从刚子家走还是留的矛盾。当时钉锤只想着住一晚,过阵子再来会小刚。但没想到那晚小刚家失火,他觉得这场火灾是他带来的,他必须负责,他就留下来帮刚子娘种田盖屋,如“当时钉锤只想着住一晚,过阵子再来会小刚。但没想到那晚小刚家失火了,小刚娘和他都差点儿葬身火海……”,原本准备房子重建好了就离开,但刚子娘被一根椽砸中了腰,他觉得自己要负责到底,于是又留了下来,如文中写道“但这事一出,他又走不脱了。他得负责到底……”。最后,在刚子的村庄扎根还是回自己家的矛盾。响应村书记的号召开垦荒田荒地,如“钉锤把荒地包下来种猪血李,荒田种水稻。他说,打工打不得一世,还是要耕田种地,这是祖祖辈辈的事业”,但世俗有很多的不理解,比如大家的猜测“钉锤肯定是半瞎子的私生子”。后文中爹的责骂“仇没报成,替别人当孝子,真能干啊”以及刚子娘的逝去,使他原本可以离开刚子的村庄,但他最终还是选择拿上户口本回到了他的基地。4.①采用了全知视角,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使叙事较为自由灵活。②叙述方式上,倒叙、顺叙、补叙多种交替使用,既让故事情节有悬念,引人入胜,又让故事讲述不失条理。③在情节设计上善于运用伏笔、照应,使情节紧凑而严密。【解析】首先,采用了全知视角,如“他有个习惯,每天傍晚要去村口蹲上一个钟头”“这一看就是三年。这三年来,小刚从没回过家”等,这样的叙述方式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叙事较为自由灵活。其次,叙述方式上,从文章开头“他有个习惯,每天傍晚要去村口蹲上一个钟头。什么也不干,只是蹲着,死死地盯着路口”以及后文中“说钉锤是捡来的崽,也不准确。其实是他自己寻来的。那是1995年冬的一个傍晚……”可见。此文为倒叙,而介绍钉锤是如何在此处扎根的情节为顺叙,中间又有补叙,多种书序方式交替使用,既让故事情节有悬念,引人入胜,又让故事讲述不失条理,易于读者理解文章内容。最后,在情节设计上善于运用伏笔,如开头的“只是蹲着,死死地盯着路口”,文章还有前后的照应,如前文中“烧水,烫猪,刮毛,剖肚,清肠,开骨,砍腿,剁头,分肉”和后文的“钉锤还有一个祖传的手艺:杀猪”,使情节紧凑而严密。5.(3分)BDG6.(3分)C(“宰以卓异闻”中的“闻”指闻名,与“阊条奏上闻”的“闻”词义不同。)7.(3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万能式断路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工笔棕榈题材绘画语言探析与实践
- 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对国际化承诺的影响研究
- 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健康管理产品设计研究
- 2025年大坝建设项目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综合报告
- 2025护理人员健康管理培训计划
- 2025年广东深圳事业单位行测讲座历年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能源行业投标策略
- 旅游业服务质量提升的整改措施
- 办公用品销售员培训大纲
- 2025年度服务外包合同:银行呼叫中心服务外包协议3篇
- 2025年安徽省安庆市公安警务辅助人员招聘19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7.1力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 化工行业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升级策略方案
- 【课件】跨学科实践制作微型密度计++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课时体积单位的换算课件
- 电解质溶液的图像分析(原卷版)-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清单:隋唐时期
- Module 2 Unit 2 I dont like ginger. (说课稿)-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二年级上册
- 2025年新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五) (含答案解析)
- 《井巷掘进作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