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烟台市第一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山东省烟台市第一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山东省烟台市第一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山东省烟台市第一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山东省烟台市第一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山东省烟台市第一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A.班廷通过结扎胰管的技术发现了第一个已知的激素——促胰液素B.沃泰默认为胰液分泌是需要神经参与的体液调节C.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和孟德尔的性状分离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D.摩尔根的果蝇实验不遵循遗传规律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一定范围内,缓冲溶液能够抵制外界的酸和碱对溶液pH的影响,维持pH基本不变B.缓冲溶液通常由1~2种缓冲剂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C.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D.透析袋能使大分子自由进出,而将小分子保留在袋内3.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图中可知,生长素和乙烯在促进菠萝开花方面起拮抗作用B.在植物体内,有色氨酸的部位都可能会合成生长素C.在植物体内,有蛋氨酸的部位都可能会合成乙烯D.此实例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4.分别向20mL的新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血浆酸碱度变化与滴加滴数的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5.有甲、乙、丙、丁四种信息分子,它们运输到靶细胞后,检测发现:甲与受体结合后,肝脏细胞加速合成多糖;乙与受体结合后,靶细胞上的钠离子通道开放;丙生成后,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后,人体浆细胞的数量增加、抗体数量增多;丁与靶细胞结合后,人体尿量减少,维持了人体血浆渗透压的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B.乙的合成和分泌都离不开高尔基体C.生成丙的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D.丁的效应可能是促进了肾小球细胞对水的重吸收6.暗反应中参与CO2固定的物质是()A.还原性氢 B.五碳化合物C.三碳化合物 D.ATP7.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有着一定的结构和功能,能维持一定的稳定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就是食物链和食物网B.草与兔之间存在着负反馈调节,自然状态下草和兔的数量一般不会有大的波动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破坏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平衡,使得气温升高导致温室效应D.人工种植的单一树林抵抗力稳定性高于自然树林的抵抗力稳定性8.(10分)如图为水盐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是()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和集合管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和渴觉中枢D.渴觉中枢、肾小管和集合管、抗利尿激素二、非选择题9.(10分)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其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请回答:(1)过程①代表的是________。(2)过程②构建A基因表过载体时,必须使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工具酶。(3)过程③采用的实验技术是_______,获得的X是___________。(4)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_________所制备的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__________比较,或用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10.(14分)小黑麦为二倍体生物,1个染色体组中含有7条染色体,分别记为1~7号,其中任何1条染色体缺失均会造成单体,即共有7种单体。单体在减数分裂时,未配对的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产生的配子成活率相同且可以随机结合。利用单体遗传可以进行基因的定位。回答下列问题:(1)若需区分7种不同的单体,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____________进行判断。(2)每一种单体产生的配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_条。(3)已知小黑麦的抗病(B)与不抗病(b)是--对相对性状,但不知道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几号染色体上。若某品种小黑麦为抗病纯合子(无b基因也视为纯合子),且为7号染色体单体,将该抗病单体与_________杂交,通过分析子一代的表现型可以判断抗病基因是否位于7号染色体上。①若子一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②若子一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基因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4)若已确定抗病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该抗病单体自交,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11.(14分)宁夏引黄灌区水美稻香,有“塞上江南”之美称。某学习小组对该地区的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调查。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和_____,此外还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循环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___________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2)研究引黄灌区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由于许多土壤小动物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常用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3)该地区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控制洪水、调节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功能。若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该增加___________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稳定性增强。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4)蛇能够依据水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水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蛇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这表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湿地某种鸟的食物来源中,植食动物所占比例为20%,其余食物均来自植物,若要使鸟体重增加akg,至少需要生产者的量为______kg。12.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启动三条调节途径:①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②血糖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副交感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③兴奋的副交感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糖平衡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B.①和②均增强了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C.①和③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均为体液调节D.②和③均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法国学者沃泰默通过实验发现:把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若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则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他进而切除了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发现这样仍能促进胰液分泌。他认为,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这是一个十分顽固的反射。英国科学家斯他林和贝利斯作出了一种假设:这不是反射而是化学调节——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细胞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他们把狗的一段小肠剪下,刮下黏膜,将稀盐酸加入黏膜磨碎,并制成提取液。将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发现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他们把小肠黏膜分泌的这种化学物质称作促胰液素。1921年,班廷和助手贝斯特先将狗的胰管结扎,使胰腺萎缩;然后摘除了另一只健康狗的胰腺,造成实验性糖尿病;之后,从结扎的狗身上取出萎缩得只剩胰岛的胰腺做成提取液,注人因摘除胰腺而患糖尿病的狗身上,发现患病狗的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迅速下降。随后他们与生化学家合作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提取到胰岛素。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研究果蝇的白眼和红眼的遗传,发现这一性状的遗传与X染色体相关,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详解】A、由分析可知,班廷通过实验发现了胰岛素,A错误;B、沃泰默通过研究认为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B错误;C、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的基因遗传的定律,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运用了假说-演绎法,C正确;D、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研究果蝇的白眼和红眼的遗传,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遵循基因的遗传规律,D错误。故选C。2、D【解析】缓冲物质指能调节溶液的pH值,使溶液的pH值在加入一定量的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时保持恒定或小范围变化的一种物质。弱酸和与其对应的弱酸盐(或弱碱和与其相对应的弱碱盐)可以形成一对缓冲对,当溶液中加入少量酸性物质时,缓冲对中的碱性组分与之反应中和,当溶液中加入少量碱性物质时,缓冲对中的酸性组分与之反应中和。【详解】A、在一定范围内,缓冲溶液中的物质能够中和外界的酸和碱,维持溶液pH基本不变,A正确;B、缓冲溶液通常是由一或两种化合物(缓冲剂)溶解于水中制得,调节缓冲剂的配比就可制得不同pH范围的缓冲液,B正确;C、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C正确;D、透析是通过小分子经过半透膜扩散到水(或缓冲液)的原理,将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分开的一种分离纯化技术。大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D错误。故选D。3、C【解析】由上图可知,生长素能促进ACG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合成乙烯,乙烯能促进菠萝开花,因此生长素和乙烯在促进菠萝开花方面起协同作用,A错误;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才可以转变成生长素,而乙烯可以在植物体内的各个部位合成,B错误,C正确;此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错误。4、D【解析】由于血浆中有缓冲物质,故滴加少量酸或碱其pH基本不变,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滴加过量碱时,pH会升高,滴加过量酸时,pH会降低,D正确,ABC错误。故选D。5、C【解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详解】A、甲与受体结合后,肝脏加速合成多糖,说明甲是胰岛素,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还原糖,A错误;B、乙与受体结合后,靶细胞上的钠离子通道开放,说明乙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无必然的联系,分泌与高尔基体有关,B错误;C、丙生成后,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后,人体浆细胞的数量增加、抗体数量增多,说明丙是淋巴因子,生成丙(淋巴因子)的细胞(T淋巴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C正确;D、丁与靶细胞结合后,人体尿量减少,维持了人体血浆渗透压的稳定,说明丁是抗利尿激素,丁(抗利尿激素)引起的反应是促进了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D错误。故选C。6、B【解析】光合作用的过程主要有: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物质变化:a.水的光解;b.ATP的生成。②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物质变化:a.CO2的固定;bCO2的还原。【详解】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CO2和五碳化合物固定成C3化合物。故选B。7、B【解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营养结构指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2、生态系统的功能包含: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物种丰富度越高,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往往越强。【详解】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营养结构指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A错误;B、草数量增加会导致兔数量也增加,而兔数量增加后会反馈性地导致草的数量减少,所以草和兔的数量不会有大的波动,B正确;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的平衡而导致温室效应,C错误;D、人工种植的单一树林中物种丰富度低,所以其抵抗力稳定性也较低,D错误。故选B。8、C【解析】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详解】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尿量增多。因此,图中A为抗利尿激素,B为肾小管、集合管;产生渴觉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因此C表示大脑皮层。故选C。二、非选择题9、①.逆转录②.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或限制酶)③.DNA连接酶④.细胞融合⑤.杂交瘤细胞⑥.A蛋白⑦.核酸(基因)序列⑧.抗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解析】据图分析可知,①表示逆转录过程,②表示目的基因的获取,③是细胞融合。动物细胞融合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最主要的用途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必须用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经过两次筛选才能选出产生所需要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然后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在体外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详解】(1)逆转录过程是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过程。(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必须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3)过程③是动物细胞融合,经融合的细胞有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浆细胞自身融合,骨髓瘤细胞与浆细胞融合三种融合细胞,经筛选后获得的X是杂交瘤细胞。(4)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的抗原,故而可采用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的A蛋白制备疫苗;确诊时为判断该病毒是否为题目中的RNA病毒,可以进行核酸序列的比对,也可以利用单克隆抗体具备特异性,利用抗A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通过能否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来判断病毒表面是否有A蛋白的存在,进而确定是否为目的RNA病毒。【点睛】本题以图展示了疫苗的生产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考查中心法则、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工程等现代生物科技。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0、①.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②.6或7③.不抗病的正常二倍体④.出现抗病和不抗病两种类型⑤.均为抗病类型⑥.抗病∶不抗病=3∶1【解析】分析题意可知:某品种小黑麦为抗病纯合子,且为7号染色体单体,如果抗病基因B位于7号染色体上,基因型可以表示为BO;如果抗病基因B不在7号染色体上,则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BB,再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进行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的预测。【详解】(1)可以在有丝分裂中期时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等,并且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每条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均不同,因此若需区分7种不同的单体,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进行判断。(2)单体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14-1=13条,并且单体在减数分裂时,未配对的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因此每一种单体产生的配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为6或7条。(3)要判断抗病基因是否位于7号染色体上,可将该抗病单体与不抗病的正常二倍体杂交,通过分析子一代的表现型即可判断。①若该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可以表示为BO、bb,两者杂交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O=1∶1,即子一代表现为抗病和不抗病两种类型。②如果该基因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BB、bb,杂交后代基因型将全为Bb,即子一代均表现为抗病类型。(4)若已确定抗病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该抗病单体(BO)自交,子一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BB∶2BO∶1OO,即表现型及比例为抗病∶不抗病=3∶1。【点睛】本题考查了染色体变异以及基因分离定律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染色体组的概念,掌握减数分裂的过程,能够利用假说—演绎法确定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11、①.能量流动②.物质循环③.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④.取样器取样⑤.生态⑥.生产者⑦.抵抗力⑧.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⑨.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⑩.9a【解析】1.取样器取样: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直接价值:是指能为人类提供形式多样的食物、纤维、燃料和建材等。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平衡、生物圈稳态的调节功能。潜在价值: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详解】(1)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此外还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2)许多土壤小动物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