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具有破坏行为障碍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损伤行为障碍(dad)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精神行为问题之一。在sdm-iii-r中,包括注意错误的多动障碍(adsd)、反对障碍和行为障碍(cd),这些障碍被称为缺陷和错误。DBD表现为注意缺陷、多动/冲动、不顺从、违抗及破坏行为,影响患儿的学业、社会适应和人际交往。共患病情况指患儿同时存在焦虑、抑郁等情况,共患病常导致患儿社会功能受损,临床疗效降低,预后不良,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本研究主要探讨DBD儿童的行为和情绪问题。1对象和方法1.1精神障碍诊断结果样本来自湖南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的调查资料。根据DSM-IV诊断标准进行临床诊断,从9495名调查对象中选出符合标准的DBD儿童并分为两组:即单纯DBD组(仅具有ADHD、ODD、CD中的一种诊断)和DBD共病组(包括ADHD、ODD、CD三者间相互共患或者与其他精神障碍如焦虑障碍共患的DBD)。临床检查对怀疑有精神发育迟滞、广泛性发育障碍、学习障碍者做瑞文智力测验及成就测验进行鉴别诊断。从每年级筛查阴性者中随机抽取总人数20%的儿童进行临床诊断,临床诊断阴性者为正常儿童,根据病例组的性别比例随机抽取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最后获得三组儿童,即单纯DBD组、DBD共病组和对照组。由儿童父母填写儿童CBCL量表,结果收回有效问卷共1918份,其中对照组999人、单纯DBD组499人(其中ADHD232人,ODD225人,CD42人)、DBD共病组420人。各组儿童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1.2±2.7)岁、(10.9±2.9)岁、(11.4±2.7)岁。经比较,三组间在年龄、性别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研究工具1.2.1儿童行为测量量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BehaviourChecklist,CBCL,1991年版)系美国心理学家TMAchenbach及CEdelbrock于1976年编制的父母用儿童行为量表,主要用于测量儿童的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具有完整的信度和效度检验资料。社会能力包括3个分量表,即活动情况、社交情况和学校情况,并计算社会能力总分。行为问题共113项,分为8个分量表,包括:退缩、躯体主诉、焦虑/抑郁、社交问题、思维问题、注意问题、违纪行为、攻击行为。又分为内化、外化性行为问题两个维度。该量表于1996年修订并制订了湖南省常模。本次研究由儿童父母填写该问卷,并计算行为问题总分。1.2.2el鞣能各因子的增强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TheScreenforChildAnxietyRelatedEmotionalDisorders,SCARED)由Birmaher1997年编制,共41个条目,分为躯体化、广泛性焦虑、分离性焦虑、社交恐怖和学校恐怖5个因子。已于2002年修订国内城市常模,信度和效度较好。本次研究由儿童自己填写该量表。1.2.3关于dsrsc的城市探索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epressionSelfRatingScaleforChildren,DSRSC):由Birleson于1981年编制,共18个条目。已于2003年修订国内城市常模,信度和效度较好。本次研究由儿童自己填写该量表。1.3数据符合正态性所有资料用Foxpro6.0建立数据库,数据经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性分布计量资料,且方差齐。CBCL计算因子分,SPSS11.5进行方差分析,用LSD检验做两两比较分析。2结果2.1统计学意义DBD组和DBD共患病组在CBCL各项目中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在社交问题、注意问题、违纪问题、性问题、外化问题、行为总分方面DBD共患病组得分高于DBD组,学校情况和社交总分方面前者低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学校恐怖主义方面得分比较DBD组和DBD共病组在躯体化、广泛性焦虑、分离性焦虑和学校恐怖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BD共病组在躯体化、广泛性焦虑、分离性焦虑、社交恐怖和学校恐怖方面得分显著高于DBD组。见表2。3讨论3.1adhd与odd的比较本文通过对CBCL量表评定,结果显示:DBD患儿在外化和内化性行为问题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主要表现在退缩、躯体主诉、焦虑抑郁、社交、思维、注意、违纪、攻击性、性问题等方面;在社会能力方面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国内外有不少关于ADHD的研究,如丁军等研究表明ADHD的三种亚型在CBCL8个分项中均显著高于对照组。JTNigg等ADHD三种亚型除了多动冲动型在躯体主诉量表中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在CBCL量表其余各项中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而国内关于ODD的研究也有类似的结论。RABarkley等通过父母和教师评定的CBCL量表表明DBD儿童存在高水平的内化性症状。这些问题影响患儿的学业、社会交往。静进等等运用国内修订版儿童适应行为量表(ADQ)和CBCL量表研究表明ADHD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缺陷;ADHD患者的行为问题(活动能力、交际能力差,在学校表现不良)高于正常儿童(P<0.01)。而DBD共病组在社交问题、注意问题、违纪问题、性问题、外化问题、行为总分、学校情况和社交总分等方面更突出,与国内黄广文等的研究类似。而高雪屏等通过对临床样本进行CBCL量表评定,表明ADHD+ODD组在攻击行为、焦虑/抑郁、内化性、外化性行为问题及行为问题总分显著高于ADHD组,与本研究不完全一致,这可能与样本来源不同有关。国外CLCarlson等使用TRF研究一组在校儿童报道ADHD+ODD儿童比单纯ADHD、单纯ODD有显著的社交问题及内化性、外化性行为问题。RFTzang等的研究表明共患病的ADHD注意缺陷型在攻击行为和焦虑/抑郁量表中得分显著高于无共患病者;在CBCL6个量表中,共患病的ADHD混合型得分高于单纯ADHD注意缺陷型。以往的文献多是对ADHD、ODD、CD进行单独研究,本文第一次把三者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由于是流调样本,样本量大,结果具有代表性。3.2焦虑抑郁情绪焦虑抑郁量表结果显示:除社交恐怖因子DBD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除抑郁总分因子,DBD共病组患者与单纯DBD组相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有关研究一致。也有研究发现ODD中学生普遍存在抑郁及不同类型的焦虑情绪(广泛性焦虑、学校恐怖),且女性ODD患者较男性患者的抑郁情绪、躯体化/惊恐、学校恐怖问题更严重。这与本研究不完全一致,可能与其样本人群年龄偏大有关。而父母评定的CBCL量表也表明DBD患者存在显著的焦虑抑郁情绪。由于患儿存在行为问题,家长会采取严格的管教方式甚至打骂患儿,其负面、无效的管理方式可能强化并恶化患儿的行为问题,影响患儿的情绪。DBD患儿的认知和行为调节低下,在发育过程中可能会缺乏有效的应对技能,容易受到挫折、否定,自我评价过低;有研究表明儿童行为问题与自我意识显著相关,DBD儿童的自我意识差。当患儿意识到自己的缺陷可能导致他们在家庭、学校、伙伴中失败时就可能会降低对自我的评价,产生负性情绪。究竟是焦虑抑郁障碍的外化性问题引起了ODD、CD、ADHD,还是ODD、CD、ADHD的内化性问题引起了焦虑抑郁,这之间的精神病理过程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与BWGraetz等报道的ADHD有更多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在生活中经历低的社会心理质量类似,本研究结果表明DBD患者存在明显的行为和情绪问题,而且DBD共病组的社交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