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养和半散放东北虎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比较研究_第1页
笼养和半散放东北虎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比较研究_第2页
笼养和半散放东北虎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比较研究_第3页
笼养和半散放东北虎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比较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笼养和半散放东北虎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比较研究

1国内对东北虎的研究在过去50年中,由于严重的断裂带和严重的破碎,自然种群的数量急剧减少,国际自然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iucn)被归类为濒危物种(en),并被列入联合国关于濒危野生动物种国际贸易的公约(cites)名单。东北虎(Pantheratigrisaltaica)目前仅分布于中国的东北地区、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和朝鲜的北部地区。东北虎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现在我国野生东北虎的数量仅为9~13只。国内对东北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布及数量、生态、饲养繁殖、生理生化、疾病防治等方面,对此已有详细记述,在东北虎行为方面也做过一些研究[4,5,6,7,8,9,11,15,16,17,22],但尚缺乏对笼养和半散放东北虎行为差异方面的研究。研究表明,放归作为保护和恢复濒危物种的重要手段,能够给自然生态系统带来很大的利益。黑龙江东北虎林园已对笼养东北虎进行了多年的散放野化训练工作,经过野化训练东北虎是否已经开始具备一些野外生存能力,今后还要采取哪些野化措施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研究区域和方法2.1笼舍的分布本研究是在哈尔滨动物园(126°03′E,45°46′N)和黑龙江东北虎林园(126°02′E,45°49′N)进行的。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清凉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为3.0℃,年降水量为400~500mm。在哈尔滨动物园,东北虎的笼舍位于动物园的东北角,笼舍的两端分别与豹(Pantherapardus)和猞猁(Lynxlynx)的笼舍毗邻。东北虎的笼舍分为外舍和内舍两部分,外舍面积为41.6m2。内舍面积为40.6m2。外舍和内舍均为水泥地面,并各放置有1.5m×2.5m的木板,同时放置有30cm×40cm×30cm的水槽一个。每天8∶00左右东北虎被放入外舍,16∶00左右放回内舍并饲喂。黑龙江东北虎林园内目前有240只东北虎,常年散放在围栏内的有10只。用于散放东北虎的围栏的面积为36hm2,周围被高达4.25m的铁丝网包围,围栏内的植被以灌木和草本为主,兼有少量乔木,其植物组成主要包括杨(Populussp.)、柳(Salixsp.)、暴马丁香(Syringareticulatavar.mandshurica)、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榛子(Corylusheterophylla)、苔草类(Carpexsp.)、莎草类(Cyprussp.)、羊草类(Aneurolepidiumsp.)等,围栏内还有人工修建的水塘,供东北虎游泳、消暑和饮水,此外还有用于工作车和参观车行驶的简易沙土路。2.2观察时间及方法研究期间哈尔滨动物园内共有东北虎5只(3♀2♂)。其中,1只雌性1993年由俄罗斯(出生于1989年)引进,另外2只雌性在1998年初分别由宁波动物园(出生于1985年)和吉林江南公园(出生于1992年)引进,1只雄性1987年出生于哈尔滨动物园,1只雄性于1999年末(出生于1991年)引进。5只东北虎均单独饲养在笼舍内。对笼养东北虎的观察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1998年3~4月,为预观察期,共观察4个星期,每星期观察3d,每天从8∶00~17∶00,采用全事件取样法记录东北虎的各种行为,以熟悉和掌握笼养东北虎的行为和活动规律。第二阶段为正式观察期,时间从1998年4月~2001年3月,每个季节观察4个星期,每个星期观察4d,每次观察从8∶00~17∶00。在观察期间,采用扫描取样法每间隔5min记录1次行为状态。根据预观察的结果,将东北虎的行为记录为休息、运动、摄食和站立,同时还记录其它行为,包括饮水、排便、修饰等,有关东北虎的行为谱已有报道。由于黑龙江东北虎林园的东北虎散放在围栏内,因此只能采用乘坐工作车和参观车观察、在围栏外用8×30倍双筒望远镜观察和利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东北虎的观察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1998年4~5月,此阶段为预观察期,共观察4个星期,每个星期观察4d。每天从8∶00~17∶00,采用全事件取样法观察东北虎并记录各种行为,首先根据东北虎的性别、体型、毛色、条纹等特征对不同个体进行识别,确定了观察的5只东北虎(3♀2♂),这5只东北虎是由横道河子猫科动物繁育中心的笼养东北虎经野化训练而来,同时还熟悉和掌握东北虎的行为和活动规律。第二阶段为正式观察期,从1998年5月~2001年4月,每个季节观察4个星期,每个星期观察4d,每次观察从8∶00~17∶00。在观察期间,采用目标取样法和扫描取样法记录5只东北虎的行为状态,记录方法及行为谱同笼养东北虎。2.3数据正态性检验对10只东北虎累计观察384d,共获得数据41472个。首先对每小时的数据进行统计,然后计算百分比,所有统计分析借助SPSS10.0forwindows统计软件包完成。在进行参数检验前,先用Kolmogorov-Smironov检验数据正态性,经检验全部数据符合参数分析的条件。参数统计方法为配对样本的t检验法。显著性水平设置为α=0.05。文中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X¯¯¯±SD)(X¯±SD)表示。3结果与分析3.1东北虎的行为特征笼养和半散放东北虎在时间分配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笼养东北虎用于休息的时间为55.54±8.64%,远远高于半散放东北虎的33.42±4.98%;而摄食(4.83±3.33%)、站立(1.42±0.34%)和其它行为(2.21±0.50%)则明显低于半散放东北虎(摄食、站立和其它行为分别为10.13±1.33%、6.24±0.75%和13.54±1.91%);只有运动较为接近,分别为35.93±7.07%和37.79±2.19%。3.2低时发达压笼养东北虎与半散放东北虎在活动规律产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化。笼养东北虎在8∶00~10∶00和15∶00~17∶00各有1个明显的运动高峰,而在10∶00~15∶00则持续1个强度很高的休息期,半散放东北虎虽然也具有2个运动的高峰,但其变化幅度较小,始终维持在25~45%之间,而不是像笼养东北虎那样在高峰时可接近70%,到了低谷时却又降到不足4%(图1a)。半散放东北虎的休息有1个明显的高峰和2个不明显的高峰,其中明显的高峰出现在12∶00~14∶00,2个不明显的高峰则分别出现在8∶00~9∶00和16∶00~17∶00,而笼养东北虎在8∶00~9∶00却缺乏高峰,但其在12∶00~14∶00的休息高峰强度要明显高于半散放东北虎(图1b)。笼养东北虎的摄食行为仅出现在16∶00~17∶00,而半散放东北虎的摄食行为在1d中均有发生,其高峰有2个,分别出现在9∶00~11∶00和14∶00~16∶00,与笼养东北虎也有很大差别(图1c)。半散放东北虎的站立和其它行为表现出与运动较为同步的变化趋势,其强度明显高于笼养东北虎,其中站立在9∶00~11∶00和14∶00~16∶00有2个高峰,其它行为在8∶00~11∶00和15∶00~17∶00有2个高峰,而笼养东北虎的站立和其它行为的变化趋势较为接近,即表现为在8∶00~10∶00和16∶00~17∶00的2个高峰(图1d,e)。3.3不同培训行为的比较通过配对t检验对笼养和半散放东北虎各种行为的差异进行比较,发现笼养和半散放东北虎的休息(t=85.06,P<0.001)、摄食(t=182.75,P<0.001)、站立(t=12.20,P<0.001)和其它行为(t=207.33,P<0.001)存在极显著差异,运动(t=0.45,P>0.05)不存在显著差异。4笼养和半散放东北虎在食物方面的差异Miller等和Snycler等的研究表明,动物行为的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与其生存环境及自身生理条件等很多因素有关,本研究也得到相同的结论。本文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不同地点的2组不同的个体,由于黑龙江东北虎林园的半散放个体也是由笼养个体经野化训练而得到的,因此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虽然笼养和半散放东北虎均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生存和繁衍,但由于其栖息环境的改变,其行为仍然表现出很大程度的不同。笼养东北虎的休息要明显高于半散放东北虎,且主要集中在10∶00~15∶00,这与食物、活动场地的面积等有关,在笼养状态下,东北虎活动场地的面积仅有41.6m2(白天只能在外舍活动),而半散放东北虎活动的区域面积却达到了36hm2,虽然在半散放区有10多只东北虎活动,受到领域等条件的制约,每只半散放东北虎的活动范围要小许多,但仍远远超过笼养东北虎。此外,笼养东北虎每天获得食物的时间是固定的,即仅局限在16∶00~17∶00,而半散放东北虎在1d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有获得食物的机会,尤其是在9∶00~11∶00和14∶00~16∶00,由于游客人数的增多,为东北虎带来了更多的食物,而且通常是活体食物,需要进行捕杀和处理后才能食用,因此需要较多的时间摄食,这也是笼养和半散放东北虎在摄食上存在极显著差异的根本原因。半散放东北虎还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维护领域的完整,从而导致其休息时间的减少。尽管笼养和半散放东北虎的运动时间较为接近,但在本质上却存在很大的差别,笼养东北虎的运动以机械性的重复走动为主,很少有跑动,而半散放东北虎的运动则包括巡护领域、搜寻食物、炫耀以及与其它个体的交流等许多方面。笼养东北虎的站立和其它行为的活动规律与半散放东北虎相似,但在时间分配上却存在较大的差异,即笼养东北虎在这两方面花费的时间很少,而半散放东北虎则花费大量的时间。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是笼养东北虎的活动场地狭小,能够进行的活动单一,而半散放东北虎则不同,由于运动及摄食等行为的增加,伴随而来的用于站立和其它行为的时间也相应增加。综上所述,与笼养东北虎相比,半散放东北虎的生存环境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生存能力也得到了增强,这是与坚持多年的野化训练分不开的;然而与野生东北虎相比,散放东北虎在行为方面还存在很多的差异,在今后进行的野化训练中应给予较多关注:野生东北虎多在夜间活动,尤以清晨和黄昏活动最为频繁,白天多在隐蔽处休息,其活动的高峰出现在16∶00~23∶00,5∶00~7∶00还有一个不明显的高峰,而散放东北虎的活动高峰则出现在8∶00~11∶00和14∶00~17∶00,其原因与给半散放东北虎投喂食物的时间有关,因此应考虑人为控制半散放东北虎的投喂时间,使其活动规律与野生状态下一致;野生东北虎的食物主要有狍(Capreoluscapreolus)、马鹿(Cervuselphus)、野猪(Susscrofa)、原麝(Moschusmoschiferus)等,半散放东北虎的食物却以家畜(禽)为主。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