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音乐教案_第1页
六年级下音乐教案_第2页
六年级下音乐教案_第3页
六年级下音乐教案_第4页
六年级下音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9第一单元

鼓乐传情(5课时)教材学情简析:“长江黄河腾起鼓声,非洲密林鼓语传情。”中国鼓乐历史悠久、形式多样;非洲鼓乐奇特神秘、奔放热烈。中外鼓乐都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着各自民族的精神风貌与文化特性。本单元以“鼓乐传情”为主题,汇集了若干与“鼓”相关的音乐作品。让学生通过欣赏、演唱、创编等音乐活动,初步接触和了解中国和非洲的鼓乐文化,激起学生对鼓乐文化的兴趣。本单元选择了苏南吹打乐《将军令》、合唱《黄河留下威风鼓》绛州鼓乐《滚核桃》以及非洲民间音乐《非洲鼓魂》作为欣赏曲目;选择了《敲起我的小木鼓》和刚果民歌《咿唷嘞啦》两首歌曲作为学唱曲目;另外还为学生门设计了以击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音乐创编与表现活动,力图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产生对鼓乐文化探究的热情。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的风格。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2.学生能积极参与于到“以击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教学重点:感受和体验中国鼓乐的风格,扩大音乐视野。教学难点:能初步认识并了解一些吹打乐的名称以及演奏方法。学会念简单的锣鼓节奏。教学具准备:电子琴、打击乐器锣、鼓、大镲、小镲、钹等。教学过程:教学随记栏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课堂常规教育二、听赏《将军令》(苏南吹打乐)1.谈话导入迟到的新年问候,从运动项目赛船,导入鼓乐在民族音乐中的作用和欣赏乐曲《将军令》。2.初听乐曲,让学生对乐曲有初步的了解。3.介绍乐曲《将军令》本曲是一首粗吹锣鼓曲,用大唢呐和全套打击乐器演奏,是苏南吹打乐器组合的一种。4.出示“苏南吹打”的图片,简单介绍苏南吹打乐器的主要乐器,告诉学生什么是苏南吹打。1)出示“锣、鼓、大镲、小镲、钹”,教师分别介绍一下乐器的名称,以及它的演奏方法,然后再分别演奏一下,让学生初步体会它的音色。2)苏南吹打吹打是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的组合,苏南吹打乐是流行于江苏南部苏州、无锡、宜兴一带的吹打音乐。它与明清著述中所记录的江南“十番鼓”、“十番锣鼓”相关。其代表性作品《满庭芳》、《甘州歌》等乐曲均以独奏的鼓段为中心。鼓段又有慢鼓段和快鼓段之分。鼓套子丰富,演奏难度高,这种形式在先存的吹打音乐中很罕见,其历史悠久。苏南吹打套头结构庞大,组织有序,锣鼓段的编排很有规律,是我们研究吹打音乐至为重要的乐种。粗吹的乐器配有大唢呐、绰板、单堂等。它以两支唢呐为主奏,打击乐伴奏。5.复听乐曲,说说你对乐曲情绪的感受。6.介绍简单的“锣鼓经”知识,了解“同、丈、台、七、朴”所代表的打击乐器音响。注:“同”代表大鼓“丈”代表打锣“台”代表小锣“七”代表钹“朴”代表小镲闷击7.念一念,(见书本P1锣鼓经)1)出示2/4同—|同同同同同同同同|00|丈台台|七台0台|七台台台台|七台朴台|七台台|七台0台|七台台台台|七台朴台|七台台|七台0台|七台台0台|七台七台|七七台台|七台0台|2)全班一起念一念。3)分“角色”念。4)用不同的打击乐尝试演奏。5)随老师弹奏的主旋律念一念。三、总结下课。板书设计:锣鼓经2/4同—|同同同同同同同同|00|丈台台|七台0台|七台台台台|七台朴台|七台台|七台0台|七台台台台|七台朴台|七台台|七台0台|七台台0台|七台七台|七七台台|七台0台|第2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2.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正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前倚音的唱法、反复记号的唱法以及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的唱法。教学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随记栏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节奏训练二、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1.谈话导入2.听范唱,熟悉歌曲。提问:1)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是几拍子的?2)歌曲可分为几个乐段?每个乐段的情绪是怎样的?3)说说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3.学唱歌曲1)复听歌曲,说说最想学的是哪一句?觉得最难的是哪一句?然后一起学一学。2)按节奏朗读歌词并理解歌词。3)再听范唱,进一步熟悉歌曲。4)分句学唱,先学最想学的,在学觉得最难的。教师提示歌曲中的难点:前倚音:X—歌曲中的节奏:XXXXXXXXXX重点唱好以下乐句2/422255|112|1215|5X||22255|115|5。2|12|5—|5—||两句中的“2”和“5”两音及最后结束句。5)跟琴完整地演唱全曲,唱出歌曲的特色。6)在唱好歌词的基础上再唱歌谱,可采用接龙的方法完成。4.歌曲处理1)用小鼓模仿老师所奏旋律的节奏。2)为了更好地表现佤族换个区的风格,要求学生讨论:A、用什么样的声音、情绪来表现歌曲。B、可边唱边加入身体动作来表现。3)用学生讨论的方法来演唱、表现歌曲。三、总结下课。生随音乐离开教室板书设计:2/422255|112|1215|5X||22255|115|5.2|12|5—|5—||第3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演唱《咿唷嘞啦》。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正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2.能感受并掌握两声部和声的演唱。并能运用一些身体的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效果。教学重点:能用热烈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会多声部演唱。教学难点:能和谐地唱好两声部。教学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随记栏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节奏训练二、复习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1.听范唱,进一步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2.跟琴轻唱,注意区分两个部分不同的旋律、节奏。前半部分注意唱好X。X、XXX、XXX等的节奏。后半部分要注意22255|112|与22255|115|的区别。三、学唱歌曲《咿唷嘞啦》1.导入:先让学生欣赏一些非洲歌曲,看地图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请学生说说他们所了解的非洲,谈谈听赏的感受,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以此引出课题——《咿唷嘞啦》。2.初听乐曲:说说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简介乐曲:非洲人非常热爱音乐,歌唱总是与身体的律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让我们也以这种方式演唱他们的民歌。说一说非洲音乐的特点。非洲音乐作为非洲黑人的原创音乐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因此也在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影响了很多的其他音乐。非洲黑人音乐与社会生活有着极为直接、紧密的联系,音乐几乎伴随着人们所有的活动,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非洲,音乐活动多数是随着日常生活进行的,许多劳动往往有音乐相伴随,音乐在许多重要仪式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喜庆节日或农闲时节,各种音乐活动常常带有社交的性质。3.复听范唱,说说歌曲有什么特点?第一部分也和第三部分是两个相似的乐段。第二部分很短小。4.再听范唱,说说你最喜欢的部分。(节奏)5.看书本的节奏谱,引导学生看谱学习“跺脚”、“击掌”。出示节奏:跺脚:4/4XXXX|XXXX|左双右双左双右双击掌:4/4XXXXXX|XXXXXX|1)分小组练2)分声部练3)合作4)随音乐练5)随音乐律动6.学唱歌词1)跟琴唱,注意两个声部的衔接。2)边唱边律动。7.边听歌曲边看录像,教师适时提示:非洲人非常热爱音乐,歌唱总是与身体的律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让我们也以这种方式来演唱他们的民歌吧!8.完整的演唱歌曲,引导学生扭动自己的身体,模仿黑人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边唱边跳。四、拓展欣赏非洲歌舞并试着跳一跳五、总结下课。板书设计:4/4XXXX|XXXX|0000|0000|左双右双左双右双0000|0000|XXXXXX|XXXXXX|第4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在欣赏《滚核桃》、《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2.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教学重点:感受和体验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教学难点:了解敲花鼓“磕、擦、搓、挑、撩、敲、碰等演奏手法。教学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教学随记栏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节奏训练二、欣赏1.《非洲鼓魂》(选段)1)介绍非洲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以及民俗习惯等。2)初听一遍乐曲,感受非洲鼓乐的特点。教师归纳:鼓是非洲普遍的乐器,又被称为“非洲传统音乐之魂”。鼓在非洲人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以语言般的节奏,为人们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它通过变化丰富的节奏,表现人们的喜怒哀乐。3)复听音乐,请学生说说这段音乐中的鼓点是怎样的?(生:XXXXXX)出示:4/4哼唱0000|0000|5———|M击鼓0000|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击掌000x|000x|000x|跺脚xxxxxx0|xxxxxx0|xxxxxx0|4)看节奏谱,让学生用击鼓、击掌、跺脚等动作来完成上面的练习,进一步感受非洲音乐的意境。2.欣赏绛州鼓乐《滚核桃》1)初听音乐,对乐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2)介绍乐曲的背景:《滚核桃》集中了“花敲鼓“的精华,表现秋收时节,在黄土高原的晋南一带农民摘回了核桃,置于房顶晾晒的场面。表演时演员们的击鼓运用了磕、擦、搓、挑、撩、敲、碰等“敲花鼓”击奏罚,变化多端,繁简有序,质朴而不失优美,好似核桃干熟后,风吹自落,沿坡滚下,坠地有声,乒乓作响,听来情趣盎然,饶有风味,将农民欢庆丰收时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活灵活现。3)复听乐曲,引导学生区分作品结构的头、身、尾三个部分。了解头、尾部分具有三板特点,无明显规律的律动,中间部分则具有明显的节奏感。4)分段欣赏三个部分的片段,进一步把握作品段落结构。5)结合课本中的图片,教师讲解敲花鼓的磕、擦、搓、挑、撩、敲、碰等演奏方法,并指导学生练一练,亲身体验其乐趣。三、我的创造这是针对鼓乐《滚核桃》设计的创造性活动,是一个培养学生节奏感、建立音乐结构与生活联系意识的活动。1.用学会的表演敲花鼓的表演手法来表现:滚板栗、舞龙舟等。2.想一想,还能用鼓表现出什么情景?试着做一做。四、总结下课。板书设计:4/4哼唱0000|0000|5———|M击鼓0000|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击掌000x|000x|000x|跺脚xxxxxx0|xxxxxx0|xxxxxx0|第5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在欣赏《黄河留下威风鼓》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的风格。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2.认识各类鼓,了解各类鼓的特点。教学重点:体验中国鼓乐的风格,感受气势宏伟的威风锣鼓。教学难点:在朗读数板的过程中注意节奏的准确。XXX、XXXX、XXX教学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随记栏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节奏训练二、认识各类鼓:多媒体出示图片,边看边听介绍。1.威风锣鼓——流传于山西临汾地区的洪洞、霍县、汾西等地。过去多在庙会,祈神、求雨等活动中表演。演奏者在敲击大鼓、锣、钹中倾情舞动,把自己生命的律动和祈求丰收的愿望都融会于表演之中。2.太平鼓舞——以“太平鼓”命名的有两种:一种是用扇形带柄的单面鼓,另一种用筒形双面大鼓,两者的鼓型、舞法虽有极大区别,但都是用来寄寓人们对太平盛世、五谷丰登的向往。3.安塞腰鼓:是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也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和符号。在古代既是激励边关将士冲锋陷阵,欲血奋战的号角,也是将士凯旋的欢迎曲。如果说“威风锣鼓”“兰州太平鼓”是金鼓齐鸣、壮阔的阳刚之美的话,那么“安塞腰鼓”则是人鼓合一,冲闯腾越,既显示群体精神,又突出了个性之美。三、欣赏合唱《黄河留下威风鼓》1.先介绍一下歌曲的背景,激发学生欣赏的热情。《黄河留下威风鼓》是一首气势宏伟、振奋人心的歌曲。歌曲采用了具有黄土高原的高亢音调,插入说唱音乐中常用的数板,使作品既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古老神韵,又展现出当代中国人激情澎湃的精神风貌。2.完整地欣赏一遍后教师提问:这首歌曲描写的是什么?它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你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3.请学生谈谈数板在歌曲中的作用?4.老师带着学生学一学“老河留下千面鼓,面面鼓里有传说,年年岁岁打下去,日子越打越红火”,这一段,跟着录音唱一唱,体会歌曲那振奋人心的气势。5.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念一念数板。在念的过程中注意节奏的准确,情绪的饱满。四、总结下课。板书设计:《黄河留下威风鼓》第二单元《溯流探源》(5课时)教材学情简析:树有根,水有源,生活是音乐的沃土,民歌是创作的源头。本单元以“溯流探源”为主题。展现给孩子们一条条脉络清晰的探讯音乐之根的思路。本单元从民族民间音乐出发,先则了河北民歌《小白菜》、《青羊传》与歌剧《白毛女》选段《北风吹》,苏北民歌《李玉莲调》与钢琴独奏《向阳花》,越剧《楼台会》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俄罗斯民歌《夜歌》、苏格兰民歌《苏格兰的蓝铃花》,利用民间音乐素材让学生有比较地感受经艺术提炼加工的音乐作品与民族民间音乐的渊源关系。在“听一听、比一比”、采集与分享“等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民族民间音乐宝库的艺术魅力,并认识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音乐及相关文化的兴趣。第1课时教学目标:1.在欣赏歌剧《北风吹》,演唱河北民歌《小白菜》等音乐活动中。2.找出经音乐家加工后的音乐作品在音调上与民歌的异同,了解中国歌剧音乐与民歌之间密切的联系。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河北民歌《小白菜》。教学难点:了解中国歌剧音乐与民歌之间密切的联系。教学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随记栏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节奏训练二、学唱河北民歌《小白菜》1.听歌曲范唱,说说歌曲的节奏、速度及情绪。2.出示歌谱:1)分析歌曲,简单介绍复拍子的知识。(频繁的拍子变换,使歌曲更具摇曳、动荡的感觉。)2)看谱视唱,引导学生了解歌曲下行的旋律、平稳的节奏特点。3)完整地视唱歌谱。3.学唱歌词1)听范唱,进一步体会歌曲的情绪。(悲伤、凄凉)2)教师可以适当地介绍一下歌曲的背景,加深对歌曲的理解。3)跟音乐朗读歌词,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歌曲的感情。4)演唱歌曲,启发学生体会歌曲的悲伤情绪和凄凉的气氛。在用歌声塑造音乐形象的同时,进一步体会逐步下行与表达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三、欣赏歌剧《白毛女》选段《北风吹》1.谈话导入,引导学生说说你对歌剧《白毛女》的了解。2.介绍歌剧《白毛女》的时代背景:创作于1945年,由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集体创作。它是我国第一部新歌剧,是中国歌剧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是以1940年流传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故事为依据而创作的。该剧通过穷苦农民杨白劳及喜儿的悲惨遭遇深刻揭露封建社会的罪恶。全剧以“旧社会把儿女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为主题,反映在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农民的艰难生活,歌颂人民军队推翻地主阶级的统治,让人民当家作主的伟大功绩。音乐采取了山西、河北、陕西等地的民歌与地方戏的曲调,并加以改编和创作,塑造了喜儿、杨白劳、大春等各有特色的音乐形象和任务性格。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3.介绍故事的梗概,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和主人公的情绪变化,感性地了解中国歌剧艺术的基本特点。4.完整地听一遍,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意境。5.指导学生分辨歌曲的乐段,并通过哼唱第一部分旋律,进一步感受下行旋律和表达歌曲内容之间的联系。6.哼唱第二部分旋律7.欣赏河北民歌《青羊传》,要求学生与《北风吹》做比较,找一找哪一部分旋律是相同的。然后在课本上画上记号。8.最后再完整地听一遍《北风吹》并能跟着音乐哼唱。四、总结下课。板书设计:《小白菜》5/44/4第2课时教学目标:1.在欣赏钢琴独奏曲《向阳花》,演唱苏北民歌《李玉莲调》音乐活动中。2.找出经音乐家加工后的音乐作品在音调上与民歌的异同,了解钢琴独奏作品等与民歌之间密切的联系。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了解经音乐家加工后的音乐作品在音调上与民歌的异同。教学难点:了解钢琴独奏作品与民歌之间密切的联系。教学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随记栏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节奏训练二、学唱歌曲《李玉莲调》1.听范唱,1)让学生利用积累的知识来判断是哪个地域的民歌?2)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复听范唱,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并板书课题《李玉莲调》。3.学唱歌谱出示歌谱:2/43532|3532|33612|3321|663|2376|55627|6675|35656|765|35656|765|223|2276|55627|6765||在学唱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十六节奏的唱法。,特别提示学生关注旋律的骨干音及进行特点。4.学唱歌词1)听范唱,进一步熟悉旋律。2)根据节奏朗读歌词。3)跟琴轻唱歌词。注意:33612|3321|,55627|6765|的一字多音的唱法。光扬4)完整地演唱歌曲,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来演唱,唱出苏北民歌的特点。三、欣赏《向阳花》1.初听乐曲提问:1)这首乐曲的旋律是否熟悉,它同我们学过的哪一首歌曲相同?2)你知道它的音调素材来源于何处?2.唱一唱学过的《李玉莲调》,进行对比。1)启发学生发现它和《李玉莲调》这首歌曲的相同之处。2)感受其在旋律、节奏、情绪等方面的微妙变化。3.复听歌曲,找出与主题相关的不同变奏段落,体验音域、节奏、音色、速度的变化与不同情绪之间的联系。4.学生可以通过想象来为不同的变奏段落设想情景,感受主题与变奏之间的密切联系。四、总结下课。板书设计:《李玉莲调》2/43532|3532|33612|3321|663|2376|55627|6675|35656|765|35656|765|223|2276|55627|6765||第3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俄罗斯民歌《夜歌》。2.听赏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3.了解外国音乐作品运用当地优秀民歌进行创作的情况。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好俄罗斯民歌《夜歌》。教学难点:变拍子节奏的掌握。教学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教学随记栏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节奏训练二、学唱歌曲《夜歌》1.从介绍什么是“夜歌”入手。“夜歌”一词来自于古典音乐,是一中抒情性的音乐载体。译自德文Nachtlied,意为“在夜晚唱的歌”。夜歌一般是演奏曲,所以也叫“夜曲”(noctune)。俄罗斯民歌中有一首“夜歌”非常著名。德国诗人歌德也曾写过一首叫“流浪者的夜歌“的诗,后由舒伯特谱曲。夜歌擅长于抒情,富有歌唱性,常带有忧郁的色彩。2.先完整地欣赏一遍,提问:1)这首歌是几拍子的?2)歌曲的情绪怎样?3)你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学生进行讨论后回答。教师小结:这是一首变拍子的歌曲,歌曲中出现了4/4、5/4、3/4三个拍号,,并且带有摇篮曲的风格,频繁的拍子变换,使歌曲更具有摇曳、动荡的感觉。3.学唱歌谱,启发学生感受旋律中明显的忧郁与伤感的情绪,让学生和着旋律的流动体会那种思乡与离愁之情。4.学唱歌词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并理解歌词内容,体会俄罗斯民歌的风格。2)听范唱,进一步熟悉旋律。3)跟琴轻唱歌词。4)全班齐唱,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在演唱时要注意变拍子的节奏。三、欣赏《如歌的行板》(弦乐四重奏)1.教师简单介绍这首乐曲的背景:1969年,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偶而听到泥水匠唱着一支动人的俄罗斯民歌《孤寂的凡尼亚》,随即记下来,收编于《俄罗斯民歌50首》。两年后,柴可夫斯基以这首民歌的动人旋律为主题,写成了著名的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2.完整地听一遍乐曲,熟悉乐曲。3.比较一下歌曲和乐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进行讨论回答。四、总结下课。板书设计:《夜歌》“夜歌”一词来自于古典音乐,是一中抒情性的音乐载体。译自德文Nachtlied,意为“在夜晚唱的歌”。夜歌一般是演奏曲,所以也叫“夜曲”(noctune)。俄罗斯民歌中有一首“夜歌”非常著名。德国诗人歌德也曾写过一首叫“流浪者的夜歌“的诗,后由舒伯特谱曲。夜歌擅长于抒情,富有歌唱性,常带有忧郁的色彩。第4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苏格兰民歌《苏格兰的蓝铃花》,感受苏格兰民歌。2.了解外国音乐作品运用当地优秀民歌进行创作的情况。教学重点:能准确地演唱歌曲,了解外国音乐作品运用当地优秀民歌进行创作的情况。教学难点:在演唱时能唱好歌曲中的弱拍起节奏,还有一些记号和装饰音。教学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教学随记栏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节奏训练二、学唱歌曲《苏格兰的蓝铃花》1.从欣赏美丽的苏格兰自然风光入手1)出示图片,以《苏格兰的蓝铃花》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观看图片的同时,感受悠扬的歌曲旋律。2)介绍苏格兰的风情,美丽的蓝铃花以及苏格兰民歌的特点。附:苏格兰民歌英国的苏格兰是西方现代民谣的一个重要发祥地。苏格兰民歌源远流长,一些名作至今仍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脍炙人口。而它们的形成至少已经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历史上英伦三岛居民相互之间曾多次迁徙,杂居在一起,所以民间音乐有诸多共同之处。这些民歌成为现代流行乐最深厚的重要基础。一些以民谣为底色的流行乐不管如何变化,那种暖洋洋的人情味是一听就能感受到的。这种人情味穿过漫漫几个世纪的光阴,在民间酝酿、积聚,通过口耳相传,打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是人性之美的永恒呈现。2.学唱歌曲1)听范唱,进一步熟悉旋律。2)以分句模唱法学唱歌谱注意5|3.1351671|76645。|弱起以及“4”的唱法。3)完整演唱歌谱,在听熟歌谱的基础上和着琴声整体填唱歌词,感受歌曲的真挚感情。4)在学唱歌曲时要提醒学生唱好弱拍起小节、前倚音以及“﹟”记号,还要提醒学生注意第二段歌词中XXX的唱法。3.听一听、比一比。1)在学好歌曲的同时,让学生回答:在学唱了《苏格兰的蓝铃花》后,相信同学们对这首歌的旋律已很熟悉,那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曾在哪首作品中听到过相似的的旋律。2)播放《在钟表店里》(中段)音乐,帮助学生感受和回忆这曾经学习过的音乐旋律,并轻声哼唱,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意境。3)复听《苏格兰的蓝铃花》,比较两首曲子旋律之间存在的联系,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歌曲的内涵。三、总结下课。板书设计:《苏格兰的蓝铃花》弱起节奏和“﹟”记号第5课时教学目标:1.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活动中。找出经音乐家加工后的音乐作品在音调上与民歌的异同,了解中国歌剧音乐、钢琴独奏作品等与民歌、戏曲等之间密切的联系。2.能在聆听、演唱作品以及识读乐谱的过程中,发现曲调中的民间音乐素材,应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辨别,找出旋律异同之处。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比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音乐家加工后的音乐作品在音调上与民歌的异同。教学难点:了解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与越剧《楼台会》之间密切的联系。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教学随记栏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节奏训练二、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1.从故事入手,导入欣赏的内容。感受作品富有戏剧情节的表现特征,并采用情景引导的乐曲欣赏方法,让学生在特定意境中感受音乐与情节、意境之间的密切联系。2.初听乐曲,引导学生体会乐曲的意境饿情绪。3.介绍作者何占豪、陈钢。4.复听乐曲,指导学生哼唱乐曲的主题旋律,感受旋律富有起伏性的特点,感受乐句之间的衔接及语句的特点,感受情绪、情感的表达与音乐表现要素之间的关联。感受小提琴独奏时“深情””的独白与乐队之间的协作关系。三、欣赏越剧《楼台会》1.以介绍这一段戏的方法导入欣赏的内容。《楼台会》是整个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最高潮的一场戏。梁山伯满怀欣喜,千里迢迢迫不及待地来到祝家,没想到一颗火热的心被浇上一盆冷水,瞬时从天堂掉进了地狱。那种悲,那种痛,无以言表。在百般反抗与控诉的无奈中,梁山伯看着英台端上来的一杯酒痛心唱道:想不到我特来叨扰你酒一杯。“那种对世事的无奈,对自身命运的绝望,对英台的怨恨尽在其中……2.完整地欣赏一遍越剧《楼台会》,感受越剧的基本音调特点。3.模仿几句越剧的唱腔,再根据剧情,通过演唱、感受和体会旋律的起伏变化在表达情绪上的作用,区分越剧的演唱方法和歌曲演唱的不同。4.再让学生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花蝶”主题进行比较,找出相似的基本音调并唱一唱,感受委婉、细腻、深情的越剧音乐特点,知道该小提琴协奏曲的主题来源于越剧艺术。四、总结下课。板书设计:《梁山伯与祝英台》1=G2/4抒情的、慢中板35.61.2615|5.165352—|223765.612|3165615—|3.5726155|3.535.6726.56|1.253232165|316.1653561|5。第三单元滔滔多瑙河(5课时)教材学情简析:本单元的选材主要是欧洲民间音乐,着眼于欧洲丰富的民歌资源和独特的民族乐器。希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认识欧洲的民间音乐文化,开阔视野。《瑞士山歌》、《孤独的牧羊人》和《爱尔兰风笛》,从听觉切入,带我们走进欧洲大陆,感受自然风光和民间音乐的纯净之美;《水上音乐》、《戏谑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让我们享受不同时期作曲家们的不同风格,同时让学生了解西洋管弦乐队中弦乐、木管乐和铜管乐、打击乐器家族主要乐器的音色及表现特点;演唱《幽静的山谷》、《我的小提琴》、《土拨鼠》,感受欧洲民歌的风格;采集与分享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为图片配乐,提高审美情趣,扩大学生音乐视野。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幽静的山谷》,唱准弱起拍,感受欧洲民歌的风格,领略其独特的魅力。2.通过欣赏《瑞士山歌》、《孤独的牧羊人》让学生从音乐中领略欧洲各地的人文风情,建立多元的文化观。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唱好歌曲《幽静的山谷》教学难点:唱准弱起拍,做到两声部合唱的和谐。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教学随记栏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二、学唱歌曲《幽静的山谷》1.教师播放幽静山谷的风光片,采用《幽静的山谷》作为背景音乐,营造合适的氛围导入歌曲。板书课题:《幽静的山谷》2.听范唱,说说歌曲的情绪。3.复听范唱,指导学生分析歌曲:从歌曲的节奏、以及二声部的合唱,正确的换气方法等进行分析。4.进行三度音程训练:356213475.指导学生学唱歌谱,提醒学生正确换气、分句。6.学唱歌词1)听范唱,进一步熟悉歌曲节奏和情绪。2)按节奏朗读歌词。3)学唱歌词,采用分声部演唱,先学唱高声部,再学唱低声部,最后再合唱。在两声部合唱时提醒学生用轻柔的声音演唱,并能正确地换气。4)完整地演唱歌曲,并完成课后练习:歌曲中平稳的旋律使你感受到。歌曲中起伏较大的旋律表现出。三、欣赏歌曲《瑞士山歌》《孤独的牧羊人》1.初听两首曲子,要求学生说说两首不同地方的歌曲有无相似之处?(生听后自由回答)2.分别欣赏欣赏歌曲《瑞士山歌》1)导入:介绍瑞士的风光,复听《瑞士山歌》。说说歌曲中的各种唱腔有什么特点?2)介绍瑞士山歌的形成以及它的唱法特征。形成:牧人们常常用号角和喊声来呼唤他们的羊群、牛群,也用歌声向对面山上或山谷中的朋友、情人来传递各种信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种特色。特点;演唱开始时在中、低音区用真声唱,然后突然用假声进入高音区,并且用这两种方法迅速地交替演唱,一会儿高八度,一会儿低八度,形成了奇特的效果。3)再听歌曲,让学生跟随音乐轻声模唱,并伴着歌曲在衬腔处拍手或做各种体态反应。欣赏歌曲《孤独的牧羊人》1.复听歌曲,教师简介《孤独的牧羊人》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插曲,2.分段欣赏,在欣赏第一段时可以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1)歌曲中有哪些角色?2)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3)最吸引你的是哪一句?3.完整地欣赏一遍歌曲,请在“来咿奥都”处轻轻地和着拍子拍手。可以让学生模仿一下大跳的唱法。四、总结下课。板书设计:《幽静的山谷》歌曲中平稳的旋律使你感受到。歌曲中起伏较大的旋律表现出。第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我的小提琴》唱准弱起拍,感受欧洲民歌的风格,领略其独特的魅力。2.通过欣赏《爱尔兰风笛》,让学生从音乐中领略欧洲各地的人文风情,建立多元的文化观。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学唱,了解和感受欧洲民歌的风格,领略其独特的魅力。教学难点:掌握三八拍的节奏唱准弱起节奏。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教学随记栏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二、学唱歌曲《我和小提琴》1.初听歌曲,说说歌曲的情绪,它是几拍子歌曲?2.复听歌曲,学生随音乐打节奏,引出拍号3/8拍。3.复习拍号。1)出示2/43/44/4指名学生说说以上拍号的含义,强弱规律,并拍一拍。2)出示3/8说说3/8拍的含义,强弱规律3每小节有三拍8以八分音符为一拍强弱弱3)随音乐打节奏。4.学唱歌曲1)听范唱,进一步熟悉歌曲。2)介绍挪威歌曲《我和小提琴》3)看谱复听范唱,师生共同分析歌曲的结构:A、四个乐句主题加一个乐句的副歌。B、第一、二乐句相同,第三、四乐句相似。(最后一个音不同51)C、前两个乐句没附点,后两个乐句有附点。4)跟琴轻唱歌谱。5)按节奏朗读歌词。6)跟轻轻唱歌词指导学生唱准弱起拍。7)完整地演唱歌曲,唱出3/8拍的摇曳感,感受欧洲民歌的风格,领略其独特的魅力。三、欣赏《爱尔兰风笛》1.介绍爱尔兰的风笛和苏格兰风笛:风笛起源于古罗马,是广泛流行在欧洲的民族乐器,它是一种带有空气袋的吹奏管,由演奏者向风袋吹气,再把风袋内的气流压送到装在风袋上的簧管而发音。罗马军队入侵大不列颠的时候,风笛传入爱尔兰和苏格兰。苏格兰风笛跟爱尔兰风笛在演奏跟音色上有区别,苏格兰风笛是用嘴吹气的,而爱尔兰风笛靠气囊演奏。苏格兰风笛的声音感觉很像电子音乐。所以有时候我们听到的笛演奏是连绵不绝的,而有时却很明显的有频繁的换气间隔。风笛是一种很特别的乐器,就像画眉鸟的嗓子。在结构上,"爱尔兰风笛"的皮囊的一端是个大粗管,这个大粗管上连着5根细管,皮囊的另一端连着一根细管,这根细管是像笛子一样有出气孔的,并且双手应该是通过控制那根细管的气孔,改变音符的。苏格兰风笛一般是站着演奏或者行进着演奏的,爱尔兰风笛一般是坐着演奏的。在音色上,苏格兰风笛听上去显得高亢而尖锐,在合奏时有一种气壮山河的豪迈之气。而爱尔兰风笛听上去更加低沉,更加圆润,在独奏时能够强烈地营造一种哀婉的气氛。2.了解相关的文化,然后再欣赏一下曲例的音响,再让学生交流听赏后的感受3.教师再加以归纳总结,然后再补充听赏其他用爱尔兰风笛演奏的作品。四、采集与分享1.谈话提问:你熟悉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音乐吗?其中主题曲《我心依旧》就是一首具有爱尔兰民间音乐风格的作品。2.欣赏歌曲《我心依旧》,谈谈感受。五、总结下课。板书设计:《爱尔兰风笛》第3课时教学目标:1.在教师启发下,学生能用悠长、平稳的气息,柔和连贯的歌声演唱歌曲《土拨鼠》。2.通过学唱歌曲,掌握弱起乐句的韵律,巩固急吸缓呼的技巧。3.通过听、唱,感受贝多芬的部分作品,进一步了解贝多芬的生平。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好歌曲。唱好弱起乐句。教学难点:唱好弱起乐句,感受和表现歌曲的韵律。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教学随记栏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节奏训练二、音乐导入1.用《土拨鼠》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边听边出示土拨鼠和流浪艺人的画面。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动物?它的主人的身份是什么?帮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2.听范唱,回答问题。师小结并介绍:土拨鼠又名旱獭,属于鼠科,身体粗壮,生活在平原旷野地带,以植物为食,但是在这首歌里土拨鼠是流浪者的伙伴,陪着它的主人到处流浪。下面我们就来学唱这首《土拨鼠》吧。板书课题3.朗诵歌词。这首歌的歌词是德国诗人歌德的作品,请同学们在朗诵时体会何处语气最为强烈。(啊土拨鼠啊土拨鼠)三、学唱歌曲1.复听歌曲,律动参与。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可以表现3/8强弱规律的声势,跟着音乐拍一拍。2.学唱歌谱1)看谱,说说旋律可分成几个乐句?有没有相似的乐句?2)分乐句视唱歌谱。3)师生接龙完整地演唱歌谱,说说歌曲的情绪有何变化?师小结:第一、二句旋律比较平稳,感情比较平静。第三、四句旋律上行,情绪显得较为激动。4)再唱歌谱。3.学唱歌词1)跟琴轻唱歌词,说说有困难的部分。重点练。2)完整地演唱歌词。4.歌曲处理1)看歌谱,结合听觉印象,确定歌曲的高潮部分。2)分组讨论,用什么样的力度来演唱。出示力度记号:pmpfmf讨论如何运用力度记号来表现音乐,对于不同意见,可进行比较,作出选择。3)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帮助学生感受音量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歌曲从p—mp—mfmp的力度处理。四、相关文化拓展:贝多芬作品简介1.贝多芬的生平。2.贝多芬作品欣赏。五、总结下课板书设计:pmpfmf第4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歌曲,指导学生唱准弱起拍,八六拍的韵律感,感受欧洲民歌的风格,领略其独特的魅力。2.欣赏《戏谑曲》,感受西洋管弦乐中主要乐器的音色及表现特点,并能听辨主要乐器的音色,大致了解作曲家巴赫生平及代表作。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唱好歌曲《土拨鼠》。教学难点:掌握3/8拍、6/8拍的节奏和强弱。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教学随记栏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节奏训练二、复习歌曲1.听范唱,感受6/8拍拍号的节奏及强弱。复习6/8拍拍号的含义及强弱规律。2.复习歌谱,注意分清各乐句中相同与不同,特别是77176|7。37733|6。6及176176|7。7176717|6。63.跟琴轻唱歌词,进一步理解歌词。4.运用设计的力度完整地演唱歌曲,唱出歌曲的情绪。三、欣赏《戏谑曲》1.介绍什么叫戏谑曲?本曲的曲名源于法文“Badinerie”一词,原意为“开玩笑”。从18世纪起,戏谑曲成为一种十分流行的体裁,而且经常作为古典组曲的一个乐章。很多古典乐派的作曲家还把这种体裁应用到了交响乐中。2.介绍作曲者巴赫的生平:巴赫于1685年3月21日出生在今日德国中部杜林根森林地带的爱森纳赫,巴赫15岁时,终于只身离家,走上了独立生活的道路。他靠美妙的歌喉与出色的古钢琴、小提琴、管风琴的演奏技艺,被吕奈堡米夏埃利斯教堂附设的唱诗班录取,同时进入神学校学习,巴赫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包括有将近300首的大合唱曲,巴赫在音乐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将复调音乐推上一个空前的高度(亨德尔则偏重于主调音乐),在这个领地里,可以说他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之境地。巴赫在世时,作品不为人们所理解,他既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赢得社会的承认。是伟大的莫扎特和贝多芬,首先发现了他的宝贵价值。3.介绍演奏的主要乐器:长笛:为吹孔气鸣乐器,广泛用于现代管弦乐队,有时用于军乐,也常用于独奏重奏。有高音长笛、中音长笛、低音长笛等,长笛为管弦乐队木管组中的高音乐器,音色优美,音域宽广,奏法繁多,表现力丰富,与弦乐、木管、铜管乐器亲和力强。4.再介绍西洋弦乐组的有关知识并听辩其高、中、低音区不同的音色。5.完整地听一遍乐曲后教师提问:要求学生说出主奏乐器的名称。再说说弦乐器在哪一个音区?曲采用了怎样的速度?”6.复听乐曲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作曲家用了哪些手法使该曲具有了“戏谑”的情趣。四、总结下课。板书设计:77176|7。37733|6。6176176|7。7176717|6。6第5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欣赏《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感受西洋管弦乐家族中主要乐器的音色及表现特点,并能听辨主要乐器的音色,大致了解作曲家门德尔松生平及代表作。教学重点:感受乐曲热情奔放,充满青春活力的气氛。教学难点:能了解乐曲的结构。采集与分享活动中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经验,发挥自己的想象。教学具准备:电子琴、音响、VCD。课前让学生根据采集与分享提供的图片,寻找相配的音乐。教学过程:教学随记栏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节奏训练二、欣赏《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1.介绍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的生平费利克斯·门德尔松1809年出生于汉堡一个犹太家庭。祖父是哲学家摩西·门德尔松,父亲是一位成功的银行家,费利克斯在养尊处优又有文化修养的环境中成长。他的母亲是钢琴家,他的钢琴启蒙课就是母亲教的。门德尔松是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曲式大师,古典主义的传统与浪漫主义的志趣在他作品中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赋予作品以一种诗意的典雅。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作品的风格温柔舒适、优美恬静、完整严谨、极少矛盾冲突、富于诗意幻想,反映出他生活上的安定。2.初听乐曲,教师提问:整个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你能提出共分几个段落?3.教师带领学生哼唱第一、第二主题旋律。4.分段落欣赏,先让学生听第一乐章,然后让学生说说第一主题的意境是怎样的?再让学生听第二乐章,再说说第二主题的意境是怎样的?5.再完整地欣赏一遍乐曲后教师总结:第一乐章是热情的快板,奏鸣曲式。小提琴独奏时仿佛抑制不住心中的激情,甘美清纯的主题如涓涓细流。在它与乐队形成的快速音流中,第一乐章的末尾音乐通过大管吹出了一个悠长音符将我们带入了宁静和谐的第二乐章。很快又迎来了乐章的第二主题。与前一主题相比,它显得更为沉稳、恬静,充满着对生活的眷恋,对人类的慈爱。这两个主题是情绪色彩上的对比。它们共同构成了灿烂辉煌的第一乐章。三、采集与分享根据图片意境,配上合适的音乐。设计该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及音乐联想的能力。课本上展示了四副图:欢乐的庙会、飞翔的和平鸽、雄伟蜿蜒的长城、辽阔的大草原。不同的场景为学生选择不同的情绪、不同风格的音乐,提供了广阔的联想空间。四、活动过程:1.在课前要求学生讨论应该配上怎样的音乐才合适,然后分头收集音响资料。2.在课上各小组分别汇报、演示本组的研究情况,教师组织学生作比较与评价。四、总结下课。板书设计:《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6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水上音乐》感受西洋乐器中的铜管乐、打击乐器家族中主要乐器的音色及表现特点,并能听辨主题音乐。了解作曲家亨德尔生平及代表作。教学重点: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组成以及它的演奏方式。教学难点:感受乐曲所描绘的意境,了解欧洲音乐的特点。教学具准备:电子琴、音响、VCD。课前让学生根据采集与分享提供的图片,寻找相配的音乐。教学过程:教学随记栏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节奏训练二、欣赏管弦乐《水上音乐》。1.介绍作曲者亨德尔的生平以及他的代表作。著名作曲大师,生于德国哈勒,师从管风琴家查豪学习作曲,后在教堂内任管风琴师及艺术指导。因喜爱世俗音乐,于1703年迁居汉堡——当时唯一有民族歌剧的德国城市,开始从事歌剧的创作。1706年后,在汉堡威尔及伦敦两地进行创作,不久成为英国的音乐权威。1712年定居英国,1726年加入英国籍。哼德尔医生共创作了《阿尔西那》、《奥兰多》等46部歌剧,除5部外,其余都在伦敦创作。后因反对势力迫害,作品遭禁演,剧院被迫倒闭。从30年代末开始,从事于清唱剧创作,共写了32部清唱剧,其中大部分是在英国创作的,对英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代表作有管弦乐曲《皇家水上音乐》、《皇家焰火音乐》、清唱剧《弥赛亚》等其中《《弥赛亚》中的〈哈利路亚〉流传最广泛。1751年不幸双目失明,1759年病逝于伦敦。2.介绍演奏的乐器:1)铜管乐的组成:长号、小号、大号、圆号。2)打击乐器:小鼓、大镲。3.完整地欣赏一遍乐曲后请学生谈谈感受。4.教师介绍乐曲所描写的内容:第一乐章为庄严的序曲。乐曲气氛活泼热烈,开始由圆号与弦乐器共同奏出轻盈的反复同音和华美的颤音,相互对答。第二乐章为舞曲般的旋律,气氛轻松舒展。这里选录的第二主题为小调,抒情性很强。第六乐章为坚决的快板,威武雄壮。这部分是全曲最为精彩的篇章。5.完整地欣赏一遍乐曲,体会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的音色。6.边听乐曲边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踏步,感受节奏和速度的变化。三、总结下课板书设计:亨德尔第四单元动感拉丁舞(5课时)教材学情简析:本单元以介绍拉丁美洲音乐为基点,展现了桑巴舞的激情、恰恰的活泼、伦巴的婀娜、斗牛的强劲、牛仔的逗趣。此外,还介绍了拉丁美洲的部分特色乐器,让学生领略钢鼓的魔幻、排萧的柔美。拉丁美洲音乐色彩丰富,风格多样,是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和非洲音乐的渗透与相互的结合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们对拉丁美洲音乐风格的多样性以及这些风格的形成原因有一个大致了解。本单元安排学生学唱歌曲《拉库卡拉查》、《故乡的月亮》、《第一天去上学》、《鸟儿多美丽》,听赏《美丽的赛林托》、《安第斯排萧》和《钢鼓音乐》。让学生感受、了解拉美音乐美妙的旋律、浓郁的和声以及独特的演奏乐器。在音乐活动中亲近这片用音乐和大自然景色装点的和谐而富有艺术气息的土地。第1课时教学目标:1.在歌唱、听赏、表演等活动中,了解拉丁美洲丰富多才的音乐文化,了解音乐风格差异的形成原因,感受其音乐文化多元、融合的特性。2.能对学唱的歌曲进行简单的曲式分析,找出歌曲节奏、旋律进行的规律,并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进行简单旋律的创作练习和变奏练习。教学重点:了解墨西哥音乐的风格,通过分析比较找出歌曲节奏、旋律进行的规律。教学难点: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进行简单旋律的创作练习和变奏练习。教学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随记栏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二、欣赏《美丽的赛林托》(墨西哥民间乐曲)1.导入:介绍墨西哥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以及风俗习惯。墨西哥是拉美第3大国,为中美洲最大的国家。位于北美洲南部。墨西哥气候复杂多样。沿海和东南部平原属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5—27.7℃;墨西哥高原终年气候温和,西北内陆为大陆性气候。因墨境内多为高原地形,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万木常青,故享有“高原明珠”的美称。墨西哥是仙人掌的故乡,在仙人掌的2000多个品种中,墨西哥有一半以上,因此享有"仙人掌王国"的美誉。2.初听乐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从中感受到墨西哥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3.听听、唱唱乐曲的主旋律,引导学生听出乐曲中的典型节奏型,体会该节奏型在乐曲中的作用。4.再听一听歌曲版的《美丽的赛林托》,借助歌词进一步了解器乐作品在塑造形象时常用的手法。三、学唱歌曲《拉库卡拉查》1.导入:先让学生观赏墨西哥的风光,再欣赏一下墨西哥的民间歌舞片,了解墨西哥的美丽景色以及墨西哥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引出课题《拉库卡拉查》2.教师介绍什么是“拉库卡拉查”:在当地的语言中是“蟑螂”的意思,在这里借用来做为墨西哥一种民间舞蹈的名称。3.初听歌曲提问: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3/4)情绪是怎样的?(欢快)歌曲中的典型的节奏是什么?(XXXXXX|XX—|)4.复听歌曲,并对歌曲结构进行分析1)歌曲中有几个乐句?前面两个乐句有什么不同?了解模进的创作手法。551133|53—|557722|42—|2)看旋律线来唱一唱,通过分析来降低学习歌谱的难度。5.再听歌曲,进一步熟悉歌曲。6.学唱歌谱1)跟琴采用分句练唱的方法,特别注意555|13555|13—|171711|2。|中的后半拍及“#”升记号。2)完整地演唱歌谱。7.学唱歌词1)按节奏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内容。2)跟琴轻唱歌词,注意555|13555|13—|拉库卡拉查拉库卡拉查3)完整地演唱歌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体会墨西哥音乐的热情和奔放。四、完成课本中的练习:1.通过视唱歌谱,分析歌曲中旋律走向的特点,运用相似手法完成旋律创作。出示:551133|53—|557722|42—|模仿:2/43。555|65。|3322|1—|3.6||||五、总结下课。板书设计:《拉库卡拉查》551133|53—|557722|42—|第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歌曲《故乡的月亮》了解巴西音乐的特点。进一步地对学生进行两声部的训练。2.通过比较两部分的节奏和旋律,从而知道相同的旋律运用了不同的节奏,情绪也会改变。教学重点:通过学唱歌曲,掌握变奏的方法和特点,能唱好两声部。教学难点:唱好两声部的和谐。体会连续的附点四分音符节奏和八分音符节奏的运用,给歌曲带来的效果。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教学随记栏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二、复习歌曲《拉库卡阿查》1.听范唱,进一步熟悉歌曲2.视唱歌谱,注意:“5654332|1。|”、“171711|2。”3.复习歌词,跟琴轻唱歌词。重点唱好:“5654332|1。|”急忙一起加入舞蹈“555|13555|13—|”拉库卡拉查拉库卡拉查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主义歌曲的感情和节奏。三、学唱歌曲《故乡的月亮》1.听范唱,引导学生说说:歌曲中唱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启发学生说出柔美、抒情的情绪。2.复听歌曲,分析歌曲的结构以及旋律和节奏的特点。体验不同节奏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用“点、线”之感表现由连续的八分音符和附点四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并点画出旋律的走向。3.教师启发学生讨论后总结: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是以六度音程为基础建构的二部合唱乐段,持续出现的附点节奏,结合旋律的起伏,好似不断涌动的思念之情。第二部分的旋律走向与一、三部分基本性同,但采用了持续的八分音符构成平稳的节奏,与前后两部分形成对比,表现了对家乡赞美的情感。4.学唱歌曲1)学唱歌谱出示旋律A、4/45|1.23.2|4.32.1|7.65.4|3—B、4/40567|11123332|44432221|21767654|3—a划拍唱一唱,注意旋律节奏。B通过唱,让学生比较它的节奏和旋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从而知道相同的旋律运用了不同的节奏,情绪也有所改变。2)看谱视唱a听琴,分析乐谱,找找相同乐句。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相同第二部分两个乐句相同b唱一唱跟琴轻唱歌谱。3)学唱歌词a读歌词,理解歌词。b听范唱,说说歌曲描写了怎样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c跟琴轻唱歌词注意0567|11123332|44432221|落叶,我时时刻刻21767654|3—d完整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用柔美、抒情的声音表现歌曲情绪。四、我的创造根据课本上出示的在歌曲《故乡的月亮》中多次出现的旋律,请学生改变节奏和拍子记性变奏,然后再听一听演奏或演唱效果。出示创作练习变节奏4/4512324|32176|55554|3———|变拍子4/45.12|3.24||||1.视唱歌曲中多次出现的乐句和课本上出示的变奏乐句,让学生从变走句中找出主题距的影子,发现发生变化的要素。先尝试改变节奏,再进行变拍子创作怜惜。2.演唱学生的创作谱,说一说变奏以后的不同感觉,进一步感受音乐各要素对形象塑造所起的作用。五、总结下课。板书设计:故乡的月亮创作练习变节奏4/4512324|32176|55554|3———|变拍子4/45.12|3.24||||第3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拉丁美洲特有乐器排萧、钢鼓的音色及表现手段。2.通过我的创造这个活动,让学生学会制作简单的打击乐器,并能整齐地演奏。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了解和感受排箫和钢鼓的音色以及它的表现手段。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用废旧的材料制作简单的打击乐器。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教学随记栏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节奏训练二、欣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