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2013版概论_第1页
第四章2013版概论_第2页
第四章2013版概论_第3页
第四章2013版概论_第4页
第四章2013版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背景1、建国初期照搬苏联模式为什么要照搬?(1)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长期敌视中国,而苏联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和支持。(2)中国缺少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需要学习,而苏联在工业化中的成就和二战中反法西斯的实力显示了苏联模式的优越性。“苏联共产党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要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苏联经济文化及其他各项重要的建设经验,将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榜样。”

——毛泽东

毛泽东出席斯大林七十寿辰庆祝大会视频:毛泽东斯大林早有隔阂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在莫斯科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视频:毛泽东商谈废除中苏不平等条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规定,苏联同意放弃在中国的特权、在1952年之前将中国长春铁路的一切权利和财产无偿移交中国政府。

苏联军队从旅顺口撤退,中国政府偿付苏联自1945年在此处的建设费用。

大连的行政归还中国管辖,苏联在大连临时代管和租用的财产于1950年内由中国政府接收。苏联政府贷款3亿美元给中国政府(年利1%)。

我国建国初期照抄苏联模式,在恢复国民经济、保证重点建设和保障人民生活等方面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五”期间,正是运用这种体制,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提供156个工业项目的援助;50年代苏联和东欧向中国派出12000多名专家;6000多名中国留学生赴苏联学习。赫鲁晓夫

1953年斯大林逝世。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作了秘密报告,揭露了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错误以及对他的个人崇拜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随即发生了动荡。如何对待斯大林、如何对待苏联经验的问题,尖锐地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对斯大林的批判:

斯大林破坏法制;斯大林搞个人崇拜;斯大林肃反扩大化,性格暴躁,杀人如麻;斯大林对战争毫无准备,靠地球仪指挥战争;斯大林对农民剥夺过多;斯大林在南斯拉夫问题上有错误。毛泽东对苏共20大的评价:“一是揭了盖子,二是捅了娄子”。2、苏联模式的弊端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暴露了苏联模式的缺点和存在的问题。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高度集权的行政体制社会领域内:政党高度控制国家,国家高度控制社会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经济上:各种比例关系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政治上:缺乏民主破坏法制党内:民主集中制原则被破坏,形成个人专断。3、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成果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

正式提出了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讲话指出,要正确处理十大关系,即: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目的是为了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1956年6月波兹南事件发生后复出的波兰党领袖哥穆尔卡(视频:苏共与波兰事件)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匈牙利十月事件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第十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提出了改造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及根本任务1、主要矛盾: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2、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①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②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③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根本不同的,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而不是对抗性矛盾。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1957年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取得了探索的新成果。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敌我矛盾——专政(剥夺政治权利、强迫从事劳动、并在劳动中尽量使他们改造成为新人)人民内部矛盾——民主(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政策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

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努力客服政府机关的官僚主义,也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自由讨论和科学实践、艺术实践去解决;

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下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总目的,或者说是其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为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巩固社会主义新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要造就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视频:苏联工业化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论十大关系》——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第一大关系)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以工业为主导,把重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逐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但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两条腿走路”—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四、初步探索其他理论成果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四、初步探索其他理论成果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两步走”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的前列。四、初步探索其他理论成果关于经济建设方针

党的八大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四、初步探索其他理论成果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