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自然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的来源一填空题1.在大概30多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生物,即原核细胞的菌藻类.2.直到19世纪初,法国生物家拉马克发表了<动物哲理>一书,提出了”人类来源于某种古猿”的观点.3,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的<物种来源>一书,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观点.4,原上猿,埃及猿,森林猿,是人类的共同祖先.5,恩格斯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劳动,并认为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通过了三个依次递进的阶段,即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6,我国的人类学者普通将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阶段.7,人类学家将当代人种分为三类,即欧罗巴种(白种),蒙古利亚种(黄种),尼格罗种(黑种).8,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考古学家根据石器的制造技术的发展和演进状况,将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中石器,新石器三个时代.9,火的运用和人工取火是原始时代的又一种伟大的技术发明.10,制陶技术的出现,是原始手工业诞生的标志.11,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产生了原始宗教最初的形态之一的图腾崇拜.12,考古学普通将金属器时代分为金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三个阶段.二、简答题1、原始社会重要的技术发明有哪些?有何意义?原始社会重要的技术发明有:⑴石器的发明和应用;⑵火的运用和人工取火;⑶弓箭的发明和应用;⑷陶器制造技术;⑸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等。除此以外,大概在新石器以前,还出现了最初的纺织工艺、最初的建筑工艺、最初的运输技术、原始的医疗技术。原始技术发明的意义:原始技术发明是原始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获得的含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发明,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衣、食、住、行的原始需要。人类开始了能动地改造自然,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也改造了人类本身,发展了人类的聪颖才智,人类开始逐步认识自然物的属性。2、原始宗教产生的因素及其实质?原始宗教产生的因素:宗教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现实社会的一种歪曲的、错误的、虚幻的反映。而原始宗教则是原始人类在同大自然斗争处在弱者地位和自然知识局限性在乎识形态上的体现。只有在人类的智力有所进步并有了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后来,才会有原始宗教观念的出现。原始宗教实质:原始宗教是原始人对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的一种解释。它既是自然知识局限性的体现,又是自然知识的一种补充,甚至是自然知识的一种特殊形态。原始人对自然事物属性的某些认识,也是通过当时的宗教自然观来体现的。古代东方的科学技术第二章一填空题1,埃及最早的文字事实上是象形文字,由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部首符号构成.2,在古埃及建筑史上,最让世人瞩目的就是金字塔,其中最为出名的是胡夫金字塔.3,古代西亚文明来源于古代两河流域,两河是指发源于土耳其亚美尼亚高原的托鲁斯山脉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4,西亚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其中最重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字母文字的发明.5,楔形文字采用了三种符号,即会意符号,表音符号,部首符号.6,早在3000数年以前,苏美尔人就已经掌握了十分先进的锻造技术---失蜡锻造法.二简答题1、古代埃及人在自然科学方面获得哪些对后世有影响的成就?三千年间,古代埃及人对后世有影响的科学成就有:⑴发明了文字。早在公元前3000数年前,埃及就发明了文字。⑵纸草的使用。古埃及人将本地盛产一种名字叫纸草的植物,将其茎杆部切成薄的长条后压平晒干,就制成纸。⑶太阳历的拟定。埃及人从很早的时候起,他们就把尼罗河每年一度的泛滥当作一年的开始。一种恒星年共分365天,一年分为12个月,36周,每月30天,每七天十天,年终加5天。⑷几何成就很大。已能计算梯形、三角形面积,并计算出圆周率(π)为3.14。他们用来计算平截头、正方锥体体积的公式与当代所用的公式是同样的。⑸医学成就(木乃伊)。古埃及人在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对人体解剖和药品防腐等方面有所研究,从而对后世的解剖学和药品学产生过很大的影响。⑹建筑艺术(金字塔)。体现了古代埃及人的高度智慧和技巧,以及令世人瞩目的独特风格。2、古代西亚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获得了哪些成就?在天文学方面,有天象观察和历法编制,以月亮盈亏规律编制太阳历,给行星命名,能预测日蚀、月蚀。以7天为一周等。在数学方面,用十进制计数法及时间的六十进制计数法。能计算出∏的近似值。能解含有10个未知数的多元方程组,会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来表达月亮的亮度。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一填空题1,在希腊化时代出现了以定理,定律形式体现出来的自然知识,被称为伦理自然知识2,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论是古希腊自然哲理的最有价值的成就.3,欧多克斯为解释天体的复杂周期运动现象,提出了以球为中心的同心圆几何构造,这就是最早的地球中心说4,几何学一词的希腊文原意是土地测量的学问,欧几里的几何原本对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5,希波克拉底被西方人称为医学之父二简答题1、古希腊在自然哲学方面获得了哪些对后来科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成果?古希腊自然哲学从整体上对自然现象作直观的考察,提出了许多对后来的科学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猜想,成为欧洲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重要思想渊源。重要有:1)有关自然界万物的本责问题—元素论;2)有关物质构造问题—原子论;3)有关天体系统的模型问题—宇宙论,最早的地球中心说。古希腊的自然哲学有着丰富的内容。上述的元素论、原子论、宇宙论可能并不完全对的,但是他们在当时能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其本身就含有重要意义。科学发展的事实表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对后来的科学家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2、古希腊的理论自然知识有哪些成果?它与自然哲学有何不同?一是把提供自然哲学与经验的结合,其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二是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结合起来,把数学研究与力学研究结合起来,杰出代表是阿基米德;三是科学形态的重要变化,即合理化体系的建立。这一工作是由欧几里得完毕的;四是医学也获得了重要成果,强调用观察和实验的办法来研究疾病,对许多疾病作了较为精确的描述,指出了适宜的治病办法。希波克拉底是代表人物,称为“医学之父”。不同之处:理论自然知识是科学与经验结合的成果,而自然哲学是对自然现象的猜想和解释,是一种科学思想。3、古希腊与古罗马在科学技术上的发展上各有何特点?如果说,古希腊人对自然哲学作出了巨大奉献的话,古罗马人则在实用技术上获得了重要成果。第四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一填空题1.战国末期,秦国(李冰)父子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完毕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2.早在夏代,我国已有了历法,商代有了阴阳合历,创立了(干支记日法)。3.晋朝大博物学家,炼金术士葛洪写的(〈抱扑子〉)与汉末魏伯阳所著(〈周易参同契〉)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炼丹著作。4.中国古代的五大农书是指(〈记胜之书〉〈齐民要术〉〈陈敷农书〉〈王祯农书〉和〈农政全书〉)。5.约成书于战国的(〈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开始形成的标志。6.唐代(陆羽)的〈茶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茶叶的专著。7.在中国天文学中,自唐代(僧一行)起就有了(“恒星自行”)的观念。二、简答题1、中国古代的实用科学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有哪些不同?古希腊自然哲学是通过直觉和哲学的思辩,对自然现象作出了种种对后来科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猜想和解释。它既是古代的哲学,又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形态。(P25)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明显特点是它从整体上对自然现象作直观的考察,提出了许多对后来的科学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猜想,成为欧洲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重要思想渊源。(P26)中国古代的实用科学特别重视于生产实践和直接经验,重视于工艺过程、工艺办法和实践操作的效益。但是实用科学分析局限性,关心效益而对因素甚少追究,知识水日常处在知其然而不知其因此然的阶段。(P43)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分为几个时期?各有何特点?一、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不同的思想学说纷起,大量的思想家、哲学家各持主张,到处游说,互相争辩,造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二、秦汉到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形式了我国古代实用科学技术的模式和道路,对中国后来的科学发展有重要思想。三、唐宋时期。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高峰。如果说唐代是许多科学技术成就的垦荒时期,宋代则是成果的时期。四、明清时期。在科学知识和技术发明方面都有所发展,相比之下在技术发明方面更为突出。但就科学形态和科学研究的办法看却和以前没有本质的不同。3、中国古代实用科学的发展是由哪些因素促成的?一秦朝采用了一系列统一全国的方法,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传输和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二在汉代,由于开辟了海上和陆上的丝绸之路,增进了同各国的经济文化往来。三在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代,各对峙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大都采用了发展生产的方法,增进了生产技术和实用科学的发展。第五章阿拉伯科学文化的兴起与欧洲中世纪的科学技术一填空题1.约公元6,(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取代了原来各部落信仰的多神教。2.“代数”一词来自阿拉伯出名数学家(阿尔—花刺子模)所著的(〈复原与化简算化〉)一书。3.出名医学家(伊本—森纳)的〈医典〉是阿拉伯医学的最高成果。4.阿尔—哈金在他的〈光学集锦〉一书中,完整地表述了光的(反射)定律。二、简答题1、阿拉伯人在科学上独立地做出了哪些奉献?阿拉伯人在学习别人的基础之上,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等学科领域中还独立地发展并丰富了科学。(1)数学。阿拉伯人在数学上的重要奉献,首先是发明了阿拉伯数码。阿拉伯人还继承和发展了印度数学家解决未知数的办法,发展了代数学。(2)天文学。阿拉伯人发现了太阳偏心率的变动,修订了诸多天往常量(如岁差值)。杰出的百科学者阿尔·毕鲁尼认为托勒密证明地球不动并处在宇宙中心的论据,也能够证明地球绕日的运动。重新提出太阳中心说的观点。(3)医学。出名的医学家伊本·森纳完毕了一部百万字的百科全书式的《医典》,是阿拉伯医学的最高成果。伊本·阿尔一纳菲认为血液是从右心室流到肺再到左心室的,揭示了血液的小循环过程。阿拉伯人搞清了眼球的光学过程,不仅为当代光学奠定了基础,并且这一发现又引导人们用晶体和玻璃透镜去放大物体和看书,由此才使意大利人在1350年把透镜装到框上发明了眼镜。其它方面。兴起了炼金术,推动了实验化学的进展。2、如何认识阿拉伯科学文化的历史作用? 阿拉伯科学文化在自然科学发展史中的历史作用,不仅在于它使古希腊科学文献得以保存下来,为欧洲的科学和文艺的复兴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不仅在于它在东西方科学文化的交流中起了中介作用,阿拉伯的学者们还独立地发展并丰富了科学。3、欧洲的中世纪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应如何理解?从5世纪到15世纪,史称欧洲的中世纪。这一时期,基督教会神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支柱。教会垄断了整个文化领域。神学在知识领域有最高的特权,科学成了神学的附庸,神学变成了科学的皇后。神学从根本上否认研究自然和学习科学的必要性。这是欧洲中世纪科学得不到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时期,故称为“黑暗的中世纪”。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一填空题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带领船队达成非洲最南端,葡萄牙国王把这里命名为(好望角)。马丁—路德所提出的宗教改革学说,其核心就是(“信仰能够获救”)。哥白尼的(《天体运动说》)一书,系统地叙述了太阳中心说。提出整个人体内血液循环理论的人是英国医生(哈维)。伽利略的(《有关两个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被称为近代天文学的三部最伟大的杰作之一。在最早建立的科学社团中,最有影响的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西芒托)学院,英国的(皇家学院),法国的(皇家科学院)和德国的(柏林学院)。二简答题1、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是什么?答: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在欧洲出现了航海探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这些由资产阶级发动的经济活动和文化运动,对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1、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是什么?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诞生;随着指南针、印刷术与火药陆续传人欧洲,同时造船业、冶金业等有了很大的发展,技术的社会应用增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便宜书籍的印刷出版,又使资产阶级思想革命运动有了文化武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又增进了技术的社会应用,在欧洲出现了航海探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这些由资产阶级发动的经济活动和文化运动,形成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社会基础。2、为什么说科学实验是近代自然科学得以相对独立发展的实践基础?科学实验是一种以认识自然为首要目的的实践活动,它作为认识自然的研究办法,在诸多方面优于普通的观察和生产实践活动。随着着自然科学同宗教神学、经院哲学的激烈斗争,一批哲学家、科学家极力倡导科学实验,并把科学实验作为科学战胜对手,壮大自己力量的有力武器。由于科学实验日益成为独立的社会实践,不仅使近代自然知识有了特有的实践基础。也增进了科学形态的变化,出现了实验科学。近代自然科学是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实验科学。因此说科学实验是近代自然科学得以相对独立发展的实践基础。3、从近代自然科学产生时科学家们反对宗教神学斗争中受到何种启示?在科学反对宗教的斗争中,科学家们曾用血和肉坚持了科学的真理,这种精神始终为后人所景仰。4、如何分析近代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科学实验活动的兴起,近代科学办法的建立,有赖于哲学的引导。在科学从中古时代向近代转变的关头,哲学家主动倡导近代科学办法,并对推动科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第七章 典型力学体系的建立一填空题(牛顿力学)的建立是科学形态上的重要改革,标志着近代理论自然科学的诞生。按牛顿的理论,行星与行星之间也有万有引力,使行星偏离其椭圆轨道,这种不规则的微小偏离被称为行星的(摄动)。德国的(毕仑海特)和瑞典的(摄尔西斯)建立了测定温度的原则,据此发明了华氏和摄氏温度计。荷兰莱顿大学的(森布罗克)和德国的(克莱斯特)分别发明了为储存静电电能的电容器,即(莱顿)瓶。17世纪真正把化学确立为一门科学的是出名的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化学在18世纪的重要成果是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建立了(氧化—燃烧)理论。1675年(列义霍克)在污水中发现了大量的极小的动物——(微生物),这就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一种新的领域,即(微生物)世界。18世纪生物学的重要成就是瑞典学者(林耐)的(动植物)分类。二简答题1、有哪些知识为牛顿力学的建立提供了基础?一、伽利略通过对落体的研究,已经发现了惯性运动和在重力作用下的匀加速运动,奠定了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基本思想。二、伽利略有关抛物体运动定律的发现,对牛顿万有引力的学说也有深刻的启示作用。三、开普勒所发现的行星运动定律则是牛顿万有引力学说产生的最重要前提。2、如何从牛顿力学的建立来分析继承与发明的关系?牛顿的研究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伽利略和开普勒的研究对其科学成果有着深远的意义。伽利略通过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已经发现了惯性运动和重力作用下的匀加速运动。奠定了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基本思想。伽利略对抛物线运动的发现,对牛顿万有引力的学说也有深刻的启示作用。开普勒发现的行星运动三大定律是牛顿万有引力三大定律学说产生的最重要的前提。牛顿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独创性努力,把天体力学和地上力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含有划时代意义的典型力学体系。从牛顿力学的建立,我们能够看出:一种科学理论的诞生,离不开继承,更离不开创立。所谓继承,就是科学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所谓创立,就是在新的事实面前,必须突破陈规,建立新的理论。因此,没有继承,也就难以创立;而只有继承,没有创立,科学也就停止不前。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立,才干推动科学向前发展。牛顿在谈到他的科学成果时,他谦虚的说,“我比别人看得远,是由于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事实上,每位科学家的成功都与他自己的努力和对别的科学家的伟大成果的总结分不开的。3、牛顿力学建立的历史意义何在?牛顿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实现了天上力学和地上力学的综合,形成了统一的力学体系,是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这是人类认识自然历史的第一次大飞跃和理论大综合。它开辟了一种新的时代,并对科学发展的进程以及后裔科学家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牛顿力学的建立是科学形态上的重要变革,标志着近代理论自然科学的诞生,并成为其它各门自然科学的典范。自牛顿建立普遍的力学体系之后,从根本上变化了人类对世界图像的认识,“自然规律”这一概念逐步被人们所接受,表明神学统治科学的日子已经结束。4、牛顿时代其它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哪些特点?整个说来,其它各门自然科学尚处在积累资料并逐步形成为独立学科的时期。(P98)5、为什么说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是不可避免的?试分析它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时期,首先需要把自然界分解开来加以研究,考察多个自然过程的区别,这是科学研究必由之路,因此难免会撇开和无视事物之间的总的联系;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开始总是先要注意这种事物是什么和有多少,难免无视事物的产生、发展和转化过程;自然科学的发展中,首先是以机械运动形式为对象的力学达成完善的程度,其它自然科学还处在积累资料的阶段,因此,也就难免用力学的尺度衡量一切,用力学的规律解释一切。科学发展的一定的历史阶段,形成了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一定的历史形态。进步意义和局限性:应当说这种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在当时是有进步作用的。由于它把自然界中起作用的因素都归结为自然界本身的规律的作用,有助于促使科学家去探索自然界的规律。尽管行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无视理论思维的作用,无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但它能刺激人们运用分析、解剖的方式,从观察和实验中获得更多的经验材料,这对科学的发展来说也是必要的。但同时又必须认识,由于它只看到了一种个事物,忘记它们互相的联系,看到了它们的存在,忘了它们的产生和消失;看到了它们的静止,忘了它们的运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而又有着严重的缺点。这种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在对自然界整体的见解上又似乎低于古代。第八章近代技术的兴起与工业革命一填空题以(工作机)的革命为起点,以(蒸汽动力)的发明和普遍应用为重要标志,迎来了人类发展史上一种崭新的时代——(机器大工业)时代。1775年英国锻造专家(威尔金森)制成了第一台镗床。1794年,机械师莫兹利发明了(移动刀架)。1824年,英国瓦匠(亚斯普丁)发明了早期的水泥,即(“波兰特水泥”)。1867年,法国人(莫尼埃)获得了发明钢筋混凝土的专利。二简答题1、造成工业革命的最重要的技术发明有哪些?一、工作机的发明与应用;二、蒸汽动力的发明;三、机床的发明与应用。2、瓦特在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中最重要的奉献是什么?普遍应用的蒸汽动力机是由瓦特发明的。在纽可门发明的蒸汽机的基础上,瓦特作了重大改善。瓦特运用潜热的概念,为减少热损失,于1765年研制成一种外冷凝器。这是一种与汽缸隔开的空屋,使蒸汽在此空室内冷凝,这就大大减少了重复加热汽缸所消耗的热量。同时又采用精密加工、油润滑和设立绝热层等方法,使热效率提高到3%以上。瓦特终于发明了一种可付诸实用的蒸汽机。然而,瓦特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于1784年获得了又一项专利,即双向动作的蒸汽机。不仅如此,为使它合用于多个工作机的动力,瓦特还采用了连杆、飞轮等装置,使机器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持续而均匀的圆周运动。后来又发明了离心调速器,这样就能够通过传动装置带动一切机器运转,为整个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提供一种通用的动力机。从此,动力机、传动机、工作机构成了机器生产系统,这是技术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3、为什么说莫兹利发明的移动刀架可与瓦特的发明相比?1794年,机械师莫兹利发明了移动刀架,1794年制成了带有移动刀架和导轨系统的车床。刀架替代人手夹持刀具,并使刀具沿导轨作直线进行运动,由此能够方便、快速、精确地自动加工不同螺距的螺丝以及直线、平面、圆柱形、圆锥形等多个几何形状的部件,使车床真正成为机器制造业本身的工作母机。移动刀架看来是一种简朴的发明,实则是机械技术史上的重大发明。在19世纪英国出版的《全国工业》一书中认为:“它对机器的改良和更广泛应用所产生的影响的成果是,多个机器很快就完善和便宜了,并且推动了新的发明和改良。4、工业革命中形成的技术体系有哪些特性?一、在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上,工业革命早期的许多技术发明重要还是工匠们的经验成果,科学只起了辅助作用。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许多科学家逐步对科学的应用产生了爱好,加速了科学和工业的结合,使得许多技术上的发明成了科学在工业上的应用。二、由工作机、传动机、动力机所构成的机器系统的出现,是这一技术体系的又一重要特性。三、机器时代的重要特性是用机器生产机器,它是在多个技术的体系化过程中出现的。在这种状况下,紧凭工匠个人的技能不够了。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技能的地位相对减少了,机械设备及劳动手段的作用提高了。作业(三)一、填空题1.18,意大利的伏特发明电池,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18,丹麦的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使磁针偏转的磁效应,揭示出电能向机械能的转化。2.最早公布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是德国医生迈尔。英国业余物理学家焦耳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确实立作出了重要奉献。3.1865年,克劳胥斯引入了一种直接反映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概念——熵,用来表达某一种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4.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有关太阳系来源的星云假说,第一种把自然界看作是发展变化的演化过程。5.在地层成因及生物化石的解释上有火成说和水成说之争,灾变说和渐变说之争。6.当代遗传学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的修道士孟德尔。其研究成果被研究者概括为三条定律,即显性定律、分离定律和独立分派定律。7.1873年,麦克斯韦的巨著《电磁学通论》问世,标志着完整的电磁理论确实立。8.1864年,法国人马丁在西门子兄弟的协助下,发明了西门子-马丁平炉炼钢法。9.直到现在为止,冶金技术可分为两大支,即物理冶金和萃取冶金,亦可称之为火法冶金和水法冶金。10.热机按其工作方式可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11.1839年,英国人古德伊尔把巴西的天然橡胶与硫磺混合起来,发明了橡胶的硫化法。12.第一条投入实际应用的电磁式有线电报是由德国科学家高斯和韦伯搞起来的。13.在1894年至1896年间,意大利的马可尼和俄国的波波夫几乎同时实现了无线电的传输和接受。14.我国的造纸、纺织、制瓷等技术首先传入阿拉伯,又通过阿拉伯传入欧洲。15.西方最先来华的并有一定科学知识的耶稣会士是意大利人玛窦,他于1582年来华。16.清初,汤若望将新历法献给顺治皇帝,随即颁行,称为时宪历。17.1881年,我国正式开办的第一条陆路电报线路——津沪线,于12月投入使用。18.由詹天主持设计、建设的京张铁路,是我国第一条自己集资、自行勘测、设计和施工的铁路。二、问答题1、为什么说19世纪是科学的世纪?答:19世纪工业革命和生产力的巨大进步,迎来了近代科学的全方面繁华,其规模和成就远远超出了17世纪的科学革命。19世纪的热力学、光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人类学等学科都获得了重大的突破,并大都进入到理论综合的阶段,新学说、新理论如雨后春笋,使19世纪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世纪。2、辨证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有哪些?答: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等的科学发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自然图景,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3、以电气为中心的技术革命涉及哪些重要的技术发明?答:其中涉及钢铁材料技术、内然动力技术、有机合成技术、无线电通讯技术等,电气技术则是这一群技术的主导技术。4、简述以电气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的特点。答:一、第二次技术革命是以电气为中心的一群技术的基础上发生的,使原有的技术体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革。二、第二次技术革命中的技术发明重要是科学的成果。三、第二次技术革命中的许多发明都出自实验室。四、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在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的时期,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五、第二次技术革命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暴发时,已经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技术体系,在这之后进入了这一技术体系的改良和完善时期。5、如何认识西方科技知识的三次传入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答:从总的方面来看,由于传教士传入的并不是当时最先进的西方科技知识,中国封建统治者又只是出于统治的需要,因此只有天文、数学、地学等方面的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的上层社会中间产生了一定影响,而未能在整个社会中产生多大后果。中国科学技术没有因西方科技知识的传入而获得生机,相反,自清朝中叶之后,传统科学技术的成果在清王朝的统治下也日益减少了。作业(四)一、填空题1.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现象的三大发现是19世纪末物理学的重要成就。2.19末,普朗克在向德国物理学会上宣读的《有关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的论文中,报告了黑体辐射定律的推导和他的假说,宣布了量子论的诞生。3.海森堡在1927年推出了测不准原理和测不准关系式。4.当代科学的发展是在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互相增进中实现的。高度的分化和高度的综合,是当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点。5.奇异粒子又称为第二批基本粒子;共振态粒子又被叫做第三代基本粒子。6.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电离层、中间层、热层、磁力层。7.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在1945年发表了《地质力学的基础与办法》的专著,这标志着地质力学的诞生。8.1961年美国的赫斯和狄兹分别根据大量古地磁资料创立了海底扩张说。9.物种进化论、遗传定律、和基因论是19世纪生物学的重要发现。10.核酸是由4种不同的碱基、核糖和磷酸构成的。核酸又有去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之分。11.DNA双螺旋构造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生物学最伟大的发现,是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12.1969年,美国的“阿波罗—11”把人送上了月球,实现了载人登月计划。13.生物工程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遗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_生物转化工程_。14.电子管计算机统称为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为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第三代电子计算机是_集成电路计算机_;第四代电子计算机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第五代电子计算机则是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装备的含有人工智能的巨型计算机和微型机。15.1965年,我国科学家第一次用化学法合成了含有51个氨基酸的_结晶牛胰岛素_首先实现了蛋白质的人工合成。16.19世纪末物理学的重要成就有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现象17.1960年,美国物理学家制造出世界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即“莱塞”。18.我国出名科学家_钱学森_1958年写的《工程控制论》是控制论学科的奠基性文献之一。二、问答题1.电子、X射线、放射性元素的发现在哪些基本概念上向典型物理学提出了挑战?答:(1)电子带负电,而物体普通是不带电的,阐明原子并不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质点,物体内部存在带正电的微粒,这是什么微粒,如何分布?(2)X射线含有与电子不同的性质,它不能被磁场合偏转,它含有很强的参透能力。这是什么微粒?这种射线产生的因素是什么?(3)放射性元素为什么放射出射线,这种射线在磁场作用为什么会分成三部分,这几部分分别是什么?对以上三者的发现使科学家们又一次投入了物体终究是由什么构成的,如何构成的的研究,掀起了科学的又一次新革命。2、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和重要结论答:基本假设:一、 对于任何惯性系即以匀速运动的体系,一切自然定律都同样合用,也就是相对性原理。二、对于任何惯性系即自由空间中的光速都是相似的,也就是光速不变结论:1、同时性和相对性;2、时钟延缓;3、长度缩短;4、物体的质量随速度变化;5、质能有关。3、试用物理学革命的事实阐明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是什么?答:在科学发展史上不同窗派之间发生争论乃是一种正常现象。科学发现的新事实与原有理论之间的矛盾,这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由此才有新理论的出现,用以概括新的事实。正是这种争论促使人们抛弃错误的观点、理论揭示出各派在理论上缺点,确立和发展对的的观点和理论,增进理论与实践新事实之间的矛盾不停解决。量子学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停发展和完善的。4、当代自然科学把物质世界分为哪些层次来进行研究?在不同层次上都有哪些重大的科学突破?答:层次:夸克——基本粒子——原子核和原子——分子——凝聚态——地球和其它天体——星系和整个宇宙为内容的完整的物理学体系。。夸克:夸克模型和原子模型;基本粒子:总达400余种,能够互相转化,有内部构造,原子能的运用;原子核和原子:原子构造模型,电子、X射线、天然放射性的发现,量子论与量子力学;分子:构造化学与离分子化学,从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进一步的生物学研究;凝聚态:超导的研究,超高压、超低温、高真空的获得;地球天体:大陆漂移说、地幔对流说、海底圹张说、板块构造说;星系宇宙:光谱技术的应用发展,宇宙飞船发射、恒星演化理论、宇宙说。5、在分子水平上的生物学研究都获得了哪些重要成果?答:(1)1945年,美国生物学家比德尔等人用实验办法揭示了基因和酶的关系。(2)有关DNA是携带遗传信息载体的发现。(3)DNA双螺旋构造模型的建立。DNA双螺旋构造的发现,被称为是二十世纪生物学最伟大的发现,是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6、系统论、控制论与信息论作为一种学科有何特点?答:这些学科所提出的整体性原则、最优化原则、反馈原则,这些学科所提供的办法,对各门科学技术含有普遍的办法论意义。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科学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这三个领域中许多现象的一致性,揭示了用机器模拟人的某些思维活动的可能性,从而更具体地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意识现象有其物质基础,充实和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同时,这些学科也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探讨的哲学问题,进一步研究这些学科并加以概括必能进一步揭示出互相作用与因果性、整体与部分、构造与功效、有序与无序等方面的辩证内容,并使我们对当代技术革命的性质和意义有更加具体的理解。第九章近代自然科学的全方面发展为什么说19世纪是科学的世纪?19世纪是近代自然科学技术全方面发展的时期。工业革命和生产力的巨大进步,迎来了近代科学的全方面繁华,其规模和成就远远超出17世纪的科学革命。科学开始走到了生产技术的面前,并推动了生产技术的发展,使人类从蒸汽—机器时代向电气应用化时代过渡。19世纪的热力学、光学、电磁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人类学等学科都获得了重大的突破,并大都进入到理论综合的阶段。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的批伟大的科学家。典型的自然科学在19世纪末已达成了基本完善的程度,我们今天所接受和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原理,大部分是在这个世纪里奠定的。各门自然科学已从经验科学变为理论科学,由个人自由研究转变为集体研究,科学研究手段和办法日益完善,同时,19世纪的自然科学成就增进了整个文化的科学化,特别是哲学的科学化。因此19世纪是名副其实的科学世纪。举例阐明科学发现的历史必然性。能量守恒原理的发现,在科学史上是一种非常有教育的事例(见P141,到P142第5行止)。法拉第有关“场”的概念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者和近代电磁理论的创始人是法拉第。为理解释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提出“力线”和“场”的概念,认为电和磁的作用必须通过通过某种物质媒介,这在人们面前展示出物质实体在间断的粒子存在形式之外还存在着持续的“场”的形式,这自牛顿以来物理学基本概念的重大发展。辨证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有哪些?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等的科学发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自然图景,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第十章近代技术的发展——以电气为中心的技术革命以电气为中心的技术革命是在什么样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兴起的?从19世纪中叶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美发达国家陆续完毕了工业革命。随着生产的发展,对于动力、材料、通讯等技术又不停提出了新的规定,原有的以蒸汽机动力为中心的技术体系的矛盾也日益表面化。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在各个领域的全方面发展,则为技术上的新发明提供了科学前提。以电气为中心的某些技术在原有的技术体系中孕育,并在19世纪中叶后来逐步运用于生产,由此触发了技术发展史上又一次技术革命,史称以电气为中心的技术革命。以电气为中心的技术革命涉及哪些重要的技术发明?一是钢铁和材料技术的发展,有炼钢法的演进、合金钢的发明、电解法的产生、金相学的出现等。二是热机的新发明,重要是内燃机的发明与改善,从而出现了汽车的发明和制造、汽油发动机驱动的木架双层飞机初次试飞成功以及燃汽轮机、内燃机车、拖拉机的诞生等。三是电气方面的技术发明:有线电报与电话的发明应用;电机的发明与发电;电气照明;电的输送等。尚有有机合成技术等,电气技术则是这一群技术的主导技术。如何理解科学是技术的先导这一命题?第二次技术革命中的技术发明重要是科学的成果,这一点与蒸汽——机器时代的技术发明不同。没有电磁理论就没有电机和无线电技术的发明,没有化学的实验研究就没有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因此能够认为,从这一次技术革命起,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技术逐步成了科学的应用,科学成了技术的先导。简述以电气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的特点。答:一、第二次技术革命是以电气为中心的一群技术的基础上发生的,使原有的技术体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革。二、第二次技术革命中的技术发明重要是科学的成果。三、第二次技术革命中的许多发明都出自实验室。四、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在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的时期,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五、第二次技术革命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暴发时,已经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技术体系,在这之后进入了这一技术体系的改良和完善时期。第十一章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在东方的传输如何认识西方科技知识的三次传入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从总的方面来看,由于传教士传入的并不是当时最先进的西方科技知识,中国封建统治者又只是出于统治的需要,因此只有天文、数学、地学等方面的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的上层社会中间产生了一定影响,而未能在整个社会中产生多大后果。中国科学技术没有因西方科技知识的传入而获得生机,相反,自清朝中叶之后,传统科学技术的成果在清王朝的统治下也日益减少了。从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角度应如何评价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几个方面来看,都是彻底失败了。但从它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来看,洋务运动的作用还是应当予以必定的。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如果追根朔源,在许多领域是从洋务运动时期开始的。从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日本的不同发展道路的比较中应吸取哪些经验教训?日本以1868年明治维新作为一种时代的开端,大量吸取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哺育人材,并以急迫的步伐走向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明治维新之后,在发展以棉纺工业为中心的轻工业大机器生产的基础上,于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又使以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为中心的大机器生产获得了发展,并成功地进行了产业革命,使日本成为东方国家吸取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典范。我国封建制度处在上升阶段时,曾是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有利因素。但在封建制度已经腐朽衰落的时期,却严重的妨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由于我国封建制度长久延续,明代中期后来出现的资本上义萌芽屡遭挫折,社会生产力日趋缓慢。欧洲资本主义兴起之时,我国仍处在封建制统治之下,统治阶级重人文轻自然,重伦理轻科学。科学技术既然为封建王朝及“大业文人”所不齿,固然也就不会有人给科技术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了。明清以来实施封建专制的思想统治,是妨碍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封建社会中,封建依附和自然经济关系并没有依靠科学技术的社会规定和内在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只能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缓慢积累过程,直至明代中期仍然领先的我国科技,很快被资本主义的欧洲所超出。中国封建社会处在长久的封闭状态,与外界联系甚少,科学技术自成一格,有相称强的保守性和排它性,不注意吸取外来的思想文化,制约和影响了我国科技的发展。我国科技总体上是经验型的,偏重于实际应用,理论性不强,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办法。近代科学在欧洲之因此诞生,重要因素之一是实现了经验和理性的、学者和工匠的结合。中国却没有这种结合的需要和条件。总之,中国传统科学固有的局限,封建经济关系和专制制度,帝国主义的入侵,使近代科学技术未能在中国产生,并妨碍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输和发展。认真总结这一历史经验教训,将对中国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增进四化建设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历史不能重演,但能够借鉴。第十二章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电子、X射线、放射性元素的发现在哪些基本概念上向典型物理学提出了挑战?电子、X射线和天然放射性这三大发现激烈冲击着牛顿力学的物质、质量、能量、运动等基本概念,典型物理学中的质量守恒、能量守恒、运动定律等基本定律面临严峻考验。试用简图标明人类揭开原子内部秘密的认识过程。一、“面包夹葡萄干”的原子模型:226页末段中间(画简图);二、原子构造的行星模型:227页第8行至12行(画简图)。狭义相对论的建立所根据的两条基本公式是什么?一、于任何惯性系即以匀速运动的体系,一切自然定律都同样合用,也就是相对性原理。二、对于任何惯性系即自由空间中的光速都是相似的,也就是光速不变原理。试用物理学革命的事实阐明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是什么?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在高速过程和微观领域内实现了一次更为深刻和更为广泛的理论综合,在科学的基本概念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时间、空间、运动、质量、能量、持续与非持续、必然与偶然、物质构造等普通的关系上都提出了许多崭新的见解。物理学革命也引发了科学学派间的争论。科学发现的新事实与原有理论之间的矛盾,这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由此才有新理论的出现,用以概括新的事实。在科学发展史上不同窗派之间发生争论乃是一种正常现象,正是这种争论促使人们抛弃错误的观点、理论,揭示出各派在理论上的缺点,确立和发展对的的观点和理论,增进理论与实验新事实之间的矛盾不停解决。量子学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停发展和完善的。第十三章当代自然科学的新进展1、当代自然科学把物质世界分为哪些层次来进行研究?在不同层次上都有哪些重大的科学突破?层次:夸克——基本粒子——原子核和原子——分子——凝聚态——地球和其它天体——星系和整个宇宙。在不同层次上重大的科学突破有:夸克:夸克模型和原子模型;基本粒子:总达400余种,能够互相转化,有内部构造,原子能的运用;原子核和原子:原子构造模型,电子、X射线、天然放射性的发现,量子论与量子力学;分子:构造化学与离分子化学,从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进一步的生物学研究;凝聚态:超导的研究,超高压、超低温、高真空的获得;地球天体:大陆漂移说、地幔对流说、海底圹张说、板块构造说;星系宇宙:光谱技术的应用发展,宇宙飞船发射、恒星演化理论、宇宙说。2、举例阐明宏观研究是如何同微观研究结合的,功效研究又是如何同构造研究结合的?一、40年代末,美籍俄国物理学家伽莫夫把基本粒子的研究成果同宇宙膨胀论联系起来,更加系统地提出了大爆炸宇宙说。二、射线衍射法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使得人民能够理解晶体中电子、原子在空间中的分布状况,从而把物质构造的研究同物质化学性能的研究结合起来,出现了晶体化学的新分支。在分子水平上的生物学研究都获得了哪些重要成果?一、用实验办法揭示基因与酶的关系;二、有关DNA是携带遗传信息载体的发现;三、DNA双股螺旋形构造模型的建立。DNA双螺旋构造的发现,被称为是二十世纪生物学最伟大的发现,是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四、对DNA和RNA功效的揭示五、遗传密码表的问世。简述人类提出原子价概念到认识化学键的历史过程。经历五个过程:一、对原子价概念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舞蹈教师全职岗位聘用合同
- 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美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美术职业学院《数据挖掘分析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先进加工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移动媒体营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7《静夜思》(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 青岛滨海学院《地图学与遥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绍兴文理学院《微处理器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城建大学《水能利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梧州职业学院《发动机构造与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中学2025届高一下生物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4年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广东省深圳市2023年中考英语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看看我们的地球》
- 吉林省地方教材家乡小学一年级下册家乡教案
-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
- 实验经济学实验设计案例
- 东软入职合同
- 护理责任组长竞聘
- 卫生监督村医培训课件
- 2024年新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编复习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