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黄龙中学2024届九上物理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黄龙中学2024届九上物理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黄龙中学2024届九上物理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黄龙中学2024届九上物理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黄龙中学2024届九上物理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黄龙中学2024届九上物理期中经典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电路,若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减小,则滑动变阻器的接法为A.M接A,N接BB.M接A,N接CC.M接B,N接DD.M接C,N接D2.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5s内将重为100N的物体G匀速提升2m,每个滑轮的重均为10N.不计绳重及摩擦,此过程中()A.F甲小于F乙B.甲的机械效率小于乙的机械效率C.F甲做的功大于F乙做的功D.F甲做功的功率等于F乙做功的功率3.某同学用两节干电池串联起来作电源,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因不慎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相互接错了,如图所示,则开关闭合后,各仪表将A.电流表、电压表均被烧坯B.电流表、电压表不会被烧坏C.只有电流表被烧坏D.只有电压表被烧坏4.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以及灯L的亮度变化情况应是A.电流表示数变大,灯L变暗 B.电流表示数变小,灯L变暗C.电流表示数变大,灯L变亮 D.电流表示数变小,灯L变亮5.某同学安装了一个电灯亮度可以调节的电路,如图所示。为了使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从C向D的移动过程中,电灯的亮度逐渐变暗,正确的连接方式是()A.M接C,N接A B.M接D,N接B;C.M接A,N接B D.M接C,N接B。6.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7.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A.公路上大雾弥漫 B.花棚里香气扑鼻C.湖面上柳絮飘扬 D.氧气被压缩进钢瓶8.十九大报告为未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指明了路线图,我们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以下行为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是A.夏天空调温度尽量调低 B.电视机长期处于待机状态C.多使用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 D.用LED灯代替白炽灯9.如图所示电路,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灯L熄灭.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L或电阻R上,现将一只完好的小灯泡L′并联在电阻R两端,正确的判断是()A.若灯L′亮,则电阻R一定断路B.若灯L′亮,则灯L可能断路C.若灯L′不亮,则电阻R可能短路D.若灯L′不亮,则灯L一定断路10.下列生活中的物理数据错误的是A.人以正常速度骑自行车的功率约为80WB.把一本物理书捡起来放到学桌上,对课本做功约2JC.一个质量为50kg中学生从一楼到三楼所做的功约为4500JD.一杯开水,从刚倒入到可以喝的这一段时间内,放出的热量大约是11.一位同学用10秒从一楼上到了三楼,则他上楼时的功率大约是:A.3瓦 B.30瓦 C.300瓦 D.3000瓦12.外科医生做小手术或紧急治疗运动员肌肉扭伤时,常用蒸发快的液态氯乙烷做麻醉剂,把液态氯乙烷喷到局部皮肤上,使皮肤快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A.汽化放热 B.汽化吸热 C.凝固放热 D.熔化吸热二、填空题13.夏天的晚上,为了驱赶蚊虫,小敏在房间里使用电蚊香,过了会房间里就充满蚊香的气味,这是因为_____,而不通电加热则闻不到气味,则说明______。14.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一定,电阻R1的阻值为R2的2倍,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电流表A2的示数为3I1,R1与R3的电阻比是______,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则I1与I1'之比为______。15.将实心正方体甲、乙放在海绵上,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密度为ρ甲、ρ乙,则关于m甲、m乙和ρ甲、ρ乙的关系,可能存在的情况有:①m甲>m乙,ρ甲<ρ乙;②____;③_____。(请再写出可能存在的两种情况)。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2.5V;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6V,则灯L1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V,灯L2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V.若灯L1中的电流为200mA,则灯L2中的电流为________A三、实验题17.(8分)有一杯掺有少量酒精的水,小涛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度(已知水的凝固点为0℃,酒精的凝固点为-117℃).他将这杯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每隔2min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入下表中.时间/min0246810121416182022温度/℃420-2-4-6-6-6-6-6-8状态液液液液液液固、液固、液固、液固、液固固(1)当实验进行到22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混合液的温度是_______℃;(2)由上表可知此混合液属于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________℃(3)在水中掺入酒精,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________(选填“高”或“低”).由以上分析可推测,一定量的水中掺入酒精质量越大,混合液的凝固温度________(选填“越高”、“越低”或“不变”).18.(8分)用图甲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50Ω2A”.(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电压表接入电路,测R两端的电压(________________);(2)滑片P移到阻值最大处,将5Ω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到滑片P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其原因可能是_____选填序号)A、电阻R短路B、电阻R断路C、滑动变阻器短路(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记下电压表的示数;(4)将5Ω电阻换成10Ω电阻,为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滑片P应向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5)若每次实验均选用单个定值电阻连入电路,实验室有“15Ω,20Ω,30Ω,35Ω,50Ω”5个电阻,你认为其中能供继续实验的电阻最多还有_________个;利用可选电阻继续实验,得到结论____19.(8分)“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的猜想是:①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小亮的猜想是:②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温度有关;小敏的猜想是:③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1)根据你掌握的电学知识,你认为:④电阻还与______有关。(2)图中是三位同学为上述探究活动准备的实验器材,他们已经完成了部分实物的连接。若电阻受温度的影响可以忽略,要探究猜想①,应该控制______和______不变;要探究猜想③,应该选用导线______和导线______(填导线的代号字母)进行对比实验。(3)上面实验中电阻的大小是通过______显示的。四、作图题20.(8分)对于电铃来说,电流在电铃中无论沿什么方向流动都能响,但是用半导体材料做成的二极管只能让一个方向的电流流过它(即单向导电性,二极管的符号类似一个箭头,电流方向与箭头方向相同时,电流才能通过)。拆开某玩具,发现电源、开关、发光二极管(简称“LED”),电铃(符号)各一个及连接导线若干。闭合开关,电铃响,LED亮。将电铃连线断开,闭合开关,LED亮。请在图方框内画出电路图。(______)21.(8分)请按要求设计电路图,并按你设计的电路,将图中的电器元件连成电路。(一个电源、两个开关、两盏电灯、若干导线)要求:开关S1只控制电灯L1,开关S2只控制电灯L2。(______)五、计算题22.(10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V且不变,当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0.3A,求:(1)电阻R1的阻值?(2)当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时,通过R2的电流为0.2A,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求此时R2两端的电压和R2的电阻值?23.(12分)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V且不变,滑动变阻器R2标有“50Ω3A”字样.闭合开关S后,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至某点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0.6A,电流表A2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求:(1)电阻R1的阻值?(2)为保护电路安全,此时通过变阻器R2的电流变化范围是多少?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题分析】

要满足题意需要将滑动变阻器的A,C或A,D接入,这样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增大,电流减小,灯泡变暗.故选.B2、D【解题分析】

A.不计绳重及摩擦时,物体匀速提升,处于平衡状态,,,故F甲大于F乙,A选项错误;B.由题意知:,,,由得甲、乙的机械效率相等,故B选项错误;C.F甲做的功为W甲总,F乙做的功为W乙总,故由前面的计算可得F甲做的功等于F乙做的功,C选项错误;D.F甲做的功等于F乙做的功,皆为220J,做功时间皆为5s,故由功率定义式得F甲做功的功率等于F乙做功的功率,大小为:,D选项正确.3、B【解题分析】

将电流表和电压表位置调换了位置,如图电流表与电阻并联了,会将电阻短路,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由于电压表的电阻很大,所以电路此时接近断路,电路中电流很小,且电压表通过其它元件能测出电源电压,当然两个电表都不会烧坏.4、B【解题分析】

根据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方向判断电阻的变化,进而判断电流的变化,通过电路变化这一物理情景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和电功率的相关知识.【题目详解】此电路是一个串联电路,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也变大,而电源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所以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排除A和C选项;灯的亮度取决于灯的实际功率,灯的电阻不变,前面分析已知通过灯的电流变小,根据公式:P=I2R,可知灯的实际功率变小,所以灯变暗,D错误,所以选B.故选B.5、A【解题分析】

A、当M接C,N接A时,AP段电阻丝接入电路,滑片从C向D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变长,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灯泡变暗,故A符合题意;B、当M接D,N接B时,BP段电阻丝接入电路,滑片从C向D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变短,电阻变小,电流变大,灯泡变亮,故B不符合题意;C、当M接A,N接B时,此时接入电路的是全部电阻丝,阻值最大,滑片从C向D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不变,电流不变,灯泡亮度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D、当M接C,N接B时,BP段电阻丝接入电路,滑片从C向D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变短,电阻变小,电流变大,灯泡变亮,故D不符合题意。6、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甲图中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活塞对空气做功,瓶内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增加,故A错误;乙图中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对活塞做功,空气的内能减小,故B错误;丙图中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故C正确;丁图中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即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缸内气体的内能减少,故D错误;应选C。【考点定位】功和能7、B【解题分析】

A项,分子很小,用肉眼看不见,雾是一种物质,不是分子,该过程不能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A项错误;B项,花香扑鼻是由于花粉中带有香气的分子运动到人的鼻孔中,使人闻到花香,该过程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B项正确;C项,分子很小,用肉眼看不见,柳絮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因此该过程不能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C项错误;D项,氧气被压缩进钢瓶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8、D【解题分析】

A.夏天空调的温度调得越低,消耗的电能越多,不符合节能的要求,故A不符合题意;B.电视机不使用时处于待机状态,也会消耗电能,这样会浪费电能,故B不符合题意;C.多使用内燃机作为动力的汽车,排放的废气就多,这样不符合减排的要求,故C不符合题意;D.用LED灯代替白炽灯,能节约电能,故D符合题意。9、D【解题分析】灯L熄灭.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可能为L断路或短路,也可能R断路。完好的小灯泡L′并联在电阻R两端时,若灯L′亮,说明电流为通路,则原来的故障可能为L短路,或R断路;当灯L′不亮时,说明电路仍然为断路,则一定为灯L断路。故D正确,符合题意,ABC不正确。故选D。10、C【解题分析】A.一般人做功的功率可达100W左右,故人以正常速度骑自行车的功率约为80W符合实际;B.一本物理书重约2N,捡起来放到学桌上,上升的高度约1m,,对课本做功约2J,符合实际;C.一中学生质量为50kg,重约500N,从一楼到三楼上升的高度约6m,所做的功约为:,故C不符合实际;D.一杯开水约0.25kg,从刚倒入到可以喝降低的温度约60℃,放出的热量大约是:,故D符合实际;故选C。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11、C【解题分析】

一个学生的质量为50kg,每一层楼的高度为3m,从一楼走到三楼,上升的高度为6m,做的功:W=Gh=mgh=50kg×10N/kg×6m=3000J,他上楼时的功率:P===300W.故选C.12、B【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考查的知识物态变化,及其吸收或放出热量的情况.喷到皮肤上的液态氯乙烷很快就会汽化变为气体,并且要吸收大量的热量,是皮肤快速冷却,失去感觉,故本题应选B二、填空题13、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解题分析】

[1][2]过了会房间里就充满蚊香的气味,这是因为蚊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这是扩散现象,这现象说明了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不通电加热则闻不到气味,不通电,蚊香片的温度较低,那么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14、1:1【解题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到,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三个电阻是并联的,电流表A1测流过电阻R1的电流,电流表A2测流过电阻R2和电阻R3的电流之和;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A2的示数为3I1,由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解得,由上述可知R1与R3的电阻比是1:1。[2]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三个电阻串联,由欧姆定律可知由上述可知,I1与I1'之比为I1与I1'之比为。15、m甲>m乙ρ甲>ρ乙m甲>m乙ρ甲=ρ乙【解题分析】

[1][2]根据海绵凹陷程度判断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故甲中正方体产生的压力作用效果大于对乙中正方体产生压力作用效果,根据p=====ρgh,故压强关系为:p甲>p乙,由图知,h甲h乙,由公式p=ρgh可知,甲的密度可能等于乙的密度,ρ甲=ρ乙-----①;也可能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ρ甲>ρ乙------②;因V甲>V乙-----③,根据m=ρV,由①③得:m甲>m乙;由②③得:m甲>m乙;故两种可能为:m甲>m乙;ρ甲=ρ乙;m甲>m乙;ρ甲>ρ乙;16、2.53.50.2【解题分析】

[1]由图知,当S1闭合、S2断开时,两灯串联,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则U1=2.5V;

[2]当S1断开,S2闭合时,两灯仍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则电源电压U=6V,由于两灯的连接方式没有发生改变,所以L1两端的电压不变仍为2.5V,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得,L2两端的电压U2=U-U1=6V-2.5V=3.5V;[3]因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灯L2中的电流I2=I1=200mA=0.2A.三、实验题17、-11晶体-6低越低【解题分析】

(1)[1]当实验进行到22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11℃,因此此时混合液的温度是-11℃;(2)[2][3]混合液从第10分钟到第18分钟温度一直保持在-6℃不变,所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6℃,所以该物质是晶体;(3)[4]水的凝固点是0℃,掺入酒精后混合液的凝固点变成了-6℃,凝固点降低了;[5]已知水的凝固点为0℃,酒精的凝固点为-117℃,一定量的水中掺入酒精质量越大,混合液的凝固温度越低.18、BA2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解题分析】

(1)[1]电源电压恒为3V,故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压表与电阻R并联,如图所示:(2)[2]A.若R短路,则电压表与导线并联,电压表无示数,而电路连通,电流表有示数,故A不符合题意;B.若R断路将导致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因电压表内阻很大,所以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与电源连通,有示数,故B符合题意;C.滑动变阻器断路,将导致整个电路为断路,两表均无示数,故C不符合题意;(4)[3]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保持不同定值电阻的电压不变;换成10Ω的电阻,若滑片位置不动,根据分压原理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将变大,为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则应减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加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增加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故滑片应向A端移动;(5)[4]图乙中电压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示数为1V;控制电压为1V,因为电源电压为3V,故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为:3V−1V=2V,根据分压原理知:=,解得:R=25Ω,故定值电阻的阻值最大为25Ω,故15Ω和20Ω的还可用,故还有2个可以用;[5]分析表中数据有,当电阻为原来的几倍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原来的几分之一,所以得出的结论是: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19、横截面积长度横截面积ac电流表的示数【解题分析】

(1)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故其影响因素除题目中所提的各个信息外,还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2)在探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时,应控制导线的长度、横截面积不变,而改变导线的材料;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时,应控制导线的横截面积和材料均相同,而导线的长度不同,由图中信息可知,应选a和c进行对比实验;(3)由于电阻的大小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