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形成的认知过程解析_第1页
语言形成的认知过程解析_第2页
语言形成的认知过程解析_第3页
语言形成的认知过程解析_第4页
语言形成的认知过程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形成的认知过程解析

1.基于“现实—详解语言形成的认知过程狭义认知语言(以下简称conomicform,以下简称cl)的基本研究理念可以概括为:现实认知语言,即人类在体验现实世界的基础上,通过认知加工逐渐形成范畴、概念和意义。此时,用语言符号来固定它,形成语言。因此,语言是人类经过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产物,CL就是要通过语言分析来揭示隐藏其后的认知规律,这一规律就是语言形成的认知过程。“认知”是人类的一个基本生存机能,其过程十分复杂,正是这高度复杂的认知性,才是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准。我们既想弄懂人类所具有的复杂认知性,又时常感到难以下手,更使人糊涂的是,认知科学理论源出多路学者,不乏各行其道、标新立异之作,种种思路和观点可谓是百花齐放,甚至还出现了很多大相径庭的理论。自从Lakoff&Johnson(1999)基于体验哲学区分了第一代和第二代认知科学,使得人们对其理论基本脉络有了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即便如此,在第二代认知科学理论框架中运作的认知语言学家们所持有的方法和观点也不尽相同,他们所用的术语更是五花八门,特别是描写认知过程的术语,常常是各行各的道,各敲各的锣,诸如:图式、框架、脚本、意象图式、认知模型、理想化认知模型、认知域、辖域、范畴、概念、命题、意义、语义等。我们经过多年的思考和推敲,凭借“现实—认知—语言”这一基线,并借用心理学、哲学、逻辑学等科学的有关观点,把多路学者所论述的术语纳入到一个“认知过程”来作统一处理,或将它们视作“认知过程的不同阶段”来加以贯通解读,以期能对这些术语作出一个统一的而又有序的整理,并能对它们作出适当区分。现将CL的基本原则“现实—认知—语言”进一步细划成下图1,以期对“认知过程”这一中间环节作出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解读:从图1可见,体验哲学和CL认为人们的认知过程起始于互动性的感知体验(如感知环境、移动身体、发出动力、感受力量等),逐步形成了意象图式(ImageSchema),在此基础上结合隐喻模型、换喻模型、命题模型,建构出抽象的认知模型(CognitiveModel,简称CM),若干个相关CM整合起来进而形成了理想化认知模型(IdealizedCognitiveModel,简称ICM),基于此自然就可形成一个范畴原型,进而可进行范畴化和概念化,同时形成意义。将范畴、概念和意义用语言形式固定下来就形成了词语和构造。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很多基本概念,又逐步将其组合和整合成复杂概念,进而逐步形成了我们今天所掌握的复杂概念结构。2.从“认识”到“认识”的过程文化从体验到意象图式的过程可根据普通心理学讨论的感觉(Sensation)、知觉(Perception)和表象(Image)来解释,这三个过程的递进关系就表示了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初始阶段的一般规律。2.1从初步“感悟”到相对“认识”客观世界是我们感觉的源泉,其中的事物在当前情况下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时,它的个别属性就会在我们头脑中形成某种反映,这就是我们对该事物的初步“感觉”,它是认识的最简单形式,人们一开始就是依靠它来认识世界中的客观事物。2.2“感悟”的定义“感”是初步的、简单的认识,而“知”则意味着较为全面的、复杂的认识,因此“知觉”是一种比“感觉”更为复杂的认识形式,是各种感觉的总和,指客观外物当前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的各种属性在头脑中的综合反映。例如,我们起初可以感觉到梨子的颜色、形状、味道、硬度等等,我们在综合这些感觉的基础上就可构成对梨子这一整体的总体印象,也就是说,此时就可获得对梨子的“知觉”。2.3“表象”的认知加工“感觉”和“知觉”都是以存在当前事物为前提的,即为一种“在线(On-line)”认知加工,而“表象”则指客观事物不在场时依旧能够留在人们头脑中的印象,人们依旧能够通过想像“唤起”或“回忆”起该事物的表象,它是感觉和知觉的抽象性心智表征,当属一种“下线(Off-line)”认知加工。很多学者认为,其他动物可能不具备这一本领,那么,这就是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之所在:下线加工的灵活性2。3.意象图式意象图式“表象”和“意象”、“心象”常作为心理学术语,它们都指人类特有的、下线的心理表征。有学者认为它们基本相同,也有学者认为意象或心象比表象更为抽象和概括,其实对这三个术语没有必要再加严格区分。图式(Scheme,Schema)是指人们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把有关经验和信息加工组织成某种常规性的认知结构,能够较为长期地储存于记忆之中,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古希腊哲学家、Kant(康德)、巴特莱特(Bartlett)、Piaget(皮亚杰)、菲尔墨(Fillmore)等学者都对其作出了论述,当代CL接受并发展了图式理论。Lakoff&Johnson于1980年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首次将“意象”和“图式”这两个概念结合而成“意象图式”,并将其应用到隐喻分析之中。他们又分别于1987年基于体验哲学再次详细论述了“意象图式”,认为图式是我们日常的感知互动和运动程序中反复出现的比较简单的、动态的样式,可为我们的经验提供连贯性和结构性。正如术语本身所示,它既有“意象”的含义,又兼有“图式”的含义。作为“意象”,它是特定的、体验性经验的心智表征(Fillmore,1975:123;Croft&Cruse,2004:44),具有非命题性;作为“图式”,它不仅限于某一具体的体验或活动,更强调了这种意象的概括性、抽象性、规则性和结构性,与特定环境无关,同时还具有无意识性。因此,意象图式比起表象或心象更为抽象和概括。另外,意象和图式都是下线的认知加工,其中就必然要涉及到人的主观因素,因此意象图式必然具有一定的想像性,人“言”人“殊”在所难免。意象图式有基本和复杂之分。Lakoff(1987:282-283)曾论述了七类基本意象图式,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了形式空间化假设。Johnson(1987:126)列出了最基本的、最具代表性的27个意象图式。这些基本意象图式可结合构成更为复杂的意象图式,它们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一定灵活性,人们可在其基础上以类推的方式来建构体验性概念,还可通过隐喻换喻等认知方式形成更多的范畴和概念,特别是抽象的范畴和概念,建立更多的CM和ICM,进而也就获得了抽象思维和推理的能力,建构非体验性的知识(Lakoff,1987:453),帮助我们理解无限的事件。人们经过这一过程的反复不断循环,就能基于基本概念不断形成复杂概念,通过日积月累和文化的沉淀,逐步形成了今日的复杂概念系统。通过上文论述可见,意象图式是人们通过对具有相似关系的多个事例反复感知体验、不断进行概括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抽象的框架结构,是介于感觉与理性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运用了完形、动觉、意象三种互动方式认识外界事体间关系而获得的一种CM;是积聚在一起的知识单元,构成心智的基本元件,认知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形成句法构造、获得意义的主要方式,反映了一个抽象的语义原则。人们为了认识事体、理解世界、获得意义、建构知识,就需要多次运用这样的意象图式来对外部世界中事体间的同一关系进行反复比较、仔细分析、不断抽象,从而逐步完善了一个意象图式,使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样它才能作为了解世界的一种认知模式储存于记忆之中。随着认知的发展,它还可以不断根据新信息来扩充或修正已建立起来的图式,或再建新图式,为其后的信息处理提供了基础。4.认知模型和理想认知模型4.1意象图式cm/icm人类通过在现实世界中的互动性体验逐步形成了基本的意象图式,也就形成了认知模型(CognitiveModel,简称CM)。模型是指某个事体的定型样式。认知模型就是人们在认识事体、理解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相对定型的心智结构,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模式,由概念及其间的相对固定的联系构成,一个概念就对应于CM中一个成分。Lakoff(1987)基于此进而提出了理想化认知模型(IdealizedCognitiveModel,简称ICM),从完形认知角度来说,它是由多个CM组合或整合而成的,可将其表述成:ICM=CM1+CM2+CM3+CM4…CMn。CM和ICM主要是意象图式,意象图式可被理解为一种具有原型性的结构,因此ICM也可视作一个抽象的原型(Taylor,1989:59),它们都具有较高的抽象性,极易被用于其他场合,为有关事体和情景提供合适的解释,是理解更为复杂概念的基础,也是建构知识的出发点。人类在此基础上就可进行范畴化,建立范畴;概念对应于范畴,从而获得了概念,同时也就获得了意义,参见图1。CM/ICM与意象图式一样都具有如下特征,如:体验性和互动性、抽象性和概括性、动态性3和相对稳定性、结构性和完形性、初始性和基础性、简洁性和原型性、无意识性和联想性等。它与意象图式一样,对于形成经验、识别事体、建构心智空间、进行逻辑思维、理解范畴、概念和意义、认识世界和掌握语言等具有关键作用。Lakoff提出的ICM对于人类的想像性认知能力和语义具有较大的解释力,因为ICM仅是一个抽象的、理性化的模型,有较大的灵活性,少一个或数个CM,依旧可视为该范畴的成员,可根据不同情况作出认识上的调整,以适应于客观世界中各种情况,这比起客观主义语义理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因此,认知语言学家一般都主张用CM/ICM来描写概念和意义(王寅,2005a:140-149)。Lakoff还指出ICM包括四种模型,即意象图式模型、命题模型、隐喻模型和换喻模型,但我们认为这四种模型并不处于同一平面,不是完全并列的:前两个模型主要是就其内容而言的,一个强调抽象性、想像性和灵活性,另一个强调其陈述性和可证性;后两个模型实际上是就范畴或概念的扩展机制而言的。前两个模型通过隐喻和换喻这两个机制进行辐射性扩展,就可形成更多的范畴和概念(特别是抽象概念),进而建立出更多的CM和ICM,使得人们获得了丰富的抽象思维和推理的能力,从基本概念到复杂概念,逐步形成了概念结构,从而构成了人类的认知结构,形成了知识体系。意象图式和CM/ICM分别是由Johnson和Lakoff在各自的论述中提出的两个概念,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根据Lakoff的观点,ICM是指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说话人对某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所作出的抽象的、完整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理解,它是建立在许多CM之上的一种复杂的、整合的完形结构,是一种具有格式塔性质的复杂认知模型;ICM主要是意象图式模型,而不仅仅是命题模型。这样CM/ICM就成了意象图式的上义性术语,后者成了前者的一个组成部分,前者就比后者更具解释力。4.2icm理论的来源ICM与域(Domain)、图式、框架(Frame)、常规(Stereotype)、脚本(Script)、辖域(Scope)、基体(Base)等术语密切相关(Cook,1994:20;Taylor,2002:203;Croft&Cruse,2004:28)。这些术语是不同学者在不同的理论背景(如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等)中提出的,其侧重点是不完全相同的(图2中用约等于号“≈”来表示这一观点)。它们对ICM理论的提出产生了很大影响,或者说,它们是ICM理论的来源。根据Lakoff(1987)、Ungerer&Schmid(1996:211)和Croft&Cruse(2004)的观点,ICM是由很多CM构成的,主要表征的是理想化框架知识,与实际世界并不一定完全相吻合,因此ICM是一个更为概括的术语,可包括CM、框架、认知域、脚本等。(1)抽象域cort又叫认知域(CognitiveDomain)或语义域(SemanticDomain),为Taylor(1989:86)所用术语,相当于Lakoff所用术语CM。Croft&Cruse(2004:15)认为:“域”与“框架”大致同义。Langacker(1987:150)曾将“非基本域(NonbasicDomain)”或“复杂概念域(ConceptualComplex)”称为“抽象域”,并认为抽象域基本等同于ICM。“辖域”和“基体”也是Langacker的术语,前者是指被激活的概念内容的配置,应至少包括基体(一个述义所参照的辖域基础)和侧面(Profile,被突显的某一部分)。“辖域”与“认知域”或“域”基本相当。(2)框架式认知是语篇认知的基础由于20世纪30~50年代行为主义在心理学界占主导地位,再加上哲学界普遍流行“实证主义”思潮,因而强调心智表征的“图式、框架”的观点受到了较长时间的冷落,直到70~80年代随着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发展,这一观点才得到广泛重视和应用,并以此为基础研究语篇理解,设计出了几套人机对话的软件。Minsky于1974年系统论述了框架理论,认为“框架”是储存在记忆中的、表征特定情景的信息结构,是含有若干节点和联接的网络系统;人们可从记忆中随时调出框架中的信息作为背景知识来理解新的情景和语句。Fillmore(1975:124)将框架概念引入语言学研究,将其视为一种概念结构或经验空间,与认知域相当,一个词语可能会激活其所涉及到的一整套经验或概念结构。他(1977,1982)在这一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框架语义学(FrameSemantics),认为我们需要特定的框架知识来理解语句。(3)事体特征表1这是Putnam(1975)提出的术语并将其定义为“正常情形的理想化心智表征”。Hurford(1983:98)将其定义为“事体的典型特征表”,大致相当于Minsky的“框架”。徐盛桓(1993,2002)也曾详细论述过“常规关系”,认为它是抽象化、概念化加深的关系,意识到事物、事态内部或相互间某一方面的某种联系,于是将其突现出来,并加以程式化、规范化,这就成为常规关系。(4)概念框架、框架的下义性Schank&Abelson于1975年提出了“脚本理论”,并将其定义为(1977:41)“是描写特定情景中事件的恰当程序的结构,是预先设定的、常规性的动作程序”,可用来限定一个熟知的情景。Lehnert(1980:85)和Cook(1994:80)指出:框架包括脚本,脚本是框架之一种,脚本理论可用来分析和理解表示动作性事件的语篇。现将上述几个术语小结如下:从上图可见,Lakoff所使用的ICM是一个概括性术语,由多个CM组成,相当于Langacker的抽象域,能体现它的样本可视为范畴中的原型样本。下面几个术语可视为ICM的下义性概念,基本同义。框架是与一特定意义相关的知识网络,常指客观性的命题意义,但忽略了人的主观因素,只是ICM之一种。框架可包括静态性和动态性事件,后者主要由“脚本”来描写。5.类别、概念和意义5.1认知属性范畴范畴化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认知方式,只有对五彩缤纷的客观世界通过对比、概括和分类等方式进行范畴化,以范畴的形式表达出来,才能被认识。可以想像,倘若人们没有范畴化和概念化的机制,不对客观世界进行类属划分,不确立存在和认知的类型差别,就根本无法识记大千世界中无限多的事体。因此范畴化是人类复杂认知活动中一种最基本的能力。自古以来,很多学者都论述了范畴化问题,大致可分为两大阵营:经典范畴理论和原型范畴理论。前者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认为范畴是可通过共同特征束来定义的固定模型,可用充分必要条件来描写,对意义持客观主义的观点,常采用二元对立的语义特征来分析词义。后者以Wittgenstein、Rosch等为代表,主张用“属性”这个术语,将范畴视为通过原型扩展机制而形成的经验完形,认为范畴主要是通过成员之间的家族相似性来建构的,概念和意义可用理想化认知模型来分析,对意义持体验观和互动观,并认为语义与文化背景、百科知识密切相关,范畴、概念、意义、语义都与认知主体的主观因素密切相关。很多认知语言学家,如Lakoff(1987:166)、Taylor(1989:1-60)、Langacker(1991:16)、Jackendoff(1983:78,77)、Ungerer&Schmid(1996:2)、Dirven&Verspoor(1998:108)、钱冠连(2001)等都对范畴化作出了论述。我们认为:范畴化是一种基于体验,以主客体互动为出发点,对外界事体(事物、事件、现象等)进行主观概括和类属划分的心智过程,是一种赋予世界以一定结构,并使其从无序转向有序的理性活动。由于人们倾向于将相同或相似的事体进行概括和归类,视为同类的事体,这样才符合经济原则,便于认知加工,进行范畴化,形成范畴和概念。从家族相似性这个角度来说,范畴化就是要使得同一个范畴内部诸成员的相似性达到最大化程度,使得不同范畴的诸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到达最小化程度。范畴是范畴化的产物和结果,范畴化又是概念和词义形成,以及语言运用的出发点。人们基于身体经验,通过对客观外界的事物进行感觉、知觉、表象的认知处理,逐步形成了意象图式和认知模型,基于其上就形成了范畴的原型,其又通过ICM处理(调整或减少ICM中的属性)逐步扩大了范畴边界。我们还认为,范畴、概念和意义这三者基本是同时形成的,可将它们称为“三位一体”,以简化理论分析。一个概念对应于CM中一个成分,一个概念结构可以包含很多概念或CM,沉淀了很多信息,它们就被储存于同一个ICM之中,发话人可根据具体场景和交际需要,赋予语词以所欲表达的含义。同样,受话人也可根据具体场景,运用ICM知识来获取发话人的话语含义和交际意图。因此CL主张用CM和ICM来描写概念结构和意义系统。5.2认知过程在内容上是将lakoff观点纳入认知的过程,u3000第5我们知道,命题与概念、判断、推理一起,构成了逻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因此本文将命题置于图1中的“概念”之下,并根据Lakoff的观点,它与其他三者(意象图式、隐喻、换喻)共同构成了CM/ICM,这样,就可将两套术语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理论,以此来论述认知过程。5.3意义意识概念与意义两者的关系,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两者基本可以通用。一般说来,概念是思维的基本要素,而意义却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术语,可指基本单位,也可指复杂内容(即多个概念整合成一个意义)。概念和意义这两者除了“后者比前者更为宽泛,所含范围更为宽广”之外可以基本通用(抛弃传统上对概念所作的客观主义的镜像观、静态观),因为范畴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概念的形成过程,也是意义的形成过程,它们几乎是同时的,其实这也与Langacker将意义等同于概念化(强调其主观性、动态性)的观点是一致的,这有利于简化术语。但是,我们应当区别意义和语义,因为后者是指语言所表达的意义,是语言成分中的意义要素。意义(概念)与语义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Langacker在2002年发给我的电子邮件中指出:认为任何语言成分都有语义,可用“语义极”来表示,而概念却不一定非与语言有关。Taylor(2002:115)也举例说明了这一区分:我们可有关于某人长得如何、讲话时声音特征等概念,但不一定有对应的语言表达。上述几个认知环节的基本程序可表述为:“感觉—知觉—表象—意象图式—认知模型—范畴化—概念化—意义”。当然,认知过程不一定就严格依照此顺序单方向行进,而可能会循环加工处理,认知模型也需要范畴和概念来建构。6.词汇化和语法化6.1范畴、概念的界定概念和意义是语义(包括语言各层面上所表达的意义)的基础,人们自从有了语言之后,就自然会将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相对固定于词语和构造表达之中,所以概念和意义是用词语来表示的,是以语言符号为载体的。如果用一个词语将范畴、概念或意义固定下来,这就叫做范畴或概念的词汇化。由于每个概念都有一个对应的范畴,因此大部分词和概念是用来指称范畴的,概念、意义、词语与范畴是密不可分的。对于词义的理解和掌握,最终要涉及到人们对范畴的划分和概念的理解。由于范畴、概念本身具有模糊性,再加上概念与词义经常是不对应的,以及语言经济性的需要,因此一个词往往有很多意义,平均约有3-4个(Dirven&Verspoor,1998:25),这就又加剧了概念与词义之间的非对应性。我们也只能从一个词的语义范围(也可视为一个语义范畴)中选择一个恰当的意义与语境意义结合起来,才能在实际语言交际中获得较为正确的理解,这时就必然要涉及到人的主观因素,因为一个语言表达式所唤起的认知域必然要包括人们不同的分析和识解方法,传统语义学恰恰无视这一至关紧要的现象,受到了认知语言学家的严厉批判。6.2语法的三种类型从“语法化”这一术语本身来说,它应包括语言在进化过程中能够形成各种语法手段以及表达方式的内容,据此就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