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四校联考2024届九上化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四校联考2024届九上化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四校联考2024届九上化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四校联考2024届九上化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四校联考2024届九上化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四校联考2024届九上化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可供人呼吸的气体是A.氧气 B.氢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2.碳﹣14常用于测量古生物的生活年代。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中子数为1.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最外层电子数为6 B.质子数为1C.核外电子数为1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行为不属于爱护水资源的是()A.使用节水器具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C.园林浇灌用滴灌、喷灌 D.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4.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过滤 B.镁带燃烧 C.滴管用后不洗插回原瓶 D.用力塞紧橡皮塞5.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A.垃圾分类回收B.过量施用化肥、农药C.开发太阳能D.双面使用纸张6.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A.为促使农业的高产丰收,可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B.地球表面约四分之三被水覆盖,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水自身具有净化能力,可以向水中任意排放污染物D.水中的氮、磷含量超标会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红磷 B.木炭 C.铁丝 D.酒精8.卢瑟福的《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所示a、b、c、d四条线,可能是a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A.abcdB.bcdC.abcD.ad9.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3:110.10℃时,KNO3的溶解度为20g,则此温度下KNO3饱和溶液中质量比关系正确是A.溶液:溶质=4:1 B.溶液:溶质=5:1C.溶质:溶剂=1:5 D.溶液:溶剂=5:411.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12.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 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13.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B.由“”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C.该反应生成两种新物质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14.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 B.瓷碗破碎C.洗净的铁锅出现锈渍 D.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15.下列图象是对应变化在反应前后,固体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A.在密闭容器中,镁带燃烧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B.木炭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C.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D.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⑴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②表示的是_______。⑵下图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___。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_______相同。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_______不同。④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它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请根据如图实验回答问题。(1)图一为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点燃红磷前,需要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的原图是_____。该实验中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的原因是_____。(2)图二为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实验中观察到烧杯B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3)图三为探究固体溶解时的热量变化实验,若向试管中加入的固体是NH4NO3,可观案到U形管内左侧液面_____(填“低于”或“高于”)右侧液面。18.(8分)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中国科学家姜雪峰当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大使”,下图是硫原子结构示意图(1)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2)图中x的数值是_____(3)硫离子与硫原子的化学性质_____(填“相同”或“不同”)(4)硫离子的符号为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略去)(猜想与假设)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可能有温度、溶液的浓度、催化剂种类。(实验记录)同学们进行6组实验,实验记录如下:实验序号①②③④⑤⑥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303015303030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mL)6x6666水槽中水的温度209070702020锥形瓶中的物质﹣﹣﹣﹣﹣﹣﹣﹣﹣﹣﹣﹣﹣﹣﹣﹣﹣﹣﹣﹣0.5gNaCl0.5gFeCl360min内产生氧气(mL)0.041.04.512.12.0650.0(解释与结论)(1)实验②中应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x是_____mL。(2)实验①~⑥通过测定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来比较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还可以通过测定_____来比较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3)得出“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大分解速率越大”结论所依据的实验是_____(填序号)。(4)通过实验①、②、④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反思与评价)(5)同学们认为实验室制氧气,应选择实验⑥而不选实验②的理由是_____(答两点)。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A【解题分析】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可供人呼吸的气体是氧气。故选A。2、D【解题分析】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利用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来解答。解:A、因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质子数为6,则电子数为6,根据电子的排布,最外层电子数为4,说法错误,故A不正确;B、由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为6,说法错误;故B不正确;C、由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根据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电子数为6,说法错误;故B不正确;D、因核电荷数为6,根据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则质子数为6,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说法正确;故D正确。故选D。点睛:解题关键是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B【解题分析】

A、推广使用节水器具,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正确;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错误;

C、园林浇灌用滴灌、喷灌,可以节约用水,利于保护水资源,故正确;D、工业上废水重复利用,可以节约用水,利于保护水资源,故正确;

故选:B。4、D【解题分析】

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B、镁带燃烧,可用坩埚钳夹持,图中所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C、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直接插回原瓶,不能用水清洗,否则试剂瓶中的溶液将被稀释,图中所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D、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5、B【解题分析】

A、垃圾分类回收,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不符合题意;B、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土壤的污染,符合题意;C、开发太阳能,可节约化石能源,减少污染,不符合题意;D、双面使用纸张,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不符合题意。故选B。6、D【解题分析】

A.为促使农业的高产丰收,可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此选项错误;B.地球表面约四分之三被水覆盖,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此选项错误;C.水自身具有净化能力,当超过水的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水污染,故不能向水中任意排放污染物,此选项错误;D.氮元素、磷元素是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水中的氮、磷含量超标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此选项正确。故选D。7、C【解题分析】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错误;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正确;D、酒精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错误。故选C。8、B【解题分析】

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现象考虑:大部分α粒子直接穿透过去,少部分α粒子发生了偏转,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题目详解】由于原子中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却很大,击中原子核被反弹回来,如d;原子核带正电,所以α粒子遇到原子核就会发生偏向,例如c;因为原子的核外电子质量很小,但所占的体积却很大,电子的质量小的可以忽略不计,所以α粒子可以直接穿过去,例如b,由于原子核外的电子质量很小,α粒子是直接穿过,且原子核带正电荷,α粒子也带正电荷,同性相斥,所以α是不可能向原子核靠近的,应该远离原子核,故a不是α粒子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故选B。【题目点拨】电荷间的关系,同性相斥,异性相吸。9、D【解题分析】

A、通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看出,反应物中有一个分子过量,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A不正确;B、该反应只有1种生成物,故B不正确;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看出,每个生成物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故C不正确;D、由于反应物中有一个分子过量,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3︰1,故D正确。故选D。10、C【解题分析】

10℃时,KNO3的溶解度为20g,则10℃的饱和溶液若含100g水就应含溶质20g,所得溶液质量为120g;【题目详解】A、溶液质量与溶质质量比=120g:20g=6:1,故选项错误;B、溶液质量与溶质质量比=120g:20g=6:1,故选项错误;C、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比=20g:100g=1:5,故选项正确;D、溶液质量与溶剂质量比=120g:100g=6:5,故选项错误。故选C。11、D【解题分析】A、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浑浊,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此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说法正确,不合题意;C、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能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此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D、呼出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不旺,甚至熄灭,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变少,故此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2、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原子的结构分析解答。A、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该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故属于氢元素,则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正确;B、根据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氢元素的名称有“气”字头,故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错误;D、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可知该原子核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错误。故选A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和熟记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并能灵活应用于解题中。13、D【解题分析】

比较反应前后分子的构成关系可知:有1个“”没有参加反应,各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是:。【题目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6:2=3:1,故A错误;B、由“”构成的物质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即反应生成一种物质,为纯净物,故B错误;C、根据分析可知,该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故C错误;D、根据分析可知,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D正确。故选D。14、C【解题分析】石蜡熔化,固态变成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瓷碗破碎,只是碗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洗净的铁锅生锈,铁锈是不同于铁锅的新物质,故属于化学变化,潮湿的衣服被晒干,是因为水分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故属于物理变化。15、D【解题分析】

A、镁燃烧生成氧化镁,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增大,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B、木炭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时,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为零,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C、反应过程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始终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D、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时,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原子分子7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或核电荷数)3(或三)非金属得到S2-【解题分析】(1)①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17=2+8+x,解得x=7;②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氧元素和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质子数不同;④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是硫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所以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易得两个电子,形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硫离子,符号为:。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防止红磷燃烧放热导致集气瓶中的气体逸出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断运动高于【解题分析】

(1)图一为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点燃红磷前,需要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的原因是防止红磷燃烧放热导致集气瓶中的气体逸出。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所以该实验中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2)烧杯A中的浓氨水与烧杯B中的酚酞试液没有接触,但是实验中观察到烧杯B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这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3)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热量,造成集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