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物态及其变化高效课堂电子教案_第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物态及其变化高效课堂电子教案_第2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物态及其变化高效课堂电子教案_第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物态及其变化高效课堂电子教案_第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物态及其变化高效课堂电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学案主备人:赵靓学案执行人:时间:课题物态变化温度课型问题解决课课时2上课时间教材分析关于物质的三种存在状态,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中已经学过,但学生对于不同状态物质的特征并不太理解。不过本节的教学要求不高,相信多数学生会很轻松的理解本节所学。温度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但教材的要求不高,只要求学生认识到“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就可以了。学生对此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至于温度的测量、实验用温度计和体温计的使用,虽然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但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温度的测量,对此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学情分析本节是初中物理的第一节课。从本节开始,学生们真正开始接触物理、了解物理、学习物理。因此要本着从简单入手、从现象入手的要求,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趣味,研究的方法。本节的两个重点内容是“物态及其变化”和“温度及其测量”.本节内容安排上注意体现了《课标》中三个维度教学目标。在知识技能上主要介绍了温度的概念与实验室温度计和体温计,体现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设计理念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与数学化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感受水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下的不同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基本特征描述出来,能列举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学会使用酒精灯。.(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提出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理。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温度的物理意义教学难点: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关键问题教师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意通过有层次的问题串的精心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学生探究———教师引导教学准备预习《问题导读生成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教学过程设计程序设计时间创设情境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复习回顾检查预习效果3分钟创设效果检查情境教师:本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物态变化温度下面由学术助理安排复习检查及《问题导读生成评价单》的预习情况.在学术助理安排下,按要求接受检查。并查找自己的不足,及时纠正。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分钟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组内合作讨论、交流解决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问题导读生成评价单》。学生思考问题(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讨论,但是不要求学生一定能说出答案.在对问题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出将要涉及的问题。)问题生成合作探究7分钟创设自主探索情境【学术助理】通过预习同学们生成了一些问题,下面请大家走进《问题导读生成评价单》,并根据问题分组讨论探究.教师巡视,个性化指导。学生根据《生成单》上的问题,自主合作,生生讨论,小组交流.全班展示问题讲解10分钟创设思维情境【学术助理】下面请各小组在黑板展示并分组讲解。1、学生分小组在黑板展示;2、其余学生可对其它组的展示情况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对其它组答案的正确性进行订正。3、学生分小组讲解;4、学生对“展讲"情况进行评价.问题训练组内评价15分钟创设评价情境由学术助理发放《问题训练拓展评价单》.教师实施“一帮一”教学和“分层教学”。1、学生自主完成,小组评价.2、小组竞赛,全班评价.规范指导提升能力2分钟创设规范指导情境教师借助《问题训练拓展评价单》及本节知识进行规范指导。学生倾听,做好记录.总结归纳提升意义3分钟创设反思情境1、【教师话白】本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学习中你有何收获与体会?2、教师补充.1、学生总结知识点;2、学生谈体会.板书设计物态变化温度1。物态2.温度计3..摄氏温度4。体温计教学反思课题:物态变化温度(一)问题导读单导学目标知识点物质的三种状态,温度的概念;摄氏温度的规定方法、温标符号、单位符号、认读方法;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并正确读数。导法:实验法、归纳法、讨论法导学时间: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

1、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可以分为、、三种状态2、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的性质制成的;玻璃泡中的液体一般是、、.3、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是。温度计上有一个字母℃,表示的是。4、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叫,写作。5、在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然后看清它的;6、温度是表示的物理量;课堂导学1、温度概念:2、师生共同做4.1–1实验,实验说明:凭感觉判断物体温度是的,要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用。3、探究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演示课本4。1--2(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的规律制成的;(2).玻璃泡内的液体一般是等。4、摄氏温度:规定5、37℃读作;—4℃读作6、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小资料,了解自然界的一些温度,并将空的填完整.7、探究温度计的使用:将温度计分给学生,测量所给的烧杯中水的温度,总结归纳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课题:物态变化温度(一)巩固训练单课堂练习右图中几个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甲:乙:丙:丁:2.零下35摄氏度还可以读作_______,可以写作_____;-275℃应读作_______或_______;比0摄氏度高15摄氏度的温度,读作_____,记作_____。3.有三支温度计,其中甲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乙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0℃~50℃,丙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20℃~105℃,由此可知_____温度计是家庭用的寒暑表,_____温度计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_____温度计是体温计。4。该选哪一项?(1)温度反映的是物体的()A.体积大小B.运动快慢C.冷热程度D.振动快慢(2)-20℃的正确读法是()A.零下20度B.零下摄氏20度C。负摄氏20度D。零下20摄氏度(3)下面关于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B.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D.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5.下列是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请将各步骤的标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上。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C.使温度计和被测物体接触几分钟;D.观察温度计的读数;E.取出温度计;F。让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3020℃乙图23020℃乙3040℃A图1BCD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水的温度是℃。课后反思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课题:物态变化温度(二)问题导读单导学目标知识点知道体温计与实验室温度计的区别即使用方法;能从温度计上正确读数导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归纳法导学时间: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体温计的量程℃、分度值℃,2、、体温计在读数时,(填“能"或“不能”)离开人体,因为在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直管之间有;3、体温计在每次使用前,都要用力的;其它温度计(“能"或“不能”)甩。课堂导学用挂图结合实际的体温计了解体温计的构造、量程、分度值等。体温计的量程℃、分度值℃,玻璃泡里的液体是;2、测体温时、水银随着温度的升高,发生,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变冷,细管内的水银,直管内的水银(填“能”或“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他表示的仍然(“是”或“不是”)人体的温度。3、归纳一下体温计与普通温度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有哪些:例1: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A.放在沸水中煮几分钟B。用自来水加以冲刷C.用酒精灯烘烤D.用医用酒精擦抹例2: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为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在把温度计插入热水后应何时读数据?"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意见:甲认为应立即读数;乙认为应该在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丙认为插入时间越久读数越准确。请你对此发表评论。(2)粗心的护士小张仅对一支体温计消毒后,就直接用它给几个病人测体温,结果发现均是39℃,可是有的病人并不发烧,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小张这样做可能引起哪些危害?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课题:物态变化温度(二)巩固训练单课堂练习1.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三个人中有至少一人体温是39.5℃2。如图所示四种测量水温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3.上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4.抗击“非典”时,我们经常要测量体温,相信你一定对人体体温及体温计有所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温计不能离开人体读数B.液体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体温的C.体温计在每次使用前都要放在沸水中消毒D。人体口腔正常温度一定为37℃5.下图1是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A。酒精温度计B.乙醚温度计C.水温度计D.水银温度计6.张迪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将少量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然后像图2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她这样做被李明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得有点问题,请你把它挑出来()A.不应倒入另一烧杯,这会使温度降低B.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C.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D。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温度计玻璃管内液柱上表面相平,而不应斜视7.下图中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请你评价这四种操作方法的正误.如果是错误的,指出错在哪里。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把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上,其示数为32℃。教室内的实际温度是多少?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导学案课题1.2.1熔化和凝固课型问题解决课课时2上课时间教材分析熔化和凝固现象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主要是做好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归纳和探究的能力.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在生活中有经历和体验,学习和接受都比较容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熔化、凝固的含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感知固体发生熔化都需要吸热。2。通过对海波、蜂蜡熔化过程的探究,知道判断固体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和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2。通过探究实验过程,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物质熔化的过程教学难点:探究物质熔化的过程关键问题做好熔化实验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问题导读生成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学生准备:铁架台,酒精灯,铁圈,石棉网,海波,蜂蜡,火柴,温度计,表等文具。教学过程设计程序设计时间创设情境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复习回顾检查预习效果3分钟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大胆猜想,引出定义教师:自然界中冰的熔化;北方的冬天银装素裹象水变成冰这样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象冰变成水那样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你能举出生活中那些熔化和凝固的例子在学术助理安排下,按要求接受检查.并查找自己的不足,及时纠正。创设情境引入新课7分钟创设问题情境猜想与假设【提出问题】1、熔化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2、熔化的过程有什么特点?不同物质的熔化过程是否相同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问题导读生成评价单》.学生根据亲身体验和生活经验对探究问题进行猜想,提出不同看法和这样猜想的依据问题生成合作探究10分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问题】观察教材1—8所示的实验装置,并思考下列问题,分组讨论后回答.1、在做海波熔化实验时,为什么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而要把试管放在有水的烧杯中,再用酒精灯隔着石棉网加热?2、烧杯中的水量多少恰当?3、温度计的液泡在什么位置合适?为什么?4、要记录什么数据?怎样记录数据?5、如何更好的描述数据?6、实验的操作步骤是什么?怎样保证实验过程中安全操作?。学生观察实验装置,讨论回答问题后,学生对所采用的装置就有所理解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15分钟探究过程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指导学生作好实验记录观察松香和海波的熔化过程观察温度和物态,记录数据等课题:熔化和凝固(一)问题导读单导学目标知识点了解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固态和气态可以相互转化;认识熔化和凝固的含义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认识熔点,识记冰、固态酒精、固态水银等几种常见物质的熔点.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导学时间: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2、熔化:物质由变成的过程叫熔化;固体熔化时要(吸热或放热)3、固体可分为和,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个温度叫,这类固体物质熔化时不断,但是温度.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物质熔化时不断,温度.课堂导学1、探究萘和石蜡这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时加热采用的是法,这样加热的目的是。2、实验记录表格:时间/min01234567891011萘的温度/℃萘的状态蜡的温度/℃蜡的状态画出萘和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萘和蜡的熔化过程知道:(1)萘在熔化前,不断,温度;熔化时,不断,温度;熔化后继续加热时,温度;(2)蜡在熔化前,不断,温度;熔化时,不断,温度;熔化后继续加热时,温度;5、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固体熔化的条件是;6、分析可得出能将固体分为两类:(1)、晶体:,常见的如:(2)、非晶体:,常见的如:7、熔点:,晶体熔化的条件是;非晶体(“有"或“没有”)确定的熔点.8、查看几种物质的熔点(标准大气压下):冰;固态水银;固态酒精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课题:熔化和凝固(一)巩固训练单课堂练习1。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同一种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有关.B.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C.物质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非晶体没有熔点,所以熔化时不吸热.2、坩锅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锅内盛有锡块,坩锅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C.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3、小明针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列出了下面的表格,请帮他填写完整固体分类举例熔化过程是否吸热温度有无熔点晶体非晶体课后练习4、在图4—10中,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应为()5、在铅的熔化过程中:(

)ﻫA、铅的温度升高,同时吸热

B、铅的温度降低,同时放热ﻫC、铅的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

D、铅的温度不变,同时吸热6.某固体从200℃开始熔化,直到250℃还未熔化完,则这种固体物质一定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7、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1)AB段物体是态,物体热,温度;BC段是态,物体,温度:CD段是态,物体,温度;B点物体是态,C点是态,E点是态;(2)物体从第分钟开始熔化,到第分钟熔化完,熔化过程历时分钟;(3)该物质是体,熔点是。课后反思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课题:熔化和凝固(二)问题导读单八年级主备课人:审核:八年级物理备课组时间:导学目标知识点进一步认识熔化;知道什么是凝固;凝固的条件是什么;知道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会画图像认识凝固点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导学时间: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物质从态变成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凝固的条件是2、液体凝固成晶体的过程要,温度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也要,温度3、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填“相同”或“不相同”)。4、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水银的是,酒精的是。课堂导学将熔化后的石蜡和萘停止加热,并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观察它的状态,并记录在下表中时间/min01234567891011萘的温度/℃萘的状态蜡的温度/℃蜡的状态画出萘和蜡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3、分析萘和蜡的凝固过程知道:(1)萘在凝固前,不断,温度;凝固时,不断,温度;(2)蜡在凝固前,不断,温度;凝固时,不断,温度;4、师生共同分析得出液体凝固的条件是晶体在凝固时要热,但是温度,这个温度叫,晶体凝固的条件是非晶体在凝固时的特点是,非晶体凝固点。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课题:熔化和凝固(二)巩固训练单课堂练习1、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有():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固态氢熔点/℃-39106410831300—259①在—265℃时,氢是固态。②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③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2.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1)、物质从__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__态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__________.(2)、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它在—115℃时是__________态,在—120℃时是__________态.(3)、钢块化成钢水时,钢块要__________热;水结成冰时,水要__________热。(4)、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__________时会__________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__________.3.该选哪一项?(1)、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一个凝固过程B.一个熔化过程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2)、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三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二万六千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A。凝固点较低B。凝固点较高C。沸点较低D。沸点较高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ﻫA、—40℃的水银变成0℃的水银

B、冰变成水ﻫC、食盐放入水中化成盐水

D、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玻璃ﻫ5、萘的熔点是80℃,则80℃的萘:(

)ﻫ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C、一定是固液共存的状态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ﻫ课外练习6、水结成冰的条件是:(

)ﻫA、水和周围的温度都是0℃

B、水和周围的温度都低于0℃ﻫC、水的温度是0℃,周围的温度低于0℃

D、水的温度可以高于0℃,周围的温度必须不高于0℃ﻫ7、在寒冷的北方,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使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

)ﻫA、酒精的熔点高

B、酒精的沸点低C、酒精的凝固点低

D、酒精可染成红色ﻫ8、水的凝固点是0℃,如果把0℃的冰放在0℃的房间里,则:(

)ﻫA、冰一定会熔化,但不会全变成水

B、冰一定不会熔化ﻫC、冰可能会熔化也可能不会熔化

D、冰将全部熔化

9、下列属于熔化的是:(

)

A、糖放在水中逐渐化成了糖水

B、露水的形成

C、夏天放冰棒的杯子外壁的小水珠

D、冰棒变成糖水ﻫ10、有一种聚乙烯材料可以在15~30℃的范围内熔化和凝固,将这种材料掺入水泥中制作地板或墙壁,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主备人:赵靓时间:2012年9月日课题1——3.1汽化和液化课型问题解决课课时1上课时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什么是汽化以及汽化的两种方式.2、蒸发和沸腾的特点及区别。3、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以及蒸发吸热制冷。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水的沸腾,记录数据,描绘图像,经历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2、通过蒸发和沸腾的对比,体会对比的学习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一丝不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汽化两种方式的异同点教学难点:水的沸腾实验现象关键问题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教学方法观察、实验、讨论、交流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问题导读生成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学生准备:利用课外时间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相关的知识.教学过程设计程序设计时间创设情境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复习回顾检查预习效果3分钟创设效果检查情境由学术助理安排复习检查及《问题导读生成评价单》的预习情况在学术助理安排下,按要求接受检查.并查找自己的不足,及时纠正.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分钟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看课本P12页“观察与思考”,学生组内合作讨论、交流解决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问题导读生成评价单》.学生看图并思考(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讨论,但是不要求学生一定能说出答案。在对图中的问题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出将要涉及的问题。)问题生成合作探究7分钟创设自主探索情境【学术助理】通过预习同学们生成了一些问题,下面请大家走进《问题导读生成评价单》,并根据问题分组讨论探究.教师巡视,个性化指导。学生根据《生成单》上的问题,自主合作,生生讨论,小组交流。全班展示问题讲解10分钟创设思维情境【学术助理】下面请各小组在黑板展示并分组讲解.1、学生分小组在黑板展示;2、其余学生可对其它组的展示情况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对其它组答案的正确性进行订正.3、学生分小组讲解;4、学生对“展讲"情况进行评价.问题训练组内评价15分钟创设评价情境由学术助理发放《问题训练拓展评价单》。教师实施“一帮一”教学和“分层教学”.1、学生自主完成,小组评价.2、小组竞赛,全班评价。规范指导提升能力2分钟创设规范指导情境教师借助《问题训练拓展评价单》及本节知识进行规范指导.学生倾听,做好记录.总结归纳提升意义3分钟创设反思情境1、【教师话白】本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学习中你有何收获与体会?2、教师补充。1、学生总结知识点;2、学生谈体会。板书设计汽化和液化一。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点:温度,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三.水的沸腾现象.1。水在沸腾前:烧杯底部出现少量的小气泡。2.沸腾时,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教学反思课题:汽化和液化(一)问题导读单导学目标知识点知道什么是汽化以及汽化的两种不同方式;蒸发和沸腾的特点及其区别;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蒸发吸热致冷导学方法:实验、分析、比较法导学时间: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汽化:;2、汽化的两种方式:和;3、蒸发:在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4、沸腾:在液体的和同时发生的的汽化现象;5、沸点:各种液体的温度,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水银的沸点是,酒精的沸点是。课堂导学演示课本实验4.3—1,并解释这些变化。1、汽化:物质由态变为态,汽化的两种方式是2、沸腾:在液体的和同时发生的的汽化现象3、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1)、沸腾前给水加热时,可看到杯壁有,气泡,大小变,加热过程中,沸腾前水的温度,(2)、沸腾时,看到的现象是,要使水持续沸腾,必须,可见液体沸腾的条件是;(3)、沸点:,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水的沸点高低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不汤手的“开水”从何而来(4)、查看液体的沸点,记下几种液体的沸点.液体的沸点跟有关。3、蒸发:在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讨论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2)(3)讨论:为什么蒸发能够致冷?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归纳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课题:汽化和液化(一)巩固训练单课堂练习1、夏天扇扇子人感到凉快,主要是因为扇来的风()A.降低了周围的温度;B.降低了人的温度;C.加快了人身上的汗水的蒸发;D.赶走了人周围的热气。2、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C.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是在液体内部进行的汽化现象;D.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剧烈的汽化现象。3.图中有甲、乙两容器,装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酒精,过了一会儿,则()A.甲容器中酒精多B.乙容器中酒精多C。两容器中一样多D。无法判断4.夏天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A.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B.空气比水容易传导热量C.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D.以上都不对5。甲苯在1atm下的沸点是111℃,如果在1atm时,甲苯的温度是11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苯沸腾B.甲苯不沸腾C。甲苯继续吸热,则能沸腾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6。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A。逐渐升高B。不变C.逐渐降低D。忽高忽低课后练习7.在烧瓶中装一些刚停止沸腾的水,然后用抽气机抽去瓶中的空气,这时水面上的气压_____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可以观察到瓶中的水又沸腾起来了,可见______液面上方的气压可以使水的沸点降低。8、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B.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D。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9、如图,两只相同的温度计,其中包有湿棉球的示数较低,原因是()A.水蒸发放热B.水蒸发吸热C.水凝固放热D。水凝固吸热10、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这主要是因为()A.油层阻碍汤的热辐射ﻩﻩB。油层和汤中的水不易发生热交换C。油的导热能力比水差ﻩ D.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11、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碗不与锅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汤()A。会沸腾的慢一点B。同时沸腾C。不会沸腾,温度为100℃D。不会沸腾,温度低于100℃12.夏天有人用湿毛巾包在牛奶瓶外,希望牛奶不致很快变质。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这种做法()A.毫无意义,因为物体间温度相同时不发生热传递B.错误,湿毛巾包裹使奶瓶散热困难,牛奶反而要变质C.正确,湿毛巾中的水分蒸发,要从奶瓶吸收部分热,有降温作用,从而延缓牛奶变质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导学案例主备人:赵靓时间:2012年9月日课题1--3。2汽化和液化课型问题解决课课时1上课时间教材分析汽化和液化现象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教学中做好实验让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再搬回课堂,用物理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和规律,加深理解。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归纳、和探究的能力.此外,学生普遍学习积极性较高,探究意识较强,课堂活动参与较主动,但合作交流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待加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常见的液化现象;知道气体液化的方法;知道气体液化要放热。能力目标: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探究自然奥妙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情感目标:时刻关注身边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介绍长征三号火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难点教学难点:“白气”是水不是水蒸气教学重点:气体液化的办法关键问题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问题导读生成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学生准备:热水,塑料杯,小平面镜,教材,笔记本,练习本等文具.教学过程设计程序设计时间创设情境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复习回顾检查预习效果3分钟创设效果检查情境教师:我们学习了汽化的两种方式及特点,下面由学术助理安排复习检查及《问题导读生成评价单》的预习情况。在学术助理安排下,按要求接受检查.并查找自己的不足,及时纠正。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分钟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课本P15页“观察与思考",这些现象你在生活中遇见过吗?学生组内合作讨论、交流解决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问题导读生成评价单》.学生看图并思考(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讨论,但是不要求学生一定能说出答案。在对图中的问题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出将要涉及的问题。)问题生成合作探究7分钟创设自主探索情境【学术助理】通过预习同学们生成了一些问题,下面请大家走进《问题导读生成评价单》,并根据问题分组讨论探究.教师巡视,个性化指导。学生根据《生成单》上的问题,自主合作,生生讨论,小组交流。全班展示问题讲解10分钟创设思维情境【学术助理】下面请各小组在黑板展示并分组讲解.1、学生分小组在黑板展示;2、其余学生可对其它组的展示情况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对其它组答案的正确性进行订正。3、学生分小组讲解;4、学生对“展讲”情况进行评价。问题训练组内评价15分钟创设评价情境由学术助理发放《问题训练拓展评价单》.教师实施“一帮一”教学和“分层教学”.1、学生自主完成,小组评价。2、小组竞赛,全班评价.规范指导提升能力2分钟创设规范指导情境教师借助《问题训练拓展评价单》及本节知识进行规范指导.学生倾听,做好记录.总结归纳提升意义3分钟创设反思情境1、【教师话白】本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学习中你有何收获与体会?2、教师补充。1、学生总结知识点;2、学生谈体会。板书设计12气体液化要放热。教学反思课题:汽化和液化(二)问题导读单导学目标知识点知道液化的概念和气体液化的条件知道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降温和压缩体积认识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几种白气的认识。导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导学时间: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液化:物质从变为叫液化;2、液化的条件是:;3、液化的两种方式:和。课堂导学讨论分析:夏天,小草上的露水是怎么来的?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矿泉水瓶很快就“出汗”是怎么回事?得出液化的意义1、液化:2、液化的条件是3、气体液化的方式有例1、冬天,从人体的鼻孔呼出的“白气"是而成的;例2、在在卫生间里洗过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一段时间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A。先液化,后汽化B.先汽化,后液化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例3、在揭开沸水锅的锅盖时有水珠从锅盖上滴下,这是用方法使水蒸气液化的.例4、你知道我们做饭烧的液化气是怎样变成液体的吗?说一说1、夏天从冰箱里取出一瓶饮料,用干毛巾擦干后,过一会儿可观察到饮料瓶表面变湿,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凝固D升华2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雾B霜C雪D冰雹3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洒了水的地面变干了B寒冷的早晨,屋顶的瓦片上结了一层霜C夏天,黑板湿润甚至出现小水珠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4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1)冬天早晨出来跑步,嘴里往外呼“白气”,是现象(2)冰雪化成水,是现象(3)洗过的衣服晾干了,是现象(4)钢水变成钢锭,是现象(5)夏天,自来水管常“出汗”,是现象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课题:汽化和液化(二)巩固训练单课堂练习1、有的同学在擦眼镜时先向眼镜“哈气”,使眼镜变得潮湿从而更容易擦干净,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发生了现象,此现象是一个热过程.2、有一种气体打火机,内装燃料是液态的丁烷,通常情况下,丁烷是气体,人们用方法将其变为液态的.3、夏天,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了一层水珠,这是现象。4、夏天我们吃冰棒时,撕开冰棒包装纸,会发现冰棒冒“白气”,这是由于冰棒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而形成的,据你的观察,冰棒冒的“白气”是向(填“上"或“下”)的。5。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放入病人口腔内.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6、烧开水时,壶口要冒出“白气”,“白气”的构成是()A。水蒸气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C。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D.小冰晶和小水珠的混合7、下列所述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一组是()eq\o\ac(○,1)吃冰棒解热;eq\o\ac(○,2)烧开水时冒“白气”;eq\o\ac(○,3)夏天湿衣服晾干;eq\o\ac(○,4)冬天,戴眼睛的人从室外浸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雾A。eq\o\ac(○,1)eq\o\ac(○,3)B.eq\o\ac(○,2)eq\o\ac(○,3)C.eq\o\ac(○,2)eq\o\ac(○,4)D.eq\o\ac(○,1)eq\o\ac(○,4)8.对锅加热,里面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突然止火,水面上很快出现很多“白气”,这是因为()A.沸腾时水不蒸发B.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高于100℃C.止火后水分开始大量蒸发D.止火后水面上的温度低于100℃;大量水蒸气液化为小水滴形成“白气”9、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100℃的开水烫伤严重,这是因为()A。开水的温度比水蒸气的温度低;B.水蒸气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C.开水不易散热;D.水蒸气散热快。10、关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对水加热了很长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min…345678910水温/℃…9495969798999999(1)从数据上看,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2)请你根据记录数据,在图11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3)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反思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导学案主备人:学案执行人:时间:2012年9月22日课题1—4升华和凝华课型问题解决课课时1上课时间教材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是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发生的变化,中间不经历液态。常温下樟脑丸的升华、冬天冰雪的升华、冬夜水蒸气的凝华(下霜)这些过程进行得缓慢而不易被我们察觉。因此,认识这些现象除了通过实验观察外,还要对观察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推理,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认识。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归纳、和探究的能力.此外,学生普遍学习积极性较高,探究意识较强,课堂活动参与较主动,但合作交流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待加强.设计理念学会多少知识,并不是关键,关键是学会学习。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亲身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建立和运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信息意识、研究意识、交流意识、应用意识、以及创新意识。怎样学会学习?物理学家在探究物理的过程中已经创建三大科学方法:一是观察,二是实验,三是通过科学思维建立理论。学习物理首先从观察开始,观察的意图是了解现象。找出现象的主要特征,然后收集资料以及数据,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实验的特征:一是可控性,二是可重复性,目的仍然是为了观察,所以做实验是很重要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2、过程与方法:知道升华可以获得低温,能解释有关升华、凝华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感受事物相互联系、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能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升华、凝华现象,能够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2、系统整理本章知识,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教学难点:升华、凝华现象的认识.关键问题要分清是升华还是凝华,关键要分清初、末两状态物质的存在状态是否为气(固)体和固(气)体六种物态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问题导读生成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瓶、烧杯、碘、冷水、玻璃片.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练习本等文具。教学过程设计程序设计时间创设情境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复习回顾检查预习效果3分钟创设效果检查情境教师:前几节学习我们知道,固态和液态,液态和气态之间能相互转化,那么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否可以不经过液态直接相互转化?下面由学术助理安排复习检查及《问题导读生成评价单》的预习情况。在学术助理安排下,按要求接受检查.并查找自己的不足,及时纠正.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分钟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课本P17页“观察与思考”,这些现象你在生活中遇见过吗?学生组内合作讨论、交流解决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问题导读生成评价单》。学生看图并思考(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讨论,但是不要求学生一定能说出答案。在对图中的问题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出将要涉及的问题.)问题生成合作探究7分钟创设自主探索情境【学术助理】通过预习同学们生成了一些问题,下面请大家走进《问题导读生成评价单》,并根据问题分组讨论探究。教师巡视,个性化指导。学生根据《生成单》上的问题,自主合作,生生讨论,小组交流.全班展示问题讲解10分钟创设思维情境【学术助理】下面请各小组在黑板展示并分组讲解。1、学生分小组在黑板展示;2、其余学生可对其它组的展示情况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对其它组答案的正确性进行订正。3、学生分小组讲解;4、学生对“展讲”情况进行评价。问题训练组内评价15分钟创设评价情境由学术助理发放《问题训练拓展评价单》。教师实施“一帮一”教学和“分层教学”.1、学生自主完成,小组评价.2、小组竞赛,全班评价.规范指导提升能力2分钟创设规范指导情境教师借助《问题训练拓展评价单》及本节知识进行规范指导.学生倾听,做好记录。总结归纳提升意义3分钟创设反思情境1、【教师话白】本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学习中你有何收获与体会?2、教师补充.1、学生总结知识点;2、学生谈体会.板书设计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过程要吸热。2、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过程要放热。教学反思课题:升华和凝华问题导读单导学目标知识点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的特点导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导学时间: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升华:物体由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要热.2、凝华:物体由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要热。课堂导学一、演示课本上的想想做做,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现象:将装有典的试管放入到热水中时,可发现固态碘变为;这是碘发生了现象,再把试管从热水中拿出放入到冷水中时,发现碘蒸气变成了;这是碘发生了现象。二、列举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1、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变小是;2、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是;3、4、北方,冬天的早上出现的霜是,早上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冰花在窗玻璃的(填“内”或“外”)表面,树枝上出现的雾凇是现象。5、水的三态联系,将右图填完整ﻩ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课题:升华和凝华巩固训练单课堂练习1.在物态变化中,天空中的云是水蒸气成的小水滴和水蒸气成的小冰晶组成的.2。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放在火炉上的冰一会儿不见了B我国北方寒冷的冬天地上出现了一层白色的霜C用久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D冬天,湿衣服结冰后变干了3。下列物态变化中,都是放热的是()A升华、熔化ﻩB汽化、凝华C液化、凝固 D熔化、液化4.A升华ﻩﻩﻩB.汽化ﻩ ﻩC。蒸发ﻩﻩﻩD。熔化5.冬天早晨看到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A.凝固而成的ﻩB。凝华而成的C.液化而成的ﻩD.先液化,后凝固而成的6.关于雨、露、霜、雾跟物态变化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雨水是水的液化形成的ﻩ ﻩB。露水是水的汽化形成的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7.填写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名称:严冬之夜在玻璃室内一侧出现“冰花”_______;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变小了_______;夏天从冰箱中拿出冰棒,看见周围有“白气"_______;铁水浇成铁杆_______.8.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早晨有浓雾B。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C.屋顶上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水结成了冰9。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A.铁水被浇铸成工件B.冰冻的衣服也会干C.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D.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10.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常会出现“窗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升华现象B。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凝华现象C。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升华现象D.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凝华现象11.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CO2)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凝固形成的小冰晶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导学案主备人:强斌文学案执行人:时间:2012年9月27日课题1.6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课型问题解决课课时1上课时间教材分析1、关于“雾”与“露”形成易混: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而露是地面附近的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2、电冰箱内制冷原理模糊不清,大多数同学认为是简单升华,实际上市液化、汽化之间转化。学情分析本节课所要求学生掌握的是物质三态,由三态衍生的六个物态变化。要逐一的分析可能会存在问题,而且不会运用物理语言,是学生的最大困惑.设计理念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增加新题材、新科技成果、图片(含照片),反映时代感.同时,增加联系生活、技术、社会的实际内容。教学目标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初步认识人类对水资源的依赖性及当代水资源危机。通过本节的学习提高学生节约用水和环境保护意识。知道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了解电冰箱的致冷原理.了解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宏扬爱国主义精神。关键问题1、自然界中水的循环2、高压锅工作原理3、飞船返回舱的“防热衣"防热的三种方式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实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问题导读生成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水循环挂图、高压锅、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瓶、抽气筒、温度计、地球水资源数据投影资料。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练习本等文具。教学过程设计程序设计时间创设情境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复习回顾检查预习效果3分钟创设效果检查情境教师:从前面的物态变化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变化形成的.下面由学术助理安排复习检查及《问题导读生成评价单》的预习情况。在学术助理安排下,按要求接受检查.并查找自己的不足,及时纠正。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分钟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课本P20页“观察与思考”,这些现象你在生活中遇见过吗?学生组内合作讨论、交流解决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问题导读生成评价单》.学生看图并思考(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讨论,但是不要求学生一定能说出答案。在对图中的问题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出将要涉及的问题。)问题生成合作探究7分钟创设自主探索情境【学术助理】通过预习同学们生成了一些问题,下面请大家走进《问题导读生成评价单》,并根据问题分组讨论探究。教师巡视,个性化指导。学生根据《生成单》上的问题,自主合作,生生讨论,小组交流.全班展示问题讲解10分钟创设思维情境由于陆地上的淡水会因日晒而蒸发,或通过滔滔江流回归大海,地球可供陆地生命使用的淡水量不到地球总水量的千分之三,有人比喻说,在地球这个大水缸里可以用的水只有一汤匙。从而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要有节约用水的意识,进行思想教育。【学术助理】下面请各小组在黑板展示并分组讲解.1、学生分小组在黑板展示;2、其余学生可对其它组的展示情况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对其它组答案的正确性进行订正。3、学生分小组讲解;4、学生对“展讲”情况进行评价。问题训练组内评价15分钟创设评价情境由学术助理发放《问题训练拓展评价单》。教师实施“一帮一”教学和“分层教学”。1、学生自主完成,小组评价。2、小组竞赛,全班评价。规范指导提升能力2分钟创设规范指导情境教师借助《问题训练拓展评价单》及本节知识进行规范指导。学生倾听,做好记录。总结归纳提升意义3分钟创设反思情境1、【教师话白】本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学习中你有何收获与体会?2、教师补充。1、学生总结知识点;2、学生谈体会.板书设计1、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和人类对水资源的依赖。2、高压锅利用了大气压与液体沸点的关系。3、电冰箱的原理和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教学反思课题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问题导读单导学目标知识点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一些水的循环现象,总结水的三态循环规律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识别不同的物态变化形式导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导学时间: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高压锅主要构造包括锅身、锅盖、、和等,利用它可以将被蒸煮的食物加热到℃以上,所以食物容易煮熟.2、家用电冰箱的制冷系统主要由、和三部分组成,它所用的制冷物质容易被和。3、火箭使用氢气作为燃料,为了便于储存人们采用的方法,使其体积减小。4、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请填写下表自然现象物态变化云雾露雪霜冰雹5、电冰箱的压缩机是利用的方法将气态制冷物质压入冷凝器,通过对外放热成液态.在蒸发器内通过热量成气态,从而降低冰箱内的温度。6、飞船返回舱的“防热衣”是用三种方法来降温的。一是吸热式防热,返回舱的某些部位采用导热性能好,熔点高的金属材料通过过程来大量的热量;二是辐射式防热;三是烧蚀放热,利用高分子材料在高温加热时,表面材料发生、、等变化来热量。7、热管是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衬了一层多孔材料,叫做,吸收芯中间充以或其他液体。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课题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巩固训练单填空题:1、填写下面物态变化名称:冬天的早晨树枝上有霜是_____现象,夏日清晨草叶上有露水是____现象,春、秋的早晨易出现“大雾”是______现象,用久的灯泡变黑了是_____现象,湿衣服晾干了是_____现象,冬天在室外人口中的白气是______现象,夏天洒在地面上的一些水,过一会变干了是______现象,用铁水浇铸机座是_____现象

。2、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