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北方交大附中2023年生物高二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北京海淀北方交大附中2023年生物高二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北京海淀北方交大附中2023年生物高二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北京海淀北方交大附中2023年生物高二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北京海淀北方交大附中2023年生物高二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海淀北方交大附中2023年生物高二上期末预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决定器官的生长发育B.植物体在稳定的环境中激素含量不会发生变化C.不同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D.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由多种激素共同调控2.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在2020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于2030年前确保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峰值),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这是中国向全世界的郑重承诺,彰显了大国责任。如图是某自然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构成生物群落。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缺少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会受到较大影响B.b同化的能量的最终去向是呼吸作用散失和分解者利用C.自然生态系统中d摄取碳的速率与a、b、c释放碳的速率相等D.增加碳固定量、减少碳排放量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举措3.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控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基因表达的调控 B.光能影响、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的全过程C.温度不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D.重力通过影响生长素的分布等影响植物的生长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缩手反射不是与生俱来的C.非条件反射的中枢往往受大脑皮层的调控D.条件反射如果得不到强化,会逐渐减弱,甚至消退5.人体的神经细胞可接收和传递兴奋。下图表示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的过程,此过程为()A.胞吞 B.胞吐 C.主动运输 D.协助扩散6.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被完全取代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也是一种群落演替现象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经历阶段为:裸岩阶段→地衣阶段→灌木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森林阶段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四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下表。小鼠分组A组B组C组D组初次注射抗原抗原甲抗原乙间隔一段合适的时间再次注射抗原抗原甲抗原乙抗原甲抗原乙回答下列问题。(1)为确定A、B、C、D四组小鼠是否有免疫应答发生,应检测的免疫活性物质是_____________(填“抗体”或“抗原”)。(2)再次注射抗原后,上述四组小鼠中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组是_____________。(3)小鼠免疫系统能识别到入侵的抗原后,_____________直接攻击被该抗原入侵的细胞。激活的B细胞则可形成_____________大量合成抗体,分泌到细胞外,结合并阻止该抗原入侵小鼠细胞。(4)科研人员根据该实验特点进行新冠病毒疫苗研制,灭活病毒疫苗可直接作为_____________激发人体的免疫反应,但通常需要多次接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8.(10分)下图是人体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字母A˜E表示信息分子,数字表示相关的生理变化。据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信息分子A是神经递质,E是胰岛素B.人体内信息分子B的分泌量受到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调节C.信息分子C是抗利尿激素,图中发生的生理变化①是肾小管细胞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弱D.信息分子D是细胞因子,图中发生的生理变化②是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9.(10分)科学家发现,植物开花与日照的长短有关。可通过延长或缩短植株受光照时间确定开花效应与光照时长(光周期)的关系。某植物的开花效应与光照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植株(组别)开花效应植株(组别)开花效应A开花D不开花B不开花E不开花C开花F?(1)在自然条件下,光照时长(光周期)对于植物来说是一个具有季节性的环境信号,除此之外,具有季节性的环境信号还有_____(写出一个即可)。(2)A、B、C三组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由实验可知,该植物感受的光周期刺激的部位在_____(填“茎尖”或“叶子”)。(3)推测F组的开花效应是_____。植物的开花诱导有光敏色素的参与,光敏色素是一类_____复合体,在受到光照后,会传递某种信息到细胞核内,影响_____,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4)已有研究表明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后会产生某种物质,从而促进植株开花。请利用图中材料设计简易实验验证这一结论:_____。10.(10分)研究人员在研究某生态系统中植物与草食性昆虫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当烟草叶片受到甲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会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甲种蛾幼虫的天敌,夜间会驱赶乙种蛾,使其不能在烟草叶片上产卵(乙种蛾幼虫也采食烟草叶片)。(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包括物理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烟草叶片释放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属于____________信息,这一信息将_____种生物联系起来。(2)甲种蛾幼虫与烟草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甲种与乙种蛾幼虫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3)上述现象说明,生态系统内的信息能够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中国农科院培育的抗虫转基因烟草,应用了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____原理。11.(15分)在农业用地中发现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含氮有机化合物)在土壤中不易降解,长期使用可污染土壤。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可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一定,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1)制备土壤浸出液时,为避免菌体浓度过_____________,需将浸出液进行_____________处理。(2)要从富含该除草剂的土壤中分离目的菌,从物理性质来看上述培养皿中培养基属于______体培养基,从功能上来看属于_____________培养基,且____________为氮源。若需要调节培养基pH,应该在各种成分都溶化后且分装_____________(填“前”或“后”)进行。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3)若对活菌进行计数,常用的接种方法为_____________。(4)培养后发现,只有很少菌落出现,大部分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或有氧条件抑制了这些细菌的生长。(5)为计数微生物的数量,一位同学在4个平板培养基上分别接种稀释倍数为106的土壤样液0.1mL,培养后菌落数分别为155、160、176、149个,则每毫升原土壤样液中上述微生物数量为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人们把这类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叫作植物激素。植物激素不是完全孤立的发挥作用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协调起作用的。【详解】A、植物在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因此,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决定器官的生长发育,A正确;B、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某种激素的含量会发生变化,如乙烯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含量的变化,即使在稳定的环境中由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需要,激素含量也会发生变化,B错误;C、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还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如果实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等激素的含量按照次序出现高峰,调节果实的发育和成熟,C正确;D、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D正确。故选B。2、C【解析】分析题图:d与非生物环境之间是双向关系,d表示生产者,a、b、d都有箭头指向c,c表示分解者,a表示初级消费者,b表示次级消费者。【详解】A、c属于分解者,其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若缺少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会受到较大影响,A正确;B、图中b是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最终去向是呼吸散失和分解者利用,B正确;C、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等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与生物(a、b、c、d)的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释放碳的速率大致相等,可以自我维持动态平衡,C错误;D、从全球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来看,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举措,D正确。故选C。3、C【解析】植物生命活动,是指在水分、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代谢活动的基础上,表现出植物的种子萌发、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等生长发育的过程。而这些生命活动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因此,植物生命活动大致可归纳为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物质与能量代谢、逆境生理这三个方面。【详解】A、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从根本上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A正确;B、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条件之一,为植物提供有机物,光能影响、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的全过程,B正确;C、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影响物质运输等,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C错误;D、根对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要比茎低得多,所以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稍微高一些就抑制了其生长,故根的近地侧生长慢,茎的近地侧生长快,故根表现出向地生长、茎表现为背地生长的特性,D正确。故选C。4、B【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详解】A、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的五个部分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A正确;B、缩手反射是天生就有的,是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后天学习,B错误;C、非条件反射的中枢一般是脊髓等低级中枢,C正确;D、条件反射是后天学习的,需要重复来加以强化,如果得不到强化,会逐渐减弱,甚至消退,D正确。故选B。5、B【解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详解】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B正确。故选B。6、B【解析】1、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2、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3、次生演替:原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3、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详解】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A错误;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是的古道在没人行走后所发生的次生演替的现象,B正确;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经历阶段为: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植物阶段→森林阶段,C错误;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抗体(2)A、D(3)①.细胞毒性T细胞②.浆细胞(4)①.抗原②.初次免疫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量少,需要通过多次免疫接种,才能达到免疫要求【解析】分析表格可知,AB先注射抗原甲,然后A注射抗原甲,B注射抗原乙,能产生二次免疫的是A,同理推断D能产生二次免疫。【小问1详解】为确定A、B、C、D四组小鼠是否有免疫应答发生,应检测的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抗原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小问2详解】再次免疫应答是对之前接触过的同种抗原产生的免疫应答。分析表格步骤可知,再次注射抗原后,上述四组小鼠中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组是A、D。初次注射抗原后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能够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小问3详解】被该抗原入侵的细胞称为靶细胞,小鼠免疫系统能识别到入侵的抗原后,细胞毒性T细胞直接攻击被该抗原入侵的细胞。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浆细胞能大量合成抗体,分泌到细胞外,结合并阻止该抗原入侵小鼠细胞。【小问4详解】疫苗接种是将疫苗制剂接种到人或动物体内的技术,使接受方获得抵抗某一特定或与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灭活病毒疫苗接种到体内,可直接作为抗原,能激发人体的免疫反应,但通常需要多次接种,原因是初次免疫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量少,需要通过多次免疫接种,才能达到免疫要求。【点睛】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8、C【解析】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其中A能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应为神经递质;B能作用于甲状腺,应为促甲状腺激素;C能作用于肾小管,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应为抗利尿激素;D能作用于B淋巴细胞,应为淋巴因子;E能作用于组织细胞,降低血糖浓度,应为胰岛素。【详解】A、由上分析可知,信息分子A是神经递质,E是胰岛素,A正确;B、B为促甲状腺激素,其分泌量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调节,B正确;C、信息分子C是抗利尿激素,图中发生的生理变化①是肾小管细胞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强,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C错误;D、D是细胞因子,能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因此②处的生理变化是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更多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正确。故选C。9、(1)温度(降雨量、雨水、水分、季风等)(2)①.叶片的数量②.叶子(3)①.开花②.色素—蛋白③.特定的基因表达(4)将短日照处理植株的叶嫁接到长日照处理的植株上,以不做嫁接处理的长日照处理的植株作为对照,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观察其开花情况【解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A、B、C组形成相互对照,自变量是叶片的数量,实验结果是在短日照照射下,有叶片的A、C组植物开花,无叶片的B组植物不开花,由此说明该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在叶子;D、E形成相互对照,自变量是叶片数量,实验结果是在长日照照射下,DE组植物都不开花。A、D组可形成对照,自变量是日照时间长短,实验结果是A开花,D不开花,说明该植物是短日照植物。综上所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该植物是短日照植物,且该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在叶子,由此推测,当给与F组植物叶片短日照刺激时,F组植物会开花。【小问1详解】在自然条件下,植物会受到光周期、温度、降雨量、季风等具有季节性的环境信号的刺激。【小问2详解】据分析可知,A、B、C三组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叶片的数量,实验结果是在短日照照射下,有叶片的A、C组植物开花,无叶片的B组植物不开花,由此说明该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在叶子。【小问3详解】据分析可知,该实验的结论是:该植物是短日照植物,且该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在叶子。由此推测,当给与F组植物叶片短日照刺激时,F组植物会开花。植物的开花诱导有光敏色素的参与,光敏色素是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在受到光照后,光敏色素会传递某种信息到细胞核内,影响细胞核内特定的基因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小问4详解】验证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后会产生某种物质,从而促进植株开花,自变量是光周期刺激后是否产生某种物质,因变量是植物是否开花。实验应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性原则。故可将短日照处理植株的叶嫁接到长日照处理的植株上,以不做嫁接处理的长日照处理的植株作为对照,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观察其开花情况。若经嫁接处理后的植株开花,未嫁接的植株不开花,即可证明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后会产生某种物质,从而促进植株开花。【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调节,结合实验,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10、①.行为信息②.化学信息③.化学④.4⑤.捕食⑥.竞争⑦.生物的种间关系⑧.基因重组【解析】生物的种间关系常见的是捕食、竞争、寄生和共生。烟草能够通过释放化学物质即化学信息来调整生物种间关系。根据题干的描述,甲种蛾与其天敌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捕食关系;甲种蛾的幼虫与烟草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详解】(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包括化学信息、行为信息和物理信息。烟草叶片释放出物质在白天会吸引此种蛾幼虫的天敌,属于化学信息,这种化学信息能将甲种蛾、烟草、乙种蛾、甲种蛾的天敌共四种生物联系起来。(2)根据题干的描述,甲种蛾幼虫采食烟草,可知甲种蛾幼虫与烟草的种间关系是捕食。乙种蛾幼虫也采食烟草,可知甲种蛾幼虫与乙种蛾幼虫的种间关系是竞争。(3)烟草释放的化学物质能使其免于各种昆虫的侵害,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4)中国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