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上海市黄浦区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上海市黄浦区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上海市黄浦区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上海市黄浦区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上海市黄浦区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上海市黄浦区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表为我国两次人口普查的部分数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年龄组成0—14岁15—59岁≥60岁第六次(2010年)16.6070.1413.26第七次(2020年)17.9563.3518.70A.人口普查可为制定人口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B.从年龄组成可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C.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将有利于调整年龄组成D.我国人口普查采用的方法是抽样检测法2.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的无色无味近于中性(pH6.6-7.1)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唾液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其pH与血浆有一定差别B.在正常情况下,唾液不会传播艾滋病毒但可能传播新冠病毒C.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以把淀粉水解成葡萄糖,因此馒头咀嚼后会产生甜味D.唾液中含有溶菌酶,可以分解细菌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3.脑脊液充满在各脑室内能不断产生又不断被吸收回流至静脉,其向脑细胞供应一定的营养,并运走脑细胞的代谢产物,调节着中枢神经系统的酸碱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B.大脑深度思考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能使脑脊液pH明显降低C.脑细胞可通过脑脊液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D.脑脊液中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和激素等物质4.如图表示大肠杆菌细胞中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大肠杆菌DNA聚合酶的基因位于其细胞核中B.图示过程①需要解旋酶的催化并消耗能量C.通过过程②可判断肽链的合成方向是从左向右D.过程②需要64种tRNA,同时会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5.树附生苔藓植物是指生活在活的树木或灌木树皮上的苔藓植物,其叶片只有一层细胞构成,对环境因子反应灵敏。下列关于树附生苔藓植物叙述,错误的是()A.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树附生苔藓植物是生产者B.树附生苔藓植物与树木(灌木)之间的关系为寄生C.森林生态系中树干基部更适宜树附生苔藓植物的生长D.树附生苔藓植物可被广泛用作环境监测的指示植物6.某双链DNA分子有1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30个。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腺嘌呤和胸腺嘧啶数占30%B.该DNA分子第三次复制时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80个C.该DNA分子的两条链均被15N标记,在普通培养基中复制5次后,放射性DNA所占的比例为D.该DNA分子的两条链的碱基A与T之间通过两个氢键连接7.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强B.红细胞衰老时,染色质收缩,颜色加深C.个体的衰老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D.幼年个体生长需细胞增殖成年后不需细胞增殖8.(10分)暗反应中参与CO2固定的物质是()A.还原性氢 B.五碳化合物C.三碳化合物 D.ATP二、非选择题9.(10分)人体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对各种应激刺激(如寒冷刺激、病菌入侵等)作出反应。(1)某人全身突然被冰水浇湿,躯干、四肢骨骼肌会产生战栗,此反应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在该过程中皮肤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以_____的形式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并在_____完成信号转换后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2)受寒冷刺激后,人体通过下图所示途径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其中激素A、B分别是_____、_____;过程①的调节机制称为_____。(3)儿童按计划免疫接种卡介苗以预防结核病,机体会产生抗体、记忆T细胞和记忆B细胞等。此后当外界结核杆菌侵入机体时,机体将启动特异性免疫,一方面由_____产生特异性抗体进行体液免疫;另一方面进行细胞免疫。从细胞的生命历程来说,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过程称为细胞_____。(4)饭后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促进组织细胞_____,从而使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_____调节。10.(14分)冬泳是一项深受大众喜爱的体育运动。冬泳时,人体会启动一系列调节机制,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请回答有关问题:(1)冬泳时,寒冷刺激机体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入_________形成冷觉。同时,寒冷时,正常人的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减少散热,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____。(2)寒冷时,下丘脑通过分泌________________(激素)最终实现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但不至于过高,因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还存在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和____________分泌增加,共同促进机体加快新陈代谢,从而增加产热,这体现了激素之间具有_____________作用。(3)冬泳过程中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会增多,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_________,胰岛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世纪70年代,哈维,阿尔特发现了一种通过输血途径感染的新型慢性肝炎一丙肝病毒(HCV)是一种具有包膜的RNA病毒,其基因组可编码至少10种蛋白质,其中编码E1、E2包膜蛋白的基因具有高度变异性,使HCV容易逃脱机体的免疫防御而难以被清除。NS5A参与病毒的复制和组装,NS5B则是一种RNA聚合酶。编码这几种非结构蛋白的基因序列在HCV中相对稳定。HCV与肝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在细胞内进行R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组装成新的病毒后释放,会对肝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HCV感染者中约15%-35%的感染者在急性期可自发清除病毒,但大多感染者会发展成慢性肝炎。慢性丙肝患者在感染后的20-30年,有10%-20%会发展为肝硬化,其中1%-5%肝硬化患者会发展为肝癌。由于HCV感染者在慢性肝炎期几乎无症状,很容易造成感染的进一步扩散。迄今为止,HCV感染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且没有用于预防的特异性疫苗。(1)感染HCV,会引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在_____免疫过程中,B细胞识别HCV作为其活化的第一信号,_____细胞与B细胞结合,为其提供第二信号和_____,B细胞才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效应。当HCV病毒进入细胞内部,活化后的_____细胞接触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并发生免疫应答。(2)当HCV感染进入慢性期后,由于病毒蛋白对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导致机体对HCV的免疫应答效果差,病毒难以被清除,应尽早检测确诊成为防治丙肝的关键。以下指标可作为受检者诊断依据的是_____A.HCV抗体 B.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C.HCV—RNA D.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3)目前已经开发出系列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使丙肝治愈率高达90%以上。DAAs都属于病毒蛋白抑制剂,在非结构蛋白NS5A和包膜蛋白E1中,_____不适合作为药物靶点,其原因是_____。12.如图是某人在体内失水过多的情况下,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其中①②③表示体液,ADH表示抗利尿激素。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①表示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与②的成分和含量最主要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的刺激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据图分析,ADH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分重吸收的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4)脱水是指人体大量丧失水分和Na+,引起细胞外液严重减少的现象,可分为低渗性脱水(失盐多于失水)、高渗性脱水(失水多于失盐)和等渗性脱水。若某患者发生低渗性脱水,则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_________,垂体释放的ADH的量将会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种群的特征:(1)数量特征(核心问题):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③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2)空间特征: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详解】A、人口普查可形成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数据,为制定人口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A正确;B、分析表格数据,从年龄组成上看,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B正确;C、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可增加出生率,将有利于调整年龄组成,C正确;D、全国人口普查是对全国所有人口逐一进行调查,并不是采用抽样检测法进行调查,D错误。故选D。2、B【解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唾液不属于细胞外液,A错误;B、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母婴、性接触和血液传播,一般不会通过唾液传播,但新冠病毒可能通过飞沫(唾液)等传播,B正确;C、在口腔中,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因此馒头咀嚼后会产生甜味,C错误;D、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唾液中含有溶菌酶,能特异性分解肽聚糖,因此唾液能通过溶菌酶的杀菌作用抑制细菌的生长。这种溶菌酶的存在,体现了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故选B。3、B【解析】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此外还有脑脊液等。根据题干信息“它向脑细胞供应一定的营养,并运走脑组织的代谢产物”,说明其实脑细胞和血浆交换物质的场所。【详解】A、脑脊液向脑细胞供应一定的营养,即脑细胞生活在脑脊液中,故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A正确;B、大脑深度思考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能使脑脊液pH降低,但由于有缓冲物质存在,因此脑脊液pH不会明显降低,B错误;C、根据题干信息“它向脑细胞供应一定营养,并运走脑组织的代谢产物”可知,脑脊液是脑细胞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C正确;D、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再根据题干信息“它向脑细胞供应一定的营养”可知,脑脊液可能含有葡萄糖、氨基酸和激素等物质,D正确。故选B。4、C【解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大肠杆菌细胞中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其中①为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②为翻译过程。【详解】A、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细胞核,A错误;B、图示①为转录过程,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B错误;C、通过过程②中肽链的长短可判断肽链的合成方向是从左向右,C正确;D、②为翻译过程,该过程需要61种tRNA,且该过程不会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D错误。故选C。5、B【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是是绿色植物,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还有一些能利用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自养微生物也是生产者。【详解】A、树附生苔藓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A正确;B、寄生即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物的关系称为寄生。分析题干可知树附生苔藓植物自身能够合成有机物,不是直接从灌木中获取有机物,因此不属于寄生关系,B错误;C、树干基部空气潮湿,有利于苔藓植物生长,C正确;D、由题目可知树附生苔藓植物叶片只有一层细胞构成,对环境因子反应灵敏,因此可被广泛用作环境监测的指示植物,D正确。故选B。6、C【解析】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半保留复制:DNA在复制时,以亲代DNA的每一条单链作模板,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每个子代DNA中都含有一股亲代DNA链,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半保留复制。表现的特征是边解旋变复制。【详解】A、T=A=30,所以A1+T1=A2+T2=1/2×(A+T)=30,所以在该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腺嘌呤和胸腺嘧啶数占30%,A正确;B、T=A=30,所以C=G=1/2×(200-60)=70,该DNA分子第三次复制是以4个DNA为模板合成8个DNA,相当于新合成4个DNA,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70×4=280个,B正确;C、DNA分子是半保留式复制的,该DNA在普通培养基中复制5次得到32个DNA,含放射性的只有2个,所占比例为1/16,C错误;D、DNA分子的两条链之间通过碱基形成氢键连接,碱基A与T之间有两个氢键,D正确。故选C。7、C【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及意义;理解细胞周期,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详解】A、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A错误;B、红细胞无细胞核,也无染色质,B错误;C、个体的衰老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C正确;D、幼年个体生长需细胞增殖,成年也需细胞增殖,D错误。故选C。8、B【解析】光合作用的过程主要有: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物质变化:a.水的光解;b.ATP的生成。②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物质变化:a.CO2的固定;bCO2的还原。【详解】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CO2和五碳化合物固定成C3化合物。故选B。二、非选择题9、(1)①.下丘脑、脊髓②.神经冲动③.突触(2)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②.促肾上腺皮质激素③.(负)反馈调节(3)①浆细胞②.凋亡(4)①.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②.神经-体液【解析】由图可知,激素A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激素B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过程①属于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的激素。【小问1详解】骨骼肌产生的战栗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脊髓;神经调节的基本途径是反射弧,在该过程中皮肤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并在突触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后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激素A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激素B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当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会通过过程①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属于负反馈调节。【小问3详解】注射疫苗后,当外界结核杆菌侵入机体时,机体一方面由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进行体液免疫;另一方面,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与靶细胞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通过细胞免疫消灭抗原。免疫系统清除被感染的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小问4详解】饭后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胰岛素可以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下降,该过程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且胰岛素发挥了降血糖的作用,属于神经—体液调节。【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识记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能进行迁移应用;识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10、(1).大脑皮层(2).神经调节(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4).负反馈(反馈)(5).肾上腺素(6).协同作用(7).胰岛B细胞(8).加速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解析】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1)冬泳时,寒冷刺激机体产生神经冲动,最终形成冷觉,形成“感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导致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该过程经过了完整的反射弧,属于神经调节。(2)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后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因此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但不至于过高。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促进机体加快新陈代谢,从而增加产热,在寒冷时,二者分泌量增多,体现了激素之间具有协同作用。(3)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具有加速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的功能。【点睛】本题考查了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结合题干内容,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11、(1)①.体液②.辅助性T③.细胞因子④.细胞毒性T(2)AC(3)①.包膜蛋白E1②.编码结构蛋白(E1)的基因变异率高【解析】体液免疫:1、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2、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3、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4、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5、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6、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细胞免疫:1、被病原体(如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2、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3、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4、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小问1详解】由分析可知,在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可与一些病原体接触,为激活B细胞提供第一个信号,所以B细胞识别HCV作为其活化的第一信号,同时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而且辅助性T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故可为B细胞提供第二信号和细胞因子,B细胞才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效应。当HCV病毒进入细胞内部会引发细胞免疫,活化后的细胞毒性T细胞接触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使之裂解、死亡,由此发生免疫应答。【小问2详解】A、能检测体内含有HCV抗体说明已产生了体液免疫,患者已经感染了该病毒,A正确;B、没有感染该病毒,体内也存在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故二者被检测出来不能说明是否感染该病毒,B错误;C、HCV—RNA的存在意味着患者体内已经感染了该病毒,C正确;D、机体受到其他病原体的感染也会产生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因此检测出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不能说明患者感染该病毒,D错误。故选AC。【小问3详解】目前已经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