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_第1页
第一章-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_第2页
第一章-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_第3页
第一章-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_第4页
第一章-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篇建筑制图知识

1制图基础目录制图的基本知识1绘图工具与仪器的使用2几何作图33绘图的步骤与方法4Back1.1制图基本知识

图纸的幅面是指图纸尺寸规格的大小,

图框是指在图纸上绘图范围的界线。图纸幅面及图框尺寸应符合表1.1的规定及图1.1的格式。一般A0~A3图纸宜横式使用,必要时也可立式使用。如果图纸幅面不够,可将图纸长边加长,短边不得加长。图纸长边加长后的尺寸可查阅GB/T50001-2001。1.1.1图幅及格式GB/T50001-2001对图纸标题栏(简称图标)和会签栏的尺寸、格式和内容都有规定。会签栏是指工程建设图纸上由会签人员填写所代表的有关专业、姓名、日期等的一个表格。不需要会签的图纸,可不设会签栏。对于学生在学习阶段的制图作业,建议采用图1.2所示的标题栏,不设会签栏。1.1制图基本知识1.1制图基本知识表1.1幅面及图框尺寸幅面尺寸A0A1A2A3A4b×l841×1189594×841420×594297×420210×297c105a25Back1.1制图基本知识图1.1图框的格式Back1.1制图基本知识图1.2制图作业的标题栏Back任何工程图样都是采用不同的线型与线宽的图线绘制而成的。建筑工程制图中的各类图线的线型、线宽、用途如表1.2所示。

表1.2中的线宽b应根据图形复杂程度和比例大小确定。常见的线宽b值为0.35、0.5、0.7、1、1.4、2.0mm。1.1制图基本知识1.1.2图线线宽与线型

当选定粗线线宽b值之后,中线线宽为0.5b,细线线宽为0.25b。这样一种粗、中、细线的宽度称线宽组。画图时,在同一张图纸内,采用比例一致的各个图样应采用相同的线宽组。1.1制图基本知识1.1制图基本知识表1.2图线名称线型线宽用途实线粗b主要可见轮廓线中0.5b可见轮廓线细0.25b可见轮廓线、图例线虚线粗b见各专业制图标准中0.5b不可见轮廓线细0.25b不可见轮廓线、图例线1.1制图基本知识名称线型线宽用途单点长画线粗b见各专业制图标准中0.5b见各专业制图标准细0.25b中心线、对称线等双点长画线粗b见各专业制图标准细0.25b假想轮廓线、成型前原始轮廓线折断线0.25b断开界线波浪线0.25b断开界线Back

画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同一张图纸内,相同比例的各图样应选用相同的线宽粗。(2)相互平行的图线,其间隙不宜小于其中的粗线宽度,且不宜小于0.7mm。(3)虚线、单点长画线和双点长画线的线段长度及间距应各自相等。1.1制图基本知识

图线画法建筑工程图中的汉字、数字、字母等必须做到笔画清晰、字体端正、排列整齐、间隔均匀。字体的高度代表字体的号数(参见表1.3),应从下列系列中选用:3.5、5、7、10、14、20mm。字体的高宽比为√2∶1,字距为字高的1/4。1.1制图基本知识1.1.3字体1.1制图基本知识字高201410753.5字宽1410753.52.5表1.3长仿宋字体的规格Back图样中的汉字应采用国家公布的简化汉字,并写成长仿宋体。汉字的字高应不小于3.5mm。在图纸上书写汉字时,应画好字格,然后从左向右、从上向下横行水平书写。长仿宋字的书写要领是:横平竖直,笔画清楚、字体端正、排列整齐。长仿宋字的基本笔画与字体结构见表1.4和表1.5。1.1制图基本知识1.1.3.1汉字1.1制图基本知识表1.4长仿宋字的基本笔画Back1.1制图基本知识表1.5长仿宋字的结构特点Back数字和字母有正体与斜体两种。数字和字母的字高应不小于2.5mm。图1.3为书写示例。1.1制图基本知识1.1.3.2数字和字母1.1制图基本知识图1.3字体示例Back

图样的比例,应为图形与实物相对应的线性尺寸之比。

比例的大小,是指其比值的大小,如1∶50大于1∶100。比值大于1的比例,称为放大的比例,如5∶1;比值小于1的比例,称为缩小的比例,如1∶100。建筑工程图中所用的比例,应根据图样的用途与被绘对象的复杂程度从表1.6中选用,并应优先选用表中的常用比例。1.1.4比例1.1制图基本知识比例宜注写在图名的右侧,字的底线应取平齐,比例的字高应比图名字高小一号或两号。如图1.4所示。1.1制图基本知识1.1制图基本知识常用比例1∶1、1∶2、1∶5、1∶10、1∶20、1∶50、1∶100、1∶150、1∶200、1∶500、1∶1000、1∶2000、1∶5000、1∶10000、1∶20000、1∶50000、1∶100000、1∶200000可用比例1∶3、1∶15、1∶25、1∶30、1∶40、1∶60、1∶150、1∶250、1∶300、1∶400、1∶600、1∶1500、1∶2500、1∶3000、1∶4000、1∶6000、1∶15000、1∶30000表1.6绘图所用的比例Back1.1制图的基本知识图1.4比例的注写Back当建筑物或建筑配件被剖切时,通常在图样中的断面轮廓线内应画出建筑材料图例,表1—6(详见P6)中列出了GB/T50001-2001中所规定的部分常用建筑材料图例,其余可查阅该标准。在GB/T50001-2001中只规定了常用建筑材料图例的画法,对其尺度比例不作具体规定,绘图时可根据图样大小而定。1.1制图基本知识1.1.5常用建筑材料图例1.1制图基本知识1.1制图基本知识如图1.5(a)所示,图样上的尺寸应包括尺寸线、尺寸界线、尺寸起止符号和尺寸数字四要素。尺寸线、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绘制,如图1.5所示。尺寸起止符号一般用中实线的斜短画绘制,其倾斜的方向应与尺寸界线成顺时针45°角,长度宜为2~3mm。半径、直径、角度、弧长的尺寸起止符号宜用箭头表示,箭头的画法如图1.5(c)所示。

1.1制图基本知识1.1.6尺寸注法1.1.6.1尺寸的组成及其注法的基本规定尺寸数字的读图方向应按图1.6(a)的规定标注;若尺寸数字在30°斜线区内,宜按图1.6(a)阴影中的形式标注。尺寸数字应依其读数方向写在尺寸线的上方中部,如没有足够的注写位置,最外面的数字可注写在尺寸界线的外侧,中间相邻的尺寸数字可错开注写,也可引出注写,如图1.6(c)所示。为保证图上的尺寸数字清晰,任何图线不得穿过尺寸数字。不可避免时,应将图线断开,如图1.6(b)左图所示。1.1制图基本知识1.1制图基本知识图1.5尺寸的组成(a)尺寸四要素;(b)、(c)尺寸线、尺寸界线与尺寸起止符号Back1.1制图基本知识图1.6尺寸数字的注写方向Back

如图1.7所示,尺寸的排列与布置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尺寸宜注写在图样轮廓线以外,不宜与图线、文字及符号相交。必要时,也可标注在图样轮廓线以内。(2)互相平行的尺寸线,应从被注写的图样轮廓线由近向远整齐排列,小尺寸在里面,大尺寸在外面。小尺寸距图样轮廓线距离不小于10mm,平行排列的尺寸线的间距宜为7~10mm。(3)总尺寸的尺寸界线,应靠近所指部位,中间的分尺寸的尺寸界线可稍短,但其长度应相等。1.1制图基本知识1.1.6.2尺寸的排列与布置1.1制图基本知识图1.7尺寸的布置Back1.1制图基本知识尺寸标注的其他规定可参阅表1.7所示的例图。1.1.6.3尺寸标注的其他规定表1.7尺寸标注示例项目标注示例说明半径半圆或小于半圆的圆弧应标注半径,如左下方的例图所示。标注半径的尺寸线应一端从圆心开始,另一端画箭头指向圆弧,半径数字前应加注符号“R”。较大圆弧的半径,可按上方两个例图的形式标注;较小圆弧的半径,可按右下方四个例图的形式标注1.1制图基本知识项目标注示例说明直径

圆及大于半圆的圆弧应标注直径,如左侧两个例图所示,并在直径数字前加注符号“Φ”。在圆内标注的直径尺寸线应通过圆心,两端画箭头指至圆弧。较小圆的直径尺寸,可标注在圆外,如右侧六个例图所示薄板厚度应在厚度数字前加注符号“t”1.1制图基本知识项目标注示例说明正方形在正方形的侧面标注该正方形的尺寸,可用“边长×边长”标注,也可在边长数字前加正方形符号“□”

坡度标注坡度时,在坡度数字下应加注坡度符号,坡度符号为单面箭头,一般指向下坡方向。坡度也可用直角三角形形式标注,如右侧的例图所示。图中在坡面高的一侧水平边上所画的垂直于水平边的长短相间的等距细实线,称为示坡线,也可用它来表示坡面应在厚度数字前加注符号“t”1.1制图基本知识项目标注示例说明角度、弧长与弦长如左方的例图所示,角度的尺寸线是圆弧,圆心是角顶,角边是尺寸界线。尺寸起止符号用箭头;如没有足够的位置画箭头,可用圆点代替。角度的数字应水平方向注写。如中间例图所示,标注弧长时,尺寸线为同心圆弧,尺寸界线垂直于该圆弧的弦,起止符号用箭头,弧长数字上方加圆弧符号。如右方的例图所示,圆弧的弦长的尺寸线应平行于弦,尺寸界线垂直于弦

1.1制图基本知识项目标注示例说明连续排列的等长尺寸

可用“个数×等长尺寸=总长”的形式标注

坡相同要素度

当构配件内的构造要素(如孔、槽等)相同时,可仅标注其中一个要素的尺寸及个数1.2绘制工具与仪器使用(1)图板、丁字尺和三角板

如图1.8(a)所示,图板用于固定图纸,作为绘图的垫板,要求板面平整,板边平直。丁字尺由尺头和尺身两部分组成,主要用于画水平线。使用时,要使尺头紧靠图板左边缘,上下移动到需要画线的位置,自左向右画水平线。应该注意,尺头不可以紧靠图板的其他边缘画线。

三角板可配合丁字尺自下而上画一系列铅垂线,如图1.8(b)所示。用丁字尺和三角板还可画与水平线成30°、45°、60°、75°及15°的斜线,这些斜线都是按自左向右的方向画出的,如图1.8(c)、(d)所示。

(2)比例尺常见的比例尺如图1.9所示。

比例尺的使用方法是:首先,在尺上找到所需的比例;然后,看清尺上每单位长度所表示的相应长度,就可以根据所需要的长度,在比例尺上找出相应的长度作图。

例如,要以1∶100的比例画2700mm的线段,只要从比例尺1∶100的刻度上找到单位长度1m(实际长度仅是10mm),并量取从0到2.7m刻度点的长度,就可用这段长度绘图了。1.2绘制工具与仪器的使用方法(3)圆规和分规圆规是画圆或圆弧的主要工具。常见的是三用圆规,定圆心的一条腿的钢针两端都为圆锥形,应选用有台肩的一端放在圆心处,并按需要适当调节长度;另一条腿的端部则可按需要装上有铅芯的插腿、有墨线笔头的插腿或有钢针的插腿,分别用来绘制铅笔线的圆、墨线圆或当作分规用。1.2绘制工具与仪器的使用方法在画圆或圆弧前,应将定圆心的钢针的台肩调整到与铅芯的端部平齐,铅芯应伸出芯套6~8mm,如图1.10(a)所示。在一般情况下画圆或圆弧时,应使圆规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并稍向画线方向倾斜,如图1.10(b)所示。在画较大的圆或圆弧时,应使圆规的两条腿都垂直于纸面,如图1.10(c)所示。分规的形状与圆规相似,但两腿都装有钢针,用它量取线段长度,也可用它等分直线段或圆弧。1.2绘制工具与仪器的使用方法

图1.11所示是用试分法三等分已知线段AB的示例,具体作法是:先按目测估计,使两针尖的距离调整到大约是AB的1/3,在线段上试分,若图中的第三等分点恰巧落在B点上,说明试分准确;若第三等分点落在AB之内,则应将分规针尖间的距离目测放大3B的1/3,再重新试分,这样继续进行,直到准确等分为止。如试分后,3点在AB线段之外,则应将分规针尖间的距离目测缩小3B的1/3,再重新试分。上述试分直线段的方法,也可用于等分圆周或圆弧。1.2绘制工具与仪器的使用方法(4)墨线笔和绘图墨水笔墨线笔也称直线笔,是上墨、描图的仪器。使用前,旋转调整螺钉,使两叶片间距约为线型的宽度,用蘸水钢笔将墨水注入两叶片间,笔内墨水的高度以5mm左右为宜。正式描图前,应进行反复调整线型宽度、擦拭叶片外面沾有的墨水等工作。正确的笔位如图1.12(a)所示,墨线笔与尺边垂直,两叶片同时垂直纸面,且向前进方向稍倾斜。图1.12(b)是不正确的笔位,笔杆向外倾斜,笔内墨水将沿尺边渗入尺底而弄脏图纸;而当笔杆向内倾斜时,则所绘图线外侧不光洁。1.2绘制工具与仪器的使用方法

图1.13所示是绘图墨线笔,也称自来水直线笔,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描图工具。它的笔头是一针管,针管直径有粗细不同的规格,可画出不同线宽的墨线。使用绘图墨水笔时,应该注意:绘图墨水笔必须使用碳素墨水或专用绘图墨水,以保证使用时墨水流畅,用后要用清水及时把针管冲洗干净,以防堵塞。1.2绘制工具与仪器的使用方法(5)铅笔

绘图铅笔按铅芯的软硬程度可分为B型和H型两类。“B”表示软,“H”表示硬,HB介于两者之间。B或HB用于画粗线;H或2H用于画细线或底稿线;HB或H用于画中线或书写字体。画图时,可根据使用要求选用不同的铅笔型号。铅芯磨削的长度及形状如图1.14所示。写字或打底稿用锥状铅芯(图1.14(a)),加深图线时宜用楔状铅芯(图1.14(b))。1.2绘制工具与仪器的使用方法(6)曲线板

曲线板是用于画非圆曲线的工具,用曲线板画曲线的方法如图1.15所示。

如图1.15(a)所示,先将曲线上的点用铅笔轻轻连成曲线。如图1.15(b)所示,在曲线板上选取相吻合的曲线段,从曲线起点开始,至少要通过曲线上的3~4个点,并沿曲线板描绘这一段密合的曲线,但不能把密合的曲线段全部描完,而应留下最后一小段。用同样的方法选取第二段曲线,两段曲线相接处应有一段曲线重合。如此分段描绘,直到描完最后一段,如图1.15(c)所示。1.2绘制工具与仪器的使用方法1.2绘制工具与仪器的使用方法图1.8丁字尺、三角板的用法Back1.2绘制工具与仪器的使用方法图1.9比例尺Back1.2绘制工具与仪器的使用方法图1.10圆规的用法Back1.2绘制工具与仪器的使用方法图1.11用分规等分直线段Back1.2绘制工具与仪器的使用方法图1.12墨线笔的用法Back1.2绘制工具与仪器的使用方法图1.13绘图墨线笔Back1.2绘制工具与仪器的使用方法图1.14铅芯的长度及形状Back1.2绘制工具与仪器的使用方法图1.15用曲线板画曲线Back1.3几何作图1任意等分已知线段

除了用试分法等分已知线段外,还可以采用辅助线法。三等分已知线段AB的作图方法如图1.16所示。2等分两平行线间的距离三等分两平行线AB、CD之间的距离的作图方法如图1.17所示。1.3.1几何作图1.3.1.1等分线段与等分两平行线间的距离1.3几何作图图1.16等分线段Back1.3几何作图图1.17等分两平行线间的距离Back1正四边形

图1.18是已知外接圆作正四边形的作图过程。2正六边形

图1.19是已知外接圆作正六边形的作图过程。3正五边形

图1.20是已知外接圆作正五边形的作图过程。1.3几何作图1.3.1.2作正多边形1.3几何作图图1.18作正四边形Back1.3几何作图图1.19作正六边形Back1.3几何作图图1.20作正五边形Back使直线与圆弧相切或圆弧与圆弧相切来连接已知图线,称为圆弧连接。用来连接已知直线或已知圆弧的圆弧称为连接弧,切点称为连接点。为了使线段能准确连接,作图时,必须先求出连接弧的圆心和切点的位置。

在表1.9中列举了几种直线段与圆弧、圆弧与圆弧连接的画法及其作图过程。1.3几何作图1.3.1.3圆弧连接1.3几何作图表1.9圆弧连接示例示例已知条件与作图要求作图过程作图结果过点作圆的切线过点A作已知圆O的切线

1连接OA,取OA中点C;

2以C为圆心,OC为半径画弧,交圆周于点B;

3连接AB,即为所求本例有两个答案,另一答案与AB对OA对称,作图过程与求作AB相同,未画出。清理图面和加深图线后的作图结果如上图所示1.3几何作图示例已知条件与作图要求作图过程作图结果用圆弧连接两斜交直线

用半径为R的圆弧连接两已知的斜交直线

1分别作距两已知直线为R的两条平行线,交点O为连接弧的圆心;

2过圆心O作两已知直线的垂线,交点M、N即为切点;

3以O为圆心,R为半径,自N到M画弧,即为所求清理图面和加深图线后的作图结果如上图所示1.3几何作图示例已知条件与作图要求作图过程作图结果用圆弧连接两正交直线

用半径为R的圆弧连接两垂直相交的已知直线

1以两已知直线的交点A为圆心,R为半径画圆,交已知直线于M、N,即为切点;

2分别以M、N为圆心,R为半径画圆,交点O为连接弧的圆心;

3以O为圆心,R为半径,自切点N向M画弧,即为所求清理图面和加深图线后的作图结果如上图所示1.3几何作图示例已知条件与作图要求作图过程作图结果圆弧与两圆弧外切

用半径为R的圆弧连接两已知圆弧,使它们同时外切

1分别以O1、O2为圆心,R1+R、R2+R为半径画弧,相交得连接弧的圆心O;

2连接O与O1、O与O2,OO1、OO2分别与两圆周相交,交点A、B即为切点;

3以O为圆心,R为半径,自B到A画弧,即为所求本例有两个答案,另一答案与AB⌒对O1O2对称,作图过程与求作AB⌒相同,未画出。清理图面和加深图线后的作图结果如上图所示1.3几何作图示例已知条件与作图要求作图过程作图结果圆弧与两圆弧内切

用半径为R的圆弧连接两已知圆弧,使它们同时内切

1分别以O1、O2为圆心,R-R1、R-R2为半径画弧,相交得连接弧的圆心O;

2连接O与O1、O与O2,OO1、OO2的延长线分别与两圆周相交,交点A、B即为切点;

3以O为圆心,R为半径,自B到A画弧,即为所求本例有两个答案,另一答案与AB⌒对O1O2对称,作图过程与求作AB⌒相同,未画出。清理图面和加深图线后的作图结果如上图所示1.3几何作图示例已知条件与作图要求作图过程作图结果圆弧与直线相切、与圆弧外切

作半径为R的圆弧,与已知圆弧外切、与已知直线相切

1作与已知直线距离为R的平行线;以O1为圆心,R1+R为半径画弧,与所作平行线相交得连接弧的圆心O;2过圆心O向已知直线作垂线,得垂足A,连接O1与O,O1O与圆周相交,交点B即为切点;3以O为圆心,R为半径,自A向B画弧,即为所求本例有两个答案,另一个答案的作图过程与求作AB⌒相同,未画出。清理图面和加深图线后的作图结果如上图所示Back

表1.10介绍了已知长轴AB和短轴CD作椭圆的几种方法,其中同心圆法用于求作比较准确的图形,四心法是一种近似作法,八点法用于要求不很精确的作图。1.3几何作图1.3.1.4椭圆1.3几何作图表1.10已知长、短轴画椭圆作图过程:

1以O为圆心,分别以AB、CD为直径,作两个同心圆。过点O作若干条射线,交两圆周于E1与E2点。

2过点E1作水平线,过点E2作竖直线,则交点E就是椭圆上的点,其他各点的作法相同。

3用曲线板光滑连接各点,即为所求的椭圆同心圆法1.3几何作图作图过程:

1.延长CD,在延长线上量取OK=OA,得点K。

2.连接A与C,并在AC上取CM=CK。

3.作AM的中垂线,交OA于O1,交OD于O2,再取对称点O3、O4

4.连接O1与O2、O2与O3、O3与O4、O4与O1,并延长这四条连线。

5.分别以O1、O3为圆心,O1A、O3B为半径画弧,以O4、O2为圆心,O4D、O2C为半径画弧,两弧分别交接于O1O2、O2O3、O3O4、O4O1的延长线上的点P、Q、R、S,即得所求的近似椭圆。P、Q、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