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2023级高考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二课标要求:
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考情分析:本单元是中频考点,关联热点是当今的“智慧城市”与老区改造等。考点主要为:考点1——古代的民居、村落、集镇、城市;考点2——近代以来的城市化。结合教材P55单元导读归纳本单元阶段特征。1、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特征(补):人类从迁徙转向定居(穴\巢居),后筑建房屋,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习俗等影响,各地民居差异较大。2、村落、集镇、城市成因:
出现以后,形成村落;村落的居民定期
,逐渐形成集市;集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
;随着
的增多,出于
或
的需要,城市出现。3、村落、集镇、城市影响(补):村落为人类提供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集镇、城市促进工商业发展,带动交通、文化等发展;4、近代以来城市化的利与弊:工业革命及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发展,人们
和
改善,但
、
等问题加剧。——古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与特色
选择性必修2·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研读教材,指出下列史料所呈现的居住地形态及其核心历史特征?村落集镇城市定居生活商品交换多功能中心1.村落的产生生产力的发展思考1:请说出人类居住形态的演变过程及其演进的根本动力?巢居半穴居筑屋定居穴居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周易·系辞》【回顾】农业的出现促进了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建造长期的住所,逐渐形成了聚落。p3(1)原因:(2)定义:(3)历史:村落最早出现在思考2:世界各地的村落是如何形成的?村落最早出现在哪里?两河流域村落是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农业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村落。思考3:姜寨聚落属于哪一文化时期?以此为例,概括村落的特点和作用。(4)选址:(6)影响:为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条件和保障,也为集体活动提供便利。(5)布局:村落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等。接近河流、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等。2.集镇的出现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使商业成为与手工业和农业并列的独立经济部门,适应手工业生产相对集中的需要和商人务商的便利,集市就演化成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共同定居的具有多种功能的集镇。——摘编自张虎林《农村经济学》思考1:结合材料和教材分析哪些因素推动了集镇的形成?请描述其形成过程。(1)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交换的发展(2)形成:社会分工及手工业发展的推动古代集镇的雏形商人的出现和手工业聚居地的繁荣一定地域内经济中心维护商人和手工业者的财富和人身安全,筑垒设防形成集镇时期发展过程具体表现原始社会末期雏形手工业者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宋以前形成主要为军事目的而设置集镇两宋
发展元朝明清进一步发展①出现工商业者经营和定居的集镇②有些集镇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集镇进一步发展,出现专业分工(3)发展:(古代中国)思考2:结合教材梳理古代中国集镇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并归纳总体趋势。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工商业集镇军事功能经济功能思考3: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汉口崛起的优势条件?并归纳集镇的作用。地理位置优越水路交通便利商业人口集聚市场规模扩大专业分工明显①便利农村居民的商品交换,促进农业、手工业发展;②沟通和加强城乡联系,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③推动农村生产关系变革,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二十世纪初的英文版汉口地图对外贸易发达(4)作用:广东佛山镇(手工业)河南朱仙镇(版画、年画)江西景德镇(瓷器)湖北汉口镇(商业中心)四大名镇(2019·江苏·高考真题)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据此可知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 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C.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 D.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D
(2017·海南高考·4)“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
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
D.边患问题得到解决A三、城市的产生“内为之城,外为之廓”。——《管子·度地》“城者,所以自守也”。——《墨子·七患》军事防御大市,日昃(zè午后)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以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周礼·地宫·司市》商品交换定义:城市是指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三、城市的产生1、产生原因: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2、产生地区:①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出现城市②世界上主要的农业区域,也相继产生了一批早期城市。位于两河流域的乌尔城,世界上最早的城市遗址之一,距今有7000年前建城,6000年前开始形成城市体系。湖北石家河城遗址群(三)城市3、中国古代的城市:(1)商朝:城市已初具规模;宫殿与宗庙位于城市中心(2)周:营建城市形成制度——从选址、面积、道路等都有规划;按等级分类(王城、都邑、采邑)各有定制“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考工记》市场宫城太庙社稷坛布局:主要分为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材料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考工记》周朝建造城市的基本制度、标准(理想化):城市面积为9平方里,每侧有三门,城市里共有9条南北向干道,9条东西向干道,每条干道路幅宽9轨(一轨为两轮马车轮间距),左面(东侧)为祖先的宗庙,西侧为祭天地的社稷坛,南面皇宫,北面是集市。(3)中国古代的城市布局工整;突出王权;体现礼制、等级与尊卑。p58学思之窗:上述材料对城市的布局有何规定?外郭城1.突破坊市空间(街市、草市)2.突破时间限制(晓市、夜市)3.出现娱乐场所4.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唐长安城与汉唐代长安城相比,宋代汴京城有何特点?更多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唐代城市:恢宏大气、整齐划一;体现强大的人力规划(3)汉唐宋城市的发展(2020·北京高考·4)下图为唐代长安城商业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市”以外的商业区域。与“安史之乱”前相比,“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内A.市以外经营行业的种类大大增加
B.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界限
C.官府对交易场所的限制更加严格
D.官府设市数量增加,坊的数量减少(2020.1·浙江高考·5)有学者认为:“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两宋时期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导致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而这相应地促进了本地市场和全国商业的发展”。这种“更为开放”“全天候”的城市景象表现在
A.夜市经营实现常态化
B.“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C.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监管D.原有“市”的管理足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B城市的产生时空表现古希腊古罗马欧洲中古时期城市布局中已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10-11世纪,出现了一些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1)代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市(2)表现4.西方古代的城市古代雅典城市示意图行政防御宗教商业防御行政宗教娱乐古罗马城市平面图古罗马阿庇亚大道遗址方便行人饮水的水龙头与公共饮水池遗址争取自由思考4:中世纪的城市与国王是什么关系?链接纲要下材料4:欧洲君主们的新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与新兴商人阶层的非正式联盟。市民们向君主们提供财政上的支持。他们还充当国王的内侍、监工、账目保管人和皇家造币厂经理等等来提供管理才能。作为回报,新君主向市民提供保护,反对封建领主和主教的频繁战争和不合情理的要求。——《全球通史》特许保护城市通过什么方式争取自治?方式:谈判、金钱赎买、武装暴动思考5:据材料4、5和【历史纵横】分析城市自治的历史影响?①促进王权的强化与国王的统一事业。③市民阶层的崛起,推动议会和民主进程的发展。材料5: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世界上古史》②促进城市工商业发展,冲击农奴制,推动资本主义的产生。④推动大学的兴起,打破教会对教育的垄断,为文艺复兴创造条件。——从庄园自给到城市自治加强王权经济支持管理支持古代西欧城市古代中国城市不同点经济、生活、娱乐功能更突出政治功能更突出,兼具其他功能布局较为随意整齐对称、体现王权、礼制、等级城市规模小,人口少城市规模大、人口多以“市”为主以“城”为主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金钱赎买或武装斗争争取自治权处于中央集权管理之下相同点都有城墙,有军事防御功能;都是政治中心;都有经济功能以“市”为主以“城”为主【合作探究】古代西欧和古代中国城市的异同点
(2020·全国·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材料二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1)西周: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之上,建有宗庙和社稷;国人和野人均有一定政治权利,但身份不同;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古希腊:公民享有参政权;建有神庙、广场、城墙等设施;小国寡民,以城市为中心。(2)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发达的贸易;独立自治的传统。(3)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四、世界各地的民居(一)两河流域、古埃及民居
两河流域的居民古代埃及的居民地理环境雨水稀少,没有森林,缺乏木材干燥少雨,气候干热建筑材料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木材等泥,木材和椰子叶等基本结构前庭、前室与主室庭院、柱廊等古代两河流域民居复原图古埃及民居平面示意图庞贝遗址始建于公元前4世纪,公元79年毁于维苏威火山大爆发。但由于被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较完整,从1748年起考古发掘持续至今,为了解古罗马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3、古希腊罗马结构主要材料特征发展复合式公寓:4世纪时4.古希腊罗马的民居中庭、凹室、正屋等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成为古罗马建筑最主要的特征。集体住宅:3世纪木、石、砖为主要材料,后来混凝土逐渐得到普及影响:对后世影响深远地区环境与建筑材料建筑结构与特色美洲
北美大平原的印第安人过着游猎生活住在圆锥形的帐篷中亚马孙雨林亚马孙雨林中处于刀耕火种阶段在圆形的公共居所中,屋内不分隔间,但每个家庭有自己的区域四、世界各地的民居世界各地的民居◎古罗马斯达比阿住宅的中庭多立克柱◎罗马复合式公寓◎上海外滩建筑群半坡河姆渡人们在地势低洼潮湿的地方用树木营巢巢居多营建于南方,后世发展为干栏式民居。在地势高亢干燥的地方挖穴而居穴居多营建于北方,逐渐形成地上建筑4.古代中国的民居概况(1)远古时期思考:结合教材,分析下列两组住宅形态的环境特点和发展趋势。王公已下,凡有舍屋,不得施重拱、藻井。三品已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士庶公私第宅,皆不得造楼阁,临视人家……庶人所造堂舍,不得过三间四架,门屋一间两架,仍不得辄施装饰。——《唐会要∙舆服上》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礼仪制度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2)先秦以来的民居设计理念:建筑材料:布局特点:最普遍采用的是木构抬梁结构,明朝时砖木结构开始普及(次子)(老人)女眷(长子)(佣人)陕西窑洞四合院徽派民居福建永定土楼湘西吊脚楼思考:世界各地民居为何呈现不同的形态?P59学习聚焦:世界各地民居的特点由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因素决定伦敦纽约北京西安杭州现代城市有哪些共同要素?与哪一历史事件直接相关?第11课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选择性必修2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高速公路的修建与汽车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口迁居到郊区。地产商与零售商把握这一新的商机,在城市郊区建造购物中心。购物中心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服务、文化等功能于一体。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一新的商业组织形式逐步推广到世界各地。购物中心这一新商业模式是二战后城市发展的产物,逐步推广到世界各地。同学们知道我们当地有哪些比较大的购物中心?
1908年的六和塔旁小路1908年的雷峰塔前南屏晚钟的碑亭1908年的杭州街头人们看到甘博时的惊奇1945年的杭州街景和拉粪工概念解读城市化:是指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聚集,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过程。城市化表现③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②城市规模的扩大④城市设施水平提高和居民生活状况实质性改变①城市数量的增多
大工厂,特别是从蒸汽机开始代替水力发动机的时候起,越来越多地开设在那里。据一个同时代的人说,在1786年,人们仅看到一个烟囱,即阿克赖特纱厂的烟囱矗立在屋上。十五年后,曼彻斯特约有五十个纱厂,大多数都拥有蒸汽机。那些赶忙建筑起来的、太小而不够人口居住的工人棚屋绵延在纱厂的周围,几乎把旧城围绕起来。……设有商店的中心区域已经美化了,那里开辟了宽阔的街道,两边有很高的砖砌的房屋。最后,在城市的最外面东南方,不久也建筑起一些四周围有花园的漂亮别墅,那里住着新的贵族,棉业豪富。
——[法]保尔·芒图著《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根据材料指出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关系。一.城市化的演进【学习聚焦】工业化推动了人类社会城市化进程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工业革命根本原因为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与消费市场;对城市的设施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史料阅读p631.原因
思考:请结合【史料阅读】,分析近代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学习聚焦】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生产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进程所吸纳的富余农业劳动力为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了生产成本;城市化扩大消费市场,带动工业日用品的生产;城市人口的多样生产技能为工厂提供了多种人才储备;科教文娱设施的发展促进人们的交流,推动工业化进程。3.城市化的历程梳理1:结合教材和图表,梳理西方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你能得出什么认识?18511851-二战二战后2007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加快城市化步伐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世界城镇人口已达到总人口50.14%城市化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3.中国城市化的历程梳理2:结合教材和图表,梳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你能得出什么认识?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后背景:不平等条约迫使沿海城市成为通商口岸,逐渐发展起资本主义工商业(上海、天津、广州);表现: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出现、发展、壮大,吸引乡村人口进程,开启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化进入新阶段1978年后,城市化进程加快21世纪以来,城市化迅猛发展,2011年城镇人口超过总人口的一半。①列强侵略下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②近代工业兴起、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③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活跃④通商口岸的开放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的特点①过程:起步晚,发展缓慢;具有半殖民地特征;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大。②空间布局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长江流域和平津等地)(2)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原因和特点(2021.湖北卷.9)1957年,外国专家沙博理参观西安时,获悉城市人口从解放初不足50万增加到150万。在访问已建成的六家国营纺织厂中的一家时,他得知“该厂使用的每一件机器都是中国自造的”。他由此感到这座古城“重新兴盛起来了”。这说明A.“一五”计划初步改变社会面貌
B.西安成为内地省会开放城市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全建立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A
1961-1965年,全国共精简城市职工约1887万人,压缩城镇人口2600万人;到1965年全国城市数从1961年的208座减少至171座,减少了17.8%;城市化水平由1960年的19.8%下降到1964年的14.6%,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出现了大幅度回落。中国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是A.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市人口减少
B.“大跃进”运动的迅速开展C.大力调整国民经济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开展C二、城市化的影响1.城市化的积极影响思考1:结合温州的百年变迁,思考城市化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①建筑技术革新使住宅发生巨大变化,人们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②城市经济发展、规模扩大和功能的增加,推动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发展、完善2、表现——建筑技术的革新
电梯、钢筋混凝土、集中供暖、制冷、私人卫生间梳理1:观察下列图片,简述二战以前城市建筑技术革新的表现。1853年,美国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电梯。19世纪5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以来美国人发明了电梯,并在楼房住宅中普及比利时一个住宅项目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快速普及1921年落成的沙美大楼,是上海最早一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楼,也是最早一批使用电梯的大楼。梳理2:观察下列图片,简述二战以后城市居住条件改善的表现。美国摩尔购物中心面积39万平方米,分上下4层,是美国规模最大的购物娱乐中心,中心拥有占地2.8万平方米的史努比营主题游乐场。(1)社区功能完善:从慈善救济到多功能服务。(2)购物中心发展:商品销售、金融服务、餐饮和娱乐休闲功能整合在一起。(3)共公共设施增多、绿化面积扩大、文娱生活更加多样。梳理3:观察下列图片,简述西方近代城市基础设施改善的表现。19世纪以来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以来钢铁管道用于水网建设,自来水和排水系统普及;煤气灯、电灯创造新的夜生活方式;电话、电报普及,便利通信第一条地铁线在伦敦问世(中国1969年北京P79);铁路高架桥纳入城市交通网,如柏林、纽约电车、汽车、自行车普及,城市交通多样化、立体化趋势1、基础设施发展的原因——城市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功能的增加梳理4:观察下列图片,概括中国方近代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特点。1864年上海煤气公司成立自来水、电力等事业发展自来水、天然气通到家家户户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标准化、环保化城市道路四通八达,多种交通工具便利出行近代以来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城市,水平有限且很不平衡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进1949思考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人类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1、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2、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缩短时空的距离,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三、基础设施的发展城市管网建设为居民生活提供方便照明设备的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现代通信设备的便利了人们的通讯联系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便利人们的出行生活设施的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雾霾笼罩下的北京←这种战前建筑香港人叫唐楼。唐楼里面的一间单元房,可以隔成9个甚至是10个劏(tāng)房。劏房里面常常只放得下一张床,有时厕所和厨房都是粘在一起的。这些劏房常常是罪案的温床。四、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阅读书本P66,找出城市化带来了哪些具体的“城市病”?①环境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尾气污染等)②阶级矛盾和贫富分化③城市基本的生活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题申报参考:教育家精神赋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 二零二五版外资企业会计人员聘用与管理服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环境治理担保合同标的属性与实施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产品批发市场合作协议书4篇
- 2025年湛江货运从业资格证怎么考
- 二零二五版个体工商户雇工劳动合同(文创产业专用)3篇
- 2025年度智能交通设施安装与维护承包合作协议4篇
- 2025年度智慧家居虫害预防与治理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国际法律服务机构员工外派协议3篇
- 2025年度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合并合作协议4篇
- 2024年高纯氮化铝粉体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安检人员培训
-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 英语试题
-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及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的预防监控措施
- 《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四
- 2023事业单位笔试《公共基础知识》备考题库(含答案)
- 化学-广东省广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卷(一)试题和答案
- 2025四川中烟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EHS工程师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央企)2024年
- 营销策划 -丽亭酒店品牌年度传播规划方案
- 2025年中国蛋糕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