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西雅中学2024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西雅中学2024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西雅中学2024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长沙市西雅中学2024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长沙市西雅中学2024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西雅中学2024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杵磨针 B.胆矾被研碎 C.死灰复燃 D.葡萄榨汁2.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XYZw反应前质量/g103900反应后质量/g3.23待测3.2A.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93.6gB.Y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X可能是单质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少于4个B.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一般比较容易获得电子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D.在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4.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高锰酸钾B.雨水C.大理石D.食醋5.下列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闻气味 B.观察颜色C.加澄清石灰水 D.插入燃着木条6.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一定不能形成原子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C.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所以分子相同的物质化学性质也一定相同7.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萍萍同学形成了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A.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B.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C.原子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相差不大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8.下面能量转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照明 B.水力发电 C.太阳能供热 D.电热器取暖9.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研碎胆矾B.人的呼吸C.水的沸腾D.石蜡熔化10.道尔顿、汤姆生和卢瑟福等科学家对原子结构进行了不断探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A. B. C. D.11.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爱护资源,保护环境”主张的是A.公交出行B.焚烧垃圾、秸秆C.监督举报排污D.使用节水器具12.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是氮气B.利用空气中各组分沸点不同分离出氮气、氧气等C.稀有气体填充灯管中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D.空气中存在的稀有气体是拉瓦锡发现的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某校科技节有如下挑战项目:通过实验鉴别两种无色液体和两种黑色粉末,已知它们分别是蒸馏水和酚酞溶液、二氧化锰粉末和木炭粉。请设计一个完成该挑战项目的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1%的NaCl溶液的有关实验。(1)用图中序号表示配制该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2)下列会导致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选项(假设每一项其他步骤操作正确)是_____(填序号);A氯化钠固体不纯B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3)某同学用如图⑤的方法称取所需食盐,若要保证所配食盐水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该同学应量取水的体积约为_____mL;(4)刘同学欲用上述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再配制3%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中的操作步骤为:计算、_____、_____、装瓶贴签。15.用下列给定的药品、用品:氯酸钾、高锰酸钾、块状石灰石、稀盐酸、过氧化氢溶液、棉花、火柴及下列仪器,制取气体,并验证气体的某些性质(1)用上述药品和仪器制取氧气时,缺少的玻璃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补充仪器后,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如下,请你将制取二氧化碳装置图补充完整,并画出液体药品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图中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气体密度________________;(3)在制取二氧化碳时,若反应剧烈,会发现漏斗内液面高于锥形瓶内液面,有时上下跳动,站在物理学角度分析,是因为气体增多,排出不通畅,锥形瓶内______外界_______造成的。16.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步骤有:①装入药品②检查气密性③收集气体④加热⑤停止加热⑥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③④⑥⑤C②①④③⑤⑥D②①④③⑥⑤(3)实验时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红色,原因是________,你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4)如果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可用装置C做发生装置,写出其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如果用如图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进入。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下三个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1)实验A:①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带放在石棉网上,用托盘天平称量;②取下石棉网,在石棉网上方点燃镁带;③燃烧结束后,将所得的物质与石棉网再放回托盘天平称量。涉及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实验B:将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放入装有少量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称量,然后倾斜烧杯使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接触,充分反应后,放回再称量,发现质量偏小,其原因是______。(3)实验C的操作与实验B相似,放回再称量,天平仍然平衡。实验A、B、C中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________(填字母)。18.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写装置序号)。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在制取气体过程中要注意规范操作,若操作不当,会导致不良后果。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多项选择)。a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完毕应先停止加热再把导管移出水面b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就立即收集c实验室在制取气体时,应在装入药品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移出导管后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验满(4)用高锰酸钾制取O2,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与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相比,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向盛有双氧水的容器中加入一定量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称量反应前后反应容器的总质量,如图所示,请回答:(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2)求消耗的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_____(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题分析】A、铁杵磨针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胆矾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死灰复燃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葡萄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睛:解题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D【解题分析】

A、设待测值为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10+3+90=3.2+3+x+3.2,x=93.6g,故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93.6g,不符合题意;B、化学反应前后,Y的质量不变,故Y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不符合题意;C、由表可知,X反应生成Z和W,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X反应生成了Z和W两种物质,X一定是化合物,不可能是单质,符合题意。故选D。【题目点拨】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3、C【解题分析】

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故A正确;B、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易得到电子;故B正确;C、氦元素也是稀有气体元素,但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C错误;D、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D正确;故选:C。4、A【解题分析】

A.高锰酸钾是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纯净物,选项正确;B.雨水是水和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选项错误;C.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D.食醋是水和醋酸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选项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在于组成物质种类的不同: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5、D【解题分析】

A、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均没有气味的气体,用闻气体的气味的方法并闻它们的气味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B、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均没有颜色的气体,用观察气体的颜色的方法并闻它们的气味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的石灰水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无法鉴别空气、氧气,故选项错误;D、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木条正常燃烧,则是空气;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瓶气体,故选项正确。故选D。6、D【解题分析】

A、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也可通过得失电子形成原子,不符合题意;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但是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如碳酸钙中碳元素显+4价,不符合题意;C、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但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只含氧元素,但是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分子相同的物质,化学性质也相同,符合题意。故选D。7、C【解题分析】

A、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正确;B、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正确;C、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错误;D、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正确。故选C。8、A【解题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题目详解】A、蜡烛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水力发电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太阳能供热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电热器取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9、B【解题分析】

A、胆矾研碎只是物质形状发生改变,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人的呼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水的沸腾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由液态变为气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石蜡熔化只是物质状态发生改变,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题目点拨】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10、D【解题分析】

道尔顿、汤姆生和卢瑟福等科学家对原子结构进行了不断探索,得出以下结论:①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③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故选D。11、B【解题分析】A、过多的汽车尾气排放可能引起空气污染,出行时尽量乘坐公交,正确;B、焚烧垃圾、秸秆会产生固体颗粒物,污染环境,错误;C、形成人人监督,保护环境的习惯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D、使用节水器具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正确。故选B。12、D【解题分析】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是氮气;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利用空气中各组分沸点不同分离出氮气、氧气等;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填充灯管中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拉瓦锡发现空气中存在氧气和氮气;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取等量蒸馏水和酚酞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变红,则为酚酞溶液;若溶液不变色,则为水将等量的二氧化锰粉末和木炭粉分别加入两支装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若观察到有大量气泡冒出,则为二氧化锰;若观察不到有气泡,则为木炭粉【解题分析】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取等量蒸馏水和酚酞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变红,则为酚酞溶液;若溶液不变色,则为水将等量的二氧化锰粉末和木炭粉分别加入两支装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若观察到有大量气泡冒出,则为二氧化锰;若观察不到有气泡,则为木炭粉14、②⑤①④③AD72.8量取稀释【解题分析】

(1)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用图中序号表示配制该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②⑤①④③;(2)A、氯化钠固体不纯,导致溶质的质量偏少,质量分数偏小;B、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实际量取溶剂的量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溶剂的量偏多,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故选AD;(3)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时,若物质与砝码反放了,会导致实际称量的物质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10g-1g=9g,若要保证所配食盐水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溶液的质量为9g÷11%≈81.8g,该同学应量取水的质量约为:81.8g-9g=72.8g,体积约为72.8mL;(4)欲用上述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再配制3%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中的操作步骤为:计算、量取、稀释、装瓶贴签。【题目点拨】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溶质的质量偏少或溶剂的质量偏多。15、试管;2KMnO4K2MnO4+MnO2+O2↑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压强)【解题分析】

(1)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高锰酸钾法制取氧气时使用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用高锰酸钾和仪器制取氧气时,缺少的玻璃仪器名称是试管;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2)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使用固-液常温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溶于水,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组装仪器时,长颈漏斗末端应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漏斗口逸出,收集装置中,导气管略漏出双孔塞即可。导管间用胶管连接,收集装置时,导管应伸到接近瓶底,使收集的气体更纯;图中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是因为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3)在制取二氧化碳时,若反应剧烈,会发现漏斗内液面高于锥形瓶内液面,有时上下跳动,站在物理学角度分析,是因为气体增多,排出不通畅,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造成的。16、试管集气瓶D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KClO3KCl+O2b【解题分析】

(1)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集气瓶用于收集气体。故答案为①试管②集气瓶;(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主要实验步骤有:检查装置气密性,向试管中装药品,固定实验装置,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停止加热。故答案为D;(3)水槽水变红,主要就是因为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变红。故答案为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改进措施为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4)氯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KClO3KCl+O2,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所以从b进。故答案为KClO3KCl+O2、b。【题目点拨】牢记实验室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谐音记忆是“茶庄定点收利息”;使用万能瓶排水法收集气体,气体应该是短进长出。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2Mg+O22MgO生成的氧气逸出AB【解题分析】

(1)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生成的氧气逸出,故充分反应后,放回再称量,发现质量偏小。

(3)A、B中的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C酒精与水混合,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故答案为:

(1)2Mg+O22MgO;

(2)生成的氧气逸出;

(3)AB。【题目点拨】质量守恒定律是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