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第四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四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四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四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四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兰州市第四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我国是最早养殖和培育金鱼的国家。金鱼的祖先是野生鲫鱼,通过培育和选择,出现了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金鱼。如将朝天眼和水泡眼的金鱼杂交,经过基因重组可以得到朝天泡眼金鱼。理论上来说,任何品种的金鱼都能与野生鲫鱼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形态各异的金鱼和野生鲫鱼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B.培育过程中,基因重组是变异的根本来源,为鲫鱼进化为金鱼提供了原材料C.众多金鱼品种是经过突变、自然选择、隔离等过程形成的D.若将各色金鱼放入自然水域,其遗传多样性可能下降2.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的是()A.F2表现型的比为3:1 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C.F2基因型的比为1:2:1 D.测交后代比为1:13.如图为神经元结构图,下列关于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一般包含①③和④三部分B.神经元的长轴突称为神经C.多数神经元有一个④和多个①D.①接受信息,④将信息传向其他细胞4.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经减数分裂产生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某同学用下列选项中的示意图表示该过程的某个阶段,正确的是()A. B. C. D.5.下列关于表观遗传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其表型的改变可遗传给后代 B.DNA碱基序列上可能连接多个甲基基团C.可由染色体组蛋白的某些修饰导致 D.甲基化导致DNA碱基序列发生改变6.隐花色素(CRY1)是一种能感受光的受体,可介导光信号在植物体内传导来发挥作用。某研究小组将野生型及无法合成CRY1的突变型拟南芥种子,分别放在MS培养基和含有不同浓度脱落酸(ABA)的MS培养基中,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种子的发芽率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MS培养基中不同的ABA浓度B.该实验需在黑暗条件下进行,从而测得种子的发芽率C.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CRY1抑制种子的萌发D.在一定浓度范围内,ABA浓度与发芽率呈负相关7.如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2除了可以参与体液免疫还可以参与细胞免疫B.细胞1统称为APC,都具有特异性吞噬、呈递抗原的功能C.细胞3的活化需要③⑤作用,其中③包含与辅助性T细胞结合和细胞因子的作用D.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细胞2、3、58.(10分)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之一,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实例中,错误的是()A.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矮茎豌豆不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C.圆粒豌豆的DNA上插入一段外来DNA序列,出现皱粒豌豆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二、非选择题9.(10分)202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一场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对全世界产生严重影响。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表现出极高的传染性和快速的人群间传播能力。为了抗击新冠肺炎,各国加紧研制新冠疫苗。除了传统的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外,目前在研制中的还有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mRNA疫苗等新的疫苗类型。我国在新冠疫苗研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2020年2月21日,西湖大学周强研究团队报道了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ACE2蛋白的结构,揭开了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神秘面纱。研究显示,S蛋白是病毒识别宿主细胞受体的一种关键蛋白,与ACE2蛋白表现出较强的结合能力,目前各国多种疫苗的研究都是针对S蛋白进行的。传统疫苗是用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军事科学院陈薇院士团队采用的路线是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腺病毒是一种DNA病毒,毒性弱,感染后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症状。通过基因工程改造,使腺病毒携带能表达新冠病毒S蛋白的DNA片段,人接种疫苗后,改造过的腺病毒侵染细胞后不会在细胞内复制,但可以表达出S蛋白,诱导人体产生免疫反应。mRNA疫苗是一种新型核酸疫苗,目前全世界还没有正式上市流通的案例。除了考虑稳定性,mRNA疫苗递送入细胞也是技术难点,这将直接影响疫苗的效应,目前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脂质体纳米颗粒包裹mRNA。一支疫苗从研发到上市通常需要经过8到20年的漫长历程。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各国都采用了不同形式的应急途径,安全高效的疫苗将是人类战胜疫情的关键性武器。(1)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的巧妙之处在于改造后的腺病毒进入细胞后_____。抗原蛋白被树突状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识别后,传递给_____,通过特异性免疫,在体内产生记忆细胞,可长时间保留,并且当再次遇到相同抗原会_____。若在接种该种疫苗前机体曾感染过腺病毒,则会使该种疫苗的有效性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和mRNA疫苗产生抗原的场所分别是在_____,_____(填“内环境”或“细胞内”)。与传统的减毒疫苗相比,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和mRNA疫苗等新型疫苗的安全性有所提高,是因为_____。(3)目前科学家还致力于开发多联疫苗,即注射一剂疫苗便可获得对多种病原体的免疫,对此你认为更有开发潜力的是本文所述疫苗中的哪种(或哪些)_____,并陈述理由_____。10.(14分)某研究所对某红树林生态系统进行了跟踪调查,请根据相关调查材料回答问题。(1)调查红树林中主要植物的种群数量时,常用_____法。该红树林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群落的_____演替。(2)下图A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B、C图是反映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那么B、C图中能反映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是_____。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_。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N,为保持这种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应使这种鱼捕捞后的种群数量保持在_____水平。若该鱼是杂食鱼类,以水草和植食性鱼类为食,且其食物中水草和植食性鱼类各占一半,该鱼体重增加1公斤,最多需水草_____公斤。11.(14分)图甲是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图,图乙为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参与免疫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甲所示的免疫过程为___________免疫,物质Ⅱ为______________。(2)细胞B、C、D中分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是________。(填字母)(3)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物质能与辅助性T细胞外具有_______________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辅助性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4)DC免疫疗法是通过采集患者自体的外周血液,在体外诱导培养出大量DC细胞,使之负载上肿瘤抗原信息后再回输给患者。这些DC细胞进入患者体内后,还可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迅速产生__________精确杀伤肿瘤细胞,同时,还能使机体产生免疫记忆,具有防止肿瘤复发的功效,该免疫过程属于______免疫。(5)由题中信息可推知,图甲中的细胞B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细胞,当其活性下降时,会引起机体生成物质Ⅱ的能力下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下图1是某人的体检化验单,图2是人体的血糖调节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从图1中的化验单可以看出,该个体生理指标测定值异常的项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据图2分析,正常人的血糖平衡是由_______________共同调节的结果:图中激素a是__________。激素a、b在调节血糖的过程中相互间表现为_______________作用。(3)如果不吃早餐或早餐吃的很少,则不利于身体健康。但一般情况下,此时体内的血糖仍能维持一段时间的相对稳定,主要是通过相关激素促进_______________的分解来调节血糖浓度。(4)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在生理功能上存在稳定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②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详解】A、由题干信息“任何品种的金鱼都能与野生鲫鱼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可知,形态各异的金鱼和野生鲫鱼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B、基因突变是变异的根本来源,B错误;C、众多金鱼品种都是经过突变、人工培育、选择等过程形成的,有的没有经过地理隔离,C错误;D、若将各色金鱼放入自然水域,其可能会在与野生鱼的竞争中被淘汰而导致基因多样性下降,D正确。故选D。2、B【解析】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子细胞中。【详解】A、F2表现型的比为3∶1,属于性状分离,不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A错误;B、F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产生不同类型配子的比例为1∶1,这能说明分离定律的实质,B正确;C、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是产生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的,属于结果而不是实质,C错误;D、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可以用来检测F1的基因型,但不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D错误。故选B。3、B【解析】神经调节的结构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短而多,轴突长而少。图中①为树突,②为轴突末梢,③为细胞体,④为轴突。【详解】A、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③细胞体、①树突和④轴突等,A正确;B、轴突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髓鞘,构成神经纤维,神经是由许多神经纤维构成的,B错误;C、多数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C正确;D、树突用来接受信息并将其传导到细胞体,轴突将信息从细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D正确。故选B。4、A【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详解】A、图示不含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次级卵母细胞,大的一极将形成卵细胞,因此可形成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A正确;B、图示含有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初级卵母细胞,大一极将形成次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可形成卵细胞,因此可形成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B错误;C、图示含有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应随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C错误;D、图示但从染色体的分离来看,细胞每一极含有同源染色体,应属于有丝分裂,但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又不符合有丝分离,故图示错误,D错误。故选A。5、D【解析】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甲基化的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也就无法进行翻译合成最终的功能蛋白,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详解】A、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改变,而基因的表达发生可遗传的改变,即表型的改变可遗传给后代,A正确;B、DNA碱基序列可能连接多个甲基基团,属于表观遗传的特点,B正确;C、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导致表观遗传的发生,C正确;D、甲基化不会导致DNA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但能抑制基因的表达,D错误。故选D。6、D【解析】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少数植物的种子需要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萌发。脱落酸的作用:促进脱落;促进休眠;调节气孔开度;调节种子胚的发育;增加抗逆性;影响性分化。【详解】A、本实验有两个自变量,一是ABA浓度,二是种子是否能合成CRY1,A错误;B、CRY1为能感受光的受体,为验证CRY1的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实验,B错误;C、根据后两组实验结果分析,不能合成CRY1的种子萌发率低,所以CRY1可促进种子萌发,C错误;D、根据三组实验结果分析,随着ABA浓度的增大,种子发芽率逐渐降低,所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ABA浓度与发芽率呈负相关,D正确。故选D。7、B【解析】1、分析题图:该图表示体液免疫的过程,细胞1为抗原呈递细胞(APC),细胞2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3为B细胞,细胞4为浆细胞,细胞5为记忆细胞,物质a为抗体。【详解】A、细胞2为T细胞,可以参与体液免疫还可以参与细胞免疫A正确;B、细胞1统称为APC,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吞噬细胞吞噬抗原不具有特异性,B错误;C、细胞3为B细胞,⑤一些病原体直接和B细胞接触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③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被激活,开始分裂、分化,辅助性T细胞开始增殖、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细胞因子能够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故细胞3的活需要③⑤作用,其中③包含与辅助性T细胞结合和细胞因子的作用,C正确;D、1为抗原呈递细胞(APC),2为辅助性T细胞,3为B细胞,4为浆细胞,5为记忆细胞,其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细胞2、3、5,D正确。故选B。8、C【解析】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②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详解】A、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矮茎豌豆实质是等位基因分离导致,A正确;B、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组,B正确;C、圆粒豌豆的DNA上插入一段外来DNA序列,属于基因内碱基对的增添,出现皱粒豌豆是基因突变,C错误;D、“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因为父母双亲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9、(1)①.不会复制(增殖),但可使细胞表达S蛋白②.辅助性T③.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反应④.降低(2)①.细胞内②.细胞内③.疫苗中不含完整的病原体(疫苗在细胞中表达产物成分单纯)(3)①.mRNA疫苗(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②.可将表达多种病原体抗原的核酸片段连接起来制备疫苗【解析】1、疫苗属于抗原,常见的疫苗有减毒活疫苗、灭活病毒疫苗、重组蛋白疫苗、重组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2、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再由辅助性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小问1详解】题干分析可知,病毒载体重组疫苗的巧妙之处在于改造后的腺病毒进入细胞后不会复制,但可使细胞表达S蛋白(抗原)。S蛋白被等抗原呈递细胞识别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通过特异性免疫,在体内产生记忆细胞,并可长时间保留,当再次遇到相同抗原会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反应。若在接种该种疫苗前机体曾感染过腺病毒,则会产生相应抗体,使该种疫苗的有效性降低。【小问2详解】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和mRNA疫苗产生抗原的场所都是在细胞内。与传统的减毒疫苗相比,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和mRNA疫苗等新型疫苗的安全性较高,是因为疫苗中不含完整的病原体。【小问3详解】我认为mRNA疫苗更有开发潜力,因为mRNA疫苗,可将表达多种病原体抗原的核酸片段连接起来制备疫苗。【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1).样方(2).次生(3).C(4).增长型(5).N/2(6).55【解析】据A图分析,t0-t1种群增长速率增加,t1-t2群增长速率减小为0,t1增长速率最大,表示S型曲线的种群增长速率。图B的曲线为J型曲线,图C的曲线为S型曲线。【详解】(1)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因此调查红树林中主要植物的种群数量时,常用样方法。该红树林曾发生过火灾,其土壤和植被还保留,此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2)据A图分析K可知,该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慢,最后为0,种群数量先增加,最后稳定,呈S型曲线增长,而B和C曲线,B为J型曲线,C为S型曲线,因此图中能反映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是C。在t1时该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过后增长速率降低但大于0,种群数量还是在增加,故该点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增长型。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N(即K值为N),S曲线中的种群数量为K/2值时,增长速率最大,故t2时种群数量为N/2,此时增长速率最大,应使这种鱼捕捞后的种群数量保持在N/2水平,种群数量能快速恢复。若该鱼是杂食鱼类,以水草为食时,该鱼处于第二营养级,以植食性鱼类为食时,该鱼处于第三营养级。若其食物中水草和植食性鱼类各占一半,该鱼体重增加1公斤,则需要草的量为0.5÷10%+0.5÷10%÷10%=55公斤。【点睛】本题难度中等,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群落结构、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点,关键是理解种群增长速率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含义。11、(1)①.体液②.抗体(2)①.D②.B、C(3)①.(特异性)识别②.信息交流(4)①.(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②.细胞(5)①.辅助性T②.辅助性T细胞能产生细胞因子,当其活性下降时,细胞因子分泌量少,影响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从而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下降【解析】1、体液免疫过程为: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刺激辅助性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2、DC细胞通过胞吞方式摄入抗原;免疫系统既能清除外来抗原,也可以对付体内的异常细胞,这说明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的功能。3、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结构能被T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这体现细胞间信息交流功能。【小问1详解】由图示中抗体的形态可知图甲所示的免疫过程为体液免疫,物质Ⅱ为抗体。【小问2详解】细胞B、C、D依次为辅助性T细胞、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其中浆细胞没有分裂能力,故分化程度最高的是细胞D,即浆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是B淋巴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即B和C。【小问3详解】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物质能与辅助性T细胞外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受体发生结合,进而激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