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城关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75cb6d3e414624b7f67ce813cd7b68/c175cb6d3e414624b7f67ce813cd7b681.gif)
![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城关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75cb6d3e414624b7f67ce813cd7b68/c175cb6d3e414624b7f67ce813cd7b682.gif)
![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城关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75cb6d3e414624b7f67ce813cd7b68/c175cb6d3e414624b7f67ce813cd7b683.gif)
![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城关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75cb6d3e414624b7f67ce813cd7b68/c175cb6d3e414624b7f67ce813cd7b684.gif)
![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城关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75cb6d3e414624b7f67ce813cd7b68/c175cb6d3e414624b7f67ce813cd7b6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城关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父亲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不色盲儿子。该儿子多出的X染色体来自A.卵细胞
B.精子
C.精子或卵细胞
D.精子和卵细胞参考答案:B略2.图中a、b、c、d表示某生态系统的四种组成成分,箭头表示各成分之间参与碳循环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a和c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B.c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c2的能量就越少C.d不一定是原核生物D.b中碳含量增加将减缓温室效应参考答案:C3.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故A错;酵母菌的遗传物质是DNA,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故B正确;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组成DNA的元素有C、H、O、N、P,故C错;HIV(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初步水解后能得到4种核糖核苷酸,故D错。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遗传物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4.若白天光照充足,哪种条件对作物增产最有利(
)A.昼夜恒温25℃
B.白天温度25℃,夜间温度15℃C.昼夜恒温15℃
D.白天温度25℃,夜间温度20℃参考答案:B5.当呼吸底物不是糖时,有氧呼吸消耗的O2和产生的CO2的体积并不相等。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两套,设为甲、乙,测定单位质量小麦种子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下列构思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在光照下测定O2释放量,乙装置在黑暗下测定CO2释放量
B.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测定CO2释放量,乙装置换成CO2吸收剂测定O2消耗量
C.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测定气体体积变化量,乙装置换成CO2吸收剂,测定O2消耗量
D.甲装置烧杯中盛放CO2缓冲剂(可吸收和放出CO2),测定氧气消耗量,乙装置放死亡种子作对照参考答案:C6.如下图是红色面包霉(一种真菌)通过一系列酶将原料合成它所需要的氨基酸。据图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若基因A被破坏,则向培养基中加人鸟氨酸,面包霉仍能存活B.若基因B被破坏,则向培养基中加人鸟氨酸,面包霉仍能存活
C.若基因B不存在,则瓜氨酸仍可由鸟氨酸合成D.基因C不能控制酶C的合成参考答案:A7.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B.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C.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D.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参考答案:B制备单克隆抗体首先需要获得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因此需将抗原注人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效应B细胞,A正确;纤维素酶只能催化水解纤维素,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中的去壁过程,B错误;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可以利用灭活的仙台病毒或聚乙二醇作诱导剂,C正确;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D正确。8.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复制均在细胞核内进行
B.复制仅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C.复制过程中DNA分子全部解旋后再进行复制
D.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参考答案:D9.在黑藻叶肉细胞中,具有色素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
B.叶绿体 C.中心体
D.高尔基体参考答案:B10.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上发生氨基酸脱水
B.②上反应只发生在根尖细胞C.③上有合成ATP的酶
D.④上有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参考答案:B11.利用农作物秸秆等纤维质原料生产的乙醇,经加工可制成燃料乙醇,从而减少了对石油资源的依赖,下图为生产燃料乙醇的简要流程,据图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要得到微生物A,最好选择富含纤维素的土壤采集土样B.图中②过程常用的微生物B是酵母菌C.微生物A和微生物B可利用的碳源相同D.可用纤维素酶制剂代替微生物A起作用参考答案:C12.有一种遗传病,牙齿因缺少珐琅质而呈棕色,患病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女儿均为棕色牙齿,儿子都正常。则他们的(
)A.儿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后代患病率为1/4B.儿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后代患者一定是女性C.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其后代患病率为1/2D.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后代患者一定是男性参考答案:C13.在血红蛋白的结构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A.磷酸键
B.二酯键
C.肽键
D.离子键参考答案:C14.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下面各项中,杂交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的是(
)A.WwDd×wwdd
B.WWDd×WWddC.WwDd×wwDD
D.WwDd×WWDD参考答案:B15.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中发现了伴性遗传。在果蝇野生型与白眼雄性突变体的杂交实验中,最早能够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结果是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F1全部表现野生型,雌雄比例1:1B.F1中雌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白眼全部为雄性C.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比例1:1D.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雄性,野生型全部雌性参考答案:B16.细胞内生物膜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了广阔场所,不同细胞器增大膜面积的方式可能不同。下列有关细胞器增大膜面积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叶绿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增大膜面积B.内质网通过折叠广泛分布于细胞溶胶C.线粒体内的基粒增大了线粒体的膜面积D.高尔基体通过产生小泡而增大膜面积参考答案:B17.一个染色体组应是
A.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B.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C.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
D.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参考答案:B18.人类多指(T)是正常(t)的显性,白化基因(a)是正常(A)的隐性,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都是独立遗传的,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和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两种病的机率分别是
A.3/4
1/4
B.1/2
1/8
C.1/4
1/4
D.1/4
1/8参考答案:B19.成人体内绝大多数处于分化终端的各种细胞A.遗传信息相同
B.基因表达相同
C.mRNA种类相同
D.蛋白质种类相同参考答案:A20.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参考答案:D【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过程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的光反应阶段,色素分子吸收的光能的用途之一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促成ADP与Pi发生化学反应,形成ATP,因此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A正确;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水解酶会导致组成膜的蛋白质等物质水解,进而造成膜结构的破坏,B正确;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选择性地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正确;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基质中,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光合作用过程、溶酶体和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等相关知识,据此来分析各选项。21.种群的特征不包括()A.种群密度
B.出生率和死亡率C.迁入率和迁出率
D.分层现象参考答案:D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解答:解:A、种群密度时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错误;B、出生率和死亡率属于种群特征,B错误;C、迁入率和迁出率属于种群特征,C错误;D、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特征,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种群的特征,要求考生识记种群的数量特征,掌握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22.科学家将雌黑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白鼠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子宫,该褐鼠产下小鼠的体色和性别是A.黑雄
B.褐雄
C.黑雌
D.褐雌参考答案:C23.春暖花开,蜜蜂找到蜜源后,通过跳舞招引同伴采蜜的信息属于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声信息参考答案:C24.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A.2∶1 B.9∶3∶3∶1 C.4∶2∶2∶1 D.1∶1∶1∶1参考答案:A25.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有人利用胚芽鞘、生长素和琼脂块,设计实验如右图,下列关于该实验设计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设计不科学,不能用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供应块,要将生长素涂在形态学上端B.设计不科学,需要增加对照组C.设计不严谨,不能证明生长素能否由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D.设计不严密,还应考虑将胚芽鞘倒过来放置的情况参考答案:A26.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作用时都需要与特定的物质结合B.有些激素也能起到神经递质的作用C.激素和神经递质的信息传递方式相似D.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在相邻的细胞间起作用参考答案:D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一般都是有机物,但NO也可作为神经递质,却是无机物,A错误;有些激素也能起到神经递质的作用,如肾上腺素可作为神经递质,B正确;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通过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来传递信息且结合后就会失活,C正确;神经递质能在神经细胞间、神经细胞和内分泌细胞间、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间发挥作用,激素可以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发挥作用,分泌激素的细胞与其作用的靶细胞相距较远,不是相邻细胞,D错误。27.如图甲、乙分别代表某种植物两不同个体细胞的部分染色体与基因组成,其中高茎(A)对矮茎(a)显性,卷叶(B)对直叶(b)显性,红花(C)对白花(c)显性,已知失去图示三种基因中的任意一种,都会使配子致死,且甲、乙植物减数分裂不发生交叉互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植株均可以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B.若要区分甲、乙植株,可选择矮茎直叶白花植株进行测交实验
C.由图判断乙植株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的易位,因此两植株基因型不同
D.甲、乙植株自交后代中,高茎卷叶植株所占比例分别为9/16和1/4参考答案:B28.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以下推测不合理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菌种,温度属于无关变量B.大豆发酵过程中部分蛋白质转变为多肽,形成豆豉的独特风味C.若容器内上层大豆发酵效果优于底层,则发酵菌为厌氧菌D.煮熟大豆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菌体分泌酶作用于蛋白质参考答案:C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菌种的种类(甲乙两种菌种),而温度属于无关变量,A正确;大豆发酵过程中部分蛋白质转变为多肽,形成豆豉的独特风味,B正确;若容器内上层大豆发酵效果优于底层,说明发酵菌为需氧型,C错误;煮熟大豆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菌体分泌酶作用于蛋白质,D正确。29.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体细胞发生突变,一定不能传递给后代B.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C.若没有外界诱发因素的作用,生物不会发生基因突变D.基因突变是指mRNA上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参考答案:B30.右图中“●”表示出入细胞的物质,该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A.渗透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胞吞参考答案:B31.以下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在自然环境中的种群而言,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B.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定呈“J”型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D.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参考答案:D32.要将显微镜下的图像甲转换为图像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升高镜筒以免碰到装片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和凹面镜使视野变亮
④调节光圈和平面镜使视野变暗
⑤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目镜
⑥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
⑦向上方移装片
⑧向下方移装片A.⑦①③⑥②
B.⑦⑥④②
C.⑧⑥③②
D.⑧①③②⑥参考答案:C33.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①小腿抽搐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尿毒症
④组织水肿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B①小腿抽筋是由于内环境中钙离子浓度低造成的,①正确;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突变而导致的细胞形态的变化,属于遗传病,②不正确;③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的大量增加导致的,③正确;④尿毒症是由于肾脏病变,导致内环境成分如尿素等超标,④正确。【考点定位】内环境成分34.人体首次感染乙肝病毒后,可分化为相应效应B细胞的是A.记忆B细胞
B.细胞毒性T细胞
C.致敏B淋巴细胞
D.辅助性T淋巴细胞参考答案:C35.原产于墨西哥的紫茎泽兰传到中国,在中国长势疯狂,占地为王,成了我国西南地区的绿色灾难。下列不是紫茎泽兰在我国泛滥成灾的原因是(
)A.我国西南地区的气候适宜紫茎泽兰的生长B.脱离原产地后,失去天敌的控制C.脱离原产地后,失去与其竞争关系物种的制约D.一旦脱离原产地,就发生基因突变,变得生命力特别强参考答案:D36.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肝细胞能够识别胰岛素并接受调节与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B.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C.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所以绿色植物所有细胞都存在叶绿体参考答案:D37.“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朝诗人朱熹在这里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绚丽的春景图.由此我们仿佛看到,春天的原野东风和煦,杨柳依依,鲜花盛开,蝴蝶飞舞….当你陶醉于这美丽盛景时,是否想过,蝴蝶将一株油菜的花粉带到另一株油菜花的柱头上后,既可发生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释放精子、精卵融合等一系列生理反应;若将一株油菜的花粉带到一朵桃花的柱头上则不会发生这一系列反应.该现象能很好地说明细胞膜()A.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B.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C.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参考答案:D【考点】2A:生物膜的功能特性.【分析】细胞膜的功能是: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借助体液传递信息,相邻细胞直接接触,高等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传递信息.【解答】解:根据题意中“蝴蝶将一株油菜的花粉带到另一株油菜花的柱头上后,既可发生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释放精子、精卵融合等一系列生理反应;若将一株油菜的花粉带到一朵桃花的柱头上则不会发生这一系列反应”说明细胞膜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即细胞直接接触传递信息.故选:D.【点评】试题比较巧妙,以信息的方式呈现考生陌生的问题背景,考查细胞膜的功能,提升了学生获取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8.与人体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是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消化液参考答案:C略39.由于质粒与目的基因具有相同的粘性末端,结合过程中不可能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形成环状的外源DNA
B.可能形成环状的载体DNAC.可能重组DNA
D.只出现重组DNA参考答案:D略40.关于细胞学说的论述错误的是()A.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B.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C.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D.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参考答案:C【考点】11: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解答】解:A、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A正确;B、细胞学说指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B正确;C、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C错误;D、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10分)小叶章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入侵某苔原生态系统形成斑块.科研人员通过对小叶章入侵斑块进行群落调查得到如表所示结果(注:表中“+”表示该植物存在).请回答下列问题:植物种类高度(cm)生长型对照轻度入侵中度入侵重度入侵高山乌头20﹣40多年生草本
+藜芦50﹣100
+毛蕊老鹳草30﹣80
+大白花地榆50﹣80
++小叶章60﹣90
+++牛皮杜鹃10﹣25灌木+++
笃斯越桔10﹣15++
(1)采用样方法调查小叶章入侵斑块的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若选取的样方数量太少,易导致;若要调查样方内的物种丰富度,需要统计.(2)调查结果显示,群落中无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原因可能是(从种间关系的角度作答).(3)以相邻的本地牛皮杜的群落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科研人员发现,随着入侵程度的加深,灌木种类呈现的趋势,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明显增加,在小叶章不同的入侵程度下,群落的空间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这表明小叶章入侵会使群落发生演替,这种群落演替的类型为.参考答案:(1)统计结果误差较大
各样方中物种的种类(和数量)(2)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争夺阳光和空间等环境资源的竞争中被淘汰(3)逐渐减少,最后消失
次生演替
【考点】F3: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F6:群落的演替.【分析】1、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此外,统计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2、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解答】解:(1)采用样方法调查小叶章入侵斑块的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若选取的样方数量太少,易导致统计结果误差较大;若要调查样方内的物种丰富度,需要统计各样方中物种的种类和数量.(2)调查结果显示,群落中无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原因可能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争夺阳光和空间等环境资源的竞争中被淘汰.(3)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以相邻的本地牛皮杜的群落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科研人员发现,随着入侵程度的加深,灌木种类呈现逐渐减少,最后消失的趋势,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明显增加,在小叶章不同的入侵程度下,群落的空间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这表明小叶章入侵会使群落发生演替,这种群落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课时分层作业8Unit3BacktothepastSectionⅢⅣ含解析牛津译林版必修3
- 六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听课评课记录
- 小学一年级数学备课组学期工作总结
- 高中学生暑假学习计划
- 个人年度工作计划目标
- 新学期学习计划总结文本
- 单位房屋的出租合同范本
- 乐山师范学院《传热与传输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保洁开荒合同范本
- 早点出租承包合同(2篇)
- 施工现场人力资源施工机具材料设备等管理计划
- 第八章《运动和力》达标测试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民办幼儿园务工作计划
- 2025年华侨港澳台生联招考试高考地理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内镜室院感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市场拓展工作计划
- 2025年八省联考云南高考生物试卷真题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2020-2024年五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题15 中国古代史(原卷版)
-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全文)
- 《数学归纳法在中学解题中的应用研究》9000字(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